elisa原理及实验操作
elisa的检测原理及步骤

elisa的检测原理及步骤ELISA也就是酶联免疫吸附法,是常见的一种免疫学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检测和基因工程等多个领域。
下面对该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理ELISA是一种通过酶标记在特定抗原-抗体反应后,通过测定酶活性或者荧光强度来检测特定抗体或抗原的方法。
具体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体/抗原的孕育:为了进行ELISA检测,首先需要制备抗体或者抗原,在抗原的孕育过程中,一般采用细胞、细胞质、蛋白质、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抗体等作为抗原。
2.抗原加到板上:将抗原添加到检测板上,用于捕获待测样品中的特定抗体/抗原。
5.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加入:将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加入到检测板上,抗体与待测样品中的抗原结合。
6.底物加入:将底物(可以是苯基乙酸和过氧化物的混合物)加入到检测板上,通过酶标记抗体加强底物的催化,产生颜色。
7.读板:用酶标记抗体催化反应的底物生成的颜色强度,表示样品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的含量。
二、步骤ELISA步骤如下:1.制备捕获抗体:制备捕获抗体,将其吸附到检测板上。
2.将样品加入检测板:向检测板添加待测物质,例如蛋白质或者抗体。
3.洗涤步骤:用缓冲液冲洗检测板上的非特异性结合物质,以减少假阳性反应的出现。
4.加入探针抗体:加入与待测物质特异性结合的酶标记抗体。
6.底物加入:加入底物,让酶标记物质生成颜色。
7.读板:对反应所生成的颜色进行测量,例如比色法或者发光法等。
三、总结ELISA检测具有以下优点:非常准确、灵敏性高、易于操作、可产生准确可靠的结果等。
其通过测定酶活性成分的存在,展示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分子,并依据该理解开展诸如疾病诊断、药物检测和基因工程等工作。
ELISA检测方法

ELISA检测方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科学及环境科学等领域。
该方法利用抗体和酶的相互作用,能够检测和测定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ELISA的原理、步骤、应用以及优缺点。
ELISA的原理主要基于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
首先,在固体表面(晶髓酶标板等)上吸附或共价结合抗原,形成抗原固相。
然后,将待测样品加入酶标板孔中与固定的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随后加入特异性的酶标记抗体,使其与复合物形成二抗三重复合物。
最后,通过添加底物,酶催化底物产生可检测的色变反应,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1.抗原固定:将已知浓度的抗原加入酶标板中,并使其吸附在固体表面,形成抗原固相。
固相吸附通常通过物理吸附或共价结合实现。
2.试样加入:将待测样品加入酶标板中与固定抗原发生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稀释、加入染色剂等。
3.二抗加入:将特异性酶标记的二抗加入酶标板中,与复合物发生特异性反应,形成二抗三重复合物。
4.清洗:通过洗涤剂将非特异性结合物洗去,以减少干扰。
5.基质加入:加入特定底物,如TMB(3,3',5,5'-四甲基联苯二胺)或ABTS(2,2'-联氨基二(2-甲基丙酰氧)乙烷磺酸铵),酶催化产生彩色反应。
6.反应停止:用酸、碱或金属离子等停止反应,阻断底物的氧化反应,维持产色稳定。
7.反应测定:使用光度计测定产生的色素的吸光度或荧光。
ELISA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领域,ELISA常用于检测血液中的抗体和抗原,从而诊断传染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在生物科学研究中,ELISA可用于测定细胞因子、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浓度。
此外,ELISA也可以用于检测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
1.灵敏度高:ELISA可以检测到较低浓度的抗原或抗体,常常超过其他方法的敏感度。
2.特异性强:ELISA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识别,可准确检测特定的抗原或抗体。
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

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概述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化学和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
它利用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待测物相互作用并生成可读出的信号,从而达到检测和定量分析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Elisa的基本原理、方法类型及应用。
基本原理Elisa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异性抗原与抗体间的结合反应来检测和定量分析待测物。
其基本步骤如下:1.固定: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如微孔板、膜等)上,形成固定相;2.实验样本加入:加入待测物样本到固相载体中,使待测物与固定的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3.洗涤:通过洗涤步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4.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结合:加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使其与待测物发生反应;5.洗涤:再次洗涤以去除未结合的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6.底物添加:加入底物,通过酶催化反应生成可检测的信号;7.信号检测:利用光度计、荧光计等仪器测量所产生的信号。
方法类型Elisa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间接Elisa:该方法是最常用的Elisa类型之一。
它通过在固相载体上固定抗原,然后加入待测物和酶标记的抗体,最后通过添加底物产生颜色反应来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2.直接Elisa:该方法直接在固相载体上固定酶标记的抗原,待测物与固定的抗原发生反应后,通过添加底物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与间接Elisa相比,直接Elisa节省了一个环节,因此更简单和快速。
3.竞争性Elisa:该方法适用于待测物是小分子的情况。
竞争性Elisa将待测物与酶标记的抗原竞争与固定抗原结合,通过测定底物的酶活性来测定待测物的浓度。
4.逆转Elisa:该方法常用于检测体内特定抗体的浓度。
逆转Elisa是将固定抗体或抗原加入实验样本中,之后加入酶标记的待测物,最后通过添加底物的酶活性来测定抗体的浓度。
应用Elisa在医学、生物学和生化学研究中广泛应用。
以下是Elisa的几个主要应用领域:1.临床诊断:Elisa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人体内的疾病和感染。
ELISA实验原理和操作

100ul
37℃,60 min 洗板3次
酶标板
4. 酶标二抗旳结合
酶标抗体用稀释液稀释至工作浓度后,加入每孔中, 100ul/孔,置湿盒中放37℃ 30min。洗板3次。
5. 加入底物显色液(用前再配制,并置棕色瓶内)
每孔加入底物显色液,100ul/孔,湿盒中37℃保温一定 时间。
6. 终止反应
电子致密物质等作为示踪剂,标识抗体或抗原进行 旳抗原抗体反应。
特点:高度敏捷、特异、迅速,定性、定量、定位 分类: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放射免疫技术、 免疫电镜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和发光免疫测定。
• 免疫酶技术(enzyme immunoassay):
是将抗原和抗体旳特异性免疫反应与酶 旳催化反应相结合而建立旳一种免疫检测 技术。
2. 在实际操作中,你以为有哪些原因能够影响定量 检测旳成果?(操作中应注意旳问题)
3. 试验设计题:怎样用竞争ELISA来定量检测抗体?
ELISA检测抗原
Ag + Ab* ↔ Ag-Ab*
ELISA检测抗体
Ab + Ag* ↔ Ab-Ag*
ELISA检测抗体
Ag + Ab1 ↔ Ag-Ab1 Ag-Ab1 + Ab2* ↔ Ag-Ab1-Ab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竞争 ELISA 检测 抗原
固定OD值
试验材料:
• 羊抗人血清白蛋白抗体(一抗) • 已知含量旳人血清白蛋白(作原则曲线) • 待检人血清白蛋白 •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识旳驴抗羊抗体(二抗) • 包被液CBS:PH9.6,0.05mol/L碳酸盐缓冲
就是利用酶标识抗体或抗原,以检测 相应抗原或抗体旳一种免疫学标识技术。
ELISA原理、方法、操作及注意事项解析

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Title in here
竞争法检测抗体
当抗原材料中的干扰物质不易除去 ,或不易得到足够的纯化抗原时,可 用竞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Title in here
竞争法测抗体
Title in here
竞争法测抗体
Title in here
竞争法测抗原 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因缺乏可 作夹心法的两个以上的位点,因此 不能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可 以采用竞争法模式。小分子激素 、 药物等ELISA测定多用此法。
(1) 标本 可用作ELISA测定的标本十分 广泛,大部分ELISA检测均以血清 为标本。血清标本按常规方法采集, 应注意避免溶血,红细胞溶解时会 释放出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质, 以HRP为标记的ELISA测定中, 溶血标本可能会增加非特异性显色。
血清标本宜在新鲜时检测。如有细菌污染,菌体 中可能含有内源性HRP,也会产生假阳性反应。如 在冰箱中保存过久,其中的可发生聚合,在间接法 ELISA中可使本底加深。 一般说来,在5天内测定的血清标本可放置于4℃, 超过一周测定的需低温冰存。冻结血清融解后,蛋白 质局部浓缩,分布不均,应充分混匀宜轻缓,避免气 泡,可上下颠倒混和 ,不要在混匀器上强烈振荡。 混浊或有沉淀的血清标本应先离心或过滤,澄清后再 检测。反复冻融会使抗体效价跌落,所以测抗体的血 清标本如需保存作多次检测,宜少量分装冰存。保存 血清自采集时就应注意无菌操作,也可加入适当防腐 剂。
ABS-ELISA法
Title in here
3. ELISA的操作
在临床检验中一般采用商品试剂盒进行测定。 完整的ELISA试剂盒包含以下各组分: (1)已包被抗原或抗体的固相载体(免疫吸附剂); (2)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结合物); (3)酶的底物; (4)阴性对照品和阳性对照品(定性测定中),参考标准品和控制 血清 (定量测定中); (5)标本的稀释液; (6)洗涤液; (7)酶反应终止液。
ELISA原理及步骤

ELISA原理及步骤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是一种常见的免疫学实验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它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在酶的催化下,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检测和定量分析目标分子的存在。
一、ELISA原理1.包被: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微孔板表面。
2.孵育:加入待测标本,使抗原和抗体充分结合。
3.清洗: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4.检测:加入酶标记的抗体或底物,与已结合的抗原或抗体反应。
5.测定:加入底物后,产生可测量的信号,如颜色变化。
6.分析:对信号进行测量和定量分析。
二、ELISA步骤1.准备试剂和材料:-抗原或抗体: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抗原或抗体。
-微孔板:常用的是96孔或384孔微孔板。
-缓冲液:包括洗涤缓冲液、稀释缓冲液等。
-酶标记二抗和底物: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酶标记二抗和底物。
2.包被抗原或抗体:-将抗原或抗体稀释至合适的浓度。
-加入微孔板孔中,使其吸附在孔底。
-孵育在4℃或37℃下,一般需要数小时或过夜孵育。
3.添加标本和控制样品:-将待测标本和控制样品逐孔加入微孔板中。
-孵育一段时间,使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4.洗涤:-倾倒试剂,并洗涤孔内的非特异性吸附物。
-重复该步骤2-3次,以确保洗涤干净。
5.加入酶标记二抗:-将酶标记的二抗加入每个孔中。
-孵育一段时间,使其与已结合的抗原或抗体结合。
6.洗涤:-倾倒试剂,并洗涤孔内的非特异性吸附物。
-重复该步骤2-3次,以确保洗涤干净。
7.加入底物:-加入适合的底物。
-孵育一段时间,使底物与酶发生反应。
8.反应停止:-加入适当的溶液,停止底物酶反应。
9.测定信号:-使用光密度测定仪读取每个孔的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用于后续数据分析和定量结果。
三、ELISA的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尤其是孵育和洗涤步骤。
-各个试剂需事先准备好,避免其中一步骤时间过长导致信号的变化。
elisa常见实验方法

elisa常见实验方法摘要:1.ELISA实验原理简介2.ELISA实验步骤概述3.常见ELISA实验方法分类4.各类ELISA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5.提高ELISA实验效果的方法6.ELISA实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正文: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用于检测蛋白质、抗原和抗体等生物分子的方法。
ELISA实验通过特异性抗体与待检测物结合,再通过酶标记的二抗检测结合物,从而实现对目标分子的定量分析。
以下是ELISA常见实验方法的详细介绍。
1.ELISA实验原理简介ELISA实验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将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待检测样品中的目标分子与固定在载体上的抗体结合,再加入酶标记的二抗,与结合在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发生反应。
最后,通过底物显色反应,根据颜色的深浅判断待测物含量。
2.ELISA实验步骤概述ELISA实验一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1)抗原或抗体固定:将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如酶标板)上;(2)样品处理:对待测样品进行适当处理,使其与实验体系相适应;(3)加样:将处理后的样品和酶标记的二抗加入酶标板,incubate;(4)底物显色:加入底物,酶标记的二抗与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底物被酶催化显色;(5)读数:用酶标仪测定显色程度,换算成待测物浓度。
3.常见ELISA实验方法分类根据实验过程中抗原抗体结合的方式,ELISA实验可分为以下几类:(1)双抗原夹心法:待测物为抗原,实验中使用两种针对抗原不同表位的抗体;(2)竞争法:待测物为抗体,与固定抗原竞争结合酶标抗体;(3)间接法:待测物为抗体,通过酶标记的二抗检测;(4)免疫共沉淀法: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与底物结合。
4.各类ELISA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场景(1)双抗原夹心法:优点为特异性高、灵敏度高,适用于抗原含量较低的检测;缺点为操作复杂,易出现交叉反应。
(2)竞争法:优点为操作简便,适用于抗体含量较低的检测;缺点为特异性相对较低,易受其他物质干扰。
ELISA的概念

ELISA的概念、原理、操作步骤ELISA是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 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的简称。
它是继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酶技术。
此项技术自70年代初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的许多领域。
(一)原理ELISA是以免疫学反应为基础,将抗原、牽9体的特异性反应与酶对底物的高效催化作用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很高的试验技术。
由于抗原、抗体的反应在一种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滴定板的孔中进行,每加入一种试剂孵育后,可通过洗涤除去多余的游离反应物,从而保证试验结果的特异性与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不同的设计,具体的方法步骤可有多种。
即:用于检测抗体的间接法(图a)、用于检测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图b)以及用于检测小分子抗原或半抗原的抗原竞争法等等。
比较常用的是ELISA双抗体夹心法及ELISA间接法。
(二)操作步骤方法一用于检测未知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1.包被:用0.05M PH9.牰碳酸盐包被缓冲液将抗体稀释至蛋白质含量为1~10μg/ml。
在每个聚苯乙烯板的反应孔中加0.1ml,4℃过夜。
次日,弃去孔内溶液,用洗涤缓冲液洗3次,每次3分钟。
(简称洗涤,下同)。
2.加样: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
然后洗涤。
(同时做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及阳性对照孔)。
3.加酶标抗体:于各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经滴定后的稀释度)0.1ml。
37℃孵育0.5~1小时,洗涤。
4.加底物液显色:于各反应孔中加入临时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10~30分钟。
5.终止反应:于各反应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
6.结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反应孔内颜色越深,阳性程度越强,阴性反应为无色或极浅,依据所呈颜色的深浅,以“+”、“-”号表示。
也可测O·D值:在ELISA检测仪上,于450n m(若以ABTS显色,则410nm)处,以空白对照孔调零后测各孔O·D值,若大于规定的阴性对照OD值的2.1倍,即为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加酶时污染
4
恒温箱温度过高 整个操作时间过长、造成反应时间不同 (第一孔与最后一孔反应时间相差很 悬殊)。气温高时更明显。
5
6
洗板次数不够
按试剂要求,不可任意减少洗板次数
显色浅,灵敏度低
序号 原因 解决方法 所有组分都应当在4℃冷藏,未使用完的 板条要密封保存。。 过期试剂不可以使用。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注意控制恒温箱温度,尽可能让其稳定在 37±0.5℃。尽量避免频繁开关恒温箱 门。 经常注意水箱中合适的水位。 在保证水不没过酶标板的前提下,使水位 尽量高,以保证反应温度。 经常校正移液器。注意吸头要与移液器吻 合。移液不宜过快,排放要完全。
夹心 ELISA
直 接 夹 心
双抗夹心 双抗原夹心
双抗夹心ELISA,待检抗原必须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表位,否则检测抗体无法与待检抗 原结合,例如半抗原和小分子抗原都是不能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的。 双抗原夹心ELISA 中任何类似的免疫球蛋白都可以被检测出,而间接ELISA 中使用的二抗一 般只能识别IgG,因此双抗原夹心ELISA比间接ELISA也更灵敏。
ELISA 原理及实验操作
ELISA 简介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基础是抗原 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
原理:受检标本(测定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
加入酶反应 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成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 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优点:由于酶的催化效率很高,间接地放大了免疫反应的结果,使测定方法
达 到高的敏感度。
分类:直接 elisa、间接 elisa、夹心 elisa、竞争抑制 elisa
直接 ELISA
• 亲和纯化的单抗包被在酶标板上,封闭后加入酶标分型二 抗,最后加底物显色即可。 • 这种ELISA中只经过了一步信号放大(酶的放大),所以其 灵敏度不是很高,另外其测定的对象也非常有限,只能测 定酶标记的分子。 • 可用于检测抗原和抗体。
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包被
• 蛋白质与聚苯乙烯固相载体是通过物理吸附结合的,靠的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上的疏水基团 与固相载体表面的疏水基团间的作用。这种物理吸附是非特异性的,受蛋白质的分子量、 等电点、浓度等的影响。载体对不同蛋白质的吸附能力是不相同的,大分子蛋白质较小分 子蛋白质通常含有更多的疏水基团,故更易吸附到固相载体表面。IgG对聚苯乙烯等固相具 有较强的吸附力,其联结多发生在Fc段上,抗体结合点暴露于外,因此抗体的包被一般均 采用直接吸附法。 • 不易吸附在聚苯乙烯载体上的非蛋白质抗原可采用特殊的包被方式。 包被DNA:板先经紫外线照射;先用碱性蛋白质,如聚赖氨酸、鱼精蛋白等作预包被;用 亲和素先包被载体。 • 脂类物质:在有机溶剂(例如乙醇)中溶解后加入ELISA板孔中,开盖置冰箱过夜或冷风吹 干,待酒精挥发后,让脂质自然干固在固相表面。
2
3
4 5
假阳性多,本底高甚至花板
序号 1 2 原因 试剂过期 加样时污染 解决方法 过期试剂不能使用 注意更换吸头。尽可能避免污染。 对先加样后加酶的操作,加酶时要注意吸 头不要接触标本,造成污染。当可能 造成污染时,一定要更换吸头,切忌 侥幸心理。 注意控制恒温箱温度,尽可能让其稳定在 37±0.5℃。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操作。 尽量不要堆积多块板子操作(尤其手工操 作时)。
间 接 夹 心
将一种种属来源的特异性抗体包被于固相载体上(作为捕 获抗体),封闭,加入待检抗原,温育,洗涤后加入另一种种属来 源的特异性抗体(非酶标,作为检测抗体),最后加入酶标二抗 (特异性识别检测抗体:增加体系特异性)。
竞争抑制 ELISA
直 接 竞 争 抑 制
间 接 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争 抑 制
洗涤过程就可以洗掉被竞争下的 酶标抗体,最后加底物显色。最 终显色的结果与待检原(或抗体) 量成反比。 用途:只有一个抗原表位的物质(多肽、小分子物质、小 分子激素等)、乙肝标志物(e抗原不稳定)等。
间接 ELISA
间接ELISA 中与包被好的抗原结合的不是酶标抗体,而是非酶 标的,再引入二抗(酶标)与一抗特异性结合,最后加入底物显色 并判读结果。 二抗一般为多抗,一个一抗分子上可以结合多个二抗分子,同 时一个二抗分子上可以标记上多个酶分子,所以当待测抗体为多抗 时(可以由多个一抗分子与抗原结合),信号经过两步放大,提高 灵敏度。 检测抗体的效价、血清的效价、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以及在临床 诊断中检测标志性抗体。
碱性包被液如碳酸盐用的较多,尤其是在小分子和载体蛋白的偶联物的包被,其主 要的优势在于碱性环境可以使蛋白更容易的与板子结合。
包被量:0.1-1ug/孔
2. 洗涤
每次洗涤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洗涤最好能浸泡30s,洗完晾干或拍干。
洗液: PBST、TBST、PBS
3. 封闭
让大量不相关的蛋白填充无目的蛋白的空隙,从而排除elisa后续步骤中物质的吸附。 封闭液:0.05%-0.5% BSA,10%小牛血清,1%明胶,5%脱脂奶粉
1
2 3
受高温天气影响,酶的活性降低。
试剂使用时已超出有效期。 温育时间不够。
4
恒温箱温度达不到37℃。
5
加样量不足;移液时抽吸排放过快,有气 泡、或吸头内残留液体过多。
谢谢!
1.ELISA原理及分类 2.间接ELISA操作步骤 3.简述几条ELISA重复性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包被液:
pH 9.6 碳酸盐缓冲液 pH 7.2 磷酸盐缓冲液 pH 7-8 Tris缓冲液
包被缓冲液的选择要依靠你所包被的物质而定,没有绝对的选择,但有一个原则就是 要尽可能的保持包被物的活性不被损失.目前常用的包被缓冲液有PBS,CBS,tris盐缓冲 液,咪唑缓冲液等,一般来说,缓冲液的pH要大于蛋白质的pI,以保持其活性.
4. 一抗孵育
一抗稀释时混合均匀,样品加孔底部,并注意不可溅出,不可产生气泡。
5. 酶标二抗
常用酶:HRP,AP。
6. 显色 7. 终止
问题
重复性不好
1 加样量多少不一,操作时间长短不一。 重复同一样品时,加样量与加样时间相同; 同时注意移液器的校准。加样后应该 将酶标板放置在微量振荡器上,充分 混合;标本保证一致、无污染;尽可 重复实验的操作人员不同,操作习惯不同。 能由同一名操作人员操作。 尽可能模拟相同的反应条件。 反应时间、温度等不相同。 加入标本后没有混匀。 标本不同(被混淆或者处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