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2元素周期律
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和性质

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和性质一、周期表的构成1.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表格,目前包含118种元素。
2.周期表分为七个周期,横排,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数。
3.周期表有十六个族,竖排,族数代表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二、周期表的规律1.周期规律: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族规律:同一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大,金属性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强,非金属性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减弱。
三、元素的性质1.原子半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同一族中,金属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强。
3.非金属性: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同一族中,非金属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减弱。
4.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O、F元素除外)。
5.最低负化合价:主族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减8(O、F元素除外)。
6.周期表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如氧化剂、还原剂等。
7.周期表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根据元素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元素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8.周期表在生物体内的应用:了解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研究生物体生理功能与元素的关系。
五、学习周期表的建议1.熟悉周期表的基本构成,了解各个周期、族的元素分布。
2.掌握周期表的规律,能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性质。
3.了解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应用,提高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4.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将周期表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习题及方法:1.习题: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为26,请写出元素X的名称。
方法:根据题目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为26。
查看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的元素是铁(Fe)。
所以元素X的名称是铁。
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和记忆

化学元素周期表读音和记忆(一)N 氮O 氧S 硫,C 碳P 磷金Au;K 钾I 碘Al 铝,钨的符号W。
……(二)H He Li Be B (氢氦锂铍硼)C N O F Ne (碳氮氧氟氖)Na Mg Al Si P (钠镁铝硅磷)S Cl Ar K Ca (硫氯氩钾钙)五个五个背,比较顺口。
(三)化合价:一价请驴脚拿银,(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羊盖美背心。
(二价氧钙镁钡锌)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一至五价都有氮,铜汞二价最常见。
正一铜氢钾钠银,正二铜镁钙钡锌;三铝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一五七氯二三铁,二四六七锰为正;碳有正四与正二,再把负价牢记心;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
初中常见原子团化合价口决: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负三磷酸根,只有铵根是正一。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记化合价,我们常用下面的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钙镁钡氧锌。
二铜三铝四七锰,二四六硫二四碳,三价五价氮与磷,铁有二三要记清。
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按照下面的口诀来记: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四)自编的小故事口诀,10分钟全背在背诵之前先用2分钟时间看一个不伦不类的小故事:侵害从前,有一个富裕人家,用鲤鱼皮捧碳,煮熟鸡蛋供养着有福气的奶妈,这家有个很美丽的女儿,叫桂林,不过她有两颗绿色的大门牙(哇,太恐怖了吧),后来只能嫁给了一个叫康太的反革命。
刚嫁入门的那天,就被小姑子号称“铁姑”狠狠地捏了一把,亲娘一生气,当时就休克了。
这下不得了,娘家要上告了。
铁姑的老爸和她的哥哥夜入县太爷府,把大印假偷走一直往西跑,跑到一个仙人住的地方。
这里风景优美:彩色贝壳蓝蓝的河,一只乌鸦用一缕长长的白巾牵来一只鹅,因为它们不喜欢冬天,所以要去南方,一路上还相互提醒:南方多雨,要注意防雷啊。
看完了吗?现在我们把这个故事浓缩一下,再用6分钟时间,把它背下来。
化学元素周期表详解

起源简介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的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首创的。
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数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原子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数)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常见的元素周期表为长式元素周期表。
在长式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
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纵列称为一个族,最后有两个系。
除长式元素周期表外,常见的还有短式元素周期表,螺旋元素周期表,三角元素周期表等。
道尔顿提出科学原子论后,随着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据日益精确和原子价(化合价)概念的提出,就使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性质(包括化合价)之间的联系显露出来。
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就提出了“三元素组”观点。
他把当时已知的54种元素中的15种,分成5组,每组的三种元素性质相似,而且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较轻和较重的两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一半。
例如钙、锶、钡,性质相似,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是钙和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一半。
法国矿物学家尚古多提出了一个“螺旋图”的分类方法。
他将已知的62种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顺序,标记在绕着圆柱体上升的螺旋线上,这样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恰好出现在同一母线上。
这种排列方法很有趣,但要达到井然有序的程度还有困难。
另外尚古多的文字也比较暧昧,不易理解,虽然是煞费苦心的大作,但长期未能让人理解。
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发现无论从哪一个元素算起,每到第八个元素就和第一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
这很像音乐上的八度音循环,因此,他干脆把元素的这种周期性叫做“八音律”,并据此画出了标示元素关系的“八音律”表。
显然,纽兰兹已经下意识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点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
不过,条件限制了他做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当时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值有错误,而且他也没有考虑到还有尚未发现的元素,只是机械地按当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将元素排列起来,所以他没能揭示出元素之间的内在规律。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一、原子序数1、原子序数的编排原则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中各组成粒子数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元素周期律我们知道: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所以,各元素间也应存在着相互联系及内部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从3-18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的变化。
18号以后的元素,尽管情况比较复杂,但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
可见,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由大渐小,经过稀有气体元素Ne后,从11-18号元素又重复出现上述变化。
如果把所有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我们会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注意:①原子半径主要是由核外电子层数和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作用等因素决定的。
②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与其它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不同,所以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与其他原子的原子半径没有可比性。
一般不比较稀有气体与其它原子半径的大小。
③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一般规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越少,半径越小;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核电荷数小的半径大;对于同种元素的各种粒子半径,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
例如,粒子半径:H->H>H+;Fe3+<Fe2+。
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看,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O、F不显正价);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由+1价递增至+7价;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从11-17号元素,也有上述相同的变化,即: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重复出现由+1价递增至+7价的变化;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元素周期律(表)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1)性质比较:相同点:同最外层电子数: 一 原子半径:周 不同点: 失电子能力: 期 (左—右) 金属性: 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相同点:同电子层数:一 原子半径: 主 不同点: 失电子能力: 族 (上—下) 金属性: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结论: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主族元素最高正价(O、F 除外)3、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4、主族元素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8、三、核素、同位素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核素如:11H、21H、31H各为一种核素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氧元素有168O、178O、188O三种同位素3、同位素的特性:(1)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2)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四、相对质量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指一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与126C的实际质量的1/12的比值,也称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指某元素各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该同位素原子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
=M1·a% + M2·b% +……3、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是用同位素的质量数及其所占的原子个数比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A1·a% + A2·b% +……例:已知铜有63Cu 和65Cu 两种同位素,铜元素的原子量是,求63Cu 和65Cu 的原子个数比。
五、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给出一种不常见的主族元素(如砹、碲、铋、铅、铟、镭、铯等),或尚未发现的主族元素,推测该元素及其单质或化合物所具有的性质。
化学元素周期律计算

高中化学常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周期律的发现是化学系统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元素周期律如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递变规律。
1.原子半径(1)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2)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3)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总说为:左下方>右上方(注):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4)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所以,总的说来,同种元素的:(5)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6)同周期内,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阴离子半径逐渐增加;(7)同主族内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8)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9)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除外)元素除外;(10)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
(11)元素最高价的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代数和为0,2,4,6的偶数之一(仅限除O,F的非金属)2.元素的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1)单质氧化性越强,还原性越弱,对应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2)单质与氢气越容易反应,反应越剧烈,其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酸性越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4)单质还原性越强,氧化性越弱,对应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5)单质与水或酸越容易反应,反应越剧烈,单质与氢气越不容易反应;(6)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
(完整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

(完整版)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比如金属性非金属性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1 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 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 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一、原子半径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二、主要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
元素周期律-化学键

概念
阴阳离子 间通过静 电作用所 形成的化 学键
原子间通 过共用电 子对所形 成的化学 键
金属离子 与自由电 子间的强 烈的相互 作用
成键 微粒
特征
阴、 阳 离 子
无无 饱方 和向 性性
原子
有有 饱方 和向 性性
金属离 无 无
子、自 由电子
饱方 和向 性性
形成 条件
影响因素
存在 范围
一般为活 泼金属与 活泼非金 属
D、 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3-、d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A>B>D>C
B.原子序数 d>c>b>a
C
C.离子半径 C>D>B>A
D.单质的还原性 A>B>D>C
6、“构—位—性”的相互关系
➢定
义: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所形成的化学键
➢形成条件:非金属原子间
➢形成特征:有电子的偏移共用,没有电子得失 ➢成键粒子: 原子
➢成键结果:形成共价化合物或单质
氢分子的形成:
··
H ·+ ·H → H H H﹣H(结构式)
共价键特点: 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氯化氢分子的形成:
H ·+
·C····l: → H
··
C··l ··
··
H﹣Cl(结构式)
共价键特点: 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
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一般是非金属原子之间
如:H2 N2 HCl H2O HF 等均以共价键形成分子 电子式分别为:
用一跟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表示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17
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你想到了些什么?
2018/10/17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正 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步 步地走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先辈们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是我们人外,真理本身 那种理性的美,也给了他们人生以巨大的乐趣。 同学们的学习是辛苦的,又是幸福的,每一门学科 中都隐含着无穷的美。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诗歌、散文和 音乐, 陶冶我们的情操;而化学学科中的新奇、和谐、 简约,同样闪耀着美的光辉。
2018/10/17
离子半 +)与r(Mg2+)可选r(Na+) 例如:比较 r(K 径
(4)所带电荷、电子层数均不同的离子半 径离子可选一种离子参照比较。
为参照,可知: r(K+)>r(Na+)>r(Mg2+)
2018/10/17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的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 性强弱。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 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2018/10/17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氢化物的难易 或氢化物的稳定性程度。越容易与H2化合,则 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电子 排布
化合价
2018/10/17
1
+1
2
0
原子 序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电子 排布 化合价
3
4 铍
Be 2,2 +2
5
6
7
8 氧
O 2,6 - 2
9
10
锂
Li 2,1 +1
硼
B 2,3 +3
碳
C 2,4 +4 - 4
氮
N 2,5 +5 - 3
氟
F 2,7
氖
Ne 2,8
- 1
0
2018/10/17
-)>r(Cl),r(Fe)>r(Fe2+)>r(Fe3+) 例如: r(Cl 离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 子 小。 半 例如:r(O2-)>r(F-)>r(Na+)>r(Mg2+)>r(Al3+) 径 (3)同主族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 越大。 例如:r(Li+)<r(Na+)<r(K+)<r(Rb+)<r(Cs+); r(O2-)<r(S2-)<r(Se2-)<r(Te2-)
2018/10/17
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元素性质的变化情况
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 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量变
2018/10/17
质变)
粒子半径的比较
原子半径:
(1)电子层数相同(即同周期)时,随原子序数 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4 5 6 7
2018/10/17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B Al Si Ge As Sb Te Po
At
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
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 推知: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铯(Cs),位于第6周 期第ⅠA族(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氟(F),位于第2周期第ⅦA族(右上角)。 ②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 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如Al、Si、Ge等。
2018/10/17
C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
O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Ne
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是:
K+;Ca 2+
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是:
S2- ;Cl2018/10/17
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
分子: CH4;NH3; H2O; HF
位置 决定 反映 结构 反映 决定
反映 性质
决定
(1)结构决定位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2018/10/17
(2)结构决定性质: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8-负价数
最外层电 子数和原 子半径 原子得 失电子 的能力 元素的金属 性、非金属 性强弱
NaOH 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 氢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 物碱性强弱
强碱
2018/10/17
元素 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14Si 15P 16S
SiO2
H2SiO3
硅
酸 弱 酸
P2O5
SO3 Cl2O7
H3PO4
H2SO4 HClO4
磷 酸
硫 酸 高氯酸
中强酸
强 酸 更强酸
2, 8,5 2, 8, 6 2, 8, 7 2, 8, 8
+1
+2
+3
+4 - 4
+5 - 3
+6 +7 - 2 - 1
0
2018/10/17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 布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 么规律性的变化?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 电子数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的变化
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得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原 子 半 径 依 次 增 大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失电子能力依次增强
2018/10/17
金 属 性 依 次 增 强
失 电 子 能 力 依 次 增 强
原 子 半 径 依 次 减 小
得 电 子 能 力 依 次 增 强
非 金 属 性 依 次 增 强
金属性依次增强
以第三周期元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酸性强弱。酸性越强 ,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素为例讨论 !
3. 根据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阴离子还 原性越弱,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2018/10/17
实验一
取一小段镁带, 用砂纸磨去表 面的氧化膜, 放入试管中。 向试管中加入 2mL水,并滴入 2滴酚酞溶液。 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加 热至水沸腾。 观察现象。
2、元素的化合价与位置、结构的关系 (1)最高正价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 子数 (2)最低负价数=主族序数 - 8 =最外层电子数 - 8
2018/10/17
元素周期律小结:
2018/10/17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和意义
(1)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 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2)可预测或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3)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见课本P.17 (4)在哲学方面,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原 子核电荷数递增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 的事实,有力地论证了事物变化的量变引起质 变的规律性。
2018/10/17
现象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滴入 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加热后 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产生 较多气泡,溶液变为红色。 化学方程式
Mg + 2H2O == Mg(OH)2+H2
△
结论
与金属钠对比
镁的金属性比钠弱
现象
实 验 二
取铝片和镁 带,用砂纸擦 去氧化膜,分别 和2mL 1mol/L
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 生气泡。但镁反应比铝剧烈。
原子: Ne 阳离子: NH4+;H3O+;Na+;Mg2+;Al 3+
阴离子: O2-;F-;OH-
2018/10/17
原子 序数 元素 名称 元素 符号
1 氢
H
2 氦
He
请阅读并比较表1-2 中1~18号元素的有关数据, 从中能找出什么规律? 门捷列夫的伟大创举 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祝您成功!
17Cl
2018/10/17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元素
14Si 15P 16S
氢化物 化学式
化合条件
高温下少量反应
稳定性
很不稳定 不稳定 较不稳定 稳定
SiH4
PH3
H2S HCl
磷蒸气,困难
加热反应 光照或点燃化合
17Cl
2018/10/17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
例如:r(Na)>r(Mg)>r(Al)>r(Si)>r(P)>r(S)>r(Cl)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同主族)时,随电子 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例如:r(Li)<r(Na)<r(K)<r(Rb)<r(Cs)
2018/10/17
(1)同种元素的离子半径:
r阴离子>r原子>r阳离子,r低价阳离子>r高价阳离子。
单质的氧 化性、还 原性强弱
2018/10/17
(3)位置反映性质:
同周期:从左到右,递变性
同主族
{ 从上到下,递变性
相似性
(4)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结构、性质的递 变规律及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区: 分界线左边是金属元素,分界线右边 是非金属元素,最右一个纵行是稀有气体 元素。见下图:
2018/10/17
化学方程式
Mg + 2HCl = MgCl2 + H2
2Al + 6HCl = 2AlCl3+ 3H2
结论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盐酸反应。
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