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

合集下载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综述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综述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综述在当今的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设备,其调试工作对于保障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合并单元的主要作用是将互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按照特定的通信协议将这些数字信号发送给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

智能终端则承担着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和保护的任务,实现了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数字化通信。

在对合并单元进行调试时,首先需要对其硬件进行检查。

这包括检查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明显的损伤或变形;检查接线是否牢固,接触是否良好。

同时,还需要对合并单元的电源进行测试,确保其电压稳定、符合设备的工作要求。

接下来是对合并单元的精度测试。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合并单元输出数字信号的精度直接影响到保护、测控等二次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常会使用标准互感器和高精度测试仪来对合并单元的精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合并单元的通信功能进行测试。

要检查其是否能够按照预定的通信协议与其他设备进行正常的数据交互,数据的传输是否准确、及时、无丢失。

同时,也要对合并单元的同步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同步状态,为二次设备提供准确的时间基准。

智能终端的调试同样包含多个方面。

硬件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确认智能终端的机箱、插件、端子排等部件完好无损,指示灯显示正常。

在功能测试方面,要对智能终端的控制功能进行测试,验证其能否准确地接收来自二次设备的控制命令,并对一次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

同时,还要对智能终端的保护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在一次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动作,实现对设备的保护。

对于智能终端的通信性能测试,要重点检查其与保护、测控等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否顺畅,数据的收发是否准确无误。

而且,还需要测试智能终端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通信适应性,以保障其在复杂的网络条件下仍能稳定工作。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
➢ 输出接口:
对采样值组网传输的方式,提供相应的以太网口 对采样值点对点传输的方式,提供足够的输出接口分别对应
保护、测控、录波、计量等不同的二次设备。 模块化并可根据需要增加输出模块。
9
1、合并单元:其他功能要求
➢ 具备合理的时间同步机制和采样时延补偿机制。 ➢ 能保证在异常情况下(电源中断、电压异常、采集单元异常、通
信中断、通信异常、装置内部异常等)不误输出,具有完善的自 诊断功能,能输出上述各种导常信号和自检信息。
➢ 具备光纤通道光强监视功能,实时监视光纤通道接收到的光信号 的强度,并根据检测到的光强度信息,提前预警。
➢ 支持可配置的采样频率,采样频率应满足保护、测控、录波、计 量及故障测距等采样信号的要求。
功能。 ➢ 事件报文记录功能。 ➢ 跳、合闸命令需要两帧确认。 ➢ 动作时间应不大于7ms。 ➢ 具备跳/合闸命令输出的监测功能。当接收命令后,应
通过GOOSE网发出收到跳令的报文。 ➢ 具备完善的告警功能,告警信息通过GOOSE上送。 ➢ 配置单工作电源,保留检修压板、断路器操作回路出口
压板和操作把手/按钮。
➢ 输入接口:
电子式互感器:光纤。 常规互感器或模拟小信号互感器:模拟信号接口。 智能化一次设备:(用在母线电压并列功能)开关信号接口
➢ 数量:按间隔配置的合并单元应提供至少接收12路电 子式互感器的采样信号。
电流信号7路 电压信号5路
➢ 调试接口:
对所发送通道的顺序、相序、极性、比例系数等进行配置。
➢ 智能开关等设备的过渡产品 ➢ 完成断路器、隔离刀闸、地刀等位置的采集 ➢ 完成断路器、隔离刀闸、地刀等的分合控制 ➢ 采集主变档位、温度等信息 ➢ 采集在线监测的信息 ➢ 断路器操作回路

智能变电站通用规程-智能设备部分

智能变电站通用规程-智能设备部分

8.智能二次设备8.1 合并单元8.1.1概述合并单元(MU)是用以对来自二次转换器的电流和(或)电压数据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理单元。

合并单元可是互感器的一个组成件,也可是一个分立单元。

合并单元作为数据采集同步共享信息中心是一次设备向二次设备延伸的重要环节。

500kV变电站采用常规互感器与合并单元配合方式,因此合并单元配置在就地智能控制柜中,以电缆方式采集常规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电压,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后,以光纤输出将间隔的电流、电压、母线电压信息综合后以IEC61850-9-2规约接入间隔层设备,为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系统、网络报文分析系统提供采样值。

8.1.1.1 功能要求:1)按间隔配置的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本间隔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信号;若间隔设置有电压互感器,还应接入间隔的电压信号;若本间隔的二次设备需要母线电压,还应接入来自母线电压合并单元的母线电压信号。

2)母线电压应配置单独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合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入接口,接收来自母线电压互感器的电压信号。

3)对于双母线接线,母线合并单元宜同时接受两段母线电压。

接入了两段及以上母线电压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母线电压并列功能宜由合并单元完成,合并单元通过GOOSE 网络获取断路器、刀闸位置信息,实现电压并列功能,电压切换功能。

4)合并单元应能保证在电源中断、电压异常、采集单元异常、通信中断、通信异常、装置内部异常等情况下不误输出;应能够接收电子式互感器的异常信号;应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

合并单元应能够输出上述各种异常信号和自检信息。

8.1.1.2 配置情况:1)500kV 3/2接线方式:按断路器配置两套电流合并单元,按线路(或主变)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母线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

满足智能变电站500kV线路、母线、断路器保护及电抗器电量保护均为双重化配置的要求。

2)主变压器高压侧配置两套电压合并单元,中压侧配置两套电压、电流合并单元,低压侧电压、电流合并接入MU,配置两套合智一体装置。

220kV智能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整改技术方案

220kV智能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整改技术方案

220kV智能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整改技术方案作者:李伟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整改技术方案,并通过方案讨论,对比优劣性,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等智能二次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等二次系统的可靠运行,尤其是一个合并单元给多个保护传送采样值,一旦出现故障将导致多个保护不正确动作,需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合并单元智能终端 SCD文件虚端子1 概述根据国调中心关于河南电网500千伏菊城智能变电站多套差动保护误动情况的通报,原因是智能二次组件出现问题。

智能变电站中保护交流采样通过合并单元实现,保护跳闸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等智能二次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等二次系统的可靠运行,尤其是一个合并单元给多个保护传送采样值,一旦出现故障将导致多个保护不正确动作,需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前期采用不合格智能二次设备且已经投运的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工程,吕梁供电公司进行全面排查,制定220千伏宜安站整改计划。

吕梁220kV宜安智能变电站有1#、2#两台变压器,220kV系统为双母接线方式,有4个线路间隔支路和1个母联支路。

全站220kV二次系统采用三层两网的国网典型标准化设计。

使用合并单元国电南自的PSMU602产品;所使用的分相智能终端为国电南自的PSIU601产品,母线智能终端使用国电南自的PSIU621产品,主变本体智能终端使用国电南自的PSIU602产品,220kV等级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均未使用经国网权威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型号。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本方案仅涉及宜安智能变电站220kV系统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装置的整改工作,因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多采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一体装置或保侧一体装置,对于此类装置国网并未公布通过检测的产品型号及版本,故本方案不涉及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整改内容。

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讲解

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讲解

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写:作业负责人:目次1.应用范围 (12.引用文件 (13.调试流程 (14.调试前准备 (34.1 准备工作安排 (34.2 作业人员要求 (34.3 试验仪器及材料 (4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45.单体调试 (55.1 电源和外观检查 (55.2 绝缘检查 (65.3 配置文件检查 (75.4 光纤链路检查 (75.5 GOOSE开入/开出检查 (85.6 采样值特性检验 (95.7 同步采样性能测试 (105.8 对时性能测试 (105.9 采样响应延时测试 (105.10 电压切换/并列功能检查 (115.11 时间特性测试 (125.12 SOE分辨率测试 (125.13 检修压板功能检查 (135.14 异常告警功能检查 (135.15 断路器本体功能检验 (146.联调试验 (146.1 与保护装置的联调试验 (146.2 与测控及监控后台的联调试验 (157.送电试验 (158.竣工 (15附录:调试报告 (16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1.应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的现场调试工作,规定了现场调试的准备、调试流程、调试方法和标准及调试报告等要求。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T 5147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281 合并单元测试规范DL/T 282 合并单元技术条件DL/T 47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769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技术导则DL/T 782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 995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Q/GDW 11015 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检测规范Q/GDW 11051 智能变电站二次回路性能测试规范Q/GDW 1161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175 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267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Q/GDW 396 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 414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规范Q/GDW 426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Q/GDW 428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Q/GDW 431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导则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Q/GDW 689 智能变电站调试规范Q/GDW XXX 智能变电站标准化现场调试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3.调试流程根据调试设备的结构、校验工艺及作业环境,将调试作业的全过程划分为以下校验步骤顺序,见图1: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图1 调试流程图智能变电站模拟量输入式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一体化装置调试作业指导书4.调试前准备4.1 准备工作安排4.2 作业人员要求4.3 试验仪器及材料4.4 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5.单体调试5.1 电源和外观检查5.1.1 电源检查5.1.2 装置外观检查5.2 绝缘检查按照DL/T 995-2006标准的6.2.4和6.3.3的要求,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绝缘检查:a新安装时对装置的外引带电回路部分和外露非带电金属部分及外壳之间,以及电气上无联系的各回路之间,用500V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0MΩ。

220kV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改造技术方案分析

220kV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改造技术方案分析

220kV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改造技术方案分析摘要:如今,社会的用电需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尤其对于家庭用电来说,用电结构和用电形式都更为复杂,为了适应社会的用电需求,国家不断的开发了新的供电技术,智能变电站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220kV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改造技术方案进行分析。

关键词:220KV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技术改造智能变电站相比传统的变电站而言,其运行效率更高,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也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管理负担比较轻。

但是智能终端和智能技术的介入,使得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运行问题,因此,必须要通过对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进行技术改造,使之既能够起到高效管理和监督系统运行的作用,又不对继电保护产生影响。

一、整改试验内容(一)待改造装置本次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合并单元好智能终端改造的待改造装置具体内容如下:(二)工作内容1、合并单元的改造内容。

重新进行合并单元二次电缆的接线,提交相关的接线模型,将其与SCD虚端子进行连接,完成上述工作后,下载对应的装置配置。

实施加量调试,并对采样进行测试,测试位置选择在保护测控侧。

2、智能终端的改造内容。

更换终端装置,待更换的装置主要是回路板和TDC 板,完成相关的背板图设计,现场重新接线,以便于操作回路电缆的二次线。

对ICD模型进行更新,新做SCD虚端子,完成对应的连接工作,最后导出配置下装。

为了实现单间隔保护,必须要整体重新传动出口。

此外,为了保证智能终端与机构间的传动,还应重新验证遥信对点工作。

总体来说,智能终端的技术改造需要完成下述工作:完成对应装置的更新调试、设计绘制智能终端的二次背板图与二次接线图、完成新的二次电缆线的接线工作、制作ICD文件与SCD虚端子,并完成对应的连接工作、下装配置包括智能终端、保护和测控。

完成全站所有的验证工作,完成智能终端和开关机构的联调验证工作。

二、整改总体思路及步骤(一)整站停电优势分析:技术改动的工作量比较小,难度更低,按照对应的流程完成相关配置的更换即可,此方案更加的稳妥,改造后对各个环节进行对应的验证工作,确认无误之后即表示改造完成。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概要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概要

•精度测试
•SV报文检查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介绍
• 合并单元最初是属于电子式互感器的附属品
• 目前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更多的是A/D转换及电 压并列、切换功能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介绍
智能变电站的互感器采用两种方式: •电子式互感器 二次输出为数字量,弱信号 二次输出规约 基于 IEC60044-8 的 FT3 •电磁式互感器(主要形式) 二次输出为模拟量电流为1A/5A,电压为 57V/100V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 及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介绍及调试
送变电调试所 王天锷
提纲
• 合并单元介绍及调试
• 智能终端介绍及调试 • 检修问题
• 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
一、合并单元的介绍及调试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介绍
•合并单元的延时与同步介绍 •合并单元等间隔离散性(抖动)介绍 •合并单元延时及等间隔性(抖动)测试 •对时精度及守时功能测试
合并单元介绍
• 对于接入了两段及以上母线电压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母线电 压并列功能宜由合并单元完成,合并单元通过 GOOSE 网络获 取断路器、 刀闸位置信息, 实现电压并列功能。 • 合并单元应能提供输出 IEC 61850 — 9 协议的接口及输出 IEC 60044 — 7/8 的 FT3 协议的接口,能同时满足保护、 测控、 录波、 计量设备使用。 对于采样值组网传输的方式, 合并单 元应提供相应的以太网口;对于采样值点对点传输的方式,合 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出接口分别对应保护、 测控、 录 波、 计量等不同的二次设备。 输出接口应模块化并可根据需 要增加输出模块。 • 合并单元应能接收 12 路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信号, 经同步和 合并之后对外提供采样值数据。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介绍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其性能和可靠性愈发重要。

智能终端作为智能变电站中的关键设备之一,承担着实现变电站智能化控制和监测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智能终端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要求,制定一套完善的技术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智能终端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智能终端是安装在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附近,用于采集设备状态信息、执行控制命令,并实现与间隔层设备通信的装置。

其主要功能包括:1、开关量输入采集:能够准确采集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位置状态以及其他相关的开关量信号。

2、开关量输出控制:根据间隔层设备的指令,实现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的分合闸控制。

3、模拟量采集:对电流、电压等模拟量进行采集和处理,为变电站的监测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4、通信功能:与间隔层设备进行高速、可靠的通信,上传采集到的数据,并接收控制指令。

二、技术性能要求1、精度要求开关量输入采集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应满足相关标准,确保能够准确反映设备状态。

模拟量采集的精度应符合测量和保护的要求,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响应时间对于开关量输入的变化,智能终端的响应时间应足够短,以确保实时性。

输出控制命令的执行时间也应满足快速控制的要求。

3、可靠性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

采用冗余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宽温、高湿度、强振动等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三、通信接口和协议1、通信接口应具备以太网接口、串口等多种通信接口,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接口的物理特性和电气特性应符合相关标准。

2、通信协议支持 IEC 61850 等国际标准通信协议,确保与其他设备的互操作性。

具备完善的通信规约和数据格式定义,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硬件设计要求1、处理器和存储器选用高性能的处理器,满足数据处理和通信的需求。

具备足够的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置信息、采集数据和运行日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分别作为智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过程网络的重要设备和组成结构的内容而存在,其综合负责在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过程中过程层采样值以及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报文的实际发送和接收过程,对于智能变电站内部结构的完整性、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智能型、智能变电站自身性能的扩展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当前在智能变电站的研究进程中,将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这两种分别存在的独立设备和结构内容使用相应的集成方式来综合设计成新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部分设计厂家甚至已经完成初步的集成装置设计结果。

事实上,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服务对象都是用于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行,将其应用集成技术制定相应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也是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内容。

1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
装置的重要意义
1.1其符合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的需要当前阶段,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并不在于将一次设备以及二次设备形成有效的集成和综合,而是将各自的内部结构应用相应的集成技术进行综合设置,这是由于一次设备以及二次设备在彼此的协调配合、结构设计、性能干扰上的问题所造成主要现象。

而针对当前阶段一次设备以及二次设备中拥有的智能终端以及合并单元的性能共同性和结构共同性,就成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1.2有效减少智能变电站的成本投入成功的研究出智能变电站中的合并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
李乐萍 苏志然 吴文兵 徐跃东 国网聊城供电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并将其应用在智能变电站的正常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减少智能变电站的成本投入,对其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成本、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成本等等都有着非常有效的节约意义,对于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促进意义。

1.3减少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空间
将智能变电站中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研究成功并且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节省相关设备在智能变电站内部的占用空间,对智能变电站的使用空间也有着积极的节省意义,能够更加方便智能变电站相关控制和操纵工作。

2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集成装置的技术问题
当前阶段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的思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较为简单的组合方式,其直接将合并单元以及智能装置装设在同一机箱内,但其
本质上仍然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而另一种则是考虑到两者共同的工作性能、结构装置、使用要求等等,将二者的系统装置形成有效的整合与集成,将其应用集成技术时至完全形成一个新的有效装置,称之为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

严格意义上来说,第一种集成装置的设计技术只是将二者的生存空间进行一定的压缩以后放置在同一环境内,只是将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进行了物理意义上的集成;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在考虑到两者性能干扰的情况下对其性能、结构等等统统实行了集成技术,第二种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已经达到了同一电源、同一网口、同一人机接口以及统一保护装置的设计突破。

这种设计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省二者设备结构占用的空间以及成本,而且能够有效的保证二者设备性能上的统一发挥。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第二种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集成技术仍然有许多需
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2.1端口传输方式的改变带给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装置使用性能的改变在第二种集成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合并单元结构模块以及智能终端结构模块
在实现了二者彼此结构上以及性能上的
有效结合后,
使用了同一端口以及统一保护装置作为集成装置的主要应用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
其端口发送报文以及接收报文的过程中SV 报文是等间隔传输的方
式,
而GOOSE 报文属于抢占传输的方式,这两种报文结构在接受和发送过程中的
传速速率以及间隔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依然采用以往的GOOSE 报文抢险传输
的方式,
很有可能造成集成装置处理信息过程中的延迟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智能变电站应该改变GOOSE 报文传输过程中抢占传输的方式,
采用SV 报文先发并且等到SV 报文信息发送完毕以后再发送GOOS 报文信息,这种传输方式并不会改变集成装置对于二者信息的传输时间以及传输效率,只是改变了二者传输等级上的差异,使之更加有利于集成装置的良好运行。

2.2集成装置中CPU 资源的集成整合在尚未实行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之前,二者分别具有独立的CPU 结构,同时SV 负荷较大而GOOSE 网络的负荷较小,在实行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以后,从二者的CPU 资源以及性能整合的方面来看待集成装置的主要结构和性能,应该注意到集成装置CPU 设置结构中不同网络结构的占用资源以及处理工作,例如将SV 网络结构的处理资源以及相关数据包融入到负荷较小的GOOSE 网络CPU 处理器中,实现二者处理资源共享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二者报文信息传送以及接受过程中的效率。

2.3集成装置中检修压板的集成整合检修压板也是在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独立存在时分别具有并且各自独立的装置结构,在应用集成技术以后集成装置也应该将其二者的检修压板施行相应的集成和统一,在面对工作人员的检修和运行工作过程中同时检修同时运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集成装置检修压板的施行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注意做好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二者的间隔工作,考虑将智能终端的以及合并单元放在同一线路间隔中,这种情况下启动检修压板的集成装置内部智能终端以及合并单元在检修过程中始终是处在同一线路间隔的有效控制下,如果集成装置中合并单元需要检修的话,那么智能终端也会因此而暂停工作,一起接受检修。

2.4集成装置中电源功率的集成整合在原本独立的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的运行过程中,单独结构的电源停止供电并不会影响到另一结构的运行情况,而实行了集成技术以后必须考虑其二者电源功率的合理性以及综合性,考虑其二者电源供应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能在集成装置的控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一般合并单元的正常工作电源功率不会大于40W,而智能终端的正常电源功率不会大于30W,在新的集成装置电源供应中,可以考虑整体集成装置的正常工作电源功率不大于50W,并为此设置不同情况的电源供应改变计划。

3 结语
本文具体讨论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的主要作用和施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技术问题,希望集成装置技术能够得到快速的成果,进一步支撑智能变电站的有效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