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定位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定位研究

有济 、 、 、 、 、 、 青 烟 威 潍 淄 以及东 营等 高新 区 , 中 , 、 、 、 、 5个高 新 区为 国家级 高新 其 济 青 淄 潍 威
区。 数量 居全 国之 最 , 山东 省 经济 发展 的 中坚 。浪潮 、 信 、 尔等 计算 机产 品在 国内市 场 是 海 海
有 较大 影响 。 齐鲁 软 件园 、 中创 的软 件产 品拥 有较 高 的市场 占有 率 。
关
键
字 :山东 半 岛 城 市群 ;高新 技 术 产业 ;发展 定 位
文献 标 识 码 :A
中图 分 类号 :0 23 6.
高新技 术产业 是那些 以大量 投入研 究 与开发资 金 、 以技 术进 步为标 志 、 以跟踪世 界先进 水 平或填 补 国内空 白技术 为基础 发展起 来 的产业 。它具有 高成长性 、 高效益性 、 高渗 透性 以 及 高关联性 等特 点 。高新 技术领 域 的每一次 突破 , 都会带 动一批 新兴 产业 的成长 , 成新 的 形 经济 增长 点 , 为推动经 济增长 的动力 , 成 从而创 造新 的需求 , 提供 更多 的就业 机会 , 因此高 新 技 术产业 已经成 为世 界各 国经济 竞争 的主要 阵地 , 成为各 国综合 国力竞 争 的制高点 。 目前 国外关 于高新技 术产 业的研 究主要 集 中在 高新技 术 的风险投 资 、高 新技 术的孵 化
维普资讯
1 期
任 建 兰 等 :山东 半 岛 城 市 群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发展 定 位 研 究
6 1
1 山 东半 岛城市 群具 有发 展高 新技 术产 业 的 良好 基础 . 1 山东 半 岛城 市群 包括 济南 、 岛 、 台 、 海 、 青 烟 威 日照 、 坊 、 潍 淄博 、 营 8 , 区域 区位 优 东 市 该 势 明显 ,经 济 基础 较好 ,对外 开 放 通达 , D G P占全省 的 6 .%,进 出 E 贸易 总额 占全省 的 41 l 8 %。 7 科研 、 技术 力量 雄厚 , 中了全省 8 %的科 研 院所和 大 中型企 业工程 技术 人员 , 开辟 集 0 并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建议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建议嘿,山东半岛城市群啊,就像一个潜力无限的超级战队,每个城市都是有着独特技能的队员。
首先呢,交通就像这个超级战队的传送门系统。
现在虽然有一些交通线路,但咱得把它变得更酷炫,就像那种能一键直达的超级通道。
要是能把高铁、轻轨啥的打造得像超级马里奥的管道一样四通八达,那不管是青岛这个时尚的都市潮人,还是潍坊的风筝小能手,都能快速串门啦。
城市之间的合作就像是组队打怪升级。
不能各玩各的,得像一群蚂蚁抬大象一样齐心协力。
比如说青岛有港口的优势,那就拉着日照等小伙伴一起,把对外贸易这块蛋糕做得像摩天大楼那么大。
产业发展呢,可以像做菜一样搞出特色菜谱。
济南就像那个沉稳的大厨,掌握着高端制造、科技创新这些大菜的烹饪秘诀。
其他城市就像小厨师,各自做着自己的拿手菜,像威海的海洋产业那道菜就得做得像海鲜盛宴一样诱人,然后大家把这些菜拼成一桌满汉全席,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吸引食客,哦不,是投资者。
人才吸引方面,要把山东半岛城市群变成一个巨大的磁石,而且是那种超级强力的磁石,把全国各地的人才像小铁屑一样吸过来。
要给人才的待遇就像给超级英雄的待遇一样,好房子、好福利都得跟上,让他们来了就不想走,就像掉进了蜜罐里的小蜜蜂。
旅游发展可以玩点夸张的。
把泰山打造成“地球最高峰”的概念,当然这是一种趣味说法啦。
加大宣传,让全世界的游客像潮水一样涌过来。
还有青岛的海边,要把它变成像童话里的黄金海岸,到处都是好玩的、好看的。
在环保方面,不能让污染像恶魔一样破坏这个超级战队的美好家园。
要让城市绿得像翡翠一样,天空蓝得像宝石一样,空气清新得像山间的清泉一样。
教育资源也要共享起来,各个城市的学校像一群友好的精灵,互相传递知识的魔法。
这样整个半岛城市群的孩子们都能得到最棒的教育魔法加持。
城市规划得有点创意,不能像搭积木一样乱搭。
要像设计艺术品一样精心规划,让每个城市的角落都像一幅美丽的画。
文化建设要把山东的传统文化像宝藏一样挖掘出来,让儒家文化、齐文化等像超级明星一样闪耀,吸引人们来探寻。
中国三大半岛的比较分析与区域协调——兼论以雷州半岛为轴的北部湾区域开发

中国三大半岛的比较分析与区域协调——兼论以雷州半岛为轴的北部湾区域开发朱坚真;张力【摘要】区域差异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而诸多研究则把目光聚焦在以三大经济地带、三大经济圈及省际系统为地域单元的区域层次差异上.文章通过视角转换,从中国三大半岛比较研究来探讨中国区域发展的差序格局,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做战略基点选析,以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有序性协调发展",并论证了以雷州半岛为轴的北部湾开发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意义,以及其对广东及北部湾中国段各省区经济腾飞的现实价值.【期刊名称】《太平洋学报》【年(卷),期】2010(018)002【总页数】10页(P56-65)【关键词】三大半岛;北部湾;雷州半岛;洛湛铁路【作者】朱坚真;张力【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25;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区域经济差异已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备受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议题,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必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和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然而,区域发展差异不仅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而且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因其资源禀赋、要素结构等诸方面的差异及历史机遇不同,必然造就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沿着不同轨迹递延。
研究区域发展差异就是要探究其发生和演变的规律,防止区域经济差异过大干扰国家整体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张敦富教授认为区域差异的本质并不在于差距的本身,而是其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区域之间的利益格局变化。
① 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反映了不同区域在国家利益格局中的方位,而目前学术上对于区域差异的研究取向主要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对地域单元的选取,二是对成因要素指标的提炼,三是对分析时点的选择,四是区域差异测度方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鲁政发〔2021〕24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现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篇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第一章时代背景第一节重大意义第二节基础优势第三节机遇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战略定位第四节发展目标第三章发展布局第一节推进济南、青岛能级跃升第二节加快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三节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第二篇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第四章推动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第一节提升城市群消费能级第二节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第三节强化供给体系适配性第四节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第五章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第一节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第二节打造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第三节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第六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第一节深入推进智慧城镇化第二节深入推进绿色城镇化第三节深入推进均衡城镇化第四节深入推进双向城镇化第七章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第一节加快农业现代化第二节加快农村现代化第三节加快农民现代化第八章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一节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第二节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第三节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第四节培育现代化机场群第五节织密四通八达公路网第三篇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第九章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力第一节打造区域创新中心第二节培育创新型企业群第三节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地第十章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力第一节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中心第二节打造全球海洋经济中心第三节打造优质高效农业中心第四节打造现代服务经济高地第五节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第六节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第十一章显著增强体制机制创新力第一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二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第三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第十二章显著增强文化创新力第一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二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第三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第四节打造文旅融合高地第十三章显著增强社会治理创新力第一节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第二节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第三节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群第四篇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第十四章打造水安全城市群典范第一节建设长久安澜示范带第二节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第三节构建现代水网体系第十五章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第一节高水平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第二节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第三节保障山地丘陵生态安全第十六章共建蓝天碧水净土美丽家园第一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第二节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第三节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第十七章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第一节构建绿色能源体系第二节推进产业绿色转型第三节显著增强碳汇能力第五篇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第十八章实现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第一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劳有所得第二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所育第三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学有所教第四节实现更高水平的病有所医第五节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第六节实现更高水平的住有所居第七节实现更高水平的弱有所扶第十九章显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一节加快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第二节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第三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四节探索先富带后富有效路径第六篇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二十章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第二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机制第二十二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山东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4次到山东调研视察,多次对山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寄予厚望重托。
山东半岛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
、
山东半 岛城 市群产 业发展 现 状
2 优势产业 日益显现 , . 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
高
2 O世 纪 9 O年 代 中期 以来 , 随着 改 革 开 放 步
表 1 山东半 岛城市群各城 市三次产业构成情况
机床厂、 济南重汽、 潍柴 、 台汽车等一大批大中 烟 型 企业 ; 油 与 化 学 工 业 拥 有 齐 鲁 石 化 、 岛及 石 青
威 海橡 胶 厂 等 大 型 企 业 及 正 在 筹 建 中 的青 岛大 炼 油项 目。20 05年 , 山东 半 岛城 市 群规 模 以上 工 业增 加值 为 64 5 8亿 元 , 6 . 占全省 规 模 以上 工 业 增加 值 总量 的 6 % 。 9
3 高新 技术 产业 快速 发展 .
山东半 岛城 市 群 拥 有 全 省 大 多 数 省 级 以 上
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 , 山东半 岛城市群各 城
市 以 高新技 术开 发 区为 依 托 , 大力 发 展 以电子 信 息 、 物 技 术 、 材 料 为 主 的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生 新 20 0 5年 , 山东半 岛城市群 规模 以上 高新 技术 产 业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5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J u a f h n z o n t u e o r n u ia n u t n g me t o r l e g h u I si t f n oZ t Ae o a t lI d sr Ma a e n c y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

鲁政 字  ̄ 2 0 1 7 3 1 2号
省住房城 乡建设 厅 : 你厅 《 关 于报请批复 ( 山东半 岛城 市
群发展 规 划 ( 2 0 1 6 —2 0 3 0年 ) > 的请 示 》 ( 鲁建办 字 [ 2 0 1 6 3 6 8 号 )收悉 。现 批复
共 享 ,推动城 乡统筹协调发展 ,构建 网络
山东省人 民政府
2 0 1 7 年1 月2 1日
化 、开放式 、一体化 的山东半 岛城 市群发
展新格 局 。
三 、各有 关 市 人 民政 府 要 按 照 《 规 划 》确定 的 目标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 ,加
( 2 0 1 7年 1月 2 1日印发 )
确定 的各项任务落 到实处 。省住房城乡建 设 厅要 牵 头做 好 《 规 划 》的 组 织 实 施 工
八大 和十八届 三 中、四中、五 中 、六 中全
会精神 ,以及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城 市
工作会议要求 ,牢 固树 立创新 、协调 、绿 色 、开放 、共享 的发展 理念 ,推进基础设
展 的具体政 策 ,在有关规划编制 、体 制创
新 、政策实施 、项 目安排 、资金投入 、土
规划 ( 2 0 1 6 —2 0 3 0年 ) 》 ( 以下 简 称 《 规
划》 ) ,请 认真组织实施 。
二 、《 规划 》实施要全 面贯彻党 的十
地保 障等方 面 给予 积极 支 持 ,将 《 规划》
如下 :
一
大工作力度 ,落实 责任 分工 ,完善政策措 施 ,抓紧 制 定 具 体 实 施 方 案 ,依 法 落 实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潍坊发展战略的开题报告

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潍坊发展战略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北沿海城市群中重要的一个城市群,由青岛、济南、烟台、潍坊、淄博等城市组成,是鲁东地区的经济、文化、
政治中心。
其中,潍坊市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沿海经
济带和鲁东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沿海地区的重点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迅速,特别是潍坊市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
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但同时,潍坊市的发展仍面临困境和挑战,如高新
技术产业缺乏、区域经济协调度不高等等。
因此,研究潍坊市发展战略,提出可行性建议,是当前十分必要的。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潍坊市发展战略的思路和方向,为
潍坊市的长远发展提供科学的建议和支持,从而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经
济区的整体协调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分析潍坊市当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等方面。
2.研究潍坊市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探讨如何发挥潍坊市的区位优势
和资源优势,解决潍坊市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提出针对潍坊市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方向,包括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
本文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通过搜集和整
理相关资料和数据,对潍坊市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四、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对促进潍坊市的长远发展,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区的整体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其他区域的城市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

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山东半岛是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山东半岛城市的地理研究对于了解该地区的城市发展、人文景观和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市地理位置、分布特征、相互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山东半岛城市地理进行深入探讨。
一、城市地理位置山东半岛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北起长城南至徐州,东临黄海,西依泰山。
山东半岛地形复杂,主要由平原、丘陵和山地组成,其中平原面积广阔,约占半岛总面积的3/5。
山东半岛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较为充沛。
半岛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沂河、沭河、大沽河等。
山东半岛城市的地理位置受地形、地貌、气候和水系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青岛、烟台、威海等城市位于海岸线附近,拥有良好的港口资源和海洋资源;济南、淄博等城市位于平原地区,交通便捷,有利于经济发展;临沂、潍坊等城市则位于沂河、沭河流域,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二、城市分布特征山东半岛城市分布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群分布:山东半岛形成了以青岛为核心的胶东半岛城市群,包括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
此外,济南都市圈和鲁南城镇群也在快速发展中。
2、城市文化传承:山东半岛历史悠久,各大城市都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
例如,济南是“泉城”,青岛是“音乐之城”,烟台是“葡萄酒城”,威海是“卫生城”等。
3、城市经济发展:山东半岛经济发展较为均衡,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特色。
例如,青岛的海洋产业、烟台的葡萄酒产业、潍坊的制造业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城市相互作用山东半岛城市之间相互作用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产业链的相互衔接:山东半岛各个城市根据自身的产业优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比如,青岛的家电产业与潍坊的制造业相互配合,烟台的葡萄酒产业与济南的食品加工业相互支持。
这种产业链的衔接促进了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2、城市资源的共享:山东半岛城市间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了优势互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 机电一体化 生物与新型医药 新材料 新材料 生物与制药技术 新材料 新材料
新材料 环保与节能设备 新能源 环保产业
新能源
医药 新材料
资料来源: 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
2.3.3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从区域层面来看, 按照一般规律, 研发经费占 GDP 大于 2%, 则这个地区创新能力可能
首先, 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促进半岛经济快速发展。2005 年山东半岛城市群规模以上高 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 1583.14 亿元, 占半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24.48%, 占半岛区域 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达到了 12.92%,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见表 1) 。从 发展速度看, 近年来半岛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都在 20%以上, 而半岛 9 个 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利税、出口和年均增长率都高达 60%以上, 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表明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已 成 为 半 岛 城 市 群 经 济 增 长 快 、投 资 回 报 率 高 、具 有 极 大 发 展 前 景 的 经 济 增 长点。
收稿日期: 2007-04-23;
修订日期: 2007-09-28
基金项目: 山东省软科学重点计划项目( A200413- 2) 。
作者简介: 任建兰( 1954- ) 女,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Email: renjianlan@sina.com
1期
任建兰等: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定位研究
61
1.1 山东半岛城市群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基础 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淄博、东营 8 市, 该区域区位优
势明显, 经济基础较好, 对外开放通达, GDP 占全省的 64.1%, 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省的 87%。科研、技术力量雄厚, 集中了全省 80%的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并开辟 有济、青、烟、威、潍、淄、以及东营等高新区, 其中, 济、青、淄、潍、威 5 个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 区, 数量居全国之最, 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坚。浪潮、海信、海尔等计算机产品在国内市场 有较大影响, 齐鲁软件园、中创的软件产品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1.2 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进程
2005
1583.14 24.48% 12.92%
资料来源: 2002- 2006 山东省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半岛各市统计年鉴。
其次, 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山东半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发动机。从世界各国的发展 轨迹看, 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经济的健康持续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 通过高 新技术的应用, 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另一方面, 可以形成一个国民经济新的增 长点, 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2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2.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阶段 同全国其他省区一样,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以外资拉动, 科技园区为
载体发展起来的。 从利用外资发展的形式看, 山东半岛高新技术发展产业前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
段( 1978~1995 年) 是以增加产品出口为导向的。该阶段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明显, 但技术效 益相对不高。第二个阶段( 1996~) 。在扩大出口产品的同时, 注意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 利用 外资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都是比较高的。显而易见, 后一种利用外资的方式对加快山东半 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更具有深远意义。
从行业规模看, 2005 年山东省规模以上高新企业共有 4995 家, 其中山东半岛 8 地市规 模以上企业 3503 家, 占山东省规模以上高新企业总数的 70.1%, 产值占山东省规模以上高 新产业工业生产总值的 80.6%, 占全省规模工业总产值的 18.1%, 高新产业聚集形态已基本 形成。行业优势已初具规模, 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三大领域, 另外新能 源、环保和海洋产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其中, 电子信息产业利润和销售收入均列全省工业 系统第一位, 行业优势明显。 2.3 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 2.3.1 结构层次总体水平不高
从企业层面来看, 企业 R&D 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2%时方可维持生存, 而达到 5% 以上,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站稳脚跟。山东半岛的高技术研究开发主要集中于大学和科 研单位, 研发内容与市场和企业结合不够, 针对性不强。企业 R&D 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较低, 大多数企业远低于 1%, 难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
表 2 各地“十五”计划高新技术发展情况表
城市
济南 淄博 潍坊 东营 青岛 烟台 威海 日照
电子信息 环保 电子信息 生物工程与制药 电子和信息 新材料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十 五 ”期 间 重 点 发 展 的 高 新 技 术 行 业
生物技术与医药 电子信息 海洋化工 信息技术 海洋与生物工程 电子信息技术 生物工程 电子信息
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为研究单元, 淡化行政区域概念, 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产业 发展战略, 在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 确定区域内部的主导产业。以此构建山东半岛 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分工与合作, 推进资源共享和区域健康有序竞争, 为打造山东半岛城市 群高新技术产业带提供决策依据。
1 高新技术产业与山东半岛城市群
高新技术产业是那些以大量投入研究与开发资金、以技术进步为标志、以跟踪世界先进 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业。它具有高成长性、高效益性、高渗透性以 及高关联性等特点。高新技术领域的每一次突破, 都会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成长, 形成新的 经济增长点,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从而创造新的需求, 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高新 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主要阵地, 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 构建高新产业的联合舰队。一方面, 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 联 合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以技术为纽带, 按照工程成套、主配结合、横向联合、 多种经营和混合兼并的原则, 推进战略性结构重组, 组成高新技术企业的联合舰队, 构建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群和基地。另一方面, 政府和企业应继续加大对高新产业的技术开发投 入, 通过提高自身产品技术水平的先进性来提高竞争力, 同时要完善投、融资渠道, 合理引 导资金流向进行核心技术的开发与生产,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3.1.3 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结合
“十五”期间, 山东半岛各地市都把发展高新技术放在重要的位置, 但从重点发展的领域 看, 趋同性比较突出( 表 2) 。87.5%的城市都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或医药作为重点 的发展领域, 其中, 把电子信息产业放在第一位的占 50%, 放在前两位的占到了 100%。这种 现象必然会造成区域内的恶性竞争, 加剧地区间的市场割据, 消弱高新区的创新能力, 造成 资源的浪费, 产业结构转换带来困难。
从科技园区的发展来看, 一般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① 要素群集阶段; ②产业主导阶段; ③创新突破阶段; ④ 财富凝聚阶段; 总体而言, 目前山东半岛高新区大部分都已由“要素群 集”阶段进入“产业主导”阶段, 即由“一次创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 其中济南、青岛等部分
62
世界地理研究
17 卷
高新区进入“产业主导”阶段的后半阶段, 并开始向第三阶段— ——创新突破阶段过渡, 循环经 济型工业园区将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2.2 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特点
3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和产业定位
3.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3.1.1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 实施技术跨越战略
技术跨越战略可以在集成自主创新和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直接 应用、开发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 进而形成优势产业, 达到在较短时期内迅速逼近甚至超过 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目的。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方针, 把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和其他 资源集中起来, 重点发展那些有自身优势, 具有重要影响, 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的产业, 从 而带动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 3.1.2 通过技术含量的提高, 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据 2004 年全国及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所示, 根据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 将全 国 31 个地区的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划分为六类, 其中山东省列第四类。其综合科技进步水平 指数为 39.1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41.51%) , 与第一类的北京( 70.40%) 、上海( 68.04%) 差 距较大。尽管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产业三个领域有一定的优势, 但仅限于某些具 体部门, 总体水平并不高。既不能将自有的科技成果充分转化, 又不能及时引进国外先进适 用的技术, 难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体系; 同时传统产业未能及 时有效地吸纳国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 技术改造层次低, 装备水平不够先进, 在很大程度上 制约了企业的创新。 2.3.2 同构现象严重
表 1 山东半岛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规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亿元) 占半岛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占半岛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2001
297.16 14.08%
4.77%
2002
430.53 17.21% 6.14%
2003
710.65 21.13% 8.52%
2004
1168.7 26.02% 11.63%
( 1.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济南 250014; 2. 山东省环科院, 济南 250014;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5. 山东经济学院, 济南 250014)
摘 要: 本文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 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定位, 将为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竞争力及其 打造半岛他区高新技术产业带提供依据。 关 键 字: 山东半岛城市群; 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定位 中图分类号: 062.3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