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区位分析
形容山东的地理位置 -回复

形容山东的地理位置-回复【形容山东的地理位置】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东临黄海,面积约为15.16万平方千米,全省分为17个地级市和139个县级行政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山东地处黄河三角洲东南侧,北隔海峡与辽东半岛相望,处于中国东北、华北与华东地区交界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一、地理位置山东位于北纬3422′21″- 3823′37″,东经11444′54″- 12242′21″之间,东邻黄海、渤海,是中国沿海重要的门户城市之一。
西北和河南省接壤,西邻河北省,南临江苏省、安徽省,东部濒临朝鲜湾。
山东是中国沿海地区进出内地最短、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是连接华北与华南、华东的重要枢纽。
二、地势地貌山东地势起伏较大,岭山连绵。
主要分布有南山、济南丘陵、临沂丘陵、胶东丘陵和鲁西南丘陵五大丘陵区。
其中,山东的两大山脉,太行山脉和燕山脉的分支之一--大青山就横亘于其境内。
山东的地貌类型主要有海岸平原、河滩平原、丘陵地带和山地。
其中,海岸平原是最为显著的地貌特征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最活跃的海岸平原之一,拥有许多漂亮的海滩和港口。
三、气候条件山东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由于其地处于东亚季风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在11-14。
夏季气温较高,平均在24-28之间,冬季较冷,平均在0-4之间。
四、自然资源山东是自然资源富集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
这里有林木、水域、矿产等自然资源。
山东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铝土矿、黄金、铂金、金刚石等,是黄金、钾盐、石跨、露天煤矿丰富的省份之一。
同时,山东还拥有广阔的农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等作物,是中国的粮食产区之一。
此外,山东的渔业资源也相当丰富,是我国最重要的渔业省之一。
五、地理优势山东地处华北、华东、东北三大经济区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在交通方面,山东是连接华北和华南、华东地区的重要枢纽,京杭大运河和世界上最大的颜色湾港就位于山东,便利的水陆空交通使山东成为中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加强了山东与其他地区经济交流的便利性。
山东和青岛的区位优势(3篇)

第1篇一、地理位置优越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东临黄海,南接江苏,西靠河南、河北,北濒渤海。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重要城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临黄海,南濒胶州湾,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金融中心。
1. 交通便利山东省交通便利,拥有完善的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
青岛港作为全国重要的港口之一,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此外,山东省内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也日益完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资源丰富山东省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铝、稀土等。
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了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电子、纺织等产业。
3. 气候宜人山东省气候宜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青岛地处北纬36°,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是理想的居住、旅游、度假胜地。
二、经济优势1.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位居全国前列。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潜力巨大。
2. 产业结构优化山东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青岛作为山东省的经济中心,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对外开放山东省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青岛作为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三、科技创新优势1. 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较强,拥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青岛作为山东省科技创新中心,聚集了众多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形成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2. 人才优势山东省人才资源丰富,拥有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高中地理城市等级体系综合题

高中地理城市等级体系综合题(考试总分:24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一、综合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240 分)1、(12分)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区域铁路与城市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该区域的城市分布特征。
(2)比较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服务等级,并说明原因。
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
雄县、安新和容城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三县总人口仅100多万,而面积达1500多平方公里,以农业用地为主。
“雄安新区”距离北京、天津各100多千米,城际高铁20分钟即可到达,高速仅1小时车程。
下图为“雄安新区”区位示意图。
(1)图示地区,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__________(多或少)。
(2)“雄安新区”的建设可以缓解京津冀地区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这些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
(3)“雄安新区”的开发将使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地理位置、资源和环境的角度,简述“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
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树料一:2017年1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公布《头于加快建设扬子江城市群的意见》描绘了未来扬子江城市群发展蓝图。
下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扬子江城市群一级高铁环”,通过一级高铁环将扬子江城市群八市串联在一起,并实现快速通达全国各地。
材料二:2018年1月《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该纲要提出制造强省主要指标(见表)。
(1)扬子江城市群中数字5代表的城市为_________,该城市群城市等级体系特征为_________。
(2)简析扬子江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
(3)简述建设扬子江城市群一级高铁环的意义。
(4)为实现制造强省,江苏省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 。
“蓝黄”战略背景下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

市及 经 济开 发 区 。但 随 着 经 济 全球 化 的不 断 深 入 , 点状 发 展模 式造 成 地 方 性 的 恶性 竞 争 愈 演 愈 烈 , 资 源 内耗 现象严 重 。改 善此 现状 的有 效 方式之 一 就是
扩大 区域 , 成 区域式 发 展 , 市群 作 为区域 式发 展 形 城
复《 山东半 岛蓝色经济区规划》 与前者并称“ ( 蓝黄” 战 略 ) 成 为 我 国第 一 个 以海 洋 经 济 为 主题 的 区域 , 发展 战 略 。“ 黄 ” 略是 国家 区域 经 济协 调 发 展 蓝 战 战 略规 划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进 一步 建 设 山东半 岛 为 城市群 及其 经济 发 展 提供 了绝 佳 契 机 , 东新 区开 浦 发 战 略给 上 海 发 展 带 来 的 深 远 影 响便 是 例 证 。但 是, 由于 “ 蓝黄 ” 战略 的规 划 范 围与 山东 半 岛城市 群 的规划 范 围并不 一 致 , 一 政 策现 实 必 然 对 山东 半 这 岛城市 群大 发展 造 成 重大 影 响 , 为 山东半 岛城 市 既 群 的建 设带来 了重 大机 遇 , 使 其 发 展 面对 着 很 大 也 的挑 战 。因此 , 文 通 过 S T分 析 法 , 山东 半 本 WO 就 岛城市 群发 展 中具有 的优 势 、 势 及 面 临 的机 遇 和 劣 挑 战进 行 了分析 , 探求 “ 黄 ” 略 背景 下 山东 半 岛 蓝 战 城 市群 谋求新 发 展 的应 对策 略 。
年 1 0月 , 山东 省政 府常 委会 讨论 通过 了山东 省建设 厅 和北 京 大学 联合 编 制 的 《 山东 半 岛城 市 群 发 展规
划 ( 0 6 —2 2 2 0 — _ 0年 ) , 0 》 并最 终 于 2 0 0 6年 1 2月 3 1 日由省 政府 批 准实 施 , 山东 半 岛城 市 化 发 展 进入 新 阶段 。到 目前 为止 , 城市 群 已初具 规模 , 逐渐 形成 并 省 域 双核 心城 市群 的发 展模 式 。但相 较 于珠 三角城 市群 、 长三 角城 市群 及京 津 唐城 市群 , 山东 半 岛城 市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山东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山东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
山东地理位置优越,既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具有多样化的地理景观。
本文将对山东的地理知识进行总结,以便于高二学生更好地了解山东的地理特点。
一、地理位置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带,东临黄海,北界京津冀地区,西邻河南、安徽两省,南靠江苏,背靠山西、河北两省。
其地理坐标大致为北纬34°22′~38°23′,东经114°50′~122°42′。
二、地形地貌山东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平原、丘陵等共同构成了其地貌特征。
主要地形有:孤立山地形、盆地山地形、剥蚀河谷地形、鼓起丘陵地形和洼陷平原地形。
其中,鲁西高山是山东的重要山脉之一,境内还有蓝石峡、泰山等著名地貌。
三、气候特点山东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呈半湿润、半干旱气候。
主要特点有:1. 春季温暖湿润,但降水较少。
2. 夏季炎热潮湿,降水集中。
3. 秋季凉爽干燥,天空湛蓝。
4. 冬季寒冷干燥,偶有严寒。
四、自然资源山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主要包括:1. 煤炭资源:山东是中国煤炭大省,煤炭储量位居全国前列。
2. 石油资源:山东是中国重要的石油产区,境内有多个大型石油田。
3. 矿产资源:山东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铁、铜、银、石墨等。
4. 水资源:山东拥有丰富的河流和湖泊资源,如黄河、小济河、大王寨水库等。
五、地理文化特色山东是中国的齐鲁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地理文化特色。
1. 孔子故里:山东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孔庙、孔府等文化遗址吸引了众多游客。
2. 泰山:位于山东境内的泰山是五岳独尊之首,被誉为中国的“五岳之首”,也是中国重要的名山之一。
3. 齐鲁文化: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齐国、鲁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六、地理经济发展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具有独特的地理经济发展特点。
1. 工业经济:山东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以煤炭、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为主导产业。
用数据对比山东半岛地区和内陆地区

用数据对比山东半岛地区和内陆地区山东地区总体来看分为两部分,半岛和内陆,这两个地区也代表着不同文化,半岛地区是海洋文化,以前大部分也是齐国的领域,内陆地区则是内陆文化,以前大部分是鲁国的领域,两种文明下两个地区呈现着不同的发展情况。
接下来将从GDP等几个数据来简单对比一下这两个地区,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找差距、找不足,两个地区都是齐鲁大地,两个地区的人民都是齐鲁好汉,应当“齐”心“鲁”力、共同进步。
一、地级市分布(一)半岛: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个)(二)内陆:济南、淄博、枣庄、济宁、泰安、滨州、德州、聊城、临沂、菏泽(10个)备注:因滨州只有两县属于半岛地区,这里滨州不在列入半岛半岛和内陆分布图二、GDP对比(2019)(一)总量对比1.半岛:32912.562.内陆:37562.97(二)各地级市GDP对比(括号中是在山东省内的名次)(三)人均GDP第一名1.半岛:东营,134257(元)2.内陆:济南,106833(元)(四)GDP第一区1.半岛:青岛西海岸新区,3554.44(亿)2.内陆:济南市历下区, 3362.28(亿)(五)GDP第一县(市)1.半岛:青岛胶州市,1147.59(亿)2.内陆:济宁邹城市, 807.60(亿)三、常住人口总量第一名:1.半岛:青岛,939.48万2.内陆:临沂,1062.40万四、交通(一)飞机场1.半岛:7座(最大为青岛胶州国际机场)2.内陆:4座(最大机场为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高铁(含动车)站1.半岛:30座(最大站为青岛北站,山东省最大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2.内陆:23座(最大为济南东站,山东省规模最大的高铁站)五、省百强企业(2019)(一)数量1.半岛:51家(东营最多,16家)2.内陆:49家(济南最多,18家)山东省百强企业地域分布(二)国企第一名1.半岛:潍坊,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5)2.内陆:济南,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三)民营企业第一名1.半岛:青岛,海尔集团公司(排名第3)2.内陆:滨州,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2)以上就是从GDP、交通、企业等情况进行的简单对比,对比来看,半岛和内陆各有强项,但一些数据上的差距还有的较大,内陆和半岛,必须携起手来,齐心“鲁”力,携手共创山东新发展!图中数据来源与各市统计局和官方网站,如有转载请说明来源,谢谢也请评论指正。
青岛烟台的地理文化知识

青岛烟台的地理文化知识青岛烟台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部,是中国海岸线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两座城市的地理、文化知识对我们了解中国的地理、文化变迁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度探讨青岛烟台的地理文化知识。
一、地理知识青岛与烟台地理相近,隶属于山东半岛,这片海岸线上地势起伏,山峰连绵,岛屿众多。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环状山脉带中。
东南部为山麓地带多丘陵,西北方向为开阔平原。
地形高低起伏,犹如一座矗立在海上的宝塔,称之为“琼岛”(胶州湾海岸线上的大尖山)。
海岸线全长近700公里,由胶州湾口向东南弯曲,与黄海相接,最东面为的斜桥半岛,是青岛市的主城区。
青岛的海面港湾分布广泛,深水海港有青岛港和黄岛港,浅水港口有渤海湾和胶南湾等。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胶东山脉南部,范围很大,包括整个烟台半岛,总面积为13,154平方公里。
烟台半岛是山峰陡峭的海岸型半岛,地形复杂,地势高低起伏,许多海岸都形成了壮丽的景观。
其中著名的有:龙口、蓬莱、招远和海阳等。
二、文化知识1.青岛文化青岛市是一个集多种文化于一体的城市。
青岛保持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与其历史沿革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岛文化典型地反映了现代学术文化与传统耕读文化的交汇融合。
全市历史文化名胜遍布,海洋主题是青岛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再者,青岛也因啤酒而出名。
1903年,德国在青岛建立了汉堡啤酒厂,这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啤酒时代。
”青岛啤酒”的诞生也正是在这时候。
中国的啤酒文化在青岛繁荣发展,而青岛的啤酒酿造已具有100多年的历史。
青岛还有独特的海鲜文化。
青岛的海洋资源丰富,贝类、鱼类、海带、海蜇等海鲜美食琳琅满目。
其中以烤海虾、海参汆鱼、大闸蟹、蛤蜊炒鸡蛋等菜品尤为有名。
2.烟台文化烟台是中华文化名城和中国海滨旅游胜地,也是大海文化的传媒之一。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设在烟台。
烟台市历史渊博,历史文化名胜和优秀传统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烟台是一个民族、种类、文化交汇的区域文化中心,涵盖鲁东文化,烟威文化、文登麦岛文化、鲁南文化等。
青岛基本地理特征

青岛基本的地理特征青岛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
青岛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城市,也是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工业城市。
从气候上看,青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青岛位于中国山东半岛中部偏东,东临黄海,南接长山群岛,西靠胶州湾与胶南、即墨等县市相望。
青岛市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6°51′~38°19′、东经120°02′~120°35′,东西最大距离37.7公里,南北最大距离38.2公里。
青岛面积:371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4.12%);人口:102万(约占全国的8.9%);海岸线:1870公里(约占全国的12.2%);耕地面积:148万亩(约占全国的9.3%)。
青岛是一个著名旅游胜地,它历史悠久,景色优美。
青岛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等区域内。
(1)河流青岛的主要河流有两条:一是小珠山以北的黄海支流胶州湾,二是大港和胶澳口以东海岸线。
(2)河流长度:小珠山以北约10公里。
(3)流域面积:大港和胶澳口以上约695平方公里。
(4)径流深:大港以上约为150毫米,胶澳口以下为40毫米。
(5)河口平均每年入海水量:大青岛地区约占青岛全年入海水量的10%,年入海总量达30亿立方米。
(6)入海口泥沙和海水混合深度:青岛沿海海域为泥沙混合区,平均深度在10米左右;近岸水深在3-6米,最深处达12米。
(2)海洋青岛是一个海洋城市,在国家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半岛(包括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和石油化工基地,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其经济在中国山东半岛地区占据重要位置。
(3)气候青岛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季风显著。
青岛年均气温11℃,年平均日照时数2440小时,年降水量830毫米。
青岛位于温带季风区域内,受海洋气候影响大,具有雨热同季、干湿明显的气候特点。
(4)土壤青岛的土壤主要为潮土和滨海盐土。
潮土土性稳定,pH值为6.5~7.5,有机质含量一般不超过1%,粘重,易盐渍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半岛城市群区位分析
关键词:半岛城市群优势分析聚集效应战略对策
半岛城市群,范围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东营、烟台、威海、日照辖区及邹平县,规划区土地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共有8个地级市和计划单列市,22个县级市,600个建制镇。
半岛城市群规划呼之欲出。
济南青岛将成为区域双中心。
山东半岛城市群8市实现了山东近七成的国税收入。
准确的区位优势分析对于明确区位优劣势,制定、实施正确的引资策略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位优势,对于分析理解日、韩投资者在华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制定科学的引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硬件优势分析
1.地理优势。
从国内区位看,山东半岛处在南方发达地区“长三角”和北方发达地区京津唐、辽中南之间,继“珠三角”、“长三角”的外向型经济率先发展之后,环黄渤海地区极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外资投放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点从国际区位看,山东半岛处于我国北方海岸线的中偏南段,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国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条件。
2.资源优势。
山东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石油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山东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现发现矿藏资源150种,占全国已经发现矿产品种类的70%以上,其中3O多种储量居全国前1O位。
此外,山东濒临黄海和渤海,海洋资源非常丰富。
山东半岛在劳动力资源上也有明显优势半岛城市群人口密集,人口密度为534人/平方公里。
另外工资水平较低,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对日韩投资者极有吸引力。
二、软件优势分析
1.政策优势。
与欧美投资者不同,日、韩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十分重视当地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容易受政府机构游说的影响。
针对这个特点,山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①为扩大与日本、韩国的交流,并使交流渠道多元化、细致化,各级政府努力拓宽与日、韩有关机构的交流渠道,先后向日本的东京、大阪、爱知县、千叶县和韩国的汉城、京畿道等地派遣大型经贸团,宣传半岛制造业基地,探讨与日、韩的交流与合作。
②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其他地区日资、韩资企业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以便抓住其在中国扩大投资项目的机会,吸引更多的直接投资。
此外,还与各大日资、韩资企业的驻华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邀请其参加在本省组织的商谈会、展示会,扩大交流。
③通过对山东的日资、韩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到部分外资企业集团公司为契机,结合国家对老煤炭基地沉陷区治理的倾斜政策,使绿色开采技术尽快变成成熟技术,全面推广使用绿色开采技术,从根本上消除煤矿的重大安全隐患和煤矿生产对矿区环境的破坏,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把利器。
2.市场潜力优势。
半岛城市群的居民收入水平较高。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也只有潍坊和日照两市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说明,半岛城市群的市场潜力较大。
三、集聚效应优势分折
1.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效应是指由于特定产业和相关生产设施的区域集中而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半岛城市群的家电、石化、汽车、纺织、水产品及农副产品等方面基础较好,已形成了多个产业集群。
如青岛的家电产业集群、烟台的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威海的水产品产业集群、淄博的石化产业集群以及潍坊的农副产品产业集群等。
特别是青岛作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基地,其集聚效应更为突出。
2.外商投资集聚效应。
外商投资集聚效应,即外商直接投资增量的区位选择受到特定区位的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影响。
山东是利用外资的大省,外商投资的集聚效应比较强。
2002年山东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占全国吸引外资总量的8.98%,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居全国第3位。
并且近几年增长迅猛,2001年比2000年增长21.87%,2002年比2001年增长54.27%。
另外,山东向来是韩国投资聚集地。
2002年57.23%的韩国对华直接投资集中于山东。
半岛城市群中仅青岛、烟台、威海3地就聚集了山东半数以上的韩国投资。
四、战略对策
1.调整产业,错位竞争。
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在某些产业中的布局是相互交织的:比如纺织服装业,青岛与潍坊不相上下;汽车工业方面,青岛与烟台几乎相当;船舶制造业方面,烟台与威海不分伯仲。
这种分散化格局,不利于形成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
这就需
要半岛城市群在全局意识下进行合理分工与投资协调,改变这种产业结构重复的竞争格局,实行错位竞争。
错位竞争既能有效地避免盲目重复以及不经济的相互比拚,也意味着竞争建立在优势整体提高的基础之上,从而推动产业集聚的区域性合作水平提高。
2.加强协作,资源共享。
半岛城市群应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体系,在实现资源互补与信息共享的同时,充分突出区域资源综合性优势。
为此,需要加快培育区域共同市场,完善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机制。
打破市场分割、地区封锁格局,减少税费壁垒,鼓励城市之间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提高区域内的竞争程度,尽可能减少市场运作中的障碍。
由于人力资源在形成区域综合优势中有独特作用,因此必须在完善区域内各城市间互补的人才流通体系和人才市场的基础上,对人才的吸引、培养、激励和使用制定统一政策,合理规范人才的流动,并通过改善政策环境、服务设施等,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
3.进一步改善投资的软环境。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半岛城市群虽然具备了一定软件优势,但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努力提高涉外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税务、商检、海关、金融、电力等部门的协调;其次,建立规范的外商投资信息市场体系;最后,进一步完善涉外法律法规、整顿经济秩序,形成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使外企和国企展开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