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清晰版)讲解(汇编)
智能变电站电子互感器与合并器接口技术规范概要

Q/GDW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XXX-2009智能变电站电子互感器与合并器接口技术规范2009-XX-XX 发布 2009-XX-XX 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1 1适用范围 .................................................................................................................. 1 2引用标准 .................................................................................................................. 1 3总则 .......................................................................................................................... 1 4主要术语 .................................................................................................................. 1 5电子式互感器 ........................................................................................................... 1 5.1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 ........................................................................................... 1 5.1.1一般要求 ........................................................................................................... 1 5.1.2正常使用条件 ................................................................................................... 1 5.1.3特殊使用条件 ................................................................................................... 1 5.1.4系统接地方式 ................................................................................................... 1 5.2额定值 .................................................................................................................. 1 5.2.1通用额定值 ....................................................................................................... 1 5.2.2额定相位偏移的标准值 .................................................................................... 1 5.2.3数字量输出的额定值 ....................................................................................... 1 5.2.4模拟量电压输出的额定值 ................................................................................ 1 5.3设计要求 ............................................................................................................... 2 5.3.1一般设计要求 ................................................................................................... 2 5.3.2数字量输出的设计要求 .................................................................................... 2 5.3.3模拟量电压输出的设计要求 ............................................................................ 2 5.3.4互感器辅助电源的设计要求 ............................................................................ 2 5.3.5辅助信号输出的设计要求 ................................................................................ 2 5.4电子式互感器的组合型式 .................................................................................... 2 5.4.1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组合 .. (2)5.4.2互感器和一次配电装置的组合 (2)6合并器 ......................................................................................................................2 6.1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 (2)6.1.1一般要求 (2)6.1.2正常使用条件 (2)6.1.3特殊使用条件 ................................................................................................... 2 6.2设计要求 ............................................................................................................... 2 6.2.1一般设计要求 ................................................................................................... 2 6.2.2合并器输出方式的设计要求 ............................................................................ 2 6.2.3合并器配置的设计要求 .................................................................................... 2 6.2.4合并器接口的设计要求 .................................................................................... 3 6.2.5合并器安装的设计要求 .................................................................................... 3 6.3合并单元数字输入 ............................................................................................... 3 6.3.1物理层 ................................................................................................................. 3 6.3.2链路层 ................................................................................................................. 3 6.4合并单元数字输出 ............................................................................................... 3 6.4.1物理层 ............................................................................................................... 3 6.4.2链路层和应用层(9-2 .................................................................................. 3 6.4.3采样同步 ........................................................................................................... 3 6.4.4采样同步插值算法 ........................................................................................... 3 6.5间隔之间数据合并 ............................................................................................... 3 6.6合并单元建模和配置 . (3)前言随着采用DL/T86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和推广, 变电站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集成技术李乐萍苏志然吴文兵徐跃东国网聊城供电公司山东聊城252000单元智能终端集成装置并将其应用在智能变电站的正常使用过程中,减少智能变电站的成本投入,能够有效的程中的施工成本、等等都有着非常有效的节约意义,运行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对其建设过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促对于我进意义。
1.3增加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空间端集成装置研究成功并且应用于智能变将智能变电站中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电站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省相关设备在智能变电站内部的占用空能够有效的节间,的节省意义,对智能变电站的使用空间也有着积极关控制和操纵工作。
能更加便利智能变电站二者2智能变电站分拆单元智能内置装置的技术问题终端集成装置的思路主要有两种,当前阶段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智能是较为简单的组合方式,第一种元以及智能装置装设在同一机箱内,其直接将合并单能变电站建设过程中过程网络的重要设合并单元以及智能终端分别作为智本质上仍然是相互独立的两个系统但其对备和共同组成结构的内容而存有,一种则就是考虑到两者共同的工作性能、;而另在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转过程中过程层其综合负责管理二重装置、采用建议等等,将二者的系统装结取样值以及通用型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报置构成有效率的资源整合与内置,将其应用领域内置文的实际传送和发送过程,技术时至全然构成一个代莱有效率装置,表示东站内部结构的完整性、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智能型、智能变电站运转过对于智能变电之为分拆单元智能终端内置装置。
义上来说,严苛意身性能的扩展性有著非常关键的影响。
智能变电站自第一种内置装置的设计技术只前在智能变电站的研究进程中,当是将二者的生存空间展开一定的放大以后置放在同一环境内,元以及智能终端这两种分别存有的单一制将分拆单及智能终端展开了物理意义上的内置只是将分拆单元以;而设备和结构内容采用适当的内置方式去第二种方法则就是在考虑到两者性能阻碍综合设计成代莱分拆单元智能终端内置的情况下对其性能、结构等等统统推行了装置的呼声已经越来越低,甚至已经顺利完成初步的内置装置设计结果。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调试

合并单元的功能要求
? 合并单元功能-采样值输出 ?通过以太网采用DL/T 860.9-2规定的数据格式输
出; ?通过光纤串口采用60044-8 FT3规定的数据格式
输出; ?输出通道个数和内容符合装置的ICD文件; ?MU应输出电子式互感器整体的采样响应延时 ;
09:43
互感器
ECTa(测量)的SC ECTb(测量)的SC ECTc(测量)的SC ECTa(保护)的SC ECTb(保护)的SC ECTc(保护)的SC
中性点ECT的SC
EVTa的SC EVTb的SC
传输标准E6V0T0c的4S4C(FT3) 私有协议中性点EVT的SC
母线 EVT的SC
09:43
合并单元
保护装置
合并单元
数字输出
需时 要钟 时输 的入
16
61850标准:-9-1/-2
电 源
合并单元的功能要求
? 合并单元功能-采样通通映射 ?在ICD文件里面规定的采样值输出通道具体对应的
?多对来自二次转换器 的电流和 / 或电压数据 进行时间相关组合的物 理单元。
合并单元
09:43
合并单元的功能要求
? 合并单元功能-接收数字信息 ?通过光纤实时接收ECT、EVT或其它合并单元输出
的采样值报文 ; ? 合并单元功能-交流模拟量采集
?需要接入交流模拟量的MU应具备交流模拟量采集 的功能,可采集传统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输出的模拟 信号,也可采集电子式互感器输出的模拟小信号 ;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智能站简化二次回路是“局 部的简化”。只是将间隔层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取 消,但实际的二次回路依然存在,只是就地存在于 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
如何确保来自一次PT/CT的数据经过合并单元 转换后正确无误的传给数字化继电保护装置。
合并单元技术条件及测试规范

O 引 言
根 据 智 能 变 电站 技 术 导 则 的定 义 .智 能 变 电 站 是 采 用 先 进 、 靠 、 成 、 碳 、 保 的 智 能 设 可 集 低 环
为 了规范该类 产 品 ,满 足电力 系统对其 应用 的技术要求 ,全 国 电力 系统管 理及其 信息交 换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变 电 站 工 作 组 制 定 了该 类 产 品 的 技
备 互联操 作 的要 求 , 据 I C 6 80 1 根 E 15 — 0对 于装 置性 能测 试部 分 的 内容 , 出 了一 套合 并 单 提
元 的 性 能 测 试 方 案
关 键 词 : 并 单 元 : 术 条 件 : C 15 : 试 规 范 合 技 I 6 80 测 E
中图 分 类号 : TN9 56 1 . 文 献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 7 4 2 1 1 — 0 6 0 1 0 — 6 1( 0 0) 2 0 5 — 4
1 合 并 单 元 技 术 条 件
合并 单元技 术 条件定 义了合并 单元 的功能要 求、 性能要 求 、 信协议 、 通 环境条件 等方面 的要 求 。
11 合 并 单 元 总 体 要 求 .
策 、 同互 动等高级 功能的变 电站 。 协
随着 采用 DJ 6 IT 8 0标 准 在 智 能 变 电 站 的 应 用 的 推 广 . 变 电 站 过 程 层 设 备 与 间 隔 层 设 备 之 间 的信 息 交 互 发 生 了 较 大 的 改 变 电 子 式 互 感 器 、 智
术 条件和测试 规范 的电力行业标 准 。
备, 以全 站信 息数 字 化 、 信平 台网络 化 、 通 信息 共 享标 准化 为基 本要 求 , 自动完成 信 息采 集 、 量 、 测 控制 、 护 、 量 和监测 等 基本 功能 . 可 根据 需 保 计 并
智能变电站技术规范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录波及网络报文分析装置: • 对于220kV及以上变电站,宜按电压等级
和网络配置故障录波装置和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每台故障录波装置或网络报文分析 装置不应跨接双重化的两个网络; • 主变宜单独配置主变故障录波装置; • 采样值传输可采用网络方式或点对点方式。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
每套完整、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能处理可能发生的所有类
型的故障。两套保护之间不应有任何电气联系,当一套
保护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保护的运行;
•
两套保护的电压(电流)采样值应分别取自相互独立的
MU;
•
双重化配置的MU应与电子式互感器两套独立的二次采样
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对应;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过程层网络配置原则: • 过程层SV网络、过程层GOOSE网络宜按电压等级
分别组网。变压器保护接入不同电压等级的过 程层GOOSE网时,应采用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控 制器。 • 继电保护装置采用双重化配置时,对应的过程 层网络亦应双重化配置,第一套保护接入A网, 第二套保护接入B网。 • 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 超过4个交换机。
常规互感器和电子式互感器混合使用的情况。
•
保护装置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接入方式,采样同步应由保
护装置实现,支持IEC60044-8或IEC61850-9-2协议,在
工程应用时应能灵活配置。
•
保护装置应自动补偿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响应延迟,当
响应延时发生变化时应闭锁采自不同MU且有采样同步要
求的保护。保护装置的采样输入接口数据的采样频率宜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精度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精度1. 引言智能变电站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保护和控制。
在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是一个关键的功能模块,它负责将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合并和处理,以提供准确的电力系统状态信息和实时控制。
本文将重点探讨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精度问题。
首先,将介绍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概念和功能。
然后,将分析影响合并单元精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精度的未来发展方向。
2.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概念和功能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是智能变电站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将来自各个设备的数据进行合并和处理,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保护和控制。
合并单元通常包括以下功能:•数据采集:合并单元通过与各个设备进行通信,获取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和状态信息,如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
•数据处理:合并单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校正、滤波、去噪等,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合并:合并单元将来自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合并,以获得整个电力系统的综合状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诊断故障、预测负荷等。
•实时控制:合并单元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预设的控制策略,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如调节电压、控制负荷等。
3. 影响合并单元精度的因素合并单元的精度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影响合并单元精度的几个关键因素:3.1 传感器精度合并单元所采集的数据主要来自各个设备的传感器。
传感器的精度直接影响合并单元的精度。
因此,选择和校准合适的传感器是确保合并单元精度的关键。
3.2 数据校正和滤波算法合并单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校正和滤波,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合适的校正算法可以消除传感器误差和系统偏差,而滤波算法可以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干扰。
3.3 数据通信和同步合并单元需要与各个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和同步,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是准确的和同步的。
合并单元

100M光纤以太网接口,可同时支持GOOSE、 点对点9-2
可通过配置文件配置 GOOSE和9-2报文的 工作端口;
PSIU601-AC.A-C
PSIU601-AC.A-C-01
PSIU601-AC.A-C-02
交流插件型号
通道标识 (端子号) Ia(1,2) Ib(3,4) Ic(5,6) I0(7,8) I0G(9,10)
AD复采 通道序号 1,13 2,14 3,15 4,16 5,17 6,18 7,19 8,20 9,21 10,22 11,23 12,24 1,13 2,14 3,15 5,17 6,18 7,19 9,21 10,22 11,23 1,13 3,15 5,17
校正系数 Coef -1.04 -1.04 -1.04 -1.04 -1.04 1.019 1.019 1.019 -1.01 -1.01 -1.01 -1.01 -1.038 -1.038 -1.038 -1.038 -1.038 -1.038 1.019 1.019 1.019 -1.016 -1.016 -1.016 Phase
PSIU 601-AC.A-A
Ima(11,12) Imb(13,14) Imc(15,16) Ua(17,18) Ub(19,20) Uc(21,22) U0(23,24) Ia1(1,2) Ib1(3,4) Ic1(5,6) Ia2(7,8)
PSIU 601-AC.A-B
Ib2(9,10) Ic2(11,12) Ima(13,14) Imb(15,16) Imc(17,18) Ua1(1,2) Ub1(3,4)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介绍
目 录
第一部分
合并单元的产生及作用
第二部分
合并单元(PSMU602)功能介绍 合并单元在智能变电站中的配置方案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电气部分主要技术原则解读

18
六、规范主要内容介绍
5 二次系统
5.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5.1.3 双重化配置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输入、输出、网络及
供电电源等各环节应完全独立。 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装置及其相关设备(互感器绕组、跳闸线圈、
合并单元、智能终端、过程层网络设备、保护通道、直流电源等)均
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当一套设备异常或退出时不应影响另一套设 备的运行。
7
一、编 制 背 景 三、与其它标准的关系
(1)本标准内容是在现行标准、规范基础上对智能变电站设计的相关 规定,重点针对变电站智能化部分的设计内容。常规部分设计内容的 相关规定可直接引用现行标准、规范。 (2)本标准应遵循现行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应与目前在编的其他 智能变电站国家标准在技术原则上相呼应。(如:智能变电站技术导 则等) (3)本标准在具体内容可有选择地吸收现有智能变电站行业标准、企 业标准中相关内容。(如: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企业标准、南方 电网公司3C绿色变电站企业标准等)
14
六、规范主要内容介绍
4 电气一次
4.2.5~4.2.8 一次设备状态监测的配置原则
一次设备的主要监测范围为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组合电器(GIS和
HGIS)、柱式断路器和避雷器。
4.2.9 互感器的选择原则
高、中压侧可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也可采用常规电磁式互感器。 低压侧可采用常规电磁式互感器,也可采用电子式互感器。
电能表计
交、直流系统 状态监测IED 辅助控制系统 及不间断电源 3
火 灾 报 警 、 消 防
图 像 监 视 及 安 全 警 卫
至视频主站
过程层网络
环 境 监 测
照 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 GDW 212 — 2008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426 — 2010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技术规范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rging unit in Smart Substation2010-××-××发布2010-××-××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Q / GDW 426 — 2010I目次前言···································································································································································II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基本技术条件··············································································································································1 4 主要性能要求·········································································································.....................................3 5 安装要求......................................................................................................................................................4 6 技术服务......................................................................................................................................................4 编制说明.. (7)Q / GDW 426 — 2010II前言由于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IEC 标准等未统一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的技术要求等内容,为使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选型、设备采购等工作有所遵循,特编制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