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

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

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七年级上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各种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内容:1、基础知识:掌握汉字的读音、书写、含义和用法。

学习基本的语法规则,如词类、句子成分、句式等。

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作者的意图。

学习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如段落划分、主题句、过渡句等。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默读、朗读、精读等。

3、写作技能: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提高写作技巧,如构思、选材、组织语言等。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如审题、列提纲、修改等。

4、文学鉴赏: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风格,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学习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包括主题、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

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5、古文阅读:学习古文的基本知识,如文言词汇、句式、修辞等。

提高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内容和思想。

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6、口语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包括倾听、表达、协商等方面。

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和礼仪。

7、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包括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

学习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差异,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8、综合性学习: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

学习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9、课外拓展: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包括文学名著、科普书籍等,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参加语文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10、考试指导:学习考试技巧和方法,包括答题思路、时间分配等。

熟悉考试题型和评分标准,提高应试能力和成绩水平。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 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学习读懂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学作品、文化背景和修辞手法。

2. 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学习阅读现代文学作品,理解文中的情感、意义与主题。

3. 词语运用:学习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形变化和词语运用的技巧。

4. 句子基本结构:了解句子的基本成分和结构,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5. 修辞手法:学习借助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和阅读。

6. 写作技巧:学习作文的基本结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7. 现代汉语常用词的语法功能:学习汉语常用词的语法功能,如副词、介词、连词等。

8. 名著导读:学习名著导读,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9. 古代文学名篇赏析:学习古代文学名篇,如《论语》、《弟子规》等。

10. 汉字系统的特点:学习汉字的结构和演变,了解汉字系统的特点。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总结起来,七年级语文上册主要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词语运用,句子基本结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语法功能,名著导读,古代文学赏析以
及汉字系统的特点等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中国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作为语文学科的学生,你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许多语言知识,才能在语文领域中脱颖而出。

本文就七年级上册语文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你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一、词语辨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就是辨析单词和词语的意义。

而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单词和词语也有很多需要掌握和辨析的地方。

比如:1. 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辨析- 比较级表示两个人或事物之间的比较。

例如:“他比我高一些。

”- 最高级表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或事物之间的比较。

例如:“他是我们班最高的学生。

”2. 现在分词和动名词的辨析- 现在分词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

例如:“他正在跑步。

”- 动名词则表示动作本身。

例如:“跑步是我的爱好。

”3. 反义词和近义词的辨析反义词指的是意义完全相反的两个词,例如“高”和“低”,而近义词则是指意义相近似的两个词,例如“高”和“巨大”。

二、语法知识正确的语法使用可以让句子更加准确、清晰。

也就是说,在实际应用语文时,我们需要遵守一定的语法规则。

七年级上册语文中,需要掌握的语法知识点有:1. 名词名词是语言中最基本的词类之一。

在语法上,名词可分为单数和复数。

例如:- 单数名词:书、机器、树等。

- 复数名词:书籍、机器人、树木等。

2. 动词动词是语言中最重要的词类之一。

作为发生某个动作的词,动词可以分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是指动作的发生不需要有宾语,如“跑”“睡觉”等,而及物动词则是指动作的发生需要有宾语的参与。

例如“吃东西”、“看电影”等。

此外,动词还需要根据句子的时态变化。

3. 介词介词是用来连接名词、代词等的词语,介词放在名词、代词等词语的前面。

举例来说,“在”是其中的一种。

例如:他在旅行时拍了很多照片。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语文中的作用很重要,它可以让人们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并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七年级上册语文中,需要掌握的常见修辞手法有:1. 描写描写是指作者通过言语描述事物的情况,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色彩、味道、气息等各种感官经历。

七年级上册小四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小四门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小四门知识点总结一、语文知识点总结1. 字词语法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一些字词的基本语法知识。

比如,名词的单数变复数形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变化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准确表达意思,避免语法错误非常重要。

2. 句子成分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句子的基本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

通过对句子成分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3.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如何从中获取关键信息,如何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来提高阅读效果等。

这些技巧是我们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二、数学知识点总结1. 基本运算七年级上册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基本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如何进行有括号的运算,如何四则运算的运用等。

2. 分数与小数在七年级上册,我们深入学习了分数与小数的相关知识。

学会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学会了对分数和小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 几何图形七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通过学习认识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应用。

三、英语知识点总结1. 词汇积累在七年级上册英语学习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词汇积累。

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语词汇和常用动词、名词的词汇。

同时,通过词汇的学习,我们还掌握了如何运用词汇进行简单的对话和日常交流。

2. 语法知识在英语学习中,语法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如动词的时态、名词的单复数形式等。

掌握了这些语法知识,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并能够正确表达。

3. 阅读和听力理解英语学习中,阅读和听力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听力练习,提高了对英文文章和对话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阅读和听力水平。

四、历史知识点总结1. 中国古代历史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夏商周的历史时期,秦朝的统一和统治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五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五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点总结【五篇】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想诱yòu惑喧xuān腾点拨:不要把"诱"误读成xi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幻想(shùn)瞬间(níng)凝成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泣纳罕hǎn峭qìao壁目眩xuàn颤chàn抖闷mēn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诫瘦骨(línxún)嶙峋小心(yìyì)翼翼(sǒng)耸立3.解词。

(1)纳罕:惊奇,诧异。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地糟蹋zāotà庸碌lù小憩qì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骚扰(gū)辜负3.解词。

(1)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3)庸碌: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考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班级上册语文学问点考点归纳一、人物形象描写1. 重要人物的外貌描写:身材、相貌、年龄等。

2. 重要人物的性格描写:和善、聪慧、英勇等。

3. 重要人物的行为描写: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等。

二、环境描写1. 自然环境的描写:天气、气候、风景等。

2. 人造环境的描写:建筑物、道路、院落等。

3. 特定场景的描写:繁华街道、静谧湖泊等。

三、文学修辞手法1. 比方:用一个事物去形容另一个事物。

2. 拟人:赐予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性格和行为。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的说明,以达到夸张的效果。

4. 对偶:将一句话分成两个相对的部分,呈现对立关系或平衡关系。

5. 排比:用同类型词或短语连接起来,形成平行结构。

四、文言文阅读理解1. 词语的理解:理解古代词语的词义,推想词义的变化。

2. 句子的理解:理解古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

3. 理解篇章:理解古代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意图。

五、写作技巧1. 写景:通过具体描写景物,给读者以形象感受。

2. 描写人物:通过描写外貌、性格和行为等方面,呈现人物形象。

3. 表现情感:通过描写细节和心理活动,表达情感内涵。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感悟思考:通过总结、分析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六、修辞手法1. 音律:通过平仄、押韵和旋律的运用,增加文章的鲜亮感。

2. 比方:通过比方的手法,将抽象的东西具象化,以便引起读者的共鸣。

3. 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对事物进行渲染,增加感染力和艺术性。

4. 人称和视角:通过运用不同的人称和视角,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5. 对偶:通过对偶的手法,用相对的词语或句子表现事物的对立或平衡。

七、古诗词鉴赏1. 诗词的背景和作者: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

2. 诗词的意境和主题:理解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和主题。

3. 诗词的修辞手法:分析诗词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

4. 诗词的艺术评价:观赏古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 了解本年级所涉及的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 掌握文学作品的基本常识,如作者、出处、文学流派等。

2. 文体知识- 认识不同文体的特点,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 学会区分和欣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

3.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 了解古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代表作品。

- 认识现代文学的发展及其与古代文学的区别。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学习并掌握本年级教材中的新词汇。

- 了解词汇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2. 语法- 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语法现象,如时态、语态、句式等。

3. 修辞- 认识并学会使用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 理解修辞手法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三、阅读理解1. 理解能力- 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主旨大意。

- 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2. 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

- 能够对文本进行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

3. 应用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能够进行文本的改写、续写和其他创造性写作活动。

四、写作技巧1. 写作基本技巧- 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如选材、构思、起草、修改等。

- 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 文章结构- 学会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 掌握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方法。

3. 创新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创新性写作。

- 学会运用不同的文体和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五、古诗文学习1. 古诗文鉴赏- 学习古诗文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格律等。

- 学会欣赏古诗文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 古诗文背诵- 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积累语言素材。

- 理解并记忆古诗文的内涵和主旨。

3. 古诗文创作- 尝试模仿古诗文的风格进行创作。

- 学习古诗文的创作技巧和方法。

六、课外阅读1. 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一、作者及作品。

1. 朱自清。

- 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 老舍。

-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3. 泰戈尔。

- 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

4. 冰心。

-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5. 世说新语》
6. 鲁迅。

-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二、古代文学常识。

1. 古代诗歌。

2. 古代文化常识。

- 古代纪年法:
- 干支纪年法,如“甲午战争”中的“甲午”就是干支纪年。

- 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 谦辞和敬辞:
- 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如“家严”(称自己的父亲)、“家慈”(称自己的母亲)、“舍弟”(称自己的弟弟)等。

- 敬辞是表示尊敬的言辞,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表示欢迎顾客到来)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1第19课月亮上的足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椭tuǒ圆着zhuó陆铁锹qiāo月壤rǎng 海域yù2.用恰当词语填空。

(1)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2)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舱内航天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阿姆斯特朗谈到了登月的意义。

他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月亮上的足迹》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作者是朱长超。

第20课山市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青冥míng 飞甍méng 高垣yuán睥睨pì nì 连亘gèn 窗扉fēi 倏shū忽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 数年恒不一见恒:经常。

(2) 相顾惊疑顾:看。

(3) 始悟为山市悟:明白。

(4)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的样子。

(5) 惟危楼一座危:高。

(6) 或凭或立凭:靠着。

(7) 逾时:过了一会儿。

(8) 倏忽:突然。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1)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乌通无(2)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数年恒不一见。

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

点拨:重点理解“数”“恒”等词的意思。

2.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

忽然看见对面山头上有一座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入云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是惊讶。

点拨:重点理解“青冥”“相顾”等词语。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其中有的像楼,有的像厅堂,有的像街巷,都清晰地出现在眼前,(多得要)用亿和万来计算。

点拨:重点理解“若”“历历”等词语,翻译时要适当调整词序。

4.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再往上,就昏暗得看不分明,不能数出它有多少层了。

点拨:重点理解“又”“黯然”“缥缈”“计”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山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清朝文学家(称谓)。

第21课风筝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蟹xiè 杈chà 憔悴qiáo cuì嫌恶wù 可鄙bǐ 什shí物虐nvè杀苦心孤诣yì点拨:注意“恶”“什”等多音字的读音。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2)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风筝》选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

2.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称谓),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第22课羚羊木雕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犄jī角怦pēng 寒颤zhàn 攥zuàn2.解释下列词语。

(1) 反悔:对以前答应的事翻悔或不承认。

(2)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3) 自作主张:不与人商量,自己决定。

(4) 仗义:讲义气。

(5)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羚羊木雕》的作者是张之路,这是一篇记叙文(体裁)。

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第23课散步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qí 蹲dūn下2.解释下列词语。

(1)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3)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每种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俱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2《世说新语》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挛yì 撒sǎ 柳絮xù 拟nǐ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寒雪日内集集:聚会(2)白雪纷纷何所似似:像(3)俄而雪骤骤:急、大(4)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凭借(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6)相委而去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7)下车引之引:拉(8)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规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做凭借风吹起的柳絮。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他,元方进门而去,连头都不回。

点拨:重点理解"未若""因""到""顾"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3寓言四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庇bì护塞sài上遽jù 髀bì 跛bǒ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果大亡其财果:果然。

亡:丢失。

(2)马无故亡而入胡亡:逃跑。

(3)人皆吊之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4)居数月居:经过。

(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带领。

(6)父子相保保:保全。

二、重点句子1.用原文填空。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规代汉语(1)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的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2)近塞上之有人善术者,马无故亡而人胡。

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个擅长术数的人,(他的)马无缘无故走失到胡人的地区去了。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靠近边塞的人,战死的人十个人里有九个。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祭,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2.《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3.《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4.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你还知道的寓言故事有(本课的除外)《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4《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具体要求是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常见考法近几年,全国中考名著导读试题大都取自课标推荐篇目,考查内容有: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故事、主要人物及性格;对文学名著的某一内容或某个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按要求向他人推介某一部文学名著;了解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

题型主要有: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简答题、评价题、概述题等。

误区提醒例析:《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写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联系相关内容完成下面习题。

(1)请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2)请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答案:(1)示例: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遭遇白骨精先后变作花容少女、老妇人、老公公的诱骗,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孙悟空不顾师父念咒阻拦,终将白骨精打死。

(2)示例:变少女,变老妇,变老翁,白骨三变,三变都逃不过你火眼金睛;遭斥责,遭恶咒,遭恨逐,师父三惩,三惩都挡不住你斩妖除魔。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分析:此题设有两个小题,一题要求考生简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过,二题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英雄行为写一段颁奖词。

解答这两道题,前提是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一定要熟悉,至少要看过相关内容的文学或影视作品;还要对白骨精三次变化的欺骗行为有本质的认识,对孙悟空斩妖除魔的精神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就简述不了经过,也写不了颁奖词。

颁奖词的语言表述要得体流畅,注意运用恰切的修辞手法,富含一定的文采。

例析:名著阅读。

(1)凭借你阅读《格列佛游记》的体验,从下列地名中选出格列佛没游历过的一项( )A.小人国B.车迟国C.大人国D.慧骃国(2)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许多神奇之处。

请从下列提示中任选一个,简述其相关故事情节。

①发现“水帘洞”②获取“金箍棒”③炼就“火眼金睛”故事情节:(3)有位著名教育家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都应该读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为什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呢?请任选角度,联系原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B(2)示例:①有一天,群猴在水边洗澡,溯流而上发现一股瀑布。

石猴率先跃入瀑布中,发现瀑布后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他就率领群猴入住其中……②石猴想要一件合适的兵器,就去找东海龙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