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红军时期就是师长,后任八路军团长,一干就是七年,成开国中将

合集下载

从刘邓大军走出的开国中将张才千

从刘邓大军走出的开国中将张才千

《党史博采》│2020第04一、危机时刻,冲锋号一响,张才千一马当先冲向被国民党军占据的高埠张才千,1911年7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罗家铺一个殷实农家。

读过7年私塾。

1926年秋,北伐军攻占武汉,黄(安)麻(城)等地农民革命运动迅猛发展,建立了农民协会,成立了农民义勇队,儿童团、少年队也纷纷成立,已接受革命思想启蒙的张才千被推选为少先队队长,后加入赤卫队。

1930年4月,张才千在黄安檀树岗报名参加了红军,被分配到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第1师当战士。

不久,即参加了红1军副军长兼第1师师长徐向前率领的第1师出击平汉铁路诸战斗。

在奔袭杨家寨、伏击杨平口、攻克祁家湾、奔袭花园镇和袭占云梦城等战斗中,张才千经受了战斗考验。

10月初,张才千入红1军随营干部学校学习,接受了正规而系统的军事教育。

由于战事频繁,随营学校的学员一面学习,《党史博采》│2020第04期一面随部队参加战斗。

11月中旬,红1军先后强攻姚家集和黄安县城。

黄安攻坚战时,桃花店国民党军派兵增援,张才千参与攻打援兵,3次冲锋,他都是冲在最前面。

国民党军被击溃后,红军一口气追击7.5公里,张才千缴获3支步枪。

12月,他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

1931年3月,张才千参加了双桥镇战斗。

接着又随部队参加第二次反“围剿”。

6月,张才千调红4军第10师第28团第3营7连任排长。

7月,经杨朝仁、杨瑞提介绍,张才千加入中国共产党。

9月1日,红4军于洗马畈一战击溃国民党军4个团的进犯。

张才千在战斗结束后不久,被提升为第10师第29团4连连长。

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从11月到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主动出击,连续进行了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4次进攻战役,取得了辉煌胜利。

在苏家埠战役中,红4军第10师将苏家埠、韩摆渡等敌据点团团围住,实施围点打援。

第10师第29团为总预备队,张才千带领第4连担负警戒任务。

当六安方向援敌刚一出现,苏家埠之敌突然将红军包围圈冲开一个缺口,潮水般往外涌,张才千的连队被冲散,布置连哨也被隔开了。

王诤:从国军中尉到开国中将

王诤:从国军中尉到开国中将

王诤:从国军中尉到开国中将他曾是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中尉,被俘后参加红军;他用半部电台起家,是“我国通信事业的开山鼻祖”(毛泽东语),时至今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广播电视总局以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产业集团,都尊他为行业的奠基人;他是唯一入选中国100年科学家辞典的高级将领。

他就是曾任中央军委通信部部长、邮电部党组书记、通信兵部主任、第四机械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开国中将王诤。

“自从他参加红军,一下子使我们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这是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啊!”1930年12月30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在江西龙冈全歼国民党军十八师,活捉师长张辉瓒,同时还缴获了1部电台,俘虏了9名电台人员,其中有中尉报务员吴人鉴。

当时红军没有电台,指挥联络不通畅,这一直是毛泽东、朱德的一块心病。

现在缴获了电台,可红军没有会用电台的人,毛泽东、朱德命参谋处长郭化若在被俘电台人员中想想办法。

郭化若与被俘电台人员逐一谈话,宣传红军的优待政策,耐心做开导工作,然后召集大家开会,真诚希望他们留下来参加红军,要回家的也发给路条和路费。

当他说完“愿意留下当红军的请举手”,吴人鉴第一个举手要求参加红军。

吴人鉴,1909年出生,江苏武进人,黄埔六期无线电科高材生。

吴人鉴参加红军后,担心亲友遭受国民党迫害,同时表达投身革命重获新生的心迹,从此改名王诤。

有了电台,又有了会使用电台的人,毛泽东、朱德大喜过望。

当时追歼敌谭道源部的战斗还在继续,在紧张的战斗间隙,毛泽东、朱德在宁都小布一个祠堂里召见王诤和跟他一起被俘并参加红军的刘寅。

毛泽东热情地同他们握手:“欢迎你们当红军!无线电还是个新技术,你们学了这门技术很有用,也很难得。

希望你们好好地为红军建立无线电通信努力工作。

”朱德殷切地说:“你们先把电台用起来。

白军有的我们也会有;没有的,白军也会陆续送来。

”毛泽东接着说:“等到将来胜利了,全国的电台都让你们来管。

”作为红军新战士,王诤还不能理解这些话的全部意义,但他表示要尽力做好工作。

王近山简历

王近山简历

王近山(1915-1978),原名王文善,湖北省黄安县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王近山- 人物简介王近山(1915-1978),原名王文善,湖北省黄安县人。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副师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

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副团长,第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旅副政治委员,新编第八旅代旅长、旅政治委员,第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新编第四旅旅长,太岳纵队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二军军长和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终年63岁。

王近山- 主要经历1915年10月生,汉族,亦名文善,贫苦农民家庭出身。

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第五连战士。

9月调第三团机枪连当通讯员。

同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1年2月任红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机枪连班长、排长。

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同年任机枪连副连长、连长,第一营副营长。

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各次反“围剿”作战。

同年11月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第三十团第一营营长。

率部参加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

1933年2月任第三十团第二营营长。

7月任红四军第十师第二十九团第一营营长,9月任第二十九团团长。

开国中将王近山的跌宕人生

开国中将王近山的跌宕人生

开国中将王近山的跌宕人生看过电视剧《亮剑》的人,一定会为剧中男主角“李云龙”作战的那股“疯”劲而动容。

殊不知,作为“李云龙”原型的开国中将王近山的经历,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更传奇。

这位开国中将曾因故被降为大校,后被逐出军队下放到地方农场,多年后又重返军队,他的最后一任职务定格为正军级――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王近山,原名王文善,1915年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

15岁从军,16岁任连长。

先后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副师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团长、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还是在淮海战役的战场上,或是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前线,王近山都以善打硬仗、恶仗而勇冠三军,独树一帜,屡建奇功,所向无敌。

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军事科学院出版关于回忆王近山将军的文集,邓小平提了4个字:“一代战将”;江泽民题词:“杰出的战将,人民的功臣”;杨尚昆题词:“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战功卓著”;李先念题词:“人民的战将王近山”。

智勇双全,歼灭日军观战团和共和国的许多将军一样,王近山也是贫苦家庭出身,在革命队伍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

他中等身材、面孔白晰,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极为和善的眼睛,嘴角常常挂着微笑,讲起话来一句一顿,口齿清晰。

就是这样一位白面书生似的将军,却有着一个与他的外表极不相称的外号――“王疯子”。

他喜欢骑着高头大马勇往直前,在枪林弹雨中谈笑点兵,打起仗来总是身先士卒往前冲,在血火交织的战场上以“王疯子”之名勇冠三军,闻名遐迩。

1943年10月,时任太岳军区二分区司令员的王近山奉一二九师刘邓首长之命,率三八六旅第十六团从太行山回师陕北,保卫延安。

全团2000多名官兵在王近山的率领下,晓行夜宿,一路西行,很快就来到了太岳根据地边缘的临汾县韩略村一带。

前方侦察员报告韩略村村旁的公路上常有日军经过,且地势险要,非常适合打伏击。

哪位战将堪称真实“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哪位战将堪称真实“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哪位战将堪称真实“李云龙”?竟是这位开国中将
导语:《亮剑》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让李云龙这位铁血好汉、铮铮男儿深深映入观众的心里,他曾感动过无数人,也激励过无数人,所以人们便追本溯源想要
《亮剑》这部电视剧的热播让李云龙这位铁血好汉、铮铮男儿深深映入观众的心里,他曾感动过无数人,也激励过无数人,所以人们便追本溯源想要找到原型,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
相似人物一:中将王近山
相似度60%
特点:20岁当上红军师长。

王近山一直在徐向前的指挥下打仗,打起仗来不要命,人称“王疯子”。

42岁当上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

李云龙医院结识田雨以及电视中田雨好友张白露插足于李田之间的感情纠葛都取材于王近山的事迹。

王近山曾受伤入院,当时为386旅772团副团长,同时入院的还有385旅769团团长陈锡联。

王近山喜欢医院的院花韩岫岩,在陈锡联的撮合下,两人结为夫妇。

相似点一:打起仗来不要命
1915年,王近山出生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桃花乡一个穷苦人家,9岁就为地主放牛,13岁当长工。

性子刚烈的他15岁就和一帮小兄弟参军。

王近山打起仗来特别勇敢,第二年就从班长、排长升任连长。

在一次战斗中,王近山与敌人“肉搏”,抱住敌人滚下山崖,脑袋被尖石刺了一个深洞,自此他头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疤,洗澡都不能用劲搓洗。

就是这次战斗,他得了一个绰号——“王疯子”。

他很快被提拔为红10师28团团长。

相似点二:相近的战斗经历
生活常识分享。

他本是红军营长,此战之后,军长却提拔他为师长,后成开国中将!

他本是红军营长,此战之后,军长却提拔他为师长,后成开国中将!

在军中,“超级提拔”是非常罕见的,就算是军事能力超群的战士,也要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爬上去。

不过,军队中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今天我要说的这位将军,他就从营长连跳四级,直接提拔为师长,堪称绝无仅有。

这位将军名叫梁从学,而他从营长提拔为师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军中无人,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不妨看看梁从学最初所在的部队,也就是红二十五军的建制情况。

[MISSING IMAGE: , ]梁从学红二十五军最初成立于一九三一年,当时下辖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共三个师,一九三二年,留守鄂豫皖的新红二十五军成立,下辖七十四、七十五两个师,此后红二十五军四处转战,不断消耗,全军仅有一千人不到,不可谓不艰难。

一九三四年,红二十八军与红二十五军这对“难兄难弟”再次走到了一起,红二十八军并入红二十五军。

在红二十五军重建之前,梁从学原本是二十八军二营营长,在一次战斗中,师长刘德利不幸壮烈牺牲,师长这个位子空了出来,必须要提拔新的师长上去。

军部再三考虑,决定将梁从学提拔为新任师长,一是当时师部没有团长,二是三个营长之中,梁从学是其中资历最深、打仗最突出的。

就这样梁从学由一位营长,直接被提拔为师长,后来红二十八军并入新的红二十五军,梁从学改任七十四师师长。

[MISSING IMAGE: , ]梁从学(右二)虽说是“矮子里面挑将军”,但梁从学这位将军,可并不是浪得虚名,而是有“真才实学”的,一九三四年四月,国军对皖西的红二十五军展开围剿,梁从学率领七十四师顽强抵抗,粉碎了敌军的围剿,在长岭岗一战中,梁从学率领七十四师,配合兄弟部队,吃掉了敌军三个营的兵力,缴获了大量的物资。

不过,由于在一次战斗中负伤,梁从学被送往医院养伤,当时红二十五军要进行长征,梁从学便被组织上留了下来。

实际上,梁从学是想要跟随大部队长征的,为此他还找到了军政委吴焕先,请求军部将自己带上,吴焕先却对他说:“你现在身上有伤,经不起长途跋涉,而且主力部队长征,皖西需要留下一些干部,在老根据地打游击,这个重担你必须要扛起来。

历史趣谈:周希汉:一生曾毙俘国民党64位将军的开国中将

历史趣谈:周希汉:一生曾毙俘国民党64位将军的开国中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周希汉:一生曾毙俘国民党64位将军的开国中将
导语:在我国开国将军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著名的战将,在解放战争中,他直接指挥部队共毙俘国民党将级军官64名。

他就是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周希汉
在我国开国将军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著名的战将,在解放战争中,他直接指挥部队共毙俘国民党将级军官64名。

他就是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周希汉。

据统计,在解放战争中,他直接指挥部队共毙俘国民党将级军官64名。

其中,活捉敌中将7名,他们是“天下第一旅”旅长黄正诚、整编第15师师长武庭麟、副师长姚北辰,伪青年206师师长邱行湘、副师长符绍基,粤桂边“剿总”总司令喻英才,国民党第8兵团司令唐尧。

击毙敌中将2名,即14军军长熊绶春、42师师长石建中。

毙俘敌少将55名,他们是:“天下第一旅”副旅长戴涛、1团团长刘玉树、整编第15师副师长杨天民、5兵团参谋长李英才、8兵团参谋长马岳骏、8兵团第8军军长曹天戈、14军副军长谷炳奎,阎锡山第4纵队司令张荣汛等等。

至于毙俘敌校尉军官及其匪兵,更是数不胜数。

周希汉善于打仗,他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他也善于带兵,在军旅生涯中,留下了许多佳话和传奇故事。

周希汉27岁时,陈赓发现他是个将才,在抗战中给他“压担子”、“担责任”,还亲自向他传授为将带兵之道,将其培养成为全军闻名的优秀指挥员。

而“陈赓的影子”周希汉也有“慧眼”,也有一个推举将才的故事。

他当年推举的将才,就是我军著名的“老虎军长”——陈康。

周希汉和陈康都是鄂豫皖红色根据地的同乡,从1928年起,又是红四方面军的老战友。

在长征中,身为营长的陈康率领的274团2营,
生活常识分享。

解放军史上最年轻的开国将军

解放军史上最年轻的开国将军

解放军史上最年轻的开国将军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31期若以1955年授衔为标准,曹达诺夫最年轻在1955年授衔时的开国将军中,最年轻的仅35岁。

在当年35岁的开国将军中有两人,即曹达诺夫·扎依尔少将和徐斌少将,他们都是1920年出生。

不过,就他们两个同龄人相比,曹达诺夫·扎依尔更年轻,比徐斌小11个月。

曹达诺夫·扎依尔的经历和大多数经历过红军时期和八年抗战的开国将军不一样,他是从新疆民族军中走出来的开国将军。

曹达诺夫·扎依尔出生于1920年12月,新疆伊犁人,维吾尔族。

1944年9月,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的各族人民,不堪忍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举行了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暴动。

经过近一年的浴血奋战,占领了伊、塔、阿三区,并以三区为根据地建立了各级政权机构和武装力量,曹达诺夫·扎依尔在这一时期参加了这三区的革命。

曹达诺夫投身革命后,先后任伊犁起义军游击队文书、新疆民族军骑兵营参谋长、步兵第4团参谋长、新疆民族军政治部主任等职。

从1948年起,新疆民族军按照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原则加强部队建设。

在此期间,曹达诺夫积极做好新疆民族军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疆和平解放后,根据中央军委命令,1950年1月,新疆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归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建制,曹达诺夫任军副政治委员。

1950年4月,曹达诺夫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11月,他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1955年,曹达诺夫·扎依尔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8年12月,他在广州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毛泽东称赞他是“新中国第一代维吾尔族将军”。

2007年8月15日,曹达诺夫·扎依尔在乌鲁木齐逝世。

若以广义“开国”时间为标准,王扶之最年轻如果从广义的范围来理解,1955-1964年期间授衔的大将、上将、中将、少将,都属于开国将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将军,能够在一个位子上默默无闻的干上七年,这本身就是一种毅力,张才千将军就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将军。

[MISSING IMAGE: , ]
张才千
张才千将军出生于一九一一年,黄麻起义爆发后,他参加了农民运动,成为一名农协委员。

一九三零年张才千参加红军,次年便升任班长,张才千能力很强,颇受上级重用,没过几年便干到了红四方面军二营副营长。

一九三三年,这一年是张才千爆发的一年,他从副营长干到营长,又从营长干到团长,没多久又升任九十三师副师长,到了十月份,张才千已经担任红四军十二师代理师长。

一九三四年,张才千被任命为十二师师长,正式步入红军师长行列。

参军四年,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干到了红军师长的位置,这足以证明张才千能力非凡。

一九三五年,张才千调任红四军作战科科长,一九三七年仍然担任红十二师师长一职,干了三年,他又回到了原地。

这似乎开启了一个魔咒,一直影响了他长达七年,抗战爆发后,张才千被任命为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零团团长,而他这一干就是长达七年时间,直到一九四四年,他才从七七零团团长一职调走。

[MISSING IMAGE: , ]
八路军
七七零团一共三百多人,在这七年的时间里,副团长这一职位便经历了四次变动,可唯独团长一职雷打不动。

胡奇才、卜万科、陈洪发、宋景华先后担任副团长,单说胡奇才,他刚在副团长任上干了不到半年,便被调回了抗大,一九三八年担任支队副司令,一九四零年便出任山东纵队第一旅副旅长,干了三年就已经升到了旅级干部,而张才千真正成为旅级干部,则是在一九四四年,足足比胡奇才这个“副手”晚了四年。

不过,好在张才千将军天生的乐天派,心气很是沉稳,不急不躁,上级将他放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发光发热。

上级命七七零团留守陇东,张才千率领团部在大风川开垦荒地,从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三年,全团开荒三万四千亩,产粮两千五百石,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MISSING IMAGE: , ]
胡奇才
不仅如此,张才千还帮助陇东建立起了军工、化工、纺织等二十多个工厂,并建立了多个集市以及对外贸易口岸,极大地发展了陇东的经济。

一九四四年十月,张才千调任豫西四支队支队长,算是正式升任旅级干部,任上他率领部队开辟了禹密新、禹郏抗日根据地。

一九四五年三月,张才千率领四支队三次攻打一个日军小队,在肉搏战中,四支队斩杀了四十名鬼子。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一位英雄排长一个人就杀了七个鬼子,连刺刀都砍得变了形。

不久后,张才千升任一纵队二旅旅长,解放战争中,他历任鄂西北军区参谋长、江南游击纵队司令员、鄂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原野战军十二纵队副政委等。

一九四九年,张才千担任湖北军区参谋长。

[MISSING IMAGE: , ]
张才千
虽然张才千在抗战之中默默无闻,可是在建国后却成为一头“黑马”。

一九五五年,他被授予了中将军衔,此后,张才千任南京军区副司令,一九七一年,他更是升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一九八零年,张才千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

一九九四年,张才千病逝于北京。

张才千将军在抗战时期可以说是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在团长的职位上一干就是七年,却没有任何怨言,试问有几位将领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在建国后,屡屡受到中央提拔的原因,国家正是需要他这样脚踏实地、肯干实事、一心为民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