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现当代史》题库

《世界现当代史》题库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C 萨拉热窝事件D 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A 1917 年 2 月B 1917 年 10 月C 1918 年 11 月D 1919 年 3 月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 整顿银行B 调整农业C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D 兴建公共工程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A 莫斯科保卫战B 斯大林格勒战役C 诺曼底登陆D 柏林战役5、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出台B 马歇尔计划实施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6、欧洲共同体成立于()A 1967 年B 1973 年C 1989 年D 1993 年7、苏联解体的时间是()A 1989 年B 1990 年C 1991 年D 1992 年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 多极化B 两极格局C 一超多强D 全球化9、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科学技术的发展B 跨国公司的推动C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D 国际金融的发展10、以下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 电子计算机B 原子能C 蒸汽机D 航天技术二、简答题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首先,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大战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
第三,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第四,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答: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本科世界现代史试题答案

本科世界现代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间是哪一年?A. 1899年B. 1914年C. 1918年D. 1939年答案:B2. 下列哪位领导人是苏联的创始人?A. 拿破仑B. 列宁C. 斯大林D. 罗斯福答案:B3. 20世纪30年代,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股市崩盘B. 银行危机C. 国际贸易战D. 所有以上原因答案:D4.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日期是?A. 1941年5月7日B. 1941年12月7日C. 1942年5月7日D. 1942年12月7日答案:B5. 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被称为什么?A. 热战B. 冷战C. 经济战D. 信息战答案:B二、填空题1. 1917年俄国发生了两次重要的革命,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二月革命、十月革命2. 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分别投在了______和______。
答案:广岛、长崎3. 被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是______。
答案:周恩来4. 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领袖是______。
答案:马丁·路德·金5.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时期的结束,苏联的最后一个领导人是______。
答案:戈尔巴乔夫三、简答题1. 请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主要包括民族主义的兴起、帝国主义的竞争、军备竞赛以及复杂的同盟体系等。
其影响包括导致了1500万人的死亡,多个帝国的崩溃,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
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施加了严厉的惩罚,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2. 描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答案:罗斯福新政是在1933年至1938年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改革措施。
主要内容包括:实施公共工程计划以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以及金融改革等。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世界近现代史)模拟试卷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名词解释 6.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参加协约国、干涉苏俄革命的国家不包括( )。
A.英国B.美国C.波兰D.捷克正确答案:D解析:《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引起协约国的不满。
英国、美国、日本和波兰等协约国军队武装干涉苏俄革命。
知识模块:世界近现代史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列宁《四月提纲》内容的是( )。
A.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C.武装起义的时机已完全成熟D.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正确答案:C解析:《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和计划。
知识模块:世界近现代史3.1918年揭开协约围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围序幕的事件是( )。
A.捷克军团叛乱B.英军进入巴库C.英军登陆摩尔曼斯克D.日军登陆海参崴正确答案:C解析: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3月9曰,英国陆战队以履行盟国职责、防止德国入侵为由,在俄国北方摩尔曼斯克登陆,接着法、美、意的军队也相继而来。
知识模块:世界近现代史4.秋玫瑰革命是指( )。
A.法国二月革命B.1918年匈牙利革命C.德国十一月革命D.布拉格之春正确答案:B解析:1918年匈牙利爆发了推翻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革命。
因起义者均佩戴秋天的玫瑰,历史上称为“秋玫瑰革命”。
知识模块:世界近现代史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B.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C.无产阶级力量强大D.俄国严重保留着封建农奴制度正确答案:C解析:十月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知识模块:世界近现代史6.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推行的罗斯福新政之间的相似之处是( )。
世界当代史题库答案

世界当代史1.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政府为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制,发起召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会议。
1944年7月1日—22日,美英苏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赖顿森林举行。
会议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据此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并决定把各国货币与美元以固定比价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亿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在这两个机构中,美国都拥有最多的投票权。
2.《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也叫《泛美联防公约》、《西半球联防公约》或《里约热内卢公约》。
1947年9月2日泛美联盟19个成员国(缺尼加拉瓜和厄瓜多尔。
尼加拉瓜于1948 年批准该约) 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签订。
主要内容: 整个西半球都是条约所指的“联防”地区; 这个地区的任何一国受到“侵略”时,缔约国要实行“共同防御” 和“集体自卫” ; 经缔约国2/3多数的同意,就可决定任何一国为“侵略” 者,并对其采取断绝外交关系等措施,直至“使用武装力量” 。
这个条约是1945年签订的《查普特佩克议定书》的具体化,当时美国利用这个条约,企图从军事上进一步控制拉丁美洲。
3.《蒙巴顿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制订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的方案。
1947年6月3日,由新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发表,故名。
同年7月英国国会通过。
根据人民的宗教信仰,印度被分割为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国(包括东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印度教的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两个自治领和王公土邦(可自由加入任一自治领)。
8月25日,印巴正式分治,英军同日撤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告终。
大多数土邦并入印度。
但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导致了1947年10月印巴战争的爆发,1949年停火并划定了在该地区的军事分界线。
1950和1956年印、巴先后宣布为独立的共和国。
4.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于1955年4月18—24日召开。
它的正式名称是“第一次亚非会议”,因为是在印尼的万隆召万隆会议开而得名。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一。
、选择题(25分)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都反对封建专制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
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
世界当代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世界当代史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被称为:A. 杜鲁门主义B. 马歇尔计划C. 冷战政策D. 不干涉政策答案:C2. 1960年代,非洲大陆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其中哪个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运动的摇篮”?A. 埃及B. 加纳C. 阿尔及利亚D. 南非答案:B3. 1991年,标志着冷战结束的事件是:A. 柏林墙的倒塌B. 苏联解体C. 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D. 东欧剧变答案:B4. 以下哪场战争是越南战争的一部分?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朝鲜战争D. 冷战答案:D5.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者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答案:B6. 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这一事件体现了:A. 经济全球化B. 区域经济一体化C. 政治多极化D. 文化多元化答案:B7. 2001年,美国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这次袭击通常被称为:A. 九一一事件B. 珍珠港事件C.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D. 洛克比空难答案:A8.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主要表现在:A. 直接军事冲突B. 意识形态对立C. 经济封锁D. 科技竞赛答案:B9. 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对以下哪个国家的影响最为严重?A. 日本B. 韩国C. 泰国D. 印度尼西亚答案:D10. 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根源可以追溯到:A. 欧洲债务危机B. 美国次贷危机C. 中国股市崩盘D. 拉丁美洲经济衰退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答案: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
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推崇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制度,而苏联领导的东方阵营则坚持共产主义和集权制度。
这种对立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分裂,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Warsaw Pact)的军事对峙。
世界当代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讲解

世界当代史练习题第一章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指的是()A 20世纪50至60年代 B20世纪60至70年代C20世纪70至80年代 D二战后初期至70年代初期2.1959年至197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欧洲国家是()A联邦德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3.二战后,具有日本特色的发展战略是()A日本经营 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C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轨迹描述不正确的是()A 1945—1955年是恢复和调整时期 B. 1955—1973年是高速发展时期C. 1973—1980年是中速增长时期D. 1980年以后是低迷与萧条时期5.关于战后英国经济发展描述不正确的是()A 战后以来一直患有“英国病” B. 战后初期出现第一次国有化高潮C 六七十年代出现第二次国有化高潮 D.国有化加重了“英国病”6.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初,不包括下列哪个国家()A比利时B英国C联邦德国D法国7.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遇到了有利的机遇,它是指()A新中国建立,市场广阔 B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需订货C 越南战争爆发 D中东战争爆发8.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胀”态势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发展缓慢 B 通货膨胀C失业人数猛增,生产大幅下降 D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9.二战后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指的是()A、20世纪50至60年代B、20世纪60至70年代C、20世纪70至80年代D、20世纪80至90年代10 .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后,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是不可能。
”为什么说“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A、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刚结束不久B、西欧国家由此开始一体化进程C、为欧共体的形成打下基础D、建立共同的安全政策11 .1959年至197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欧洲国家是()A、英国B、西班牙C、法国D、联邦德国13.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胀”态势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发展缓慢B、通货膨胀C、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D、失业人数猛增,生产大幅下降14.欧洲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于()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 D、80年代15.欧洲共同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是在()A.1991年12月9日B.1992年2月7日C.1993年11月1日16.9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速走向()A.经济大国B.政治大国C.军事大国 D .文化大国17.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是在()A.1949年-1956年B.1956年-1973年C.1993年-2000年 D . 2000年后18.日本首相中曾根1982年11月27日就任首相后,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战后政治总决算 B.战后经济总动员 C.战后军事大调整 D . 科技大发展19.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确立基础是()A.军事大国B.实现和平C.经济大国 D . 教育大国20.日本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1990年提出了()A. 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B.增加对外贸易的要求C.增加对外政治交往的要求 D . 增加军事预算的要求二、列举题1.列举1945-1968年美国民主党政府对内施政纲领2.列举欧洲联盟的主要经济成就5.列举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6.列举战后美国四位总统的施政纲领7.列举战后美国三种经济模式及其特点8.列举战后英国衰落的表现及原因9.列举战后日本政治民主化改革内容10.列举1949——1973西德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四、名词解释题1.公平施政2.新边疆政策3.尼克松4.里根革命5.伟大社会6.欧洲经济共同体7.撒切尔革命五、简答题1.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2.英国的国有化浪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战后日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民主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4.战后初期日本恢复和调整经济的主要措施5.结合史实分析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因素。
世界近现代史试卷及答案

近代史试卷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革命前的英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资本主义很早就开始渗入到_____农业_______去。
2、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_____嗣位法____,在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3、1748年,____孟德斯鸠__发表了积27年辛勤劳动写出来的巨著《论法的精神》。
4、1773年12月16日,波士顿爆发了__波斯顿倾茶时间。
5、为了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法国于1789年5月5日在凡尔赛召开了_____三级会议_____。
6、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共和国成立,史称____法兰西第一共和国7、1795年10月3日,为了镇压王党暴动,巴拉斯启用了年轻的___拿破仑____。
8、美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式,列宁称之为____美国式道路_,以区别于“普鲁士式道路”。
9、1874年,板垣退助等人上书天皇,建议设立民选议院,从而拉开了__自由民权运动-帷幕。
10、丑恶揭发运动的先驱者是____亨利·乔治________。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1603年___D___女王去世,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即英国王位,是为詹姆斯一世。
A玛丽B安娜C维多利亚D伊丽莎白2、路易十四任命_____C_____为财政总监,在他的倡导下,法国执行重商主义政策。
A黎塞留B马萨林C科尔伯D魁奈3、法国1792年8月10日起义后,掌握政权的政治派别是____B_______。
A君主立宪派B吉伦特派C雅各宾派D山岳派4、1831年马志尼创建了______C_______。
A烧炭党B民意党C青年意大利党D自由解放社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______B______。
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荷兰6、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改组____B______建立了共产主义同盟。
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B正义者同盟C国际工人协会D自由同盟7、倒幕运动中,_____D_____在长州组织了第一支草莽武装——奇兵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当代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世界当代史练习题第一章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指的是()A 20世纪50至60年代 B20世纪60至70年代C20世纪70至80年代 D二战后初期至70年代初期2.1959年至197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欧洲国家是()A联邦德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3.二战后,具有日本特色的发展战略是()A日本经营 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C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轨迹描述不正确的是()A 1945—1955年是恢复和调整时期 B. 1955—1973年是高速发展时期C. 1973—1980年是中速增长时期D. 1980年以后是低迷与萧条时期5.关于战后英国经济发展描述不正确的是()A 战后以来一直患有“英国病” B. 战后初期出现第一次国有化高潮C 六七十年代出现第二次国有化高潮 D.国有化加重了“英国病”6.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初,不包括下列哪个国家()A比利时B英国C联邦德国D法国7.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遇到了有利的机遇,它是指()A新中国建立,市场广阔 B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需订货C 越南战争爆发 D中东战争爆发8.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胀”态势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发展缓慢 B 通货膨胀C失业人数猛增,生产大幅下降D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9.二战后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指的是()A、20世纪50至60年代B、20世纪60至70年代C、20世纪70至80年代D、20世纪80至90年代10 .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后,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是不可能。
”为什么说“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A、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刚结束不久B、西欧国家由此开始一体化进程C、为欧共体的形成打下基础D、建立共同的安全政策11 .1959年至197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欧洲国家是()A、英国B、西班牙C、法国D、联邦德国13.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胀”态势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发展缓慢B、通货膨胀C、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D、失业人数猛增,生产大幅下降14.欧洲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于()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 D、80年代15.欧洲共同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是在()A.1991年12月9日B.1992年2月7日C.1993年11月1日16.9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速走向()A.经济大国B.政治大国C.军事大国 D .文化大国17.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是在()A.1949年-1956年B.1956年-1973年C.1993年-2000年 D . 2000年后18.日本首相中曾根1982年11月27日就任首相后,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战后政治总决算B.战后经济总动员 C.战后军事大调整 D . 科技大发展19.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确立基础是()A.军事大国B.实现和平C.经济大国 D . 教育大国20.日本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1990年提出了()A. 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B.增加对外贸易的要求C.增加对外政治交往的要求 D . 增加军事预算的要求二、列举题1.列举1945-1968年美国民主党政府对内施政纲领2.列举欧洲联盟的主要经济成就5.列举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6.列举战后美国四位总统的施政纲领7.列举战后美国三种经济模式及其特点8.列举战后英国衰落的表现及原因9.列举战后日本政治民主化改革内容10.列举1949——1973西德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四、名词解释题1.公平施政2.新边疆政策3.尼克松4.里根革命5.伟大社会6.欧洲经济共同体7.撒切尔革命五、简答题1.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2.英国的国有化浪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战后日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民主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4.战后初期日本恢复和调整经济的主要措施5.结合史实分析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因素。
我国可从中借鉴哪些经验?6.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西欧国有化有何不同?对美国经济有何影响?7英国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战后初期工党的政策有何不同?七、论述题1.1945---1972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2.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思想主张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3.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美国历届民主党政府在社会政策上对“新政”传统的发展。
4. 结合史实分析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因素。
我国可从中借鉴哪些经验?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4:DAAD5-8:ABBD9-12:DDDB13-16:AACB17-20:BACA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956年至1973年,是日本经济恢复时期。
(×)2.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都大力推行"贸易立国"和"技术立国"战略。
(√)3.日本的日元还没有成为国际货币。
(√)4. 战后美国经济属于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5.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发展符合罗斯福模式。
(√)6.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是主张相近的经济理论。
(×)7.货币主义与供应学派是主张相近的经济理论。
(√)8.撒切尔革命的成功表明了货币主义与供应学派理论的成功。
(√)9.英国国有化运动和福利化政策加重了英国病。
(√)10.德国的分裂反应了冷战的加剧,德国的统一反应了冷战的结束。
(√)三、列举题1.列举1945-1968年美国民主党政府对内施政纲领杜鲁门的“公平施政”;肯尼迪的“新边疆”;约翰逊的“伟大社会”2.列举欧洲联盟的主要经济成就建立了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实现货币一体化3.列举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4.列举美国的国家特点年轻、快速、富有活力的资本主义强国;外来移民持续不断、居民流动性大、社会文化呈多元发展的国家;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典型国家;强权政治的典型国家,认识美国的独特性。
5.列举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1)1945—1972: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繁荣(2)1973—1983:经济危机和经济滞胀(3)1983—1993:经济复苏、财政赤字严重(4)1993以后:经济繁荣,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6.列举战后美国四位总统的施政纲领杜鲁门及其公平施政肯尼迪及其新边疆政策约翰逊及其伟大社会尼克松及其新联邦主义7.列举战后美国三种经济模式及其特点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模式(大干预、小市场、高税收、高福利、高赤字、高增长)货币主义理论---里根模式(小干预、大市场、低税收、低福利、高赤字、高增长)新经济理论---克林顿模式(干预与市场结合、税收与福利兼顾、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8.列举战后英国衰落的原因1.二战的巨大破坏2.广大殖民地的丧失3.经济上长期患有英国病4.美、苏的崛起9.列举战后日本政治民主化改革内容(1)取消了天皇专制制度(2)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度(3)确立选举制(参众两院)(4)实行了政党制10.1949——1973西德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第一,工业基础较好。
第二,政策适当。
适当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第三,重视发展、引进和利用先进科技,大力培养人才。
第四,充分利用外国资本。
第五,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六,战后实行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设。
第七,劳动力素质较高,有奉献精神。
第八,加入欧共体。
第九,美国扶植。
四、名词解释题1.公平施政公平施政是杜鲁门政府的对内施政纲领,实质是使每个人都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获得公平的一份,方法是实行最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
主要内容有政府机构改革、充分就业、扩大社会保障、解决公共住房、扩大民权、取消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等。
公平施政是罗斯福新政的继续和扩大。
由于保守派的阻挠和反对,实际效果是有限的。
但它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更大程度的种族平等、使美国进一步向福利国家迈进等方面都起了积极影响,对美国社会改革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新边疆政策美国总统肯尼迪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1分)。
1961年肯尼迪上台时面临美国实力下降,苏联卫星上天等挑战,提出要带领美国人民开拓“新边疆”的口号(1分),意即领导美国人民开发未知的领域和地区(1分);肯尼迪制定了宏伟的经济计划,中心内容为减税、扩大联邦政府开支刺激经济发展、发展空间技术等(1分);新边疆虽在某些领域取得部分成就,但由于肯尼迪遇刺等原因,新边疆大部分目标没有实现,后背约翰逊政府所继承,而浙江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1分)。
3.尼克松美国的第37位共和党总统,于1969-1973年在位。
(1分)其上台时面临美国霸权衰落的局面,对内提出新经济政策和新联邦主义政策,对外推行尼克松主义,力图维护美国的发展和霸权。
(2分)在其赢得第二总统任期不久,因水门丑闻被迫辞职,(1分)是美国设立总统职位以来第一位面临弹劾而下台的第一人。
(1分)4.里根革命“里根革命” 是根据货币主义的理论实行的经济改革。
减少国家干预,实行市场经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降低税率,大幅减税;大规模消减社会福利。
“里根革命”是“撒切尔革命”的继续,完全改变了凯恩斯主义主导的加强国家干预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欧美经济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使美国经济走出滞胀,开始复苏。
5.伟大社会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是对“罗斯福新政” 以来对内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自“新政”以来最庞大的社会改革计划,并且在立法上取得了成功。
“向贫困宣战”、“不分肤色”是“伟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约翰逊任内,国会共通过 435 项立法,实现了“伟大社会”的主要目标。
政府的减税措施,刺激了经济和利润大幅增长。
穷人减少了一半。
但对越战争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到1968年,越战的失败使“伟大社会”计划大部分化为泡影。
6.欧洲煤钢联营协议欧洲一体化开始于欧洲煤钢联营协议。
(1分)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个欧洲大陆国家根据“舒曼计划”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协议》,(1分)该协议决定将成员国的煤、钢、铁矿砂等集中由新成立的超国家机构管理。
(1分)其宗旨不仅在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市场,而且试图通过它推动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协调。
(1分)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开创了欧洲联合的先河,它促进了各成员国资本的相互渗透,紧密了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为欧洲进一步的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