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试题
世界当代史题库(更新)

世界当代史一、名词解释:1、冷战2、巴鲁克计划3、雅尔塔体系4、波茨坦会议5、奥德-尼斯河6、铁幕演说7、希腊内战8、杜鲁门主义9、柏林空运10、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1、华沙条约组织12、麦克阿瑟13、舒曼计划14、欧洲煤钢共同体15、《罗马条约》16、日内瓦精神17、猪湾事件18、犹太复国主义19、哥穆卡20、杜布切克21、《中苏友好互助条约》22、联合国23、不结盟运动24、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25、杜鲁门主义26、马歇尔计划27、莫洛托夫计划28、勃列日涅夫主义29、戴高乐主义30、艾森豪威尔31、赫鲁晓夫32、纳尔逊·曼德拉33、阿登纳34、乔治·凯南35、麦卡锡主义36、铁托37、NSC-68号文件38、中美上海公报39、八一七公报40、布拉格之春41、水门事件42、匈牙利事件43、吴庭艳44、越南民族解放阵线45、东京湾决议案46、胡志明小路47、春节攻势48、越南占领柬埔寨49、红色高棉50、船人51、中美大使级会谈52、星球大战计划53、柏林墙54、乒乓外交55、苏共二十大56、戈尔巴乔夫57、哈尔斯坦主义58、《赫尔辛基最后文件》59、新保守主义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2、如何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和苏联带来的不同历史经历?3、在冷战起源的问题上,传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朝鲜停战谈判中的两大矛盾点是如何解决的?5、二战后法国和联邦德国之间是如何实现和解的?6、战后的奥地利问题是如何解决的?7、古巴导弹危机的教训是什么?8、1954年的《日内瓦协议》是如何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9、简述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10、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思路是什么?11、越南战争对美国和越南的影响是什么?12、中日关系是如何实现正常化的?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论述题:1、如何看待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日本使用原子弹?2、运用层次分析法,谈谈冷战的起源问题。
《世界现当代史》题库

《世界现当代史》题库一、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C 萨拉热窝事件D 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A 1917 年 2 月B 1917 年 10 月C 1918 年 11 月D 1919 年 3 月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 整顿银行B 调整农业C 国家对工业的调整D 兴建公共工程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A 莫斯科保卫战B 斯大林格勒战役C 诺曼底登陆D 柏林战役5、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出台B 马歇尔计划实施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6、欧洲共同体成立于()A 1967 年B 1973 年C 1989 年D 1993 年7、苏联解体的时间是()A 1989 年B 1990 年C 1991 年D 1992 年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A 多极化B 两极格局C 一超多强D 全球化9、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科学技术的发展B 跨国公司的推动C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D 国际金融的发展10、以下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 电子计算机B 原子能C 蒸汽机D 航天技术二、简答题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首先,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大战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帝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削弱。
第三,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第四,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答: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整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世界当代史参考题目

名词解释雅尔塔体系1945年2月4-11日,苏、美、英3国政府首脑在苏联克里木半岛雅尔塔举行的国际会议。
亦称克里米亚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H.B.斯大林、美国总统F.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以及3国外交部长、参谋长和顾问们。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后期,苏联和英、美等国军队从东西两线向德国本土推进,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
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日本法西斯军队尚在负隅顽抗。
为了协调盟国关系,商讨最后打败德、日的计划及研究处置战败的德国,安排欧洲事务和战后和平等重大事项,举行了此次会议。
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其一系列决定有利于同盟国联合击败德、日法西斯,制裁德国和维护战后的世界和平。
会议反映出苏、美、英三国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和矛盾,对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有着重大影响。
八千字电报凯南在担任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期间曾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回了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在电报中首先分析了苏联对外政策的前提和根源。
凯南认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前提是它的国际政治观,即苏联领导人相信苏联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世界观源于俄国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而历史的不安全感使得苏联的对外政策具有扩张性;目前,苏联的扩张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口号的伪装之下进行的。
凯南指出,苏联对外扩张的根本目的是削弱西方主要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增加苏联的力量及其势力范围,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以共产主义统治全球。
鉴于苏联对外政策的性质及其目的,凯南认为美国和苏联之间不可能达成永久的妥协,因此建议美国政府采取一种实力对抗政策。
一方面,西欧各国羸弱不堪,美国必须为其提供安全保护;另一方面,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无动于衷,但对实力的逻辑却极为敏感",因此,美国政府应充分显示其实力意向,它就"无须诉诸任何形式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而解决美苏之间的问题。
世界当代史参考题目

名词解释
雅尔塔体系
八千字电报
马歇尔计划
第四点计划
第一次柏林危机
范登堡决议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莫洛托夫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共产党情报局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华沙条约组织
布雷顿森林会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关税总协定
冷战
日内瓦会议
东京湾事件
尼克松主义
哈尔斯坦主义
亚非会议
不结盟运动
七十七国集团
戴高乐主义
里根主义
水门事件
里根经济学
麦卡锡主义,
新边疆,
伟大的社会,
简答题
简述对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简述冷战兴起的原因
简论凯南遏制理论
简论杜鲁门主义及其影响
简述马歇尔计划实施原因
简述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
简述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简述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战略
如何认识毛泽东“一边倒”的外交决策?简述朝鲜战争的影响
简述第一次柏林危机
简述第二次柏林危机
简述古巴导弹危机
简要比较欧盟与北约
简述勃列日涅夫主义
简论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与解体的原因
简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
论述题
试论世界当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试论世界当代历史的三大主题
分别论述冷战史旧研究和“冷战史新研究”的特点论述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及其原因和影响
论述赫鲁晓夫改革
论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原因、阶段和类型论述第三次科技革命
论述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论述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总体现象和特征论述冷战的特征。
世界当代史题库

世界当代史一、名词解释:1、布雷顿森林体系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3、华沙条约组织4、《美洲国家间互助条约》5、《中苏友好互助条约》6、联合国安理会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8、《蒙巴顿方案》9、《艾维昂协议》10、不结盟运动11、亚非会议12、七十七国集团13、《奥地利国家条约》14、世界银行15、《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16、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7、富兰克林·罗斯福18、铁幕演说19、杜鲁门主义20、马歇尔计划21、第四点计划22、莫洛托夫计划23、尼赫鲁主义24、苏加诺主义25、勃列日涅夫主义26、戴高乐27、艾森豪威尔28、纳赛尔29、赫鲁晓夫30、联合国秘书长吴丹31、纳尔逊·曼德拉32、金日成33、菲德尔·卡斯特罗34、本·古里安35、乔治·凯南36、亨利·卢斯37、麦卡锡主义38、铁托39、亚瑟·阿拉法特40、亨利·基辛格41、尼克松主义42、吉米·卡特43、罗纳德·里根主义44、NSC-68号文件45、中美上海公报46、八一七公报4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8、新东方政策49、布拉格之春50、水门事件51、波兹南事件52、苏伊士运河事件53、第三次中东战争54、U-2飞机事件55、大规模报复战略56、古巴导弹危机57、星球大战计划58、嬉皮士59、新凯恩斯主义60、法兰克福学派61、柏林墙62、乒乓外交63、柏林空运64、湖广铁路债券案65、第三次科技革命66、撒切尔主义二、简答题:1、简述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和性质2、简述联合国成立的过程3、试述联合国成立时的主要机构4、试述五国和约的主要内容5、试述乔治·凯南的遏制思想6、美国在亚太的军事体系是如何建立的?7、简述战后日本的民主化改革。
8、简述战后国际垄断资本体系的形成9、简述战后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
10、简述杜鲁门“公平施政”的内容和实质。
世界当代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世界当代史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二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被称为:A. 杜鲁门主义B. 马歇尔计划C. 冷战政策D. 不干涉政策答案:C2. 1960年代,非洲大陆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其中哪个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运动的摇篮”?A. 埃及B. 加纳C. 阿尔及利亚D. 南非答案:B3. 1991年,标志着冷战结束的事件是:A. 柏林墙的倒塌B. 苏联解体C. 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D. 东欧剧变答案:B4. 以下哪场战争是越南战争的一部分?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朝鲜战争D. 冷战答案:D5.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者是:A. 毛泽东B. 邓小平C. 江泽民D. 胡锦涛答案:B6. 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这一事件体现了:A. 经济全球化B. 区域经济一体化C. 政治多极化D. 文化多元化答案:B7. 2001年,美国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袭击,这次袭击通常被称为:A. 九一一事件B. 珍珠港事件C. 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D. 洛克比空难答案:A8.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主要表现在:A. 直接军事冲突B. 意识形态对立C. 经济封锁D. 科技竞赛答案:B9. 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对以下哪个国家的影响最为严重?A. 日本B. 韩国C. 泰国D. 印度尼西亚答案:D10. 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其根源可以追溯到:A. 欧洲债务危机B. 美国次贷危机C. 中国股市崩盘D. 拉丁美洲经济衰退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答案: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
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推崇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制度,而苏联领导的东方阵营则坚持共产主义和集权制度。
这种对立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分裂,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Warsaw Pact)的军事对峙。
世界当代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讲解

世界当代史练习题第一章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指的是()A 20世纪50至60年代 B20世纪60至70年代C20世纪70至80年代 D二战后初期至70年代初期2.1959年至197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欧洲国家是()A联邦德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英国3.二战后,具有日本特色的发展战略是()A日本经营 B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C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轨迹描述不正确的是()A 1945—1955年是恢复和调整时期 B. 1955—1973年是高速发展时期C. 1973—1980年是中速增长时期D. 1980年以后是低迷与萧条时期5.关于战后英国经济发展描述不正确的是()A 战后以来一直患有“英国病” B. 战后初期出现第一次国有化高潮C 六七十年代出现第二次国有化高潮 D.国有化加重了“英国病”6.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之初,不包括下列哪个国家()A比利时B英国C联邦德国D法国7.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遇到了有利的机遇,它是指()A新中国建立,市场广阔 B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需订货C 越南战争爆发 D中东战争爆发8. 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胀”态势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发展缓慢 B 通货膨胀C失业人数猛增,生产大幅下降 D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9.二战后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指的是()A、20世纪50至60年代B、20世纪60至70年代C、20世纪70至80年代D、20世纪80至90年代10 .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后,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是不可能。
”为什么说“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A、第二次世界大战争刚结束不久B、西欧国家由此开始一体化进程C、为欧共体的形成打下基础D、建立共同的安全政策11 .1959年至1974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欧洲国家是()A、英国B、西班牙C、法国D、联邦德国13.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滞胀”态势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发展缓慢B、通货膨胀C、经济缓慢发展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D、失业人数猛增,生产大幅下降14.欧洲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于()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 D、80年代15.欧洲共同体正式易名为欧洲联盟是在()A.1991年12月9日B.1992年2月7日C.1993年11月1日16.90年代以来,日本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速走向()A.经济大国B.政治大国C.军事大国 D .文化大国17.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是在()A.1949年-1956年B.1956年-1973年C.1993年-2000年 D . 2000年后18.日本首相中曾根1982年11月27日就任首相后,明确提出的口号是()A.战后政治总决算 B.战后经济总动员 C.战后军事大调整 D . 科技大发展19.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确立基础是()A.军事大国B.实现和平C.经济大国 D . 教育大国20.日本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1990年提出了()A. 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B.增加对外贸易的要求C.增加对外政治交往的要求 D . 增加军事预算的要求二、列举题1.列举1945-1968年美国民主党政府对内施政纲领2.列举欧洲联盟的主要经济成就5.列举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6.列举战后美国四位总统的施政纲领7.列举战后美国三种经济模式及其特点8.列举战后英国衰落的表现及原因9.列举战后日本政治民主化改革内容10.列举1949——1973西德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四、名词解释题1.公平施政2.新边疆政策3.尼克松4.里根革命5.伟大社会6.欧洲经济共同体7.撒切尔革命五、简答题1.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2.英国的国有化浪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战后日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民主化改革的内容及影响4.战后初期日本恢复和调整经济的主要措施5.结合史实分析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因素。
世界当代史题库(更新)

世界当代史题库(更新)世界当代史题库整理版一、名词解释1、冷战冷战是20世界4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意识形态乃至于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一种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全面对峙和竞争状态。
冷战不仅具有传统的大国利益冲突的实质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更以其强烈额意识形态色彩为主要特征;另外冷战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竞赛的同时,又具有使美苏之间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冷战影响深远,它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即20世纪中后期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2、巴鲁克计划由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美国代表伯纳德·巴鲁克于1946年6月14日提出的一项计划,亦称为原子能管制计划。
其主要内容是:设立原子能发展总署,作为国际原子能监督机构,管制原子能的发展和利用,甚至包括原料生产,任何利用裂变材料来发展原子弹的违反管制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该机构可以派遣代表到各国“观察”,以确保有效的管制;该机构不受大国一致原则的约束,联合国常任理事会无否决权;在机构确立有效管制后,停止核武器生产,并销毁一切现存核武器。
同年12月30日,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表示同意该计划。
由于这一计划要求先建立有效的管制,然后处置现存核武器,所以并不能确保销毁现存核武器,这势必有利于美国保持核垄断地位,这是巴鲁克计划的目的和实质内容。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美苏之间在联合国的谈判继续,但未产生任何结果。
同时,苏联制造核武器的努力终于成功,正如美国科学家所预测的那样,1949年7月,苏联制造出了核武器,核军备竞赛开始了3、雅尔塔体系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反法西斯同盟为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而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其中最重要的是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因此将这些协定的总和称之为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包括:开败德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国;绘制战后欧亚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承认被压迫民族的权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学院课程考试专用
泰山学院历史系《世界当代史》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
)
1、1947年7月18日,英国提出了解决印度问题的__________,造成印巴分
立。
由于__________的归属问题没有解决,成为至今影响印巴关系的一大问题。
2、1964年,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成立了_________,开始进行争取建立国
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3、战后美国几届政府继续“新政式”的改革道路,杜鲁门实行“公平施政”,
肯尼迪倡导,约翰逊则提出
,将“新政式”的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4、1961年9月,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召开,标
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5、_________是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杰出领袖,他一生坚持__________斗争,最后却死于种族主义暴徒之手。
6、______年,34个欧安会成员国共同签署了_____________,标志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欧洲走向对话与合作的新起点。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5分)
1、莫洛托夫计划——
2、古巴导弹危机——
3、苏伊士运河战争——
4、戴维营会谈——
5、奠边府战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朝鲜战争是如何爆发的?
2、试述新东方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分析伊斯兰革命爆发的原因。
4、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主要思想述评。
四、资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10分)
“美国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美国“政策的目的是
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
问题:1、此话是谁在何时何种场合讲的?(3分)
2、其中所提到的美国的政策是何政策?(2分)
3、该政策的客观作用如何?(5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论述尼克松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