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合集下载

电子体温计毕业设计

电子体温计毕业设计

电子体温计毕业设计篇一:毕业论文-电子体温计设计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电子体温计(硬件部分)的设计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电子体温计(硬件部分)的设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指导教师【摘要】体温计是人们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用品。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有力的工具,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温度计。

本设计采用电子体温计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一种新型的可编程温度传感(DS18B20),不需复杂的信号调理电路和A/D转换电路能直接与单片机完成数据采集和处理,实现方便、精度高,性能稳定。

传感器DS18B20接触人体,感应温度后,模数转化后的电信号送入STC89C52单片机,并将其送入LCD1602数码管显示。

它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蜂鸣提示的优点。

并且超过预定的温度,回有报警提示。

尤其是电子体温计不含水银,对人体及周围环境无害,特别适合于家庭,医院等场合使用。

【关键词】电子体温计 DS18B20传感器 STC89C52单片机 LCD1602显示屏The Design Of The Electronic Thermometer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bstract】The thermometer is essential necessities in people's lives. In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single-chip technology has spread to the way we live, work, research in various fields, has bexxe a powerful tool, this paper describes a microcontroller-based control of electronic thermometers.This design use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electronic thermometer system, a new type of programmable temperature sensor ,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does not require xxplicated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ry and the A / D conversion circuit with a microcontroller, easy to achieve accuracy high and stable performance. Sensor DS18B20 contact with thehuman body, the sensor temperature, the electrical signals into the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STC89C52 microcontroller and into the LCD1602 digital display. It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measure the body temperature, xx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rcury glass thermometer, with the easy reading, short measurement time, high measurement accuracy, memory and Beeper advantages. And exceeds a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back to the alarm. Electronic thermometer mercury-free, on the human body and ambient sound,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families, hospitals and other occasions.【Key words】Digital Thermometer DS18B20 Sensor STC89C52 Microcontroller LCD1602 Display目录绪论 ................................................ (1)1 任务要求 ................................................ (2)2 设计思路 ................................................ (2)3 系统设计 ................................................ (2)4 方案设计与论证 ................................................ (2)5 系统框图 ................................................ (4)6 硬件电路设计 ................................................ .. (4)6.1 传感器电路 ................................................ . (4)6.1.1 DS18B20四个比较重要的主要的数据部件 (4)6.1.2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介绍 (6)6.2 单片机电路 ................................................ (7)6.3 LCD1602显示屏电路 ................................................ .. 116.4 电源模块 ................................................ .. (12)7 PCB电路板的制作 ................................................ (14)8 系统调试与测量 ................................................ .. (14)8.1 系统调试 ................................................ .. (14)8.2 测量数据 ................................................ .. (15)8.3 误差分析 ................................................ .. (16)设计总结 ................................................ . (17)参考文献 ................................................ . (18)致谢 ................................................ . (19)绪论体温测量的历史,最早出现在16世纪。

电子体温计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体温计设计课程设计

电子体温计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体温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等核心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2. 学生能掌握电子体温计的设计流程,包括电路图绘制、元件选型、PCB布线等。

3. 学生了解电子体温计的技术参数,如精度、测量范围、响应时间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电子体温计的设计和制作。

2.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子体温计故障的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体温计进行实际测量,并准确读取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认识到电子体温计在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体温计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体温计基本原理:介绍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热敏电阻、热电偶等;讲解模数转换器的功能及其在电子体温计中的应用。

2. 电子体温计设计流程:讲解电路图绘制、元件选型、PCB布线等设计步骤,结合教材相关章节,使学生掌握电子体温计设计的基本方法。

3. 电子体温计技术参数:分析电子体温计的精度、测量范围、响应时间等参数,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参数对电子体温计性能的影响。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子体温计的组装、调试与测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进行指导。

5. 故障分析与维修:教授学生如何分析电子体温计的常见故障,并掌握相应的维修方法。

6. 电子体温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介绍电子体温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强调其在医疗设备中的重要性。

单片机智能电子温度计设计(电路图+原理图+源代码)课程设计

单片机智能电子温度计设计(电路图+原理图+源代码)课程设计

单片机智能电子温度计设计(电路图+原理图+源代码)-课程设计单片机智能电子温度计设计(电路图+原理图+源代码)智能电子温度计,要求显示温度和时间,能实现异常温度报警,温度和时间可设置。

自己构思系统的功能,成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尽可能实现较多的功能,并能实现功能的扩展。

1. 根据课题,查阅相关资料;2. 画出系统的原理框图;3. 画出单元电路图;4. 编写相应部分程序;5. 撰写说明书。

1. 靳达.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 张俊谟。

单片机中级教程.原理与应用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 何立民.MCS-51系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

目录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2智能体温计的设计 7一、主要模块的方案论证与比较 71.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71.2 A/D转换器的选择 71.3 时间模块 8二、总系统设计方案 102.1 总系统方案设计描述 102.2 系统电路原理图 10电源电路模块 102.2.2 温度检测、放大模块 112.2.3 A/D转换模块 12温度设制、显示及报警电路模块 152.2.5 时间设制、显示模块 16三、系统软件设计 17系统程序流程图 17时间设置流程 18四、系统测试 214.1 硬件测试 214.1.1 单元模块的测试 21系统整体测试 21软件测试 214.3 硬件与软件的联机测试 21五、测试数据及实验结果 235.1 测试数据 235.2 测试结果分析 23六、总结和体会 24七、参考文献 25附录1 26附录2(程序) 1068单片机智能电子温度计设计(电路图+原理图+源代码)智能体温计的设计摘要:本智能体温计采用AT89S51作为核心器件实现对系统的自动控制,采用双单片机串行处理结构。

外界温度经AD590集成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变化转换为线性电压信号,再经由OP07构成高精度低温漂的放大电路处理后,作为ADC0809的模拟输入信号,由ADC0809完成A/D转换,得到8位的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1(AT89S51)。

电子体温计的原理和设计

电子体温计的原理和设计

电子体温计的原理和设计一、电子体温计的原理1.热电偶原理热电偶是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温度传感器,由两种不同材料的金属线焊接在一起构成。

当金属丝的两个焊点温度不同时,会产生出一个与温度差成正比的微弱热电势。

利用冯·诺伊曼定理可以通过测量热电势来计算出温度。

电子体温计通过将一端放入体温测量区域,利用热电势测量出体温。

2.热敏电阻原理热敏电阻是一种根据温度变化而改变其电阻值的传感器,具有正温度系数(PTC)和负温度系数(NTC)两种。

当温度上升时,PTC的电阻值增大,而NTC的电阻值减小。

电子体温计通常使用NTC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测量人体温度。

3.红外线传感器原理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通过测量红外辐射能量来间接测量物体温度的传感器。

人体散发的热量主要是红外线,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可以测量被散发红外线的物体的温度。

电子体温计使用红外线传感器通过测量人体的红外辐射来判断体温。

二、电子体温计的设计1.传感器采集传感器采集是电子体温计的第一步,不同的体温计使用不同的传感器进行采集。

对于热电偶、热敏电阻传感器,需要将其放置在体温测量区域并与电子仪器连接,通过与电子仪器之间的电连接来采集体温数据。

红外线传感器则需要将其对准体温测量区域以接收红外辐射。

2.信号放大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常常非常微弱,需要通过信号放大来增强信号幅度。

信号放大是通过放大器电路来实现的,常见的放大器电路有差分放大器、运算放大器等。

通过放大器电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微弱信号放大至适当幅度,以便进行后续的信号处理。

3.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和调理,以提高信号质量和准确性。

滤波可以去除高频噪声和杂散信号,通常采用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处理。

调理包括对信号进行增益和修正偏差,使其达到更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

4.温度测量温度测量是通过将处理过的信号转化为温度数值进行显示。

对于热电偶和热敏电阻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电阻或热电势来计算出温度值。

对于红外线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能量来计算出温度值。

电子行业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电子行业电子温度计的设计

电子行业电子温度计的设计简介电子温度计是电子行业中常见的温度测量工具之一。

它通过使用电子元件和传感器来测量和显示温度。

本文将介绍电子行业中常见的电子温度计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设计原理温度传感器电子温度计最关键的部分是温度传感器。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半导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温度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阻、电压等信号。

信号处理温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温度数值。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放大、滤波和线性化。

放大可以增加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度,滤波可以去除噪音干扰,而线性化可以将传感器输出的非线性信号转换为线性化的数据。

显示与控制设计一个合适的显示和控制系统可以让用户方便地读取温度数值,并实现相关的控制操作。

常见的显示方式有数码管、液晶显示器等。

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按钮、旋钮等输入设备实现对温度计进行设置和调节。

设计方法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在设计电子温度计时,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

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特性,如测量范围、精度、响应时间等。

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电路设计根据选择的温度传感器类型,设计合适的电路来处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

通常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线性化电路等。

可以使用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来实现。

微控制器应用使用微控制器可以实现更多功能的电子温度计。

通过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控制。

微控制器还可以提供其他功能,如报警、存储和通信等。

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有助于用户操作和理解温度计的功能。

可以使用图形界面或文本界面,提供温度数值的实时显示和设置温度计参数的功能。

示例设计以下是一个电子温度计的简单设计示例:硬件部分•选择一款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

•设计放大、滤波和线性化的电路。

•选用一块适配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

•连接数码管用于温度数值的显示。

•设计电源供电模块。

软件部分•初始化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

•编写程序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线性化处理。

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与实现电子体温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用户界面设计。

硬件设计:1.选择合适的温度传感器:电子体温计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

可以选择数字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快速的响应时间。

2. 选择合适的微控制器:可以选择一款低功耗的微控制器,如Arduino、STM32等,能够实现温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等功能。

3.连接电路设计:将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进行连接,可以使用SPI、I2C或UART等通信接口。

设计电源电路,为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提供电源。

4.显示屏设计:可以选择合适的液晶显示屏,如OLED显示屏,用于显示体温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

软件编程:1.初始化设置:在微控制器中,首先需要进行温度传感器的初始化设置,设置传感器的分辨率和工作模式等。

2.数据采集:定时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可以选择适当的采样频率,一般可以设置为每秒采集一次。

3.数据处理:根据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对数据进行滤波,去除噪声等。

4.数据显示:将处理后的温度数据通过显示屏展示出来,可以选择合适的字体和界面布局,使用户能够清晰地看到体温数据。

5.报警功能:设置一个温度阈值,当测量到的体温超过阈值时,触发报警,可以通过声音或者闪烁等方式提醒用户。

用户界面设计:1.显示屏布局: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界面布局,将体温数据、时间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排版。

2.功能设计:用户界面可以设置功能按钮,如开关机按钮、报警设置按钮等,用户可以通过按钮进行相应的操作。

3.可操作性设计:设计一个易于操作的用户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按键或者触摸屏进行操作,如切换温度单位、调节亮度等。

在设计与实现电子体温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精度和稳定性:选择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并合理设计电路布局和抗干扰措施,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

2.电源管理:设计一个合理的电源管理系统,进行电池电量监测和低功耗设计,延长电子体温计的使用寿命。

电子温度计设计与调试实验报告

电子温度计设计与调试实验报告

电子温度计设计与调试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设计和调试一个基于电子温度计的温度测量电路;
3.验证温度测量电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验器材:
1.电子温度计芯片;
2.温度传感器;
3.运放;
4.变阻器;
5.电源;
6.示波器;
7.多用途实验仪。

实验步骤:
1.连接电子温度计芯片并给它供电。

根据芯片的数据手册,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到适当的引脚上。

2.设计和搭建温度测量电路。

根据电子温度计芯片的要求和温度传感器的特性,选取适当的运放和电阻值,并连接这些元件。

3.调试温度测量电路。

使用示波器测量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并根据该电压计算实际温度。

将计算出的温度与示波器测量的温度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则调整电阻值以提高准确性。

4.验证温度测量电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过改变环境温度,观察示波器上的温度变化,并与实际温度进行比较。

记录并分析任何误差或不稳定性的原因,并尝试纠正。

实验结果:
经过设计和调试,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基于电子温度计的温度测量电路。

该电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了验证,示波器上的温度显示与实际温度非常接近。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测量结果保持稳定,并且与实际温度一致。

实验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设计和调试了一个基于电子温度计的温度测量电路。

该电路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进行准确的温度测量。

通过该实验,我们更好地了解了电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了相关的设计和调试技巧。

电子温度计设计报告1

电子温度计设计报告1

智能体温计摘要:本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作为智能温度计控制核心.采用温度传感器和A/D转换进行温度数据采集,利用液晶显示器记录数据和显示以及显示某个阶段的温度变化曲线,采用按键扫描电路对温度设定,再加之温度数字语音播报、越限报警等功能使本设计更加完善。

整个系统小巧紧凑,控制准确。

关键字:单片机温度传感器 LCD A/D目录1.系统方案选择与论证 (3)1.1 题目要求 (3)1.1.1 基本要求 (3)1.1.2 发挥部分 (3)1.2 基本模块设计 (3)1.2.1 测量部分模块 (3)1.2.1 A/D转换模块 (3)1.2.3 显示模块 (4)2 系统具体实现与设计 (4)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4)2.2 硬件电路的设计 (5)2.2.1 主机电路的设计 (5)2.2.2 I/O通道的硬件电路设计 (5)2.2.3 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5)2.2.4 保护电路的设计 (7)2.2.5 按键及显示电路设计 (7)2.2.6 语音播报电路设计 (9)2 .3 系统软件设计 (10)2. 3.1 程序流程图 (10)3 调试 (11)3.1 硬件调试 (11)3.2 软件调试 (11)3.3 软硬综合调试 (11)4、数据指标测试 (11)4.1 测试仪器 (11)4.2 测试方法 (11)4.3 测试数据 (11)5.总结 (12)6.参考文献 (12)1.系统方案选择与论证1.1 题目要求1.1.1 基本要求⑴ 系统前端部分归一化输出,即0 ~+50℃线性对应0 ~ 5 V;⑵ 系统前端部分应具有输出保护电路,使其输出电压不超过5V;⑶ 系统每秒采集一次温度,经滤波、计算等处理后实时显示温度值,测量精度为±0.1℃;⑷ 系统每分钟用语音报告一次所测温度当前值;⑸ 系统可在0~50℃的范围内任意设预警温度值(默认值设定为37.0℃),当所测温度超过预警温度值时,系统立即报警,预警值的设定应可随时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温度计的设计引言 (1)1.概述 (1)1.1 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2 单片机简介 (1)2.方案论证 (2)3系统元件选择 (2)3.1 主控制器选择 (2)3.2温度传感器DS18B20 (3)3.2.1 DS18B20的特性 (3)3.2.2 DS18B20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4)3.2.3 DS18B20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4)3.3 数码管 (5)4.系统硬件设计 (5)4.1总体设计 (5)4.2 各部分电路分析 (6)4.1.1 温度采集部分 (6)4.2.2复位电路 (6)4.2.3晶振电路 (6)4.2.4 超限报警电路 (7)4.2.5 数据显示数码管电路部分 (7)I4.2.6 电源部分 (8)5 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 (8)5.1 温度的采集 (9)5.1.1 时序及协议 (9)5.1.2 设计流程 (11)5.2 温度数据的处理 (11)5.3 数值的显示 .............................................. 11 总结 (12)致谢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附录一源程序 (15)附录二系统原理图 (26)II电子温度计的设计:该设计介绍了DS18B20型数字温度传感器内部结构及工作时序,并提出了以DS18B20和 AT89C51为核心设计的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

实践证明,该数字式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为-50~+110?,精度误差在 0.1?以内,具有测温精度高,控制性能良好等特点。

设计还介绍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包括温度传感器芯片的选取、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的设计,以及实现温度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的软件设计。

该温度计完全适用于一般的应用场合,也可在高低温报警、远距离多点测温控制等方面进行应用。

数字温度计,单片机,温度传感器III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Thermometer: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inner structure and job sequence of the digital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and put forward a digital temperature design of the core designaccording to DS18B20 and AT89C51.Practice testifies that thedigital temperature'smeasurement range is-50~+ 110?,and accuracy error is within 0.1?. It has high measurement temperature accuracy,fine controlling characteristic,and so on.A practical temperature measuring method based on microcontroller and DS18B20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was presented.The selection of temperature sensor chip was discussed and the design of hardwareinterface circuit and related software were dealt with in more details.The temperature completely fits to be used for the average application,also may be used to the field of high or low temperature alarm,controlling of the remote and multiple spot'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and so on.Digital Thermometer , Microcontroller , Temperature sensorIV在传统的温度测量系统中,一般采用热电偶或铂电阻进行温度测量。

在这些电路中,有这样一些问题必须解决:为了进行准确的温度测量,必须给铂电阻提供一个良好的恒流源;由于热电偶出来的信号是模拟信号,所以此信号在送给CPU之前必须先进行A/D转换,然后再送给CPU进行处理;并且热电偶的信号很微弱,只有十几个mA,因此在A/D转换之前通常还需要进行增益放大。

因此,采用热电偶和铂电阻进行温度测量,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构成的系统也比较复杂。

DALLAS公司推出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很好地解决了这样一些问题,DS18B20采用一线接口,只需占用单片机的一个I/O口位,其外围电路也非常简单;并且DS18B20将测得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数字量输出,可以与单片机直接相连,而不需进行信号放大和A/D转换,大大简化了电路的设计,因此系统采用了DS18B20作为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

单片机实现的电子温度计的毕业设计是在学习单片机,汇编语言,PROTEUS软件等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

虽然该设计题目类似于课程设计题目,但因涉及原理图、硬件的选型、软件语言的选择等的要求,已经符合毕业设计的要求。

设计目的:整个系统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结合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数码管显示等,实现温度的示数。

单片机应用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易于开发和推广等优点,在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1)深入研究单片机的芯片功能,掌握与其相关的接口电路,熟练掌握与其相关的软件语言和设计方法,学习和了解现有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学习和掌握传感器技术,掌握电子技术的一般设计原理和方法。

微型计算机可分为普通微型计算机和单片微型计算机,前一种指我们通常所用的PC机,后者正是这次设计所使用的,简称单片机。

所谓单片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就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及I/O接口等主要功能部件集成在一片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即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一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近年来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的一个分支而获得飞速发展。

由于它具有体积小、价格低、功能强、应用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因而广泛渗透于实时控制、智能报警(如汽车防撞报警器)、仪器仪表、通讯导航、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从尖端科学到日常用具,单片机几乎无处不在。

随着设备向小型智能化方向的发展和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单片机作为高新技术之一,发展空间是相当大的。

如果是简单控制对象,只需利用这样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不需要增加别的外部设备和扩展某些接口就能实现;对于复杂的系统,单片机的应用和接口扩展也很方便。

单片机系统归纳起来有以下特点:(1) 由于系统规模较小,本身不具有自我开发能力,需借助专用开发工具进行系统的开发和调试,使得实际应用系统简单实用,成本低,效果好。

(2) 系统配置以满足对象的控制要求为出发点,使得系统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3) 应用系统通常将程序驻留在ROM中,无需软硬磁盘作软件载体,使系统不易受到干扰,可靠性高,使用方便。

(4) 应用系统所用存储器芯片可选用EPROM、EEROM、OTP芯片或利用掩膜形式生产,便于成批开发和应用。

(5) 由于系统小巧玲珑,控制能力强,体积小,便于安装于被控设备之内,大大推动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

(6) 系统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它的工作电压10V左右,功耗小,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性价比。

方案一:热电偶的实现办法,需要比较多的外部硬件支持,电路复杂,软件调试复杂,制作成本高。

实现上需要温度的补偿,在满足精度时有一定的难度。

方案二:智能传感器DS18B20作为检测元件,测温范围-55?~125?,分辨率最大可达0.0625?。

DS18B20可以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值。

而且采用3线制与单片机相连,减少了外部硬件电路,具有低成本和易使用的特点。

LED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通过89C51构建最小系统。

综上所述,权衡各方面的利弊,我采用方案二。

AT89C51(1)适应电压范围更宽,电压范围:3.0~5.5V,寄生电源方式下可由数据线供。

(2)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3)DS18B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组网多点测温。

(4)DS18B20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

(5)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0.5?。

(6)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0.5?、0.25?、0.125?和0.0625?,可实现高精度测温。

(7)在9位分辨率时最多在93.75ms内把温度转换为数字,12位分辨率时最多在750ms内把温度值转换为数字,速度更快。

(8)测量结果直接输出数字温度信号,以“一线总线”串行传送给CPU,同时可传送CRC校验码,具有极强的抗干扰纠错能力。

(9)负压特性:电源极性接反时,芯片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

DS18B20的管脚排列如图3-1: 引脚定义:(1) DQ为数字信号输入/输出端;(2) GND为电源地;(3) VDD为外接供电电源输入端(在寄生电源接线方式时接地)。

内部结构如下图DS18B20内部结构图确保DS18B20在其变换期得到足够的电源电流,在I/O线上提供一强的上拉。

连接图如下图而此处采用外部电源供电方式,即在DQ与单片机接口处必须填加上拉电阻,该电阻一般为4.7K。

常见的LED显示具有清晰明亮的特点。

是显示接口也是绝大多数单片机应用系统必备的部件之一。

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显示器是单片机应用产品中最常用的廉价输出设备。

它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当某一个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一个点或一笔画被点亮,控制不同组合的二极管导通,就能显出各种字符。

显示器的结构常用的7段显示器的结构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显示器,阴极连在一起的成为共阴显示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