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明亮适宜一层干土2021-2022 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0 分) 1. 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没有直接体现生命现象的是()A. 花开花谢B. 叶落归根C. 秋去冬来D. 大雁南飞2. “斑马发现危险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3. 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A. 蚯蚓数量B. 光照条件C. 温度D. 土壤4. 新冠病毒无法独立生活,进入人体后,利用人体内的营养物质生存并繁殖后代,它几乎可以攻击人体的所有器官并造成毁灭性后果,请分析病毒与人体之间的关系()A. 竞争B. 寄生C. 共生D. 捕食5.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一条锦鲤B. 一块农田C. 一群绵羊D. 三棵油松6. 春天,处处盛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鲜花,这种花瓣颜色存在于细胞中的()A. 细胞膜B. 细胞质C. 细胞核D. 液泡7. 小小的指纹包含了重要的信息,目前在我国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就包括了指纹信息,那么,控制人指纹信息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A. 细胞膜中B. 细胞质中C. 细胞核中D. 细胞壁中8. 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 12 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A. 12 条B. 24 对C. 12 对D. 6 对9. “树怕伤皮”,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就会死亡,主要是因为破坏树皮中的哪一组织?()A. 保护组织B. 机械组织C. 输导组织D. 营养组织10. 制作洋葱镜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如图所示,正确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④③①②C. ①②④③D. ③④②①1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A. 大光圈,凹面镜C. 小光圈,凹面镜B. 大光圈,平面镜D. 小光圈,平面镜12.下列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A. 5×10B. 10×40C. 10×10D. 15×4013.下列不属于菊花植株结构层次的是()A. 细胞B. 组织C. 系统D. 器官14.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A. 便于计数C. 增加温度B. 增加营养D. 限制草履虫过快运动15.相对于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能够长得高大的原因主要是()A. 根系发达C. 能够产生孢子繁殖后代B. 叶片大,光合作用强D. 根、茎、叶内都有输导组织16.下列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A. 向日葵B. 葫芦藓C. 肾蕨D. 油松17.被子植物开花后要发育成种子和果实,必须依次经历的两个生理过程是()A. 开花和传粉传粉B. 开花和受精C. 传粉和受精D. 受精和18.某学生探究根的哪一部位生长最快,在实验前绘制了根尖各段长度图,请你预测生长最快的一段是()A. ①B. ②C. ③D. ④19.为了测试一批小麦的发芽率,随机挑选了1000 粒种子,其中有100 粒未萌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题(含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哺乳动物子代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A.体温恒定B.大脑发达C.胎生、哺乳D.活动范围大2、某地修建了一座火力发电厂,几年后原来这里生长的绿莺茸的植物不见了。
这些最先消失的植物最可能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3、“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4、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蛋白质D.钙5、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胰液B.胃液C.胆汁D.肠液6、我们食用的番茄是植物的()A.保护组织B.营养组织C.营养器官D.生殖器官7、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在水中B.由一个细胞构成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8、某同学上肢的伤口感染,医生在其臀部注射药物治疗。
药物到达伤口经历的血液循环路线是()A.先体循环,接着肺循环,后体循环 B.只有肺循环C.先肺循环,接着体循环,后肺循环 D.只有体循环9、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尽量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原理是鼻腔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多种处理。
但这些处理中不包括()A.温暖 B.湿润 C.清洁 D.清除所有有害物质10、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左心室壁最厚 B.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瓣膜C.右心室中流静脉血 D.左心房连接主动脉11、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12、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A.动脉→心室→心房B.心房→动脉→心室C.心房→心室→动脉D.心室→动脉→心房13、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14、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食物丰富B.扩大生活范围C.树上天敌增加D.森林大量消失15、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16、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机器人B. 珊瑚C. 钟乳石D. 蘑菇2.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A. 生长B. 繁殖C. 新陈代谢D. 应激性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
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 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B. 都能进行呼吸C. 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都能生长和繁殖4.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A. 绿色植物B. 阳光C. 肉食动物D. 微生物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 光B. 水C. 温度D. 湿度6.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A. 鱼缸内的一群金鱼B. 麦田中的小麦C. 坝上繁茂的草原D. 街道旁的两排杨树7.有“绿色水库” 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淡水生态系统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形态是()(此处可自行想象一个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图像描述)9.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用的液体是()A. 清水B. 生理盐水C. 碘液D. 酒精10.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叶绿体和线粒体B. 叶绿体C. 线粒体D. 细胞核11.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分裂的结构是()A. 细胞核B. 细胞质C. 细胞膜D. 细胞壁1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A. 上皮组织B. 肌肉组织C. 结缔组织D. 神经组织1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A.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D.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14.下列植物类群中,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A. 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C. 蕨类植物D. 种子植物15.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A.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B.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阳光C. 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肥沃的土壤D. 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贫瘠的土壤16.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A. 根冠B. 分生区C. 伸长区D. 成熟区17.一朵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A. 花瓣B. 花萼C. 花蕊D. 花托18.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根B. 茎C. 叶D. 花19.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 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B. 分解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C. 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成有机物里的能量D. 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20.呼吸作用的实质是()A.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D.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21.我国的植树节是每年的()A. 3 月 12 日B. 3 月 15 日C. 4 月 12 日D. 5 月 12 日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A. 大气圈的底部B. 水圈的大部C. 岩石圈的表面D. 地壳的内部23.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指()A. 进行生产创造的人类B. 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的植物C. 以捕捉其他生物为食的动物D. 能分解动植物遗体,在物质循环中起作用的细菌、真菌等24.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25.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垃圾分类处理B.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C.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生物能进行________,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___,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__,生物能________和________,生物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性。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真题(含答案)

初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选题1.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排出多种废物C.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现象体现出( )2. A.猪和猪肉绦虫 B.七星瓢虫和蚜虫C.蜂王,雄蜂和工蜂D.水稻和稻田杂草下列各项中,生物之间属于寄生关系的是( )3. A.一定环境中所有生物的总和 B.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C.地球上所有同种生物的集合D.地球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4. A.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 B.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细菌D.组成成分只包括生物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5. A.切片 B.涂片 C.刮片 D.装片实验课中自制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属于( )6. A.液泡 B.细胞壁 C.细胞质 D.叶绿体自然界中植物体的花呈现五颜六色,与之相关的细胞结构是( )7.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线粒体人体心脏细胞中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结构是( )8. A.水、蛋白质 B.糖类、核酸 C.氧、无机盐 D.脂质、无机盐下列各项物质中,全部属于有机物的是( )期末复习与测试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物质组成为( )9.A.DNA和脂质B.蛋白质和DNAC.糖类和蛋白质D.蛋白质和水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10.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B.分裂产生的两个新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C.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先向内凹陷D.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一分为二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正确的是( )11.A.通过细胞壁维持固定形状B.依靠纤毛的摆动旋转前进C.伸缩泡可以完成气体交换D.口沟排出多余水分和废物藻类多种多样,下列关于其形态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12.A.有单细胞的,有多细胞的B.有生活在淡水中的,有生活在海水中的C.有的具有输导组织,有的没有输导组织D.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1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适合苔藓植物生活的环境是( )期末复习与测试A.干燥而温暖B.潮湿而寒冷C.多风而干燥D.阴暗而潮湿下列关于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14.A.具有花和果实B.具有真正的根C.具有孢子囊群D.具有输导组织下列植物与类群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5.A.满江红——藻类植物B.卷柏——裸子植物C.贯众——蕨类植物D.银杏——被子植物下列各项中,全部属于孢子植物的是( )16.A.油松、毛白杨B.葫芦藓、海带C.黄瓜、铁线蕨D.紫菜、油麦菜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共有的结构不包括( )17.A.胚芽B.种皮C.子叶D.胚乳18.“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最适宜播种的季节,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不包括( )A.肥沃的土壤B.适宜的温度C.一定的水分D.充足的空气19.A.子叶 B.胚芽 C.胚根 D.胚轴番茄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20.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植物体的根尖结构中,具有输导组织和根毛的是( )21.A.芽轴——茎 B.芽原基——幼叶 C.生长点——侧芽 D.叶原基——顶芽下列芽的结构与其发育形成的结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22.A.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硼无机盐 B.含磷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铁无机盐C.含氮无机盐、含钾无机盐和含磷无机盐D.含磷无机盐、含钙无机盐和含铁无机盐养花种草需要施肥,植物体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 )23.A.主要结构是花瓣和萼片 B.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C.雄蕊的花药中具有胚珠D.雌蕊由柱头和花丝构成下列关于花的叙述,正确的是( )24.A.子房发育成种子 B.胚珠发育成果实 C.花瓣发育成果皮 D.珠被发育成种皮下列关于种子和果实的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25.A.水和无机盐、有机物 B.有机物,水和无机盐C.水和有机物、无机盐D.无机盐和有机物、水绿色植物的导管,筛管所运输的物质分别是( )26.A.主要通过植物体叶片进行 B.水分主要以液体状态散失C.是植物体水分运输的动力D.可以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下列关于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27.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B.只有叶片可进行光合作用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期末复习与测试C.光合作用不需要水D.吸收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28.A.植物在阳光下只能进行光合作用 B.动物只有在晚上才进行呼吸作用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并贮存能量D.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下列关于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29.A.合理密植—呼吸作用 B.中耕松土——光合作用C.阴天移栽——蒸腾作用D.晾晒粮食——光合作用下列农业措施与对应生物学原理相匹配的是( )二、多选题30.A.软骨 B.果实 C.大脑 D.汗腺下列各项生物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31.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1~3号瓶中,对照组是 号瓶。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序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诗句中不含生命现象的是()A.柴门闻犬吠B.海日生残夜C.鸟鸣山更幽D.鱼戏莲叶间葡萄果实表皮较薄,汁水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
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以葡萄为材料,利用显微镜进行了如下观察实验。
回答第2~6题。
2.从植物体结构层次角度看,我们食用的葡萄果实属于()A.器官B.组织C.细胞D系统3.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葡萄果实切片。
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步骤,步骤①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第3题) A.清水、碘液B.碘液、清水C.生理盐水、碘液D.生理盐水、清水4.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使物像更清晰——转动粗准焦螺旋B.视野较暗——改用较大光圈或平面镜C.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D.物像偏右上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5.如图为兴趣小组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其中A区域具有导管,导管属于()(第5题)A.薄壁组织B.输导组织C.机械组织D.分生组织6.由葡萄发酵制成的葡萄酒,因其风味色泽独特而被许多成年人喜爱,下列属于制作葡萄酒需要用到的微生物是()A.乳酸菌B.酵母菌C.甲烷菌D.醋酸菌7.如图是植物细胞的相关概念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第7题) A.a表示支持和保护B.甲表示细胞膜C.乙表示线粒体D.丙表示细胞核8.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8题)A.甲图可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①具有保护作用,能控制物质进出C.④是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D.⑤中含有叶绿素,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图可表示梨树细胞完成一次分裂的是()A. B.C. D.10.干细胞可以分化出心肌细胞等多种细胞。
2024年全新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B. 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C.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D. 细胞质中有液泡,内含细胞液,对细胞有保护作用2.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B.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C.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3.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的进出B. 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C.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D. 细胞质中有液泡,内含细胞液,对细胞有保护作用4.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是细胞体积的增大过程B. 细胞分裂是细胞数目的增多过程C.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的过程D. 细胞分裂是细胞成熟的过程5.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是细胞体积的增大过程B. 细胞分化是细胞数目的增多过程C. 细胞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过程D. 细胞分化是细胞成熟的过程6. 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细胞凋亡是细胞生长的过程B. 细胞凋亡是细胞分裂的过程C. 细胞凋亡是细胞衰老和死亡的过程D. 细胞凋亡是细胞分化的过程7.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B.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环境的总称C.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D.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组成的B.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C.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D.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9. 下列关于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A. 食物链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B. 食物链是由生物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C. 食物链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总体D. 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10. 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的稳定B.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动态平衡C.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增加D.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减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A B B B A C D B D C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总分 答案 C D D B C B A C B A D A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C ) A.新型冠状病毒 B.青霉 C.三叶虫化石 D.小球藻 2.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C )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是寄生关系 3.南充某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利用周末游玩或烧烤。由于部分游客乱扔垃圾、踩踏草坪、破坏植被,导致该景区被迫临时关闭整顿。以上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 )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改变生物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 2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D.生物圈包含所有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 5.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B ) A.为了增加视野亮度,把凹面反光镜换成平面反光镜 B.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把40×物镜换成10×物镜 C.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D.用餐巾纸轻轻擦拭,清除物镜上的脏物 6.图甲、乙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及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甲 乙 A.低倍镜下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图甲的⑥ B.图乙中⑦要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装片 C.图乙中⑦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 D.若观察时视野较暗,可调节图甲的③ 7.细胞结构决定功能,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期末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反复调整反光镜位置,可视野内依旧完全黑暗,这可能是因为A.使用了平面反光镜 B.选择的光圈太小C.物镜没对准通光孔D.目镜的倍数过小2.生命神奇而美丽,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生石花开花B.珊瑚礁长高C.种子萌发D.青蛙抱对3.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下列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依赖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4.按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将如图图片排序()A.a→c→d→b B.c→d→a→b C.a→b→c→d D.a→d→b→c5.下图是细胞构成动物体的流程图,其中1, 2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结构层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复制B.2过程使细胞种类增多C.c是由不同的b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D.人体的皮肤对应的是d6.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经检测这四种生物体内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体甲乙丙丁有机物能0.0570.5168量A.丁→乙→丙→甲B.乙→丙→丁→甲C.甲→乙→丙→丁D.甲→丙→乙→丁7.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甲中③的成熟区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D.受精卵发育成图丁中的①②③8.诗句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放几丝棉花C.为看清其体表的纤毛,可以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D.实验时从培养液的底层吸取一滴培养液来获得草履虫10.图表示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图中过程③表示()A.细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分化D.细胞癌变11.如下图所示,盖盖玻片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B.C.D.12.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下图的现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A.取材B.展平C.盖片D.染色13.如图是人体某细胞图,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A.甲B.乙C.丙D.丁14.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据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B.图中口腔上皮细胞不清楚,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15.叶片放在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的作用是()A.观察叶片是否由黄变蓝B.检测产生了多少淀粉C.溶解了叶片中的叶绿素D.证明在光下能合成叶绿素16.图叶片结构中,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A.表皮B.叶肉C.叶脉D.气孔17.下列关于各植物类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藻类植物靠叶进行光合作用B.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检测植物C.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D.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极广二、实验探究综合题18.据图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题号1-30 31 32 33 34 35 总分复核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 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植物不能C.生物都是由细胞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某调查小组将他们调查到的生物分为了两类,其中蚯蚓、柳树、葫芦归为一类,金鱼、蝌蚪、水葫芦归为一类。
他们的归类方法是A.按照生物的用途B.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C.按照生物的大小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子生活的影响?()A.阳光B.水分C.空气D.温度5.黄河吴忠段两岸生长了大量的红柳反映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改变生物6.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湖泊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河流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7.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物像的放大倍数是①和②的放大倍数之积B. 光线过亮时,可使用③的平面镜对光C. 高倍镜下,转动④可使物像更清晰D. 下降镜筒时,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8.为改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显微观察效果,下列改进建议不合理的是()A. 有气泡——盖盖玻片时应规范B. 细胞有重叠——材料应完全展平C. 取材过厚——应重新取材D. 视野内有污点——应擦拭反光镜9.在“观察和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___。
()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细胞核④细胞质A. ①,④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0. 吸烟有害健康。
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物质主要是烟叶中的尼古丁。
在活的烟草细胞中,尼古丁主要存在于()A. 细胞膜B. 细胞壁C. 液泡D. 细胞核11. 用显微镜观察下列哪种材料时,能在细胞内找到叶绿体和细胞壁()A. 眼虫B. 水稻根尖细胞C. 鸡的小肠壁细胞D. 黑藻叶片12.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步骤,正确顺序是()A.④②①③B.③④②①C.②③④①D.①②③④13.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0.9%生理盐水的目的是A.利于染色B.利于盖盖玻片C.利于杀菌D.利于保持细胞形态14.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③细胞膜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④细胞质一分为二,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A.①④③B.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④②1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下列有关水稻和青蛙的结构层次,叙述错误的是()A. 二者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B. 水稻的茎内有输导组织,能运输营养物质C. 水稻的根和花都属于营养器官D. 与青蛙相比,水稻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16.掐去一根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向上生长,这种做法破坏了枝条顶端的( ) A.营养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 机械组织17. 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其呼吸和运动分别与下列哪一结构有关()A. 表膜和纤毛B. 口沟和食物泡C 表膜和口沟 D. 纤毛和伸缩泡18.与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用种子繁殖B.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C.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无输导组织D.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具有输导组织19.春天作物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A. 有活力且完整的胚B. 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空气D. 适度的光照20.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其中“肥”和根尖吸收“肥”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 有机物、成熟区B. 有机物、根冠C. 无机盐、分生区D. 无机盐、成熟区2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万千枝条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而来的( )A.芽B.茎C.根D.叶22.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
玉米植株生长不能缺少的无机盐是( )A.含氮的B.含磷的C.含钾的D.前三项都不能缺23. 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B. 增加周围环境湿度C. 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D. 降低叶片表面温度24移栽植物时,植物枝叶被大量剪去,其主要目的是()A.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B.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C.减少质量,有利于搬运D.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25.花完成受精作用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列变化中不正确的是( )A.子房壁发育为种皮B.受精卵发育为胚C.胚珠发育为种子D.子房发育为果实26.植物体白天可以进行()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以上三项都是27.农田淹水后如不及时排涝,植物会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根毛吸水过多,肥料相对减少B.过多的水分造成土壤中缺氧,使根的呼吸受阻C.水分促进了细菌的大量繁殖,导致根部腐烂D.过多的水分造成土壤温度下降,影响根的呼吸28.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B.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产生C.围湖造田D.白色污染29. 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不利的是()A. 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B. 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C. 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和“互赠贺卡”D. 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关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不正确的是()A.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B. 尽量种植珍稀、名贵树种C. 绿化树种要疏密相间,协调自然D. 合理搭配各类易成活树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小题,共40分)31.(9分)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该食物网中共有___条食物链,最长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2分)。
(2) 图中的植物是者,3种动物是此生态系统成分中______者。
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
(3) 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_部分构成。
图中生物进行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
32.(7分)下图为桃花和桃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标号,“”上填文字)(1)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上来看,你认为花最重要的结构是___________,图甲中___________(填序号2分)构成雌蕊。
(2)桃的种子B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而来的。
(3)桃树要结出果实和种子,一般要经过开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四个阶段。
(4)在果树开花季节,有经验的果农会在果园内放养大量的蜜蜂,其目的是。
33.(8分)图甲、乙、丙分别为玉米的种子、幼苗及根尖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上填标号,“__”上填文字)(1)在玉米种子结构中,[ ]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它是由发育而来的。
(2)玉米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图甲中的[ ],将来发育成了玉米的。
(3)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图甲中的[2] ___________。
(4)图乙中的②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而来的。
(5)玉米的一生中需要许多水和无机盐,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丙中的[a]___________。
(6)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是因为图甲所示结构中的___________ (填序号)只有一片。
34.(10分)下图为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及叶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内填标号,“”上填文字)(1)[ ]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若A代表二氧化碳,C代表氧气,则图1可表示植物体的___________作用,此过程是在细胞内的中进行的,该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__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3)若A代表氧气,C代表二氧化碳,则图1可表示植物体的___________作用,此过程是在细胞内的___________中进行的,此过程会有机物(填制造或分解)(4)若B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_作用,水分的运输是通过管(填导或筛)运输的,水中往往溶解着盐。
35.(6分)某班同学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取长70厘米,宽30厘米左右的铁盘,在铁盘底层放一层细湿土,以铁盘的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使两侧形成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如图1所示/。
步骤二:在铁盘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2分钟后,每隔一分钟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九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明亮处(只) 2 3 3 1 3 2 1 2 1阴暗处(只)8 7 7 9 7 8 9 8 9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2)实验中选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是1只,目的是。
(3)统计并计算全班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得出的结论是。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该实验的变量是。
(5)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 (2分)。
参考答案31.(9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1)2 植物鼠蛇鹰(2分)(2)生产消费捕食(3)鹰(4)非生物太阳的光能32.(7分)(1)花蕊③④⑤(2分)(2)⑥(3)传粉受精(4)传粉33.(8分,每空1分)(1)7 受精卵(2)6 根(3)胚乳(4)4(5)成熟区(6)334 (10分,每空1分)(1)④(2)光合叶绿体碳—氧(3)呼吸线粒体分解(4)蒸腾导管无机35. (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1)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只要大意对均可得分,但必须是疑问句。
)(2)避免偶然性或减小实验误差(只要大意对均可得分)(3)鼠妇怕光(大意对均可得分)(4)光(5)放回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大意对均可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