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材料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
玻璃钢复合材料GFRP

玻璃钢复合材料 GFRP 在游艇船舶上的应用在工业部门中,船舶是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 简称CM )应用最多的领域之一。
目前船舶中用量最大、范围最广的复合材料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即玻璃钢(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简称GFRP )。
船用GFRP 具有下列优点:(1) 质轻、高强。
(2) 耐腐蚀,抗海生物附着。
(3) 无磁性。
(4) 介电性和微波穿透性好。
(5) 能吸收高能量,冲击韧性好。
(6) 导热系数低,隔热性好。
(7) 船体表面能达到镜面光滑,并可具有各种色彩。
(8) 可设计性好。
(9) 整体性好,船体无接缝和缝隙。
(10) 成型简便,批量生产性特别好。
(11) 维修保养方便,全寿命期的经济性能好。
由于GFRP 具有传统造船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故倍受造船界的重视。
经多年的开发应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船用材料。
但因其弹性模量低和受成型技术等的限制,尚不能建造太大的舰船,加之价格较贵,故在整个造船工业中的用量比钢材少。
自40 年代中期第一艘GFRP 船问世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开始研制各种GFRP 船舶,25 年间CM 船舶开发的业绩超过了钢质船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美、英、日、意等国迄今仍保持强劲的势头。
美国的GFRP 造船量居世界首位;日本1993 年GFRP 渔船的数量已超过32 万艘,GFRP 游艇则超过了20 万艘;据统计英国20 米以下的船有80 %是采用GFRP 制造,而且还批量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GFRP 反水雷舰;意大利和瑞典也分别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新颖硬壳式和夹层结构的大型GFRP 猎扫雷舰。
中国从1958 年开始试制GFRP 船,迄今也已制造了数以万计的各种GFRP 船艇。
下面对一些主要国家GFRP 船艇产品的研制和开发情况作一概述。
美国是使用CM 最早和最多的国家,40 年代初就宣告GFRP 研制成功。
1946 年美国海军建成了长米的世界第一艘聚酯GFRP 艇,拉开了CM 造船的序幕。
玻璃钢可行性研究报告

玻璃钢可行性研究报告玻璃钢是一种由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化工、能源等领域。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将重点分析玻璃钢的可行性及其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一)市场需求分析1. 建筑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领域对新型建材的需求日益增长。
玻璃钢具有耐腐蚀、抗老化和耐候性能,可以用于制造墙板、管道、装饰材料等,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 船舶领域:玻璃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可替代传统的木质和金属材料,用于制造船舶部件和船体,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3. 化工领域:玻璃钢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满足化工行业对材料的要求,可以用于制造储罐、管道、设备等,应用广泛且需求稳定。
4. 能源领域:玻璃钢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可用于制造风电叶片、太阳能板等,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该领域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二)生产可行性分析1. 原材料供应:玻璃纤维和树脂作为玻璃钢的主要原材料,在市场上供应充足,成本适中,不会成为生产的瓶颈。
2. 工艺技术:玻璃钢生产工艺已经相对成熟,特别是注塑成型技术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成型质量得到保障。
3. 设备投资:玻璃钢生产所需的设备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一般初创企业也可以承担。
4. 环保性:玻璃钢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且可回收再利用,符合环保要求。
(三)经济可行性分析1. 成本分析:相比传统材料,玻璃钢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且在使用过程中维护成本较低,能够降低用户的总体投资。
2. 市场规模分析:玻璃钢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尤其是在建筑、船舶、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有着较大的市场潜力,未来市场规模可观。
3. 盈利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分析和成本分析,可以预测玻璃钢生产企业具有良好的盈利前景,在适当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下,能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玻璃钢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和生产可行性,具备良好的经济可行性。
玻璃钢是什么材料做的

玻璃钢是什么材料做的玻璃钢是一种由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也被称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
它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高强度、轻质、易加工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汽车、风力发电等领域。
玻璃钢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制备工艺和后续加工等环节,下面将对玻璃钢的材料、制作工艺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玻璃钢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和树脂。
玻璃纤维是由熔融的玻璃颗粒通过特殊工艺拉丝而成,具有优异的拉伸性和耐腐蚀性,是玻璃钢材料的主要增强成分。
而树脂则是起到粘合剂的作用,常用的树脂包括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和酚醛树脂等,它能够将玻璃纤维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形成坚固的复合材料结构。
其次,玻璃钢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原材料预处理、成型和固化等步骤。
在原材料预处理阶段,需要对玻璃纤维进行切割、拼网、预型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成型工艺。
而成型过程中,通常采用手工涂布、模压、注塑等方法,将预处理好的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后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最终形成所需的产品形状。
最后,在固化阶段,通过加热、压力等条件使树脂完全固化,从而确保制成的玻璃钢产品具有优异的性能。
最后,玻璃钢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建筑领域,玻璃钢常用于制作装饰板、管道、屋顶、墙体等,其耐候性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满足建筑材料的要求。
在船舶和汽车制造领域,玻璃钢的轻质和高强度使其成为优选材料,能够减轻结构重量、提高载荷能力。
此外,在风力发电、化工设备等领域,玻璃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材料支持。
综上所述,玻璃钢是一种优异的复合材料,其材料成分简单,制作工艺成熟,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艺的不断改进,相信玻璃钢材料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2023年玻璃钢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玻璃钢行业市场需求分析玻璃钢是一种高强度、耐腐蚀、不导电的新型复合材料,其优异的性能使其应用广泛。
市场需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土建领域在土建领域,玻璃钢产品主要用于各种建筑材料的防腐、耐久、集水、隔音以及绝缘等方面。
比如,在污水处理厂中,玻璃钢管道和容器可以承受污水中酸、碱和各种腐蚀性气体的侵蚀,具有防腐、不易老化等优点。
此外,在公路隧道、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玻璃钢材料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腐、隔音和防水的作用,可以保护土建设施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二)船舶制造在船舶制造领域,玻璃钢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例如,蒸气船、货船、渔船、帆船等各种类型的船舶中均有玻璃钢零部件的应用。
玻璃钢因其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可以减少船体自重和提高船体耐腐蚀性,同时保障船体的结构安全和航行性能。
(三)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加强材料的防腐、火灾防护、抗静电、抗菌等方面同样是很重要的,玻璃钢这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就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例如,在化学厂、石油化工厂中,玻璃钢制品可用于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储存、输送、混合和反应,也可以作为防火的材料使用于储油罐中等危险品的储存。
(四)电力行业在电力行业,玻璃钢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例如,制造电缆槽、电缆井等电工建材;制造具有绝缘性的电缆桥架、管道、护套等输电线路的支架、悬挂件等;制造变压器室等防腐耐久建筑材料等等。
总而言之,玻璃钢材料在电力行业中应用的领域还是很广泛的。
综合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拓展,玻璃钢这种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尽管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玻璃钢产品的运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伴随着社会对节能、环保要求的增加,玻璃钢一定会成为未来重要的建材材料之一,未来的应用空间将会更加广阔。
[原创]玻璃钢舰船轻量化
![[原创]玻璃钢舰船轻量化](https://img.taocdn.com/s3/m/f26973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3.png)
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在舰船制造领域的应用摘要舰船轻量化符合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整体化的发展方向,成为的现代复合材料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
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有利于舰船提高航速和灵活性,降低运营成本。
本文从增强材料、基体树脂、夹层材料、船体结构、结构部件以及复合材料成型工艺6个方面阐述了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在国内外舰船制造领域的应用情况。
在舰船的制造中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轻量化制造技术,对满足舰船轻量化需求,提高军事水平,展现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关键词复合材料;轻量化;舰船;应用1 引言复合材料作为新型功能、结构材料,其具有重量轻、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能好、耐疲劳、耐蠕变性能、耐化学腐蚀、耐磨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性好、以及X射线透过性好等特点。
在如今不断扩大的舰船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在舰船中,无论是用于军事,还是救援、执法方面的船只,都对船速提出更高要求,而降低舰船的重量,是使高速舰船得以实现的最有效的办法。
特别是在武装攻击中,必须降低船艇的重量,以在相同动力获得更高的有效载荷,并可以节约燃料,降低成本,在提高航速的同时,也提高了船只的机动灵活性。
曾以结构质量闻名的英国皇家海军就曾提出2.5吨的舰船至少减轻200公斤重量的要求。
为减轻船体重量,结构上他们一般用重载型GRP制造,有时也使用芳纶或碳纤维的层压板。
近年来,先进复合材料和轻量化结构技术已成为减轻船体重量的关键技术,在救生艇、细长艇、高速执法艇、充气艇等等一些需要提高速度的舰船上得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现代舰船常用的复合材料轻量化技术概览从各国复合材料舰船轻量化的应用中,愈来愈能感受到轻量化在舰船制造中的重要作用,先进国家为显现综合国力,也在不断深入的进行此项研究。
复合材料舰船同钢制舰船重量上,减轻近50%,这意味着舰船可装载更多的装备,航速、续航力也可提高,因此复合材料的应用成为首选材料。
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不同形态的组分材料,通过复合手段组合而成的一种多项材料,它可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的缺陷,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
造船需要什么材料

造船需要什么材料造船是一项复杂而又精密的工程,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来构建船体、船舱和船上的设施。
在选择船舶材料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用途、航行环境、船舶的尺寸和成本等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造船过程中常用的材料。
首先,船体的主要结构通常采用钢铁、铝合金或者玻璃钢。
钢铁是最常用的船体材料之一,因为它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可塑性,可以满足大型船舶的结构需求。
铝合金则常用于制造小型船只,因为它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而玻璃钢由玻璃纤维和树脂组成,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易成型等优点,适用于一些特殊用途的船舶。
其次,船舱和甲板通常采用木材、钢铁或铝合金。
木材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隔热性能,适用于一些需要保温的船舱。
钢铁和铝合金则常用于制造甲板,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可以满足船舶在恶劣海况下的使用需求。
另外,船舶的动力系统通常采用柴油机或者涡轮发动机。
柴油机具有功率大、燃油效率高的特点,适用于大型货船和客船。
而涡轮发动机则常用于高速船舶,因为它具有重量轻、功率密度高的优点,可以满足高速船舶对动力系统的需求。
此外,船舶的舱室设施通常采用塑料、不锈钢或者铝合金。
塑料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的特点,适用于船舶的内饰装饰。
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船舶的厨房和浴室等设施。
铝合金则常用于船舶的门窗等部件,因为它具有重量轻、耐腐蚀的特点。
总的来说,造船需要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船舶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船舶的用途、航行环境、船舶的尺寸和成本等因素,以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造船材料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
玻璃钢渔船与传统金属渔船的比较

玻璃钢渔船与传统金属渔船的比较引言渔业一直是许多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产业,而渔船作为渔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之一,在渔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传统金属渔船是渔业发展初期主要采用的船舶类型,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玻璃钢渔船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玻璃钢渔船与传统金属渔船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的优缺点。
1. 材料比较传统金属渔船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常见的有铁、钢和铝等。
而玻璃钢渔船则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为主要材料。
从材料的角度来看,玻璃钢渔船相比传统金属渔船具有以下优势:1.1 轻质高强:玻璃钢渔船相比传统金属船舶更轻,具备更高的强度。
这使得玻璃钢渔船在同样的载荷下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船舶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1.2 耐腐蚀性强:金属渔船容易受到海水中的腐蚀影响,进而影响船体的使用寿命。
而玻璃钢渔船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更好地应对海洋环境对船舶材料的侵蚀,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1.3 维护保养简单:金属渔船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涂漆或防锈处理,维护保养成本较高。
而玻璃钢渔船不需要进行类似的维护,仅需进行简单的清洁和保养即可,大大降低了船舶的运营成本。
2. 船舶性能比较除了材料上的差异,玻璃钢渔船和传统金属渔船在船舶性能方面也有所区别。
2.1 船舶稳定性:玻璃钢渔船相对于金属渔船更加稳定。
玻璃钢材料的柔韧性使得船舶更能适应海浪等恶劣环境,减少船舶在航行中的晃动,保证渔船操作人员的安全。
2.2 船舶舒适性:相比金属材料,玻璃钢渔船具有更好的隔音和保温效果,船舶内部环境更加舒适。
这对长时间在海上工作的渔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船员的舒适感。
2.3 船舶散热性能:金属渔船由于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较强,船舶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吸热,并且散热困难。
而玻璃钢渔船的隔热性优良,可以有效地降低船舶内部温度,提高船舶的工作效率。
3. 环保比较在当前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玻璃钢渔船在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1 节能减排:玻璃钢渔船相对于传统金属渔船更轻,所需的动力更小,能够在同等马力下实现更高的航速,从而节约燃料,减少燃气排放。
船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船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船舶材料是造船工业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性能。
随着船舶工业的不断发展,船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进步。
本文将重点介绍船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 船舶材料的分类与性能船舶材料主要分为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两大类。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以适应船舶的不同应用场景。
2. 船舶材料的研究进展在船舶材料的研究方面,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新的材料和新的制备方法,以提高船舶材料的性能。
近年来,纳米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工业。
例如,纳米铜粉可以用于制备船舶用的导电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纳米碳材料可以用于制备船舶用的超级电容器,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电性能。
高性能复合材料也是船舶材料研究的热点。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成,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例如,玻璃钢复合材料在船舶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制备船舶的船体、甲板等部件,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
在船舶材料的应用于方面,新型材料的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材料,提高了船舶的经济和环保性能。
铝合金材料在船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钢质船体相比,铝合金船体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可以降低船舶的自重,提高载货量,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排放。
复合材料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增加。
例如,玻璃钢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备船舶的船体、甲板等部件,不仅可以提高船舶的强度和刚度,还可以减少船体的重量,降低燃油消耗。
船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不仅提高了船舶的安全、经济和环保性能,也为船舶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船舶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4. 新型船舶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在新型船舶材料的研究领域,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开发具有更高性能和更环保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班级::学号:玻璃钢材料在船舶制造中的应用玻璃钢学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FRP,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
根据采用的纤维不同分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塑料(GFRP),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CFRP),硼纤维增强复合塑料等。
它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布、带、毡、纱等)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的一种复合材料。
玻璃钢是一种常见的环保设备制作材料。
它的全称是玻璃纤维复合树脂。
它具有很多新型材料所没有的优点。
玻璃钢是将环保树脂与玻璃纤维丝经过加工工艺揉合在一起。
在树脂固化了以后,性能开始固定而且不可回溯到固化前的状态。
严格来讲,它种树脂是环氧树脂的一种。
经过多年的化工方面的改良,在添加适当的固化剂后,它会在一定时间固化。
固化以后的树脂没有毒性析出,同时开始具备一些十分适合环保行业的特性。
玻璃钢是一种新型的造船材料,是近代材料革命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玻璃钢应用到造船业中的时间不长,但已突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玻璃钢舰艇的特点是质轻、高强,对减轻重量有较大潜力,适用于限制重量的高性能船舶和赛艇等;耐腐蚀,抗水生物附着,比传统的造船材料更适合使用;无磁性,因而是扫雷艇,猎雷艇最佳的结构功能材料;介电性和微波穿透性好,适宜于军舰艇;能吸收高能量,冲击韧性好,船舶不易因碰撞,挤压而损坏;热导率低,隔热性好,适合建造耐火救生艇、渔船和冷藏船等;船体表面能达到镜面光滑,并且可具有各种色彩,特别适于建造外形美观的各类游艇;可设计性好,能按船舶结构各部件的不同要求,通过选材、铺层研究和结构造型来实现优化设计;整体性好,船体无接缝和缝隙,可防渗漏;成型简便,比钢质、木质省工,且批量生产特别好,降低造价的潜力很大;维修保养方便,维修费比其他材质的船艇少得多,全寿命期的经济性能好。
由于玻璃钢具有传统造船材料无法比拟的上述综合性能,故备受造船界的重视,经多年的开发应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船用材料。
但因其弹性模量低和受成型技术等的限制,尚不能建造太大的舰船,加之价格较贵,故在整个造船业中用量比钢材少。
中国的玻璃钢/复合材料船艇工业始于1958年,历经近50年的发展,就其船体材料、设计和制造技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和技术状况,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初创阶段(1958年~改革开放前)、巩固阶段(改革开放后~20世纪末)和发展阶段2000年起至今)前两个阶段中,船体材料、设计计算和制造工艺等方面,技术进展不明显,表现为:1.材料方面:四十年来一直采用由E玻纤(甚至中碱玻纤)纺织而成的传统的无捻粗纱方格布和短切毡及性能一般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船体原料;2.设计方面:基本上是沿用金属船舶的设计理念,其船体结构绝大多采用常规的实板加筋结构形式;3.制造方面:几乎所有船厂均采用传统落后的手糊成型工艺方式,或辅以喷射成型工艺,仅个别船厂曾局部采用过真空袋压成型技术;在这两个阶段中,从事玻璃钢/复合材料船艇制造的船厂属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只有几家,绝大多数均为地方上的中小型船厂以及90年代后到大陆设厂的台资企业。
曾经提出过以玻璃钢渔船为突破口来推进复合材料在我国船艇工业中的发展,但都收效甚微。
第三阶段的前几年中,国有些大的集团公司和欧美澳等外资公司已纷纷涉足我国的游艇行业,因而国复合材料造船技术发展的步伐已明显加快。
特别是2006年,以太阳鸟船艇制造等为代表的国复合材料船艇制造商已经在采用先进的材料、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如太阳鸟游艇制造的62英尺机动游艇,采用多轴向缝(经)编织物、PVC泡沫夹层结构和真空辅助成型工艺成功制造了该艇的船体;再加市宝达船舶工程的13.6米海关超高速摩托艇,采用了含有芳纶纤维的混杂增强材料与乙烯基树脂复合,同样也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来制造艇体。
第三阶段前期国复合材料造船技术的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打破了国船艇一直沿用的普通方格布作为增强材料和聚酯树脂作为基体的局面,开始采用先进的多轴向缝编织物和乙烯基等高性能树脂,大大提高了艇体的性能;2.结束了单一的实板加筋结构这种传统艇体设计模式,开始进行夹层结构、硬壳式结构和波形结构等各种艇体结构形式的设计和建造实践;3.打破了长期采用旧的手糊成型工艺之落后局面,实现了复合材料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在船体制造中的突破。
值得提出的是,国务院不久前审议通过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为适应国旅游、休闲等行业的发展,要大力开发个性化游艇等产品。
为此,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与奉贤区人民政府最近在签订了合作开发建设游艇制造基地的框架协议,拟将该基地建成中国最大的游艇制造基地。
这不仅将进一步激活及长三角地区的游艇技术,还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复合材料船艇工业技术的脱胎换骨,在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从而实现中国船艇工业新的突破。
推广玻璃钢渔业船舶玻璃钢自诞生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它特有的性能以及其它造船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用于建造中小型渔业船舶和游艇的首选材料。
我国虽然在上世纪60年代已开始用于小型船艇的建造,但在渔业船舶的建造中使用玻璃钢材料始终未形成规模。
“六五”、“七五”期间也曾对玻璃钢造船加大了研制开发力度,由于缺乏政策扶持、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购买力差等因素,—直未能得到渔民的首恳。
最早研制玻璃钢渔船的生产厂相继转产游艇及其它玻璃钢制品,玻璃钢渔船发展至上世纪90年代初,在渔船总量中的占有率尚不足万分之一。
而在发达国家玻璃钢渔船的占有率已达90%以上。
为改变这一现状,1994年农业部、科技部将玻璃钢渔船的建造及产业化列为“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并出台了优先发放捕捞许可证,三年减半收取资源费,减半收取船检费,减半收取保险费,优先贷款五项优惠政策。
玻璃钢渔船之所以能在渔船中占绝对优势,是因为玻璃钢这种材料具有钢材、木材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上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开始主要用于军事和航空,50年代逐渐转为民用。
我国玻璃钢船艇从6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近40年。
目前已基本占领了小型船艇市场,并以轻质高强、造型美观、色彩多样而受到经营单位和乘客的欢迎。
但长期以来,玻璃钢船艇的维护保养工作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生产单位大都未在产品说明书及用户须知等资料中介绍维护保养常识,很多用户单位对玻璃钢材质、性能等缺乏了解,不少人盲目认为玻璃钢强度高、不会锈蚀,又有胶衣层保护,无需保养。
这就造成了很多玻璃钢船艇由于缺乏维护保养而过早失去风采,缩短了使用寿命。
玻璃钢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
它具有与钢相近的强度,有耐水、耐腐蚀的优越性能,表面光洁如镜的美观外表,可整体成型的特点;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刚度较小、耐磨性较差等。
特别是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如原材料优劣、作业人员技术素质、生产条件及环境因素等等),这就使同类产品质量上的差异会很大。
与钢质、木质船相比,玻璃钢船具有较少维修的特点,这是玻璃钢本身的优越性能所决定的。
但玻璃钢与所有材料一样,也存在着老化问题,只是老化进程较缓而已。
即使在船艇表面施加了胶衣树脂形成了保护层,但由于厚度仅0.3-0.5毫米,在经常磨擦和环境侵蚀下也会损伤和减薄。
所以,玻璃钢较少维护并非不需维护,适当的维护不仅可以保持漂亮的外观,还可延长玻璃钢船艇的寿命。
在世界围,玻璃钢(FRP)渔船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发以来,迄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由于玻璃钢渔船具有快速性好、操纵性优、载重量大、省燃料、易维修保养、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等优良的综合性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截止20世纪末,美、英、法、日、等发达国家,中小型木质和钢制渔船基本被淘汰,玻璃钢渔船市场占有率占90%以上;我国的玻璃钢渔船发展也相当迅速。
我国大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玻璃钢渔船,起步并不算晚,但其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目前我国拥有渔船约104万艘,木质渔船占约84%,玻璃钢渔船约占2%。
玻璃钢渔船的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崛起极不相称。
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应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我国大多数渔民仍在使用落后的木质渔船作为捕捞生产工具,这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更为让人忧虑的是,我国木质渔船大都老旧不堪,存在耗能高、污染水域环境严重;使用寿命短,维修费用高;安全生产条件差,事故隐患多等诸多问题。
这既不符合我国发展低碳、可循环的集约型经济的要求,也影响我国渔业生产的效率和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推广应用玻璃钢渔船,提高渔业装备水平已然势在必行。
中小型渔船玻璃钢化是我国渔船未来发展方向。
玻璃钢具有质轻高强、耐腐蚀、抗老化可设计性强等特性玻璃钢渔船正是充分利用了玻璃钢材料的特性,使其在船舶性能和经济性方面有了优于钢质和木质渔船的特点。
在船舶性能方面,玻璃钢渔船船体为一次成型,船体表面光滑,阻力小,与同功率同尺寸钢质渔船相比,航速可提高0.5-1节左右。
玻璃钢比重是钢材的1/4,玻璃钢船压载重心低,在风浪中起浮性好,回复能力强,抗风能力强。
在经济性方面,玻璃钢渔船节能效果好。
玻璃钢具有良好的隔热性,导热系数只有钢质的百分之一。
玻璃钢渔船航速较快,可缩短航行时间,提高出海率,增加捕鱼航次,达到节油的目的。
玻璃钢渔船使用寿命较长。
钢质渔船易锈蚀,使用年限一般在10-15年,还得每年维护保养、去锈涂漆,维修费用高。
玻璃钢渔船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船体永不锈蚀,理论上使用寿命可达50年之久,而且无需像钢质船每年进行维护。
年均维修费用只有钢质船的十分之一。
玻璃钢渔船具有节能、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特点,虽然一次性投资高于钢质船,但其中长期经济效益仍高于钢质渔船。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机动和非机动木质渔船90多万艘,这些木质渔船用料混杂,技术性能差,主机耗油大,年维修费用高,而且大量消耗木材,而我国森林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
上世纪90年代全国用以建造和维修船只的木材,每年达200万立方米,如果20年将90多万艘木质渔船更新为玻璃钢渔船,可节约木材930万立方米(平均每艘用料10立方米)。
据1999年统计,我国现有不同尺度钢质渔船5万艘,每两年去锈一次,以每艘船产生污染物250公斤计算,平均每年向海洋倾倒6250吨污锈,严重地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
玻璃钢渔船则无需去锈和耗用大量木材,这样对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玻璃钢船的制造量越来越多,尚供不应求,说明了玻璃钢船很有发展前途。
为进一步开拓玻璃钢造船的广阔天地,如下几个方面尚需研究提高。
(1)玻璃钢的设计和实验工作目前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虽然对玻璃钢材料是实验和各种板架结构的实验,以及玻璃钢的典型分段实验等都做了工作,但是缺少系列化的实验。
因此,尚无法为玻璃钢船的结构设计提供完整的资料,使设计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达到高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