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与机械能
机械能与动能

高中物理之疯狂砸题——机械能与动能By Dylan Kidd【知识提要】(1) 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动能是物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2)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外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
21E =E =()2k E m v m gh ++-势 其中动能和势能直接可以相互转换。
(3) 动能定理:在机械系统中,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变化量。
E E W -=末初W 为外界所作的功,动能定理应用非常广泛。
(4) 机械能守恒应用的条件是外力做功为0,否则不能用。
(5) 结合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一些问题可以较为简便得到解决,因为不需要考虑中间过程。
【例题】1、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所示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F 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 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从图象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B .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C .t2时刻小球势能最大D .t2时刻绳子最长2、一物体正在匀速下落,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合力对物体功不为零,机械能守恒B .合力对物体功为零,机械能不守恒C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D .重力对物体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3、如下图所示, 在水平面上, 质量相等的物体A 、B 材料相同, 中间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 现用水平拉力F 作用在B 上, 从静止开始经过一段时间后, A 、B 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速度达到V 时, 它们的总动能为E K . 撤掉水平力F , 最后系统停止运动, 从撤掉拉力F 到系统停止运动的过程中, 系统A.克服阻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的初动能E KB.克服阻力做的功一定大于系统的初动能E KC.克服阻力做的功可能小于系统的初动能E KD.克服阻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的机械能的减少量3、如图9-1所示,质量为M=3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板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1kg的小铁块,现给铁块一个水平向左速度V0=4m/s,铁块在木板上滑行,与固定在木板左端的水平轻弹簧相碰后又返回,且恰好停在木板右端,求铁块与弹簧相碰过程中,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 P。
动能和机械能

动能和机械能动能和机械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在描述物体运动和能量转换过程时具有重要的作用。
动能指的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则是由物体的位置和状态决定的能量。
本文将对动能和机械能进行详细的探讨和解释。
一、动能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产生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根据经典力学中的基本原理,动能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动能 = 1/2 ×质量 ×速度的平方其中,质量指的是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平方表示物体的速度的平方值。
可以看出,动能与质量成正比,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或者速度增加时,动能也会增加。
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oule),常用于描述物体的能量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用动能来衡量物体的储能状态和能力。
例如,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跑步的动能越大,他的速度就越快,能量转化的效率也就越高。
二、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物体的位置和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它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可以表示为: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其中,动能是由物体的运动所产生的能量,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和状态所决定的能量。
在经典力学中,可以将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
重力势能是指物体在重力场中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重力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其中,质量是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高度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高度。
由于重力加速度和高度均为常数,可以看出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成正比。
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能量,主要用于描述物体的弹性性质。
它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弹性势能 = 1/2 ×弹性常数 ×形变的平方其中,弹性常数是物体的弹性系数,形变表示物体由于受力而引起的形状变化。
可以看出,弹性势能与弹性常数和形变的平方成正比。
三、动能和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动能和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具体取决于物体的运动和位置变化。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揭示了能量在物理系统中的转化和守恒,为我们理解和解释运动、力学以及自然界中许多现象提供了基础。
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的运动与其动能之间关系的定律。
它表达了物体的动能与物体所受的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其所做的功。
换句话说,动能是由于外力对物体做功而产生的。
这个定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其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简而言之,动能定理说明了物体的动能是由于作用力对其做功而产生的。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一个物体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运动时,它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可以理解为能量在系统内部的转化与平衡关系。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动能定理可以用来推导和解释机械能守恒定律。
根据动能定理,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做功时,物体的动能会增加。
而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当物体的动能增加时,它的势能会减少,反之亦然。
这表明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并且保持了机械能的总量不变。
其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这两个定律,我们可以分析和计算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和能量转化。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来计算一个汽车在制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或者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释一个摆锤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这些应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并且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总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它们对于理解和解释物体运动和能量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并且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作用。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动能定理:(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1)“221mv ”是一个新的物理量(2)2221mv 是物体末状态的一个物理量,2121mv 是物体初状态的一个物理量。
其差值正好等于合力对物体做的功。
(3)物理量221mv 定为动能,其符号用E K表示,即当物体质量为m ,速度为V 时,其动能:E K=221mv (4)动能是标量,单位焦耳(J )(5)含义:动能是标量,同时也是一个状态量(6)动能具有瞬时性,是个状态量:对应一个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就有一个动能的值。
①当合力做正功时,物体动能增加。
②当合力做负功时,物体动能减小。
③当物体受变力作用,可把过程分解成许多小段每一段按照恒力运动是直线分段求解。
④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可把过程分解成许多小段每一段按照恒力运动是直线分段求解。
2.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关键是把握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在不守恒情况下一般都是有摩擦力做功即产生热能)1、机械能(1)定义: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物体的机械能。
机械能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2)表达式:E=EK+EP这些不同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那么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他们的总量是否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2、机械能守恒定律推导:质量为m 的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经过高度h 1的A 点时速度为v 1,下落至高度h 2的B 点处速度为v 2,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参考平面,试写出物体在A 点时的机械能和B 点时的机械能,并找到这两个机械能之间的数量关系。
A 点 12121mgh mv E E E PA kA A+=+= B 点 22221mgh mv E E E PB kB B +=+=根据动能定理,有21222121mv mv W G -=重力做功在数值上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21mgh mgh W G -=由以上两式可以得到121222mgh mv 21mgh mv 21+=+ 即 1122p k p k E E E E +=+即 12E E =可见: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和动能的转换和守恒

机械能和动能的转换和守恒一、机械能的概念1.机械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2.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二、动能的概念1.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三、势能的概念1.势能是物体由于其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2.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四、机械能的转换1.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2.动能可以转换为势能,例如物体下落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势能可以转换为动能,例如弹簧弹起时,弹性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五、机械能的守恒1.机械能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是守恒的,即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守恒条件:系统内没有外力做功,系统内没有能量的传递。
3.守恒实例: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但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六、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的应用1.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原理在物理学、工程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例如,汽车的加速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弹簧门的开启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机械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运动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
4.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且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5.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原理在各个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习题及方法: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求物体落地时的动能。
1.根据势能和动能的转换关系,物体落地时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2.势能的大小为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
3.动能的大小为1/2mv^2,其中v为物体的速度。
4.由于物体自由落下,可以使用重力加速度g和落地速度v的关系,v^2 = 2gh。
5.将v^2代入动能公式,得到动能为mgh。
一个弹簧被压缩x距离,释放后弹簧推动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
求物体获得的动能。
1.根据势能和动能的转换关系,弹簧释放时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
2.弹性势能的大小为1/2kx^2,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压缩距离。
机械能与动能的转化

机械能与动能的转化机械能和动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能量转化的关键概念。
在自然界和工程领域,机械能与动能的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能和动能的概念,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化的过程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机械能和动能的概念。
机械能是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1/2 ×质量 ×速度的平方。
而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有关。
势能的计算公式为:势能=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机械能与动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转化关系。
当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会不断地转化为势能,然后再由势能转化为动能。
我们来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过程。
考虑一个自由落体的物体,当它从某一高度开始下落时,它具有一定的势能,同时也具有零动能。
随着物体下落,它的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当物体达到最低点时,它的动能达到最大值,而势能为零。
同样的,当物体开始上升时,动能逐渐减少,而势能增加,当物体再次回到起始高度时,动能为零,势能等于起始值。
这就是机械能与动能的转化过程。
机械能和动能的转化不仅仅存在于简单的自由落体运动中,还可以应用于更复杂的力学系统。
例如,弹簧振子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也会不断地在动能和势能间转化。
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它具有弹性势能;当弹簧开始振动时,势能被转化为动能,然后再由动能转化为势能,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振动停止。
机械能和动能的转化在生活中和工程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电梯的运行过程中,电能被转化为机械能,使得电梯能够上下运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化学能被转化为机械能,使得汽车能够前进;风力发电机通过转化风能为机械能,然后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总结起来,机械能与动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描述了物体运动状态和能量的转化。
动能与机械能的变化

动能与机械能的变化动能和机械能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概念,它们在描述运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能与机械能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一、动能的定义与计算公式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 1/2 × m × v²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从公式可以看出,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即当物体的质量或速度增大时,其动能也相应增大。
二、机械能的定义与计算公式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和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量,它包括了势能和动能两个方面。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为:机械能 = 动能 + 势能其中,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和相互作用力有关。
一般而言,势能的计算公式为:势能 = m × g × h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所处的高度。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高度成正比。
所以当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或高度增大时,其势能也相应增大。
三、动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当物体的速度增大时,其动能也相应增大;当物体的高度增大时,其势能也相应增大。
这意味着物体的动能可以通过增加速度来增加,而势能可以通过增加高度来增加。
例如,在一个具有势能的物体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当物体下落时,其势能逐渐减小,而动能逐渐增大。
当物体达到最低点时,其势能降至最小(为零),动能达到最大。
在物体上升时,其势能逐渐增加,而动能逐渐减小,最终回到原始的势能值。
同样地,在一个运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
例如,一个击球手击球时,将动能传递到球上,使其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动能。
而当球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其动能减小,而势能增加。
总结起来,动能和机械能在物体的运动和能量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动能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区别

动能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区别
动能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守恒定律,它们的区别如下:
1. 定义不同
动能守恒定律指出,一个物体的动能在运动过程中是不变的,即动能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动量的增加,动能的减少必然伴随着动量的减少。
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的总量是不变的,即机械能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势能的减少,机械能的减少必然伴随着势能的增加。
2. 适用范围不同
动能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动能变化,包括质点、刚体等。
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中的机械能变化,不包括热能、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变化。
3. 计算方法不同
动能守恒定律的计算方法是通过动能的公式:K=1/2mv^2,来计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计算方法则是通过机械能的公式:
E=K+U,来计算封闭系统中机械能的变化。
总之,动能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都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守恒定律,它们的区别在于定义、适用范围和计算方法不同。
在物理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守恒定律来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与机械能
动能和机械能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描述了物体在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能量转换和转移。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而机械能则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和状态而具有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动能和机械能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在物理世界中的应用。
一、动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它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
根据经典力学原理,动能可以通过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来计算。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
K = 1/2 * m * v^2
其中,K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二、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其位置和状态而具有的能力,它包括了动能和势能两个方面。
根据物理学原理,机械能可以通过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来计算。
机械能的计算公式为:
E = K + U
其中,E表示机械能,K表示动能,U表示势能。
机械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三、动能和机械能的转换和转移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换和转移。
当物体的速度改变时,它的动能也会发生变化,而机械能保持不变。
当物体的高度改变时,它的势能也会发生变化,而机械能同样保持不变。
这一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来说明:
1. 弹簧的压缩和释放:
当我们用力压缩一个弹簧时,我们为弹簧增加了势能,而动能减少到零。
当我们释放弹簧时,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弹簧快速弹开。
2. 自由落体运动:
当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体时,它的势能逐渐减小,而动能逐渐增大。
当物体落地时,势能减小到零,而动能达到最大值。
四、动能和机械能的应用
动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1. 物体运动的能量分析:
通过计算物体的动能和机械能,我们可以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过程进行能量分析。
例如,在机械工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动能和机械能来评估机器和设备的工作效率。
2. 碰撞和爆炸过程的研究:
在研究碰撞和爆炸过程时,动能和机械能的转化和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和计算物体的动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和解释碰撞和爆炸现象。
3.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动能和机械能的转化可以应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
例如,水力发电利用水的下落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利用风的运动产生的动能转化为电能。
总结:
动能和机械能是描述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概念,它们可以量化和分析物体的能量转换和转移过程。
通过理解动能和机械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这些知识不仅对于物理学研究,也对于工程技术和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