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思考——漳卫河“21·7”洪水防御启示

合集下载

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防洪规划论文

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防洪规划论文

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防洪规划论文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防洪规划论文“96.8”暴雨洪水的特点是暴雨强度大、历时短,洪水洪峰流量大,而洪量相对较小。

洪峰流量一般相当于20年一遇左右,洪水总量为10年一遇左右。

海河流域每次大水都给流域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宏大损失。

1996年,启用6个蓄滞洪区,地质灾害6000余处,交通干线中断121h,死亡200余人,全流域洪涝水造成经济损失402亿元。

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建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防洪体系现状____成立后,海河流域经过50年代、70年代初和80年代三次规划,两次大规模治理,先后修建了1900余座大中小型水库,其中山区大型水库31座,总库容256亿m3,控制山区面积的85%;修筑骨干堤防3535km(其中Ⅰ级堤防599km,Ⅱ级堤防2936km),扩建、新辟了漳卫新河、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等骨干行洪河道,扩挖了南排河、北排河、徒骇河、马颊河等骨干排涝河道,仅海河水系的设计入海才能就达24680m3/s;规划保存了28个行蓄滞洪区,可滞蓄洪水198亿m3。

按照“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治理方针,初步构筑了以堤防为根底,大型水库和蓄滞洪区为骨干,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分流入海、分区防守”的防洪格局全面形成。

1998年大水后,国家加大了水利建立投资力度,1998—2023年,中央共安排海河流域防洪工程投资166.51亿元,地方匹配投资251.6亿元。

截至2023年末,完成Ⅰ级堤防治理282km,占Ⅰ级堤防总长度的47%;Ⅱ级堤防治理619km,占Ⅱ级堤防总长度的21%;施行了黄壁庄、岗南、王快、于桥、大黑汀等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了盘石头水库和永定河滞洪水库;蓄滞洪区内解决救生问题的人口增加到131万人,占蓄滞洪区总人口的25%;防洪非工程建立也得到初步加强。

2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经过屡次治理,海河防洪体系建立获得很大成效,但由于流域水情复杂、治理投入缺乏等原因,防洪减灾体系建立与新形势下的防洪保安要求还有很大间隔,尚不具备抵御标准洪水的才能,洪水仍然是流域的心腹大患。

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

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

附件: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漳卫河位于海河流域南端,洪水调度涉及晋、冀、豫、鲁四省,关系到流域内邯郸、安阳、德州等重要城市、广大平原地区以及京广、京沪、京港澳等铁路、公路设施的防洪安全。

近年来,漳卫河的防洪工程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岳城水库完成了除险加固,盘石头水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漳河、漳卫新河得到治理,新开辟了崔家桥滞洪区,原有的洪水调度方案已不能适应现状需求。

为进一步做好漳卫河洪水调度工作,依据《海河流域综合规划》、《海河流域防洪规划》,结合防洪工程现状,修订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如下:一、防洪工程状况漳卫河主要由漳河、卫河、卫运河、漳卫新河、南运河等组成,流域面积3758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68%、平原占32%。

漳卫河已基本建成由水库、堤防、水闸、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

在科学调度水库,适时运用蓄滞洪区分洪和加强堤防防守情况下,卫河基本可防御20年一遇洪水,漳河、卫运河、漳卫新河(辛集闸以上)基本可防御50年一遇洪水。

(一)河道堤防现状情况下,漳河穿漳涵洞以上河道除右堤局部堤段超高不满足规划要求外,行洪能力基本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穿漳涵洞以下河道(含滩区)行洪能力基本达到1500立方米每秒;共产主义渠刘庄闸至老观嘴段行洪能力250立方米每秒;卫河淇门至老观嘴段行洪能力250~300立方米每秒,老观嘴以下段行洪能力1500~2200立方米每秒;卫运河行洪能力2300~3700立方米每秒;漳卫新河四女寺枢纽至辛集闸河段行洪能力3500立方米每秒,辛集闸以下河段淤积严重,行洪能力1500~1000立方米每秒。

南运河四女寺至捷地河段现状行洪能力300~150立方米每秒。

捷地减河行洪能力150~80立方米每秒。

漳卫河主要河道行洪能力见表1。

表1 漳卫河主要河道行洪能力表现状堤防超高是指按设计洪水流量行洪时,现状水位与堤顶高程的差值,分左、右堤两个数值。

(二)水库工程漳卫河现有大中型水库31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主要指标见表2。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防洪能力: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可以构建完整的、高效的防洪系统,包括堤防、闸坝、水库等设施,能够更有效地控制洪水的流动和储存洪水,减少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提高防洪能力。

2. 保护生态环境: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不仅能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减少因抗洪工程对河流、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保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

3. 促进经济发展: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防洪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工程建设,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减少洪水对农田、城市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保障经济的稳定运行。

4. 加强国家安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对于加强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破坏性最大的一种,对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产生重大威胁。

通过完善防洪工程体系,能够提前预警、预防和控制洪水的发生和扩大,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对于提高防洪能力、保护生态环
境、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加强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防汛防洪总结与反思心得感悟

防汛防洪总结与反思心得感悟

防汛防洪总结与反思心得感悟防汛防洪总结与反思心得感悟一、总结今年夏季,我国多地区受到了强降雨的侵袭,导致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汛防洪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对这次防汛防洪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我深切体会到了以下几点:1. 预防与准备工作的重要性:预知灾情、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是防汛防洪工作的重要环节。

及时查看天气预报、水情信息,组织人员对易发洪区进行排查、加固堤坝和高低桥梁等设施,做好防洪抗灾物资的调配,能够有效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2. 组织协调的重要性:在灾情发生时,组织协调各方力量是成功应对洪涝灾害的关键。

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志愿者等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好抢险救灾和人员疏散工作。

3. 加强河道维护与建设:河道是防汛防洪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要加大对河道的维护与治理力度,清理淤泥、清理河道两侧的杂草垃圾,加强堤坝的巡查与加固,确保河道的通畅和堤坝的安全。

4. 教育与宣传的重要性:宣传教育是提升公众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防汛防洪工作中,要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增强公众的应急能力。

二、反思虽然我们在这次的防汛防洪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经过反思,我认为主要反思以下几点:1. 预警机制不健全:虽然我们及时查看了天气预报和水情信息,但对于突发的洪水还是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

应该加强与气象、水利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科学完善的预警系统,提高对洪水的预警能力。

2. 抢险救灾工作不及时:在灾情发生后,我们组织协调的能力有待提高。

有些救援力量没有及时到达灾区,导致救援工作的滞后。

在今后的防汛防洪工作中,应该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组织协调工作,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效率。

3. 河道维护不到位:虽然我们加大了对河道的维护力度,但清理工作还是不够及时和彻底。

河道两侧的杂草垃圾清理得不够彻底,河道出现了淤泥积水现象。

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河道的巡查与清理工作,确保河道的通畅。

河南省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

河南省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3年第9期勘测设计河南省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景占杰(河南省海河流域水利事务中心,河南新乡453002)摘要:文章根据河南省海河流域蓄滞洪区的特性和其在流域防洪中的重要位置,并结合“21·7”洪水暴露出的防洪突出问题,对蓄滞洪区建设工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分析。

确定了防洪工程、排涝工程建设内容,分析了堤防、进退设施、排涝涵闸、桥梁等工程的级别、规模和形式,并进行工程设计。

根据蓄滞洪区现状和有关要求,针对安全建设主要考虑居民异地安置、安全区和撤退道路等安置方式。

研究成果为类似蓄滞洪区的建设,提供科学经济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蓄滞洪区;防洪工程;排涝工程;设计中图分类号:TV8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853(2023)09-0092-021蓄滞洪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背景河南省海流域现有蓄滞洪区9处,分布于卫河干流上7处(良相坡、柳围坡、白寺坡、共渠西、长虹渠、小滩坡、任固坡);分布于卫河支流安阳河1处(崔家桥)、汤河1处(广润坡)。

在2010年8月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编制完成的《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中对蓄滞洪区进行了分类,河南省海流域的9处蓄滞洪区中,一般蓄滞洪区7处:良相坡、柳围坡、白寺坡、共渠西、长虹渠、崔家桥和广润坡;保留蓄滞洪区2处:小滩坡和任固坡。

蓄滞洪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主要以《漳卫河“21·7”洪水灾后治理实施方案》为依据,同时根据相关规范、规程,并参考河南省淮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工程(目前正在实施)设计和批复文件,对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建设标准和治理规划原则进行分析探讨。

2防洪工程设计分析2.1蓄滞洪区防洪堤(隔堤)根据《蓄滞洪区设计规范》规定,蓄滞洪区堤防工程的级别和设计洪水标准,应根据蓄滞洪区类别、堤防在防洪体系中的地位和各堤段的具体情况,按批准的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分析确定。

2.2进洪、退洪控制工程蓄滞洪区的分洪、退洪控制工程,以及穿堤涵闸等建筑物级别和设计洪水标准,按所在堤防工程的级别与建筑物规模相应级别两者的高值确定。

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

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

附件: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漳卫河位于海河流域南端,洪水调度涉及晋、冀、豫、鲁四省,关系到流域内邯郸、安阳、德州等重要城市、广大平原地区以及京广、京沪、京港澳等铁路、公路设施的防洪安全。

近年来,漳卫河的防洪工程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岳城水库完成了除险加固,盘石头水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漳河、漳卫新河得到治理,新开辟了崔家桥滞洪区,原有的洪水调度方案已不能适应现状需求。

为进一步做好漳卫河洪水调度工作,依据《海河流域综合规划》、《海河流域防洪规划》,结合防洪工程现状,修订漳卫河洪水调度方案如下:一、防洪工程状况漳卫河主要由漳河、卫河、卫运河、漳卫新河、南运河等组成,流域面积3758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68%、平原占32%。

漳卫河已基本建成由水库、堤防、水闸、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

在科学调度水库,适时运用蓄滞洪区分洪和加强堤防防守情况下,卫河基本可防御20年一遇洪水,漳河、卫运河、漳卫新河(辛集闸以上)基本可防御50年一遇洪水。

(一)河道堤防现状情况下,漳河穿漳涵洞以上河道除右堤局部堤段超高不满足规划要求外,行洪能力基本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穿漳涵洞以下河道(含滩区)行洪能力基本达到1500立方米每秒;共产主义渠刘庄闸至老观嘴段行洪能力250立方米每秒;卫河淇门至老观嘴段行洪能力250~300立方米每秒,老观嘴以下段行洪能力1500~2200立方米每秒;卫运河行洪能力2300~3700立方米每秒;漳卫新河四女寺枢纽至辛集闸河段行洪能力3500立方米每秒,辛集闸以下河段淤积严重,行洪能力1500~1000立方米每秒。

南运河四女寺至捷地河段现状行洪能力300~150立方米每秒。

捷地减河行洪能力150~80立方米每秒。

漳卫河主要河道行洪能力见表1。

表1 漳卫河主要河道行洪能力表程);现状堤防超高是指按设计洪水流量行洪时,现状水位与堤顶高程的差值,分左、右堤两个数值。

(二)水库工程漳卫河现有大中型水库31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主要指标见表2。

对漳卫南运河防洪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漳卫南运河防洪若干问题的思考
峰相遇 。
3 切 实解 决 防洪 工程 与 担 负 的 防洪任 务 不 相适 应 的 问题
建 国 以后 , 卫 南 运 河 历 经 5 代 、O年 代 的两 次 大规 漳 O年 7
模 的治理 , 洪水入 海下 泄设计 流量 由 15 9 6年 的 4 0 s 0 m / 提
高 到 15 9 8年 的 8 0 s 后 又 提 高 到 17 5m / , 9 3年 的 3 0 m / , 50 s 并 经 历 了 15 、 9 4 15 、9 3 1 8 9 3 15 、 9 5 16 、9 2年 及 1 9 9 6年 洪 水 的 考 验 。 从 防御 5 但 O年 一 遇 的 洪 水 标 准 来 看 , 洪 工 程 还 存 在 防
漳 卫 南 运 河 的洪 涝 灾 害 和 水 资 源 短 缺 、 污 染 构 成 了 本 水
河 系的三大主要问题。
5 mm 左 右 。 区 年 降 雨 量 一 般 为 7 0—8 0 m, 原 为 0 山 0 0m 平
5 0~60 m。 自 太 平 洋 的 夏 季 温 暖 气 流 , 太 行 山 脉 抬 0 0m 来 受 升, 常在 山前 形 成 暴 雨 中心 。 一 带 地 形 陡 峻 , 蓄 能 力 强 , 这 滞 极 易形成较 大洪水 。 大洪 水年 份的暴 雨都具 有强度 大 、 较 持 续 时间长 、 罩范围广的特 点 , 成各支流河 水同时爆涨 , 笼 造 洪
河 左 堤 堤 防 干 容 重 的
2 防洪 安全 仍 然是 本 河 系所 面 临的 三大 问题 之一
自古 以 来 , 涝 灾 害 就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心 腹 之 患 。 中 国 洪 新 成 立 以后 , 主 要 江河 防 洪 工 程 投 入 了 大 量 的人 力 、 力 、 对 物 财

建立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之我见

建立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之我见

建立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之我见我国是洪涝灾害十分频繁的国家,特别是最近十年来,洪涝灾害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面对日益加重的自然灾害,完全靠防洪工程系统、完全依靠专业队伍及解放军是不够的。

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应对洪水灾害,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關键词: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流域管理洪涝灾害的后果最终是以居民生命和财产以及社会各种公用设施的被害程度来体现的。

目前我国的防洪重任主要是交给水利部门修堤筑坝,并依靠解放军在汛期进行抢险救灾来确保社会的安全。

一、防洪减灾人人有责防洪减灾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防洪和减灾。

防洪是指用防洪工程体系,加上洪水预报、调度等手段,使洪水顺利下泄,不致泛滥成灾;减灾是指通过对洪泛区域的日常管理,加强洪泛区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一旦发生洪水泛滥也会将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压缩到最低程度。

目前我国在防洪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多,但在减灾方面工作还很薄弱,甚至是空白。

比如美国在进行洪泛区管理时,将100年一遇洪水的淹没范围定义为洪泛区。

在该区域内的一切建筑都要取得许可证。

建筑物要达到一定的耐水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取得政府贷款,不能参加洪水保险。

在该区域内的建筑物多次被淹或淹没一次其修复费用超过房屋产值50%以上的国家要强行收购,住户向其他地方迁移。

同时政府要求在该区域内的城镇必须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洪水保险工作。

对于达不到上述标准的不准参加洪水保险,…。

对于所划定的洪泛区域,是不允许自由开发和发展的,其发展是受国家设定的各种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能够充分保证在洪水泛滥时,该地区是相对安全的,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通过这样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地区自身防御洪水灾害的能力。

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对防洪工程的依赖和压力。

近年来由于注重宣传水利建设成就,对于我国70余万km2的广大洪泛平原所存在的洪水风险宣传不够。

除江河沿岸的广大居民对洪水灾害的严重性有一定体验外,大多数地方领导及群众对洪水风险认识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思考——漳卫河“217”洪水
防御启示
袁军;朱晓春;毛慧慧;魏广平
【期刊名称】《中国水利》
【年(卷),期】2022()8
【摘要】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区域位置重要,同时也是水旱灾害严重地区之一,防洪保安责任重大。

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是新阶段推动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回顾了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成就,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结合漳卫河“21·7”洪水防御情况和暴露出的问题,全面检视了防洪体系短板和薄弱环节,从加强流域治理管理“四个统一”视角提出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议,为全面提升流域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推进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2-14)
【作者】袁军;朱晓春;毛慧慧;魏广平
【作者单位】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TV882.1
【相关文献】
1.流域中小洪水与洪水资源利用思路探讨——以漳卫南运河"7·19"洪水为例
2.加快完善淮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3.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提升
洪涝灾害防御能力4.关于漳卫河洪水防御有关问题思考5.卫河“21·7”暴雨洪水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