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斋单书写格式
丧事的做七

丧事的做七民间有“守七”的习俗,死者自去世之日起,其家属每隔7日要设祭1次,俗称“做七”。
直到49天,第七个七日---“断七”为止。
其中以“头七”和“五七” 最为隆重。
“在“五七”的前一夜,很多地方都流行搭“望乡台”。
传说,死者只到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会在阴间里登上“望乡台”眺望阳间的家室,会见亲友。
江南一带习惯在台上放把靠背椅,在椅子上放置一件死者的衣衫,上面罩把伞,由道士做法事。
时辰到时,道士会拿一张白纸去往牌位上粘,若是粘住了,即喊:“亡魂回家了。
”顿时家人哭作一团。
到了七七四十九天,便要做"断七"。
断七过后就出了孝期。
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
据说是希望死者还能复生。
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彻底破灭了。
实际上停柩的时间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天子诸侯,需要浩大的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
按传统的说法,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事实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
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
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
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
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
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
而道家也认为超度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
有些地方,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回来,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负担,如果死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
行堂用斋规矩

行堂用斋规矩核心提示:这个吃饭要注意!我们有两个碗,一个装菜、一个装饭,行堂的时候这个碗放在桌子的最前面。
在开始吃饭的时候,把碗先拿起来,这个筷子是横在前面的,筷子为什么横着放而不是竖着放呢,这代表横遍十方。
什么横遍十方?我们的本性横遍十方。
一个手扶着筷子的末段,一个手拿起筷子,然后把饭端到你的面前,再把菜拿到你面...这个吃饭要注意!我们有两个碗,一个装菜、一个装饭,行堂的时候这个碗放在桌子的最前面。
在开始吃饭的时候,把碗先拿起来,这个筷子是横在前面的,筷子为什么横着放而不是竖着放呢,这代表横遍十方。
什么横遍十方?我们的本性横遍十方。
一个手扶着筷子的末段,一个手拿起筷子,然后把饭端到你的面前,再把菜拿到你面前,就可以开始吃饭了。
前面三口呢,左边一口,愿断一切恶;右边一口,愿修一切善;当中一口,誓度一切众生,这三口是默念这三句话,然后就可以正规进入吃饭了。
如果说饭不够了,就把自己的饭碗放在桌子的前沿。
行堂的主要是看,大家都在吃饭,前面有碗拿出来了,你不知道这到底是菜碗还是饭碗,怎么办?就看手里有没有端碗,手里端碗的,推出来的碗可能是菜碗,快拿菜过来。
如果手里没碗,那说明是端饭的碗放在前面,要添饭了,那就赶快过来添饭。
你要配合的是什么呢,给你添多少饭是要你配合的。
怎么配合?你拿筷子比划,添碗底、还是半碗、还是满碗?你比划多少就给你添多少。
如果是菜的话,就把菜碗放在桌子前沿,你手里捧着饭碗,就知道你要添菜了。
行堂的要注意,你拿的什么菜要让对方看到,你拿来的如果是他不喜欢的,他可能就会要少点或者不要,其他行堂再来添,所以你拿什么菜要让对方看到,这要配合,这个都是默契的,要多少菜,你也是比划。
中午晚上有汤,你是要汤的、干的、还是要稀的,都是用筷子示意出来。
要干的筷子就竖起来,表示要干的;要稀的就平滑,表示我是要汤,这个语言记住了啊,行堂的语言,吃饭也有语言的。
吃好了之后,把饭碗和菜碗轻轻的摞在一起,不要发出声音来,把这两个碗放在桌子的最前沿,碗的边不要露出桌子的边,否则行堂时会弄掉,但是又要放在前面,我们目测一般都不准,老和尚有时还要拿筷子在桌边划一下,衡量碗的具体位置,不够碗再往上推一点,多了往后撤一点。
给已故人服纸书写规范

- 1 -中国甘肃平凉庄浪县郑河乡区域给已亡故之人忌日烧纸时,所服纸包之上的书写规范方法。
- 2 -目录:一,子女为已故父母服纸格式及注释::::::::::::::::3—5叶二,孙为已故祖父母服纸格式及注释::::::::::::::::6—8叶三,夫或妻为已故夫妻服纸格式及注释::::::::::::::::9—11叶- 3 -四,总注::::::12叶谨具冥财乙封上奉於故先考○府君之神今逢○○之期神其有知前来- 4 -收讫尚哀子○○叩化享唯公元○○年○○月○○日谨具冥财乙封上奉於故先妣○慈君○孺人之神- 5 -今逢○○之期神其有知前来收讫尚哀子○○叩化享唯公元○○年○○月○○日- 6 -注:以上两叶为子女给已故父母服纸所书格式。
第一页其正文中第一个○代表父之姓氏;第二第三个○代表父亡后相应忌日,【如:百日之期】;第三第四个○代表子女之名;后几个○是年月日。
第二叶正文中第一个○代表父姓;第二个○代表母姓;第三第四个○同样代表母亡后相应忌日;第五第六个○同是子女之名;后几个同年月日。
上两页以子为例,如果是女书,女名前则书为女,而非子;另有长次之分,无论子女书,应在名之前书明长次子女。
【如:长子某某叩化,次女某某叩化】- 7 -谨具冥财乙封上奉於故祖考○府君之神今逢○○之期神其有知前来收用尚孙男○○叩化- 8 -享唯公元○○年○○月○○日谨具冥财乙封上奉於故祖妣○慈君○孺人之神今逢○○之期神其有知前来收用- 9 -尚孙女○○叩化享唯公元○○年○○月○○日注:以上两叶为孙给已故祖父母服纸所书格式。
第一页其正文中第一个○代表祖父之姓氏;第二第三个○代表祖父亡后相应忌日,【如:一年之期】;第三第四个○代表孙之名;后几个○是年月日。
第二叶正文中第一个○代表祖父姓;第二个○代表祖母姓;第三第四个○同样代- 10 -表祖母亡后相应忌日;第五第六个○同是孙之名;后几个同年月日。
上两页以孙为例,如果是男孙书,名前则书为孙男,如果是女孙书,名前则书为孙女。
给先人烧寒衣写名字的格式

给先人烧寒衣写名字的格式给先人烧寒衣时,可以按照以下格式写名字:
1. 在纸上以端正的字体写下先人的姓名(可以使用帖子字、楷书字等)。
2. 姓名的首字可以加上先人的身份(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等)。
3. 在姓名的下方可以写上先人的生卒年份,以便辨认。
4. 如果有其他需要表达的信息,如先人的爱好、成就等,也可以在姓名下方写上。
例如:
祖母:李明珠
1920-1998
喜爱织毛衣
父亲:王志华
1945-2015
热爱旅行、助人为乐
这样的格式可以使先人的姓名清晰可辨,方便祭拜时的记录和辨认。
烧 七 清 单

烧七清单
头七:丙申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不犯上坟祭祀;
二七:丙申年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不犯不上坟半路祭祀;
三七:丙申年农历十二月初七日犯七半路插七面小白旗,上坟祭祀;
四七:丙申年农历十二月十四日犯暗七半路插七面小白旗,半路祭祀;
五七:丙申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犯暗七半路插七面小白旗,上坟祭祀,拿香、酒、炮、冥币、元宝、五色贡品;
六七:丙申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犯暗七半路插七面小白旗,不上坟半路祭祀;
尽七:丁酉年农历正月初六日不犯,上坟祭祀,拿香、酒、炮、冥币、元宝、五色贡品。
老人去世七单书写格式

老人去世七单书写格式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用“七”这个数字来表示哀悼和悼念的时间。
所谓七单书,即是为逝去的亲人撰写的一种悼文,在文化传统中被称为“挽联”和“祭文”。
在这种形式中,文化价值得到了体现和传承。
七单书的书写格式也已经被规范化。
下面,本文就会详细介绍一下老人去世七单书写格式。
一、七单书的总体格式:1.题目:行书体称为“联、祭”,隶书体称为“祭、联”。
2.撰写者姓名:一般在题目下面写上。
3.内容:包括祭文一段、挽联四首(合称为“五挽”)。
4.格式:必须写在红色、黄色或白色的纸上,字体应当端庄工整,大小宜适宜。
根据民间的传统,挽联一般排列在祭文前面,而且挽联要分上下两段,分别为对联,即第一句和第二句要有点平韵,第三句和第四句也应当有一定的呼应关系。
二、五挽的写法和文句:五挽通常是用语简明、难度不大的韵文来表达哀思之情。
常常包含以下几种类型:1.悼念逝去的人:“如梦如烟俯首哀,楼阁寥落语声难。
回首昔年行处路,当年笑语已成空。
”“黄泉归路别,世事变依稀,今宵有谁问,厚此别离悲。
”2.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冷雨凄风寒意重,一盏寂寞夜灯明。
细数今生日日月,故人离我更离情。
”“花开花谢梦中来,世事飘忽易匆忙。
回首去年今月日,故人离我去何方。
”3.表达与逝者的不舍和刻骨的痛苦:“疏星残月夜灯明,思念故人痛断肠。
天涯共此时,只愿晚来天一样。
”“世间莫若相思苦,唯愿千里共君怀。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4.表达对故人的崇敬之心:“残灯难改夜,此生永梦醒,一瞬即逝梦,千载不忘勤。
”“温存寂静人如山,泪滴芳华清如讴,短暂九泉终无恨,万世流芳留千载。
”三、祭文的写法和文句:祭文是描述逝者生平经历和品德,表达哀思、怀念和感激之情的长篇文章。
祭文的构思要体现故人的生平轨迹,品德与事业,其中褒贬相间,即便存在着不足,也应当体现敬意和感恩之情。
祭文的结构一般为一句或两句话作为开头,而后经过一段铿锵有力的铺垫,来表述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西安地区亡人七单范文

西安地区亡人七单范文
以下是一份天津地区亡人七单范文:
丧事承办商号:XXX 丧事承办
联系人:XXX
电话:XXX
地址:XXX
敬告亲友:
不幸消息,XXX(逝者姓名) 已于 XX 年 XX 月 XX 日 XX 时 XX 分去世,享年 XX 岁。
为确保逝者安宁,我们将在 XX 天内举行丧礼。
在此期间,请亲友不要过于悲痛,尊重逝者,文明礼仪。
丧礼时间:XX 年 XX 月 XX 日 (星期 X)XX 时 XX 分
丧礼地点:XXX
丧事承办商号将全程提供协助,确保丧事顺利进行。
如有需要,请随时联系我们。
再次表达我们对所有亲友的哀思和慰问。
硬笔作品纸格式 示范七言

硬笔作品纸格式示范七言硬笔作品纸格式通常会根据具体需求和规范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硬笔作品纸格式,适用于七言诗的书写。
作品纸尺寸:硬笔作品纸的尺寸通常为140mm x 200mm,这是比较常见的尺寸,但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格式设置:天地头:作品纸的上端和下端通常留有空白,称为天地头。
天头一般不少于50mm,地头一般不少于30mm,以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折叠格:如果作品纸需要折叠,应该折叠成均匀的格式。
一般来说,可以将其折叠成七言诗的格式,每行七个字,共八行。
标题:作品的标题应该简洁明了,放在作品的上方中央位置。
标题的字体应该比正文大一些,以突出重点。
正文:正文应该按照一定的格式书写,每行七个字,共八行。
每行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间距,以使作品更加整齐美观。
落款:落款应该放在作品的下方中央位置,注明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等信息。
落款的字体应该比正文小一些,以避免喧宾夺主。
示范七言诗作品纸格式:以下是一个示例,展示了一个七言诗作品的格式:天头:50mm 正文:第一行(7个字)+ 第二行(7个字)+ 第三行(7个字)+ 第四行(7个字)+ 第五行(7个字)+ 第六行(7个字)+ 第七行(7个字)+ 第八行(7个字)地头:30mm 落款:(作者姓名)+ (创作时间)注意事项:1.在书写七言诗时,要注意每个字的间距要均匀,不要过大或过小。
2.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流畅性和力度,不要过于生硬或轻浮。
3.在整体布局上,要注意作品的协调性和美感,不要过于拥挤或分散。
4.在落款时,要注意注明作者和创作时间等信息,以便于识别和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斋单书写格式
挽幛挽联
(一)挽幛
1.挽幛
挽幛是为悼念逝者而送的一种哀悼礼品,也称礼幛。
大多是独立成幅,通常用整幅布或绸布做成,也有人用床单或毛毯代替。
挽幛悬挂于祭奠逝者的灵堂、追悼会或遗体告别场所,为了便于悬挂,挽幛通常竖幅,上面的文字多为竖写,也有用横写,文字常先用纸写好,然后用大头针或线缝在上面。
2.挽幛的格式及内容
挽幛大多竖挂直写,文字从右向左分三部分书写。
第一部分(上款):面向挽幛为准,右边顶格写依次写对逝者的称呼、姓名及颂词。
如“尊岳母XXX千古”、“好男儿XXX烈士”。
第二部分:正中间写祭悼语,字体要大些,但不可超过上款与下款,也可用一个“奠”字替代祭悼语。
如“慈范永存”、“为国捐躯名垂千古”。
第三部分(下款):面向挽幛为准,左边依次写上送挽幛人的身份、称呼、姓名。
如
“愚婿XXX敬挽”、“XXX村全体肃挽”。
3.挽幛的要求
(1)挽幛的题词不拘一格,不限字数,但通常以四字句为多。
(2)撰写挽幛的纸张大小不一,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挽幛的字体要端正,采用白纸黑字或黑纸白字。
(4)挽幛的所用的词汇能涵盖逝者一生的功德、品行及挽者的心情、愿望等。
(二)挽联
1.挽联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
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也可写在长幅白纸上。
通常贴在追悼会会场两侧、门口、骨灰盒两侧。
2.挽联的格式与内容
挽联一般分上下联,表示逝者的生平、成绩和美德,以及他的死亡对后人的影响等。
竖直书写,以面对挽联为准,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3.撰写挽联的要求
(1)上下联之间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辞意相对相辅,句式仍要对偶,字数相等。
如“一生俭朴留嘉范半世勤劳传美风”、“满目芳华应能笑慰毕生勤劳堪称楷模”“良操美德千古在亮节高风万古存”等。
(2)白底黑字,书写挽联的常用字体是正楷、行书、行草,也有人用隶书和篆书,但左右字体必须统一。
(三)花圈挽带
1.花圈
花圈、花篮是现代追悼会用以哀挽逝者的一种手段,用纸花或鲜
花扎成的花圈,正中写一个大大的“奠”或“悼”字,两边各系上挽带,实际上是挽幛简化后的一种形式,不仅简便,而且更为文明和文雅。
2.花圈挽带的格式与内容
花圈或花篮上的挽条的书写,以面向花圈和花篮为准,右边挽带上写逝者的名字和哀挽词句,左边的挽带写落款,即送花圈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名字。
署名后,写上“哀挽”、“敬挽”、“泣挽”、“叩拜”、“泣拜”、“哀献”等词。
如上联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
在书写格式上,一般左边挽带的第一个字要比右边的第一个字低一至两个字的位置。
3.书写花圈挽的注意事项
(1)哀挽词因人而异。
(2)挽带的长短、宽窄要礼花圈、花篮的大小而定。
(3)挽带的下端可剪出二个尖角,呈八字型挂在花圈、花篮上。
(3)白底黑字,字体可以是行书,也可以是正楷,但左右字体必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