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南硕堂:南京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2024年考研全科定制辅导计划
南京大学法语精英班概况及学生感言

南京大学法语精英班概况及学生感言2008年10月10日,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发起,南京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教务处和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第一届南京大学精英法语班正式举行了开学典礼。
本届精英法语班从南京大学应届本科生中挑选优秀学生25人参加,历时两年,通过聘请法方外教和中方教师共同管理,小班教学,配合以学术讲座和各种形式的交流,着重强化学生对法语和法国文化的学习。
该班开学后由南京大学高研院和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处共同管理。
学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学员将获得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颁发的精英法语班结业证书。
目前,该班同学即将结束为期两年的学习,他们中间的很多同学表示,该班开办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泼,师生交流充分,很多同学不但学习了法语这门语言,还学习了法国文化,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法语的方法,可以今后进一步继续对法语和法国文化的学习。
以下是部分学生参加法语班的体会:2008年9月,我加入了南京大学第一届法语精英班,当时对于能够进入这个中法合办的班级感到甚是荣幸与惊喜。
两任教师Romain 与Louis ,尽管教学风格迥异,但都非常的认真与负责,并且不断尝试着新的方式以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除了课堂上教授法语的基本语言知识之外,政治、文学、社会变迁、环境问题、法律以及建筑艺术也是经常议论的话题。
Romain 会在每周六为大家播放法国电影;Louis 让同学们分成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议题进行资料搜集和研究,然后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25个人的小班教学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站在讲台前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互动,课堂上激烈的讨论、角色表演以及野外活动使得这个团体显得尤为的亲密而有活力。
尽管大家来自不同的院系,但正是这种专业背景的差异使得课堂上常常擦出意料之外的火花。
2008年的九华山之行和2009年的西递之行,同样让我觉得非常难忘。
也许我现在无法即刻说出在法语精英班近两年的学习经历带给了我什么,但这份经历是我在南大生活扉页中最为独特的一页。
新祥旭南硕堂: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2024年考研全科定制辅导计划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2024年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
主要有以下板块:南京大学哲学系的专业介绍,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复试内容,录取办法,复习规划等几大方面。
一、院系介绍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是中央大学哲学系,创立于1920年。
1952年院系调整时撤销系建制,1960年恢复设立政治系哲学专业,1977年恢复哲学系,2000年在哲学系编制内设立宗教学系。
本系另一源头为民国时期另一哲学重镇——金陵大学哲学系。
在数十年历史中,刘伯明、汤用彤、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程石泉、倪青元、殷海光、熊伟、陈康、苗力田、潘菽、孙叔平、孙伯鍨等一批哲学大师和著名学者曾先后在本系任教。
1978年,以本系教师胡福明为主要作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了历史性重大影响,并直接成为改革开放的理论先声。
在数代学者的努力下,本系形成了既注重学科基础研究、又关注现实社会生活的优良传统,迄今已发展成为人才培养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齐全,研究成就显著,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教学与研究基地。
本系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哲学系之一。
2002年成为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东方哲学与宗教(自设)等八个博士点和相应硕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全国重点学科,宗教学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并设有涵盖上列所有学科的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哲学一级学科于2008年被遴选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09年被遴选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本系还主持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与硕士点的建设工作。
各学科均可接受访问学者、进修教师和海外留学生。
二、专业介绍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院系:哲学系招生专业: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方向:01(全日制)科学技术哲学02(全日制)科学技术与社会03(全日制)科学技术史04(全日制)社会科学哲学05(全日制)科学技术哲学流派研究06(全日制)科技伦理学拟招生人数:4考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或 265 二外法语③673 哲学综合④918 科学技术哲学三、参考书目673哲学综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版)》,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哲学概论》,林德宏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德语语言文学硕士生课程设置-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050204D06
张辛仪、卢盛舟、陈民
2
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旨在指导德语文学方向的研究生对德语经典作家的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并结合作家生平和时代背景以及当下研究的热点进行文本分析。在作家选择上,会选取各个不同时代和文学时期的作家,既包括德语文豪如歌德、席勒等,也不忘当下的德语文坛新秀;既包括在中国知名度较高的托马斯▪曼、卡夫卡、布莱希特、格拉斯等,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中国尚未获得足够重视的德语大家如克莱斯特、毕希纳等;兼顾德瑞奥三个德语国家,尤其是瑞士作家迪伦马特、奥地利作家本恩哈德以及一系列优秀移民作家等;也考虑到作家的性别平衡,尤其像重要女作家如AnnettevonDroste-Hülshoff、Ingeborg Bachmann、Elfriede Jelinek等。在选取作品时会兼顾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不同文体。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启发式提问、讲解、点评,学生课后阅读、课堂报告、共同研讨。
学术研究与方法
(德语)
(新增)
常玲玲、孔德明、卢盛舟、王露杨、李彬
2
方法实践类课程、交叉前沿类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德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了解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为学生进行论文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介绍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领域实证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所涉及的问题包括:基本概念、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选题、文献回顾、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我们将利用德语系现有的与国外学术机构合作的资源,定期邀请德国语言研究院或大学的教授专家走进课堂来讲学(已有协议),包括对兄弟院系教授的邀请。课程会时常摘选一些重要学术刊物上的相关论文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作者在方法上运用的经典之处。启发学生会把握语言研究中的科学方法去处理不同的语言现象。
2024年南京大学外交学专业考研研究方向,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线,备考经验指导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2024年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外交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
主要有以下板块: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介绍,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院系介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组建于2021年,致力于国际关系、世界政治、国家安全等方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南京大学国际政治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学系和1924年成立的金陵大学政治学系。
新中国成立以后,南京大学的国际问题研究薪火相传,形成了自身的学术特色。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设有国际政治系、外交与国际事务系2个系,以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华智全球治理研究院为科研支撑平台,并主办《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期刊。
学院依托于具有百年历史的南京大学政治学学科,入选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以及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群,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单位。
根据国家需求,学院积极推动国家安全、国际组织等学科方向的建设,助推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入选江苏省重点学科。
二、专业介绍招生年份:2023年招生院系:国际关系研究院招生专业:外交学拟招生人数:3研究方向:01(全日制)外交学理论与实践02(全日制)当代中国外交研究03(全日制)大国外交研究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64二外德语或265二外法语③619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④943专业英语三、参考书目1.《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倪世雄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国际关系评论》朱瀛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4、5、6辑;3.《国际关系史》(上、下)王绳祖、何春超著,法律出版社;4.《国际关系史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
四、2022年复试分数线五、2022年招生名额,复试人数及复试比例六、2022年复试内容和要求我院采用远程网络复试,不设单独笔试环节,面试平台为腾讯会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2023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
主要有以下板块: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介绍,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指导等几大方面。
一、院系介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肇始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的英文专修科,历经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1920)、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24)、第四中山大学外国文学系(1927)、国立中央大学外国文学系(1928)、国立中央大学外国语文系(1938),国立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系(1949)、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1955)等历史时期,1993年扩建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历代外院人砥砺奋进,薪火传承,形成了严谨踏实、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
外国语学院秉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的理念,踏实进取、不懈创新,在办学各个领域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1981年英语语言文学和法语语言文学成为国务院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英语语言文学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2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外国语言文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立俄语语言文学和德语语言文学博士点;2007年法语语言文学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8年外国语言文学成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09年入选江苏省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010年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2011年设立东亚语言文学博士点;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入选教育部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再次入选教育部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专业介绍
招生年份:2023年
招生院系:外国语学院
招生专业:
法语语言文学
拟招生人数:7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翻译学
02(全日制)法语文学
03(全日制)法语语言学
04(全日制)中法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61二外英语或262二外俄语或263二外日语或264二外德语
③678专业语言能力
④967法语专业知识综合
三、参考书目
近年来全国法语专业统编教材;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
《翻译论》许钧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许钧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任何法文编写的法国文学作品选读或法国文学史。
四、2023年复试分数线
1、我院各专业不接受任何理由的破格申请;
2、我院各专业不接受任何理由的调剂申请。
五、2023年招生名额,复试人数及复试比例
1、学术学位硕士:
六、2023年复试内容和要求
我院今年采用线下复试方式。
1、学术学位硕士:
(1)笔试(满分 150 分):
1)形式:闭卷笔试。
2)时间: 3 小时。
3)涉及科目:专业综合能力测试。
4)笔试及格线:90 分。
5)笔试不及格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
(2)面试(满分 150 分):
1)形式:口试。
2)内容和要求:复试小组对考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第二外语、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等进行综合考察(复试第二外语语种须与初试第二外语语种一致)。
3)面试成绩=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满分 100 分) + 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综合考核成绩(满分 30 分)+ 第二外语测试成绩(满分 20 分)。
4)面试及格线:90 分。
面试不及格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
5)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综合考核及格线:18 分。
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综合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专业学位硕士:
(1)笔试(满分 150 分):
1)形式:闭卷笔试。
2)时间: 3 小时。
3)涉及科目:专业综合能力测试。
4)笔试及格线:90 分。
5)笔试不及格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
(2)面试(满分 150 分):
1)形式:口试。
2)内容和要求:复试小组对考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等进行综合考察。
3)面试成绩=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满分 120 分)+ 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综合考核成绩(满分 30 分)。
4)面试及格线:90 分。
面试不及格视为复试不合格将不予录取。
5)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综合考核及格线:18 分。
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综合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七、2023年拟录取办法
1、复试成绩 = 笔试成绩 + 面试成绩(笔试和面试满分各 150 分)
2、总成绩计算
(1)学术学位硕士考生总成绩 = 初试总分 + 复试成绩;
(2)专业学位硕士考生总成绩 = 初试总分 + 复试成绩。
3、排名方法:
(1)学术学位硕士:各专业按照考生总成绩(即:初试总分+ 复试成绩)排名,由高到低录取;报考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按照以上程序分 A、B 组单独排名。
(2)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按照考生总成绩(即:初试总分+复试成绩)排序,由高到低录取。
我院根据招生目录、招生计划、复试情况、总成绩排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等确定拟录取名单。
如出现总成绩同分的情况,将按照初试总分排序,即初试总分高者优先;如初试总分相同,则按初试业务二科目成绩排序,业务二科目成绩高者优先;如初试业务二科目成绩相同,则按初试业务一科目成绩排序,业务一科目成绩高者优先。
八、全科复习规划
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
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
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
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
3、课程内容包含:
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
三、适用人群
1、基础比较薄弱或跨专业
2、复习时间紧迫
3、精力有限
4、没有方向
四、各科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3—6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
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
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
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
建议每2周上1次课。
2、强化阶段(7—10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
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
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
每周上1次课。
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
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
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
建议每1周1次课。
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
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
建议每周上1次课。
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
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
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
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
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
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
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
(剩余课时)
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
每周上1次课。
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
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
建议每周上1次课。
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