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8 古诗二首【精华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8 古诗二首【精华版】

读出节奏。
遥看瀑布挂前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飞流直下三千尺,
yí shì yín hé luò jiǔ tiān
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字学习


瀑布


布料


火炉
yān

烟花
yáo

遥远
chuān

山川
小河马吃苹果
川炉 遥

瀑烟
品读古诗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句 诗中感受到的? 看到了太阳照着庐山。 看到了庐山瀑布非常高。 看到了庐山里有紫色的烟雾。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川”的字理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川”是象形字,本意指河流,两边是河的两岸,中间 是水流。
试着用“川”组组词。 山川、名山大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看到这样的瀑布,你 觉得它像什么? 一条大河 一块布
三叠泉瀑布
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 诗人的心情非常激动,他想到了 什么呢?
穷 没有出路。 ③达到极点。 ④推究到极限。
在这句诗中,“穷”的意思是第( ③ )条。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想把所有的美景都看完,却怎么都看不
到更远的地方,应该怎么办呢? 再登上一层楼就可以看得更远了。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跟着音乐诵读诗歌,想象画面,再试着背一背。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炉火点燃就会有烟冒出来,所 以“烟”也是火字旁。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01我会写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依yī(依靠、依赖、依着)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黄huáng(黄金、黄叶、黄色)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炉lú(火炉、香炉、炉子)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平川)02我会认欲yù(欲望、食欲、贪欲)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瀑pù(瀑布、飞瀑、雨瀑)布bù(白布、棉布、布料)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03多音字更gèng(更好)gēng(更正)落luò(落后)là(丢三落四)04近义词依——靠望——看05反义词白——黑人——出穷——富前——后直——弯06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存世诗文千余篇。

07古诗大意《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

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08问题归纳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

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想到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8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一、教材内容简析∶《登鹤雀楼》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

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

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前两句写景,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

《望庐山爆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障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爆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

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1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瀑"的读音,掌握"照"字的写法。

熟读成诵。

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2学生认知起点分析∶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与课文相关的教学素材1、王之涣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

唐朝诗人。

[1]幼年聪颖,弱冠能文。

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

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迎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

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

天宝元年(742),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

卒于任上,时年五十五岁。

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

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

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望庐山瀑布》。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我们将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诗歌的韵律美。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我希望同学们能够:1. 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 能够正确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

3. 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诗文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难点在于让同学们能够理解并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以直观地展示瀑布的壮观景象。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诗歌朗诵的音频资料,让同学们能够听到专业人士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同学们观察和描述瀑布的景象,引发他们对自然景观的兴趣。

2. 朗读与理解:我会带领同学们朗读诗文,指导他们正确停顿和重音,以体会诗歌的韵律。

然后,我会逐句解释诗文内容,帮助同学们理解诗人的描写和情感。

3. 分析与讨论:我会引导同学们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意象对比和夸张手法,让同学们感受诗歌的美。

4. 实践与拓展:我会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他们创作自己的小诗,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书写诗文的《望庐山瀑布》和作者李白的名字。

然后,我会将诗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意象用关键词的形式板书出来,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背诵并默写《望庐山瀑布》。

2.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第四单元第8课《古诗二首》

参考答案
1.给下列生字注音。

楼(lóu)依(yī)尽(jìn)欲(yù)
穷(qiónɡ)层(cénɡ)瀑布(pùbù)
炉(lú)烟(yān)遥(yáo)川(chuān)
《登鹳雀楼》这首诗融情预警,寓理于事。

全文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言尽旨远给人启迪,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作者运用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象。

1.《登鹳雀楼》中表示积极进取的态度的句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望庐山瀑布》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了什么?
把动态的瀑布描述得好像三千尺那么高,即写出山之高峻,又写出水流之急。

参考答案
一、楼房尽头香炉黄河烟火山川日照层次
二、yīyùqióng pùyáo yí
三、护保护吹吹泡泡佳佳节
炉火炉欲欲要挂挂起来
四、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大川东张西望
五、1.① 2. ② 3. ③ 4. ②
六、1. × 2. × 3. √ 4. √
七、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唐李白庐山瀑布静夜诗
3.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 夸张赞美与喜爱。

部编版2019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重难点解析

部编版2019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重难点解析

《登鹳雀楼》重难点解析提要:多少年,关于“白日依山尽”的解释众说纷纭,有的说写的是“朝阳”,有的说写的是“夕阳”,还有的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也有的稀里糊涂、模棱两可,这给小学语文教学《登鹳鹊楼》一诗带了极大的困难,也在小学师生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乱。

本文作者通过多角度的剖析,确认“白日依山尽”写的是“夕阳”,从而解决了一个长期以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

关键词:王之涣鹳鹊楼中条山黄河蒲州白日依山尽朝阳夕阳旁证梦溪笔谈插图正文:每年笔者都要带师范生到小学实习,而几乎每次都有人问:王之涣《登鹳鹊楼》一诗中的“白日”写的是夕阳还是朝阳?老师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经过了解我们发现:现在老师手中有好多种参考书,它们对“白日依山尽”一句的解释很不统一。

有的说:此句中的“白日”是“明亮的太阳”,“依”是“从”,“山”乃“中条山”,“尽”是“山的尽头”,整句诗的意思是“明亮的太阳从中条山的尽头升起”。

有的说:此句中的“白日”是“太阳,本课指夕阳”,“依”是“靠着”,“尽”是“没”,这样整句诗的意思变为“夕阳靠着西山(注意:此说法未说诗中的山是中条山)渐渐下沉,最后看不见了。

”(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案(5)》,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小学语文备课大全第二编》,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出版的《唐诗三百首精华赏析》等)。

有的既承认诗中“白日”为“黄昏时的太阳”,“依”是“靠着、挨着”,“尽”是“太阳即将全部西沉”,同时又承认诗中的“山”是“中条山”,结果整句诗的意思又成了:“太阳沿着中条山慢慢落下去”(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唐诗合选》,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唐代绝句选》,以及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唐宋诗选讲》等)。

毫无疑问,按第一种解释,“白日依山尽”写的是朝阳;按第二种解释,此句写的是夕阳;第三种解释则犯了“自相矛盾”的兵家之忌(其中道理后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传《8.古诗二首》知识点归纳(后附习题)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传《8.古诗二首》知识点归纳(后附习题)

8.古诗二首夯实基础、知识点精析知识点(一):生字——听说读写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 1.认识“楼、依”等 12 个生字,会写“楼、依”等 10 个生字。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引导学 生熟练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认识汉字、分析汉字的笔顺笔画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喜 欢写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也是课标中 1、2 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因此 要让学生主动探究,充分感受汉字的形美。

夯实基础—多想多练 【我会选】 欲穷(qióng qóng) 瀑布(pù bào) 火炉(lú lóu) 【我会写】 gāo lóu yòng jìn shān chuān yān huā zhào kàn huáng s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庖丁解牛—解读知识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这两首诗 传颂已久,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体验,想象古诗所 描绘的画面,这样就能较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古诗词语 言的优美。

知识点二:阅读训练 【把这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快乐阅读】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夕阳西下,黄河奔流的景象,还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_____________”的道理。

(3)“白日依山尽”中“依”的意思是()a、依靠 b、同意 c、按照【根据不同的语境填写诗句】(1)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瀑布。

我看到瀑布从山顶飞快地直泻而下,那么壮观,不由地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名诗。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其中的后两句:“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家喻户晓。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王之涣、李白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短文中的“她”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小路娃娃为什么“开心地笑了”?在短文中用“_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3.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小路娃娃永远开心地笑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08
问题归纳
1.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2.作者在楼上想到了什么?
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想看得更远,只有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3.《望庐山瀑布》采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景物?
采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联想、想象的方法来写瀑布的磅礴气势。
06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
07
古诗大意
白日( ),日照香炉生紫烟,黄河( )。 ___________________( )千里目,
飞流直下三千尺,更上( )。 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登鹳雀楼》描写的是什么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 ) 入——( ) 生——( )前——( )
落——( ) 有——( )
四、猜写字义。
1.白日依山尽。白日:( )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尺:( )
五、数笔画填空。
“烟”共画,第5画是,组词。
“照”共画,第5画是,组词。
“楼”共画,第3画是,组词。
“炉”共画,最后1画是,组词。
六、我会补写句子。
2.《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
小路娃娃,伤心地哭了。为啥为啥?有人随地扔垃圾,她的脸脏了。小路娃娃,开心地笑了。为啥为啥?她的脸干净了,环卫工人扫掉了杂物。
( ) ( ) ( )
ɡāo lóu jìn lì yī cénɡ
( ) ( ) ( )
2、按要求填词语。
天高地远(含反义词)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风风光光(AABB)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字的反义词。
02
我会认
欲yù(欲望、食欲、贪欲)
穷qióng(贫穷、穷人、穷尽)
瀑pù(瀑布、飞瀑、雨瀑)
布bù(白布、棉布、布料)
遥yáo(遥看、遥远、遥望)
03
多音字
更gèng(更好)gēng(更正)
落luò(落后)là(丢三落四)
04
近义词
依——靠望——看
05
反义词
白——黑人——出穷——富
前——后直——弯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诗歌中修辞手法的理解。
八、阅读。
解析:本题考察了学生对人称代词所指代内容的理解。这里告诉学生一个道理: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
“楼”共13画,第3画是撇,组词楼房。
“炉”共8画,最后1画是撇,组词香炉。
解析:学生对生字笔顺的认识。
六、我会补写句子。
依山尽 入海流 欲穷 一层楼
遥看瀑布挂前川 疑是银河落九天
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的背写掌握情况。
七、课文内容我知道。
1、描写的是滚滚黄河之水东流入海的壮观画面。
2、主要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古诗二首》知识点
01
我会写
楼lóu(城楼、下楼、钟楼)
依yī(依靠、依赖、依着)
尽jìn(尽头、尽情、尽力)
黄huáng(黄金、黄叶、黄色)
层céng(上层、双层、一层楼)
照zhào(照明、照射、照相)
炉lú(火炉、香炉、炉子)
烟yān(烟雾、烟火、香烟)
挂guà(悬挂、挂着、挂图)
川chuān(冰川、山川、一马平川)
《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靠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远远望去,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
一、看拼音写词语。
山川 日照 香烟
高楼 尽力 一层
解析:注意“烟”的书写。
二、按要求填词语。
三、写出下列字的反义词。
下 出 死
后 升 无
解析:考察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情况。
四、猜写字义。
1、白日:白天的太阳。
2、尺:长度单位。(3尺等于1米)
五、数笔画填空。
“烟”共9画,第5画是竖,组词烟火。
“照”共13画,第5画是横折钩,组词照射。
09
课文主题
《登鹳雀楼》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写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望庐山瀑布》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古诗二首》练习题
1、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chuān rì zhào xiānɡ yā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