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百集纪录片《中国通史》观看笔记第四集《文明起源》
《中国通史》央视纪录片100集全(高清)

《中国通史》央视纪录片100集全(高清)《》央视纪录片100集全(高清)《》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73:52:12全100集完结《2023》央视纪录片国语中字1080P高清纪录片第01集中华道路第02集中华祖先第03集农业起源第04集文明起源第05集邦国时代第06集夏王朝觅踪第07集殷商兴亡第08集商代文明第09集武王克商第10集周公摄政第11集周王室的衰落第12集春秋争霸第13集孔子第14集列国变法第15集战国七雄第16集诸子百家第17集秦国崛起第18集秦始皇统一中国第19集楚汉战争第20集郡国并行第21集文景之治第22集汉武帝第23集两汉经学第24集昭宣政治第25集王莽改制第26集光武中兴第27集丝绸之路第28集清议和党锢第29集黄巾起义第30集三国鼎立第31集诸葛亮治蜀第32集西晋统一第33集魏晋风度第34集门阀政治第35集梁武帝治国第36集孝文帝第37集北周武帝第38集陈朝兴亡第39集魏晋佛教第40集再造统一第41集炀帝功过第42集贞观之治第43集武则天第44集开天盛世第45集安史之乱第46集中晚唐的困局第47集世界都会长安第48集吐蕃兴衰第49集敦煌第50集唐朝的对外关系第51集唐代宗教第52集五代十国第53集宋太祖第54集澶渊之盟第55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第56集王安石变法第57集靖康之乱第58集宋金和战第59集偏安东南第60集东京梦华第61集宋代新儒学第62集宋代文化第63集契丹兴起第64集西辽建国第65集完颜阿骨打第66集金朝兴亡第67集辽金文化第68集西夏兴亡第69集蒙古兴起第70集忽必烈大帝第71集两都巡幸第72集大元帝师八思巴第73集海上丝绸之路第74集马可波罗与中国第75集元顺帝第76集明太祖朱元璋第77集永乐迁都第78集郑和下西洋第79集内阁制度第80集土木堡之变第81集王阳明心学第82集海疆与互市第83集张居正第84集耶稣会士来华第85集江南市镇第86集北银资本第87集崇祯帝第88集入主中原第89集王朝的稳固第90集收复台湾第91集统一大业第92集军机处第93集摊丁入亩第94集文治与文字狱第95集被动的自强第96集鸦片战争第97集太平天国第98集甲午战争第99集维新与革命第100集帝制的终结《《》央视纪录片100集全 (高清).doc》。
《中国通史》随记1一30集

《中国通史》随记1一30集【第一集:中华道路】1.在一个国家里,应该有一个主体文化,否则就是一盘散沙。
所以一定要有一个主流的思想来作为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核心。
(文化的力量,但一定要有一个主流的思想吗?)2.一个国家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严苛的法律制度(eg.秦),如何才能合理地治国安民呢?3.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是皇权,一旦出现了昏庸的统治者,再好的制度也很难让一个国家坚持下去。
(“人治”与“法治”?人的力量有限,制度的力量无穷)4.历代王朝都有腐败的顽疾,但是贪腐和反贪腐是博弈的过程。
5.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也不是保守的民族。
自古以来,中国有着强烈的开拓精神和对外交流的愿望。
(陆上、海上丝绸之路)6.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人口达到一百万,异域风情随处可见。
外来人口造就着长安城的魅力,也展示着中国人宽广的胸怀。
(令人心驰神往的朝代!文化自信的体现)7.这是一片具有强大向心力的土地,统一的意识深深根植。
这个民族从遥远的古代走来,带着精深的思想,带着包容和平的心态,带着凛然不可侵犯的风骨,带着永远探索、不断向前的精神追求,带着深厚宽广的文化底蕴,带着风和雨,带着沧桑变化、世事沉浮,迈着或沉重或轻松的步履,向我们走来。
正因为有如此坎坷的历史进程,我们更懂得珍惜;正因为有如此浩瀚的历史智慧,我们正充满底气。
海纳百川,奔向美好的前程【第二集:中华先祖】1.迄今发现的我们远古祖先最北端的活动地点:河北省张家口阳原县泥河湾。
2.迄今知道与人类最为接近的动物:云南省禄丰县金山镇石灰坝庙山坡禄丰古猿化石(国际古人类学界定名为,腊玛古猿禄丰种)。
3.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古猿告别树上的生活来到地面,走向能够直立行走的人类呢?德国著名古植物专家汉斯的解释:数百万年前,随着气候的变化,食物逐渐短缺,古猿开始从树上来到地面,它们不得不经常搬动石块寻找食物,或者用棍棒挖掘野生植物的块根充饥。
在这些劳动中,古猿的四肢逐渐产生分化,前肢从支撑身体的作用中解脱出来分化成手,后肢则单独承担起支撑身躯的作用分化成脚。
中国通史纪录片中的5集读后感

中国通史纪录片中的5集读后感第一集:中华道路。
看了这一集,就像是被拉上了一辆时光列车,一下子回到了远古时期。
这集告诉我咱中国的文明发展就像一场超级马拉松,起步那是相当早。
从远古的部落联盟,到慢慢形成国家的雏形,这中间经历的事儿可太多了。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文化、制度啥的都在慢慢积累。
那些古老的部落首领,感觉就像是最早的创业团队,带领着大家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找适合生存的法子。
而且,我还发现咱中国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家族和传承,家族就像是一个小团队,大家相互扶持,然后把好的东西一代代传下去,这就像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中国历史的珠子,从这一集就开始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深厚底蕴啦,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
第二集:中华祖先。
哟呵,这一集就专门在讲咱的老祖宗了。
原来我们的祖先那么聪明又那么勇敢呢!看到那些旧石器时代的工具,我就在想,他们当时拿着那些粗糙的石头工具,面对凶猛的野兽,得多不容易啊。
但是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不断地改进工具,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
还有那些原始的部落,大家分工合作,男的出去打猎,女的采集果实,就像一个小社会一样有秩序。
感觉祖先们就像一群探险家,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每一个新的发现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他们在山洞里画画,记录生活的点滴,那些简单的线条现在看起来却充满了神秘和魅力,就像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密码一样,让我们去解读他们的生活,这一集看完后,我对祖先们充满了敬意,觉得自己身上也流淌着他们那股坚韧不拔的血液。
第三集:农业起源。
这一集可有意思了,原来农业的起源就像一场伟大的革命啊。
以前的祖先们靠打猎和采集过日子,就像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小乞丐一样,不稳定。
后来他们发现了可以种植农作物,这可不得了。
那些种子就像一个个小魔法球,种到地里就能长出吃的来。
看着纪录片里展示的古代农田遗址,想象着当时的人们弯着腰在田里劳作的场景,觉得他们好伟大。
农业的发展让人们开始定居下来,有了稳定的住所,还形成了村落。
《中国通史》观看笔记

《中国通史》观看笔记1.第一集中华道路,主要讲述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及中华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心思想是探索中华道路中儒家思想的引领作用及各民族集大统的客观规律。
知识点:1.百家争鸣:法家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孔子亚圣荀子王阳明阳明,心法、仁爱、尊卑有序,道家老子庄子无为;2.儒学完善历程:儒学、刘邦建立汉王朝孔子祭祀标志儒学登入上流,汉武帝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阳明心法,新旧儒学,明朝反腐;3.民族统一历程:北魏改汉、大唐长安文化自信、海陆丝绸之路、吉尔吉斯斯坦乡愁。
概括:孔夫子巨牛逼,五十六个民族一个家。
2.第二集中华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祖先进化过程,中心思想是中华民族是自中华大地产生并延绵不断发展起来的民族。
概括:谁说我是外来人口,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知识点:猿人至古人至智人至现代人,主要变化为脑容量的增大、下颚的凸起、眉骨的凸起等。
3.第三集农业起源,主要讲述中华民族如何开始种植及生产粮食的过程,纯叙述无思想。
知识点:南方稻谷驯化为野生稻至生产稻,北方狗尾巴草与谷子驯化为谷子,直至明朝一直为第一大生产作物。
狗尾巴草为莠,良莠不齐的典故来源。
概括:农业大国不是吹的,粮食管够。
4.第四集文明起源,主要讲述各个文化作用圈的形成及互通过程,为讲述邦国的形成奠定基础,纯叙述无思想。
知识点:红山文化、牛河梁文化等(史前五千年左右)概括:从古至今,从红山到牛河梁文化,我们对玉的爱爱爱爱不完。
5.第五集邦城时代,主要讲述各邦国即初始国家的兴衰过程,为讲述第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夏朝奠定基础,纯叙述无思想。
知识点:史前四千年左右三大集团有华夏、三苗、武夷,发现的遗址有陶寺(文尧的遗址)、良渚、石茆(疑是黄帝遗址待证),石茆因气候骤降南迁而衰,良渚因气候骤升洪水而衰,陶寺因外族入侵与内斗而衰;万邦万国呈繁星点点直至夏朝出现而向月明星稀转变;中国一词源于陶寺,表示中城之都、中土之国;上古时代的龙山时代,又称三皇五帝时代,五帝一般认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中国通史》纪录片近代史部分,整理知识笔记

《中国通史》纪录片近代史部分,整理知识笔记第一集:中华道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百家争鸣的时代。
墨子,各种鬼斧神工的发明,宣传兼爱、非攻主张。
兼爱,没有任何亲疏贵的爱,非攻,就是反对战争。
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的政治思想。
那个时代,还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家和学派,诞生了主张将世界万物变化归结于阴阳五行的阴阳家,以法治世的法学,游说各国的纵横家,可谓百家争鸣。
而这些思想都跟儒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为基本内容。
孔子的主张成为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思想。
那个时代孔子的思想并不能为各诸侯国所用。
孔子逝世后一百多年,孟子再次行走在宣扬儒学的道路上,还是不为君王接受。
荀子的得意门生李斯主导焚书坑儒,儒家学说更是坠入深谷。
焚书坑儒十八年后,刘邦祭拜孔子,依然没有采用儒学的思想治世。
刘邦采用的道家思想。
随后汉朝建立六十年后的汉武帝采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开始真正的复兴。
这个时候,大儒董仲舒应运而出,董仲舒最为世人所熟知是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汲取了阴阳家、法家、墨家等众多思想的精华,成为经过改良后的新儒学。
此时的儒学在秉持仁、义、礼、乐的基础上主张维护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强调尊卑有序的王权等级观念,儒学一跃而为经学,儒家思想由此真正成为国家的政治统治思想。
中国的传统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儒、法、释、道各种思想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演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发展中,这些思想广泛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举礼仪道政治观念,影响着诸多政权的成败兴亡。
王朝的衰亡悲剧曾不断上演,有分裂,有统一,但是最终还是要走向统一。
第二集:中华先祖人类进化分三个阶段,一个是猿人(直立人),古人(智人),新人(现代人)三个阶段。
后来又加一个阶段-南方古猿,所以等于四个阶段。
在五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就已经开始使用火了。
猿人在经历了大约几十万的漫长岁月后,又逐渐发展到了古人阶段。
《中国通史》央视纪录片100集全 (高清)

《中国通史》央视纪录片100集全(高清)中国通史《中国通史》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73:52:12全100集完结《中国通史2016》央视纪录片国语中字1080P高清纪录片第01集中华道路第02集中华祖先第03集农业起源第04集文明起源第05集邦国时代第06集夏王朝觅踪第07集殷商兴亡第08集商代文明第09集武王克商第10集周公摄政第11集周王室的衰落第12集春秋争霸第13集孔子第14集列国变法第15集战国七雄第16集诸子百家第17集秦国崛起第18集秦始皇统一中国第19集楚汉战争第20集郡国并行第21集文景之治第22集汉武帝第23集两汉经学第24集昭宣政治第25集王莽改制第26集光武中兴第27集丝绸之路第28集清议和党锢第29集黄巾起义第30集三国鼎立第31集诸葛亮治蜀第32集西晋统一第33集魏晋风度第34集门阀政治第35集梁武帝治国第36集孝文帝改革第37集北周武帝第38集陈朝兴亡第39集魏晋佛教第40集再造统一第41集炀帝功过第42集贞观之治第43集武则天第44集开天盛世第45集安史之乱第46集中晚唐的困局第47集世界都会长安第48集吐蕃兴衰第49集敦煌第50集唐朝的对外关系第51集唐代宗教第52集五代十国第53集宋太祖第54集澶渊之盟第55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第56集王安石变法第57集靖康之乱第58集宋金和战第59集偏安东南第60集东京梦华第61集宋代新儒学第62集宋代文化第63集契丹兴起第64集西辽建国第65集完颜阿骨打第66集金朝兴亡第67集辽金文化第68集西夏兴亡第69集蒙古兴起第70集忽必烈大帝第71集两都巡幸第72集大元帝师八思巴第73集海上丝绸之路第74集马可波罗与中国第75集元顺帝第76集明太祖朱元璋第77集永乐迁都第78集郑和下西洋第79集内阁制度第80集土木堡之变第81集王阳明心学第82集海疆与互市第83集张居正改革第84集耶稣会士来华第85集江南市镇第86集北银资本第87集崇祯帝第88集入主中原第89集王朝的稳固第90集收复台湾第91集统一大业第92集军机处第93集摊丁入亩第94集文治与文字狱第95集被动的自强第96集鸦片战争第97集太平天国第98集甲午战争第99集维新与革命第100集帝制的终结。
中国通史文明起源观后感100字

中国通史文明起源观后感100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通史》这本书就详细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
《中国通史》这本书详细的解读了中国历史的点点滴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看这本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看完《中国通史》,我认识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治水有功,拯救黎民,开创夏朝,统一中国,是夏后氏族人的骄傲;战功赫赫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英勇善战,以一抵百,杀敌无数,立下赫赫战功,打得匈奴闻风丧胆,解除了北部边境的威胁;直言敢谏的魏征,他不畏强权,敢于当众挑战权威,是唐朝贞观年间难能可贵的一个好官……这些英雄是中华人民的骄傲!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不畏强权,敢于挑战权威,为国牺牲,报效国家,为民造福,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让中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千年左右 o 时间
河南营濯溥县
池点
Jfi 点O 辽宁管琵归市
发现活多彩海片
缈
公元前330眸 时同
河南省灵宝市
θ卷点
发现当时最大单it 法汉 凫点
当时社会已发展到相=程度
Θ息义
安嵌窗含山县 他点 隹今五千六百年 时司
发现最早三噩错形器
发现众多有笠律艺术水平玉器
发现
发现最早的原的,星更
第一Z N6正式余名的远古文化饮系
--------------------------------- 、Q 息义
是西部文化的发源地) --------------
n
仰韶遗址
El
西坡遗
址
©7 R
凌家滩遗址
从«5毛饮血史整木取火.从荚集J?猫到轿府为T 为,在人荚B 二发展完史上存一个(S 小的 进步都经历了漫长Wg 司.
季羡林先生曾经港过,为果另一触物赛代表中华文化,那就是玉,自八千年以来一直延 绢到今天,是中华文班的重要见证和蒙it.
在五千多年前.黄河浣城、长江流域以及辽河流域都出现了文明的飞速发展,呈现了文 明的赠光,整个文明起源呈睇天屋斗之势.
当时优秀的人们,有一衿前无三人的匹话满志、朝气蓬勃,充满创造了和探索精神,为 衣得超越本他百通品众的知识和物品,旭权力,完全可以不惧险阻,千里远行,中国 相互作用周遂浙形成,E 邑史前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出现,最初的中国埴旃td∙
金句
第四集 《文明起源》
历史总在不羟学间泛起波湎.左姓历了刍区域的文明化齐头开进的均势局面售,注重芳 实和世俗化的年夏鬃团在黄河中游腕颈而出.
概述:
牛河梁遗址 (红山文化)
e 距今三千年
玉猪龙
d ]中华・一龙(龙的传人根源)
是中华祭祀文化的起源
内蒙古敖汉鹿
t⅛≡ (距离G 河架13峰里)
兴隆沟遗址 (红山文化)
KI
城头山遗址
众多红山文,噌落
发现©/ --------------------- X
—(斜口局形SI
地点 湖言寺澧县 时间©
距今六千三百年 中国最早的说
两个器物具有相同的气
"义
南方城邑比北方城邑早一千年
也点© 杭用市曳者值
数以千计%情荚玉署 /
古代杭州 / 良治是U 星史前最暖的明星 玉理是沟通天咕N 间笛然介
W 活彳住了现代文明的寤光
(下载文档后,图片可放
大)
本集的叙述思路为分-总-总的方式,开篇大幅度的分别介绍了仰韶遗址、西坡遗址、凌家滩遗址、牛河梁遗址、兴隆沟遗址、城头山遗址、莫角山遗址,整个文明的起源呈现出满天星斗之势,看似杂乱无章,其实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兴隆沟遗址和牛河梁遗址归属于辽河流域;仰韶遗址、灵宝西坡遗址归属于黄河流域;城头山遗址、凌家滩遗址、良渚遗址归属于长江流域,而通过三大流域在“玉”文化的相似性得出结论,三大流域的文化又统帅在中华文明旗下。
(一)辽河流域
辽河流域重点介绍了兴隆沟遗址和牛河梁遗址,这两大遗址虽然相距一百三十公里,但都属于红山文化,兴隆沟遗址是红山文化的居住地,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的祭祀地。
(二)黄河流域
在黄河流域重点介绍了仰韶遗址和西坡遗址。
其中仰韶遗址代表的仰韶文化是中国第一个被正式命名的远古文化,且经过与附近区域出土的陶片相比对发现,仰韶文化是整个西部文化的发源地;西坡遗址所处时间比仰韶遗址所处时间晚一千五百家左右,在西坡遗址中发现了最早的单体建筑遗址,说明当时的组织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
(三)长江流域
在长江流域重点介绍了城头山遗址、凌家滩遗址、良渚遗址长江流域所代表的组织发展程度明显比前面介绍的两个流域要发达。
在凌家滩遗址发现了最早的玉雕猪形器及原始八卦图;在城头山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邑,且证实南方城邑要比北方城邑早一千年;在莫角山遗址发现了耀眼的良渚古城和数以千计的精美玉器。
虽然七个遗址分处于三大流域,相隔数千公里,但是在这三大流域所在的遗址中都发现了众多的玉器,且通过对这些玉器的比较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比如说红山文
化中的斜口筒形器和良渚文化中玉琮无论在造型还是作用都有着高度相似性,所以这三大流域所代表的文化都统属在中华文明之下。
当时的人们有着前无古人的踌躇满志和朝气蓬勃,为获得超越本地民众的知识和物品,巩固权力,完全可以不惧险阻,千里远行, 中国相互作用圈得以逐渐形成,中国史前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出现,最初的中国喷薄而出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