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鑫剡编著《路由和交换技术》部分习题问题详解
沈鑫剡编著(网络安全)教材配套课件第8章-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三、开放带来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思路
计算机网络安全
安全问题频段开放性和空间开放性会带来以下安全问题。信道干扰;嗅探和流量分析;重放攻击;数据篡改;伪造AP。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三、开放带来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思路
2.解决思路(1)接入控制对无线终端实施接入控制,保证只有授权终端才能与AP进行通信,并通过AP访问内部网络。
WEP加密过程
计算机网络安全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一、WEP加密和完整性检测过程
WEP解密过程用发送端以明文传输的IV和接收端保留的密钥构成伪随机数种子,产生一次性密钥,如果接收端保留的密钥和发送端相同,则接收端产生和发送端相同的一次性密钥;用和密文相同长度的一次性密钥异或密文,得到数据和4字节的ICV;根据数据计算出循环冗余检验码,并与ICV比较,如果相同,表明数据传输过程未被篡改。
计算机网络安全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五、关联的接入控制功能
建立关联过程建立关联过程中,终端和AP完成物理层协议、信道、传输速率的同步过程;建立关联过程中,AP完成对终端的认证;建立关联后,终端的MAC地址将记录在关联表中,AP只接收、发送源或目的MAC地址在关联表中的MAC帧。这些意味着一旦终端和AP建立关联,AP已经完成对终端的接入控制过程。
计算机网络安全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六、 WEP的安全缺陷
计算机网络安全
共享密钥认证机制的安全缺陷;一次性密钥字典;完整性检测缺陷。WEP安全缺陷起因于以下几点:一是一次性密 钥和初始向量一一对应,发送端通过明文传输初始向量,且密文和明文的异或操作结果即是一次性密钥;二是一次性密钥的空间只有224,且伪随机数生成器根据伪随机数种子生成一次性密钥机制使得各个一次性密钥之间存在相关性;三是用循环冗余检验码作为完整性检测码,容易实现同时篡改密文和加密后的ICV。
路由与交换型网络基础与实践教程课后参考答案和分析

6.子网掩码255.255.255.0代表网络地址前24位为网络地址,后8位为主机地址,即C类地址。
255.255.255.248表示主机位数为3位,所以容纳主机数量为2∧3-2=6台。
A类网络的子网号为16位,代表在原有的A类网络基础上划分了子网;B类网络的子网号为8为,代表若干个B类网络汇聚成超网。
不是一个有效的子网掩码,因为掩码要求连续的1或者0,255.255.0.255出现不连续的1,不符合要求。
8.D,D(考核的是最长匹配原则)9.B10.B类IP地址,根据子网掩码,IP1的子网地址为177.24.32.0/22,主机号为二进制IP1地址的后10位。
IP2的子网地址为177.234.36.0/22,主机号为二进制IP2地址的后10位。
通过判断IP1与IP2的子网地址,它们不属于同一个子网。
11.D,B12.B (11题与12题考核的时自动专用IP地址APIPA,当主机无法从DHCP处自动获得IP,操作系统会给本机分配一个APIPA)13.生产部:202.117.66.1-126,255.255.255.128开发部:202.117.66.129-190,255.255.255.192生产部:202.117.66.193-222,255.255.255.224财务部:202.117.66.225-254 255.255.255.224(生产部与财务部可以互换)14.可以PING通,因为PC1与PC2属于同一个网络或者子网,不涉及跨网络通信,无需配置网关。
不可以PING通,因为修改了IP后,PC1与PC2不属于同一个网络或者子网,为跨网络通信,需要网关转发数据包,在没有配置网关的情况下主机无法将跨网络的数据包送出,所以不能PING通。
在不更改IP和掩码的情况下实现跨网段通信,只需配置PC1与PC2的网关,网关地址为它们任一个IP地址即可,有了网关地址,主机可以将跨网络数据包送到网关处由网关负责转发。
沈鑫剡编著《路由和交换技术》(第2版)配套课件第6章

路由协议
一、RIP消息格式
接口地址 224.0.0.9 17 源 IP 目的 IP 协议 地址 地址 520 净荷 520 净荷 IP 分组 UDP 报文
源端 目的端 口号 口号 IP 地址 子网掩码 下一跳 距离 …
路由项 1
RIP 消息 R2 路由项 N
RIP消息封装为IP分组 过程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协议
一、路由协议分类
内部网关协议 用于建立自治系统内传输路径的路由协议 称作内部网关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 用于建立自治系统间传输路径的路由协议 称作外部网关协议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协议
一、路由协议分类
ASBR
AS IGP IGP EGP
互连网络分成多个自治系统; 用于建立自治系统内端到端路径的路由协议称为内部网关协议; 用于建立自治系统间端到端路径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网关协议。
三个路由器建立的链路 状态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协议
1.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建立路由表过程
R1 ACK R2
泛洪链路状态 建立前图所示的链路状态信息库
路由和交换技术
路由协议
1.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建立路由表过程
令D(v)为源结点(路由器R1)到达结点v的距离,它是从源 结点沿着某一路径到达结点v所经过的链路的代价之和, L(i,j)为结点i至结点j的距离。 ①以R1为树根,求出各个结点和根结点之间距离。 D(v)=L(R1,v) 若结点v与R1直接相连
2.路径距离 路径距离可以是传输路径经过的路由器跳数。 代价=108/带宽,路径距离等于传输路径经过的物理链路 的代价和。 路由协议要求代价必须是整数,当物理链路带宽大于 100Mbps时,需要为物理链路定义一个能够反映物理链路 带宽的代价值。
沈鑫剡编著《路由和交换技术》(第2版)配套课件第10章

IPv6
二、复杂的分组首部
随着链路带宽的提高,结点转发操作已经 成为性能瓶颈; 每一个转发结点需要重新计算检验和; 每一个转发结点需要处理可选项。
路由和交换技术
IPv6
三、QoS实现困难
没有单独的流标识字段,需要通过源和目 的IP地址、源和目的端口号确定属于同一 流的IP分组; 流分类由转发结点完成,增加了转发结点 的处理负担。
路由和交换技术
IPv6
二、IPv6地址分类
10bit 1111111010 54bit 0 64bit 接口标识符
链路本地地址
128bit地址长度为IPv6地址分类提供了方便; 链路本地地址是传输网络内有效的地址,只能用 于同一传输网络内两个端点之间的IPv6分组的传 输; 链路本地地址能够通过链路层地址,如 MAC地址, 自动生成。
路由和交换技术
IPv6
10.4 IPv6网络实现通信过程
本讲主要内容 网络结构和基本配置; 邻站发现协议; 路由器建立路由表过程。
路由和交换技术
IPv6
一、网络结构和基本配置
路由器 R1 路由表 目的网络 距离 下一跳路由器 转发端口 2001::/64 1 直接 1 2002::/64 2 FE80::2E0:FCFF:FE00:3 2 2001::1/64 2 1 R1 路由器 R2 路由表 目的网络 距离 下一跳路由器 转发端口 2001::/64 2 FE80::2E0:FCFF:FE00:2 1 2002::/64 1 直接 2 1 R2 2002::1/64 2
路由和交换技术
IPv6
二、IPv6地址分类
MAC地址为0012:3400:ABCD
路由与交换复习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1.交换机和路由器相比,主要的区别有( AB )A.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B.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C.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划分一个广播域的边界D.路由器的一个端口划分一个冲突域的边界2.以下不会在路由表里出现的是: ( D )A.下一跳地址B.网络地址C.度量值D.MAC地址3.路由器是一种用于网络互连的计算机设备,但作为路由器,并不具备的是( B )A.支持多种路由协议B.多层交换功能C.支持多种可路由协议D.具有存储、转发、寻址功能4.路由器在转发数据包到非直连网段的过程中,依靠数据包中的哪一个选项来寻找下一跳地址( B )A.帧头B.IP报文头部C.SSAP字段D.DSAP字段5.IP地址190.233.27.13是( B )类地址A.AB. BC. CD. D6.IP地址224.0.0.5代表的是什么地址? ( C )A.主机地址B.网络地址C.组播地址D.广播地址7.在TCP/IP协议栈中,下面哪一组选项能够唯一地确定一个TCP连接:( D )A.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B.源IP地址和目的端口号C.目的地址和源端口号D.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8.如果要满足全线速二层(全双工)转发,则某种带有24个固定10/100M端口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最小应为多少?( D )A.24GbpsB.12GbpsC. 2.4GbpsD. 4.8Gbps9.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BCD )A.集线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一、二两层B.集线器能够起到放大信号,增大网络传输距离的作用C.集线器上连接的所有设备同属于一个冲突域D.集线器支持CSMA/CD技术10.在访问控制列表中地址和屏蔽码为168.18.0.0 0.0.0.255所表示的IP地址范围是( B )A.168.18.67.1~168.18.70.255B.168.18.0.1~168.18.0.255C.168.18.63.1~168.18.64.255D.168.18.64.255~168.18.67.25511.请问能够在路由器的下列哪个模式使用debug命令( B )A.用户模式B.特权模式C.全局配置模式D.接口配置模式1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 )A.DNS是用来解析IP地址和域名地址(互联网地址)的B.默认网关是互连内网和外网的通道C.每个Windows用户都可以创建域,并使用域中的一个帐号D.每个Windows用户都可以创建工作组,创建了一个工作组,计算机重启后就会自动加入到该工作组13.数据分段(segment)是OSI七层模型中的哪一层的数据名称( D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4.集线器目前一般应用最多的是在( A )A.一个办公室内部实现互连的时候B.一个楼层各个办公室的互连C.一个多媒体教室中主机的互连D.一个建筑物内部两个地点间距离超过了200米的时候15.下列属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容易引起的问题是: ( C )A.水平分割B.路径中毒C.计数到无穷D.抑制时间16.如果对C类地址段193.11.22.0/24进行可变长子网划分,则下列地址能够成为其子网地址的有:___BC____A.193.11.22.174B.193.11.22.192C.193.11.22.172D.193.11.22.12217.下列VLSM的理解正确的是: ( ACD )A.VLSM就是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的缩写形式,即可变长子网掩码B.是指使用不同于整个字节的子网掩码划分方法,使用按位划分网络位和主机位的子网划分方法C.如果仅仅使用非整字节的子网掩码位数,并不能称之为VLSMD.如果一个企业使用了一个C类的网络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并且划分了至少6个不同大小的网络,则可以肯定这个企业内部的IP地址一定使用了VLSM进行规划18.IP地址为:192.168.100.13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所在的网络地址是什么,和IP地址192.168.100.153是否在同一个网段?( A )A.192.168.100.128,是B.192.168.100.0,是C.192.168.100.138,是D.192.168.100.128,不是19.一个网段150.25.0.0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24.0,(BCD )是有效的主机地址A.150.25.0.0B.150.25.16.255C.150.25.2.24D.150.15..3020.一个B类网络,有5位掩码加入缺省掩码用来划分子网,每个子网最多(D )台主机A.510B.512C.1022D.204621.BPDU报文是通过(C )进行传送的A.IP报文B.TCP报文C.以太网帧D.UDP报文22.下列对IEEE802.1Q标准的理解正确的是:( BD )A.它在MAC层帧中插入了一个16bit的VLAN标识符B.它通过插入3个bit位来定义802.1p优先级,对流入交换机的帧进行排序C.一旦在交换机中启动了IEEE802.1Q VLAN标记功能,则所有进出交换机的帧都被加了标记D.IEEE802.1Q解决了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间的通信问题23.要想拒绝主机192.168.100.3/24访问服务器201.10.182.10/24的WWW服务,下面的访问控制列表配置及其模式均正确的是:( D )A.Router#ip access-list 101 deny tcp 192.168.100.3 0.0.0.255 201.10.182.100.0.0.255 eq 80B.Router(config)#ip access-list 10 deny tcp 192.168.100.30 0.0.0.255201.10.182.10 0.0.0.255 eq 80C.Router(config-serial1/0)#ip access-list 10 deny tcp 192.168.100.30.0.0.255 201.10.182.10 0.0.0.255 eq 80D.Router(config)#ip access-list 101 deny tcp 192.168.100.3 0.0.0.255201.10.182.10 0.0.0.255 eq 8024.下列对访问控制列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访问控制列表能决定数据是否可以到达某处B.访问控制列表可以用来定义某些过滤器C.一旦定义了访问控制列表,则其所规范的某些数据包就会严格被允许或拒绝D.访问控制列表可以应用于路由更新的过程当中25.以下情况可以使用访问控制列表准确描述的是:( C )A.禁止有CIH病毒的文件到我的主机B.只允许系统管理员可以访问我的主机C.禁止所有使用Telnet的用户访问我的主机D.禁止使用UNIX系统的用户访问我的主机26.路由器中时刻维持着一张路由表,这张路由表可以是静态配置的,也可以是(C )产生的A.生成树协议B.链路控制协议C.动态路由协议D.被承载网络层协议27.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可以看做一个( A )A.冲突域B.广播域C.管理域D.阻塞域28.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集线器不能延伸网络的可操作的距离B.集线器不能在网络上发送变弱的信号C.集线器不能过滤网络流量D.集线器不能放大变弱的信号29.DNS的作用是( C )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C.将域名翻译为IP地址D.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30.OSI代表什么( D )A.标准协会组织B.Internet 标准组织C.开放标准协会D.开放系统互连31.如下图所示是一个简单的路由表,从这个路由表中,可以得出:( CD )A.这台路由器有三个端口连接了线缆并处于UP状态,FastEthernet0/0、Loopback0、Loopback1B.这台路由器启动了OSPF路由协议C.这台路由器只启动了RIP协议D.这台路由器只能将目标是1.1.1.0/2.0.0.0/3.0.0.0/4.4.4.0/5.5.5.0网络的数据包发送出去,其他的数据都将被丢弃并返回目标网络不可达信息32.当路由器接收的IP报文中的目标网络不在路由表中时,(没有缺省路由时)采取的策略是( A )A.丢掉该报文B.将该报文以广播的形式发送到所有直连端口C.直接向支持广播的直连端口转发该报文D.向源路由器发出请求,减小其报文大小33.对应下图的网络环境,配置静态路由使所有相关的网络段全部可以互通,则R1的配置中哪条是不配也不影响正常的数据包传输的:( CE )A.Router_config# ip route 192.168.4.0 255.255.255.0 192.168.3.2B.Router_config# ip route 192.168.5.0 255.255.255.0 192.168.2.2C.Router_config# ip route 192.168.6.0 255.255.255.0 192.168.2.2D.Router_config# ip route 192.168.7.0 255.255.255.0 192.168.2.2E.Router_config# redistribute connect34.当路由器接收的IP报文的生存时间值等于1时,采取的策略是( A )A.丢掉该报文B.转发该报文C.将该报文分段D.其它三项答案均不对35.一个C类网络需要划分5个子网,每个子网至少包含32个主机,请问,合适的子网掩码应为多少?( D )A.255.255.255.224B.255.255.255.192C.255.255.255.252D.没有合适的子网掩码36.规划一个C类网,需要将整个网络分为9个子网,最大的子网有15台主机,下列哪个是合适的子网掩码? ( D )A.255.255.224.0B.255.255.255.224C.255.255.255.240D.没有合适的子网掩码37.下列地址表示私有地址的是:( DE )A.202.118.56.21B. 1.2.3.4C.192.118.2.1D.172.16.33.78E.10.0.1.238.某台路由器上配置了如下一条访问列表( C )access-list 4 permit 202.38.160.1 0.0.0.255access-list 4 deny 202.38.0.0 0.0.255.255表示:A.只禁止源地址为202.38.0.0网段的所有访问B.只允许目的地址为202.38.0.0网段的所有访问C.检查源IP地址,禁止202.38.0.0大网段的主机,但允许其中的202.38.160.0小网段上的主机D.检查目的IP地址,禁止202.38.0.0大网段的主机,但允许其中的202.38.160.0小网段的主机39.交换机如何转发收到的二层数据帧?( A )A.比较数据帧的MAC地址是否在MAC端口对应表中命中,如果命中即向此端口转发B.比较数据帧的MAC地址是否在MAC端口对应表中命中,如果没有命中即丢弃该帧C.交换机存储此二层数据帧,待目的设备发出查询,再发向目的设备D.交换机察看二层帧对应的IP地址是否在端口地址表中,如果在,则向所有端口转发40.下面关于生成树协议优缺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生成树协议能够管理冗余链路B.生成树协议能够阻断冗余链路,防止环路的产生C.生成树协议能够防止网络临时失去连通性D.生成树协议能够使透明网桥工作在存在物理环路的网络环境中41.在以太网中,是根据(D )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A.IP地址B.IPX地址C.LLC地址D.MAC地址42.路由器启动时访问不同类型存储器的先后顺序是:( A )A.ROM->FLASH->NVRAMB.FLASH->ROM->NVRAMC.ROM->NVRAM->FLASHD.FLASH->NVRAM->ROM43.以下对于缺省路由描述正确的是:( BC )A.缺省路由是优先被使用的路由B.缺省路由是最后一条被使用的路由C.缺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D.缺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动态路由44.目前网络设备的MAC地址由(C )位二进制数字构成,IP地址由___位二进制数字构成A.48,16B.64,32C.48,32D.48,4845.在缺省的情况下,如果一台路由器在所有接口同时运行了RIP和OSPF两种动态路由协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针对到达同一网络的路径,在路由表中只会显示RIP发现的那一条,因为RIP协议的优先级更高B.针对到达同一网络的路径,在路由表中只会显示OSPF发现的那一条,因为OSPF协议的优先级更高C.针对到达同一网络的路径,在路由表中只会显示RIP发现的那一条,因为RIP协议的花费值(metric)更小D.针对到达同一网络的路径,在路由表中只会显示OSPF发现的那一条,因为OSPF 协议的花费值(metric)更小46.解决路由环问题的方法有( ABD )A.水平分割B.触发更新C.路由器重启D.定义最大跳步数47.IP报文头中固定长度部分为(B )字节A.10B.20C.30D.4048.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类IP地址,但要连接6个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台计算机,各个子公司需要在不同的网段中,如果使用统一的子网掩码划分子网,则掩码可以是:( D )A.255.255.255.0B.255.255.255.128C.255.255.255.192D.255.255.255.22449.一个32位的IP地址与它的掩码作异或计算,所得到的32位二进制数是此IP地址的( B )A.A类地址B.主机地址C.网络地址D.解析地址50.下面有关HelloTime时间间隔的配置,描述不正确的为( D )A.较长的HelloTime可以降低生成树计算的消耗,因为网桥可以不那么频繁的发送配置消息B.较短的HelloTime可以在丢包率较高的时候,增强生成树的健壮性,避免因为丢包而误认为链路故障C.过长的HelloTime会导致因为链路丢包而使网桥认为链路故障,开始生成树重新计算D.HelloTime配置的越短越好51.下列对生成树协议的理解正确的是:( A )A.生成树协议就是在交换网络中形成一个逻辑上的树形结构,从而避免某些物理上的环路形成的交换网中的无用帧形成的拥塞B.生成树协议实际已经在交换网络中形成了一个物理上的树形结构C.生成树协议状态一旦稳定,后续发送的数据包将都沿着这个树形路径转发到目的地D.生成树协议只是为了消除环路的存在,并不能提供冗余备份地功能52.如下访问控制列表的含义是:( C )access-list 11 deny icmp 10.1.10.10 0.0.255.255 any host-unreachableA.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发送到10.1.10.10主机的所有主机不可达报文B.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发送到10.1.0.0/16网段的所有主机不可达报文C.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从10.1.0.0/16网段发出的所有主机不可达报文D.规则序列号是100,禁止从10.1.10.10主机发出的所有主机不可达报文53.OSPF协议具有如下特点:( BCD )A.最多可支持近百台路由器B.如果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OSPF 立即发送更新报文C.算法本身保证了不会生成自环路由D.区域划分减少了路由更新时占用的网络带宽54.RARP的作用是( D )A.将自己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B.将对方的IP地址转换为MAC地址C.将对方的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D.知道自己的MAC地址,通过RARP协议得到自己的IP地址55.IP地址为192.168.100.13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的地址,可以划分多少个子网位,多少个主机位( B )A.2,32B.4,30C.254,254D.2,3056.在无盘工作站向服务器申请IP地址时,使用的是( B )协议A.ARPB.RARPC.BOOTPD.ICMP57.当交换机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携带的目的地址与源地址属于同一个端口时,交换机会怎样处理?( B )A.把数据转发到网络上的其他端口B.不再把数据转发到其他端口C.在两个端口间传送数据D.在工作在不同协议的网络间传送数据58.以下关于以太网交换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D )A.以太网交换机是一种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B.以太网交换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802.1DC.生成树协议解决了以太网交换机组建虚拟私有网的需求D.使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隔离冲突域59.关于交换机交换方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碎片隔离式交换:交换机只检查进入交换机端口的数据帧头部的目的MAC地址部分,即把数据转发出去B.存储转发式交换:交换机要完整地接收一个数据帧,并根据校验的结果以确定是否转发数据C.直通式交换:交换机只转发长度大于64字节的数据帧,而隔离掉小于64字节的数据D.这些说法全部正确60.下面哪些地址可以正确地表示MAC地址:( C )A.0067.8GCD.98EFB.007D.7000.ES89C.0000.3922.6DDBD.0098.FFFF.0AS161.( A )为两次握手协议,它通过在网络上以明文的方式传递用户名及口令来对用户进行验证A.PAPB.IPCPC.CHAPD.RADIUS62.在访问控制列表中地址和掩码为168.18.64.0 0.0.3.255表示的IP地址范围( B )A.168.18.67.0~168.18.70.255B.168.18.64.0~168.18.67.255C.168.18.63.0~168.18.64.255D.168.18.64.255~168.18.67.25563.把一台WWW服务器从一个网段转移到另外一个网段,以下哪个措施能够最好地保持客户端浏览器与WWW服务器之间原有的映射关系? ( D )A.改变服务器的IP地址和URL地址B.改变服务器的IP地址而不改变URL地址C.不改变服务器的IP地址而改变URL地址D.不改变服务器的IP地址也不改变URL地址64.如果需要配置一个交换机作为网络的根,则应该配置下面哪个参数( B )A.桥的HelloTimeB.桥的优先级C.该桥所有端口配置为边缘端口D.将给该桥所有端口的路径花费配置为最小65.广播风暴是如何产生的( B )A.大量ARP报文产生B.存在环路的情况下,如果端口收到一个广播报文,则广播报文会增生从而产生广播风暴C.站点太多,产生的广播报文太多D.交换机坏了,将所有的报文都广播66.下面关于生成树协议的原理描述,哪个是错误的( D )A.从网络中的所有网桥中,选出一个作为根网桥(Root)B.计算本网桥到根网桥的最短路径C.对每个LAN,选出离根桥最近的那个网桥作为指定网桥,负责所在LAN上的数据转发D.网桥选择若干个根端口,该端口给出的路径是此网桥到根桥的最佳路径67.要从一台主机远程登录到另一台主机,使用的应用程序为( C )A.HTTPB.PINGC.TELNETD.TRACERT68.能正确描述了数据封装的过程的是( D )A.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数据B.数据流->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C.数据->数据包->数据段->数据帧->数据流D.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流69.共享式以太网采用了( D )协议以支持总线型的结构A.ICMPB.ARPC.SPXD.CSMA/CD70.一台IP地址为10.110.9.113/21 主机在启动时发出的广播IP是( B )A.10.110.9.255B.10.110.15.255C.10.110.255.255D.10.255.255.25571.采用CSMA/CD技术的以太网上的两台主机同时发送数据,产生碰撞时,主机应该做何处理( A )A.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在一个随机时间后再重新发送B.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发送重定向信息,各自寻找一条空闲路径传输帧报文C.产生冲突的两台主机停止传输,同时启动计时器,15秒后重传数据D.主机发送错误信息,继续传输数据72.集线器一般用于哪种网络拓扑中:( B )A.总线形B.星形网络C.环形网络D.树形网络73.传输层协议端口号小于( C )的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A.100B.199C.1024D.204874.IP协议的特征是( B )A.可靠,无连接B.不可靠,无连接C.可靠,面向连接D.不可靠,面向连接75.可能会使用以下哪些信息实现地址转换( ABC )A.IP地址B.TCP端口号C.UDP端口号D.其他都不是76.D类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有( D )位A.8B.16C.24D.其他三项都不对77.交换机如何知道将帧转发到哪个端口( A )A.用MAC地址表B.用ARP地址表C.读取源ARP地址D.读取源MAC地址78.列对OSI参考模型各层对应的数据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的数据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B.网络层的数据被称为数据报(Datagram)C.传输层的数据被称为数据报(Datagram)D.物理层的数据被称为数据位(Bits)79.哪种网络设备可以屏蔽过量的广播流量?( B )A.交换机B.路由器C.集线器D.防火墙80.下列关于路由的描述中,哪一项较为接近静态路由的定义( B )A.明确了目的地网络地址,但不能指定下一跳地址时采用的路由B.由网络管理员手工设定的,明确指出了目的地网络和下一跳地址的路由C.数据转发的路径没有明确指定,采用特定的算法来计算出一条最优的转发路径D.其它说法都不正确81.下列关于路由的描述中,哪一项较为接近动态路由的定义( C )A.明确了目的地网络地址,但不能指定下一跳地址时采用的路由B.由网络管理员手工设定的,明确指出了目的地网络和下一跳地址的路由C.数据转发的路径没有明确指定,采用特定的算法来计算出一条最优的转发路径D.其他说法都不正确82.下列所述的哪一个是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 B )A.TCPB.UDPC.IPD.SPX83.以太网交换机一个端口在接收到数据帧时,如果没有在MAC地址表中查找到目的MAC地址,通常如何处理?( C )A.把以太网帧复制到所有端口B.把以太网帧单点传送到特定端口C.把以太网帧发送到除本端口以外的所有端口D.丢弃该帧84.以太网是( A )标准的具体实现A.IEEE802.3B.IEEE802.4C.IEEE802.1QD.IEEE802.z85.下列对访问控制列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 访问控制列表能决定数据是否可以到达某处B. 访问控制列表可以用来定义某些过滤器C. 一旦定义了访问控制列表,则其所规范的某些数据包就会严格被允许或拒绝D. 访问控制列表可以应用于路由更新的过程当中二、简答题1.请简述STP协议判断最短路径的规则答:①比较路径开销,带宽越小开销越大;②比较发送者的Bridge ID,选择参数小的;③比较发送者的Port ID,选择参数小的;④比较接收者的Port ID,选择参数小的2.请简要说明交换网络中为什么形成环路、产生广播风暴的原理?答:交换网络中单链路的网络容易形成单点故障,为了缓解单点故障对网络造成的影响,希望能够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链路,也就是从一点到达另一点时有多条链路可以达到。
路由和交换技术沈鑫剡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5.1为什么说IP是一种网际协议?IP实现链接在不同传输网络上的终端之间的通信基础是什么?答:IP用于解决的是属于两个不同网络的终端之间的通信问题。
技术基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独立于传输网络的分组形式和地址格式;构建由源和目的终端及路由器组成的传输路径;IpoverX技术连接在传输网络X上的当前跳至下一跳的IP分组传输过程。
5.2为路由器接口分配地址的用处,是在组建大中型的局域网,满足下级设备互联,同级设备通信。
5.3作为中间系统,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都有何区别?答: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5.3转发器一层设备,其实就是中继器,它是用来将信号放大的,远距离传输时,信号会衰减,所以需要加一个中继器,这样可以传输的更远。
网桥二层设备,网桥具有学习功能,它可以根据第二层地址mac来转发帧,在数据通过网桥时,网桥会根据mac来决定是否转发。
路由器三层设备,可以根据IP地址进行路径选择和包交换。
主要用来路由选择。
5.4(百度不到,硬着头皮写的。
希望有更好答案跟我交流)网桥(Bridge)是一种在链路层实现局域网互连的存储转发设备。
网桥从一个局域网接收MAC帧,拆封、校对、校验之后,按另一个局域网的格式重新组装,发往它的物理层。
由于网桥是链路层设备,因此不处理数据链路层以上层次协议所加的报头。
ATM所使用的信元网桥无法识别和封装为mac帧,因而无法实现其互连。
5.5路由器与网桥的区别(文库)1.工作层次不同2.端口配置不同网桥俩个局域网端口超过俩个端口的网桥叫交换机。
路由器:局域网和广域网端口3.用途不同网桥唯一的作用是把被许多正在共享的物理网络分割成多个小部分,一次来减少广播风暴,而路由器是在拆分不同子网后,通过网络协议又可进行互相通信,即便是不同网络4.适用范围不同网桥:同一局域网不同子网路由器:不同局域网子网,不同网络5.智能化程度不同网桥共作在数据链路层,不能理解任何网络协议一条链路路由器多个路由,支持各协议6.可管理性不同网桥纯物理硬件,不具有可管理性路由器:软件和硬件5.5 解释路由器和网桥的主要区别。
路由与交换技术复习题一

复习题一、单选题1、路由器从相连的以太网接口收到消息后,会更改哪项报头地址, 消息从另一个接口发送出去?A 仅第2层源地址 BC 仅第3层源地址DE 第2层源地址和目的地址F 2、网络管理员刚把新配置输入 Routerl 。
要将配置更改保存到 应该执行哪一条命令?A Routerl# copy runnin g-c onfig flashB Router1(c on fig)# copy runnin g-c onfig flashC Router1# copy runnin g-c onfig startup-c onfigD Router1(c on fig)# copy runnin g-c onfig startup-c onfigE Router1# copy startup-c onfig runnin g-c onfigF Router1(c on fig)# copy startup-c onfig runnin g-c onfig3请参见图示。
从路由器的运行配置输出可得出什么结论?A 口令经过加密。
B 当前配置已保存到NVRAMC 显示的配置将会是路由器下次重新启动时用到的配置。
D 显示的命令决定了路由器的当前运行情况。
仅第2层目的地址 仅第3层目的地址第3层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再将 NVRAIM 无法与主4、请参见图示。
在主机2连接到LAN上的交换机后,主机2 机1通信。
导致此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92.16B.2.34 /27 丄. 2_1, 192.168.335/27A主机2的子网掩码不正确。
B主机1和主机2位于不同的网络中。
C交换机需要IP地址,但尚未配置。
D路由器LAN接口和主机1位于不同网络中。
E主机1的IP地址与路由器的LAN接口位于不同的网络中。
5、输入以下命令的作用是什么?R1(co nfig)# line vty 0 4R1(co nfig-lin e)# password check123R1(c on fig-l ine)# logi nA确保在进入用户执行模式之前输入口令B设置通过Telnet连接该路由器时使用的口令C要求在保存配置前输入check123D创建本地用户帐户以便登录路由器或交换机6以下哪一项正确描述了路由器启动时的顺序?A加载bootstrap、加载IOS、应用配置B加载bootstrap、应用配置、加载IOSC加载IOS、加载bootstrap、应用配置、检查硬件D检查硬件、应用配置、加载bootstrap、加载IOS7、加载配置文件时的默认顺序是怎样的?A NVRAM FLASH ROMB FLASH、TFTP CONSOLEC NVRAM TFTP CONSOLED FLASH TFTR ROM8、如果路由器在启动时无法找到有效的配置文件,将发生什么情况?A 启动过程将重置。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 3 1. 略 2. 略 3. 略 4. 略 5. 略 6. 略 7. 略 8. 略
习题 4 1. 略 2. 略 3. 略 4. 略 5. 略 6. 略 7. 略 8. 略 9. 略
习题 5
1. 答案:分层网络设计的基本目标有四个: (1)可扩展性:在可扩展网络设计中,网络的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以容纳新的用户 群与远程站点,并且可以在不影响现有用户服务水平的情况下,支持新的应用。 (2)可用性:为实现可用性而设计的网络可以提供全天候(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时) 一致和可靠的服务。此外,如果单个链路或设备发生故障,网络性能应该不会受到显著影 响。 (3)安全性:安全性必须体现在网络设计的每个方面,而不是网络设计完成后附加 到网络上的特性。规划安全设备、过滤器与防火墙功能的部署位置对于保护网络资源至关 重要。 (4)管理便利性:无论最初的网络设计如何优秀,网络必须便于网络维护人员管理 与支持,太过复杂的网络,或者很难维护的网络都不能高效率地正常运行。 2. 答案:理想中的网络拓扑层次包括分为三个基本层,分别是: (1)核心层——连接分布层设备; (2)分布层——将较小的本地网络相互连接起来; (3)接入层——为网络中的主机与终端设备提供连接。 3. 答案:核心层的主要特点如下: (1)提供高可靠性; (2)提供冗余链路; (3)提供故障隔离; (4)迅速适应升级; (5)提供较少的延时和良好的可管理性; (6)避免由滤波器或其他处理引起的慢包操作; (7)有限和一致的直径。 分布层的特点如下: (1)策略; (2)安全; (3)部门或工作组级访问; (4)广播/多播域的定义; (5)虚拟 LAN(VLAN)之间的路由选择; (6)介质翻译; (7)在路由选择域之间重分布; (8)在静态和动态路由选择协议之间的划分。 接入层的特点如下: (1)对分布层的访问控制和策略进行支持; (2)建立独立的冲突域; (3)建立工作组与分布层的连接。 4. 答案:综合布线系统(Network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NPDS),又称网络开 放式布线系统(Network Open Cabling System,NOCS),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 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国际化的需要发展而来的,是办公自动化进一步发 展的结果,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答案: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由如下 6 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 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习题答案第1章1.9传播时延t =1/(200000)=5×10-6s ,最短帧长M =2t ×传输速率=2×5×10-6×109=10000bit 。
1.10 基本时间是冲突域中距离最远的两个终端的往返时延,10Mbps 时是51.2μs ,100Mbps时是5.12μs ,因此,当选择随机数100时,10Mbps 时的等待时间=100×51.2μs ,100Mbps 时的等待时间=100×5.12μs 。
1.11题1.11图① 终端A 在594bit 时间,终端B 在889bit 时间重传数据帧。
② 终端A 重传的数据819bit 时间到达终端B 。
③ 不会,因为,终端B 只有在785bit 时间~881bit 时间段一直检测到总线空闲才发送数据,但819bit 时间起,总线处于忙状态。
④ 不是,要求持续96bit 时间检测到总线空闲。
1.12 ①1Mbps 。
②10Mbps 。
③10Mbps 。
1.13思路:当终端D 传输完成后,由于终端A 、B 和C 同时检测到总线空闲,第一次传输肯定发生冲突。
随机产生后退时间后,如果有两个终端选择随机数0,又立即发生冲突,如果两个终端选择随机数1,在选择0的终端传输完成后,这两个终端又将再次发生冲突,重新选择后退时间。
1.14 第i 次重传失败的概率Pi=2-i ,因此,重传i 次才成功的概率=(1-2-i )Ki K K --==∏211平均重传次数=∑i ×重传i 次才成功的概率。
1.16 10Mbps 时MAC 帧的发送时间=512/(10×106)=51.2μs100Mbps 时MAC 帧的发送时间=512/(100×106)=5.12μs 1000Mbps 时MAC 帧的发送时间=512/(1000×106)= 0.512μs 端到端传播时间=MAC 帧发送时间/2电缆两端最长距离=端到端传播时间×(2/3)c10Mbps 电缆两端最长距离=(51.2/2)×(2/3)c =5120m 100Mbps 电缆两端最长距离=(5.12/2)×(2/3)c =512m 1000Mbps 电缆两端最长距离=(0.512/2)×(2/3)c =51.2m 1.21题1.21表格终端A 和B 同时发 终端A 和 B 同时检 终端A 和 B 同时发送 终端A 终端A 发送的数 终端B 开始检测 时间=273 bit 时间=785 bit 时间+96 =594 bit 时间=819 bit 时间总线持续 空闲前提下 终端B 发送 =881 bit 时间H1→H5 MAC 1 1 MAC 1 1 转发、登记 转发、登记 H3→H2 MAC 3 2 MAC 3 1 转发、登记 转发、登记 H4→H3 MAC 4 2 MAC 4 2 丢弃、登记 转发、登记 H2→H1MAC 21丢弃、登记接收不到该帧1.22 有3个冲突域,2个广播域。
1.23 各个交换机转发表如表1.6所示 题1.23表格传输操作S1转发表 S2转发表 S2转发表 S4转发表 MAC 地址转发端口 MAC 地址 转发端口 MAC 地址 转发端口 MAC 地址 转发端口 终端A →终端B MAC A 1 MAC A 1 MAC A 1 MAC A 1 终端E →终端F MAC E 3 MAC E 3 MAC E 3 MAC E 2 终端C →终端AMAC C3MAC C21.24当传输媒体为双绞线时,每一段双绞线的最大距离是100m ,4段双绞线的最大距离=400m 。
当传输媒体为光纤时,最大距离主要受冲突域直径限制,由于集线器的信号处理时延为0.56 s ,每一个冲突域直径=(2.56-0.56)×10-6×2×108=400m ,因此,最大距离=400m ×2。
1.25题1.25表格传输操作 交换机1转发表交换机2转发表交换机1的处理(广播、转发、丢弃) 交换机2的处理(广播、转发、丢弃) MAC 地址 转发端口 MAC 地址 转发端口 终端A →终端B MAC A 1 MAC A 4 广播 广播 终端G →终端H MAC G 4 MAC G 4 广播 广播 终端B →终端A MAC B 2 转发 接收不到该帧 终端H →终端G MAC H 4 MAC H 4 丢弃 丢弃 终端E →终端HMAC E4MAC E2丢弃转发⑥在终端A 发送MAC 帧前,交换机1转发表中与MAC 地址MAC A 匹配的转发项中的转发端口是端口1,因此,终端E 发送给终端A 的MAC 帧被错误地从端口1发送出去。
解决办法有以下两种,一是一旦删除连接终端与交换机端口之间的双绞线缆,交换机自动删除转发端口为该端口的转发项。
二是终端A 广播一个MAC 帧。
1.26当设备的端口速率是10Mb/s 时,由于允许4级集线器级联,因此。
楼层中的设备和互连楼层中设备的设备都可以是集线器。
当设备的端口速率是100Mb/s 时,由于只允许2级集线器级联,且冲突域直径为216m 。
因此。
楼层中的设备可以是集线器。
互连楼层中设备的设备应该是交换机。
1.27设备配置如下图,两台楼交换机,每一台楼交换机1个1000BASE-LX 端口,用于连接两楼之间光缆,5个100BASE-TX 端口,分别连接同一楼的5台楼层交换机。
两楼共10台楼层交换机,每一台楼层交换机1个100BASE-TX 端口,用于连接楼交换机,20个10BASE-T 端口用于连接20个房间中的终端。
这种设计基于跨楼、跨层通信比较频繁的情况,保证有足够带宽实现楼层间和楼间的通信。
┇┇ 10BASE-T1楼交换机 2楼交换机1楼1层1楼5层2楼5层 2楼1层1000BASE-LX100BASE-TX100BASE-TX10BASE-T题1.27图1.28共享总线交换结构串行传输4组MAC帧和控制信息,所需时间=(4×(1000+32)×8)/(109)=3.3024×10-5s。
交叉矩阵交换结构由于只需串行传输控制信息,4对终端之间可以并行传输MAC帧,因此,所需时间=((4×32+1000)×8)/(109)=9.024×10-6s。
第2章2.3终端A→终端F MAC帧传输过程。
交换机S1通过端口1接收到MAC帧,确定该MAC 帧属于VLAN 2,在转发表中检索VLAN为VLAN 2且MAC地址为MAC F的转发项,找到匹配的转发项,从转发项指定端口(端口4)输出该MAC帧,该MAC帧携带VLAN 2对应的VLAN ID。
交换机S2通过端口1接收到MAC帧,在转发表中检索VLAN为VLAN 2且MAC地址为MAC F的转发项,找到匹配的转发项,从转发项指定端口(端口4)输出该MAC帧,该MAC帧携带VLAN 2对应的VLAN ID。
交换机S3通过端口4接收到MAC 帧,在转发表中检索VLAN为VLAN 2且MAC地址为MAC F的转发项,找到匹配的转发项,删除该MAC帧携带的VLAN ID,从转发项指定端口(端口1)输出该MAC帧。
终端A→终端D MAC帧传输过程。
交换机S1通过端口1接收到MAC帧,确定该MAC 帧属于VLAN 2,在转发表中检索VLAN为VLAN 2且MAC地址为MAC D的转发项,找不到匹配的转发项,从除端口1以外所有属于VLAN 2的端口(端口2和端口4)输出该MAC帧,从端口4输出的MAC帧携带VLAN 2对应的VLAN ID。
交换机S2通过端口1接收到MAC帧,在转发表中检索VLAN为VLAN 2且MAC地址为MAC D的转发项,找不到匹配的转发项,从除端口1以外所有属于VLAN 2的端口(端口4)输出该MAC帧,由于交换机S2没有从端口2输出该MAC帧,该MAC帧无法到达终端D。
2.4假定终端A、B和G属于VLAN 2,终端E、F和H属于VLAN 3,终端C和D属于VLAN 4。
题2.4表1交换机S1 VLAN与交换机端口映射表该VLAN的接入端口,属于多个VLAN的交换路径经过的端口是被这些VLAN共享的共享端口。
2.7VLAN 2静态 S2 VLAN 1 静态 VLAN 3 动态 S3VLAN 1 静态 VLAN 3静态2.9 终端A 和终端F ,只有终端A 发送的MAC 帧才能从交换机1连接交换机2的端口发送出去。
交换机2连接交换机1的端口接收的MAC 帧只能发送给终端F 。
反之亦然。
2.10 终端A 和终端D 、终端A 和终端E 、终端B 和终端F 、终端C 和终端F ,属于相同VLAN 的两个终端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2.11①终端C 和终端D 。
②终端E 和终端F 。
③终端B 和终端F 。
④终端E 和终端F 。
⑤终端E 和终端F 。
⑥终端E 。
第3章3.8题3.8图3.9题3.9图(a )V2、V3和V4对应的MSTI题3.9图(b )V5对应的MSTI 题3.9图(c )V6对应的MSTIBID=32768-00:90:92:55:55:55 BID=32768-00:90:92:22:22:22 BID=32768-00:90:92:44:44:44BID=32768-00:90:92:33:33:33 BID=32768-00:90:92:11:11:11DP/F DP/F RP/F RP/F RP/F RP/F DP/F NDP/B DP/F DP/FDP/F DP/F NDP/B NDP/B V2 V3 V4 V2 V3 V4 S1 S3 V5 V5 S1 S2 S4 V6 V6 S2 S3 S43.10题3.10图(a )两个域对应的CIST 题3.10图(b )单个域对应的CIST原因是多个域的情况下,每一个域在建立CST 时相当于一个结点,域与域之间计算的是域间开销。
单个域,每一个交换机计算的是根路径开销。
3.11题3.11图 第4章4.1①属于同一链路聚合组的所有链路的两端端口各自属于同一个聚合组。
②属于同一链路聚合组的所有链路的两端端口有着相同的端口属性,如通信方式、传输速率、所属VLAN 等。
③属于同一链路聚合组的所有链路的两端端口都是选中端口。
4.2①创建聚合组,②分配端口,③激活端口。
4.5区别:聚合组是一组可以作为单个逻辑端口使用的端口集合。
链路聚合组是一组链路集合,这一组链路用于实现两个系统互连,且使得两个系统之间带宽是链路聚合组中所有链路带宽之和,两个系统之间流量可以均衡分布到链路聚合组中的每一条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