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写作论说文中的“摆事实”与“讲道理”

合集下载

摆事实讲道理教学策略

摆事实讲道理教学策略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议论文写作与评价”课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关于“摆事实,讲道理”的教学策略。

俗话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就是议论文写作中要找的论据。

你拿出的观点要让人信服,就要选好论据。

这和打官司是一个道理。

你要证明你是无辜的,或者证明对方有过错,你就得拿出证据来,别人不会凭空认为你是清白的,你也不能凭空污人清白。

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初中生不大会说理,虽然口头上能简单的将自己的意见表述给让别人,但到写作中却是稀里糊涂,因此学生作文经常会出现事例加观点的简单化论证模式,其原因就是缺乏理论分析。

具体讲怎样才能用好摆事实讲道理,写好以论文呢?我认为一、抓论据,用事实说话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初学议论文写作,最好多以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一则因为事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一则因为事实好找,它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

不过,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事实都可以作为在论据,事实必须是真实的,否则就失去了说服力,假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用伪证,是通不过的;事实必须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能够说明观点本质的。

否则说服力就要打折扣,没有代表性的事实,就好比打官司找的都是旁证,而直接的或主要的物证、人证缺失,最后官司是不能定性的。

有的学生在没有素材的时候,往往会编造我的朋友、同学、亲戚如何如何之类的故事,虽然可能实有其事,但在说服力度上不如众所周知的材料更能说服人。

事实除了要有代表性,有针对性,还要有普遍性。

事实还必须是新颖的。

新鲜的,不能太陈旧。

二、抓分析,摆明“为什么”写议论文如果只是摆出了论点论据,不加以分析,就好比是堆砌了一些材料,不能让自己的文章感人。

我们找出了事实论据,应该去分析这些事实中的事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要针对生活的需要去分析,分析透彻了,文章才能有说服力,这样才能让人家感到你的文章有道理,才能按你的文章去办。

三、充分利用事实材料,就事论理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要充分利用给出的事实材料,并分析总结,当然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事实,但那应该是第二步,首先应该是给出的材料。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如何“讲道理,摆事实”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如何“讲道理,摆事实”

2018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写作如何“讲道理,摆事实”在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论证的过程中,一般都得“讲道理,摆事实”,而其中的“讲道理”——理证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论证形式,既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又区别于泛滥的案例论证。

因此,学会理证法就成为申论作答的需备技能。

那么如何才能驾驭理证法,将其用在文章写作过程呢?理证法应用范围广,是支撑分论点的主要篇幅。

具体来说包括原因分析、影响分析、政策分析、原理效应分析等四种分析方法。

一、原因、影响分析法将分论点的主题做一个大的综合分析。

当今社会/时下,分析现状。

究其原因,在于……,由此导致……,也造成了……/由于……造成……二、政策分析1、引用政策、法律法规作为理证,论证分论点的合理性。

2、具体写法:分论点+政策分析+总结观点例如:学礼,“立”民族素质之提高。

范燕青书记的《争当文明市民,建设文明城市》的讲话精神中,明确提出建设文明城市的关键,就是提升市民素质,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突出以文明礼仪教育人,规范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将文明礼仪融入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培养广大市民的文明行为习惯。

“礼”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方式。

我们自身讲文明懂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三、原理效应分析1、使用原理效应作为理证,论证分论点的合理性2、分论点+原理效应分析+总结观点例如:学礼,立民族素质之提高。

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温水中,青蛙会若无其事地待在水里,直至把它煮熟为止。

在这种状况下,青蛙为什么不能自我摆脱险境呢?这是因为青蛙对缓慢、渐进的环境变化却不能及时做出感应。

这种“青蛙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国民素质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展现着大国地位。

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匮乏,使得公民素质亟待提高,如若一味争取经济的发展而继续忽视精神文明建设,那么中国的大国形象则会像青蛙效应中的青蛙一般,在出现问题时不及时发现、解决,不提升民族素质,就不能建设文明社会,就不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不能真正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议论文写作应多讲点“道理”

议论文写作应多讲点“道理”

议论文写作应多讲点“道理”郝干伟我们知道,议论文写作总是要摆事实讲道理。

所谓摆事实就是列出论据;而讲道理就是对论点和论据进行分析。

可是,我们有的同学,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不能体会到讲道理的重要性,文章提出论点之后,紧接着就是举例子,举了一个又一个,也不对事例加以分析。

结果议论文形成了“论点+论据”格局。

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

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

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句话:论点是统帅,论据是士兵,论据要为论点服务。

那么怎样讲道理呢?讲道理的方法有多种,为了便于记忆,我把它们编成了口诀:议论文写作要讲“理”议论文写作要注意证明论点要论据论点论据要分析细分析讲道理前后勾连成一体原因结果紧相连事物转换须条件正反对比观点明点面结合显周全假设分析开思路比喻类比很形象意义分析不可忘层层分析细剥笋看待问题要辩证具体问题具体析尊重客观规律性一分为二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清内因和外因抓住主要和次要万物联系又发展质变前提是量变这个口诀包括了讲道理的多种方法:因果分析、条件分析、正反分析、点面分析、假设分析、比喻分析、类比分析、意义分析。

这个口诀同时也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多种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它也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几种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主要和次要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摆好事实 讲好道理

摆好事实 讲好道理

摆好事实讲好道理作者:曾佐希来源:《新作文·高考作文智囊》2009年第05期文题导引议论文的议论就是摆事实,讲道理。

事实摆得准不准,道理讲得清不清,是文章成败的关键。

学生初学议论文,往往会犯通篇说理而不懂举例或堆砌事例而不知说理的毛病,下面还是就“心态”话题各举一例来谈这两类文章的升格。

文题回顾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心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赌徒拿着瓦砾去赌时,几乎是逢赌必赢,而当他拿着万两黄金去赌时,却输得一败涂地。

太想打好球的手在颤抖,太想走好钢丝的脚在颤抖,太想赢的心在颤抖。

人都有这么一个弱点:当对某一件事过于重视时,心里就会紧张,而一紧张,就会出现心跳加速、焦虑、精力分散等不良反应。

这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会使我们的才能无法正常发挥,最终导致我们的失败。

在科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

【例证不足】事例是议论文的生命。

初学议论的同学往往不懂举例,全文都是自己在讲道理,结果分析不深,泛泛而谈;就是用例,有的也是用例不具体,概括的多,具体的少,没有说服力。

议论文用例最好落实到真实的人、具体的事。

正是这些真实的人具体的事证明了某个道理,此之谓事实胜于雄辩。

升格示范把握心的方向(原稿)他已经为此准备了很久了,父母对他说:“你能行!”他是夺冠的热门选手之一,朋友们期待着他的精彩演讲。

他渴望那个奖杯,非常渴望。

他看着一个个选手登台、下台,不禁紧张万分,抹汗的手帕已经湿透。

终于,主持人叫出了他的名字,他艰难地迈出颤抖的脚。

似乎是一瞬间,他已来到台上,他想开口说话,可头脑一片空白。

讲稿呢,台词呢?怎么都由大脑中消失了!他紧张,慌张,心脏似快要跳出胸口……[形象化的开头,可以。

但不宜过长,不然,有文体不明之嫌]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呢?当达到目标的愿望十分强烈,当你非常希望得到一件东西时,却发现自己那颤抖的手脚根本不听使唤,以致于你发挥不出原有的实力,一败涂地。

写作技巧:第二十讲摆事实讲道理

写作技巧:第二十讲摆事实讲道理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写作技巧:第二十讲摆事实讲道理写作技巧:第二十讲摆事实讲道理第二十讲摆事实讲道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之二)上一讲我们讨论了怎样写读后感的问题。

写读后感,多数情况下是在写一篇议论文,它的论点来源于所读文章或者书籍(也就是“眼睛”),经常以你的感想出现在作文中。

接下来,你就要深入地阐述、说明、分析你的感想,最后往往联系实际写出或号召性的、或决心性的、或感想升华性的结尾。

其中,所谓“深入地阐述、说明、分析你的感想”占据文章的大部分篇幅,这就是议论文中的论证过程。

论证过程要解决的是“如何证明”的问题,如何证明你的感想是对的、是值得其他读者与你共鸣的。

我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一位妈妈对她的很小的孩子说:下雨天上街要打伞。

你看,那些叔叔、阿姨都打着伞。

他们打伞就不能被雨浇湿衣服了。

所以,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打起伞来。

在这段话里,第一句是论点,第二句、第三句就是在论证(摆事实、讲道理),第四句是结论。

如果没有第二句、第三句,孩子就很有可能问:“他们为什么要打伞哪?”有了这两句,孩子就完全明白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初步看到论证的作用。

(请大家回去复习一下第十二讲“下雨天为什么要打伞”。

)㈠摆事实讲道理——最基本的论证方法在论证过程中,恰当运用论证方法是很重要的。

初中阶段我们要学习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和比喻论证法。

引证法,就是引用道理论据进行论证,例证法是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这二者结合起来,我们称为“摆事实讲道理”。

这种方法是初中学生写议论文最基本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只摆出事实和引用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加以分析,在引用事实或理论论据后,要加以分析,分析透彻了,文章才能有说服力。

不仅在论证过程中要分析,在引用材料后提出论点过程中也要分析,在写记叙文夹叙夹议、记叙后议论抒情时也要分析。

所以学会分析是写作文的一项基本功。

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某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举例子等方法,来确定某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高考议论文作文800字(一)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就像材料中的大豆一样,直接煮熟实用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尽管它很有营养。

然而,将它做成豆腐时,不仅符合人们的胃口,而且让人们吸收营养更容易。

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我们不能绝对完美,但可以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展现更好的自己。

被贬黄州的苏轼,感叹“做官闲百日,蝴蝶阶上飞。

”他本有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的指挥能力,却被官官相逼,最终碌碌无为,他不服,他不馁,所以他改变了自己,不愿在朝廷上勾心斗角,只为在尘间风流自在。

拥有了“竹杖芝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感悟,他走出了一条文学辉煌之路。

不学会变通,哪来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的豪情壮语;不学会变通,哪来的“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的悠闲自由;不学会变通,哪来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的千古名句。

俗语说:人不能再一颗书上吊死。

苏轼就用行动告诉我们,变通成就辉煌人生。

两个年轻人来到上帝面前,请求上帝赐予他们一个全新的未来,上帝说:“好吧,孩子们,我将赐予你们一笔金钱和一个帮手。

”拿到这笔钱的两个人看到,一家超市很受人们欢迎,生意兴隆,这就是上帝给他们的帮手。

第一个年轻人很快决定也要开一家超市,然而却没有人光临他的超市,投资的钱很快便花光了,他变成了穷光蛋在街道上颓废的走着他看见了一大群人在前面拥挤着购买着什么东西,最后让他惊奇的是,老板是第二个年轻人。

第二个年轻人看见他,很客气的请他吃饭。

他说:“老兄,为什么我开的超市倒闭了,而你的却这么火?”第二个年轻人说:“刚开始我也是一味地模仿初见的那个超市,那样是没有用的,所以我决定换一种方法吸引顾客。

当我的知这些顾客在特定节假日喜欢购买大量商品时,我决定开办活动,果然吸引了不少顾客。

”多了就不觉得稀奇,只有改变,才能获得更高的利益。

如此说来,变通改变人生。

改变自我,成就人生。

用圆润的态度面对生活,可以得到最美好的结果。

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

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

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
1、“天才出自勤奋”,这句俗语告诉我们:所谓“天才”,不是一生下来就有超越凡人的能力,而是由后天因素决定的,这种后天因素主要就是勤奋。

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小刻苦学习经史,长大后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终于著成《史记》一书。

大发明家爱迪生上小学的时候被老师称为“智能低下的人”,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迫离开了学校。

他并不因此而丧失信心,反而以更顽强的意志勤奋学习,最终成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勤奋。

让我们始终牢记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在勤奋开拓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吧!
2、“有志者,事竟成”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无论是谁,只要有志,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成功。

翻开人类历史的史册,靠志成功的人数不胜数。

比如,爱迪生发明无数,可是在他幼年时,他只读过三个月的书,因为家庭贫困,他只好在火车上卖报纸,他还利用卖报纸闲暇的时间搞发明创造,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失望。

可他就靠一个字“志”,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

3、法国文学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枝会思想的芦苇。

”是啊,人就像一枝芦苇,平平凡凡,有时候还很脆弱,但是因为人可以思考,这根平凡的芦苇就变得摇曳生姿、优雅美丽了。

袁隆平一生都在思考。

当他还是个乡村教师时,就颠覆世界权威进行思考,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依然专注于田间。

他的思考使中国人摆脱了饥饿,解决了粮食问题。

人们称他为“杂交水稻之父”。

思考,为他赢得了无数荣誉;思考,为他带来了精彩人生!。

新材料议论文写作导训序列(九)——摆事实后怎样讲道理

新材料议论文写作导训序列(九)——摆事实后怎样讲道理

新材料议论文写作导训序列(九)——摆事实后怎样讲道理一、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就是在列举出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的一种说理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来认识事物的本质。

事物的本质是蕴含在事物的现象之中的,摆出事实只是列举现象,讲道理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人们接触某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讲道理就是取得关于这个事物整体的、理性的认识。

例:现在我们都赞颂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有智有谋,可是在战争初期,由于缺乏准备,林肯领导的北方军队一度节节溃败。

这时,有人推荐由嗜酒如命的格兰特当将军。

虽然他的智谋人人称道,但嗜酒如命无疑成为这颗明珠的“黑点”。

尽管美中不足,但林肯却认为这一嗜好无伤大雅,决定让他一展军事才能。

结果,战争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北方最终反败为胜。

嗜酒诚然是格兰特的缺憾,但又何妨他统率军队,勇歼敌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一味地聚焦于一个人的不足,而是应该包容他,从而让他发挥最大作用。

这段话的思路:列举事实——归纳总结——升华道理(归纳总结法)二、假设引申法假设引申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进而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内在联系的说理方法。

议论文要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就要有深刻的哲理性、周密的思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

深刻的哲理性,是诉诸理性的,通过正面或反面的假设分析,不仅能使道理更加正确、科学,而且这个理还可以讲得更加深入、切实,更具有周密的论辩性。

例: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一个农家子,5岁时,“指物作诗,立就”,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受到人们的称赞。

从此,他不思进取,每日随父亲走街串巷,到处登门作诗,结果,在20岁的时候,还没有多大长进,已经同平常人一样了。

方仲永本来是个聪颖的奇才,却因沉浸在赞美之中,而不勤奋努力,最终沦为庸人。

倘若他能在赞美声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发奋学习,到了二十多岁还会平庸无奇吗?由此可见,先天条件只是基础,后天的努力才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写作论说文中的“摆事实”与“讲
道理”
一、是什么——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

二、为什么——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

三、怎么办——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

但具体到某一篇文章,回答什么问题又是有特定针对性的,因而论说就要有一定的话题范围。

比如关于“管理”的话题,可以从管理的“类别和性质”方面去谈,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也可以从“原因和目的”方面去才能进行谈,回答“为什么”需要管理的问题;还可以从“方法和途径”方面去谈,回答“怎么办”有效管理的问题。

因此,一篇论说文一定要有一个主题,要有一个核心,不要面面俱到,即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或要求,或论管理之实,或论管理之道,或论管理之术。

论说文答疑解难,要使人懂,使人信,甚至要使人行——照着去做,所以必须讲究科学性,阐述的必须是真理。

不可主观臆断,强词夺理。

但是手里有了真理,也不见得就能“使人懂,使人信,使人行”,这里还需要学会论说的方法和技巧。

论说的基本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这一点差不多人人皆知。

但事实要“摆”得有力量,道理要“讲”得透彻,并不容易。

先说“摆事实”,“摆”什么样的事实?这是“质”的问题,这得看你手里有多少事实供自己挑选,还得看你是不是能够选出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

“摆”多少事实?这是“量”的问题,当然并不是越多越好,但也不是越少越好。

最恰当的“量”是能“覆盖”住自己论题所涉及的范围。

还有,事实怎么摆?这是“法”的问题,这里主要是能使事实和自己的观点相吻合。

同样一个事实,说什么,说的次序是什么,都要看观点的需要。

否则,即使事实是真实的,也不会有说服力。

再说“讲道理”,这是许多考生最薄弱的环节。

所谓“讲道理”,说到底就是分析事物之间(或一个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诸如“物质和精神”, “现象和本质”, “局部和整体”, “偶然和必然”, “原因(条件)和结果”, “理论和实践”, “历史和现实”等。

要从文章的需要出发,该分析哪一种关系就分析哪一种关系,只要这种分析是科学的,就会被多数人所接受。

除了“摆事实,讲道理”之外,还有打比方、作比较、引言论等方法。

除了论说的方法和技巧之外,还有章法结构问题。

多种多样的论说方法,多种多样的章法结构,是保证你的观点“使人懂,使人信,使人行”的重要条件,也是论说文不可忽视的特点。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