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的流行历史

合集下载

常见传染病模型

常见传染病模型

据史书记载,霍乱于 1817年首次在印度流行, 1823年传入俄国, 1831 年传入英国。
19世纪初至 20世纪末, 大规模流行的世界性 霍 乱共发生 8次。
1817~1823年,霍乱第一次大规模流行,从“人类霍乱 的故乡”印度恒河三角洲蔓延到欧洲,仅 1818年前后便 使英国6万余人丧生。 1961年出现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始 于印度尼西亚,波及五大洲 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报告 患者达350万。1992年10月,第八次霍 乱大流行,席卷 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在短短 2~3个月就报告病例 10余万,死亡人数达几千人,随后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
部分人活了下来。
问题提出
本世纪初,瘟疫常在世界上某地流行,随着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很多疾病,诸如天花、霍 乱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即使在今天,一 些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仍出现传染病流行的现象 , 医疗卫生部门的官员与专家所关注的问题是: (1)如何描述传染病的传播过程 (2)如何分析受感染人数的变化规律 (3)如何预报传染病高潮的到来.
由于传染病在传播的过程涉及因素较多,在分 析问题的过程中,不可能通过一次假设建立完善的 数学模型.
思路是:先做出最简单的假设,对得出的结果 进行分析,针对结果中的不合理之处,逐步修改假 设,最终得出较好的模型。
现通过疾病传播过程中若干重要因素之 间的联系建立微分方程加以讨论,研究 传染病流行的规律并找出控制疾病流行 的方法显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流行性感冒简称 流感,是由流感病 毒引起的急性呼吸 道传染病,能引起 心肌炎、肺炎、支 气管炎等多种并发 症,极易发生流行, 甚至达到世界范围 的大流行。
1918-1919年,爆发了席卷全球的流感疫病, 导致2,000-5,000万人死亡,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 疫症。

历史趣谈为什么清朝皇室对天花病如此畏惧?

历史趣谈为什么清朝皇室对天花病如此畏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为什么清朝皇室对天花病如此畏惧?
导语:古代天花是什么病?为什么清朝皇室对天花病如此畏惧?天花本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一种如同现代社会“非典”一般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一个令人谈
古代天花是什么病?为什么清朝皇室对天花病如此畏惧?天花本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一种如同现代社会“非典”一般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瘟疫,中医称之为“痘疮”。

历史上,天花先后使5亿人失去了生命,同时也给无数人留下了永久的疤痕。

那么,天花从哪里来,又是怎样出现在地球上传染到中国呢?
自从微生物诞生以后,科学家们才最终弄清楚,在人类历史上肆虐猖獗的天花等传染病,其元凶主要就是细菌和病毒。

无论是细菌,还是病毒,它们都是地球上古老的居民,一旦地球上出现高等生命,它们就开始在这些生命体内营造自己新的家园。

大约在一万年前,畜牧业和农业出现,人类开始饲养一些被驯化的动物。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病毒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动物也早于人类来到地球上,可能这些动物感染了病毒,它们在长期的进化过程当中,对这些病毒的感染都已经适应了,或者说,动物携带了病毒。

引起天花的病毒叫痘病毒,这种病毒在猴子、牛、骆驼等动物当中都有感染,对于天花病毒,动物们已经有了抵抗力,所以习以为常,而最初接触天花的人类,却不具有对付这种病毒的肌体。

天花病毒作为一种微生物早就在动物身体里安营扎寨,如果生吃或者烹调不甚就会感染天花。

纵观清朝皇帝的死因,从顺治帝得了天花到同治帝患上天花或梅毒,天花好像是遗传一般,令人恐惧。

清朝十二帝,出了末代皇帝溥仪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从封建帝王转
生活常识分享。

【精品推荐】天花的流行历史有哪些

【精品推荐】天花的流行历史有哪些

天花的流行历史有哪些
小编希望天花的流行历史有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天花对人类d的伤害是难以叙述的,它曾造成大批人死去,其凶险程度极为严重。

那么天花的流行历史有哪些?下面小编介绍一下。

天花以前是一种令人“胆寒”的传染病,一直陪伴人类左右,引起死者无数。

那么天花的流行历史有哪些?接下来小编谈谈。

一.全球天花流行史
天花是一种古老而又猖獗的疾病,推测可能出现在公元前一万年正值人类从游牧生活转为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时代。

至20世纪,天花至少造成全球3亿多人死亡。

有文字可考的天花瘟疫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日本、欧洲和北非(公元700年),再由北非传至加勒比(公元1518年)、墨西哥(公元1520年)、秘鲁(公元1524年);此间,中北非洲将天花传到巴西(公元1555年)和北美(公元1617年);印度在公元1713年将天花传到南部非洲;欧洲则在公元1789年将天花传到澳洲。

中国葛洪在《肘后方》中曾记载了公元256-313年间典型天花瘟疫肆掠中国的情景。

上述天花传播路线图,明显地提示了天花在人类中的流行与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增加相伴随。

天花从非洲传至美洲与贩卖。

天花对历史的重要意义

天花对历史的重要意义

天花对历史的重要意义天花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病,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毁灭性的疾病之一。

自古以来,天花在人类社会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促进了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进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天花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

第一,天花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广泛流行。

天花最早被记录在埃及,古希腊和罗马时期也有关于天花的记载。

在欧洲崛起之前,天花已经在亚洲和非洲广泛爆发,而这些地方也是天花的传染源。

在欧洲和美洲的殖民化中,天花的爆发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大规模受害。

天花几乎摧毁了整个美国原住民人口,这使得美国殖民者的扩张更加容易。

天花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小儿麻痹症和其他疾病的问题出现后,天花的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

第二,天花对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天花对医学的发展尤其重要,因为它是第一个被人为导致的疾病。

在1768年起,英国中尉Edward Jenner发明了牛痘法疫苗,这一发明推动着医学界向前迈进。

疫苗的发明和研究,使得证明天花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病成为可能,而这也成为人类抵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此后,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天花的治疗和预防工作更加完善。

第三,天花让人们意识到了卫生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天花破坏了人类社会,促进了人们对卫生和治疗的认识。

为了反对天花,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在研究治疗与预防措施方面的专业人士。

医生,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一起努力开发出越来越多可预防疾病的方案和计划。

除此之外,在卫生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做的投资也大幅提升。

这些变革为治理其他疾病和改善全球卫生情势快速措施提供了基本框架。

第四,天花激发了社会意识的转变,成为人们争取疾病治愈的标志。

天花在大流行时期,导致了巨大的病人必然造成也离不开对他们领回去的同情之心。

同时,很多人民团体成立传遍各地,亦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这些团体积极推动天花疫苗的研发和推广,这不仅减少了天花的爆发,还增进了公共卫生和治疗的发展和普及。

总之,天花在人类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成为大规模流行肆虐的标志,也激发了医疗和卫生领域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卫生保证了我们开创了更好的未来。

天花病毒知识点总结

天花病毒知识点总结

天花病毒知识点总结天花病毒在人类社会中曾经造成了严重的疾病和死亡,但自1979年全球范围内宣布天花病毒已被根除以来,天花病毒的研究和防控工作也逐渐淡化。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个体交往日益频繁,一旦有人携带天花病毒再次出现,将对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了解天花病毒的知识点对于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天花病毒的基本信息天花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正小痘病毒科(Orthopoxvirus),是一种只感染人类的病毒。

天花病毒的感染能力极强,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天花病毒感染后,可在人体内潜伏7-17天,此期间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已具有传染能力。

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后,约2-3天即可出现皮疹,皮疹开始为红色丘疹,逐渐演变为水疱,最终形成脓疱,随后结痂。

天花病毒感染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受损症状,甚至死亡。

2. 天花病毒的传播途径天花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飞沫中含有天花病毒,易被他人吸入而感染。

此外,天花病毒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例如患者的皮疹、脓疱、衣物、床上用品等含有天花病毒,易在接触时传播给他人。

3. 天花病毒的防控措施针对天花病毒的特点,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疫苗接种:天花疫苗是预防天花感染的最有效措施,接种疫苗可产生免疫力,有效阻断天花病毒的传播。

(2)隔离患者:对已经感染天花病毒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其传染性。

(3)密切接触者追踪:对与天花病毒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追踪,及时发现感染者,做好隔离和治疗工作。

(4)消毒:对患者接触过的衣物、床上用品等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减少天花病毒的传播。

4. 天花病毒的历史天花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曾出现多次天花流行。

在人类历史上,天花爆发是一种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疾病,曾导致大量人员死亡。

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范围内根除了天花病毒,这标志着天花不再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天花发展史

天花发展史

什么是天花
•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起源的猜测
• • 天花刚开始也许只是家畜身上一种相对无害的痘病毒,经过逐渐进化和适应后才形成 了天花这种人类疾病。 而在往后,人们逐渐发现了类似牛痘感染人类的偶然情况。天花这种致命的适应过程 可能发生在人类进入农业时代之后,人们开始驯养新的动物,并和动物生活在一起, 而且常常就在同一所房。天花也可能起源于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这就像今天中非 地区的少数人被猴痘感染一样。
人类与天花的纠葛史
研讨课: 中药 陈磊
人类与天花的接触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元前164年,天花病从罗马蔓延到欧洲和波斯;持续达15年之久。 1507年,西印度群岛流行天花,这是西半球第一次发生该病,死亡1000多人。 1520年,墨西哥因西班牙人进入发生天花,造成300余万人死亡。在此后的50年内,墨西哥因为天 花又丧失了近2000万人。 1560年,巴西发生天花流行病,死亡数百万人。 1798年,英格兰天花流行,死亡8万人。 1870年,法国流行的天花袭击了德国和法国的部队,德国部队仅在实施预防注射过程中就有297人 死亡,共死亡23679人。 1926年-1930年,印度天花造成惊人的疫病灾害,死亡50万人。 1930年2月,墨西哥天花流行,死亡600人。 1930年2月,菲律宾巴卢特和萨兰加尼发生天花流行,死亡200人。 1946年11月,香港820名天花病患者一半多被夺去生命,死亡530人。 1954年1月,苏丹天花流行,日死亡40人,计死亡数百人。 1956年5月-12月,伊拉克天花病流行,7个月内就有2500名患者,死亡300人。 1957年2月-4月,印度加尔各答天花病流行,一周就有141人丧生,共死亡946人。次年1月-7月,印 度天花和霍乱流行,死亡1.6万人。 1958年4月,东巴基斯坦发生天花和霍乱,死亡5万人。 1958年9月,印度尼西亚东部发生霍乱和天花,死亡515人。 1959年12月-1960年2月,前苏联在消灭天花25年后,莫斯科发生输入性天花爆发。 1961年1月14日-2月4日,印尼爪哇中部地区天花流行,有2500多名患者,死亡143人。 1961年4月,尼亚萨兰(马拉维)天花流行,造成103人死亡。 1966年6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西部地区发生天花流行,死亡400人。 1967年3月-5月,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流行天花,死亡1500人。 1974年1月1日-6月30日,印度发生严重的天花流行,患者10万名,死亡3万人。

天花发展历程

天花发展历程

天花发展历程天花(Measles)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感染病,经历了以下发展历程。

1. 古代流行:天花在古代已有记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传染病之一。

人类群体的增加和城市化过程中,天花开始普遍流行。

2. 症状和传播途径的了解:在18世纪,医学家开始对天花的症状和传播途径进行了详细研究。

他们发现,天花的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和皮疹等。

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 疫苗的发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约翰·富尔托尼(JohnF. Enders)和托马斯·基德斯(Thomas C. Peebles)成功培养出天花病毒,并用此制备了世界上第一种天花疫苗。

这项发现对于天花的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全球天花消灭计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天花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和数十万人死亡。

1977年,世界卫生大会宣布启动全球天花消灭计划,通过广泛疫苗接种和隔离患者,成功将全球天花病例减少到零。

5. 全球天花消灭的宣告:根据WHO的监测和评估,自1977年以来,全球已经经过20年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例。

于是,在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天花的全球消灭,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成功消灭的传染病。

6. 天花的复苏和疫苗接种:尽管全球宣告消灭了天花,但由于病毒的存在,天花仍然有可能复苏。

因此,各国继续进行天花疫苗接种,以保持人口的免疫力。

疫苗接种在减少复苏患者的同时,也有助于预防传播。

天花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流行、症状和传播途径的了解、疫苗的发现、全球天花消灭计划、全球天花消灭的宣告以及天花的复苏和疫苗接种等阶段。

通过全球努力,天花这一致命疾病已经成功被消灭,为人类健康和防控其他疾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天花病毒ppt课件

天花病毒ppt课件

天花病毒的流行对经济和社会 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劳 动力减少、社会动荡等。
天花病毒的肆虐促使人们寻求 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推动了医 学和科技的发展。
天花病毒的防治历史
18世纪末,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了牛痘疫苗,开启了天花防治的新篇章。
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全球消灭天花运动,通过接种疫苗等方式消灭了天花 病毒。

03
疫苗的贡献
天花病毒疫苗的研发和推广,为人类战胜天花做出了巨大贡献,拯救了
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天花病毒的药物研究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针对天花病毒的药物研究也在 不断深入。目前已有一些抗病毒药物被用于治疗天花,如 特异性的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剂等。
药物的作用机制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调节免疫反应等机制,减轻 天花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01
牛痘疫苗的发明
天花疫苗的研发始于18世纪末,其中最著名的疫苗是牛痘疫苗。该疫苗
通过在人体内接种减毒或灭活的牛痘病毒,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天花病
毒的抵抗力。
02
疫苗接种的推广
随着牛痘疫苗的发明和普及,全球天花病例大幅减少。世界卫生组织于
1980年宣布天花已被彻底消灭,这得益于全球范围内的疫苗接种运动
通过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各 国在天花防治方面的专业能力 和水平。培训内容应包括诊断 、治疗、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和 技能。
在发展中国家天花防治工作中 ,发达国家应提供必要的援助 和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 防控能力,共同应对天花病毒 的威胁。
05
CATALOGUE
天花病毒的研究与展望
天花病毒的疫苗研究
并发症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细菌感 染等给予相应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花的流行历史
一.全球天花流行史
天花是一种古老而又猖獗的疾病,推测可能出现在公元前一万年正值人类从游牧生活转为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时代。

至20世纪,天花至少造成全球3亿多人死亡。

有文字可考的天花瘟疫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日本、欧洲和北非(公元700年),再由北非传至加勒比(公元1518年)、墨西哥(公元1520年)、秘鲁(公元1524年);此间,中北非洲将天花传到巴西(公元1555年)和北美(公元1617年);印度在公元1713年将天花传到南部非洲;欧洲则在公元1789年将天花传到澳洲。

中国葛洪在《肘后方》中曾记载了公元256-313年间典型天花瘟疫肆掠中国的情景。

上述天花传播路线图,明显地提示了天花在人类中的流行与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增加相伴随。

天花从非洲传至美洲与贩卖黑奴相关,从欧洲传至澳洲与其殖民活动相关,印度最早与中国的交往可能是天花传入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的原因。

天花曾是历史上的超级武器。

公元570年,阿比西尼亚的军队攻打阿拉伯圣地麦加,由于军队中天花流行而全军覆没。

公元1520年,500人的西班牙军队入侵墨西哥,在墨西哥军队英勇抵抗胜利再望时,天花因一个感染的黑奴水手在毫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中间疯狂流行,300多万印第安人死于天花,西班牙因此征服了墨西哥。

一些国家的要人也未幸免天花:英国女王玛丽于1694年32岁时死于天花,法国国王约瑟夫一世和路易十五、俄国沙皇彼得二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等均死于天花。

公元17至18世纪,天花曾在世界上大流行,仅在欧洲,每年有40万人死于天花,感染者三分之一致盲;1853年,夏威夷当地居民80%死于天花;1903年,天花使南美卡亚波部族几乎全部灭绝,15年后生存者仅剩500余人。

二.人类消灭天花的历程
在与天花长期不懈的斗争中,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首先发明了把轻型天花病人痘疱液经鼻少量接种正常人,使接种者仅得轻型天花而不得严重天花的方法,当时称为“人痘”。

这种方法使当时天花30%以上的病死率降到了2%以下。

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疫苗接种史。

此后,种“人痘”的方法传至欧洲,并有多处文字记载被广泛使用。

1729年天花在欧洲流行时,威尔士公主给自己3岁女儿种了“人痘”,不久王室成员全都种了“痘”。

欧洲各地医生曾到英国皇家学会学习种“痘”技术。

此技术随后也在美洲逐步推行起来。

1777年,乔治×华盛顾命令全体军队都种“痘”,种“人痘”的方法,在人类预防控制天花流行的斗争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人群免疫力的增加,2%左右的死亡率虽比自然感染天花30%的死亡率减少了很多,但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观察到感染过牛痘(在人中只产生局部痘疱)的挤奶女工很少感染天花,由于牛痘疱与天花痘疱很象,詹纳怀疑是否感染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于是他将牛痘痘疱液给人接种,并发现在用天花病毒攻击时,接种者都没有发生天花。

两年后(1798年),詹纳的文章公开发表。

这是人类在预防天花中,第一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明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实际上也是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历史中第一次科学证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

从此开创了疫苗学研究的新时代。

在历经坎坷中,接种牛痘预防天花逐渐被各国所接受,种牛痘的死亡率和并发症降到了几十万分之一,明显优于种“人痘”。

1802年美国总统杰佛逊推动了在美国种牛痘预防天花,1950年美国开始广泛接种牛痘。

此时,人们经过严格选育用痘病毒科的“痘苗”病毒代替了使用一百多年的“牛痘”病毒,明显提高了疫苗安全性。

1957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下,开展了全球种痘预防天花的行动。

我国解放后就广泛实行了全民种痘计划,1960年在与缅甸接壤的一个小村子里发现我国最后一例天花病人。

1970年,包括美国在内的20个西方国家消灭了天花。

1977年,全世界最后一例天花在非洲索马里被发现。

1979年全世界证实消灭了天花。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同时在世界范围停止了天花疫苗接种。

三.预防控制天花的经验与建议
天花是第一个被人类在自然界中消灭的曾肆掠全球数千年的瘟疫。

天花之所以能被根除,客观众原因是天花病毒的自然宿主只有人,即天花病毒只在人中生存,人体有了免疫力,病毒就无法继续繁殖。

类似的病毒尚有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等,因此这两种病毒病也具有被人类消灭的客观条件。

宿主较多,特别是人畜共患的疾病,控制起来就比较困难。

主观原因有两条:一是社会高度重视,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均加入了全球消灭天花的行动计划,万众一心,制定并实施了有效的预防和救治措施;二是有疫苗可用,并形成了全球计划免疫,人人接种疫苗,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

由于全世界停止种痘已有20多年,相当大的人群都处于易感状态,根据以往防治天花的经验,一旦发现病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详见附录)。

种痘是预防和控制天花简便而有效的措施,鉴于天花在生物恐怖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以下建议作为重要应对措施:1.建立痘苗病毒疫苗生产种子库,制备批量疫苗,长期储备,以便在可能出现的疫区做重点接种。

2.对天花的防范首先是进行快速诊断。

由于天花已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世界被消灭,因此20多年来在天花的快速诊断方面没有新进展的报道。

电子显微镜检查在今后天花的诊断中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快速诊断技术。

但是,天花万一出现,不一定都始发于大城市,电子显微镜技术仍不是一个适用于广大地区的简易快速诊断方法。

而且形态学观察并不能区别天花与其它正痘病毒,尚需与临床结合才能确诊。

因此,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天花生物恐怖中,使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几种简易、快速、适于广大地区使用的诊断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目前天花仍无特效治疗方法,接种天花疫苗(种痘)是预防和控制天花的主要手段。

但该疫苗毒副反应大,约有几十万分之一的机率产生全身性发痘、坏疽痘、过敏性紫癜及种痘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给在全世界已普遍停止种痘后再重新恢复接种带来困难。

特别是一旦出现用天花病毒进行的生物恐怖时,在是否恢复普遍种痘,或是否在疫区进行区域性种痘等问题的决策和实施上带来困难。

因此,研制减少或去除上述严重毒副作用的高度安全有效的新型天花疫苗是完全必要的。

4.虽然目前仍无治疗天花的特效药物,但是高效价的特异性痘苗病毒抗血清和免疫球蛋白曾被证实在预防天花接触者发病或治疗早期天花病毒感染具有较好效果。

我国20几岁以上的人大多数种过痘,是很好的抗痘苗病毒血清库,选择这类人进行痘苗病毒加强免疫,然后抽血制备高效价痘苗病毒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用于预防天花接触者发病或治疗早期天花病毒感染者,是应对天花的一个可行措施。

另外,使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研制能够中和天花病毒的人源性基因工程抗体,是替代痘病毒抗血清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