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8 焊接结构设计——【过程设备设计】

合集下载

浮头式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浮头式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题目及工艺参数---------------------------------------------------1一、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2二、结构设计-------------------------------------------------------------51、管径及管长的选择---------------------------------------------------52、初步确定换热管的根数n和管子排列方式-------------------------------53、筒体内径确定-------------------------------------------------------54、浮头管板及钩圈法兰结构设计-----------------------------------------65、管箱法兰、管箱侧壳体法兰和管法兰设计-------------------------------76、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法兰设计---------------------------------------77、外头盖结构设计-----------------------------------------------------88、接管的选择--------------------------------------------------------------------------------------89、管箱结构设计-------------------------------------------------------810、管箱结构设计------------------------------------------------------811、垫片选择----------------------------------------------------------912、折流板------------------------------------------------------------------------------------------913、支座选取----------------------------------------------------------1014、拉杆的选择--------------------------------------------------------1315、接管高度(伸出长度)确定------------------------------------------1316、防冲板------------------------------------------------------------1317、设备总长的确定----------------------------------------------------1318、浮头法兰---------------------------------------------------------------------------------------1419、浮头管板及钩圈----------------------------------------------------14三、强度计算--------------------------------------------------------------141、筒体壁厚的计算-----------------------------------------------------142、外头盖短节,封头厚度计算-------------------------------------------153、管箱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164、管箱短节开孔补强的核校 --------------------------------------------165、壳体压力试验的应力校核---------------------------------------------166、壳体接管开孔补强校核-----------------------------------------------177、固定管板计算-------------------------------------------------------188、无折边球封头计算 --------------------------------------------------199、管子拉脱力计算-----------------------------------------------------20四、设计汇总-----------------------------------------------------21五、设计体会--------------------------------------------------------------21参考文献--------------------------------------------------------------22设计题目:浮头式换热器工艺参数:管口表:符号公称直径(mm)管口名称a 130 变换气进口b 130 软水出口c 130 变换气出口d 130 软水进口e 50 排尽口设备选择原理及原因: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较复杂,金属材料耗量较大,浮头端出现内泄露不易检查出来,由于管束与壳体间隙较大,影响传热效果。

(完整版)过程设备设计考试题2

(完整版)过程设备设计考试题2

2.1在厚壁圆筒中,如果由内压引起的应力与温差所引起的热应力同时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内加热情况下内壁应力和外壁应力都有所恶化B.内加热情况下内壁应力和外壁应力都得到改善C.内加热情况下内壁应力有所恶化,而外壁应力得到改善D.内加热情况下内壁应力得到改善,而外壁应力有所恶化2.2通过对最大挠度和最大应力的比较,下列关于周边固支和周边简支的圆平板说法正确的是:(A)A.周边固支的圆平板在刚度和强度两方面均优于周边简支的圆平板B.周边固支的圆平板仅在刚度方面均优于周边简支的圆平板C.周边固支的圆平板仅在强度方面均优于周边简支的圆平板D.周边简支的圆平板在刚度和强度两方面均优于周边固支的圆平板2.3下列有关受均布外压作用圆筒的失稳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A )A.失稳临界压力与材料屈服点无关B.受均布周向外压的长圆筒的临界压力与L无关C.很短的圆筒在受均布轴向压缩载荷时将出现对称失稳D.圆筒的形状缺陷对圆筒的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2.4下列不属于提高厚壁圆筒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为:(D)A.增加壁厚B.采用多层圆筒结构,对内筒施加外压C.自增强处理D.采用分析设计的方法2.5下列有关不连续应力的叙述,错误的为:(C )A.不连续应力是由于结构不连续引起变形不协调造成的B.具有局部性与自限性的特征C.其危害程度比总体薄膜应力大D.脆性材料制造的壳体对不连续应力十分敏感2.6下列关于局部载荷说法正确的是:(B )A.对管道设备附件设置支架,会增加附件对壳体的影响B.对接管附件加设热补偿元件,无明显意义C.压力容器制造中出现的缺陷,会造成较高的局部应力D.两连接件的刚度差大小与边缘应力无明显关系2.7外压的短圆筒,失稳时,出现的波形个数为:(C )A.两个B.四个C.大于两个D.大于四个2.8下列关于薄壳应力分析中应用的假设,错误的是:(D )A.假设壳体材料连续,均匀,各向同性B.受载后的形变是弹性小变形C.壳壁各层纤维在变形后互不挤压D.壳壁各层纤维在变形后互相挤压2.9关于薄圆平板的应力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B )A.板内为二向应力,切应力可予以忽略B.正应力沿板厚分布均匀C.应力沿半径分布与周边支承方式有关D.最大弯曲应力与(R/t)的平方成正比2.压力容器应力分析2.1 为降低局部应力,下列结构设计合理的是:( ABCD)A. 减少两联接件的刚度差B. 尽量采用圆弧过度C. 局部区域补强D. 选择合理的开孔方位2.2 承受内压的薄椭球壳应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ABC)A.内压的大小B.球壳的壁厚C.长短轴之比D.球壳的材料2.3 下列哪些是较常用的实验应力分析方法:( AC)A.电测法B.差分法C.光弹性法D.破坏实验2.4 深水容器由于长期工作于水底并承受较大的外压,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失效方式:( ABC)A.腐蚀B.泄露C.失稳D.脆性断裂2.5 不同结构组合壳的连接边缘处存在有边缘应力,边缘应力的特性有:(AC )A.局部性B.均匀性C.自限性D.连续性2.6内压作用下,下列关于单层厚壁圆筒中应力分部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有:( ACD )A.周向应力及轴向应力均为拉应力,径向应力为压应力。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课程设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课程设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前言压力容器的用途十分广泛。

它是在石油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科研和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起着重要作用的设备。

压力容器一般由筒体、封头、法兰、密封元件、开孔和接管、支座等六大部分构成容器本体。

此外,还配有安全装置、表计及完成不同生产工艺作用的件。

压力容器由于密封、承压及介质等原因,容易发生爆炸、燃烧起火而危及人员、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及污染环境的事故。

目前,世界各国均将其列为重要的监检产品,由国家指定的专门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法规和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和技术检验。

本次课程设计目的主要是使用国家最新压力容器标准、规进行设计,掌握典型过程设备设计的全过程;掌握查阅和综合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进行设计方法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掌握电算设计计算,要求设计思路清晰,计算数据准确、可靠,且正确掌握计算机操作和专业软件的使用;掌握工程图纸的计算机绘图。

目录1 工艺设计 (1)1.1存储量 (1)1.2设备的选型及轮廓尺寸 (1)2筒体及封头设计 (2)2.1材料的选择 (2)2.2筒体壁厚设计计算 (2)2.3封头壁厚的设计计算 (3)3接管及接管法兰设计 (4)3.1接管尺寸选择 (4)3.2管口表及连接标准 (4)3.3接管法兰的选择 (5)3.4垫片的选择 (6)3.5紧固件的选择 (7)4人孔的结构设计 (8)4.1密封面的选择 (8)4.2人孔的设计 (8)4.3核算开孔补强 (9)5支座的设计 (12)5.1支座的选择 (12)5.2支座的位置 (13)6液面计及安全阀选择 (14)7总体布局 (14)8焊接结构设计及焊条的选择 (14)9强度校核 (17)10参考文献 (35)1工艺设计1.1存储量盛装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设计存储量t V W ρφ=式中:W ——储存量,t ; φ——装载系数; V ——压力容器容积;t ρ——设计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密度,3m t ;根据设计条件t V W ρφ==0.945 1.31453.22t t ⨯⨯=1.2 设备的选型及轮廓尺寸粗略计算径: 32454m L D i =π一般63—=DL,取4=D L得2429i D mm =,圆整得:mm D i 2500=选用EHA 椭圆封头,查《EHA 椭圆形封头表面积及容积表》可得:深度mm B 665=,表面积20861.7m A =,容积32417.2m V =封根据32g 45242m V L D V V V i =+=+=封封筒πmm D V V L i g 8254422=-=π封,圆整得:mm L 8300=32223.452417.223.85.24242m V L D V V V i =⨯+⨯⨯=+=+=ππ封封筒计误差100%0.51%ggV V V -⨯=计3m 70.4023.459.0=⨯==计工V V φ所以,筒体的公称直径mm D i 2500=,长度mm L 8300=2 筒体及封头设计2.1 材料的选择液氯属于高危害性的介质,但其腐蚀性小,使用温度为C 。

过程设备设计-名词解释1

过程设备设计-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机械密封/端面密封:是把转轴的密封面从轴向改为径向,通过动环和静环两个端面的相互贴合,并做相对运动达到密封的装置。

2.临界压力:壳体失稳时所能承受的相应外压力,称为临界压力,用P cr表示。

3.自紧密封:依靠容器内部的介质压力压紧密封元件实现密封的形式。

4.等面积补强:壳体因开孔削弱的承载面积,须有补强材料在离孔边一定距离范围内予以等面积补偿。

5.应力集中系数:受内压壳体与接管连接处最大应力与壳体不开孔时环向薄膜应力之比,用K t表示。

6.自增强:通过超工作压力处理,由筒体自身外层材料的弹性收缩引起的残余应力,使工作时应力分布趋于均匀,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

7.焊接接头系数:焊缝金属与母材强度的比值,反映容器强度的受消弱程度。

8.一次应力:求得的薄膜应力与相应的载荷同时存在,平衡外加载荷引起的应力,随外载荷的增大而增大。

9.二次应力:在两壳体连接边缘处切开后,自由边界上受到的边缘力和边缘力矩作用时的有力矩理论的解,求得的应力称二次应力。

10.预紧密封比压:预紧时,迫使垫片变形与压紧面密合,以形成初始密封条件,单位面积上所需的最小压紧力。

称为预紧密封比压。

11.第一曲率半径:回转壳体经线上某一点的曲率半径,称为第一曲率半径。

第二曲率半径:壳体中面上所考察的任意一点到该点法线与回转轴交点之间的长度。

12.分析设计:对容器在不同部位、由不同载荷引起的、对容器失效形式有不同影响的应力加以不同的限制的设计方法,称做分析设计方法。

13.设计压力:是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其值不得低于工作压力。

14.工作压力:指容器在正常工作过程中顶部可能产生的最高压力。

15.计算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元件最危险截面厚度的压力,其中包括液柱静压力。

16.临界转速:当搅拌轴的转速达到轴自振频率时会发生强烈震动,并出现很大弯曲。

17.无力矩理论:当薄壳的抗弯刚度非常小,或者中面的曲率、扭转改变非常小时,弯曲内力很小。

过程设备设计第四章-3.1-3.2.3

过程设备设计第四章-3.1-3.2.3
设计
4.3 常规设计
本章重 点
教学重点:
(1)内压圆筒的强度设计;
(2)外压圆筒的图算法;
(3)开孔补强设计。
教学难点:
螺栓法兰连接的密封性设计。
3
4.3.1 概述
过程设备设计
一、设计思想 ——“按规则设计”(Design by Rules) ,只考虑单一的最大 载荷工况,按一次施加的静力载荷处理, 不考虑交变载荷,也不区分短期载荷和永 区别于分 久载荷,不涉及容器的疲劳寿命问题。 析设计
K+ 1 p ≤[σ ]t 2( K - 1)
(4-10)
取等号得 径比K为
2[σ ]t + p K= 2[σ ]t - p
(4-11)
筒体壁厚计算式为
2 pRi δ= 2[σ ]t - p
中径公式
(4-12)
7
4.3.1 概述
过程设备设计
二、弹性失效设计准则(续)
将第2章表2-1中仅受内压作用时,厚壁圆筒内壁面处的三向应力 分量计算式,代入弹性失效设计准则式(4-3)~式(4-5), 表4-1 按弹性失效设计准则的内压厚壁圆筒强度计算式
26
4.3.2.2 内压圆筒的强度设计
4.3.2.2 内压圆筒的强度设计 (续)
过程设备设计
4、说明: Pc 0.4[σ]tφ
采用式(4-4)或式(4-5)较为合理。 但对于内压薄壁回转壳体,在远离结构不连续处,σ
3
0
5
式(4-3)简单,成熟使用经验,将该式作为设计准则。
4.3.1 概述
4.3.1 概述
过程设备设计
二、弹性失效设计准则(续) 内压薄壁圆筒: 经向薄膜应力 周向薄膜应力
pD σφ 4δ

浮头式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浮头式换热器(过程设备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设计题目及工艺参数---------------------------------------------------1一、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2二、结构设计-------------------------------------------------------------51、管径及管长的选择---------------------------------------------------52、初步确定换热管的根数n和管子排列方式-------------------------------53、筒体内径确定-------------------------------------------------------54、浮头管板及钩圈法兰结构设计-----------------------------------------65、管箱法兰、管箱侧壳体法兰和管法兰设计-------------------------------76、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法兰设计---------------------------------------77、外头盖结构设计-----------------------------------------------------88、接管的选择--------------------------------------------------------------------------------------89、管箱结构设计-------------------------------------------------------810、管箱结构设计------------------------------------------------------811、垫片选择----------------------------------------------------------912、折流板------------------------------------------------------------------------------------------913、支座选取----------------------------------------------------------1014、拉杆的选择--------------------------------------------------------1315、接管高度(伸出长度)确定------------------------------------------1316、防冲板------------------------------------------------------------1317、设备总长的确定----------------------------------------------------1318、浮头法兰---------------------------------------------------------------------------------------1419、浮头管板及钩圈----------------------------------------------------14三、强度计算--------------------------------------------------------------141、筒体壁厚的计算-----------------------------------------------------142、外头盖短节,封头厚度计算-------------------------------------------153、管箱短节、封头厚度计算 --------------------------------------------164、管箱短节开孔补强的核校 --------------------------------------------165、壳体压力试验的应力校核---------------------------------------------166、壳体接管开孔补强校核-----------------------------------------------177、固定管板计算-------------------------------------------------------188、无折边球封头计算 --------------------------------------------------199、管子拉脱力计算-----------------------------------------------------20四、设计汇总-----------------------------------------------------21五、设计体会--------------------------------------------------------------21参考文献--------------------------------------------------------------22设计题目:浮头式换热器工艺参数:管口表:符号公称直径(mm)管口名称a 130 变换气进口b 130 软水出口c 130 变换气出口d 130 软水进口e 50 排尽口设备选择原理及原因: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较复杂,金属材料耗量较大,浮头端出现内泄露不易检查出来,由于管束与壳体间隙较大,影响传热效果。

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设备设计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设备设计试卷(练习题库)(2023版)

过程设备设计过程设备设计试卷(练习题库)1、所谓高温容器是指下列哪一种:()2、GB150适用下列哪种类型容器:()3、一个载荷稳定均匀的内压厚壁圆筒最好采用哪种设计准则:()4、有关《容规》适用的压力说法正确的是:()5、=0.2MPam3的低压容器应定为几类容器〃target—_b1ank〃>毒性为高度或极度危害介质PV>=0.2MPam3的低压容器应定为几类容器:()6、影响过程设备安全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的强度、韧性和与介质的相容性;设备的刚度、抗失稳能力和密封性7、毒性为中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最高容许质量浓度为:()8、内压容器中,设计压力大小为50MPa的应划分为:()9、下列属于分离压力容器的是:()10、在厚壁圆筒中,如果由内压引起的应力与温差所引起的热应力同时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通过对最大挠度和最大应力的比较,下列关于周边固支和周边简支的圆平板说法正确的是:()12、下列有关受均布外压作用圆筒的失稳情况的叙述,错误的是:()13、下列不属于提高厚壁圆筒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为:()14、下列有关不连续应力的叙述,错误的为:()15、下列关于局部载荷说法正确的是:()16、外压的短圆筒,失稳时,出现的波形个数为:()17、下列关于薄壳应力分析中应用的假设,错误的是:()18、关于薄圆平板的应力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19、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应用最广的焊接方法是:()20、一般—容器的平盖制造用的钢材是:()21、在焊接中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是焊接接头中组织和性能最好的区域是:()22、下列不属于压力容器焊接结构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的是:()23、下列焊接接头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最危险的是:()24、下列金属会产生低温变脆的是:()25、磁粉检测属于:O26、下列关于硫化学成分在钢材中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27、钢材的可焊性主要取决于它的化学成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8、金属塑性变形可分为热变形和冷变形,其中分界线是:()29、下列关于氢腐蚀与氢脆的说法错误的是:()30、平垫密封属于:()31、同一承载能力下,仅受内压作用的圆筒按哪种计算方法计算的壁厚最薄: ()32、下列有关压力容器失效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33、下列有关压力容器失效判据与设计准则的叙述,错误的是:()34、在按弹性失效设计准则进行内压厚壁圆筒设计时,采用不同的强度理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5、下列有关圆筒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36、下列有关压力容器设计技术参数的叙述,正确的是:()37、下列有关焊接接头系数和材料设计系数的表述错误的是:()38、下列有关压力容器密封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39、设计卧式储存罐双鞍座支承时,两支座的状态应采用:()40、低温球罐的支柱与球壳连接处最好采用:()41、卧式储罐发生扁塌现象的根本原因是:()42、随着石油业的发展,在大型球罐上最常采用的罐体组合方式是:()43、不属于管壳式换热器的是O44、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换热器:()45、下面那种类型的换热器不是利用管程和壳程来进行传热的:()46、下列关于管式换热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O47、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换热器的防振效果的有:()48、介质危害性有多种,其中影响压力容器分类的是:()49、下列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的是:()50、《容规》适用于具备下列哪些条件的压力容器:()51、过程设备在生产技术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是化工、炼油、轻工、交通、食品、制药、冶金、纺织、城建、海洋工52、下列关于压力容器的分类错误的是:()53、下列哪些是无力矩理论的应用条件:()5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适用于同时具备下类条件的压力容器:()55、下列对GB150,JB4732和JB/T4735三个标准的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有:O56、下列哪些是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57、按承载方式分类,压力容器可分为:()58、下列压力容器分类正确的是:()59、为降低局部应力,下列结构设计合理的是:()60、承受内压的薄椭球壳应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61、下列哪些是较常用的实验应力分析方法:()62、深水容器由于长期工作于水底并承受较大的外压,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失效方式:()63、不同结构组合壳的连接边缘处存在有边缘应力,边缘应力的特性有:O64、内压作用下,下列关于单层厚壁圆筒中应力分部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有: ()65、下列有关热应力的说法正确的有:()66、下列关于形状缺陷对圆筒稳定性影响说法正确的是:()67、通过合理地设计结构,可以降低局部应力,例如以下措施正确的有:O68、下列关于厚壁圆筒应力分析正确的是:()69、下列选项中,那些属于高温下材料性能的劣化:()70、局部腐蚀有哪些形式:()71、属于应力腐蚀开裂的特征的有:()72、蠕变的结果是使压力容器材料产生如下哪些变化:()73、下列属于非破坏性检验的有:()74、焊接接头的组成一般有:()75、按化学成份分类,压力容器用钢可分为:()76、下列关于钢材化学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77、下列关于压力容器常用钢材形状说法正确的是:()78、压力容器的工作环境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主要有:()79、下列关于焊接应力和变形的说法正确的有:()80、为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可采取的措施有:()81、压力容器局部腐蚀的主要形式有:()8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83、压力容器失效的最终表现形式均为:()84、—密封的特点有O85、椭圆形封头是目前中、低压容器中应用较多的封头之一,下列关于椭圆形封头说法正确的有:()86、下列说法中选项正确的是:()87、压力容器接管补强结构通常采用局部补强结构,主要有:()88、关于压力容器应力中二次应力说法错误的是:()89、以下载荷属于交变载荷的有:()90、下列有关压力容器设计准则的叙述,正确的有:()91、为提高外压圆筒稳定性,需设置加强圈,下列有关加强圈的设计,正确的有:()92、压力容器封头较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有:()93、下列属于提高—密封性能的措施有:()94、安全阀的优点包括:()95、在立式容器支座中,中小型直立容器常采用O高大的塔设备则广泛采用(),大型卧式储存采用()96、韧性断裂的原因包括:()97、按照换热设备热传递原理或传递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98、下面属于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的有:()99、引起流体诱导振动的原因有:()100、传热强化的措施有:()101、下列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102、压力容器主要是由筒体、封头、开孔与接管、支座以及安全附件组成。

过程设备设计

过程设备设计

第一章一.压力容器的基本组成:1.筒体2.封头3.密封装置4.开孔与接管5.支座6.安全附件二.开孔与接管(1)开孔目的:a.满足工艺要求 b.满足结构要求(2)开孔结果:a.开孔部位的强度被削弱b.结构连续性破坏c.与接管焊接时易产生焊接残余应力和缺陷焊接故应少开孔并作开孔补强设计。

(3)破坏形式:疲劳破坏三.开孔位置:满足工艺要求考虑操作方便,避开应力集中区域,边缘应力区,焊缝处a.检查孔(人孔、手孔等)的装设位置应便于检查、清理,对人孔还应考虑进出方便。

b.立式小型容器的人孔、手孔应设于顶盖上,较大立式容器人孔可设于筒体上。

c.设置两个人孔的容器,其位置一般分别设在顶盖和筒体上。

d.设在侧面位置的人孔,容器内部应根据需要设置梯子或踏步。

e.用于装卸填料、触媒的手孔允许斜置。

不必开设检查孔的条件:容器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则可不必开设检查孔:a.筒体Di≤300mm 的压力容器b.容器上设有可拆卸的封头、盖板或其它能够开关的盖子,其尺寸不小于所规定检查孔的尺寸。

c.无腐蚀或轻微腐蚀,无需做内部检查和清理的压力容器。

d.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e.换热器检查压力容器在使用单元中是否有裂纹、变形、腐蚀等缺陷产生四.压力容器零部件间的焊接焊接结构设计,接头的形式(如对接、搭接、角接)坡口形式和尺寸,焊接方法(如手工焊、自动焊等)检验要求(表面探伤、透射探伤等)五.介质危害性指介质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氧化性等其中影响压力容器分类的主要是毒性和易燃性介质毒性程度愈高,压力容器爆炸或泄漏所造成的危害愈严重,对材料选用、制造、检验和管理的要求愈高。

对于压力容器用钢钢板应逐张超声检测, 100%射线或超声检测,气密性试验易燃介质对压力容器的选材、设计、制造和管理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易燃介质容器均采用全焊透结构压力容器的分类:承压方式(内压容器,外压容器)[当容器的内压力小于一个绝对大气压(约0.1MPa)时又称为真空容器](按照设计压力p分)低压(L)容器 0.1 MPa≤p<1.6 Mpa,中压(M)容器 1.6 MPa≤p<10.0 MPa高压(H)容器 10 MPa≤p<100 Mpa,超高压(U)容器 p≥100Mpa六.规章制度: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引用标准特种装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8种《容规》对压力容器的材料、设计、制造、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等七个环节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本安全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压力容器设计
CHAPTER Ⅳ
Design of Pressure Vessels
4.3 常规设计
4.3.8 焊接结构设计
1
4.1 概述
4.2 设计准则4.3 常规设计4.4 4.3.3 封头设计
4.3.4 密封装置设计
4.3.5 开孔和开孔补强设计4.3.2 圆筒设计
4.3.1 概述
过程设备设计
2
分析设计
4.5 疲劳分析
4.6 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进展4.3.6 支座和检查孔4.3.7 安全泄放装置4.3.8 焊接结构设计4.3.9 压力试验
过程设备设计
4.3.8 焊接结构设计一、焊接接头形式
对接接头
4.3.8 焊接结构设计3角接接头及T 字形接头
搭接接头
焊接接头形式
(4.3.8 焊接结构设计过程设备设计
4.3.8 焊接结构设计4a )对接接头对接接头;;(b )角接接头角接接头;;(c )搭接接头
图4-47焊接接头的三种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