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汇总(单元总结+主要内容+重难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要是战争题材的叙事性文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使其主动发现问题,深入思考,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分析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方法,掌握记叙文六要素。
3、提高默读速度和质量,提高默读能力。
4、认识到非正义战争必败的历史规律,坚信只有和平与发展才是人类光明的前途。
【教学重难点】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核心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想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学情分析】叙事性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人物形象饱满,事情发展经过完整。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首先让学生牢固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并通过反复阅读,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情发展经过能有清晰地认识。
同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和思考课文的内容,争取能够在反复阅读的教学方式中开启和提高学生的心智。
【主要内容】1、《新闻二则》了解回顾历史,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报导了人民革命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反革命战争的节节败退的真实现状。
2、《芦花荡》记叙了人民向侵略者讨还血债的英雄行为,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展现了“老头子” 那种孤胆英雄形象,他自信、他自尊,他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他是一只勇敢的鱼鹰。
从本文可以了解了解孙犁小说的总体特点,从小说三要素出发,分析本文的思想内容、人物、艺术。
3、《蜡烛》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历史,叙述了老夫人在枪林弹雨中掩埋烈士的悲壮场面,塑造南斯拉夫母亲那感人肺腑的形象,从本文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罢特勒上尉的信》以书信的形式,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强盗行经。
通过本文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与罪恶。
5、《亲爱的爸爸妈妈》记述作者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见闻,再现被惨杀者的场面,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的行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颁发
这则消息,语言简明,详略得当,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情况准确、详实
1.实施准确、翔实;
2.语言客观、准确、简练、平时。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夏浩然
樊云芳
翘首 屏息敛声
潇洒 从容不迫
悄然 眼花缭乱
轻盈 如梦初醒
气氛 震耳欲聋
这篇新闻特写,借助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了我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洋溢着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1.叙事完整,铺排有序;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3.巧用修辞,感染力强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祭祀 国殇 妄图
野蛮 惨绝人寰
杀戮 篡改 辱没
抵赖 颠倒黑白
警惕 振聋发聩
遁形 沧海桑田
铭记 缅怀 彰显
这篇在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刊发的新闻评论,引述大量新闻事实,阐述了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的观点,导向性强,持论公正
2.四字短语,简洁有力。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锐不可当
督战
要塞
这则消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叙议结合,全面、及时、客观地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战况等,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1.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2.叙议结合,深化主题。
3.语言准确精炼、铿锵有力。
4“倒金字塔”结构
1.角度独特,中心突出;2.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课题
作者
重点字词
主要内容
文体知识
写作特点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
蒲海洋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九、文体知识
1、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新 闻特写、通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所以新闻, 又叫 消息 ,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六要素为“5W+1H”,即:谁(Who)、何时(When)、何地( Where)、何事(What)、为何(Why)、过程如何(How),换一种说法就是: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发生过程。
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中路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 此处简略交待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 ,有些事情需要交待。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 胜利来之为易,故作详细报道。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 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
四、读准字音
凌(línɡ)空 翘(qiáo)首
屏(bǐnɡ)息
酷(kù)似
一刹(chà)那 敦煌(huáng)
潇(xiāo)洒
绷(bēng)直
轻盈(yínɡ)
衰(shuāi)败 悄(qiǎo)然
眼花缭(liáo)乱
由衷(zhōnɡ) 震(zhèn)耳欲聋 屏息敛(liǎn)声
这篇新闻以特写镜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姑娘吕伟在1.7秒的时 间跨渡中做出的优美的跳水动作,展现了其精湛的技术,赞扬了中国运 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品质,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
新闻特写 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 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 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 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 化的报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知识要点总结(一)重点字音字形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髭.(zī) 髯.(rán) 绺.(liǔ) 鬈.(quán)鞘.(qiào) 颊.(jiá) 猝.(cù) 镭.(léi)钋.(pō) 踱.(duó) 要塞.(sài) 船艉.(wěi)凌.(líng)空翘.(qiáo)首酷似.(sì) 悄.(qiǎo)然镌.(juān)刻国殇.(shāng) 篡.(cuàn)改不逊.(xùn)诘.(jié)责裹挟.(xié) 绯.(fēi)红畸.(jī)形匿.(nì)名佃.(diàn)农妯.(zhóu)娌不辍.(chuò)溺.(nì)水劳碌.(lù) 滞.(zhì)留禁锢.(gù)酒肆.(sì) 侏.(zhū)儒锃.(zèng)亮涟.(lián)涟盎.(àng)然黝.(yǒu)黑粗糙.(cāo) 崎.(qí)岖平庸.(yōng) 蒙昧.(mèi) 缰.(jiāng)绳胆怯.(qiè)炽.(chì)热窒.(zhì)息吹嘘.(xū) 摧枯拉朽.(xiǔ)锐不可当.(dāng) 屏.(bǐng)息敛声眼花缭.(liáo)乱殚.(dān)精竭虑惨绝人寰.(huán) 振聋发聩.(kuì) 杳.(yǎo)无消息深恶.(wù)痛疾油光可鉴.(jiàn) 抑扬顿挫.(cuò) 藏污纳垢.(gòu)2.根据拼音写汉字。
kuì(溃)退xiè(泄)气dū(督)战业yǐ(已)bān(颁)发遗zhǔ(嘱) 仲cái(裁) 巨é(额)xiāo(潇)洒轻yíng(盈) 由zhōng(衷) 新xiù(秀)初zhōng(衷) 杀lù(戮) 抵lài(赖) wàng(妄)图rǔ(辱)没yì(呓)语dùn(遁)形míng(铭)记zhāng(彰)显yīng(樱)花wǎn(宛)如zhǎng(掌)故落dì(第) wū(呜)呼qī(凄)然教huì(诲)愚dùn(钝) 器yǔ(宇) 私shú(塾) 周jì(济)宽hòu(厚) 仁cí(慈) 慰miǎn(勉) 微miào(妙)zào(燥)热lì(沥)青zhòu(骤)雨yíng(荧)光(二)重点词语释义强化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A.我们要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梳理一、字、词篇第一单元锐不行当 (d āng)业已(yǐ)绥(suí)靖(jìng)阌(wén)乡聿(y ù) 鄂( è) 豫(y ù)隔绝 ( è)疟子 (y àozi)寒噤(jìn)蹿(cuān)仄(zè)歪(wāi)张皇 (hu áng) 失措尖锐能耐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拂(fú)晓瓦砾(lì)地窖(jiào)鞠(jū)躬(gōng)颤(ch àn) 巍巍 (wēi)箧(qiè)赃物制裁无影无踪纳粹(cu ì) 庄严荒唐(miù)健忘第二单元谋(móu) 死鼹(y ǎn) 鼠切切 (qi è)察察 (ch á) 絮(x ù)说顺顺水流辟 (p ì) 头苌(ch áng) 浯(wú) 震悚 (s ǒng) 干戚图赞懿(y ì) 皋(g āo) 骇(h ài) 掳(l ǔ) 疮 (chu āng) 疤(b ā)诘(jié)问渴仰(mù)疏懒霹(pī)雳(lì)孤孀(shu 差(ch āi) 使狼籍簌簌 (s ù) 典质暗淡赋闲勾留迂(y (p án) 跚(sh ān)拭(shì)擦颓(tuí)唐触目伤怀āng)ū) 蹒零碎情郁 (y ù)于中大去交卸(xiè)凹凼(dàng)尴(gān)尬 (g à) 浮躁不足挂齿光天化日杨绛 (ji àng) 塌(t ā)败默存伛(y ǔ) 翳 (y ì) 滞 (zh ì)笨愧(ku ì)怍(zu ò)攥(zu àn) 偏僻 (p ì) 取消 (d ì) 骷髅克扣救济 (j ì) 唏(x ī)嘘(x ū) 罕见噩( è)耗训斥急躁 (zhu ó) 伎(j ì)俩(li ān)沛 (p èi) 吊(di ào) 唁 (y àn) 文绉绉 (zh ōu) (diǎng) 颠长途跋涉穷愁落魄风尘苦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存亡祸福第三单元郦(l ì)道元均匀(chèn)佥(qiān)栩栩如生(xiào)雄跨雄姿残损古朴尊崇奇妙绝伦刹(ch à) 那驻(zh ù)足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美感史诗轩(xu ān) 榭(xi è) 胸中有丘壑 (h è) 嶙(l ín) 峋(x ún) 广漆 (q ī) 败笔镂空 (l ōu) 蔷薇就地取材重峦叠嶂 (zh àng) 斗拱额枋 (f āng) 藻井御(y ù)道磬(q ìng)鎏(li ú)金雍(y ōng) 正攒(z ǎn) 鳖(bi ē) 头琉璃蟠(p án)龙中轴线金銮殿天井伧 (c āng) 俗得体屏风乘凉帷幕缓冲造型雅俗之分第四单元竺(zh ú)可桢 (zh ēn) 孕育翩(pi ān) 然销声匿 (n ì) 迹风雪载(z ài) 途农谚榆叶连翘衰草如烟循环往复草长莺飞蟾蜍鄞(y ín) 囊(n áng) 克隆繁衍胚胎鳞片脊(j ǐ)椎 (zhu ī) 两栖 (q ī) 平安无事鸟臀(tún)目恐龙铱(y ī) 潮汐褶(zh ě)皱(zh òu) 核磁共振遗骸 (h ái) 劫难 (n àn) 致密追忆 (s ù) 十全十美物种归罪 (ji ù) 藩 (f ān) 篱啸 (xi ào) 聚山林失衡栖 (q ī)息监控在所难免五彩缤纷一筹莫展物竞天择漠不关心潜(qi án) 意识过滤顷(q ǐng) 刻脸颊 (ji á) 喷嚏(t ì) 激荡嘈(c áo) 杂唠唠 (l áo) 叨叨 (d āo) 充耳不闻置若罔闻第五单元浔(x ún) 落英豁(hu ò) 然爽朗俨(y ǎn) 然阡 (qi ān) 陌 (mò)交通垂髫 (ti 白丁蕃(f ān)áo) 叹惋 (wǎn)淤(y ū) 泥诣(yì) 铭(míng)馨(xīn)鸿儒濯(zhu ó) 清涟 (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亵(xiè)玩噫(yī)隐逸 (y ì)罔(wǎng) 不因势象形贻(yí)黍(shǔ)箬(ruò)篷糁(sǎn)髯(r án)诎(qū)倚(yǐ)船楫(jí)壬(rén)戌(xū)篆(zhuàn)修狭 (xi á) 友善 (mù) 大同第六单元ān)飞漱 (shù) 五色交辉夕日晨光 (x ī) 溯(s ù) 素湍 (tu欲颓 (tu í) 沉鳞竞跃藻荇 (x ìng)沃日艨(méng)艟(chōng)泅(qiú)鲸(jīng)波万韧溯(sù)迎而上腾(t éng) 身百变僦(jiù)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更(g ēng) 定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上) 文学知识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一、课文内容梳理1. 《消息二则》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消息正文一共是五句话,第一句是导语,交代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第二句交代作战的主要地域,第三句写战况,第四句插入描写,具体展现战场情景,第五句表现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目标。
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
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是记者夏浩然、樊云芳写作的新闻。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太水比赛冠军。
这则新闻实时地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
4.《一着惊海天》选自2012年11月25日的《人民海军报》。
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先后获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二、单元字词汇总(一)字音字形1、《消息二则》溃kuì退泄xiè气督dū战要塞sài业已yè yǐ摧cuī枯拉朽(xiǔ)锐ruì不可当dāng芜湖(wú)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港(dí)歼灭(jiān)杜聿明(yù)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颁bān发遗嘱yí zhǔ建树仲裁zhòng cái巨额é3、《“飞天”凌空》凌líng空翘qiáo首酷似kù sì潇洒xiāo sǎ轻盈yíng悄qiǎo然由衷zhōng 新秀xiù屏bǐng息敛liǎn声眼花缭liáo乱如梦初醒震耳欲聋(zhèn)4、《一着惊海天》桅wéi杆浩瀚hàn娴xián熟咆哮páo xiào紧绷bēng镌juān刻一丝不苟gǒu 殚dān精竭虑lǜ舰艉wěi着陆(zhuó))凛冽(lǐn liè)默契(qì)(二)重点词语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第1课《沁园春·雪》毛泽东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
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二、故事背景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
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
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曾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1945年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雪》。
三、文体知识词,兴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词最初是配乐歌唱的,称为“曲子词”。
后来词也跟乐府诗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
结构上一般由词牌、标题、上阕(片)、下阕(片)组成。
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平仄等。
题目一般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四、理解词义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惟余,只剩。
莽莽,词中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2.须:等到。
3.红妆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词中指红日照耀着大地。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词中指白雪覆盖着大地。
4.妖娆:娇艳美好。
5.折腰:鞠躬,倾倒。
6.文采:本指辞藻。
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7.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词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要点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1. 《消息二则》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消息正文一共是五句话,第一句是导语,交代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第二句交代作战的主要地域,第三句写战况,第四句插入描写,具体展现战场情景,第五句表现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目标。
文字简洁,语言凝练,平实中显示出宏大的气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
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3.《“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是记者夏浩然、樊云芳写作的新闻。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跳台太水比赛冠军。
这则新闻实时地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
4.《一着惊海天》选自2012年11月25日的《人民海军报》。
课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先后获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二、单元字词汇总
(一)字音字形
1、《消息二则》
溃kuì退泄xiè气督dū战要塞sài业已yè yǐ
摧cuī枯拉朽(xiǔ)锐ruì不可当dāng
芜湖(wú)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港(dí)
歼灭(jiān)杜聿明(yù)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颁bān发遗嘱yí zhǔ建树仲裁zhòng cái巨额é
3、《“飞天”凌空》
凌líng空翘qiáo首酷似kù sì潇洒xiāo sǎ轻盈yíng
悄qiǎo然由衷zhōng 新秀xiù屏bǐng息敛liǎn声
眼花缭liáo乱如梦初醒震耳欲聋(zhèn)
4、《一着惊海天》
桅wéi杆浩瀚hàn娴xián熟咆哮páo xiào紧绷bēng
镌juān刻一丝不苟gǒu 殚dān精竭虑lǜ舰艉wěi
着陆(zhuó))凛冽(lǐn liè)默契(qì)
(二)重点词语
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
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淅淅沥沥:形容
击溃:打垮,打散。
业已:已经。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眼花缭乱:形容看见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
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恍然醒悟。
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白手起家: 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
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三、文体常识
(一)新闻(消息)
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新闻,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事实,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位于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新闻的特点:①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②报道及时;③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等。
新闻六要素(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二)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三)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
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四、作者作品
《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五、文章主题思想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2.《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则消息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胜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也从侧面反映了国民党军队的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奖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表达出了作者对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的高度赞美。
4.《“飞天”凌空》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全文只有五百多字,却巧妙地捕捉到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冠军时的完美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表现出了中国运动健儿拼搏奋斗的精神。
5.《一着惊海天》本文采用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