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写好独特的细节
记叙文如何写好细节

记叙文如何写好细节著名作家贾平凹说:“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秘诀,这也是我多年没有告诉别人的经验——那就是多写细节……细节是生动的,像春天的树干上生出的绿叶和花朵。
有了它,文章就有了生气。
”一、技法点拨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包括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
在写作时,要有意识地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选好典型细节细节是展示文章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
如《孔乙己》中的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杂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一段抓住的是“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是“又脏又破”“未补未洗”,表现了他的穷困潦倒,突出了孔乙己的迂腐、麻木、懒散的特点。
2.调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事物如果你也想笔下的人物有传神的细节,那么你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善于捕捉的大脑,仔细地观察你周围的人并将他们的细微言行记录下来。
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器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地观察。
如下面这段文字:“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阳台上。
迷朦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暗淡多了。
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冰清玉洁,散发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的蕾儿,会不会开呢?我端祥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
那一片片花瓣像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厚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如佳作1中的片断:“雨天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点染细节 凸显亮点——高考记叙文写作成功的点金石

去换 了一个 电池 。正 当我准备道歉时 ,老人笑 了… … 题好 一半文 。此题好 在有“象 ”又有深刻 的内涵 ,
好在所统摄 的事情很 小点 化 的意义却很 大 ,好在 同 所叙之事 用语不 同却有 实实在 在 的植 根点—— “正 当我准备 道歉时 ,老人 笑 了……”,其 中的 “笑 ”字 人 木三分 ,含义 深刻 。而如果 能将标题换 为“变伤害 为 酒 窝”,就 更为精彩 了 :不仅更 能体现 “收废 品 ”的老 人 丰 富的 内心世 界 ,还 能表 现 “我 ”因之 而 “除 去精 神 垃圾 ”的勇敢 态 度 。高考 作文 有 时可 以 “自拟题 目”——这 是看似 不作要求 的重 大“要求 ”。标 题 中 有 “酒 窝 ”的事物 ,能支 配它 的还有 “笑 ”这个 动作 。 文 章 中写 到 “收 废 品者受 到 精神 伤 害时 ,却 笑 出 了 酒 窝 ”,一个 “笑 ”字把 标题 中蕴 含 的 旨意 “宽容 ”显 示 出来 了。
婆打手 。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 准备开饭 ,那个 时
候 ,真开心。
作者用 “眉飞色舞 ”“蹑手蹑脚 ”“趁 ”“被外婆打
手”“乖乖地摆好桌子 ”这一系列非常生活化 的神 态 、
动作 的细节描写 ,极 为传神地描摹 了恩爱老年夫妻
之间 的相濡 以沫 ,传达出几限的情思 ,使这 一形象显
得真实 ,丰满 。文 章能够以情感人 ,得益 于作 者对生
掌
高考 必 读
嵌 秘
荣 嵌 荣
记叙文 中的细节描写大致有以下方法 :
— 是抓住特征 ,工笔细描 。
细节描写是为 塑造 人物 形象和表现主题思想服
务 的,因此要挑选那些最能表现主题和人物 的细节 ,
高考语文备考: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技法例析

高中语文备考-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技法例析细节决定成败。
所谓细节描写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或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细致描写。
它包括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进行的细致的描写。
它着力捕捉人物特征在某一时间场合的具体表现,它要求精细地刻画出人物特征在具体情境中的生动体现。
细节描写要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若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生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能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
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作最后的修饰。
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
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启示:任何完美都是集细节上的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那什么是细节?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一、成功细节描写的作用1.能使人物形象细腻而传神,人物性格真实而鲜明。
2.能使故事情节生动、作品内涵丰富,让读者印象深刻。
3.生动的细节描写,也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细节描写注意事项1.细节必须真实。
只有真实的细节才能准确地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出来,从而,给人以真实感。
初二语文作文的记叙文写作技巧

初二语文作文的记叙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是初中语文作文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它通过讲述故事、描写事物或者叙述经历等方式,展现事物的来龙去脉,抒发情感,引起读者共鸣。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二语文作文记叙文写作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
一、确定写作主题记叙文的写作主题应该明确,限定在一个故事、事件或者经历范围内。
可以选择自己的亲身经历、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或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构思一个有趣的故事。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该确保主题有足够的可写性和吸引力。
二、构建合理的情节一个好的记叙文应该具备合理的情节结构,包括起、承、转、合等部分。
起承是引入故事的部分,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阅读下去的欲望;转是故事的发展点,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合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构建情节时,可以运用对比、冲突、转折等手法,增加故事的吸引力和张力。
三、注意描写细节记叙文的魅力在于能够生动地描绘故事中的人物、场景和事件,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在写作时,应该多注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故事中的事物,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氛围。
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富有表现力。
四、把握好叙述角度和语态记叙文的叙述角度可以选择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可以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使故事更加真实;如果是虚构的故事,可以选择第三人称叙述,使故事更为客观。
另外,要注意把握好叙述语态,既可以使用直接叙述,也可以使用间接叙述,丰富句式结构,增强句子的变化性。
五、注重情感表达记叙文除了叙述事实的经过外,还应该注重情感的表达。
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的描写,可以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使读者对故事产生共鸣。
情感表达可以通过对话、心理独白、动作描写等方式展现出来,要求情感真实、贴切。
六、审稿修改写完初稿后,要进行仔细的审稿和修改工作。
不断地审视自己的作文,发现其中的语句不通顺、逻辑混乱之处,并且进行修改。
字里行间动人心细微之处见深情——谈写人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感情 依旧的山月,依旧的潮水,见证了六 代 繁 华 已 逝 的 历 史 沧 桑,寄 予 作 者 物 是 人 非 及 故国萧条之感慨。此外,更是在讽喻现实,警示当朝统治者。
诗人借写古 迹、古 事 来 表 达 对 现 实 的 关 切 、热 情、不 满 或 是 警戒的一类诗歌。 怀 古 尽 管 触 点 在 古 ,但 实 际 上 表 现 了 对 现 实 的强烈关注。抒发的感情往往有昔盛今衰之感慨,物 是 人 非 之 惆 怅,沧海桑田之慨叹,人民疾 苦 之 同 情,国 运 衰 微 之 担 忧,骄 奢 淫 逸之抨击。
寥寥数语,但在 词 语 的 运 用 上 却 尤 其 精 细 ,“瞪 着 金 子 的 眼
蛮 ,东 和 北 拒
失意难耐
诗人以古人 自 比,以 诸 葛 自 况。 通 过 对 比 既 表 现 了 对 诸 葛 亮的钦佩与赞美 之 情,还 包 括 因 没 有 实 现 梦 想 的 而 表 现 出 来 的 惋惜之情。在对比中 流 露 出 失 落,在 同 病 相 怜 中 感 受 共 鸣。 作 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 性,触发点在古 人,落 脚 点 在 自 己。 所 触 发 的 情 感 往 往 有 :仰 慕 先贤之敬 意,壮 志 未 酬 之 怅 惘,怀 才 不 遇 之 感 伤,建 功 立 业 之 渴望。
记叙文也许 不 需 要 激 动 人 心 的 故 事 情 节 ,不 需 要 华 丽 的 辞
毛泽东同志说:“语言这 东 西,不 是 随 便 可 以 学 好 的,非 下 苦
藻,但优秀的记叙文不能没有 动 人 的 细 节,没 有 细 节 就 不 可 能 有 功不可。”而记 叙 文 也 离 不 开 精 细 的 语 言 。 细 节 化 的 语 言,就 像
1 多 种 角 度 ,“立 体 ”呈 现
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指导:玩转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 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 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 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课堂练习:
●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位同学上课迟到形象。 ● 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位同学默写偷看的形象。 ●3.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一位同学上课睡觉的表现。 ●4.运用细节描写,刻画同学们放假回家的状态。 ●5.运用细节描写,刻画某位同学发呆的状态。
“记得有一天”的代替写法
●在时光的溪流里掬起一捧清澈的水,透过粼粼水光,我忆起当年。 ●风吹起时间的书本,翻了翻,定格在了那一天。 ●岁月就像年轮,滚动在时间的轮辙里,却总有那么一条让人难以忘怀。 ●时间的齿轮缓缓转动,直到一声巨响,我抬头一看,那日的情景如潮
水般向我涌来。 ●我扯住时间的衣角,抖一抖,抖出一片星空,摇响了当年的进取。 ●风敛起了时光的裙角,吹起了琐碎的流年,往事如一泓清水涌入心头。
●(改写)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 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 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 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 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 来。
品味语言:感悟方法
方法三:类比联想法。
例句:老师讲课有一个习惯性动作,讲着讲着,他就会将眼睛向 上看,令人忍俊不禁。
(改写)当他沉浸在他描述的文学世界里的时候,他的眼光 就会一点点远离我们,开始望向天花板,那是什么样的眼 神啊!我曾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见过,那 启蒙先生的眼神是对古代文化的陶醉和沉迷;我曾在都德 的《最后一课》里见过,韩迈尔先生的眼神是对法兰西语 言的热爱和崇敬;我曾在《时间简史》的扉页上见过,霍 金先生的眼神是对科学王国的探索和追求。(虚实结合 合理想象)
作文大全如何写好记叙文

作文大全如何写好记叙文记叙文是我们在学习写作时经常遇到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叙述事件的经过和细节,展现事实真相或者讲述一个故事。
要写一篇好的记叙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选择一个有趣的主题记叙文的主题应该是引人入胜的,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或者产生强烈的兴趣。
可以选择自己的亲身经历、有趣的故事、真实的事件等作为记叙文的主题。
确保选择一个有足够潜力展开的主题,这样才能够撰写出精彩的记叙文。
二、确定故事结构记叙文一般包括引子、起因、经过和结局。
在写作前,要先思考好整个故事的结构,并在文章中合理的安排各个部分。
引子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起因是故事发生的背景,经过是事件的发展过程,结局则是故事的高潮或者解决方案。
三、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细节记叙文要借由描写和细节来更加生动地展现事件和人物。
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到自己就身临其境。
可以使用五感描写,如描述所见、所闻、所感等,以及使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描写的力度。
四、注意故事的时间顺序在写记叙文时,要注意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
一般来说,故事会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展开,但有时为了提高文章的艺术效果,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展示。
不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确保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
五、注意语言的流畅和连贯记叙文需要流畅和连贯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让读者容易理解和阅读。
在写作时,要确保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避免突兀的跳跃和断裂。
另外,避免长句过多,可以适当使用简洁的句子结构,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六、深入思考主题和寓意记叙文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它还应该有自己的主题或者寓意。
在写作时,要通过事件和人物的塑造,传达出作者独特的思考和观点。
通过对主题和寓意的深入挖掘,能够使记叙文更加有力量和引人深思。
总结起来,写好记叙文需要选择好主题、确定好故事结构、运用生动的描写和细节、注意故事的时间顺序、言简意赅、注意语言的流畅和连贯以及深入思考主题和寓意。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提升,我们可以写出越来越好的记叙文作品。
细节描写——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

——记叙文写作中的人物细节描写
1、记得有一次,爸爸很生气,就开始打人、骂 人,就在那天,少年无知的我被爸爸打了。
2、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 来,看着他涨红的脸庞,几乎冒火的 眼睛,我低下头,眼泪就流出来了。 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 子倒转来拿,藤鞭子一样在空中一抡, 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 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 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 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 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 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 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 阳与小草的交谈!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 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 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 几两银 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 口里说道:“……”
添加“心理描写”
• 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 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 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 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 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 蛋!”(71)
◇写好细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面面俱到。所选细节必须是那些富有表 现作用的细节,而并非是越细致、越周到、越全 面越好,不要堆叠对表达主题刻画人物作用不大 甚至不起作用的细节,因为“充塞着次要细节的 作品,总是沉闷而枯燥的”( 屠格涅夫) (2)要注意观察。要认真观察事件过程中的某一 个环节,或人物活动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摄 取那些有意义的细部着意描摹,努力追求“于细 微处见精神”。 (3)故事情节可以虚构,但细节描写必须真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之写好独特的细节(教师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②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技巧,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鉴赏、训练来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指导学习细节描写,引发学生情感冲动,激起参与兴趣,产生表达冲动,诱发成就动机,从而自觉投入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2.如何激发情感,把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真实、独特的感受化作细写的文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翻开同学们的作文本,上面写人记事的习作看起来条理清楚,读起来语句通顺,可就是不能吸引人,特别是写人的文章,文中的人物形象更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无味,缺少感染力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请看两段文字,比较一下哪一段文字写得好?为什么?(一)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目光呆滞,仿佛是木刻似的。
(二)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分析:第二段文字描写得更加细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也就是说,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细节描写使文章变得有了感染力。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今天,一起来探讨一下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二、初步感知:何谓细节描写首先请结合自己以往的认识以及自己读到的文学作品当中类似的例子,来谈一谈什么是细节描写?同学们可以举细节描写的实例,也可以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场面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运用好细节描写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性,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可以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之情动人的艺术效果三、品味经典,欣赏细节品味以下的经典文段,学习、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片断A】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背影》朱自清提问:①这一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是什么?②加入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动作、外貌描写,用慢镜头分解,细化动作分析: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先描摹父亲的外貌: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老态、憨厚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肥胖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这里背影的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
“情动于中而行于外”,动作是人物的情感性格的流露,来自于作者的真切的生活体验在这样的细节中,最容易使读者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因而最容易感染读者【片断B】水声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荷花淀》提问:①这一段文字中的细节描写是什么?②加入这样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水声嫂“手指震动了一下”这一动作上的细节,表现水声嫂因为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着,才不留心划破了手,丈夫参军,本是意料之中,“明天”就走,又在意料之外,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的“震动”的反射;“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中“吮”的动作细节,又表现了她克制依恋之情和她的坚强自若这两处动作上的细节传神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明确:这里动作的细节描写传神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片断C】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孔乙己》提问:①这段文字中有怎样的细节描写?②这段细节描写有什么样的作用?分析:“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长衫又脏又破”这些对人物肖像的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穷困潦倒的旧时代知识分子形象。
明确:这里对人物肖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文章的人物形象。
【片断D】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项脊轩志》提问:①这段文字中有怎样的细节描写?②这些细节描写有怎样的作用?分析:祖母离开书斋时“以手阖门”,为什么要“阖门”呢?不久祖母还要再回来,开着门不是更方便吗?这一动作上的细节恰恰体现出祖母对孙子的关心,怕打扰了他读书“自语”的神态,“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话语,则进一步表现出了祖母对孙儿求取功名的殷殷期望,由此也就突出了文章“亲情”的主题。
明确:这里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文章“亲情”的主题小结:通过对以上这些教材中的细节描写片断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那么在写记叙文中进行细节描写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明确:1、肖像的细节描写2、动作行为的细节描写3、语言的细节描写4、神态的细节描写四、在练习中感悟,写好细节。
范例一: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步步追问法)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范例二:她骂他混蛋。
(想象延伸法)展开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1.“语言描写”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2.添加“动作描写”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3.添加“肖像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4.添加“心理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呢?要做到以下三点。
1、描写要具体请看下面两个片断(都是写一个人物如何听课)原句:王敏每次听课都十分认真,非常专心。
她从来不做小动作,也不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把老师讲的都记住了。
(王敏怎样认真听课的行为动作没有写具体。
)改句:上课时,王敏总是很认真地听讲。
她面对黑板,腰板直直地挺着,双脚成九十度平踏在地上,眼睛睁得圆圆地盯着老师和黑板,有时还眨巴着眼睛思考,有时边听边点着头记。
(分析:改句写出了王敏在听课时身子怎么坐,双手怎么放,眼睛怎么看,从而把王敏认真听课的样子描写得栩栩如生,显得非常具体、真实。
)2、写出连贯的动作(把动作细致分解)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
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分析:一连串动作可以分解为三步:把爆竹放在地上——伸长胳膊往前凑——手打哆嗦,扭头就跑。
五个动词既具体地写出了“他”放爆竹的经过,又生动地表现出“他”胆小、谨慎的性格特点。
)3、写出神态比较下面两端文字,那段好,并说说好在什么地方?片段一:吃过晚饭,刚上七年级的翠翠问妈妈说:“妈妈,问您个问题,您的心愿是什么?”母亲回答说:“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翠翠接着说。
片段二:吃过晚饭,刚上七年级的翠翠大声囔道:“妈妈,问您个问题,您的心愿是什么?”母亲先是一愣,接着回答:“心愿很多,跟你说没用。
”“您就说说看,这对我很重要。
”翠翠执拗地说。
分析:增加了神态描写,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逼真。
五、写活细节的要求1、用敏锐的眼观察,围绕中心写特征。
原稿:进来一位青年教师,头上长着头发,戴着一幅眼镜,上身穿着一件衬衫,脖子上系着一条领带,下身穿着长裤,脚穿一双皮鞋,个子中等,圆脸,皮肤黑白一般,长得有点胖。
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
评析:这位同学看来确实经过细致观察的,写了班主任外貌的很多方面。
但是,罗列了这么多内容,象开了个中药铺似的,面面俱到,不能抓住人物的一二处最主要的特征,这是初学外貌描写的常见病。
修改后内容:进来一位青年教师,戴着眼镜,镜片上闪烁着五六个圈儿;讲到得意之处,圆脸上会长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有时,好像换了一张脸,铁青的,冒出几个筋,在颤抖,那是有人违反了纪律。
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
评析:把一个知识渊博,既平易近人又严格要求的班主任活脱脱地勾勒了出了。
2、语言力争做到有趣、简洁、准确。
示例一一次在清华食堂吃饭,对面坐了两个女生,听到一位对另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
”另一位说:“想吃什么,我去买。
”前一女生说:“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我暗想:清华的女生确实不一样,我们平时只是称那种饼为三角饼。
这样的女人不敢娶,要不结婚以后叫老公吃饭,喂,那个不规则多面体,过来!清华的教授更牛,我有一次去校医院看眼睛,就听见前面一个教授在跟医生描述症状:“呃......恩......就是那个物体跟它的像不能重叠在一起......”我们大眼瞪小眼了许久,医生突然顿悟了:“您是说看东西有重影吧!?”示例二人物的语言力求简洁,以极简洁语言反映人物心态,揭示主题。
一个起风的日子,灰蒙蒙的天幕下,林立的楼群丛中,蹲伏着一座破旧的土坯房。
门槛上,坐着一个奶孩子的女人,憔悴,瘦小,头发枯黄,眼睛木然无神,一动不动地望着远方。
孩子如街头一只被人遗弃的小猫,孱弱单薄,伶仃瘦骨,饥渴的小嘴费劲地吮吸的,四十多岁的男人脚边爬滚着。
他是篾匠,双手骨结粗大,满是老茧与冻疮裂口。
布满皱纹的脸上,隐约有一丝悲凉、烦躁与暴戾,头上杂乱的灰发,在风中微微颤动。
篾匠在劈竹子。
冷空气中,毛竹“咔喳卡喳”的破裂声不断响。
一个女孩从房前的河里走上来。
她十四五岁,抱着一大叠尿布,麻利地晾在篱笆上,看看暂时没事了,犹豫了一下,径直走到篾匠跟前。
“爹……”“恩……”“学费”“……”“爹,今天是限期的最后一天了,老师说再不交学费就停我的学。
”委屈的泪水,在女孩怯生生却充满灵气的眼眶里盘旋。
她苍白的脸上写满了祈求与惶惑。
“没说过吗,你老子没钱!”“爹,求您了”泪水,伴着哀求,终于滑落,一滴滴溶进了脚下那片叹息着的土地。
“……”“妈……”女孩哽咽着转过头,将残存的一丝希望投向门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