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细节描写篇分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备考: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技法例析

高考语文备考: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技法例析

高中语文备考-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技法例析细节决定成败。

所谓细节描写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或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细致描写。

它包括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进行的细致的描写。

它着力捕捉人物特征在某一时间场合的具体表现,它要求精细地刻画出人物特征在具体情境中的生动体现。

细节描写要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从而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若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生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能深刻表现作品的主题。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

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作最后的修饰。

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

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动作太慢了。

”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以启示:任何完美都是集细节上的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那什么是细节?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一、成功细节描写的作用1.能使人物形象细腻而传神,人物性格真实而鲜明。

2.能使故事情节生动、作品内涵丰富,让读者印象深刻。

3.生动的细节描写,也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二、细节描写注意事项1.细节必须真实。

只有真实的细节才能准确地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出来,从而,给人以真实感。

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魅力

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魅力

记叙文中细节描写的魅力
一首优秀的记叙文,往往在细节描写上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魅力。

就像一幅画作,细节是勾勒出全貌的关键,它们细致入微地描绘出场景、情感、人物的丰富内涵,使作品变得栩栩如生,令读者如临其境,仿佛置身其中。

细节描写可以通过展现物品的细微特征来丰富篇章。

比如在一个昏暗的小巷中,记叙文可能描述墙上的一支枯藤,枯叶随风飘落,细小的裂缝里渗入微弱的阳光,透露出一丝沧桑之感。

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能够为场景增添质感,更能渲染出故事的氛围,牵动读者的情感。

细节描写也可以通过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展示情感的复杂性。

当主人公面临
抉择时,作家可以通过描写其微动、颤抖的手指,呼吸的急促,甚至是眼底微微泛起的光芒,来展现内心挣扎、犹豫不决的状态。

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使人物更加立体,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其情感起伏,情感共鸣得以实现。

此外,细节描写还能有效地帮助读者构建场景,形成生动的视听体验。

通过描
写细小的声音、气味、触感等感官细节,记叙文可以让读者仿佛闻到花儿的香味、感受到微风的拂过,甚至听到心跳的声音。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文本更富有生命力,读者会在想象中融入其中,获得更为深刻的阅读体验。

在文学创作中,细节描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技巧,它如同画家的细腻勾勒,为
作品赋予了灵魂和生机。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记叙文得以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读者在文字间漫步,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意蕴。

因此,注重细节描写,将是一篇优秀记叙文的必备要素。

作文指导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作文指导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赏析:一句内心独白“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 界真不象样”,言简约而意丰赡,很好地揭示了人物 的性格特征,将阿Q的精神胜利法活画了出来。
片段八:《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一段场景描写:“在 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 出来。”
赏析:其中“一片紫色的阴影”代表阴暗,表示不快, 菲利普夫妇满怀失望与沮丧的心情被恰到好处地烘托 出来。
赏析:作者对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 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让人如临其境,写得细腻生动。
同学们欣赏完了这么多大师的精彩细节描绘, 说说自己如何巧入手,描绘细节?(小组合作)
教师温馨提示:
一、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 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 器官,对事物做非常细致的观察。
片段四:他身材很高大,清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 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 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赏析:抓住了穿长衫这一典型的细节。穿长衫是科 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 一个穷困潦倒而又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形象 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片段五:闰土从我家里拣择东西,除桌、椅之外, 还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
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 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赏析: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
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 “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 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既高兴,又有些舍不 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 “吮”,给水生嫂做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 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记叙文细节描写详解

记叙文细节描写详解
2、世界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就要开始了,紧张的 蹲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就像一张张拉满弓的箭, 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 飞奔着,只见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 个栏杆,身轻如燕,姿态优美,很快便把对手甩 在身后,闪电般的冲过了终点------
3、记得有一次,爸爸喝醉了,到家很生气, 就开始打人、骂人,就在那天,少年无知的 我被爸爸打了。
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 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 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
▪ 一、选用典型细节,真实细致描绘
▪ 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 法,精工细笔,描画出人物的细部相貌和 事件的细微进程。这是细节描写最常见常 用的方法之一。
孔乙己便 涨红了脸, 额上的青筋 条条绽出, 争辩道: “窃书不能 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物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
情态、心理
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的分类
动物、静物
生活细节描写:
情节、事件的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 的画面描写)
名人谈细节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 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 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4、你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咀 嚼桑叶,又像暖风吹拂白杨,像秋雨轻吻梧 桐,又像泉水叮咚欢唱。笔随着手腕运转, 字随着思路延伸,一个个,一行行,一页页, 横看如群蚁排衙,纵观如阅兵方阵。秀丽, 整洁,赏心,悦目,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乐趣吗?
说一说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 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 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换 句话说,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 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 细腻、具体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许多高中生这样写记叙文:通篇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个事件的概括叙述,只是故事的梗概,没有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没有让人物自己去说、去做,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筋,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细节的魔力令人叹服,正所谓“虽是微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文章中运用细节描写可以:一、凸显人物个性细节描写往往对人物形象的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角落”作特写式的描写,以期从一个“出彩”的角度适度放大并突出人物个性。

例如,“这藤野先生,据说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外套,寒颤颤的。

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鲁迅《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极富个性的服饰细节描写,反映了他不修边幅,只顾做学问的性格。

二、触动读者心弦细节描写中的“细节”大多关注现实生活的焦点、热点,或者贴近人类永恒的情感,以期与读者形成更多的共鸣点;就像绘画中在简笔勾勒的基础上敷以浓墨重彩一样,使形象更加绚烂艳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扣动读者的心弦。

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重点写了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场面,运用细节描写,对这三拳进行了充分的铺张渲染: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从味觉、视觉、听觉作了一大串形容,充分渲染了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读者的“惩恶扬善”阅读快感也得到极大的满足。

三、一叶落而知秋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就是品味,细节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深度。

精品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精品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

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一特征作细致、具体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1人物描写外貌(肖像、衣着、神态)动作语言心理2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成功的细节描写作用巨大,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感同身受,震人心魄,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真实性如果把一个细节比做一枚树叶,你只看到树叶的颜色和形状是不够的,要看到树叶的筋脉;看到树叶上的筋脉还不够,要看清筋脉究竟是怎样曲折延伸的。

一旦你学会写出细节中的细节,笔下的文字,会一下子变得透彻清晰起来,具有深度和新意。

细节描写的作用•1细节描写,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之感。

•2细节描写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可以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血肉丰满,进而让人感受栩栩如生。

•4细节描写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运用细节描写,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感动阅卷老师,容易得到高分。

肖像描写肖像主要是指人的容貌、神态、姿态、衣饰等方面。

形神兼备的肖像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时代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五十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如《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评: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

•比较不同;他是节目主持人,大家都认识他。

他的脸很有特点,嘴也长得与众不同,他的头发造型很时尚。

•他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样子长得挺滑稽:高高的个子,两条腿瘦得像两根火柴棒;一张马脸,额头宽宽的,仿佛能停得下一辆小轿车;眼睛有点小,一笑起来就变成一条细缝;他的嘴巴特别大,吞下一个驼鸟蛋准没问题。

记叙文之细节描写

记叙文之细节描写

记叙文之细节描写记叙文是考试作文常用的一种文体。

在写人记事的作文中,要做到“感情真挚”,有赖于“生动感人”的典型细节。

许多同学也明了这个道理,但是一到写作文时,还是“想到写不来”。

“细节”虽说是“细微末节”,但也决不简单等同于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神态等。

细节描写应当是最典型的最精练的最有表现力的细部刻画。

概念细节描写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细致生动的描写。

作用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使文章生动传神、形象感人。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赏析:这处细节描写,真切传神,人物如现眼前。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的攀:抓住东西向上爬,说明了父亲很不容易。

两脚再向上缩的缩,说明了父亲很矮小并且年迈,也说明了他的艰辛与不容易。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的微倾,说明了父亲身体年迈更突显对我的爱。

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细加揣摩,我们可以发现这段细节描写是“立体”呈现的。

其结构形式是这样的:(典型的)动作+(瞬间捕捉的)神态。

这就给同学们一个启示,细节描写时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这样才能把人物的精神面貌集中传神地展现出来。

构成细节描写的要素主要有这样一些:人物典型化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情态、服饰以及与之相关的场景等。

教材选用的课文中有大量精典的细节描写,分析,便会发现,尽管刻画人物不一样,但在写法上有共同点,都是选择两三个角度精雕细刻的。

下面结合几例满分作文中的细节描写,探究细节描写的几种灵活变化,体会细节描写的“立体”效果。

记叙文细节描写篇分析

记叙文细节描写篇分析
幻觉描写法: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
例如: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走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
小结:人物类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第一招:抓住特点写外貌 第二招:特色语言显个性
第三招:巧用动词写过程 第四招:神态逼真见其人 第五招:心理描写显真实
放在我的床头,把手伸进被窝里捂一会,说道:“这下应该不冷了”,
A:“说得非常好!” 老师向我递过一个赞许的眼神。这眼神,犹如冬日里送来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
,,眼睛楞楞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
归纳: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妪)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就是读者,我
行动细节描写:……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
”(鲁迅《药》)
“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接钱、数钱的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个。”(孙

“震动”、“吮”两个动词准确、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
而这个最能表现主题的“点”也正是我们在写作时需要特写和加以浓墨重彩着力渲染
老舍说过:“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来。我们都知道利用职业,阶级,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个行动都受到自己思想、性格的
由此,我们认为在记叙类的文章中应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动作点”,以动作细节描写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
"啪"的一声,
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写作指导与训练系列二编号 GS YW XZ--002 记叙文写作之细节描写篇导学案编写:徐明生审定:张明玺时间:2014-08-26班级:组别:组名:姓名:知识与技能: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为文章增色。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

2.例文引导,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3.写作训练,将细节描写融入作文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形成热爱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揣摩、讨论、归纳、操练课前准备:1.了解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点;2.回顾所学过的记叙文(小说),初步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

课时:2课时导学过程:一、导语众所周知,记叙文的灵魂在于细节描写。

同学们在作文里缺少的不是把某件事写完整的能力,而是缺少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

这些缺失细节描写的文章读来生涩呆板,缺乏感染力。

而高考作文评分在发展等级项中有明确的规定,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形象丰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生对细节的描摹与刻画。

细节描写之重要,不仅可以在“生动”上“出彩”加分,而且可以使作品形象丰满,使整个文章升格。

所以作文缺少感人的细节实在是一个制约记叙文成绩提高的瓶颈。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其实,纷繁的生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

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焦。

生活中的细节之美,看在眼里,便是风景;握在掌心,便是花朵;拥进怀中,便是温暖;写在笔端,便是精彩。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用双眼发现细节,用心灵感悟细节,用文字展现细节,让我们作文中的人与事如生活中一般于细处见情,微处见妙!二、了解概念、分类,感受作用、魅力(1)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某些细小的能很好表现中心的环节和情节,如对人物的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细节描写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它将我们身边不经意的事和人写活了,让他们感觉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的富有情趣。

细节描写往往会使记叙文更具有可读性与真实性,会让你的作文别开生面。

细节描写的训练,是快速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2)细节描写的分类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包括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人物)的描写。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些细节描写的例子:①语言细节描写: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读书人窃书不算偷。

”《项脊轩志》中,通过老妪回忆先母事: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一个细节,其情其景历历在目,无怪“(妪)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就是读者,我们能不感动流泪吗?②行动细节描写:……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

”(鲁迅《药》)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凶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嘴脸。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

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个。

”(孙犁《荷花淀》)作者用“震动”、“吮”两个动词准确、细致而生动地写出了水生嫂得知丈夫明天就要上大部队去的消息之后丰富、复杂、细腻的情感世界及其微妙的心理变化,一个关心丈夫,体贴丈夫,但又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思想进步的青年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③肖像细节描写:“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作者正是运用这种夸张的语言,漫画式的勾勒来揭示别里科夫种种有形的套子及自愿入套的心理,因循守旧的性格。

这种独特的肖像描写,显得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④景物描写:有一篇作文《门》,写的是北方一个学校的一间教室的门。

中午,有的同学在教室里睡觉,有的同学在教室里写作业,为了不让夹带沙尘的风吹进教室,不得不把门插上。

但是,还有的同学要进教室,敲门声不断,搅的教室里面的同学觉也睡不实、作业也写不好。

一来二去班级里就因为门发生了风波,后来,干脆就不插门了,任凭风吹得满屋尘土。

第二天,门的问题解决了,因为有人在门框上钉了一块黑胶皮。

那块方寸大小的黑胶皮牢牢地钉在了门框上,它填补了门与门框之间的间隙……好多同学在开门的时候都把惊喜的眼光投向了这黑色的、普普通通的、用三个小钉钉住的胶皮。

”这处细节就更突出了黑胶皮的作用,也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和文章里的同学们一起,去感谢做这件好事的人。

⑤场面描写:刘和珍君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张静淑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此处,作者只描写了子弹的出入部位和一只手枪,却表现了反动政府的官兵们穷凶极恶,不择手段地枪杀青年学生的场景。

这样写,比正面描述喊杀震天的全景更令人回味。

因为细节描写可以让肤浅走向深刻,让枯燥走向生动。

(3)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安排线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使文章生动传神、形象感人。

从技巧上讲,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升格写作的第一步,也是美化记叙文语言的重要方法。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巴尔扎克)“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做编织好的生活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

”(托尔斯泰)“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典型的细节描写,作用胜过一大片笼统的叙述。

细节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赵树理)“我偏爱生活的细节。

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池莉)“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

”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李准)“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李准)【赏析】例1:鲁迅的《阿Q正传》中有一段阿Q刑前画押的细节描写:“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只是抖,于是那人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平生的力画圆圈。

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合缝,却又向外一耸,成了瓜子模样了。

”这个行为细节,具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阿Q的性格特点——直到死还恪守着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当人们读到这一细节描写时,谁又能不觉得阿Q的可笑、可悲、可怜?又怎么会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进而深思国民愚昧落后、麻木不仁的劣根性。

例2: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

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

那手只是指著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一细节正写出了中国吝啬鬼严监生爱财如命的特点。

例3:微型小说《立正》——那位国民党团副一听到蒋介石的名字马上“啪”的一个立正,就是文革中打断双腿后也是一听到蒋介石的名字马上挺直上身,举手敬礼。

文中共有十次写立正。

“立正”就是小说的线索。

可见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例4:小说《百合花》中的被子——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

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这条被子就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唯一的嫁妆。

通讯员牺牲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新媳妇献出的新婚棉被上那洁白、美丽的百合花一般,交汇成感人至深的美与爱的颂歌。

期间,棉被起着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三、习作修改,感悟技法1.自我感悟:“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这是一个同学的一段作文,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

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概述代替具体可感的描写。

那么如何多角度进行具体可感的细节描写呢?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对这一片段进行改写。

2.范例展示:A环境描写: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

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等等,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

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如: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

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B 语言行动描写:语言行动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语言行动向外界传达。

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行动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

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内心世界。

如: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C 内心独白描写: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

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