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重要的反应整理

合集下载

化学有机化学重要反应机理总结

化学有机化学重要反应机理总结

化学有机化学重要反应机理总结一、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s)1. 羰基加成反应(Carbonyl Addition Reactions)羰基化合物是有机化学中最常见的官能团之一,其重要的加成反应包括以下几种机理:a) 醛、酮的加成反应:醛、酮与亲核试剂(如Grignard试剂、氰化物等)发生加成反应,形成相应醇或醇酮产物。

b) 羰基氧化性加成反应:醛、酮被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氯化亚铜等)氧化,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酮酸类产物。

c) 羰基的羧酸衍化反应:醛、酮通过偶联反应与二元N-氯酰亚胺形成羧酸产物。

2. 烯烃的加成反应(Alkene Addition Reactions)烯烃作为另一种重要的有机官能团,也可以发生多种加成反应,包括以下几种机理:a) 烯烃与溴水的加成反应:烯烃与溴水加成生成溴代醇产物,其中水攻击烯烃双键。

b) 烯烃与氢卤酸的加成反应:烯烃与氢卤酸发生加成,生成相应卤代烷产物。

c) 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烯烃与水加成生成醇产物,通常需要酸性催化剂存在。

3. 炔烃的加成反应(Alkyne Addition Reactions)炔烃是另一类重要的亲电烯烃,其加成反应机理包括以下几种:a) 炔烃与氢卤酸的加成反应:炔烃与氢卤酸反应生成相应的卤代炔烃产物。

b) 炔烃的亲电型加成反应:炔烃与亲电试剂如卤代烷、单质溴反应,形成相应加成产物。

c) 炔烃的亲核型加成反应:炔烃与亲核试剂如氨、一元胺等反应,形成相应加成产物。

二、消除反应(Elimination Reactions)1. 酸性条件下的β-消除反应(Acidic β-Elimination)酸性条件下的β-消除反应主要是在具有酸性质的化合物中发生,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机理:a) 酸催化的醇脱水反应:醇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醚类产物。

b) 酸催化的脱卤反应:卤代烷在酸性条件下发生脱卤反应,生成相应的烯烃产物。

2. 碱性条件下的β-消除反应(Basic β-Elimination)碱性条件下的β-消除反应主要是在碱性质的化合物中发生,包括以下几种机理:a) 钠乙醇合成反应:醇与钠反应生成相应的醇盐,经过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烯醇产物。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的反应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的反应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的反应学习没有界限,只有努力了,拼搏了,奋斗了,人生才不会那么枯燥无味。

为了帮助各位高中学生,整理了“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的反应吐”一文:高中化学知识:重要反应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② 取代反应变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 氧化变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水参与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④ 萃取变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2)无机物① 通过碱歧化3br2+6oh-==5br-+bro3-+3h2o或br2+2oh-==br-+bro-+h2o② 与还原性物质(如H2S、S2-、SO2、SO32-、I-、Fe2)的氧化还原反应+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含有-C的物质≡ C-,-Oh(慢一点),-Cho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与苯不反应)(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有机物与NaOH反应:在室温下很容易与含有酚羟基和-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它可以与卤代烃和酯反应(取代反应)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释放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高中化学知识点:重要反应通过分类提供。

我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努力学习,实现他们的梦想。

有关更多化学知识点,请单击输入[]。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全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全总结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全总结一、取代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类型很多,中学化学中主要有下面几类:1.卤代反应烷烃、芳香烃、苯酚等均能发生卤代反应如:2.硝化反应苯及其同系物、苯酚、烷烃等均能发生硝化反应如÷HONO2+ 2HONO,2H.O (邻,对位产物为主)OH+ 3HON0,帳H1SO4t2HCl5.水解反应:卤代烃、酯、多糖、二糖、蛋白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如:CH j CH 2Cl + H J O+ HBr蛋白质+ H 3O 丄氨基酸(肽键断裂)稀H SO(C fr H iu O 5). +nH 10一 ∏C 6H ΠO 6(淀粉)(葡萄糖)6.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醇、酚、羧酸等均能与活泼金属如钠反应生成氢气 •如:C 2H 5OH + Na→C 3H 5ONa + ^-H 2 ↑CH J COOH + Na-→CH 3C(X)Na + ↑⅛ +HjSO 4 CH J 3.磺化反应苯、苯的衍生物,几乎均可磺化.如: CH,(邻、对位产物为主)4.酯化反应 (1)羧酸和醇的反应•如: ICH 3COOH + C S H J OH ― CH J COoC 3 H 5 + H J O(2)无机含氧酸和醇的反应.如: rOH I ZHHONO 2 + (C i H 7O 2)^OH OH⅛ H 1SO j⅛ H 1SO 4 ~Σ^0 NO I I/(C 6H 7O 2)-O-NO 2O-NO I [+ SnH j OOH ONa0 IlCH J -C-O-C I H SH I O无机βt 或蔽IlCH 3C-OH +CH 3CH 3OH7. 醇与卤化氢(HX 的反应.如:C 2H 5OH + HBr -C 3H 5Br + H 3O8. 羧酸或醇的分子间脱水.如:O On I_ ⅛⅛ ⅛⅛CH 3—C —0—C —CHJ + H 3O2CH.C00H-——(乙 B m )WH 2SO 42C J H 5OH ―一 C 3H J —0— a H j + H I O二、加成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 ,生成别的物 质的反应,叫加成反应分子结构中含有双键或叁键的化合物,一般能与H 、X 2(X 为 Cl 、Br 、I )、HX HO HC 等小分子物质起加成反应.如烯烃、二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及其甘油脂、 单糖等• 说明: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高中化学有机反应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反应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yǒujī)反响(fǎnxiǎng)总结(zǒngjié)高中化学有机(yǒujī)反响(fǎnxiǎng)总结1、取代反响: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响。

⑴硝化反响: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NO2所取代的反响。

⑵磺化反响: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硫酸分子里的磺酸基〔SO3H〕所取代的反响。

⑶酯化反响: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响。

⑷水解反响:一般指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跟水作用生成两种或多种物质的化学反响。

〔其中皂化反响也属于水解反响。

皂化反响:油脂在有碱存在的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的反响。

〕水解反响包括卤代烃水解、酯水解、糖水解、|白质水解。

另:缩聚反响也属于取代反响。

2、加成反响:有机物分子中双键〔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响。

⑴油脂的氢化反响属于加成反响。

油脂的氢化:液态油在催化剂〔如Ni〕存在并加热、加压的条件下,跟氢气起加成反响,提高油脂的饱和度的反响,也叫油脂的硬化。

⑵水化反响:在有机化学中指分子中不饱和键〔双键或叁键〕或羰基在催化剂存在或不存在下和水分子化合的反响。

3、消去反响: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不饱和〔含双键和叁键〕化合物的反响。

4、聚合反响: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响。

⑴加聚反响: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响。

这样的聚合反响同时也是加成反响,所以叫加聚反响。

⑵缩聚反响: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如H2O、NH3、H某等分子〕的反响。

5、氧化反响:在有机反响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参加氧原子或失去氢原子的反响叫氧化反响。

6、复原反响:在有机反响中,通常把有机物分子中参加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响叫氧化反响。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与机理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与机理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与机理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与机理有机化合物是由碳与氢以及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反应类型及其机理。

一、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基团被另一个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有卤代烃的取代反应、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等。

1. 卤代烃的取代反应卤代烃的取代反应是指卤代烃中的卤素被另一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

典型的例子是卤代烃与氢氧化钠(NaOH)的反应,生成相应的醇。

该反应的机理是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其中亲核试剂(如氢氧根离子)攻击卤素离子的碳原子,形成中间物,最终生成醇。

2. 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芳香族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是指芳香环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其他基团取代的反应。

其中,最常见的芳香族取代反应是芳香族氢原子取代反应。

该反应的机理涉及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在该反应中,芳香环上的亲电试剂(如卤素)攻击芳香环上不饱和键的位置,形成最终产物。

二、加成反应(Addition Reaction)加成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两个分子通过共有键结合而形成一个分子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烯烃的加成反应、炔烃的加成反应等。

1. 烯烃的加成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是指烯烃分子与另一分子发生共有键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烯烃与溴水的反应,在反应中,烯烃分子的双键被溴分子的溴原子攻击,形成溴代烃。

该反应的机理是亲电加成反应(Electrophilic Addition),其中亲电试剂(如溴分子)与双键上的云区发生相互作用。

2. 炔烃的加成反应炔烃的加成反应是指炔烃分子与其他分子通过共有键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归纳1.取代反应(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烷烃、芳香烃、醇、酚、酯、羧酸、卤代烃。

(3)典型反应:CH4 + Cl2 CH3Cl + HCl2.加成反应(1)定义: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物质的反应。

(2)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

醛、酮、单糖等等。

(3)典型反应:CH2=CH2 + Br2 → CH2Br-CH2Br3.加聚反应(1)定义: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2)特征:生成物只有高分子化合物,其组成与单体相同。

(3)典型反应:4.缩聚反应(1)定义:通过缩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还生成小分子。

(如H2O、NH3等)的反应。

(2)特征:除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还有小分子生成。

(3)典型反应:5.消去反应:(1)定义:从一个有机物分子中脱去小分子(如H2O、HX等)而生成不饱和化合物(含双键或叁键)的反应。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卤代烃。

(3)典型反应:6.氧化反应(1)定义:有机物加O或去H的反应。

(2)类型:①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②催化氧化如:2C2H5OH + O2 2 CH3CHO + 2H2O③某些有机物被非O2氧化剂氧化如:烯、炔、苯的同系物被酸性,KMnO4氧化;醛类,甲酸及甲酸酯葡萄糖被银氢溶液,新制Cu(OH)2氧化:CH3CHO+2Cu(OH)2 → CH3COOH+Cu2O↓+2H2O7.还原反应(1)定义:有机物加H或去O的反应(2)典型反应:CH3CHO+H2→ CH3CH2OH(也是加成反应)8.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1)定义:酸与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2)典型反应:C2H5OH + CH3COOH CH3COOC2H5 + H2O9.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1)反应特征:有水参加,有机物分解成较小分子。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的总结1、取代反应(1)能发生取代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OH)、卤原子(-X)、羧基(-COOH)、酯基(-COO-)、肽键(-CONH-)等。

(2)能发生取代反应的有机物种类如下图所示:2、加成反应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官能团:双键、三键、苯环、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应有两个特点:①反应发生在不饱和的键上,不饱和键中不稳定的共价键断裂,然后不饱和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以共价键结合。

②加成反应后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同于取代反应)。

说明: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醛、酮的羰基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3.共轭二烯有两种不同的加成形式。

3、消去反应(1)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醇、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的官能团有:醇羟基、卤素原子。

(2)反应机理:相邻消去发生消去反应,必须是与羟基或卤素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CH3OH,没有邻位碳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4、聚合反应(1)加聚反应:烯烃加聚的基本规律:(2)缩聚反应:(1)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缩聚,如合成聚酯纤维:(2)醇酸的酯化缩聚:此类反应若单体为一种,则通式为: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则通式为:(3)氨基与羧基的缩聚(1)氨基酸的缩聚,如合成聚酰胺6:(2)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缩聚:5、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就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氢”的反应。

能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和官能团:烯(碳碳双键)、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质等。

烯(碳碳双键)、炔(碳碳叁键)、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应都主要指的是它们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所氧化。

含醛基的物质(包括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的氧化反应,指银镜反应及这些物质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

要注意把握这类反应中官能团的变化及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2.还原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加氢”或“去氧”的反应,其中加氢反应又属加成反应。

高中化学——重要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

高中化学——重要有机反应的反应机理

H H
+ -OCH3
1 开环 2 H+
H CH3
O
HO
OCH3
H H
7 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在三氯化磷或三溴化磷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卤素取 代羧酸α-H的反应称为 赫尔-乌尔哈-泽林斯基反应
RCH2COOH + Br2
PBr3 -HBr
RCHCOOH Br
2 反应机理
RCH2COOH PBr3
实例:普塑尔反应 一些重氮盐在碱性或稀酸条件 下发生分子内的偶联反应,这称为普塑尔反应。
Z

Z
N2+
Z: CH=CH CH2-CH2 NH C=O CH2
COOH
H+
CH3COOH + C2H5OH
投料
1 :1 1 : 10
CH3COOC2H5 + H2O
产率
67% 97%
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的反应,为了使正反应有利, 通常采用的手段是:
①使原料之一过量; ②不断移走产物(例如除水;乙酸乙酯、乙酸、水 可形成三元恒沸物 bp 70.4℃)。
酯化反应的机理 *1 加成-消除机理
H2SO4 + H2O
HSO4- + H2O+NO2 H2O + +NO2 H3O+ + HSO4-
(1) HNO3 + 2H2SO4
(2)
+ +NO2
H
(3) + NO2 + HSO4-
H3O+ + +NO2 + 2 HSO4-
H
+ NO2
N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有机化学重要的反应整理
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2 Al3+ + 3H2↑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2OH 2 A g↓+ RCOONH4 + 3NH3 + H2O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 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过量)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 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
(4)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
红色沉淀生成;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½ Cu(OH)2~½ Cu2+(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2O
(H)RCOOH + NaOH == (H)RCOONa + H2O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或
8.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酚类化合物。

9.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