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口古镇古建筑修复技术
古建筑外面修复工程施工方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古建筑外面修复工程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环节,旨在恢复古建筑的原貌,保护其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方案针对古建筑外面修复工程,提出以下施工方案。
二、施工目标1. 恢复古建筑外面原有的历史风貌;2. 保证修复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3. 提高古建筑的使用寿命,延长其保护周期。
三、施工范围1. 古建筑墙体;2. 古建筑屋面;3. 古建筑门、窗、檐口等附属构件;4. 古建筑基础部分。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古建筑的结构、构造、材料及工艺要求,确保施工方案的准确性。
(2)人员组织:成立施工项目组,明确各岗位责任,组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3)材料准备:采购符合古建筑原材料的修复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2. 施工步骤(1)墙体修复1)拆除墙体上的松动部分,清理墙体表面;2)根据墙体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如:水泥砂浆、糯米砂浆、石材等;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墙体加固,确保墙体稳定性。
(2)屋面修复1)拆除损坏的屋面瓦片,清理屋面;2)根据屋面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如:琉璃瓦、青瓦、水泥砂浆等;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屋面防水处理,确保屋面防水效果。
(3)门、窗、檐口等附属构件修复1)拆除损坏的门、窗、檐口等构件;2)根据构件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如:木材、石材、铁艺等;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构件加固和修复。
(4)基础部分修复1)拆除损坏的基础部分;2)根据基础部分损坏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和方法,如:水泥砂浆、石材等;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加固和修复。
3.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2)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修复效果;(3)对修复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
4. 施工安全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2)做好施工现场的防火、防盗、防坠落等工作;(3)严格执行施工现场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荡口古镇历史及保护性修复特色

荡口古镇历史及保护性修复特色孪凯文;陈冬苗;万鑫;孟亮【期刊名称】《城市住宅》【年(卷),期】2017(024)012【总页数】4页(P32-35)【作者】孪凯文;陈冬苗;万鑫;孟亮【作者单位】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 荡口古镇历史演变荡口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鹅湖镇境内,与苏州市湘城区交界,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见图1)。
荡口西邻鸿山彭祖墩遗址和泰伯墓,南近丘承墩吴越贵族墓群,属吴文化源头区域。
荡口古称丁村、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丁兰遗址的丁公桥位于荡口古镇南郊,与薛司娘桥并行横跨于伯渎河上。
荡口段的伯渎河主流是荡口地区最早的水利成果,丁公桥是史书记载的荡口最早的桥梁,据此推断荡口最早的人口聚居区应在伯渎河下游丁公桥一带,古时的丁村、丁舍应在丁公桥附近,即荡口古镇南郊。
图1 荡口古镇夜景1)明代前中期荡口镇形成于明代前中期。
明洪武三年,江南名士华贞固迁居此,带领族人“耕田盘井,益务节俭”“以礼义之习维持宗族”“义声洋溢于东南”,其名始显,高门巨阀,栉比鳞次皆华姓,曾在通源桥(俗称大奶桥)边,建春草轩。
由此推断,华贞固的家宅和重点建设的区域就在通源桥、角上一带,位于荡口古镇南部,应在丁村、丁舍的村落范围之内,也可能在其村落的边缘。
据《泰伯梅里志》记载,华仲谆(华贞固次子)建造新桥、福华桥、杨巷桥、延祥河桥等多座桥梁,这些桥梁也都位于镇区的南部和西南部,可见当时镇区建设已经具有一定范围。
据《华氏宗谱》记载,华仲谆建造了永安桥(石桥),《泰伯梅里志》中未说明永安桥为谁所建,但注明该桥“跨濠湖口,嘉庆邑志失载”。
新桥原名永安桥,后人重修后改名为新桥。
2)明代中叶翰林学士华察辞官还乡后,协助官府丈田清粮,减轻百姓负担,修建桥梁改善交通,建三公祠和嘉遁园、乐榆园,使荡口古镇进入繁荣期。
3)明末清初市河与北仓河两岸已是荡口镇的主要人口聚居区,编纂于清康熙年间的《梅里志》记载着顺着伯渎河的流向看荡口镇的情景,伯渎河又东过苏舍桥,经沉苏荡口,又东过福华桥、杨巷桥。
古建筑常见损坏及修复方法

古建筑常见损坏及修复方法古建筑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的侵蚀,古建筑常常会遭受各种损坏。
为了有效修复古建筑并保护其文化价值,我们需要了解古建筑常见的损坏类型以及相应的修复方法。
首先,古建筑的漏水问题是常见的损坏现象之一、在古建筑的屋顶、墙壁和地面等部位,由于材料老化或结构问题,往往会导致漏水。
对于这种情况,修复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首先是修复受损的材料,比如更换破损的瓦片、砖块等。
其次是加固古建筑的屋面和墙体结构,以提高其防水性能。
最后是采取措施改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及时排出,避免积水导致古建筑发霉和腐烂。
古建筑的墙体开裂也是常见的问题。
墙体开裂可能是由于地基下沉、墙体材料的老化或结构设计的缺陷等原因引起的。
修复墙体开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是清理和修复裂缝,填充适当的材料,如石灰、砂浆等,以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其次是加固墙体结构,可以在墙体内部加入钢筋等材料,以提高抗震性能。
最后是检查和修复地基问题,确保墙体稳定。
古建筑的木构件也容易受损。
由于木材的老化、虫蛀和湿度等问题,古建筑的木构件经常会出现腐朽、断裂和变形等情况。
修复木构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是清理和修复受损的木构件,可以用适当的材料填充裂缝,修补破损的部分。
其次是加固古建筑的木结构,可以采取加固梁柱等措施,以提升整体的稳定性。
最后是进行防腐处理,涂刷防腐剂,以延长木构件的使用寿命。
古建筑的表面装饰也容易受到损坏。
比如墙体的壁画、雕塑和彩绘等,经过时间长了,会出现脱落、褪色和剥落等问题。
修复古建筑的表面装饰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是对受损的部分进行清理,清除颜料残留和杂质。
其次是修复受损的部分,可以使用适当的材料进行粘贴和填充。
最后是进行保护性处理,如涂刷保护性涂料和防晒剂,以保护古建筑的外表面。
综上所述,古建筑的常见损坏类型包括漏水、墙体开裂、木构件受损和表面装饰受损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修复方法,如修复受损材料、加固结构、清理和填补裂缝、涂刷防护剂等。
古建修复工艺

一、修复木结构基层1、木基层处理:地仗: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基层叫地仗.地仗处理:为保护木材和保证彩画(de)质量,对地仗进行处理叫地仗处理.工序:地仗处理可分为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和汁浆四道工序.工艺作用:木结构因受潮引起胀缩变形,传统工艺多采取披麻刮灰作法.一是保护基层少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二是起缓冲作用,使基层(de)变形反映到彩画表面时比较均匀分散.传统工艺:根据质量要求,分别采取一麻五灰、一布四灰或单披灰作法最为普遍.2、一麻五灰操作工艺:工艺流程:先捉缝灰、扫荡灰、然后使麻、再压麻灰、中灰和细灰,最后进行磨细钻生.一般均须三人流水操作.(1)清理表面:修复古建筑时为了木材与腻子能结合牢固,要用小斧垂直于木纹砍出深度不大于1.5毫米,间距7毫米左右(de)斧痕,见木茬为度.新木材也要砍.然后用铁桡子将污垢清理干净,俗称斩砍见木.(2)裂缝处理:木材如有较大裂缝,用刀尖顺着裂缝其扩大,填入没灰.大缝用木条嵌实钉牢,如有翘茬则用钉子钉牢或去掉.遇有松节子时,要彻底清除干净.(3)下竹钉:缝隙受干湿影响会有胀缩,嵌缝(de)腻子(捉缝灰)不易牢固,所心要在裂缝内下竹钉.根据缝隙宽窄深浅定钉(de)长短粗细,间距约10—15厘米.为使受力均匀不易脱落,同一条缝内(de)竹钉应同时均匀打入.在每条缝(de)两端必须各有一只竹钉.缝内满嵌腻子后,钉与钉之间用竹片嵌实刮平,防止木材胀缩使腻子松脱.(4)刷浆处理:木基层虽经打扫,缝内及表面仍会有尘污,影响腻子粘附及油灰(de)嵌实,所以要汁浆.用配好油满、血料与水按1∶1∶30比例调匀,用刷子或喷雾器喷刷一遍.用扫帚扫净残留(de)浆沫气泡.调“汁浆”时,先将油满和血料掺在一起调匀,然后逐步加水调匀,如一次加足水就不易调匀.(5)裂缝嵌腻子:(捉缝灰)汁浆后用铁板奖“油灰”塞入不敷出缝内,必须嵌实,使缝内油灰饱满,切忌有空隙,但不可蒙头.在无缝处满刮靠骨灰一道.高低不平处要衬平籍圆,缺棱短角处要长高嵌平,线口阴角贴齐.嵌缝腻子是否干透不易从表面上看出来,可用钉子扎,扎不动即为干透.(6)满披砖灰腻子:(又称粗灰、通灰、扫荡灰)这道灰是披麻(de)基础.先用橡胶腻子板抹一道极薄(de)靠骨腻子(杈灰),然后满坡一遍,使其充分密实.再用木腻子板刮平找圆,用薄钢片将小面、阴角、接头处找齐顺平.应有三人流水作业,对高低折平整必须在这道灰作好,决不可披麻后再把灰做厚,否则不能保证质量.干后磨去飞刺浮粒,清扫掸净.(7)披麻:又称使麻,奖麻纤维贴在粗灰上.方法如下:1、刷头道粘结浆(开头浆):将1∶1.2(de)油满、血料调成(de)浆刷在腻子层表面,根据麻(de)厚薄定开头浆(de)厚度,以经过压实后能够浸透麻为度,不宜过厚.2、粘麻:开头浆后立即粘麻,麻丝应与木纹方向或木材拼接缝(de)方向垂直,以加强其搞位作用.麻(de)厚薄要均匀一落千丈致有位力.3、砸麻:又叫砸干轧,粘完麻后用木压子(麻轧子)先从阴角(秧角)边沿着手轧起,后轧大面两侧,以防秧角复起(又称“绷秧”),砸麻需两个人,前面一人将头浆砸匀,奖麻砸倒,后面一人跟着干扎,做到层层轧实.4、刷二遍粘结浆:行话叫:行话叫“洒生”或“潲生”,就是将麻面上刷一道1∶1.5(de)油墙面浆料,以不露干麻为度,不可过多.趁潮湿将麻翻虚,但不要兜底翻起,看有无干麻未浸透处或有存浆,随刷随扎,将内部余浆挤出,把干麻浸透,否则干后必须空鼓.如果轧(de)过程中,层部已有干燥象,则在“洒生”(de)材料内加少量水稀释后在麻上补浆,保持湿润,称为“水砸”也必须从秧角开始.5、整理:干轧后要进行检查整理,如有窝浆要挤出,有干麻要补浆扎实,有露底处要补麻,复轧一遍,凡麻都要收齐,以防吸潮后油灰粉化.(8)磨麻:麻砸实干后,用人造磨石(或石片、缸瓦片)满磨,使麻绒浮起,不得遗漏,然后扫干净浮麻,以便与下一道(de)压麻灰粘结实.(9)压麻灰:用橡胶腻子板将油满、血料与粗砖灰调成(de)“油灰”披在麻上,先薄乔一遍再满披,务使密实.然后用木腻子板乔平,达到平、圆、直为度.用薄钢板找补一遍,做到均匀挺直.待灰干后再打磨、清扫、擦净.(11)披细灰:用更细(de)灰油加少量光油和适量水调成(de)材料,先用铁板将秧角、边框、顶根、围脖、线口等凡橡胶乔板不可及(de)部位全部找齐贴好,叫找对象细灰,再满刮一道叫掺灰.干后再满上细灰一道,小面积用铁板,大面积人用皮子或木腻子板,裹圆刮平,厚度约4毫米接头不可留在明显处.干后用细砖磨至表面平整,不显接头,清扫干净.(12)钻生桐油:(钻生)用丝头或不油刷蘸生桐油“油灰”层(de)目(de).然后用废干麻擦净,以防“挂甲”.等于透(生油钻透干后呈黑褐色,能用指甲划出白痕即干透了),用砂纸磨光,不可遗漏,再用湿布工蘸水满擦一遍,至此一麻五灰地便成活.此工艺作法共十二道工序:即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汁浆、捉缝灰、粗灰、使麻、压麻灰、中灰、细灰、钻生油.根据要求,有些简化作法(de)工序如下:单披灰操作工艺:即只用灰不用麻(de)做法.它又有四道灰、三道灰、三道灰和二道灰之分.一布四灰:布玻璃丝布:四道灰是“捉缝灰、扫荡灰、压麻灰和细灰”.除不做“下竹钉”和“中灰”工序外,其余均匀一麻五灰相同.单披灰:不使麻或布(de)作法统称单披灰,有如四种:1、三道灰:即捉缝灰、中灰、细灰.2、下架四道灰:捉缝灰、粗灰、中灰、细灰.3、二道灰:捉缝灰、满细灰.4、道半灰:捉中灰、找细灰.这些简化作法基层处理只做“及汁浆”.二、水泥制品基层水泥类材料作为基层(de)胀缩必性小,没有必要使麻,做两道灰即可.如有坑洼不平或缺棱短角等笔病,应由抹灰工抹平找齐.须注意两点:一是必须等水泥制品完全干透才能做地仗(即基层表面处理),以免水分蒸发不出来,造成灰皮脱落;二是水泥制品表面不宜太光滑,以小订面为宜,使油灰能与基层结合牢固.基层处理方法是:将制品表面清扫干净后,饱满地刷一道用三倍松香水稀释(de)生桐油,使其渗入一定深度起加固水泥基层(de)作用.干澡后打磨、扫净.然后用“中灰”找一遍腻子,再满一批一遍,操作时刮密实;平面用薄钢片,曲面用椽胶板,干后满磨、扫清掸净.其余“细灰”、“钻生”均同前.由于水泥制件含有碱性物质和水分,会严重影响油漆涂层(de)质量,发生变色、起泡、脱皮和碱性物质皂化、腐蚀等现象,因此,在进行彩画前必须对基层面进行认真处理.1、对新水泥制件(de)基层处理:新水泥制件一般不可立即进行油漆彩画,须经几个月(de)放置期,使水分挥发、盐分固化后才可进行.如果急需进行油漆彩画,可用15%—20%浓度(de)硫酸锌或氧化锌溶液在表面涂刷几遍,待干后扫除停留在水泥面上(de)析出物,即可进行彩画.也可用稀盐酸或醋酸溶液进行中和处理后,进行油漆彩画.2、对于砖墙面上(de)纸盘石灰面处理:可用氟硅酸镁溶液或锌与铝(de)氟硅酸盐溶液进行中和处理,但处理过程要重复几次,每次间隔12—24小时,处理好后,清除表面(de)粉质浮粒,即可进行油漆彩画.三、其它预制板基层用石膏板、矿棉水泥板、胶全板等作顶棚或隔墙,难免有拼缝、钉眼及缺棱短角、不平整等问题.处理方法大致为:1、用油灰作基层处理将板材表面清扫干净后,刷一道用三部松香水稀秋(de)生柚油,干后打磨、扫清、掸净.用“中灰”将缝、钉眼及缺棱掉角、不平处找平补齐.干后将飞刺、接痕磨平,清扫掸净.为防止日久板缝开裂,在板材表面满糊一层薄麻布、玻璃丝布或其它棉布,也可只糊拼缝处.糊布不要搭茬,以碰头缝为宜.糊布白胶剂可用油满、聚醋酸乙烯乳液或107胶.干后满批一道靠骨细灰,不宜厚,用铁板作阴角,皮子作大面.干后细磨,磨至无斑为止.满扫后,清钻一道生桐油.干后清理干净,便可进行彩画工序.2、用石膏腻子作基层处理板材表面打扫干净,满刷一道清油,干后打磨扫净.用16∶6∶6之石膏、光油和水调成(de)腻子将板缝、钉眼、缺棱掉角及不平之处补齐,干后打磨清扫掸净.调料以体积不胀,挑丝不到为准确,随用随调,量不宜大.为防止拼缝开裂,可在拼写缝处局部糊一条薄麻布、玻璃丝布或其它棉布.干后,在糊布处满刮两遍石膏腻子.(转自“园林学习网”6565-1-1.html)。
古建筑修复施工方案

古建筑修复施工方案一、方案概述二、施工准备1.施工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根据施工需求确定合适的施工队伍,并进行相关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
2.材料的准备:根据古建筑的具体情况和修复需求,选取合适的材料,包括木材、石材、涂料等,并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加工和储存。
3.设备的准备:根据修复工程的具体要求,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如脚手架、吊车、砂轮机等。
三、建筑结构修复1.建筑外墙的修复:对古建筑的外墙进行清洗、修补和翻新,包括石雕、壁画、砖雕等的修复和保护,恢复其原有的色彩和图案。
2.梁柱和楼板的加固:对古建筑的梁柱和楼板进行加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柱、钢结构或其他加固措施,提高古建筑的结构安全性。
3.屋面的修复:对古建筑的屋面进行修复和翻新,修补漏水处,更换破损的瓦片等。
四、水电设备修复1.电气设备的更新:根据古建筑的用电需求和安全要求,更新电气设备,如照明设备、插座等,确保安全使用。
2.水管和排水系统的修复:对古建筑的水管和排水系统进行检修和更换,修复漏水、堵塞等问题,确保水源供应和排水畅通。
五、室内装饰修复1.墙面和地面的修复:对古建筑的墙面进行清洗、修补和翻新,恢复其原有的纹样和色彩;对古建筑的地面进行修复,如填补破损处、修复裂缝等。
2.室内家具的修复:对古建筑的室内家具进行修复和保护,根据其材质和风格进行适当的修复和保养,确保其完好无损。
3.装饰物件的修复:对古建筑的装饰物件进行修复和保护,包括壁画、雕塑等,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和色彩。
六、安全措施1.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计划,确保施工流程安全顺畅。
2.设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栏杆,对危险区域进行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安排专门的安全人员,进行安全监督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七、环保措施1.控制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采用隔音、防尘等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合理利用和处理施工废弃物,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对其他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确保环境不受污染。
景区古建筑修复施工技术方案

古建筑修复施工技术方案第1节瓦面工程瓦面工程主要为瓦面除草及检修补漏,瓦屋面清洗、上色。
(1)瓦面除草①植物处理对本体及其周边 2m 范围内的植物进行清理,并对残留根系进行杜根清理。
先将植物主干以上的部分砍伐去除,对主根系进行 5% 生物酸注射进行杜根。
待根系枯死后采用小刀等小工具将其植入瓦面缝隙的根系全面清除。
并对清理根系后留下的空洞部位进行修补,恢复建筑物原状。
②微生物处理微生物滋生区域,先使用蒸汽、毛刷清洁,后再用物理方法进行灭杀,最后表面涂刷聚亚乙基单胍磷酸盐类生物防治材料,防止后续微生物继续滋生,影响本体美观。
(2)检修补漏:人工屋面漏水处进行拆除,采用与原建筑物同样材质,同样颜色的瓦片更换原磨损瓦片,恢复瓦屋面,对乌烟辘筒进行抹光处理,力求恢复建筑物原有面貌。
第2节油漆工程本次修缮工程采用油漆是桐油,熬制油料的材料、成分及熬制的方法、程序等严格遵守传统做法。
1.照相留板即对原有彩画进行拍照,对建筑物分构件、分部位、分上下、分左右进行拍照,并按照其所处位置对相片进行编码排序,以便重新彩绘时对照图案,恢复原貌。
2、油漆施工油漆对木构件表面起着装饰与防腐保护双重作用。
是古建彩画中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操作到位程度,对整个彩画艺术效果,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2.1油漆效果70%依赖于工艺操作,它可直接决定油漆工序的质量,因此在涂上底色油漆前应对整体做全面彻底检查,如有缺陷,必须重新经过修补打磨,再重新上漆。
2.2完成底油漆涂刷,必须待干燥后,再刷第二、第三次熟桐油进行保护。
以增加油漆的艺术效果。
2.3涂刷油漆操作,要求手法上下左右排刷用力均匀,漆膜薄厚均匀。
流畅,不起线,不起皮,达到光亮,平整、均匀具有美感。
参照原物件颜色做底色(现场调色时需会同设计单位及甲方审定,绝不私自调色,未经审定,绝不使用);刷三遍桐油:第一次刷生桐油,第二、三次刷熟桐油。
门、窗、隔扇则补灰刮平打磨后:第一遍刷生桐油,第二遍刷熟桐油,第三、四遍刷生漆进行保护。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方式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方式古建筑作为我国深厚的文化遗产,其修复和保护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古建筑的修复既需要充分保护其历史遗迹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要保证其功能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与修复方式。
本文将探讨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几种主要方式。
一、物理修复物理修复是古建筑保护与修复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它主要通过修复古建筑的物理结构,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貌和结构特点。
物理修复包括修复古建筑的基础、墙体、屋顶、梁柱等各个部分。
这种修复方式需要依托专业的建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他们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修复古建筑,如加固石材结构、修复木质结构、修补绘画等。
物理修复的优点是能够较好地保持古建筑的原貌和历史风貌,同时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然而,物理修复的缺点是成本较高,而且修复过程中可能会改变古建筑原有的构造和材料,从而影响其文化价值。
二、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是指通过使用一系列化学材料和技术来修复古建筑。
比如,使用特殊的清洗剂和药剂来清理和修复古建筑表面的污渍和损坏部分。
化学修复可以清除古建筑表面的污垢、陈年油污,提高其外观的美观度。
同时,化学修复也能够修复古建筑表面的绘画和彩绘,使其恢复原有的色彩和光泽。
尽管化学修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使用不当的化学材料可能会对古建筑造成损害,而且化学修复只能对古建筑的表面进行修复,无法修复其内部结构。
因此,在使用化学修复时需要格外谨慎,选择合适的化学材料和技术。
三、文献修复文献修复是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古建筑修复方式。
它主要依据历史文献和古籍资料,通过研究和还原古建筑原有的结构和风格,实现其修复和保护。
文献修复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古建筑的历史环境和建筑细节。
通过与古籍中的描述相对比,可以更好地还原古建筑的原貌和风格。
文献修复的优点是适用于修复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的文化价值。
然而,文献修复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依据文献修复古建筑可能存在误差,古建筑的修复难以达到完美还原的效果。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荡口古镇古建筑保护探析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荡口古镇古建筑保护探析作者:张晓菁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年第06期摘要:荡口古镇位于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处,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
秀美的鹅湖孕育了荡口这个历史名镇,而建筑是历史无声的记录,因此对荡口古镇古建筑的保护势在必行。
在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影响下,古镇民居建筑道路水系的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可以融入虚拟现实技术。
文章通过介绍荡口古镇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保护与导向系统开发的新设想和成果,对古镇保护和信息化技术促进旅游开发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建模;荡口古镇;导向系统荡口古镇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鹅湖镇,西有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面紧靠苏州、常熟,占地达20.68公顷。
此地古时名曰丁舍,后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荡口。
古镇距无锡市中心25公里,地处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处,是无锡市的几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并在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享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一、荡口古镇民居建筑文化背景及现状荡口古镇位于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处,秀美的鹅湖孕育了这个历史名镇。
居民多以华姓,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虑得集》就是他所著,并代代相传。
古镇内孝义之风盛行,物华天宝,名人辈出,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一跃成为江南粮赋第一乡。
古镇内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人家遍布。
古镇内古迹众多,有4个(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控保单位,还有50处历史建筑。
2008年,锡山区政府启动了对荡口古镇建筑和水系保护性的修复工程,并邀请上海同济规划院、苏州规划院、上海奇创等多家单位规划、策划,明确古镇保护与开发的总体定位: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古迹,整合水系、环境生态资源,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游憩娱乐、生活居住为一体,最适宜憩息、颐养的旅游生活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12年11月上第41卷第376期荡口古镇古建筑修复技术李凯文1,纪敏2(1.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2.无锡汽车工程学校,江苏无锡214153)[摘要]为恢复特色的荡口古镇风貌,对荡口古镇古建筑进行修缮修复。
老建筑的保护修缮是在全面勘察测绘和广泛征购旧石材、旧砖材、旧木材的基础上修旧如旧。
结合本次修缮修复古建筑工程实践,介绍了古民居建筑修缮修复的原则和方法,对古民居建筑常见结构部分做了归纳总结,其中包括屋顶部分的大木构架、桁条、椽子修缮做法;柱子根据不同情况下的一些加固修复措施;墙体的检查、鉴定、修缮。
[关键词]加固;古建筑;修缮;修复;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498(2012)21-0078-04Reno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Dangkou Ancient TownLi Kaiwen 1,Ji Min 2(1.Wuxi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Wuxi ,Jiangsu214153,China ;2.Wuxi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chool ,Wuxi ,Jiangsu214153,China )Abstract :To renovate the ancient buildings of Dangkou ancient town is to restore its characteristic scene of the ancient town ,and to build a famous Wuxi characteristic culture recreation town of amorous feelings living in Yangtze River Delta.Based on comprehensive survey ,mapping and widely procurement of old stone ,brick and timber ,the reno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approaches to ‘repair the old as the old ’.Accord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this project ,the reparation principles and the methods of ancient dwellings were introduced.Some reparation methods of common structures were concluded ,including large wooden frame ,stringer ,rafter of roof ,column in different situation.The methods about examination ,evaluation and reparation of wall were also mentioned.Key words :strengthening ;ancient buildings ;repair ;restoration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2-04-16[基金项目]江苏省第七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JY-060)[作者简介]李凯文,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E-mail :996817275@qq.com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现代化建筑大量出现,建筑保护和城市发展革新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结合一些历史传承的施工工艺,如何在修缮方法和修缮材料方面保护古建筑是每个结构工程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1工程概况荡口古镇位于无锡市鹅湖镇,西邻鸿山彭祖墩遗址和泰伯墓,南近丘承墩吴越贵族墓群,属吴文化源头区域,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无锡唯一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
荡口古镇核心区(一期)总建筑面积为130000m 2,将恢复荡口特色的古镇风貌,重点保护修缮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力求做到修旧如旧,保持历史和建筑的真实性(见图1),修缮修复古建筑主要包括大木构架、桁条、椽子、柱、墙体。
图1荡口古镇Fig.1Dangkou ancient town2012No.376李凯文等:荡口古镇古建筑修复技术792大木构架、桁条、椽子修缮2.1大木构架修缮大木构架承受屋顶荷载,随着时间的流逝,承载能力逐渐减退,当原有荷载和其他外力超过梁架本身的允许荷载时,大木构架就会发生变形、下沉、破损等情况。
大木构架除了少数屋面构件使用钉子外,其他构件都是用榫卯结合的,因此节点比较松弛,大木构架往往出现劈裂、歪闪、脱榫、滚动等现象。
经检查鉴定,根据残损程度,定出加固措施和修整处理方法。
2.1.1劈裂处理梁、枋、檩等构件劈裂的主要原因是在制作时木料没有干透造成的。
对于构件轻微的裂缝,可直接用铁箍加固。
铁箍的数量与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定,铁箍可用圈形,接头处用螺栓或特制大帽钉连接牢固,使裂缝闭合。
对于断面较大的矩形构件可用U形铁兜绊,上部用长脚螺栓拧牢。
如果裂缝较宽可用木条嵌补严实,用胶粘牢。
断面较小的构件也可采用铅丝或铁条扎绑。
如果裂缝较长,糟朽不很严重的梁、枋、檩等构件,可在裂缝内浇注环氧树脂,裂缝两头或其他漏隙处可用环氧树脂腻子勾缝补漏,按裂缝长度预留浇注孔,待树脂固化后,用铁箍夹牢。
上述各方法均同柱的劈裂处理。
顺纹裂缝的深度和宽度不得大于构件直径的1/4,裂缝的长度不得大于构件长度的1/2,斜纹裂缝在矩形构件中不得裂过两个相邻的表面,在圆形构件中裂缝长度不得大于周长的1/3,超过上述限度,应考虑更换构件。
2.1.2包镶梁头先将梁头四周的糟朽部分砍去,然后刨光,用木板依梁头原有断面尺寸包镶用胶粘补后,用钉钉牢(钉帽要嵌入板内),然后盘截梁头刨光,镶补梁头面板。
如发现梁头桁碗和鼻子严重糟朽,以致影响其承载能力,甚至梁头出现横断裂纹(俗称大梁切脖),就不要包镶,需更换大梁。
2.1.3构件弯垂处理梁枋构件因受屋面荷载的重压和自重的负担,一般都微有弯垂现象,这是允许挠度。
如一般松木梁,垂度与跨度的比值>1/120时就应采取加固措施,可在梁底弯垂部位支顶柱加固,还可用加砌砖隔墙或木格栅的方法来顶住梁底。
但有的房屋因受使用的种种限制不允许采用上述办法时,可用加附梁的办法来处理(即在靠前后檐柱的里侧,再立2根柱托上1根梁,顶住梁底)。
2.1.4构件拨榫、滚动的加固处理大木构架均采用榫卯结合,年久受地基浸水下沉、柱根糟朽、构件制作不精、榫卯结合不紧密等影响,构件会出现松散、拨榫、滚动等现象。
对大梁滚动、瓜柱歪闪、梁枋拨榫现象,可随梁架拨正时,重新归位吊正安好。
将梁和柱、梁枋和柱、梁和瓜柱用扒钉拉接钉牢。
对于排山柱上的单步梁与双步梁的游闪拨榫现象,将其归回原位后,可用铁板条(俗称铁拉扯)横向连接柱和相邻的梁,三件一并钉牢。
2.2桁条修缮2.2.1桁条弯垂处理桁条是直接承重构件之一,住往出现弯垂现象,可在桁条下皮再加一根桁条以抵抗弯垂,附加的桁条可用方木或圆木。
在弯垂桁条下端的短柱上(或瓜柱),各钉蛤蟆托垫木一块,蛤蟆托的宽度不能小于桁径(一般用厚6cm,高30cm),蛤蟆托上须刻桁碗口,用5个5寸钉做梅花式钉位。
将所附桁两端放入蛤蟆托碗口内,使桁与桁之间的缝隙背实。
还可在弯垂桁下钉加2根斜撑,斜撑的一头直接钉在桁的底皮,一头钉在瓜柱上,斜撑两头可锯作斜面,以增加接触面。
2.2.2桁条滚动和脱榫处理对于桁条的滚动,可在梁头桁碗内或瓜柱桁碗内塞进一块大头楔,用钉钉牢,挤住桁条。
也可以利用椽子作为加固构件,靠近桁头两端,选两组椽子,用直径12mm的透心螺栓前后两坡全部钉牢,此种方法俗称拉杆椽,使前后坡每面形成两道通长的拉杆,将桁固定。
宽大的房屋,在桁身中间再加钉1组拉杆椽。
桁条出现滚动和脱榫现象,在桁条榫卯完好情况下,重新拨正搭接后,用扒钉与瓜柱钉牢或桁条与桁条用扒钉拉接,也可用铁板条或木板条做夹板拉结钉牢。
如桁条下有完好的替木,将替木与桁条重新钉牢。
由于桁条处于潮湿环境或雨漏侵蚀所引起的糟朽,常常是榫卯处较严重,如果桁只是榫子糟朽了,可将朽榫锯掉,在截平后的原榫位用凿铲再剔凿一个较浅的银锭榫口,选用纤维韧性好、不易钉劈的木块新做两端都呈银锭榫状的补榫,将较短的榫嵌入新剔的卯口,用不怕水浸的胶黏结后用钉钉牢,归位插入原桁卯搭接。
桁条的局部糟朽者可挖补,如果钉椽时影响屋面坡度,可用适当厚度的木条垫在椽下。
木构件糟朽的断面面积大于构件设计断面的1/5时,需更换桁条。
2.3椽子修缮椽子由于顺钉孔漏雨等原因,出现糟朽、劈裂、折断等现象,可采用加附椽子的方法做加固处理。
大多数椽子完好,只有几根需要更换,可复制1根或80施工技术第41卷2根新椽子(旧椽子也可),顺原椽身方向插入,搭在上下两条桁上,用钉子钉牢即可。
如椽子糟朽、劈折数量过多,就不宜再用附椽法,而应普遍更换椽子,用多余的废旧椽子长短调解更换,以长改短。
必须添补新椽时,要用纹理顺直的木料原样复制。
3柱修缮柱是大木结构中的重要构件,主要功能支撑梁架。
柱受干湿影响往往有劈裂、糟朽现象。
尤其是包在墙内的柱,由于缺乏防潮措施,柱根更容易腐朽,丧失承载能力。
3.1挖补柱表皮局部糟朽,柱心尚完好,不影响柱子应力,采取挖补和包镶两种方法。
柱皮小局部的糟朽深度不超过柱直径1/2时,采取挖补方法,先将糟朽部分用凿子或扁铲剔成容易嵌补的几何形状(三角形、方形、多边形、半圆、圆形),剔挖的面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柱身没有糟朽的部分为合适。
为便于嵌补把所剔的洞边铲直,洞壁稍微向里倾斜(即洞里要比洞口稍大,容易补严),洞底要平实。
然后用和柱同样的木料或其他容易制作、木料本身的颜色接近柱木料颜色的干燥木料,制作成已凿好的补洞形状,补块的边、壁、楞角要规矩,将补洞的木块楔紧严实,用胶黏结,胶干后,用刨子或扁铲做成随柱身的弧形,补块较大的用钉子钉牢,将钉帽嵌入柱皮以便补腻补油饰。
如果柱糟朽部分较大,在沿柱身周圈一半以上深度不超过柱直径的1/4时,可采取包镶的方法。
包镶的做法和挖补的做法相同,只是将糟朽部分沿柱周先截一锯口,再用凿铲剔挖规矩或周圈半补或周圈统补,补块可分段制作,然后楔入洞就位拼粘成随柱身形。
补块高度较短的用钉子钉牢;补块高度较长的需加铁箍1 2道,铁箍搭接处,用钉子钉牢,如柱过于粗大,铁钉可加工特制,铁箍要嵌入柱内,箍外皮与柱身外皮取齐,以便油饰。
3.2劈裂处理柱由于当初制作时选料的干湿程度不同,年久后由于木料收缩而产生劈裂(柱身纵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