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探析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金融学前沿问题探讨》,第九届全球金融年会(GFC2002)论文内容提要: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文章运用了3种方法:相关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基础上的计量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常高的相关程度;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因果关系,但其中经济增长引致金融发展的程度要大于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程度;计量分析的结果则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发现。
文章结论与我国正处于从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相吻合,对供给主导假说及需求遵从假说均提供了有力支持。
经济发展历史包含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许多范例,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涵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实证研究也已经证明了上述看法。
近年来,许多学者(如,宾国强,1999;谈儒勇,1999;韩廷春,2001)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我国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没有被完全考查,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出尝试和探索。
文章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有关理论与经验文献作一综述,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的货币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第三部分给出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有关结论,第四部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计量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并给出政策建议。
一、历史文献的简单回顾对于金融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性,许多文献(如Goldsmith,1966,1969;Gurley & Shaw,1955,1960;Patrick,1966;Porter,1966;Khatkhate,1972;Mckinnon,1973以及Bhatia & Khatkhate,1975)都作了广泛研究。
其中,部分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Shaw,1973),这便是Patrick(1966)所认为的金融发展的“供给主导”(supply-leading)作用。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金融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经济的融资需求,更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经济效率。
本文将探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深刻影响。
首先,金融发展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市场的健全与完善,能够有效促使资金从配置低效的领域流向高效利用资金的领域,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益。
通过金融机构的优化资源分配与配置,高效率地将资金引导到有潜力的企业和项目中,能够推动各产业的发展,提高整体经济增长速度。
其次,金融发展对经济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金融市场通过创新性金融产品的推出,能够支持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例如,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新型金融工具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金融市场创新也推动了金融科技的发展,促进了金融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了金融行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此外,金融发展还对经济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
金融市场能够引导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和新兴产业转移,对于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金融渠道的支持,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能够更好地获得资金支持和市场扩展,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支持。
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可能对经济造成冲击。
金融危机的发生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会严重干扰经济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经济衰退。
其次,金融发展可能会引发过度融资和金融泡沫,导致经济不平衡。
金融过度膨胀可能会导致资源错配、产能过剩,最终导致经济增速下滑。
因此,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至关重要,以避免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系统性风险。
综上所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创新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发展能够为经济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推动力。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金融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言:金融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
1. 金融体系的健全与稳定金融发展首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金融体系的健全与稳定上。
一个强大的金融体系能够为经济提供融资支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投资和创新。
金融市场能够通过提供融资工具和相关服务,吸引国内外资金流入,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 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还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金融创新能够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例如,金融科技的崛起为传统金融业带来了许多创新,让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从而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
3. 金融风险管理对经济的稳定性尽管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利,但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可能会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
因此,金融发展也需要注重风险管理和监管。
一个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4.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还有着直接的支持作用。
它能够为企业提供资金,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通过银行信贷和债券市场等渠道,企业能够获得资金,推动生产扩张、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金融市场还能为个人提供融资机会,从而提高其消费能力,促进内需的增长。
5. 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金融发展还能够影响经济结构,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强大。
金融业的扩张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例如,金融科技的兴起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健全稳定的金融体系能够提供融资支持,促进投资和创新;金融创新能够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够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能够促进企业发展;金融发展还能够影响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金融体系发展完善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实现经济增长,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等,这些组成部分协同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资源配置渠道。
例如,金融市场为各类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获得所需的资金,并将这些资金引入实体经济中,从而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
另外,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担保等方式帮助企业获得融资,这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扩大生产和就业等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金融体系还通过金融中介的方式将闲置资金引导到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其次,经济增长也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支撑。
经济增长意味着市场规模扩大、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等,这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需要融资的企业和个人主体,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
此外,经济增长还会刺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促进金融创新和发展。
例如,随着经济增长,人们对风险保障和投资增值的需求也将增加,金融市场就需要提供更多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此外,经济增长还将增加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提高它们的金融资源积累和技术能力,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发展。
然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金融发展不当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当金融体系中存在监管不完善、风险管理不当等问题时,金融发展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聚集,进而扰乱金融市场的运作,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不仅会对金融机构造成较大的损失,也会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甚至停滞。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过快可能也会对金融体系造成不利影响。
快速的经济增长可能导致一些产业过度扩张,泡沫形成和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从而给金融体系带来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探析

、
Hale Waihona Puke 引言 展还可以产生一 系列 的供给 引致 效应 , 通 货币供给额和借贷总额能够加速借贷双方
金融体系” 自身 的 金融机构 的完善 , 以通过提 供流动 储蓄 可 以现 有 的相 关 理 论 为 基 础 , 中挖 掘 我 国 内生金融理论强调 的是“ 从 金 融体 系发 展影 响 经 济增 长 的 渠道 与机 功能及 其对 整个 社 会 经济 增长 的微 观机 和选择适 当的流动 和非流 动投 资组合 , 使
制, 以期 给 今 后 的 相 关研 究提 供 理 论 参 考 。 制 , 而外生金融理 论则 是从政 府 的金融 制 投资 既减少 了风险 , 又获得高 回报 , 也必然
关 键 词 : 融 发展 ; 济 增 长 ; 制 金 经 机
度 、 融措 施 以及 调 控 等 宏 观 层 面 来 研 究 将促进经 济增 长。同时需 要指 出的是 , 金 因 金 融 体 系 发 展 促 进 经 济 增 长 的相 关 机 制 。 为金融系统 与经济 的耦合 , 有金融 风险 所
中 图分 类 号 : 1 3 1 文 献 标 识 码 : F 2.6 A
文 章 编 号 : N 3 1 2/ 2 1 ) 2 0 9 C 4 — 0 7 F(0 0 1 — 7
—
() 置资 源渠道 。良好 、 1配 完善的金融
一
旦 出现 , 就很可 能导致 整个社 会经 济的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引言: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系统的健康运作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1. 金融发展的定义与重要性金融发展是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不断壮大和完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的蓬勃发展。
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够提供充足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金融发展也能够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多种积极的影响。
首先,金融发展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
通过金融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债券、股票融资等方式获取资金,进而实现项目的扩大和产能的提升。
其次,金融发展有助于改善资源配置效率。
金融机构的不断完善能够提高资金的流动性,使得投资更加便利,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再次,金融发展促进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能够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金融发展还能够促进国际经济的融合和贸易的便利,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3.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尽管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金融风险的加剧可能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扩张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增加,一旦风险爆发,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较大的损失。
其次,金融发展也可能加剧收入不平等问题。
金融市场的发展往往会使得财富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加大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4. 金融发展需要与经济增长的协同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推动作用,需要建立一个协同发展的关系。
首先,需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对金融市场的规范和监管是确保金融发展稳定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减少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冲击。
其次,要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提高金融机构的信用水平和服务质量。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文献,以期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和相关理论。
一、国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国内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首先,他们关注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金融深化可以促进资本的配置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财政金融系统改革、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涌现,带来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国内学者也关注了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规模、深度和广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各类金融市场逐渐完善,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促进了经济增长。
另外,国内学者还关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金融市场逐渐开放,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相呼应,国际上也有大量的研究专注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与国家发展水平有关。
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金融发展可以起到催化器的作用,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而在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
其次,国际研究强调了金融稳定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监管和制度建设,可能会产生金融风险,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最后,国际文献中还强调了金融创新的作用。
金融创新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金融科技的发展、区块链等新兴金融技术的应用对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论综上所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金融深化、金融市场发展以及金融创新等因素都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近年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综述,探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这一关系的内在机制。
一、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众所周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投资和创新活动。
金融机构通过向企业提供融资,解决了资源配置的问题,提高了投资的效率。
此外,金融市场的完善也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其次,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增加了企业融资渠道。
通过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企业可以选择更多的融资方式,如债券、股票等。
这种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能够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而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退出机制,增加了投资的风险承受能力。
此外,金融发展还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越发多样化。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和投资需求。
而金融交易成本的降低也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流动,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虽然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但其内在的机制仍然存在争议。
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以解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是金融中介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机构作为资源的配置者和投资者的监督者,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投资和创新活动,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此外,金融机构还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此外,一些学者提出了金融市场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退出机制,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增加企业的融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章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流派进行了回顾,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我国金融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的政策结论。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流派;关系;探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世界经济发展史反复证明,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度都会损害经济增长。
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能够正确把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起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不仅关乎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
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流派从早期的古典经济学算起,西方经济学界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在这场长期论争中,有两种作用机制一直备受关注:一是货币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二是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根据对这两种作用机制的不同理解,大体上可以把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流派分为金融无关论、金融促进论和金融从属论三种代写论文。
金融与经济增长无关论。
古典经济学家将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抽象成货币变量与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分法”。
在此基础上,萨伊提出货币中性论,强调货币数量的改变只会造成物价水平等比例的上升或下降,对生产供给、实际产出和就业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即货币只是实体经济的面纱。
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货币只不过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
使得商品交换更加容易和顺畅,而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并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
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极其稳定的,短期内由于存在适应性预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影响产量和物价;但从长期看,产出量是由劳动、资本和技术等非货币因素决定的,货币供应量只决定物价水平。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只有未预期的货币变动能够影响短期真实变量。
从长期看,由于货币政策是可预期的,货币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相应变化,而对真实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
尽管理性预期学派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货币面纱”论,但仍坚信金融与经济增长无关。
金融促进经济增长论。
有关货币流通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讨论,可以追溯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
他认为,慎重的商业活动可增进一国产业,但增进产业的方法不在于增进一国资本,而在于使本无所用的资本大部分有用、本不生利的资本大部分生利。
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早在19世纪末就认识到古典货币中性论的不足,指出,在信用制度条件下,货币对经济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
只有在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一般物价水平稳定的状态下,货币才是中性的。
熊彼特则从信用创造的视角突出了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而功能健全的银行可以对企业家进行筛选,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是货币经济的主要特征,通过利率对投资的诱导作用,货币就能影响国民收入的产出水平。
凯恩斯还通过总量分析,把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克服了古典经济学“二分法”的不足,实现了对早期货币中性论的质的突破。
20世纪50年代,约翰·格利和爱德华·肖阐述了金融中介在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揭开了金融理论研究的序幕。
此后,金融因素逐渐在经济理论中得到重视,并凸显成为同土地、资本、劳动同样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
1969年,现代比较金融学的奠基人戈德史密斯指出,以初级证券和次级证券为形式的金融上层结构加速了经济增长,改善了经济运行,为资金转移到最佳的使用者手中提供了便利。
20世纪70年代,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分别在金融深化论、金融压制论的分析中,将货币与非货币资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统一起来,阐述了一国金融体制与该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相刺激、互相制约的关系。
之后,卡普尔等人把麦金农和肖的静态分析发展成为动态分析,进一步阐明了金融深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内生金融理论强调,资本效率的改进得益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把资本分配到最佳可能用途上所起的关键作用。
金融从属于经济增长论。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结果。
琼·罗宾逊反对熊彼特关于金融部门引导产业部门并激发技术创新行为和企业家精神的论断,强调经济发展为某种特定形式的金融安排创造了需求,而金融体系只是对这些需求作出反应,从而否认了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多恩布什认为,金融储蓄与真实利率并不相关。
二、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不同视角在shumpeter(1969)、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和shaw(1973)做出开创性研究之后,有关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步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
后来的研究(包括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或通过证明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存在性、或通过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因果方向、或通过研究两变量间的传导机制,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认识。
近年来,国外学者demirguckunt&levine(1996),thakor(1996),levine(1997)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有建树;而许多国内学者也基于中国数据、利用不同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检验。
综述以上研究,学者们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变量间的相关度和因果方向具有不同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视角:第一种视角是“供给拉动性”(supply—leading)观点,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
根据这种观点,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进渠道有:(1)通过提升资本积累效率并依次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goldsmith,1969);(2)通过提高储蓄率进而带动投资率(mckinnon,1973;shaw,1973)。
换句话说,通过增加储蓄规模和改进投资效率,金融发展将拉动更高的经济增长,这种观点得到了相关大量实证研究的证明(如bencivenga&smith.1991;greenwood&jovanovic,1990;thakor,1996);第二种视角由robinson(1952)最先提出,即金融发展“追从”经济增长的“需求引致性”(demand—following)观点。
该种观点认为,实体经济的扩张增加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导致金融产业的发展,对这种观点的实证支持可参见近年来的一些相关文献(demetrides&hussein,1996;friedman&schwartz.1963;ireland,1994);第三种视角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变量是互为因果的,即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联系(demetrides&hussein,1996;greenwood&smith,1997);第四种视角则缘于lucas(1988),他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而“经济学家常常过度强调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作用”。
三、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在中国的检验众多理论分析与计量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力度有限,甚至有些指标还呈现负面影响;总体来看,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落后的金融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体现在我国对金融体制所进行的渐进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经济绩效,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对我国金融的深化也具有持续的推动作用。
但是,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间因果关系也存在不对称性。
这种不对称性从侧面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相对于同期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匹配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还不及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考察其深层原因仍在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现行的金融体制已无法满足企业扩张带来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加入wto后的外来竞争压力也迫使企业和银行对融资机制做出新的调整。
改善目前的落后的金融发展局面,一方面要努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让企业更多的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改善融资机制,消除“所有制歧视”,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另一方面加速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规范。
发掘债券市场的潜力,为直接融资提供更大空间,并且积极推进非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发展,促成金融机构的合理竞争。
有理由相信,加快金融深化和金融体系改革必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四、对我国金融政策的启示一是结合人世和金融业对外开放提供的发展机遇,加快金融市场结构的调整步伐,尽快建立起多层次、能够提供全方
位金融服务的市场体系,重点是发展证券市场和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结构。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在加快金融业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尽快推出期权、货币互换等衍生工具,择机推出利率期货、货币期货,完善衍生市场,为企业经营与投资提供必要的规避或分散金融风险的工具。
三是要加快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增强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的自我防范能力。
四是进一步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在分业监管和增强市场监管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提高统一监管能力,在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同时,防范金融泡沫化。
五是在全
社会进行信用观念的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遵法守信环境。
六是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基本匹配,尤其是防止房地产泡沫,因为金融泡沫和房地产泡沫是一对孪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