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的组织结构变革.
海尔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特点:海尔的OEC管理模式(日事 日毕,日清日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海 尔重视质量,仍不免遇上管理普遍对过程控 制不细的问题。OEC对每个人每一天每件事 进行控制,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的工 作质量都有一点提高,对以质取胜的海尔顺 利实现名牌战略有巨大推动作用。
当时社会背景: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 了改革开放、建设市场经济的热潮。同时海 尔集团正式成立,并于1992年初次在白色家 电圈作多元化尝试,生产冰柜、空调、洗衣 机,开始超常规发展。
海尔在1993年进行权力分散化在原工厂制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推进事业部制总部集中筹划集团发展目标集团下属是事业部已经形成规模效益且管理机制较完善的称为事业本部未达到标准的称为事业发展部对各事业部兼并的企业集团有最终决策权
海尔的组织结构
小组成员:赵立影 陈晶晶 王晓毅 许沈 李璇 吴研靓
海尔战略化发展中组织结构的 演变过程 海尔组织结构创新的启示和,关键要把 握好两者结合的“度”。海尔在处理集团总 部与各事业本部的关系中推行“联合舰队模 式”,最终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市场效 应。但在权力分散后,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 一是责、权、利问题,二是各独立公司一把 手的素质问题。
关于决策该不该授权: 1下属人员获取信息有限,对公司综合情况掌握有 限,对于市场信誉和诸如人心、士气等无形的东西 把握有多大底数,一把手应该明白。 2下属主管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也影响权力分 散的程度。 3企业组织是由小而大的,则集权程度高不妨,若 主要由合并而来,则可考虑分权。 4组织在扩展中可分权,组织在稳定中则宜于集权。 5组织之间控制技术和手段是否完善,也对集权或 分权的选择有关系。 6企业外部环境紧张,竞争加剧等因素,也会使管 理向集权制靠拢。
组织结构流程: 产品本部在3R的支持下通过 新品研发,市场研发及提高服务竞争力不断 创新订单;产品事业部在3T支持下将商流获 取的订单和产品本部创造的订单执行实施; 物流本部搭建全球采购配送网络,实现JIT (即时采购,即时配送和即时分拨物流)订 单加速流;资金流搭建全面预算系统,这样 形成直接面向市场的,完整的物流、商流等 核心流程体系和3R、3T支持流程体系。
海尔的组织结构变革.

海尔管理的五个阶段
从无序到有序(1984~1988)
从有序到体系(1988~1990)
高度发展阶段(1990~1992) 从高度走向延伸(1992~1998) 1999以后,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
案例——海尔BPR革命
变革酝酿(1999年9月始) :应新经济和国际 化竞争的需要,提出海尔的“市场链”与BPR思 想。 市场链的含义是围绕集团战略目标,把企业内部 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 来的单纯行政机制(即纵向的依靠自上而下的计 划安排和行政指令,横向依靠会议调度和上级命 令协调)转变成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与契 约关系,从而形成以“订单”为驱动力、上下工 序和岗位之间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业务链。
JIT采购
成品库存
JIT送料
商业库存
再 造
国际供应商
JIT配送
用户
商流革命
专业线 传 统
生产计划
按生产计划 批发 零售 配送还
用户
制造平台
再 造
配 送 定单
用户
管理结构的变革
结构调整:由直线行政职能的“金字塔结构”转 向项目小组式的“矩阵式结构”。
集团管理职能不再是程序化的由上至下的统一指 令,而是通过项目对各事业部的业务进行集中管 理。 但项目小组的职能松散,无法搭建信息平台,使 总部的职能管理失效。 超事业部制:将矩阵式的结构彻底转变成为横纵 的流程型网络结构。
取得成果
1 集团对外统一物流形象,容易和供应商讲价 3 不必提前付钱给供应商 5 采购、配送周期缩短,成本降低 6 物流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各事业部物流拆分整合成集团物流 2 供应商数量减少,质量提高 4 物流和商流、生产是收费服务关系 4 库存资金和仓库面积大大减少
海尔组织结构课件

培养数字化人才
加强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引进具备数字化 思维和能力的专业人才。
建立敏捷的组织文化
倡导敏捷思维,鼓励员工快速响应变化,提 高组织适应能力。
THANKS
创新成果转化
海尔重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将创新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 为客户创造价值。
05
海尔组织结构面临的挑战与对 策
组织结构僵化问题
总结词
组织结构僵化会导致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下降,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详细描述
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保持灵活性和适 应性。然而,海尔的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僵化的问题,导致企业难以快 速响应市场变化和抓住发展机遇。
04 海尔组织结构特点与优势
扁平化组织结构
01
02
03
减少管理层级
海尔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 构,减少了管理层级,使 信息传递更加迅速,提高 了决策效率。
增强灵活性
扁平化结构使得企业更加 灵活,能够快速应对市场 变化和抓住机遇。
促进内部沟通
扁平化结构有助于加强企 业内部沟通,促进跨部门 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1984年,海尔前身 青岛电冰箱总厂成 立。
1993年,海尔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成为中国家电业 第一家上市公司。
2018年,海尔进入 物联网时代,致力 于成为物联网时代 的引领者。
海尔的组织文化
创新
海尔始终坚持创新驱动 ,不断推出满足用户需
求的产品和服务。
质量
海尔注重产品质量,致 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全面改革阶段
总结词
全面改革阶段是海尔组织结构变革的核 心,主要目标是构建高效、灵活、协同 的组织体系,以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和竞争力。
《海尔组织结构》课件

02
1992-1998年
多元化战略阶段,成立海尔集 团公司,产品从冰箱扩展到其 他家电领域。
03
1999-2005年
国际化战略阶段,组织结构向 事业部制转变,以适应全球化 战略。
04
2006至今
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组织结 构进一步扁平化,强调创新和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海尔的组织变革动因
企业文化建设
海尔的组织管理
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
1 人才引进
海尔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 等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 障。
2 培训与发展
海尔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 等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 障。
3 绩效管理
海尔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 等多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 障。
职能部门作用
职能部门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帮助各事业部更好地开展业务,提高组织的整体运营 效率。同时,职能部门还负责制定和执行公司的各项政策和流程,确保组织的规范运作。
03
海尔的组织变革
海尔的组织变革历程
01
1984-1991年
名牌战略阶段,组织结构以直 线职能制为主,集中资源生产 高质量冰箱。
《海尔组织结构》ppt课件
目录
• 海尔简介 • 海尔的组织结构 • 海尔的组织变革 • 海尔的组织管理 • 海尔的组织绩效
01
海尔简介
海尔的发展历程
1991年,海尔在青岛上市,成 为中国家电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5年,海尔开始进军海外市 场,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家电行 业的知名品牌。
01
1984年,海尔冰箱厂成立,成 为中国第一家引进国外技术、设 备和管理的冰箱制造企业。
海尔的组织结构演变

海尔的组织结构演变第一阶段是“直线职能型”组织管理直线职能制结构是一种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形式,就像一个金字塔,下面是最普通的员工,最上面是厂长、总经理,它的好处就是容易控制到终端。
直线职能制结构在企业小的时候,“一竿子抓到底”,反应非常快。
这种结构在海尔发展的初期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海尔内部局面混乱,纪律涣散,员工素质低,如果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张瑞敏的领导魅力无法展现,海尔无法发展。
这一时期,海尔组织架构模式的效能在“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为特征的“OEC管理模式”下达到了顶峰。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模型的劣势也日益凸显,就是对市场的反应太慢。
随着海尔多元化战略进程的推进,直线职能制的弊端对海尔的多元化战略产生了阻碍。
第一,多元化经营加重了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负担,这种工作负担主要集中于各个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决策、协调,容易顾此失彼;第二,在直线职能制下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使各个职能部门眼界狭窄,导致横向协调比较困难,妨碍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能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适应性较差;第三,直线职能制下的员工专业化发展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能够经营整个企业的管理人才,从而在对多元化经营特别是新经济增长的机会把握上带来损失。
正是基于这些弊端,在多元化经营战略下,海尔的组织架构由原有的直线职能制开始向事业部(事业本部)模式进行转变。
第二阶段是进入产品多元化战略阶段后,实行“矩阵型”管理、事业部制管理矩阵型组织结构,是由纵横两套管理系统组成的组织结构。
一套是纵向的职能领导系统,另一套是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横向系统。
它把组织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很好的结合起来,加强了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有较强的机动性,能根据特定需要和环境活动的变化,保持高度的适应性;把不同部门,不同专长的专业人员组织在一起,有利于互相启发、集思广益,有利于攻克各种复杂的技术难题。
事业部制组织,亦称“M型”组织,它是以目标和结果为基准来进行部门的划分和组合的。
海尔集团不同时期的组织结构及其演变

在文献综述方面,前人对海尔集团组织结构变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 方面:动因、路径和成效。有些学者认为,海尔集团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在于提 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的学者则认为,海尔集团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而进行组 织结构变革。在路径方面,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海尔集团采取了多元化、国际化等 战略措施。关于变革的成效,有学者指出海尔集团在变革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 益和市场地位提升。
在海尔集团早期的组织结构中,其采用的是典型的直线型结构。这种结构下, 企业的决策和执行都是由高层管理者负责,中下层员工只负责执行。随着业务规 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这种组织结构的弊端日益显现,如决策效 率低下、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等。因此,海尔集团开始探索新的组织结构。
在2000年代初,海尔集团开始推行扁平化结构。这种结构下,企业的管理层 级减少,权力下放给中下层员工,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创新能力。这种结构在一 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和创新能力,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管理难度 加大、员工之间的协调问题等。
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竞争环境,海尔集团在2010年代开始探索网络 化结构。这种结构下,企业以平台化、小微化、自组织和自媒体为核心,将传统 的科层式管理转变为网络式管理。通过建立开放的平台,鼓励员工自主创新和创 业,海尔集团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传统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包括市场竞争、技术进步、客户需 求变化等。对于海尔集团而言,其组织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因是市场竞争和客户需 求变化。在市场竞争方面,海尔集团需要不断优化组织结构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客户需求变化方面,海尔集团需要更加灵活的组织结构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 变化。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在海尔 集团的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文化冲突、员工适应性问 题、管理成本上升等。因此,企业需要在战略导向与组织结构交互的过程中,进 行持续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组织结构的调整能够顺利地实施并支持企业战略的 发展。
什么是海尔的倒三角形组织结构?

什么是海尔的倒三角形组织结构?
在海尔,组织结构进行了一种颠覆,把原来的“正三角”组织架构变成“倒三角”。
一般的企业是根据职能等级形成“正三角”,上面是最高领导,往下依次是部长、处长,最底下是员工。
但恰恰是员工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客户需求。
假如把客户需求反映上去,再等领导做决策贯彻下来,就没有方法准时满意客户需求。
用户的需求随时在变化,满意客户需求最重要的是两个字:速度。
所以海尔把组织结构变成“倒三角”,一线经理直接面对客户、满意需求。
领导的任务则是给员工供应资源。
以前领导指挥员工,现在变成领导和员工一起听客户指令;以前员工只是被悦耳命于领导,现在变为主动制造用户需求。
我们要求自主经营体肯定要以员工为中心,供应链要供应资源,要保证经营体完全满意客户的需求。
海尔以“倒三角”组织体系建立的自主经营体有三条准则:端到端、同一目标、倒逼体系。
第一个准则,“端到端”。
这是一线经理从客户的难题动身,到客户的需求满意为止,从客户端再到客户端。
其次个准则,“同一目标”。
目标确定后,全部人都是同一目标。
假如研发人员说要3个月,那不行以,研发时间必需在保证用户需要的两个月之内完成。
竞争对手承诺3天送货,海尔承诺一天送到,物流就必需转变现有的经营状态,保证能够在一天送到。
第三个准则,“倒逼体系”。
就是从所制订的目标,倒逼这个团队当中的全部人实现目标。
海尔集团企业组织结构的三次变迁分析

海尔集团企业组织结构的三次变迁分析海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企业,总部位于青岛,业务遍布全球。
在其发展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也经历了多次变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析海尔集团企业组织结构的三次变迁,并探讨这些变迁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变迁:从传统的部门制到全球融合模式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最初是一个生产小冰箱的小工厂。
其组织结构采用了传统的部门制,将企业划分为生产部、销售部、财务部等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相对独立,部门内部职能划分明确,形成了典型的垂直型组织结构。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效率低下、资源利用不均衡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实现全球化发展,海尔集团开始进行组织结构变迁。
1990年,海尔集团提出了“雀巢模式”,即将企业划分为多个小公司,每个小公司拥有自主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权,形成了一种更加灵活的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结构下,各个小公司相对独立,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区域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决策,提高了企业的灵活性和市场反应速度。
第二次变迁:从全球融合模式到全球一体化组织架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海尔集团在1990年代进一步调整了组织结构,提出了“全球一体化组织架构”理念。
根据这一理念,海尔集团将各个小公司整合成一个全球化的组织,形成了一个横向联合、纵向整合的组织架构。
在这种组织结构下,海尔集团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更加便捷,资源优化配置更加合理,大大提高了企业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海尔集团还提出了“三五七管理体系”,即“三个头脑、五种能力、七大团队”,在组织架构中加强了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此次变迁,使得海尔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成为了国际家电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
第三次变迁:从全球一体化组织架构到网络化组织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企业管理模式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品库存
JIT送料
商业库存
再 造
国际供应商
JIT配送
用户
商流革命
专业线 传 统
生产计划
按生产计划 批发 零造
配 送 定单
用户
管理结构的变革
结构调整:由直线行政职能的“金字塔结构”转 向项目小组式的“矩阵式结构”。
集团管理职能不再是程序化的由上至下的统一指 令,而是通过项目对各事业部的业务进行集中管 理。 但项目小组的职能松散,无法搭建信息平台,使 总部的职能管理失效。 超事业部制:将矩阵式的结构彻底转变成为横纵 的流程型网络结构。
物 流 推 进 本 部
商 流 推 进 本 部
海 外 推 广 本 部
资 金 流 推 进 本 部
职业中心 支持流程
武 汉 海 尔
空 调 事 业 部
产品本部
核心流程
推进本部
产品本部组织结构图
产品本部 冷柜产品 本部 商用空调 产品本部 直属事业部 海梅事业部
电冰箱产 品本部
冰箱 事业部 海外冰箱 事业部 贵州 海尔 特种冰箱 事业部 美国 海尔
海尔变革前的组织结构图
海尔集团
财 务 中 心 冰箱电工 本部
人 力 中 心
营 销 中 心
法 律 中 心
空调电子 本部
空调 事业 部 劳 人 保
技 术 中 心 信息产品 本部
超市 事业 部 法 律 办 电热 事业 部 科 研 所 质 管 处
规 划 中 心
文 化 中 心
保 卫 中 心
技术装备 本部
三菱 重工 海尔
保证已有定单实施 的基础支持流程
TCM TOM TQM 获取定单 全球商流
物流革命
改革前
1 分别采用第三方物流 2 没有物流信息系统平台 3 各个公司物流独立分散 4 物流、生产、销售不是彼此制约
导致结果
1 供应商繁多臃肿,责任感不强 2 总部总要查看不同公司成堆的财务报表 3 集团采购质量标准不统一 4 物流占用流动资金多,导致库存较多
改革
1 辞掉三方物流 3 搭建物流信息系平台 5 按用料和成品销售与供应商结算 6 物流公司可对外做第三方物流
空调产品 本部
空调 事业部 合肥 空调 三菱重工 海尔 武汉海尔 公司
洗衣机产 品本部
洗衣机 事业部 合肥 洗衣机 顺德海尔 公司
信息产业 本部
电子 事业部 合肥 电子
技术装备 本部
中试 事业部 设备 事业部 能源 事业部 特种钢板 事业部
旅游事业部 超市事业部 通讯事业部 计算机事业部
住设事业部
洗碗机事业部 电热事业部 模具事业部 资产运营事业部 生物事业部 检测事业部
变革后的组织结构图
海尔集团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中 心
保 卫 中 心
法 律 中 心
规 划 发 展 中 心
技 术 中 心
文 化 中 心
制 冷 产 品 本 部
三 菱 重 工 海 尔
空 调 产 品 本 部
洗 衣 机 产 品 本 部
信 息 产 品 本 部
商 用 空 调 事 业 部
技 术 装 备 本 部
厨 卫 电 器 本 部
武汉 海尔
冷柜电热 洗衣机 国际商社 本部 住设本部
一级利润中心 二级利润中心
企 划 处
资 财 处
销售 公司
财 务 处
设 备 处
检 验 处
成本中心
海尔革命
海尔的“大企业病”凸显
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开始被过多过细的分 工而造成的分工之间的边界协调所替代,业务单 位(小集团)之间信息交流不完全、不流畅和交 流迟滞大大降低了企业响应市场需求的速度。 企业全面范围的业务流程再造迫在眉睫。
管理结构的演变
初期阶段:
直线职能式 易于控制、强化管理和 混乱局面 但规模一大就暴露弊端。
管理结构的演变
第二阶段:
总裁 职能经理
项 目 管 理
研发
A项目 B项目 C项目
营销
财务
开发
采购
D项目
矩阵结构 以项目小组为主,容易攻关 但与职能矛盾太大
管理结构的演变
创新定单实施的 开发支持流程
R&D HR CR 创造定单
海尔革命
变革启蒙:海尔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集团内 部各实体间由行政关系转向服务关系。
变革前的组织结构——分层利润中心制
本部由“集权”的直线职能型转变为“相对分权” 的扁平型,缩小了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幅度;
形成两级利润中心,职能部门的职责更加清晰, 效率更高; 营销部成为独立的法人,更加贴近市场,企业的 反应突变力更强。
案例——海尔BPR革命
海尔管理的五个阶段
从无序到有序(1984~1988)
从有序到体系(1988~1990)
高度发展阶段(1990~1992) 从高度走向延伸(1992~1998) 1999以后,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
案例——海尔BPR革命
变革酝酿(1999年9月始) :应新经济和国际 化竞争的需要,提出海尔的“市场链”与BPR思 想。 市场链的含义是围绕集团战略目标,把企业内部 上下流程、上下工序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 来的单纯行政机制(即纵向的依靠自上而下的计 划安排和行政指令,横向依靠会议调度和上级命 令协调)转变成平等的买卖关系、服务关系与契 约关系,从而形成以“订单”为驱动力、上下工 序和岗位之间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的业务链。
海尔的BPR
核心业务流程整合再造:把原来分属于各个事业 部的采购、销售、财务和进出口业务全部分离, 整合成独立经营的商流推进本部、物流本部、资 金流推进本部,实行全集团范围内统一营销、统 一采购、统一结算。
支持业务流程整合再造:从各事业部分离所有支 持业务资源如研发、人力资源开发、技术质量管 理、信息管理、设备管理等,形成独立经营的服 务公司。 变革后的流程之间是市场关系,行使服务职能。
取得成果
1 集团对外统一物流形象,容易和供应商讲价 3 不必提前付钱给供应商 5 采购、配送周期缩短,成本降低 6 物流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各事业部物流拆分整合成集团物流 2 供应商数量减少,质量提高 4 物流和商流、生产是收费服务关系 4 库存资金和仓库面积大大减少
物流革命
传 统
原材料
半成品
推进本部组织结构图
推进本部 海外推进本部 美洲事业部 欧洲事业部 中东事业部 亚太事业部 商流推进本部 华东一部 华东二部 华东三部 华北一部 华北二部 中南事业部 华南事业部 东北事业部 西南事业部 西北事业部 物流推进本部 采购事业部 配送事业部 储运事业部 资金流推进本部 资金流入事业部 资金流入事业部 会计核算事业部 资产审计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