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方案设计
政务外网网络安全平台解决方案

下一代政务外网网络安全平台解决方案目录一、概述 (3)二、安全需求 (3)三、PaloAlto提供下一代综合网络安全平台解决方案 (4)3.1、解决方案设计原则 (4)3.2、为什么选用PaloAlto提供下一代综合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4)3.3、PaloAlto下一代防火墙独有的功能: (5)3.4、PaloAlto如何为客户提供帮助: (6)3.4.1、单数据流并行处理结构以及控制引擎与数据引擎单独处理 (6)3.4.2、PaloAlto可以做到基于三种应用层重要元素的精细控制: (7)3.4.3、PaloAlto提供应用分类 (8)3.4.4、应用风险等级划分 (10)3.4.5、业务风险定义 (12)3.4.6、威胁相关分析 (13)3.4.7、应用与威胁分析中心(Application Command Center, ACC) (15)3.4.8、基于应用的流量控制(QOS) (19)3.4.9、内建完善的配置变更管理功能 (21)3.4.10、针对应用情况可以提完整化的应用报告 (21)四、PaloAlto提供强大的网络部署解决方案 (22)五、PaloAlto提供强大不同级别安全部署解决方案 (24)六、PaloAlto在全球客户案例 (25)七、PaloAlto网络安全部署方案优化建议 (25)一、概述由于政务外网与互联网直连,面向公众提供相关的政务服务,这种开放性导致政务外网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政务外网存在网络节点多,对业务访问的持续性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对高性能综合安全防御,以及全局性安全监控存在着较高的需求。
PaloAlto政务外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既是针对政务外网在网络安全层面的建设需求,运用融合多种安全技术的PaloAlto高性能下一代防火墙,为政务外网提供高性能、综合性的安全防御;同时使用PaloAlto安全管理平台,对政务外网实施全局性的安全管理。
二、安全需求我国电子政务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个部分,其中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承载着服务型和公开型政务业务,随着“一窗式”政府的推行,以及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全面开展,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各政府职能部门的横向互联和纵向级联是必然趋势,而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也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多便捷的渠道。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公众服务的质量,建立一个稳定、安全、高效的电子政务外网势在必行。
本方案针对电信领域,提出了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具体解决方案。
二、总体目标1.建立一个与政府内网相连接的电子政务外网,实现数据传输和公共服务的在线化。
2.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公众服务的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3.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信息透明度。
三、方案内容1.外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套高性能的外网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为了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用多机房、备份和冗余机制,同时利用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提升资源利用率。
建设一个高速、可靠的网络连接政府内网和外网,确保数据传输的畅通无阻。
2.外网安全保障加强外网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黑客攻击、信息泄露和非法访问。
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安全认证机制等技术手段,建立起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
定期进行安全检测和漏洞修复,及时更新安全策略和加强风险预警。
3.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设一套全面的电子政务平台,包括政务服务、信息发布、在线申办、数据查询等功能模块。
实现政府各部门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集成,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采用分布式架构,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同时,充分考虑用户体验,提供友好的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方式。
4.数据中心建设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用于存储、管理和分发电子政务外网的数据。
采用先进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实现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快速访问。
建立灾备机制和定期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协同工作能力。
5.公众参与和培训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电子政务素质和参与意识。
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和公众意见征集活动,收集公众的意见和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外网服务。
政务外网方案

政务外网方案简介政务外网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政府行政部门对外提供服务的网络平台。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务外网成为政府与公民、企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服务提供的重要途径。
政务外网方案是为了满足政府在信息交流、服务提供等方面的需求而制定的一种网络实施方案。
本文将针对政务外网方案的设计、架构以及实施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设计目标政务外网方案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政务外网需要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如公共信息查询、在线事务办理等。
设计方案需要确保这些服务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2.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政务外网涉及政府机密信息和公民个人数据等敏感信息的传输和存储。
设计方案需要采取多层次的安全措施,确保这些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支持灵活的扩展和更新:政务外网需要具备一定的扩展性,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用户数量和日益复杂的服务需求。
设计方案应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便于后续的升级和更新。
架构设计政务外网的架构设计是整个方案的核心部分,关系到系统的稳定性、可拓展性以及性能表现。
下面将对政务外网的架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系统层次结构政务外网的系统层次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用户界面层: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
•应用服务层: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和事务办理接口,实现业务逻辑的处理。
•数据服务层:负责管理和存储政务外网的数据,提供数据访问和查询服务。
•网络基础层:提供网络通信和传输服务,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安全性。
技术选型在政务外网的架构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技术来支持各个层次的功能。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技术选型:•用户界面层:可以选择Web前端开发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等,以及流行的前端框架,如Bootstrap、Vue.js等。
•应用服务层:可以选择Java、Python等主流的后端开发语言,使用Spring、Django等框架进行开发。
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电子政务外网是我国电子政务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主要服务于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和检察院等政务部门,为部门业务应用提供网络承载服务,支持跨地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要.从04年开始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到现在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建设了电子政务外网。
电子政务外网已经成为各部委的电子政务外部业务的承载平台,并正逐步在演变为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外部平台.当前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网络的互通已经不再是用户建设的目标,用户更加关注电子政务外网的三类业务应当如何承载?整体的电子政务外网的运行、维护如何开展?如何能够构建统一、全面的安全管理策略?面向未来的数据、IPv6等新业务应该如何构建?H3C一直紧跟我国电子政务的需求,04年就开发了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并先后承建了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和17个省/市/自治区的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几年来,H3C积累了大量的建设经验,解决方案也随着需求的改变而改变。
解决方案的重心由基础网络建设演进为集基础网络平台、数据中心与灾备、安全、统一运行与维护的管理几个模块的统一架构。
H3C构建的电子政务外网解决方案,整体模型包括基础网络平台、数据交互平台、业务应用平台、立体安全架构、统一运维与管理平台5大解决方案(如下图).H3C电子政务外部平台整体模型基础网络平台基础网络平台基础网络平台作为省级的政务系统信息化平台,与国家政务外网实现对接,同时承担省级各个厅局单位的纵向贯通任务,在技术路线设计上与国家骨干网一致,并充分考虑扩展能力,做到灵活、安全、高效、可靠。
基础网络平台的关键是网络平台互联、政务外网VPN建设,这些建设主要体现在:网络拓扑、全网路由部署、全网MPLS VPN部署。
根据政务外网“横向-——-纵向-——-横向"的流量模型特点,H3C采用“环形+星形"的层次化网络拓扑结构,横向扩展、纵向贯通二者同时兼顾。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政务服务,建设电子政务外网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方案,包括网络架构、安全保障、资源共享等内容。
2. 网络架构2.1 外网接入方式为了实现电子政务外网的访问,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外网接入方式。
目前常见的外网接入方式包括专线接入、VPN接入和云接入。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选择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的专线接入方式。
2.2 网络拓扑结构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拓扑应该是可靠、高效的。
我们建议采用双机房双线路的设计,以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
同时,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可以考虑使用负载均衡设备进行流量分发。
3. 安全保障在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3.1 防火墙为了保护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我们需要在网络边界上部署防火墙设备。
防火墙可以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阻止潜在的威胁。
3.2 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阻止入侵行为,我们建议在电子政务外网中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监视网络流量和分析行为模式来识别潜在的入侵。
3.3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为了保护系统资源和数据的安全,我们需要实施完善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机制。
这可以通过使用强密码、双因素认证和访问控制列表等方式来实现。
4. 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还包括资源共享的部分。
资源共享可以提高政务办公的效率,避免信息孤岛的问题。
4.1 共享数据中心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建议建立共享数据中心。
共享数据中心可以集中存储和管理政务数据,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互通。
4.2 电子文档管理系统为了方便电子文档的管理和共享,我们建议建立电子文档管理系统。
这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实现电子文件的自动化管理、搜索和共享。
5. 系统监控与运维为了保证电子政务外网的稳定运行,我们需要进行系统监控与运维工作。
电子政务外网网络设计方案

• 引言 • 网络架构设计 • 安全防护设计 • 网络设备选型 • 网络管理方案 • 实施与部署计划 • 效益评估与总结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电子 政务外网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和公共服务等功能,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和透明化具有重要意 义。
网络故障的检测与排除
故障检测机制
建立完善的故障检测机制,通过 实时监控网络流量、设备状态等 信息,及时发现和预警网络故障。
故障定位
利用网络管理系统和相关工具, 快速定位故障原因,缩小故障范 围,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故障恢复
制定详细的故障恢复流程,确保 在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网络 正常运行,降低对业务的影响。
电子政务外网的拓扑架构采用星型结构, 以核心层为中心,汇聚层和接入层设备连 接至核心层,形成稳定的网络拓扑结构。
核心层设备采用高性能交换机或路由器, 连接各个汇聚层设备,提供高速数据传输 和核心交换服务。
汇聚层设备
接入层设备
汇聚层设备采用交换机或路由器,连接接 入层设备,汇总数据并传输至核心层。
接入层设备采用交换机或路由器,连接用 户设备,提供用户接入网络的服务。
数据加密
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时的安全性。
数据完整性
采用数据完整性校验机制,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篡改。
网络安全
防火墙配置
部署防火墙对电子政务外网进行访问控制,防止 未经授权的访问。
入侵检测与防御
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发现异常行为及时报警并采 取防御措施。
安全审计
电子政务外网整体方案

电子政务外网整体方案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电子政务外网是政府与公众、企业等外部组织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的重要平台。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电子政务外网的整体方案,以实现高效、安全、便捷的信息交流和公共服务。
2. 方案概述电子政务外网整体方案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2.1 网络架构在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架构方面,我们建议采用三层架构的设计。
一层是边界层,主要负责网络连接和安全防护;二层是逻辑层,承担负载均衡、应用代理等功能;三层是应用层,提供各种电子政务服务。
这样的设计能够实现网络的灵活扩展和安全隔离。
2.2 认证与授权在电子政务外网中,认证和授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建议采用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系统,通过集中管理用户和权限,实现快速、安全的认证和授权过程。
同时,可以采用多因素认证和单点登录,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2.3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电子政务外网的核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我们建议采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技术。
可以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并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加密保护。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各种意外情况。
2.4 服务管理电子政务外网需要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如在线申请、信息查询等。
为了实现高效管理和响应,我们建议采用服务管理平台。
该平台可以对各类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包括服务注册、监控、调度等功能。
同时,还可以提供服务级别协议(SLA)管理和故障处理功能,确保服务的稳定可靠。
3. 技术支持实施电子政务外网整体方案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3.1 虚拟化技术虚拟化技术可以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资源的虚拟化管理,从而实现快速部署和动态调整。
3.2 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外网中,安全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网络安全技术、身份认证和授权技术、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技术等。
需要对各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安全保护,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电信)一、概述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环节之一,外网建设承担着着重要的作用。
本方案旨在针对电信领域,提出一套完整的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方案,以实现信息共享、高效办公、数据安全等目标。
二、方案设计2.1 网络架构设计为适应电子政务的需求,我们建议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即边界层、汇聚层和核心层。
边界层连接公网和内网,负责信息的进出;汇聚层负责连接各个部门的网络,实现内外网的互通;核心层则是网络的核心,承载重要服务的访问。
2.2 外网接入设计在外网接入方面,我们建议采用多线接入的方式,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实际需求,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专线接入,确保网络的高速传输和数据的安全性。
2.3 安全策略设计为确保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性,我们制定了以下安全策略设计:- 防火墙设置:在边界层设置防火墙,过滤恶意流量和非法访问。
- 访问控制策略:根据部门和人员的不同权限,设置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 网络监控和日志记录:通过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安全事件,并记录相关日志,以便进行安全审计和调查。
2.4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撑电子政务外网的正常运行,我们提出以下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主机设备:选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 存储设备:采用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光纤布线:在机房内部进行光纤布线,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 机房环境:建立符合标准的机房环境,如温湿度控制、防火等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实施计划3.1 前期准备在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需求调研、方案设计、预算评估等。
同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明确各方责任和配合事项。
3.2 设备采购与建设根据方案设计,进行设备的采购和建设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方案设计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网络规划与设计的组网原则、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和其所依托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的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二期工程的网络平台建设需求,从而进行网络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网络规划与设计;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
1.引言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是中办发[2002]17号文件明确规定要建设的政务网络平台。
政务外网与政务内网物理隔离,与互联网逻辑隔离,主要用于运行政务部门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为政务部门的业务系统提供网络、信息、安全等支撑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服务。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工程是贵州省电子政务外网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在贵阳市的延伸,是贵阳市电子政务重要的网络基础设施。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将依托省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整合原有资源,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为各部门业务承载提供基础网络支撑环境,促进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服务质量与政务信息化水平。
2.需求分析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要实现“市-县-乡”三级网络的覆盖,从纵向来说,充分利用省纵向传输骨干网实现贵阳市、6区3县一市(包括金阳新区),50个乡及30个镇的纵向连接;从横向来说,建立市本级和各区市县两级横向接入网。
市本级城域网包括:贵阳市属各委(办)局单位,包括金阳行政中心一二期及贵阳市老城区各单位。
各区市县城域网包括: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清镇市、南明区,云岩区,小河区,金阳新区,乌当区,白云区,花溪区。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要承载3-5个市级业务,如行政审批系统与电子监察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综合治税系统等;承载5-10个市县级业务,如OA办公系统等;承载3-5个公共服务业务,如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公务员电子邮件系统、数据交换、门户网站等。
整个电子政务外网需要承载近30个业务。
3.应用设计
3.1组网原则
3.1.1网络设计标准化
网络设计所采用的组网技术和设备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业界标准,为网络的扩展升级,与其他网络的互联提供良好的基础。
3.1.2组网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网络建设适应网络自身的发展特点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在网络结构设计、网络配置、网络管理方式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采用国际上先进同时又是成熟、实用的技术,尽量减少技术风险。
3.1.3高度的网络安全性
提供完备的安全防护策略,能防止对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保护网络使用者的合法利益。
3.1.4高度的网络可靠性
网络设计应能有效地避免单点失败,在设备的选择和关键设备互连时,应提供充分的冗余备份,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保证网络能在最短时间内修复。
3.1.5同一网络支持多种服务
建设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支持多种业务的同时传输,如支持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业务服务。
3.1.6良好的扩展能力
包括各点的扩展、业务量和业务种类的扩展,建设完成后的网络在向新的技术升级时,能保护现有的投资。
3.1.7良好的管理性能整个网络系统中的设备可以在配置、性
能、故障、安全等方面得到很好的监视和控制,并可以进行远程管理。
3.2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图1 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拓扑结构设计图
如图1所示:
整个政务外网遵循经典的三层结构模型,分为核心层(包括Internet区域、网络核心)、汇聚层、接入层。
Internet区域:贵阳市统一互联网出口为1000M,承载着贵阳市政协、人大、市政府等政府办公人员上互联网的需求。
在出口处部署一台互联网防火墙进行安全保护。
新增一台上网行为管理对上网人员进行流量管理与控制(位于核心层)。
核心层:城域网核心交换机采用华为S9312和锐捷8610部署,两台交换机采用VRRP的冗余技术做整个政务外网的核心。
VRRP配置采用冗余的主备模式。
两台核心设备采用两条链路连接,连接的端口采用端口聚合的模式形成一个统一的对外端口,实现核心交换机之间的2倍的千兆互联。
VRRP(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是一种LAN接入设备容错协议,VRRP将局域网的一组路由器(包括一个Master即活动路由器和一个或若干个Backup即备份路由器)组织成一个虚拟路由器,称之为一个备份组。
汇聚层:在二期接入单位A区、B区、C 区、政务服务器中心及政协区域部署一台锐捷RG-S5750-24GT/12SFP交换机,作为该区域的路由及安全认证。
其它三大政府部门(人大、市委、市政府)除了部署一台锐捷RG-S5750-24GT/12SFP交换机外,还需要各部署一台华为S9303作为该区域路由发布。
接入层:新增15台华为S2700-26TP-SI 交换机作为接入交换机,为A区、B区、C区、政务服务器中心及四大政府部门(政协、人大、市委、市政府)等8大接入点提供百兆到桌面接入能力,实现PC等终端的接入。
老城区接入单位:新增29台华为USG2205BSR路由器作为老城区接入路由器。
新一代的多业务安全路由网关USG2205BSR 产品是旨在满足现代企事业单位集安全、路由、交换、无线、语音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安全网关。
USG2205BSR 设备适合作为中小企事业
单位核心设备或作为提供中小企事业单位分支机构与总部数据安全连接的网关。
该设备将强大的IP路由、灵活的网络连接和安全性融合在模块化的单一设备中,能快速可扩展地支撑企业业务应用。
凭借其集成式、模块化和可扩展的系统结构为企业提供随需而变的业务灵活性和投资保护。
该设备重新定义和设计了传统网络接入和网络安全方案,提供了现代企事业单位端到端安全一体化的业务标准。
除了强大的路由交换特性之外,USG2205BSR还具备多种专业的安全功能,包括状态防火墙、VPN、网络地址转换(NAT)、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和集成的UTM安全特性,可以保护网络抵御DDoS攻击、蠕虫、特洛伊木马、病毒、非法入侵和违规网络使用。
这些安全特性与广域网WAN、局域网LAN、无线广域网WWAN 及无线局域网WLAN接口的高度集成使得提供灵活多样端到端安全的可持续性业务成为现实。
4.结束语
本次针对贵阳市电子政务外网的网络平台方案设计,结合了许多网络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这次实践中磨练了自己的应用能力。
网络应用技术发展迅速,今后将不断学习新技术理论知识,然后理论结合实际投入更多的实践应用。
本次设计充分地积累了网络设计应用的经验与教训。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1]Jain, Atul ,Telecom service delivery design
patterns,2007.
[2]Zhang, Dong ,Research on Virtual network design
based on virtual router, ICFIN 2009.
[3]Zeitler, GeorgDesign of network coding functions in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2008.
[4]Yang, Fengrui, Planning of Telecom Network,
2005.07.
杨丰瑞,通信网络规划,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07.
[5]Yang ,Wei ,Design of Network Program and
compositive system,2010.04.
杨威,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4.1.
[6]Wang Yong, Liu Xiaohui ,Compositive Network
system and design of Program, 2011.11.
王勇,刘晓辉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科学出版
社,2011.11.
The design of network project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of GuiYang
1. GuiZhou university,The Institut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 GuiZhou, GuiYang
Abstract: This electronic document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Network Project and analyses the perform of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of GuiYang. This document carefully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the Network project taking the tendency of the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and the demand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etwork into consideration.
Keywords:design of Network; electronic government affairs; network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