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之百校联盟名师保温猜题卷(五)(附答案)$850535
2018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之百校联盟名师保温猜题卷(三)

百校联盟2018年高考名师猜题保温金卷(5月25日上午)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从2012年到现在,5564万中国人摆脱贫困,农村贫困人口每年都减少超过1000万人。
中国全国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了2016年底的4.5%,下降了5.7个百分点。
在过去30年中,尽管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但当今世界仍有8亿多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全球减贫任重道远。
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
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中国的成功实践对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具有重要启示。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中国代表马文森:“中国在过去的30年当中的确在减贫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2015年以来,减贫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的确非常了不起,这样好的经验也需要和世界分享。
而且亚洲以及非洲地区国家,他们如果知道更多中国的经验,并知道中国是如何做到的,他们也能在其中有所收获。
”(摘编自2017年5月26日央视网) 材料二:材料三: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阿里巴巴成为第一家把脱贫当做战略业务的公司。
阿里巴巴在不断推出的扶贫项目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扶贫观:不只是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
农村淘宝通过供应链改造,走通了一条农产品精准扶贫模式。
将商业和技术的力量合一,实现了扶贫的精准、透明和可持续。
同时马云曾先后发起“马云乡村教师计划”“马云乡村校长计划”,通过对教师、校长进行资助和专业培养,支持乡村教育创新实践,让村里的孩子也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从过去3年的精准扶贫实践来看,在贫困农民增收、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方面需要企业更大程度的投入。
中国扶贫基金会近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报告》显示,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更聚焦精准,这其中既有恒大、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型企业,也有根植于基层的微型民营企业。
(摘编自《阿里巴巴打造“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 材料四: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袤农村由此迎来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
普通高校2018届高三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五)语文试卷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语文(五)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
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
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文(05) 含答案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 语 文 (五)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2018届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宿城第一中学高三第四次考试)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地伦理的诗性建构 “大地伦理”是著名的生态学者阿尔多·利奥波德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立足点在于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主张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应该确认它们(植物、动物、水和土壤)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
用生态批评的眼光来打量,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普遍具有鲜明的“大地伦理”情怀,表现出明显的“反工业化”的倾向。
从根本上说,这类小说以批判封建宗法制为旨归,以重构一种人性的、田园牧歌的诗意乡土为内在诉求,表现出对大地的脉脉深情,实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质是对“以农为本”的传统民族心理的现代性回应。
这一特性,客观上固然是由乡土小说自身的形成机制所决定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过程中,两种文明的激烈冲突使人们获得了观照传统农业文化的新视野……乡土文学也从此才真正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而主观上则是受到写作者内在情感的制约。
百校联盟2017-2018学年课标版押题卷语文-高考最后一卷(五) Word版含解析

百校联盟2017-2018学年课标版押题卷语文-高考最后一卷(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蔡方鹿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对此,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鉴。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里,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自然观上,儒家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这些思想与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形成鲜明对照。
儒家历来反对滥用资源。
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
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
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
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
他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此心爱物,是我之仁;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
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
2018届百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卷(共六套带答案)

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语文卷(一)(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社会为何以礼治天下翟章芬儒家思想提倡“礼治”,竭力推崇以“礼”的原则和规范构建社会生活的秩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包含的范围很广,儒家文化中的“礼”至少包含以下含义。
一是一种政治原则。
“礼”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形式。
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每个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角色、位置办事,不可以“僭越”,社会才能井然有序。
二是一种社会制度。
“礼”规定了社会各等级的权利、义务,以此作为人们之间建立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准则,行使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制度规范。
三是礼仪规范。
学习“礼”、践行“礼”是不同等级的个人在社会立足的基础。
正是因为礼所具备的深刻的内涵及多重的功能,长期以来,礼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秩序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质上,礼是维持统治阶级地位和利益的基本手段,也是进行社会控制的规范系统。
礼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控制、维护,其基础在于它建构了金字塔式的社会层级结构。
在这种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中,礼发挥了以下作用。
首先,地位等级的划分。
礼在其内容上,分为“天子礼”“诸侯礼”“大夫礼”“士礼”等,每一个等级都代表了相应的地位和层次,这是维护统治权威的重要依据。
社会的稳定运行要求这种等级结构具有连续性、稳定性。
它不仅通过制度化的政治统治保障等级秩序,而且运用教化手段,使等级观念、身份认同观念内化于人心,使各阶层、等级各安其分,服从统治。
其次,权利义务的规范。
权利义务关系是一个具有历史发展性的概念。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层级结构下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公平权利义务关系得不到保障 ,政治统治实现的是少数剥削阶级的利益和权利。
因此,在传统的“礼”所维护的秩序中,权利义务规范是一个以人治为基础的相对概念。
礼是统治者实行社会控制的工具,在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方面,礼是由统治者制定的,君主可以规定礼的各种规范,处于社会层级结构底层的民众是无权参与制定的。
2018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之百校联盟名师保温猜题卷语文试题(一)

2018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之百校联盟名师保温猜题卷语文试题(一)百校联盟2018年高考名师猜题保温金卷(5月23日上午)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9分)在中国,网络與论常常是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力量。
说办事群众“不是人民”的社区党总支书记,被网民怼得不再是书记了;堵住高铁门不让开车的彪悍女教师,也在网民的指责下黯然收敛了气焰。
但对于两年前曾经在医患冲突中殴打医护人员的女老师参评正高职称,是否“宜将剩勇追穷寇”?对于疑因不堪压力而结束生命的寒门博士生的指导教师,是否一定要撤职砸饭碗?离开了社会和集体,人很难再为人。
因此,人类对道德规范有着内在的需要和呼唤。
尤其是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对高洁道德君子的呼唤,对失德败德行为的抨击,几千年来始终是维持社会纲纪和人们心灵秩序的重要维度。
因此,我们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实守信、急公好义、见义勇为、乐善好施等传统美德大力提倡和褒奖;另一方面,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努力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之中。
以法治安定天下,以道德温润人心。
一般而言,法律是针对大众所作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要求。
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失德败德行为,没有受到法律的处置;也可能会有一些在道德上值得推崇的行为,没有得到法律的特别优待。
这是因为那些达不到违法犯罪程度的失德败德行为,对他人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的侵犯一般并不严重,所损害的往往是难以客观量化的社会道德感,法律很难对这些行为作出硬性的处罚规定。
而某些道德上值得推崇的行为是否应予特别支持,法律也经常顾及不到。
但我们也必须同时认识到,法律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一种无奈,也有其道理。
因为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处理,本来就是法律上极富争议的地方,对语意模糊的“社会公众”及其难以客观量化的社会道德感的侵犯就更难讲清楚了。
法律对这种情况的“宽容”,体现了一种极其重要的严肃和审慎,是一种惩罚与行为相适应的重要理念。
刑法上讲惩罚与犯罪相适应原则,行政法上讲处罚与违法相适应的比例原则,民法上也讲救济应该与侵权相当。
【100所名校】2018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押题卷第五套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押题卷第五套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 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 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 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我们宣传《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意在增强居民的控烟意识,拒绝吸烟和“二手烟”的危害,让控烟令落地生根....,不走过场,最终达到真正禁烟的目的。
B. 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他已经决定金盆洗手....,不再做房地产生意,重操旧业搞养殖。
C. “阿尔法围棋”确实赢了,但这不是一个平等的比赛,因为“阿尔法围棋”肯定研究过李世石的棋谱,对李世石知己知彼....。
D. 正与东食西宿、四乡为家的猫儿脸姑娘聊着,突然边上一个花脸猛地打了个喷嚏,溅到姑娘的面颊上,姑娘愀然作色....,朝那花脸打了一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调查指出,在网络信息时代,适当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软件与他人建立联系,是培养学生合作技能的路径之一,但电子游戏似乎不在其列。
B. 中美加强农业合作,将有助于我国优化食品结构,实现食品进口多元化布局,并保护耕地,实现部分地区休耕,可惠及到两国人民。
C. 广大党员干部奋斗创业,既要淡泊个人的功名利禄,更要担起人民的福祉重任:既需不顾一己的进退去留,更需负起肩上的公权职责。
2018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五套)

2018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五套)2018年高考语文最后押题试卷及答案(一)语文Ⅰ(试题)本试卷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历史在《王者荣耀》里竟成了“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人物被改得,比如李白竟然成了刺客。
面对社会质疑,游戏玩家往往,甚至强词夺理,说这是学习中国戏曲,做了适当改编,不必较真儿。
但它和中国戏曲。
戏曲人物善恶忠奸,美丑妍媸,符合历史定论,即使出现“关公战秦琼”这样的穿越戏,也符合艺术真实。
A.面目全非漫不经心大异其趣B.焕然一新漠不关心大异其趣C.焕然一新漫不经心各异其趣D.面目全非漠不关心各异其趣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中学教育不应该宣传“过了高考独木桥,人生就会一帆风顺”的理论,否则,学生拼过了高考这一关,很可能会对人生大失所望。
B.最近“刘红斌”这个名字刷爆了社交网站,她一会儿是苗医传人,一会儿又是藏药专家,一会儿又成了养生大师,网民称之为戴着各种脸谱的“百变神医”。
C.搜救队员们铆着一股和时间赛跑的劲儿,用大型机械推,用铲子挖,用手刨……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拼尽全力,不放弃任何一条生命!D.在成都举行的2017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中国公开赛上,中国选手、教练擅自退赛事件给中国体育界这一汪本就不平静的水面又投下了一个不小的石子。
3.下列对每一组对联使用场合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茶边旧话,看几许星轺露冕,从海上南来(饭馆酒肆)B.人世大难开口笑红尘苦海起笔闲(寺庙)C.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理发店)D.璇阶敷秀彩珠树发生香(书房)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校联盟2018年高考名师猜题保温金卷(5月27日上午)
语文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4分)
温酒斩华雄
罗贯中
却说孙坚引四将直至汜水关前。
华雄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
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
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
坚挥军直杀至关前,关上矢石如雨。
孙坚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就于袁术处催粮。
或说术曰:“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
今不与粮,彼军必散。
”术听之,不发粮草。
孙坚军缺食,军中自乱,细作报上关来。
华雄传令军士饱餐,乘夜下关。
到坚赛时,已是半夜,鼓噪直进。
坚慌忙披挂上马,正遇华雄。
两马相交,斗不数合,后面李肃军到,竟天价放起火来。
坚军乱窜。
众将各自混战,止有祖茂跟定孙坚,突围而走。
背后华雄追来。
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
再放第三箭时,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鹊画弓弓,只得弃弓纵马而奔。
祖茂曰:“主公头上赤帻射目,为贼所识认。
可脱帻与某戴之。
”坚就脱帻换茂盔,分两路而走。
雄军只望赤帻者追赶,坚乃从小路得脱。
祖茂被华雄追急,将赤帻挂于人家烧不尽的庭柱上,却入树林潜躲。
华雄军于月下遥见赤帻,四面围定,不敢近前。
用箭射之,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了赤帻。
祖茂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
杀至天明,雄方引兵上关。
坚为折了祖茂,伤感不已,星夜遣人报知袁绍。
绍大惊曰:“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便聚众诸侯商议。
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璜后至,绍请入帐列坐。
绍曰:“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
挫动锐气,为之奈何?”诸侯并皆不语。
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
绍问曰:“公孙太守背后何人?”瓒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是也。
”即令刘玄德拜见。
瓒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
绍曰:“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
”命坐。
备逊谢。
绍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冑耳。
”
玄德乃坐于末位,关、张叉手侍立于后。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
”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
”绍喜,便著俞涉出马。
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
”众大惊。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绍急令出战。
潘凤手提大斧上马。
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
”众皆失色。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绍问何人。
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绍问现居何职。
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
”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
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
”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五回)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坚败退之时,头上赤帻引人注目,命祖茂与他换了头盔,孙坚才得以逃脱,赤帻后来又被华雄拿来骂阵。
B.小说从袁氏弟兄和曹操性格的对立中,既表现了袁氏弟兄的自私浅薄,又表现了曹操的精明和远见卓识。
C.小说写关羽与华雄交战,不是从关羽的角色视角,也不是从阵前将土的视角,而是从帐内诸侯的视角切入。
D.关羽将华雄之头“掷于地上”的动作,是对二袁的轻视、怀疑的有力回击,是关羽志得意满心理的鲜明展示。
2.小说对那一杯酒的细节处理极其巧妙,请简要分析其在塑造人物方面所起的作用。
(5分) 3.清人毛宗岗评点《三国》时曾说:“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
”请结合小说谈谈作者是如何运用衬托手法写华雄之勇和关羽之勇的。
(6分)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4-5题。
(本题共2小题,11分)
甲寅十月纪事①(其二)
归有光
经过兵燹后,焦土遍江村。
满道豺狼迹,谁家鸡犬存。
寒风吹白日,鬼火乱黄昏。
何自征科吏,犹然复到门。
【注】①这是反映倭寇侵掠东南沿海对各县人民造成苦难的诗歌。
4.下列对这首明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采用白描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战争造成的江村的破败景象和人民的悲惨生活。
B.昔日秀丽的江村满是焚烧后的土地,作者不禁想起唐杜牧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战争使得江村人丁稀少,时常有豺和狼在村子里出没,它们留下的痕迹满道都是。
D.往日鸡犬相闻的和平宁静不复存在,作者用“谁家”的反问语气,加强了痛惜之情。
E.朝廷不顾民众的死活,仍然派来“征科吏”,强征暴敛,民众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5.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语言文字运用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C919客机的设计,从很多角度上,①。
在座位方面,把三连排座椅中间的座位做了加宽。
②,吃饭的时候,灯光是稍微亮一点的模式;而在机舱里,③,明快的灯光很亮,旅客进来以后心情很舒畅。
座位也很舒服,起飞的时候噪声也低,旅客就很喜欢这架飞机。
作文
7.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百校联盟2018年高考名师猜题保温金卷(5月27日上午)
语文答案
1.A【解析】换头盔是祖茂主动提出。
(3分)
2.①曹操叫人给关羽斟酒预祝胜利,表现了他的识人爱才的政治家的风度。
②关羽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充分显示了他必胜的信心。
③关羽提着华雄的头胜利归来,战前斟下的一杯热酒尚有余温,令人充分领略关羽武艺之高超,获胜之迅捷。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3.①用众将衬托华雄的勇猛。
“江东猛虎”孙坚、“骁将”俞涉、“上将"潘凤等都或败或死于华雄手下。
②用会上众诸侯的反应衬托华雄。
盟主袁绍聚众商议退敌之策,“诸侯并皆不语”。
华雄连斩数将,而此时“众大惊”“众皆失色”。
③用华雄衬托关羽神勇。
关羽以神奇的速度,轻而易举地就取下华雄的人头。
华雄虽强,但远不是关羽的对手。
(每点2分)
4.BC(选B给2分,选C给3分。
选其他选项不给分。
)
【解析】B项,“不禁想起”于文无据;C项,“豺狼”并非实指,而是以之喻“倭寇”。
5.颈联描绘了一幅萧索恐怖的画面:白昼时节,寒风凛冽;黄昏时分,墓地中的青色磷光乱闪。
(3分)写出了战争期间百姓死亡众多,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对倭寇的痛恨之情。
(3分)
6.①为旅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②在灯光方面③灯光是明快的模式(每处2分)
7.【写作指导】①打破“套数”,改革创新;②从来如此,不一定对。
(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