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兄道友教学设计
出则悌1教案

出则悌1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弟子规—出则悌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时候要互敬互爱。
2.做兄长的有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教学重点:1.使学生明白,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时候要互敬互爱。
2.做兄长的有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教学内容:《弟子规》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教学过程:一、精读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字含义。
(一)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做兄姊的要友爱弟妹,弟妹则要恭敬兄姊,因为兄姊年龄较长经验丰富,比较懂得照顾弟妹,做弟妹的要尊重兄姐的指导与安排,兄弟姐妹之间能够和睦相处,父母内心就会感到宽心安慰,孝道就在其中了。
※提问一:有谁是家中的兄姊你们在家都如何照顾弟妹※故事一:紫荆树的故事。
(二)财物轻怨何生兄弟姊妹之间常常会因为财物分配不均而生怨恨,如果彼此能将财物看轻,那麼手足之间将会减少很多冲突,自然能和睦相处。
※故事二:郑濂碎梨※引申一:兄弟姊妹最常吵架的原因就是玩具,食物及钱财,爸妈买东西给小孩一定都要每人一份,否则彼此之间都会争吵不休,若大家能向郑濂学会如何与人分享,甚至将财物看轻,那就不会有争执。
(三)言语忍忿自泯兄弟之间言语要谨慎,互相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伤害彼此之间的感情。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实为祸福之门。
事例一:心理状态对人体状况的影响美国科学家爱尔曼做了一个简单的试验,把一支支玻璃管插入有冰水的容器,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下呼出的「气水」.当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会变成水澄清透明;反之生气时的气水则有紫色沉殿.爱尔马把这种紫色的「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由此可知人生气十分钟会耗费大量精力,相当於参加一次三千公尺的赛跑(大约学校操场二十圈),因此常常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
二、故事启蒙。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大全五篇)第一篇:《弟子规》教学设计《弟子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弟子规》歌曲,引入所背内容,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快速抢答:(课件出示,说出相对应的语句)(1)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2)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3)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
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
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4)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5)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
(6)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
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7)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弟子规》分成孝悌、谨信、亲仁、学文等篇章,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每一句讲述的都是至关重要的做人的道德和规范,是一本教育孩子如何遵纪守法、规范做人的经典启蒙读物。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孝亲尊师,与人为善”,《弟子规》教人“孝信”的本意便在于此。
弟子规16兄道友弟道恭教案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儿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个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儿,因为他性情活泼、随和,大家都喜欢他。虽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妈妈对他们每个人的要求都很严格:要勤奋读书;对人要懂礼貌;说话要和气;无论什么事,兄弟们都要互相谦让,不要光想着自己;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孔融年纪虽小,爸爸和妈妈的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喜欢做事,总抢着扫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讨人喜欢。
4、我们小朋友做为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应该怎么做呢?(哥哥、姐姐应该友爱、帮助、协助、和顺弟弟、妹妹;那么弟弟、妹妹应该对哥哥、姐姐恭敬有礼貌。)
四、巩固练习
俗话说“四海皆兄弟”。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人都当做兄弟姐妹。古人讲过“爱的感觉,是温暖;是正直;爱的心地是无私;爱的行为,是成全。”
可能你们也听说过,新加坡有一个许哲女士,她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凡是可怜的人都尽量帮助.护持。前几年她106岁时,一位记者采访她:“您为什么对所有的人都这么好
思考:1、司马光在伺奉兄长的时候就像侍奉谁一样啊?(像父亲,体现了弟弟对哥哥的恭敬,像对待父亲一样。)
2、司马光对哥哥的饮食是如何照顾的?(哥哥年龄大,体质羸弱,消化不佳,需要少餐多顿,进餐后司马光总是关切的问哥哥是否还学要再吃点东西。对哥哥的恭敬体现在了细微之处。)
3、司马光在换季的时候是如何关照哥哥的呢?(总是关切的问哥哥是否需要加衣服,日日嘘寒问暖,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弟道恭”!)
2.引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兄弟很有可能是陪伴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亲人。法昭禅师曾经写了一首描述兄弟情义的词,叫:“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会老,能的几时为兄弟。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坐样看。”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模版]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1f98c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1f.png)
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5篇模版]第一篇: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课《弟子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语文》学习目标2、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考核的办法(二)能力目标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重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难点:1、了解《弟子规》全貌2、通过学习,运用《弟子规》中的精华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实践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设计:《弟子规》1、导语:我们现在的小孩子们在家长的教育下都懂得文明礼貌,懂得对待他人要有一颗爱心,其实,古代的孩童教育也未尝不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人教育孩童的典范《弟子规》。
2、《弟子规》的作者介绍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
新绛县龙兴镇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享年83岁。
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
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
听课者络绎不绝。
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被人尊称为李夫子。
平生只考中秀才,主要活动是教书。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有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
3、《弟子规》简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这个《小学》是《三字经》中“唯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的《小学》,专门教导做人做事,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和做人首要以“孝”为本。
《弟子规》备课教案

《弟子规》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师长、友爱兄弟、孝顺社会的美德。
3. 提高学生自我修养、为人处世的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弟子规》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观念。
3. 《弟子规》中的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
4. 《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5. 学习《弟子规》的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教学难点:《弟子规》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弟子规》在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4. 实践法:鼓励学生将《弟子规》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弟子规》文本及相关解读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视频资料:选取与《弟子规》相关的视频资料。
4. 讨论话题:准备与《弟子规》相关的讨论话题。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弟子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弟子规》在家庭伦理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1. 讲解:《弟子规》中的社会道德观念。
2. 案例分析:分析《弟子规》在社会交往中的应用。
3. 讨论:探讨《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第三课时:1. 讲解:《弟子规》对个人修养的要求。
2. 实践:引导学生将《弟子规》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3. 总结:强调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和方法。
后续课时依次讲解《弟子规》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如友爱兄弟、孝顺社会等,并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讲解: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弟子规》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应用。
4. 讨论:探讨《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弟子规》第八课

香港國學藝術教育中心 Chinese Language and Sinology Education Center第八課課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弟子規》第八課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弟子規》第八課,圍繞“兄弟和睦”這一中心而展開。
課文可分為上、下兩層來理解。
第一層:“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之間、同學之間要和睦相處:做哥哥的要謙讓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尊敬哥哥。
這樣兄弟姐妹之間就可以友好相處了。
同時,兄弟之間和睦相處,也就是對父母的孝敬。
第二層:“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告訴學生:對待兄弟朋友要輕財重義。
錢財如糞土,情義值千金。
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要學會文明用語,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不可說出過分的話,以免傷害友情。
這篇課文在我們的日常教學當中,有著很現實的教育意義。
同學之間經常會發生矛盾、糾紛。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同學之間應當如何相處。
發生了矛盾我們如何去進行解決。
課文後面的故事《花萼相輝》,以形象的文字,向學生詮釋了什麼是兄弟情。
是對課文內容的一個生動的補充。
友善、寬容地對待我們的兄弟姐妹,對待我們的同學朋友,那麼我們就可以有一個溫馨的人際氛圍,我們就可以構築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
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的努力。
二。
教學目標:1.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所瞭解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拓展延伸,理解兄弟的深層內涵,以及兄弟睦和寶貴。
2.如何寬容地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及我們身邊的所有人。
在發生矛盾、衝突時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3.有韻味地進行朗讀,並能熟讀成誦。
三.設計理念:按照“品讀課文------理解內容-------自我感悟-------現實結合-------實踐操作”五大板塊進行。
著重突出五個結合:學生自讀與教師引導相結合;知識學習與趣味操作相結合;理論學習與現實分析相結合;老師引導與學生互動相結合;板書與多媒體相結合。
通過這五個結合的設計,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喜歡國學,愛學國學。
弟子规兄道友教学设计(二)

弟子规兄道友教学设计(二)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基于《弟子规》的兄道友教学设计方案。
《弟子规》是一本经典的教育读物,旨在教导孩子们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
通过以兄道友为主题,教师们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以引言、正文和总结三个部分展开对教学设计的阐述。
正文:一、了解兄弟关系的意义1. 家庭作为一个集体的重要性2. 兄弟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3. 兄道友之义的内涵4. 兄弟关系的特点与优势5. 培养良好的兄弟关系的重要性二、培养兄道友之义的基本态度1. 尊敬兄长的重要性2. 相互尊重与包容3. 利用兄道友之义解决冲突4. 兄弟关系中的互相帮助5. 培养兄道友之义的方法和技巧三、发扬兄道友之义的实践方法1. 分享兴趣爱好2. 合作完成任务和活动3. 倾听与沟通的重要性4. 尊重个体差异的培养5. 共同追求成长与进步四、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兄道友之义1. 设计关于兄道友之义的活动2. 鼓励学生们彼此交流心得与感受3. 倡导积极发展兄道友之义的文化与环境4. 设立标准来评估与奖励兄弟关系5. 坚持兄道友之义的日常教育实践五、兄道友关系的影响与意义1. 兄弟关系对个人与他人的成长的积极影响2. 深化家庭教育的引导与作用3. 兄道友之义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4. 传统道德价值的传承与弘扬5. 兄道友之义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总结:本文通过探讨兄道友之义在《弟子规》教育中的应用,旨在帮助教师们设计一套针对兄弟关系的教学方案。
通过了解兄弟关系的意义、培养与发扬兄道友之义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兄道友之义以及强调兄道友关系的影响与意义,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希望本文档对教师们在教育实践中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启发。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弟子规》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2、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3、将课堂延伸到早读,延伸到课外。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
情感与态度: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
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闯关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打算分成两组,采用竞赛闯关形式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1、第一关:我会背。
2、第二关:接龙轮背。
2、第三关:快速抢答A、做人要有爱心,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学习。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C、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是: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E、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F、对待长辈要懂得礼貌,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动筷;落座时要让长辈先入座,而走路时也要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教案
【教学内容】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教材分析】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
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教学目标】
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
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弟子规》。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中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自由读,指名读。
(出示课件视频弟子规选段)
(二)出示课件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让学生思考:
1、“兄道友,弟道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2、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
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
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
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
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
小组内讨论以上问题,教师指名回答问题并评价、小结
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兄道友,弟道恭”
(三)学习“兄弟睦,孝在中”
1、同学们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
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教师出示课件,找学生朗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
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
小组讨论评价
教师小结:
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
这就是——“兄弟睦,孝在中”。
(四)学习“财物轻,怨何生”
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学生思考讨论、分析问题)
教师小结:
把财物看轻,不去争,不去抢,就不会打起来,就不会产生怨恨。
这就是——“财物轻,怨何生”
(五)学习“言语忍,忿自泯”
1、学了这么久同学们也累了,老师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再看一个动画片好不好?
师生共同观看《将相和好》。
2、廉颇得知蔺相如的官位比自己大的时候很不服气,开始说的什么?如果是你
听了这话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会怎么做?蔺相如听了怎么做的?蔺相如是怕了廉颇吗?他说了什么?从这儿可以看出蔺相如懂得怎样?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他?结果廉颇还生气吗?
教师小结:
在言语方面如果我们懂得忍让就会减少很多言语所造成不必要的误会,还有争吵。
这就是——“言语忍,忿自泯”
三、诵读、翻译、理解(举例)
1、下面我们把学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2、同学们能不能把今天学的内容记在你的脑海呢?
3、学生翻译课文,教师指导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视弟为友,弟尊兄为长。
兄弟姊妹友爱和睦,做父母的自然就开心。
也就等于孝敬了父母。
反之,哥哥弟弟整天吵架,父母自然就会烦恼。
过去的家庭都是大家庭,秭妹很多。
作为哥哥、姐姐比弟弟妹妹年龄大、懂得的道理多,经验丰富,要帮助父母教育和照顾弟弟妹妹。
把他们看作象朋友一样来相处。
反之,做为弟弟妹妹也要尊敬自己的兄长,听从哥哥姐姐的帮助指导。
现在的家庭都是
独生子女较多,那就把比自己年龄大的,都看作是自己的哥哥姐姐,比自己的小的都当做是自己的弟弟妹妹。
象亲兄弟一样对待他们,就不会处理不好关系。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虽买得来荣华富贵。
但买不来亲情。
钱财看的重了,对父母的孝心就轻了,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就淡薄了。
兄弟姐妹相处最大的障碍就是财、物。
自古以来有多少亲兄弟为了分家、分财产而伤了和气。
所以兄弟姐妹不是用财物来满足那颗欲望的心,而是用真心、用自己的德行来换取对方的爱。
兄弟姐妹相处的时间最长,因为相处得久了,难免就会有一些矛盾产生。
当双方发生矛盾时,马上检讨一下自己,每人少说一句,就风平浪静了。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当对方发火时,不要专捡对方不爱听的话去讲,马上忍让一下,冲突就消失了。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言语的忍让也是很重要的。
往往有的时候,都是因为不必要的小事情而发生争斗,最后酿成大祸。
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学会忍让,财物不去争夺,言语做到忍让,一生就不会有怨恨和烦恼了。
4、学生讨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举生活实例
四、谈一谈,升华感情。
1、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我们就像一家人,大家亲如兄弟姐妹,通过今天的
学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怎么做呢?
(讨论交流)
2、不光《弟子规》教育我们这样做,古人还有好多关于我们今天学的内容的成
语、名言警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1)以和为贵;
(2)礼之用,和为贵;
(3)得饶人处且饶人;和睦相处;
(4)一团和气;
(5)化干戈为玉帛;
(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7)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五、教学小结
我们来一起唱一唱《相亲相爱一家人》结束今天的课程。
六、作业(任选两题)
1、背诵今天所学的内容。
2、对你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或老师讲一讲今天的故事并举例说明。
3、课后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写今天的收获机以后的做法。
【板书设计】
弟子规
兄道友,弟道恭《孔融让梨》
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折箭》。
财物轻,怨何生《兄弟折箭》
言语忍,忿自泯《将相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