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区硕放中学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经典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硬水、水B.红磷、冰水混合物、干冰
C.氮气、空气、氯化钾D.冰、不锈钢、乙醇
2.如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方法反应类型
A锌粉铜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置换反应B N2O2缓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化合反应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复分解反应D MnO2KCl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3.下列关于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氧气、水、过氧化氢都是含有氧元素的氧化物
B.转化观: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属铁
C.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D.变化观: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氯化氢
4.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硝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分
别可能是()
A.Fe Ag Cu B.Cu Zn Fe C.Cu Ag Fe D.Zn Fe Cu
5.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6
B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单质
6.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A .2KClO 3 2
MnO 加热2KCl+3O 2 B .2HI+Cl 2═2HCl+I 2
C .CO 2+C 高温2CO
D .2HCl+CuO═CuCl 2+H 2
7.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
B .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接触氧气
C .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
D .乙实验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8.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 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 .b 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 2生成
C .a 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Fe 2O 3=2Fe+CO 2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9.将一定质量的氧化铜粉末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硫酸中,再将ag铁粉置于所得溶液中,铁粉全部溶解.反应后过滤,并对滤渣洗涤和干燥,测得滤渣质量也为ag.根据上述信息,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入铁粉后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B.ag滤渣为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C.加入铁粉前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D.滤液中肯定含有硫酸亚铁,质量为19a/7g
10.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反应完全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可能有FeCl2
B.若反应完全后Zn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2,无CuCl2和FeCl2
C.若反应完全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2,则一定有FeCl2
D.若反应完全后Zn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2,则可能有FeCl2
二、填空题
11.黑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金代铜坐龙,出土于哈尔滨市阿城区。
铜龙为黄铜铸造而成,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
请回答问题:
(1)用黄铜铸造铜坐龙而不用纯铜,主要是因为黄铜比纯铜_____(填字母)。
A硬度大 B熔点高 C密度大
(2)冶炼铜的方法有“火法冶炼”和“湿法冶炼”。
火法冶炼可以获得纯度高达99.9%的铜,反应原理之一是:硫化亚铜(Cu2S)与氧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空气污染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
_____。
(3)铁制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回收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还可以______。
1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图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所标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
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生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作
用。
(3)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
13.现有相同质量且相同形状的锌和铁两种金属,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产生的H2大小关系是M_____N(填“>、<或=”)。
(2)图中M代表_________(填“铁”或“锌”,下同)。
(3)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一定是________。
14.向含有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
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
(1)由“得到无色滤液”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哪种金属离子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
(2)请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5.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试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航空强国梦又迈出了一大步,大飞机使用了各种化学材料,如图(甲)请回答:
(1)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______接触。
(2)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______(填序号)。
A 硫酸铝溶液
B 硫酸亚铁溶液
C 硫酸铜溶液
(3)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
原因是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16.如图为庆祝建国70周年活动中由哈尔滨市设计的黑龙江省参展彩车“中华粮仓”。
“中华粮仓”彩车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回答:
(1)彩车的设计能体现我们黑龙江省引以为傲的有卫星、石油、湿地、_____等(写出一种即可);
(2)欲飞苍穹星箭一体的“快舟一号”格外打眼,卫星支撑臂是采用最新的军工材料制做的,请你选出该材料必须具备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填字母)。
A 硬度大
B 抗腐蚀性好
C 熔点高
(3)彩车后部平台上,是有序工作的采油磕头机,采出的石油经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它们分离。
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_____,燃料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
(4)湿地有“地球之肾”的美名,水体污染会使湿地受到严重破坏,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_____。
17.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问题:
(1)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面上,这是利用铁的________性。
(2)铁和铝都可以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它们的________性。
(3)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________。
(4)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这是利用铝的________性。
(5)金属纽扣表面涂的“银粉”实际上是________粉。
(6)体温计中液态的“银”是________。
(7)热水瓶胆壁的金属是________。
(8)为何铁制锅铲需要加上木柄或塑料柄________。
(9)联合国卫生组织为什么推荐使用中国的铁锅______。
18.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实验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②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因为能观察到液面下铁片的表面上会___(填写观察到的现象)。
(3)实验③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铁钉最先生锈的是_________处。
(填“a”或“b”或“c”)
三、解答题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纯氧中燃烧________;
(2)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_________;
(3)“曾青(CuSO4)得铁化为铜” ________;
(4)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_________。
20.2017年九江迎来了高铁时代,正在建设的九江南站即九江高铁站,将使九江人民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动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_____(填“纯金属”或“合金”)。
(2)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与_____和_____接触而生锈。
(3)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1.课外小组参观某钢铁公司时,对冶铁和炼钢工艺有了新的认识。
已知:生铁的含碳量高于钢
(1)高炉中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三脱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写出1个即可)。
(3)向精炼炉中吹入氩气使钢水循环流动,各成分均匀混合,相当于化学实验中______(填仪器名称)的作用。
(4)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2.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___。
(2)碳酸氢铵在烈日下暴晒:_____________。
(3)常温下,铝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_____________。
(4)湿法炼铜:_____________。
(5)氨气(NH3)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一种红色固态物质和一种无色液态物质:_____________。
23.用铝丝、洁净的铜丝、稀盐酸、AgNO3溶液,验证Al、Cu Ag的活动性顺序。
(1)把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铝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出Al和Cu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_____>(H)>____;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铝丝使用前需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___;
(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除(1)中实验外,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24.完成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常温下,铝和氧气发生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_____。
(2)实验室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炼铁:_____。
(4)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氮的氧化物(用NO x 表示)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A
6.B
7.C
8.C
9.C
10.A
二、填空题
11.A-2→+4氧气和水保护环境【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3)根据铁锈蚀的原理铁锈的成分以及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来分析
12.Cu分解催化化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3.=锌铁
14.Cu2+铜锌【分析】向含有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先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铝再与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硫酸铜
15.氧气水B
16.粮食或冰雪A沸点汽油(或柴油)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防治水污染
17.导电导热熔点高延展铝汞银因为木柄或塑料柄导热性差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
18.3Fe+2O2Fe3O4附着一层红色的固体b【解析】(1)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②能
三、解答题
19.
20.
21.
22.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A、水银(Hg)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硬水是由水以及溶有较多盐的混合物,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B、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C、氮气是有氮元素组成的单质;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氯化钾是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
D、冰是水的固态,属于氧化物;不锈钢属于合金,属于混合物;乙醇是由一种物质组
成,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A。
2.B
解析:B
A、锌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B、氮气不和铜反应,氧气可以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可以除去氮气中的氧气,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但是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
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经过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的是氯化钾,错误;
故选B。
3.A
解析:A
A、氧化物是化合物,氧气是单质,A错误。
B、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B正确。
C、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C正确。
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氯化氢,D正确。
故选:A。
4.C
解析:C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甲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甲,说明丙的活动性比甲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丙的活动性比乙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丙、甲、乙。
由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符合题意的金属是:Cu、Ag、Fe。
故选C。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5.A
解析:A
【分析】
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结构可知此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氮气和水,反应
的方程式为:4NH3+3O2一定条件
2N2+6H2O。
A、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6,故错误;
B、该反应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为置换反应,故正确;
C、由图示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变化,故正确;
D、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生成物中氮气是单质,故正确。
故选A。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置换反应。
A、是由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是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C、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C
解析:C
A、甲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无法探究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故不符合题意;
B、甲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对比可知,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故不符合题意;
C、①和②对比可探究氧气对锈蚀的影响;①和③对比可探究水对锈蚀的影响,故正确;
D、②中铁钉只和水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②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②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氧气接触,故错误。
故选C
8.C
解析:C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a处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
2Fe+3CO2,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能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不经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一
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
9.C
解析:C
A 、稀硫酸足量,加入铁粉后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有气泡生成,故选项正确;
B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加入铁粉后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而铁粉全部溶解,滤渣全部为铜,所以ag 滤渣为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故选项正确;
C 、加入ag 铁粉,析出ag 铜,还放出氢气,所以加入铁粉前溶液的质量大于加入铁粉后溶液的质量,故选项错误;
D 、加入的铁粉最终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设硫酸亚铁的质量为x ,根据反应前后铁元素守
恒可知:4
Fe
FeSO 56152ag x ,56152=ag x ,解得x=152a g 56=19a g 7,故选项正确; 故选C 。
10.A
解析:A
【分析】
在2FeCl 和2Cu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 粉,锌会先与氯化铜反应,氯化铜反应完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
A 、若反应完成后Zn 有剩余,锌会与氯化铜、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2ZnCl ,无2FeCl 和2CuCl ,故A 不正确;
B 、若反应完全后Zn 有剩余,锌会与氯化铜、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溶液中有ZnCl 2,无2FeCl 和2CuCl ,故B 正确;
C 、若反应完成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2CuCl ,氯化铜没有完全反应,则一定有2FeCl ,故C 正确;
D 、若反应完成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2CuCl ,加入的锌可能与氯化亚铁发生了置换反应,也可能没有,则可能有2FeCl ,故D 正确。
故选A 。
【点睛】
一般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取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金属的盐溶液,分别加入两边的金属。
二、填空题
11.A-2→+4氧气和水保护环境【分析】(1)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3)根据铁锈蚀的原理铁锈的成分以及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来分析
解析:A 222O +Cu S =2Cu+SO 高温
-2→+4 氧气和水 23Fe O 保护环境
【分析】
(1)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3)根据铁锈蚀的原理、铁锈的成分以及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来分析。
(1)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即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的硬度,所以用黄铜铸造铜坐龙而不用纯铜;故填:A ;
(2)硫化亚铜(2Cu S )与氧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铜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
O +Cu S =2Cu+SO 高温
;在硫化亚铜(2Cu S )中,铜元素显+1价,所以其中硫元素显-2价,在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其中硫元素显+4价;故填: 222
O +Cu S =2Cu+SO 高温;-2→+4; (3)铁制品生锈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23Fe O ,回收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还可以保护环境;故填:氧气和水; 23Fe O ;保护环境。
12.Cu 分解催化化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解析:Cu 分解 催化 化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图中所标物质,塑料脚套是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玻璃镜片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钛合金镜腿是合金(不属于金属单质)制成的,铜螺丝是铜单质制成的,故含有的金属单质是铜,化学式是:Cu 。
(2)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生成溴和银,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氧化铜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氧化铜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3)随着化学不断的发展,镜片使用的材料从过去的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现在的光学树脂,这充分说明化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13.=锌铁
解析:= 锌 铁
(1)观察图像可知,横轴代表的是反应时间,纵轴代表的是生成氢气的质量,可以看出两种金属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填“=”。
(2)根据图像可知,金属M 与稀硫酸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即反应速率较快,说明M 金属活动性强,锌比铁活泼,故M 代表“锌”。
(3)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加入稀硫酸中,活动性强的金属先反应,故若有一种金属剩余,则一定是“铁”。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察金属活动性顺序并结合图像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Cu2+铜锌【分析】向含有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先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铝再与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硫酸铜
解析:Cu 2+ 铜、锌 42432Al+3CuSO =Al SO ()+3Cu
【分析】
向含有ZnSO 4和Cu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铝先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铝再与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锌。
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滤液为无色,说明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锌、铝位于氢之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体产生,可能是铝过量,将硫酸铜和硫酸锌完全置换,也可能是铝置换了部分硫酸锌,或恰好和硫酸锌完全反应。
(1)由分析可知,“得到无色滤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有铜离子,因为铜离子显蓝色,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故铜离子表示为:Cu 2+;
铝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由分析可知,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铜,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锌、铝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可能是铝过量,将硫酸铜和硫酸锌完全置换,这时滤渣为铜、锌、铝,也可能是铝置换了部分硫酸锌,或恰好和硫酸锌完全反应,这时滤渣为铜、锌,故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铜、锌;
(2)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2432Al+3CuSO =Al SO ()+3Cu 。
15.氧气水B
解析:氧气、水 B 2234A1+3O =2Al O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故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氧气、水接触;
(2)A 、硫酸铝与三种金属均不能反应,无法验证Fe 、Cu 和Al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 、铝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有黑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位于铁之前,铜不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铁之后,硫酸亚铁溶液可以验证Fe 、Cu 和Al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C 、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铝位于铜之前,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铜之前,但是无法验证铝和铁的活动性强弱,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腐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4Al+3O =2Al O 。
【点睛】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和氧气、水直接接触;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
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6.粮食或冰雪A沸点汽油(或柴油)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防治水污染
解析:粮食或冰雪 A 沸点汽油(或柴油)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防治水污染
(1)彩车的设计能体现黑龙江省引以为傲的有卫星、石油、湿地、粮食或冰雪等;故填:粮食或冰雪。
(2)卫星支撑臂是采用最新的军工材料制做的,该材料必须具备的物理性质是硬度大;故填:A。
(3)彩车后部平台上,是有序工作的采油磕头机,采出的石油经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
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燃料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填:沸点;汽油(或柴油);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4)人类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污染。
故填:防治水污染。
17.导电导热熔点高延展铝汞银因为木柄或塑料柄导热性差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
解析:导电导热熔点高延展铝汞银因为木柄或塑料柄导热性差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
(1)铁容易导电,可以把油罐车产生的静电荷导走;(2)金属容易导热,可以制作炊具;(3)钨容易导电,但是熔点高,这样不容易融化,可以做灯丝;(4)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可以压成薄片;(5)铝粉又被称为“银粉”;(6)体温计中的“银”是指汞;(7)热水瓶胆壁的金属是银;
(8)因为木柄或塑料柄导热性差;(9)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
18.3Fe+2O2Fe3O4附着一层红色的固体b【解析】(1)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②能
解析:3Fe+2O2Fe3O4附着一层红色的固体 b
【解析】
(1)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2O2点燃
=== Fe3O4;(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实验②能观察到液面下铁片的表面上会红色固体,说明铁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溶液中的铜,可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3)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实验③中可观察到试管中铁钉最先生锈的是b处,因此处铁与氧气、水接触最充分。
三、解答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