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诊断与治疗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Twentie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 M100-S19. CLSI, Wayne, PA, USA, 2009.
5-10日
MRSA的判定与治疗
外科伤口的感 染
较大的脓肿、 蜂窝组织炎
深部软组织感 染
复杂皮肤 软组织感
染
皮肤溃疡或烧 伤部位的感染
外科清创并联合抗菌药治疗
万古霉素
利奈唑胺
达托霉素
MRSA的判定与治疗
泌尿 系感 染
单纯泌尿系感染 复杂泌尿系感染
呋喃妥因、磷霉素、 甲氧苄胺嘧啶、复方 新诺明等口服药物治
1 目的和意义 2 ESBLs流行概况 3 ESBLs实验室检测 4 ESBLs治疗药物 5 ESBLs的经验治疗 6 不同感染部位的治疗 7 ESBLs感染的管理
目的和意义
•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致病菌,耐药肠杆菌科细 菌最重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
眼部深部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夫西地酸、氯霉素 或庆大霉素
万古霉素单独或联合利福平治疗, 对有脑室 引流道、中枢神经系统有化脓灶或脓肿者, 在抗MRSA 治疗同时,尽早考虑拔出引流 道或进行脓肿切开引流
建议对血流感染者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主要内容
MRSA的判定与治疗 ESBLs(+)细菌的判定与治疗 MDR/XDR-PA的判定与治疗 CR-AB的判定与治疗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ESBLs检测阳性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乳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全部耐药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全部耐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莫西林/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等)五类抗菌药物中三类及三类以上全部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菌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等)五类抗菌药物全部耐药。
多重耐药菌致病、定植与污染的鉴别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不一定都是真正的的病原菌,既可能是致病菌,也可能是定植菌或污染菌,正确鉴别致病菌、定植菌和污染菌,无论抗感染治疗,还是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为如为致病菌,既需要抗感染治疗,也需要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如为定植菌,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但必须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为污染菌,则针对目标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均无必要。
多重耐药菌的诊断与防控

多重耐药菌的诊断与防控多重耐药菌(MDR菌)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MDR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常规的抗生素无法有效杀灭这些耐药菌。
因此,准确地诊断和有效地防控多重耐药菌的传播至关重要。
一、多重耐药菌的诊断1. 临床病例回顾:对出现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病例进行回顾,了解患者接受过的抗生素治疗和感染情况。
这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2. 细菌培养与鉴定:通过对患者样本(如血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进行菌落培养,并通过鉴定方法确定感染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
3. 药敏试验:对感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确定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受性。
这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治疗。
二、多重耐药菌的防控1. 加强手卫生: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应常规进行手部卫生,包括正确洗手、使用洗手液或洗手露等。
手卫生是首要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病菌传播。
2.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生在处方抗生素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控制使用剂量和疗程,以防止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的产生。
3. 隔离感染源:对已确诊或疑似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应进行单间隔离,严格控制访客数量,并提供个别使用的洗手间和器具,以防止菌株传播。
4. 环境消毒:定期对医院内的公共区域、病房、床单等进行消毒,以杀灭潜在的MDR菌,减少传播风险。
5. 提高员工教育: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教育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控知识和技能。
他们需要了解感染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并严格遵守感染控制规程。
结语MDR菌的诊断与防控是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对临床病例的回顾、细菌培养与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可以准确诊断MDR菌的感染。
而加强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隔离感染源、环境消毒和提高员工教育等措施则是有效防控MDR菌传播的关键。
只有通过综合的防控策略,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多重耐药菌带来的挑战,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多重耐药菌的判断标准

多重耐药菌的判断标准
多重耐药菌指的是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
判断是否为多重耐药菌通常需要进行药敏试验和基因检测。
以下是常见的判断多重耐药菌的标准和方法:
1. 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通过将分离的细菌培养在含有不同抗菌药物的培养基上,观察细菌对药物的抗性情况来判断是否为多重耐药菌。
如果细菌对多个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表现出抗性,可以初步判断为多重耐药菌。
2. MIC值:药敏试验中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也是判断多重耐药菌的重要指标。
MIC值表示对某种抗生素的最低有效浓度。
对于多重耐药菌,其MIC值通常会较高,表明对抗生素的抗性程度较高。
3.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多重耐药菌,并确定其耐药性的机制。
通过检测细菌中与耐药相关的基因,如耐甲氧西林基因(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等,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多重耐药。
4. 报告和参考标准:根据检测结果,医院和实验室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他相关机构的标准,生成报告,指导临床用药和预防控制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多重耐药菌需要综合使用多个方法和指标,包括药敏试验和基因检测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随着细菌的耐药性不断演变和变异,鉴定多重耐药菌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临床经验进行判断。
因此,对于具体的细菌菌株的耐药情况,最好咨询专业的医疗实验室或医生的意见。
多重耐药菌的判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葡萄球菌属MDR、XDR、PDR定义的标准MDR:(1)只要是MRSA就可以定义为MDR。
(2)对上表中的16类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 对上表中的16类中的14类或14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16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对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两者之一耐药可代表对所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如:至2010年7月22日被认可的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碳青酶烯类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素类:①口服耐酸青霉素:常用药物有青霉素V。
②耐酶青霉素:常用药物有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
③广谱青霉素类:常用药物有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④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常用药物有羧苄西林、哌拉西林。
⑤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常用药物有美西林、替莫西林。
其特点为较耐酶,对某些阴性杆菌(如大肠、克雷伯氏和沙门氏菌)有效,但对绿脓杆菌效差。
⑥天然青霉素类:如青霉素G类,常用药物有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等。
敏感。
XDR: 对上表中的10类中的8类或8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10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屎肠球菌对碳青酶烯类天然耐药,粪肠球菌对链阳菌素类天然耐药,定义细菌耐药时要从上表中分别剔除。
MDR:对上表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 对上表中的除了其中≤2类的其他抗菌药物(每类中1个以上)不敏感(16类中的14类或14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所有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若*中的某种病原体对某个或这个类别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则这个或这类抗菌药物则需从列表中去除,定义这种细菌耐药时不能计算到当中去。
MDR:对上表中的8类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 对上表中的8类中的6类或6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多重耐药菌的判断

多重耐药菌的判断1、葡萄球菌属MDR、XDR、PDR定义的标准药敏试验结果(敏感或不敏抗菌药物类别抗菌药物感)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安莎霉素类利福平抗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类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 环丙沙星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叶酸通路抑制剂唑夫西地酸夫西地酸万古霉素糖肽类替考拉宁甘胺酰环素类替加环素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脂肽类达托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氯霉素类氯霉素膦酸类磷霉素链阳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四环素四环素类强力霉素米诺环素 MDR(1)只要是MRSA就可以定义为MDR。
(2)对上表中的16类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 对上表中的16类中的14类或14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16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对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两者之一耐药可代表对所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如:至2010年7月22日被认可的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碳青酶烯类)2、肠球菌属MDR、XDR、PDR定义的标准药敏试验结果抗菌药物类别抗菌药物 (敏感或不敏对抗菌药物天然耐药的细菌*感)庆大霉素(高水平) 氨基糖苷类链霉素(高水平)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碳青酶烯类屎肠球菌* 尼培南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甘胺酰环素类替加环素脂肽类达托霉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链阳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粪肠球菌*四环素类强力霉素米诺环素MDR:对上表中的10类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 对上表中的10类中的8类或8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10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屎肠球菌对碳青酶烯类天然耐药,粪肠球菌对链阳菌素类天然耐药,定义细菌耐药时要从上表中分别剔除。
3、肠杆菌科MDR、XDR、PDR定义的标准药敏试验抗菌药物结果对抗菌药物天然耐药的细菌抗菌药物类别 (敏感*或不敏感)庆大霉素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妥布霉素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抗假单胞菌青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克氏柠檬酸杆菌、赫氏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克氏柠檬酸杆菌、赫氏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碳青酶烯类美罗培南多尼培南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头孢唑啉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窄谱头孢菌素类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头孢呋辛菌、粘质沙雷菌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广谱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头孢西丁菌、蜂房哈夫尼菌头霉素类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头孢替坦菌、蜂房哈夫尼菌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叶酸通路抑制剂复方磺胺甲噁唑甘胺酰环素类替加环素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弗氏柠檬酸杆菌、克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赫氏埃希菌、蜂房哈夫尼菌、克雷伯菌属、摩氏摩根菌、彭氏变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摩氏摩根菌、雷氏普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弗氏柠檬酸杆菌、克氏柠檬酸杆菌、氨苄西林-舒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巴坦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氯霉素类氯霉素膦酸类磷霉素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多粘菌素类粘菌素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四环素类四环素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强力霉素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米诺环素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MDR:对上表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多重耐药菌的判断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葡萄球菌属MDR、XDR、PDR定义的标准抗菌药物类别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敏感或不敏感)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安莎霉素类利福平抗葡萄球菌的β-内酰胺类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环丙沙星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叶酸通路抑制剂复方磺胺甲噁唑夫西地酸夫西地酸万古霉素糖肽类替考拉宁甘胺酰环素类替加环素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脂肽类达托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氯霉素类氯霉素膦酸类磷霉素链阳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四环素强力霉素四环素类米诺环素MDR:(1)只要是MRSA就可以定义为MDR。
(2)对上表中的16类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对上表中的16类中的14类或14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16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对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两者之一耐药可代表对所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如:至2010年7月22日被认可的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碳青酶烯类)2、肠球菌属MDR、XDR、PDR定义的标准抗菌药物类别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敏感或不敏感)对抗菌药物天然耐药的细菌*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高水平)链霉素(高水平)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尼培南屎肠球菌*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甘胺酰环素类替加环素脂肽类达托霉素噁唑烷酮类利奈唑胺青霉素类氨苄西林链阳菌素类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粪肠球菌*四环素类强力霉素米诺环素MDR:对上表中的10类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XDR:对上表中的10类中的8类或8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PDR:对上述10类中的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注*:屎肠球菌对碳青酶烯类天然耐药,粪肠球菌对链阳菌素类天然耐药,定义细菌耐药时要从上表中分别剔除。
3、肠杆菌科MDR、XDR、PDR定义的标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药敏对抗菌药物天然耐药的细菌*类别试验结果(敏感或不敏感)庆大霉素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妥布霉素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阿米卡星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克氏柠檬酸杆菌、赫氏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抗假单胞菌青霉素+酶抑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克氏柠檬酸杆菌、赫氏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碳青酶烯类多尼培南头孢唑啉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 、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窄谱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粘质沙雷菌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广谱头孢菌素类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头霉素类头孢替坦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叶酸通路抑制剂复方磺胺甲噁唑甘胺酰环素类替加环素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青霉素类氨苄西林弗氏柠檬酸杆菌、克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赫氏埃希菌、蜂房哈夫尼菌、克雷伯菌属、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弗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摩氏摩根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青霉素类+酶抑制剂氨苄西林-舒巴坦弗氏柠檬酸杆菌、克氏柠檬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蜂房哈夫尼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氯霉素类氯霉素膦酸类磷霉素多粘菌素类粘菌素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粘质沙雷菌四环素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杆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强力霉素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四环素类米诺环素摩氏摩根菌、彭氏变形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斯氏普罗威登斯菌MDR :对上表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1个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
最新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泛耐药细菌的定义

二、临床具体耐药细菌的定义标准
(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定义标准
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
1、头孢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 2、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3、氟喹喏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4、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 5、加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6、多黏菌素
1.多重耐药细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DR) :多重耐药细菌指细菌对 常用抗菌药物主要分类的3类或以上耐药。
2.广泛耐药细菌(extensively drug resistant bacteria,XDR):广泛耐药细菌 指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革 兰氏阴性杆菌仅对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 革兰氏阳性球菌仅对糖肽类和利奈唑胺敏 感。
一、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泛耐药 细菌的基本定义
一开始只把对一类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称 为MDR。 所以据此把细菌耐药的情况分为“不耐 药”、“对一类药物耐药”和“对多类药 物耐药”。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又 把对所有大类的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称为 PDR。
一、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泛耐药 细菌的基本定义
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泛耐 药细菌的定义
概述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也 不断增强。在过去的20年出现了许多新的 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甚 至泛耐药(PDR)的“超级细菌”,给全 球公共卫生领域和临床医学带来巨大的挑 战。
目前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对各 类耐药细菌的概念和定义却比较混乱,至 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认识,给临床诊治、 研究和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了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判定标准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 ,主要
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
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ESBLS细菌:
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ESBLs检测阳性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肠杆菌
属、乳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全部耐药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全部耐药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等)、B -内酰胺类/ B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阿莫西林/ 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等)五类抗菌药物中三类及三类以上全部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菌头孢菌素类(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抗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B-内酰胺类/ B-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等)、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等)五类抗菌药物全
部耐药。
多重耐药菌致病、定植与污染的鉴别
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不一定都是真正的的病原菌,既可能是致病菌,也可能是定植菌或污染菌,正确鉴别致病菌、定植菌和污染菌,无论抗感染治疗,还是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因为如为致病菌,既需要抗感染治疗,也需要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如为定植菌,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但必须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如为污染菌,则针对目标患者实施抗感染治疗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均无必要。
定植是指多重耐药菌存在于患者身体某一部位并能繁殖,并未导致感染,无相应症状和体征。
定植菌与致病菌的鉴别有时是较为困难的,常需要结合标本的检验情况、细菌毒力、患者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等综合判断,其中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尤为重要。
而定植与感染的区别也是一个动态过程,需依据患者的临床变化和检验结果不断验证或修正前期的判断,如果没有支持致病菌或定植菌的依据,应考虑是否为污染菌,但应慎重,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从采样、送检、培养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
多重耐药菌感染疾病谱
减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WHO 推荐的措施
手卫生
接触隔离减少设备使用环境清洁医院感染组合预防
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动筛查
鼻拭子MRSA
大便VRE 洗必泰洗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
注:WS/T313为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