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二极管升压电路图大全(六款电容二极管升压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合集下载

第6课电源拓扑(L升压电路)

第6课电源拓扑(L升压电路)
(2)稳流过程2发光二极管电流减少:
I LED VB VB 0.23 V D PL VOUT I LED
4、保护电路: (1)过流保护: 在向能量筐储能时, 电流过大,引起取 样电阻电压增大,运 算放大器OCP关闭开 关MOS管。
2、过压保护电路
MOS管反压过大, OVP将关闭MOS管。
(4) 、升压二极管D:导通吸收能量期间是截止, 断开期间 为电感提供释放能量的通道。 (5) 、负载滤波电容C: 储存电感释放能量为负载提供电流 。 (6)、 电阻R: 代表用电设备。 注意: 给电容充电的能量是每次切片的能量和电源释 放期间能传递的能量之和。在电容端重建的电压为: Us+每 次切片的能量所形成的电压。因此,BOOST为升压电路。 切片----转换----重建
切片----转换----重建 切片,转换,重建是理解开关电源原理的核心 和要义。开关周期一次就完成这三种功能一次。周期越短 ,频率越高,切片就小,能量就越小,电感(变压器)体 积就会小,因此产品就会做的越小。
四、电感BOOST电路应用举例:XL6003 应用于路灯,太阳能灯,LED背光,汽车LED灯
1、BOOST拓扑元件:
2、XL6003 5和6脚对地电压波形:
1 1 T 2.5uS 3 f 400*10
3、电压重建、稳流电路
VB RS * I LED
(1)稳流过程1 发光二极管电流增大:
I LED VB VB 0.23V D PL VOUT I LED
3、第2次励磁 出发点: 不是B轴上+Br,而是A点。 终点很高。很可能到达 Bs磁饱和。所以,CCM 模式磁芯必须开气隙。 开气隙磁滞曲线向右下倾 斜,意味着励磁电流更大 些才能达到磁饱和。

讲解二极管和电容,补基础啦!

讲解二极管和电容,补基础啦!

讲解二极管和电容,补基础啦!
二极管在电子电路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甚至可以说无可取代,几乎每一个电力人员都多少接触和学习过二极管,单个二极管的作用和功能或许相对简单,但是多个二极管组合在一起,那发挥的作用就很大了,常见的二极管组合功能有:整流功能,开关功能,触发功能和稳压功能等等,但是二极管是基础的基础。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一,二极管的分类。

二,二极管的命名和主要技术参数。

三,二极管的检测。

四,举例分析发光二极管。

电容在电子电路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扮演着不同的作用:滤波电容,耦合电容,补偿电容,稳频电容,移相电容等等,几乎所有的电路板和电子设备中都必不可少!关于电容的基本认识,你还记得多少?
川哥宣:我们做技术人,让更多的人能学到专业知识才是目的,让更多人了解技术的重要性才是根本。

无论哪行的技术人,我们要互相理解与包容,要互相学习而分享,无论什么方式,什么方法,让更多人进步,让中国智造更强,行业好了,我们一起才是真的好,你说呢?工业4.0的时代,是我们自动化技术人的时代,也因你而精彩,我就是川哥,与你同行!。

升压斩波电路中电容电感二极管的作用

升压斩波电路中电容电感二极管的作用

升压斩波电路中电容电感二极管的作用升压斩波电路中,电容、电感和二极管起到不同的作用。

电容:电容主要用来升压,当电容充电时,电容中储存的电能增加,释放时可以使电压升高。

在升压斩波电路中,电容的电量会不断地被积累和释放,从而提高电压,并平滑输出电压。

电感:电感的作用是限制电流,因为电感具有自感作用,当电流变化时,电感会产生电动势来抵消电流的变化。

这样可以控制电流的变化,避免电流瞬间变化过大而损坏电路中的元件。

二极管:二极管主要用来斩波,当电容充电到一定电压时,二极管进入导通状态,使电容的电能通过二极管放电,产生高频脉冲。

这些脉冲被电感过滤,最终形成稳定的直流输出。

同时,二极管还能够保护电路中其他元件不被反向电压损坏。

二极管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二极管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第一部分 二极管及其整流电路
L
T
io
u1 uo
u2
RL
u'o u'o

uo
uo、 io
2 3
t
电感L越大,滤波效果越好。
第一部分 二极管及其整流电路
三. 其它滤波电路
为进一步改善滤波特性,采取多级滤波。
LC滤波电路
RCπ型滤波电路
R
+
+ +
L
+
+
+
+
+
ui +
C
uo +
u i C1 +
C2
反向电流 在一定电压 范围内保持 常数。
P

+ N
死区电压
硅管0.5V,锗 管0.2V。
反向特性
外加电压大于反向击穿 电压二极管被击穿,失去 单向导电性。
外加电压大于死区电 压二极管才能导通。
第一部分 二极管及其整流电路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 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阳极接正、阴极接 负 )时, 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二极管正向电阻较小, 正向电流较大。 (2) 二极管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阳极接负、阴极接 正 )时, 二极管处于反向截止状态,二极管反向电阻较大, 反向电流很小。 (3) 外加电压大于反向击穿电压二极管被击穿,失去单 向导电性。 (4) 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愈高反向电 流愈大。 若 V阳 >V阴或 UD为正( 正向偏置 ),二极管导通 若 V阳 <V阴或 UD为负( 反向偏置 ),二极管截止
第一部分 二极管及其整流电路
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二极管的7种应用电路解析,图文并茂太详细了!

二极管的7种应用电路解析,图文并茂太详细了!

二极管的7种应用电路解析,图文并茂太详细了!许多初学者对二极管很“熟悉”,提起二极管的特性可以脱口而出它的单向导电特性,说到它在电路中的应用第一反应是整流,对二极管的其他特性和应用了解不多,认识上也认为掌握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就能分析二极管参与的各种电路,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害了自己,因为这种定向思维影响了对各种二极管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许多二极管电路无法用单向导电特性来解释其工作原理。

二极管除单向导电特性外,还有许多特性,很多的电路中并不是利用单向导电特性就能分析二极管所构成电路的工作原理,而需要掌握二极管更多的特性才能正确分析这些电路,例如二极管构成的简易直流稳压电路,二极管构成的温度补偿电路等。

1 二极管简易直流稳压电路及故障处理二极管简易稳压电路主要用于一些局部的直流电压供给电路中,由于电路简单,成本低,所以应用比较广泛。

二极管简易稳压电路中主要利用二极管的管压降基本不变特性。

二极管的管压降特性:二极管导通后其管压降基本不变,对硅二极管而言这一管压降是0.6V左右,对锗二极管而言是0.2V左右。

如图9-40所示是由普通3只二极管构成的简易直流稳压电路。

电路中的VD1、VD2和VD3是普通二极管,它们串联起来后构成一个简易直流电压稳压电路。

图9-40 3只普通二极管构成的简易直流稳压电路1.电路分析思路说明分析一个从没有见过的电路工作原理是困难的,对基础知识不全面的初学者而言就更加困难了。

关于这一电路的分析思路主要说明如下。

1)从电路中可以看出3只二极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特性可知,这3只二极管如果导通会同时导通,如果截止会同时截止。

2)根据二极管是否导通的判断原则分析,在二极管的正极接有比负极高得多的电压,无论是直流还是交流的电压,此时二极管均处于导通状态。

从电路中可以看出,在VD1正极通过电阻R1接电路中的直流工作电压+V,VD3的负极接地,这样在3只串联二极管上加有足够大的正向直流电压。

升降压电路原理分析

升降压电路原理分析

升降压电路原理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BUCK BOOST电路原理分析电源网讯Buck变换器:也称降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

图中,Q为开关管,其驱动电压一般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信号,信号周期为Ts,则信号频率为f=1/Ts,导通时间为Ton,关断时间为Toff,则周期Ts=Ton+Toff,占空比Dy= Ton/Ts。

Boost变换器:也称升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

开关管Q也为PWM控制方式,但最大占空比Dy必须限制,不允许在Dy=1的状态下工作。

电感Lf在输入侧,称为升压电感。

Boost变换器也有CCM和DCM两种工作方式Buck/Boost变换器:也称升降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既可低于也可高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但其输出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

Buck/Boost变换器可看做是Buck变换器和Boost变换器串联而成,合并了开关管。

Buck/Boost变换器也有CCM和DCM两种工作方式,开关管Q也为PWM控制方式。

LDO的特点:① 非常低的输入输出电压差② 非常小的内部损耗③ 很小的温度漂移④ 很高的输出电压稳定度⑤ 很好的负载和线性调整率⑥ 很宽的工作温度范围⑦ 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⑧ 外围电路非常简单,使用起来极为方便DC/DC变换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也称为直流斩波。

斩波器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脉宽调制方式Ts不变,改变ton(通用),二是频率调制方式,ton不变,改变Ts(易产生干扰)。

其具体的电路由以下几类:(1)Buck电路——降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 U0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同。

(2)Boost电路——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 U0大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同。

3.3v升压到12v电路图大全(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3.3v升压到12v电路图大全(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

3.3v升压到12v电路图大全(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3.3v升压到12v电路图大全(六款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3.3v升压到12v电路图(一)用3V电源为12V压电式扬声器供电电路矮型压电式扬声器可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优质的声音,但要求加在扬声器元件两端的电压摆幅大于8Vp-p。

可是,大多数便携设备只有一个低压电源,传统的电池供电放大器无法提供足够大的电压摆幅来驱动压电式扬声器。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图1中的IC1,你可以将IC1配置得能用高达12Vp-p的电压摆幅来驱动压电式扬声器,并由3V电源供电。

IC1的型号是MAX4410,它含有一个立体声耳机驱动器以及一个能从正3V电源获得一个负3V电源的反相电荷泵。

因此,为驱动放大器一个内部V电源,就能使IC1的每个输出端提供6Vp-p摆幅。

再将IC1配置成一个BTL(桥接式)驱动器,就可将负载上的最大电压摆幅增加2倍,达到12Vp-p。

在BTL结构中,IC1的右通道用作主放大器,它决定IC1的增益,驱动扬声器的一端,并为左通道提供一个信号。

如果把IC1配置成一个增益为1的跟随器,则左通道将右通道的输出反相后,驱动扬声器的另一端。

为了确保失真低和匹配良好,你应该用精密电阻调节左通道的增益。

图1这种桥接式负载配置可将放大器的电压摆幅成倍增大我们使用松下公司(panasonic)的WM-R57A压电式扬声器对该电路进行了测试,绘出THD+N(总谐波失真+噪声)曲线(图2和图3)。

要注意的是,在图2和图3中,总谐波失真和噪声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因为压电式扬声器对于放大器来说几乎是一只电容,所以扬声器的阻抗随频率的增大而下降,结果是从放大器中吸收更大的电流。

IC1不随这一扬声器而变化,但是,具有不同特性的扬声器也许会引起不稳定性(图4)。

在那种情况下,你可以增加一个与扬声器串接的简单电阻/电感网络,把扬声器的电容与放大器隔离开来(在图1的虚线内)。

电容自举升压电路原理

电容自举升压电路原理

电容自举升压电路的基本原理1. 引言电容自举升压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用于将低电压升高到较高电压的目的。

它由一个电感、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容组成,通过周期性地充放电来实现升压。

本文将详细解释与电容自举升压电路原理相关的基本原理。

2. 电容自举升压电路的构成一个基本的电容自举升压电路由三个主要元件组成:•一个二极管(D):用于控制电流方向,使得能量只能从电感(L)流向负载。

•一个电感(L):通过储存和释放能量来实现升压。

•一个储能电容(C):用于储存能量,并提供给负载。

3. 基本工作原理正向充放策略在正向充放策略中,首先假设开关S处于开启状态。

当开关S关闭时,二极管D导通,此时通过L和D形成了一条闭合回路。

在这个回路中,L开始储存能量。

由于二极管D导通,C上的正极被接地,使得C的负极带有一个负电荷。

当开关S再次打开时,二极管D截断,此时C的负极带有一个负电荷,通过二极管D导通并形成闭合回路。

在这个回路中,C上的正极开始充电,并将能量传递给L。

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从C转移到L,并且电压在L上升。

反向充放策略在反向充放策略中,首先假设开关S处于关闭状态。

当开关S打开时,二极管D导通,通过L和D形成了一条闭合回路。

在这个回路中,L开始储存能量。

由于二极管D导通,C的正极被接地,使得C的负极带有一个负电荷。

当开关S再次关闭时,二极管D截断,此时通过二极管D截断并形成闭合回路。

在这个回路中,C上的正极开始充电,并将能量传递给L。

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从C转移到L,并且电压在L上升。

4. 电容自举升压电路的工作周期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充电阶段和放电阶段。

充电阶段在充电阶段,开关S关闭,二极管D导通。

此时,L开始储存能量,C的负极带有一个负电荷。

能量从电源传递到L,并且C上的电压逐渐升高。

放电阶段在放电阶段,开关S打开,二极管D截断。

此时,通过二极管D截断并形成闭合回路。

能量从C转移到L,并且电压在L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二极管升压电路图大全(六款电容二极管升压电路设计原理图详解)电容二极管升压电路图(一)如图为晶体二极管-电容十倍升压电路。

该电路可作为臭氧产生器、助燃器等直流电压电路。

当电路未通电时,各处电平都是0V。

当通电时,右上角+5V_ALWP通过D32的1引脚对C710、C722、C715、C719进行充电,此时电容上两端的电位如上图所示。

此时+15V_ALWP输出端口的实际电平为5V。

当U64的Y引脚开始输出幅值为5V的方波,当Y第一次处于5V电位时:
1.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此时C715两端的电压为左边5V,右边为10V,然后电流经过D35的2引脚对C719电容充电,充完电后C719的电压升到了10V。

2.同时,Y输出的5V也对C710进行充电,C710两端的电压为左边5V,右边为10V,然后电流经过D32的2引脚对C722进行充电,充完电后C722的电压升到了10V。

此时+15V_ALWP输出端口的实际电平为10V。

当U64的Y引脚开始输出幅值为5V的方波,当Y第一次处于0V电位时:
1.由于电容两端的电位不能突变,此时C715两端的电压为左边0V,右边5V。

当C715电压为5V后,由于C722电压10V大于C715的5V,C722会对C715充电。

充电后C715=C722=7.5V。

此时C715的电压依然比C719的电压低。

但是由于D32二极管反向截止,所以C719不会对C715充电。

C719的电压保持在10V。

2.同时,C710的电压为左边0V,右边5V,C722的左端电压为7.5V,由于D32的2引脚的反向截止,C722依然不会对C710充电,C722保持在7.5V。

当Y第二次处于5V时,C722通过C710、D32的2引脚又被充电为10V。

当Y又处于低电平时,C722(10V)对C715(7.5V)充电。

C715的电压变为8.75V。

经过数次过程后,C715两端的电压差上升为了10V,当Y再次为5V时,C715的右端的电位变为了15V。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C715都在通过D35的2引脚向C719充电。

最终+15V_ALWP输出端口的电平变为了15V。

电容二极管升压电路图(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