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一)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及点评:奋斗的青春不迷茫

2020年高中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预测题:奋斗的青春不迷茫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每一代青年都曾经“迷茫”,都曾经被长辈担心“垮掉”。
而任何时候,面对青春的迷茫,最有效、最不忽悠人的“解药”,是九个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千禧一代正有为,即将毕业的你,对于青春这“彷徨”“迷茫”如何看待?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本校(统称博雅中学)高一新生写一篇演讲稿,倡议新生们“直面青春的迷茫,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文中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你的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精析】驱动文提供的真实情境是:每一代青年都曾迷茫,被长辈担心“垮掉”,命题人给出的良药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从我做起,强调青年主体的责任与担当,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从现在做起,强调青年应该迅速行动,不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本材料体现的价值观是:青年应该直面生活和学习中的迷茫彷徨、挫折与苦难,不要总是寄希望于别人;克服迷茫,改变现状,都要从自己做起;不要悔恨于昨日,更不要总是寄希望于明天,从现在做起,迷茫会散去,梦想奋斗之路会逐渐清晰可见。
可以直接运用材料中提供的素材来支撑论点,可以阐释迷茫的具体内容,也可以在材料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联想发挥。
比如运用鲁迅名篇《风波》中的九斤老太的名言“一代不如一代了”,既可以让文章内容丰富,又能让文章有内涵。
对于如何直面迷茫,可以例举具体的事例,如黄渤青年时曾经迷茫,王宝强青年时曾经迷茫,马云青年时也曾经迷茫,但他们没有在迷茫中彷徨无措,而是直面迷茫,立即行动,克服困难,终于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佳作赏析】:奋斗的青春不迷茫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奋斗的青春不迷茫”。
韧性十足、潜力无限、后劲充沛的中国,需要青年的胆识与担当,携手在时代风雨中经受磨练,为更美好的生活砥砺前行。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一):突破

2020年高考作文押题素材(一):突破作了茧的蚕,无法看到茧壳以外的世界;守在井底的蛙,难以了解宇宙星辰的浩瀚。
突破局限的牢笼,并非一件易事,它需要不同流俗的眼界,需要自我批判的勇气。
但唯有吐故纳新,历史之镜才会永远明亮;唯有寻求突破,经验的积累才不会成为前进的枷锁。
1.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
——《商君书》【出处】商鞅及其后学所著《商君书》【释义】普通人安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则沉溺于旧闻之中。
此句是说习俗和旧知易产生偏见。
【素材运用】习俗是常人的生活经验,是和谐生活的保障之一;知识是学者的见闻积累,是深耕研究的炉火砖瓦。
但正如“故习”需要取精去糟,与时俱进,知识也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扩大自身的外沿。
霍金曾说:“知识的敌人不是无知,而是已经掌握知识的幻觉。
”面对新时代与新变化,最狭隘的人往往不是懵懂稚儿、乡野村夫,而恰恰是那些博闻强识却因循守旧的人,那些饱读诗书却自视甚高的人。
他们迷信权威,沉溺在旧有的认知中,最终困于自己筑成的堡垒。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以更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但我们也更容易被各式各样的兴趣推荐所误导,陷入“自得其乐”的知识茧房。
但这并不是难以破解的死局,因为正如电脑不能取代人脑一样,没有哪一种机器能够真正左右一个人的意志。
任何算法都无法控制一颗保持谦卑、勇于突破、终生学习的心。
2.智者不袭常。
——顾炎武【出处】清代顾炎武撰写的历史地理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释义】有智慧的人不沿袭常规办事。
【素材运用】前有标榜横于当途,但若总效仿前人,陷于窠臼,何谈脱颖。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曾是词人作诗余的写照,男子作闺音,以长短句抒写诗文难载之情,从晓风残月到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婉约幽雅似乎是词作之本。
苏东坡却不拘陈规,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尽去词之含蓄,傲然问道:“我词何如柳七?”除去但求不与人同的内在驱动,“智者不袭常”有时也意味着脱离常规思路,给予人生新的可能。
2020年高考英语作文热点话题预测 垃圾分类相关词汇及满分范文(1)

英语作文热点话题预测: 垃圾分类相关词汇及满分范文垃圾分类是今年非常火热的话题,如果英语作文出题为垃圾分类我们该怎样写呢?大家的词汇量的积累是不是够呢?英语类的作文其实也是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积累的,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生活里面每一次的付出和费心都对我们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垃圾分类的英语作文及相关词汇。
我们先来看看各媒体对“垃圾分类”的相关报道:“垃圾分类”可以翻译为:garbage/trash sorting garbage/trash separation那么,各种垃圾分类用英语又该如何表达呢?【相关词汇】厨余垃圾:kitchen waste 可回收垃圾:recyclable waste 干垃圾:residual waste有害垃圾:harmful waste/hazardous waste 湿垃圾:household waste【拓展词汇】垃圾:trash/rubbish/garbage/waste 各种大量的垃圾:an avalanche of various garbage 垃圾分类:garbage classification/sorting; waste separation 乱扔(垃圾):litter生活垃圾:domestic garbage 可回收垃圾:recyclable waste 回收箱:recycle bin有害垃圾:harmful waste 厨余垃圾:kitchen waste 固体废物:solid waste未经处理的废弃物:untreated waste 废物污染:waste pollution无废城市:no-waste cities/waste-free cities例文例文一:Society produces a lot of rubbish, such as lef tover food, waste paper, plastic bottles and batteries every day. It has become a big headache in every city.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I think rubbish classification is a good way of dealing with it.社会上每天都会产生很多垃圾,比如剩余的食物、废纸、塑料瓶和电池。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一组现实感超强的作文题目和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一组现实感超强的作文题目及范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世英说:“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
审美为最高境界。
”毋庸置疑,近年来整个中国社会的审美境界在不断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人在享受着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之时,似乎不懂审美,或者对“美”麻木和淡漠了。
正如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说:“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更值得思考的是,一些人甚至美丑不分、以丑为美。
有研究者将当下这种现状概括为“低美感社会”,某杂志上也列举出了一些人的种种审美病征……《美好时代》杂志社决定针对上述现象与问题开辟专栏,展开读者大讨论。
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作为该专栏的一名年轻编辑,写一篇短评,代表杂志社表达对这种现象的基本态度,引导读者踊跃参与讨论。
作为该杂志的一名高中生读者,给栏目编辑写一封信,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判断与思考,传达中学生的心声。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现象类材料作文题,在阅读其他内容前,你可以先思考一下题目所给出的材料提供了哪些写作内容?暗示了哪些思考方向?命题者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两个任务选项有何不同?你能想到哪些与题目材料或话题范畴契合的写作素材?并在笔记区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
【思路点拨】这道作文题以“审美”为基本话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或自身存在的一些审美误区,并运用批判性思维做出判断与思考。
作文材料借北大哲学教授的观点引出话题,先正面肯定近年来中国社会审美境界的巨大进步,然后列举出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最后交代出具体的论述话题——“低美感社会”。
题目的写作任务指令有两项,任选其一。
写作者需要对两项任务的具体要求仔细考量。
选择写作任务,文体方面没有太多特殊的要求(写一篇短评),关键在于要注意内容方面的限定性。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美丽的乌镇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美丽的乌镇【例文一】乌镇东栅景区在桐乡是很有名的。
而我亲戚的家在景区里,所以我常常免费地进进出出。
在那里,一条笔直的河把景区分成了南北两部分。
小姨爹爹和其它景区里的船夫一样,在河里不紧不慢地摇着小船,载着游客来来往往看河边的风景。
河两岸的房子都只有两层楼,而且是木头做的,房顶是斜斜的、有很多灰色的瓦片像鱼鳞一样;还有河上的一座座石桥,与一块块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它们连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那里,石板路是很窄的,只允许三四个人并行通过,汽车是开不进去的。
景区北边的石板路两边是一户户只有两层楼的木头房子。
这样挨挨挤挤的,打开门或者窗就可以聊天了,多好啊!在那里,茅盾故居、三白酒作坊等,一个个景点静静地洒落在景区里,散发出幽幽的书香与酒香。
卖定胜糕的小店、卖青团子的小店、卖姑嫂饼的小店、卖糖塔饼的小店,在晃动的蓝印花布里也形成了特有的景物,不断吸引着我的眼球。
我在那里,不走出房子,打开后门就可以直接从河里吊上水来洗手帕,或者跟小姨婆娘娘到河边看她洗衣服,这时我就可以用毛巾抓几条小毛毛鱼回来玩。
有时碰到下雨天,我就在前门看雨水从屋檐上挂下来,落进一个个小凹潭潭里;就在后门看雨点快乐地落进河里溅起漂亮的小水花,来来往往的小船,就有了音乐的陪伴。
我眼中的乌镇东栅景区像世外桃源一样美好,我也为桐乡有这样古老的枕水人家感到自豪。
【例文二】沐着潇潇秋雨,载着深深的好奇,终于来到了这美丽的江南古镇乌镇。
在那儿,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补给;在那儿,我领略了江南之美,它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将乌镇的印象深深地烙在脑海中走进乌镇,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历史之香。
远远望去,那些江南独有的建筑整齐地排列在那儿,沐在秋雨中。
墙上的青苔,窗上的木雕,无不透出一丝沧桑感我们来到了一条巷子,似乎是条文化街,里面的店铺一一向我们展示了乌镇的特产和独有的文化艺术。
那些漂亮朴素的蓝印花布,细致玲珑的木雕,清香甘醇的白酒还有那幽静的立志书院,清雅的茅盾故居,幽邃古老的当铺走在这一条条小巷里,望着两边和远处一座座古老的木屋,仿佛真的是回到了从前小桥流水人家到了江南,不乘船是极可惜的。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及:玩物,不丧志范文

玩物,不丧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玩物丧志,人们耳熟能详,用来告诫、提醒那些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的人,不要因此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作家刘墉说,玩物丧志,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许多人由玩物的嗜好,进而成为行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又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玩物,不丧志“玩物丧志”用来提醒警告人们不要因玩物而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而刘墉认为正是因为玩物,很多人成了行家。
对此,人们莫哀一是,议论纷纷。
我认为,“玩物丧志”所能鞭策人们在认真研或学习的过程中专心致志,九死不悔。
亦能提醒人们玩物,丧志了没。
所以我说,玩物,我们不丧志,我们要辨清方向,进而判断丧志与否。
我的偶像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偶像,指人们心目中仰慕的对象,我们有时需要崇拜它,有时需要打破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作文】我的偶像她,是我六岁那年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她,是硬"逼"着我将她视为""的"法西斯";她,是陪我度过我学习生涯中的小老师;她,更是我心中真正的偶像!当别的与我同龄的小孩子在外面玩时,我却被她留在家中做我的永远也做不完的练习--有时甚至是在下课期间;当别的孩子在看着自己喜爱的课外书籍时,我却被她留在书店读我的枯燥无味的文学名着;当他们在用电脑听歌、玩游戏时,我却只能用它查自己所需的资料。
一年又一年,十二年之后,回首看,发现她给我的在用"逼迫"浇灌着的所种的成长之树的上面结满了充满意义的果实。
正处于充满叛逆的青春期的自己,可谓"天不怕,地不怕",遇到她。
却只能乖乖听话。
虽然她对我的严厉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但是,她对我所做的一切都能让我每次受到她不经意的过分要求时将怒火压下,用感恩取代。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利他还是利己

2020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利他还是利己【试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
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审原材料--此一模作文属于“话题型”材料作文,作文的核心话题是“利己和利他”。
原材料以老子名言引出“利他“精神,然后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贤人“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之境界,即,融利己于利他之中,完成自他二利。
最后是现代不少人的狭隘甚至错误观点: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2.审情境限制--本次命题的情境限制是“班会发言稿”与同学们交流,班会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阵地,班会场合发言目的,不能止于思想观点的争鸣,关键是促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发言主题要积极向上,有正能量。
演讲稿发言稿的语言要求做到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也不能讲过于抽象的话。
要多用比喻,多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让听众听得入耳、听得入心。
好的演讲稿发言稿,应该既有热情的鼓动,又有冷静的分析,要把抒情和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审驱动任务--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是: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所写作文不能只说空话、套话,要求文章有真我、真生活。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利他之水 润己之心

2020年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利他之水润己之心【导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
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1.审原材料——此一模作文属于“话题型”材料作文,作文的核心话题是“利己和利他”。
原材料以老子名言引出“利他“精神,然后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贤人“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之境界,即,融利己于利他之中,完成自他二利。
最后是现代不少人的狭隘甚至错误观点: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2.审情境限制——本次命题的情境限制是“班会发言稿”与同学们交流,班会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阵地,班会场合发言目的,不能止于思想观点的争鸣,关键是促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发言主题要积极向上,有正能量。
演讲稿发言稿的语言要求做到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也不能讲过于抽象的话。
要多用比喻,多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让听众听得入耳、听得入心。
好的演讲稿发言稿,应该既有热情的鼓动,又有冷静的分析,要把抒情和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审驱动任务——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是: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所写作文不能只说空话、套话,要求文章有真我、真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作文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组众多国内知名媒体联合举办的“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评选”的榜单,在网上不断发酵。
榜单上有袁隆平、钟南山、莫言、杨利伟等,也有娱乐明星和网红。
②1727年,牛顿去世,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
目睹了牛顿葬礼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
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是以材料的形式呈现出的一道作文题,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和把握,要抓住材料的中心进行精准的审题立意。
材料一要注意抓住中国评价改革开放40人物的结果是:榜单上有袁隆平、钟南山、莫言、杨利伟等,也有娱乐明星和网红。
材料二应该评价人物贡献的标准和结果是:“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根据以上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
(1)崇尚科学,崇尚真知,崇尚实干,尊重人才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2)树立良好的精神榜样,引领青年朝知识、文化、科学的方向健康成长。
(3)为人类文明、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星,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
(4)一个崇尚科学与文化的社会才是健康积极的社会。
(5)娱乐明星与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同框,甚至前者光环盖过后者,是社会精神病态的体现。
(6)少一点娱乐,多一点严肃,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但不能让娱乐主宰我们的精神领地。
中国精神的代表者不应该是明星或网红。
(7)辩证看待崇拜“明星”“网红”现象。
(从崇拜文明、敬业、诚信、法治等核心价值观角度议论)
【优秀作文】网红期待正能量
关于“长大后你想做什么”这个问题,有一个答案新鲜出炉——当网红。
面对令人瞠目结舌的少年梦想,家长们意见不一,踌躇、支持抑或反对,一时间竟成为莎士比亚式的哲学问题。
其实,网红梦作为新时代互联网的产物,恰如大潮涌来,势不可挡。
因此,我们明智的态度是顺应潮流,积极因应。
既然无法拒绝,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理性地看待它。
网红梦可以有,但前提是你要真正了解它。
网络的发展方兴未艾,海量信息扑面而来,没有判断能力的小学生也许还没掀开它神秘的面纱,就已被那朦胧的气质蛊惑了。
所以,在确立网红梦之前,你得先认真了解清楚,网红到底是个什么职业?它的工作性质是什么?它一如你头脑中想象的那么简单吗?还是你只是被它惊人的收入与光鲜的表面所迷惑,以至于看不清它的本质?正所谓“让美梦成真最好的方法就是醒来”。
清晰地分析过这个行业之后,如果你仍一如既往地热爱它,那说明你的追求是真的。
这时,你便可以开始制定详尽计划,并征求父母的意见,一步一步将梦想成真。
然而,网红梦需要的绝不仅是热情与计划,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确网红这样一个公众人物到底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
白岩松曾说:“世间有种永不落俗的风尚,叫明辨黑白。
”作为网红,真善美的价值观的输出至关重要。
靠外在,炫身材,甚至出位的表现,你也许可以走红一时,却注定无法赢得未来人的“芳心”;但靠优秀的品格与卓越的才艺吸引世人的眼球,你定然可以走得远,走得值得,走得光彩。
郭美美炫富晒照终落得吃几年牢饭的下场,蓝瘦香菇依靠低俗娱乐赢得几日头条,傅园慧凭借“洪荒之力”最终跨界爆红。
凡此种种,对比的就是众生百态,亦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如何定位自己的网红梦至关重要。
网红的标签大多源于自身,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在网红这个鱼龙混杂的行业,守得住内心的那股清流,你才可能走得更远。
而这股清流要早在“网红”仍是一个梦想时就要开始酝酿。
钱钟书说:“每一个偶然,都是化了妆,戴了面具的必然。
”网红梦汹涌澎湃,实则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娱乐浮躁的表现——内心不安,活着不易,却又汲汲于名利,这让太多的人如此渴望一夜爆红。
少年总会长大,理想的实现绝非一日之功,家长们大可不必过分焦虑。
网红梦看似来势汹汹,但去势也汹汹。
倘若孩子真的想成为网红,那就细细规划,正确引导,鼓励孩子成为一个正能量的网红,也未尝不可。
一言以蔽之,理性看待,方为正道。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资治通鉴》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押题解读】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三句名言都和“德”“才”有关,属于同类型材料,但内涵又有所不同。
第一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即成语“高山景行”,喻说“品德修养超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标杆。
这句强调的是德。
也有专家说,“德”原本就包含着“才”,为了强调“做人为先”,就把“德”用来专指“品德,品行”了。
故而,这句话是可以理解为“德才兼备”的。
第二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内涵是“育人或治人以德”,“正”同样暗含着“才”的意思,“正”是道德标杆,怎么做到“正”呢?恐怕就是“才”的意蕴了。
第三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则更明确了德才的共轴性:才是德的依凭,德是才的统帅。
这个关系确定了本材料的立意重点在以德为本。
这三句话都在强调“德”与“才”的关系,材料紧扣新课标要求,围绕中学生“一体四层四翼”的核心素养之一体——“立德树人”命制。
立什么德?立“高山景行”之德。
树什么人?树“德才兼备”之人。
本则材料要求行文展示思维的缜密性,以及严整的思辨性:既不能离才谈德,也不能离德谈才。
这三句话恰恰解决了做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做这样的人,怎么做这样的人的问题。
【参考立意】
1.人之立身,所贵在德。
2.德如明灯,以德御才。
3.身正方能为范。
4.德才兼备,世界更美好。
5.做德才兼备之人,树高山景行之范。
……
【优秀范文】
以德为本,正道德之气
《诗经·小雅》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子贡曾经用这句话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
当今中国,人才辈出,国家发展一日千里。
“中国制造”成为大国标签,“共享经济”走进千家万户,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但细心的你是否注意到,它前进的步伐还有一丝缓慢呢?这是因为伴随着辉煌而来的,还有“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这些不良行为的标签,而这一个个不文明的行为正消解着国人的自信,这一个个粗鲁的动作正阻碍着中国文明进程的快速发展。
国家建设不仅需要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精英。
倘若每一个公民都对美好的德行心向往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会飞跃发展,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稳定。
《论语》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正”是说不管是育人还是“治人”都不仅要品德高尚,还需要技巧和智慧。
高尔基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
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一个教育者或家长首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还要知道怎么去爱。
爱孩子,是教育者的“德”;怎么爱,是教育者的“才”。
清华校长梅贻琦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
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
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导”就是一种智慧,但“导”的前提是“爱”,是“德”。
“才”与“德”哪个更重要呢?当然是德为本,否则就会出现越有才能越反动的情况,希特勒就是如此。
《资治通鉴》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
只有当你是个有品德的人时,你才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这里的品德指的是中国五千年来形成的一套完备的行为标准,是忠君爱国,是礼义廉耻,是文明守法。
马云曾只因在面试门口拾起一张废纸而被录用,荆轲为国家尊严毅然踏上不归路,孔子的著名弟子颜回因克已守礼、勤俭朴素而千古留名。
人必须有自己的品德以及不可逾越的底线。
古语有云:“非独贤者有是心,贤者能勿丧耳。
”成功的人不只有成功的机遇,更有之前无数的坚守与准备。
正道德之气,扬品德之风!以德为本,德才兼备是新一代青年的追求。
【佳作点评】这篇例文观点鲜明,强调了“德”的重要性,立意准确。
文章结构也很清晰,采用了三个分论点,说理顺畅而又层层深入,语言也较严密且有一定文采;文章能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从“德”“才”关系上作辩证深入的思考,为一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