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县城乡统筹规划
冶河镇总规文本-A3

栾城县冶河镇总体规划(2009-2020) 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新形势下冶河镇的发展建设需要,实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使村镇各项建设能够在规划指导下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制订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目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进程,强化县域北部中心镇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冶河镇区的功能布局和配套设施。
第三条规划依据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⒉《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⒊《河北省村镇规划技术规定》⒋《河北省建制镇规划强制性内容编制技术导则》(试行)⒌河北省建设厅《关于加强省级重点镇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冀建村[2005]412号)⒍《石家庄市总体规划(2006-2020)》⒎《栾城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年)⒏《栾城县村庄空间布局规划》(2006-2020年)⒐《栾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⒑《冶河镇规划》(2001-2010年)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指导作用。
推动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充分发挥冶河镇的区位优势,借助省会的人才、技术优势,发展和壮大本镇的经济,贯彻依托省会,服务省会的方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第五条规划原则⒈准确定位本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立足本地优势,促进本镇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⒉坚持多业并举,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原则。
⒊坚持节约土地,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3年。
第七条规划范围镇域总体规划范围:即冶河镇的行政管辖区域,包括16个行政村,总面积43.5平方公里。
镇区建设规划范围:北至石环公路南侧绿化带、南至冶南公路、东至昆仑大街南延、西至京珠高速公路防护绿化带,面积约6.64平方公里。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冀办字〔2009〕46号)和《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石政发〔2009〕40号)有关精神,设立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负责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藁城市、鹿泉市、正定县、栾城县的城乡规划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二、主要职责(一)负责宣传、贯彻国家、省城乡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省会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推动省会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起草全市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制定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四)组织编制、补充、修订、调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并依法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五)指导各县(市)、矿区城镇体系规划、城乡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管理;审核上报县(市)、矿区城镇体系规划;审查、审批县(市)、矿区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
(六)组织编制、审查、报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并监督检查实施工作。
(七)依据有关法规规定,负责城乡规划区内建设项目和市域范围内列入市级以上计划建设项目的选址工作,参与上述区域范围内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八)负责城乡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核定用地位置、界限、土地使用性质和建设内容,提出规划设计条件。
(九)负责城乡规划区内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室外装修、城市广场、雕塑、园林建筑等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相关工作。
(十)负责城乡规划区内城乡道路、桥涵、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热力、燃气、停车场等市政工程的规划管理,提出规划设计条件。
(十一)负责城乡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各类违反城乡规划法规的行为;负责建设工程的验线和竣工规划验收工作;负责城乡规划档案的收集、保存、应用等管理工作;负责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工作。
冶河镇总规说明书-A3

栾城县冶河镇总体规划(2009-2020) 说明书第一章基本概况一、地理位置冶河镇地处东经114°35′51″,北纬37°56′27″,位于栾城县北部与石家庄市区毗邻,西北部与楼底镇和石家庄市装备制造基地、东北部与郄马镇接壤,西南部和南部与窦妪镇、栾城镇、柳林屯乡毗邻。
京珠高速和308国道在镇域中部南北穿过,石环公路从冶河镇域北部边缘东西经过,方西公路从镇域东部南北穿过,西后公路从镇域东部南北穿过。
冶河镇镇区位于镇域的北部,距栾城县城约5公里,镇区西北方向约1公里处为京珠高速公路栾城出入口,镇区北距石环公路约1.5公里。
二、自然条件㈠地形地貌冶河镇处于西部低山丘陵和东部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由滹沱河洪积冲积扇西南缘、槐沙河洪积冲积扇的北部及两者之间的扇间洼地等三个地貌单元构成。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约千分之一,海拔53.6~60.5米。
㈡气候特征冶河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多雾、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2.3℃,极端最低气温-21.5℃(1987年12月23日),极端最高气温42℃(1972年6月10日);年平均降水量482.4mm,历史最高年降水量1047mm(1963年),最低年降水量244.1mm(1972年);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初霜期一般在十月中旬,终霜期一般在四月上旬;最大冻土深度为52厘米;年日照总时数2521.9小时。
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主导风向为南风和北风。
年平均风速2.6米/秒,历史最大风速20.3米/秒(1978年6月29日)。
㈢水文冶河镇地处海河流域滏阳河水系,运粮河由西北向东南从镇域内穿过。
运粮河,又名冶河,发源于平山,东入滹沱河,由平山县城南入获鹿,经今石家庄市东郊,自南王村入栾城县境,呈西北~东南向纵贯境内中部,自岳家庄出境进入赵县,至大石桥汇入洨河。
【卫生方案】石家庄市栾城区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

【卫生方案】石家庄市栾城区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根据《石家庄市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方案基本框架》,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参加对象凡具有本区农业户口的农民(不含已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以家庭(户)为单位自愿参加,参加周期以年计算。
二、工作目标乡镇、村覆盖率达到100%,农民知晓率达到100%,参合率不低于99%。
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三、基金筹集与分配(一)筹资标准个人缴费每人每年150元;各级财政补助每人每年410元。
(二)资金分配1.门诊基金门诊统筹基金按每个参合农民50元计入,特殊病种大额门诊基金按每个参合农民20元计入。
2.风险基金风险基金规模应达到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10%,不足部分从当年筹集的基金中提取补齐(可分两年提取)。
3.一般诊疗费一般诊疗费包括挂号费、诊查费、注射费(含静脉输液费,不含药品费、一次性耗材费)及药事服务成本,用于实行门诊统筹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乡、村两级一般门诊补偿,按每个参合农村居民每年25元标准提取。
4.大病保险基金大病保险实行市级统筹管理,按每人每年40元的标准提取,用于参合农民住院新农合正常补偿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达到一定标准后再补偿。
5.意外伤害保险基金按照原卫生部等4部委《关于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服务的指导意见》(卫农卫发〔2018〕27号)要求,将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起付线、封顶线及补偿比例和普通疾病住院一致,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
6.住院统筹基金住院统筹基金是当年筹资总额扣除门诊基金、风险基金、大病保险基金和一般诊疗费后的部分建立。
住院统筹基金具体划分为:一般住院统筹基金、重大疾病住院补偿基金、正常产住院分娩补助基金,分别用于参合农民一般住院补偿、重大疾病住院补偿和正常产住院分娩补助。
栾城县城乡总体规划 资料汇编

目录第一章县域现状总体概况 (2)第二章县域基础设施 (22)第三章县城现状综述 (28)第四章河北省相关规划研究 (46)第五章石家庄市相关规划研究 (47)第六章栾城县域相关规划研究 (54)第七章栾城县城相关规划研究 (73)第一章县域现状总体概况1.栾城区位栾城县位于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市东南方,为石家庄市郊县。
境域北起北纬37°59′20″,南至北纬37°47′34″,西起东经114°28′36″,东至东经114°47′35″。
总面积345km2,东西长27.9km,南北宽25.1km。
县境北连石家庄市、正定县,东邻藁城市,南接赵县,西靠元氏县、鹿泉市。
县城距石家庄市区17km,距藁城市区32km,距元氏县城和赵县县城分别为37km和18km,距首都北京市320km。
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在县域西部穿过,308国道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青(岛)银(川)高速斜跨西南。
2.自然环境2.1工程地质栾城县属于华北地层大区,华北平原分区,冀中地层小区的最南部。
全县均由第四纪地层覆盖。
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区的河淮台向斜与山西台隆的过渡地带。
2.2地形地貌栾城县境内地势平坦,无山川沟壑之险,无关隘冲要之塞,属于太行山山前平原的一部分,由滹沱河、槐沙河两个冲洪积扇及扇间洼地组成,境内地势平坦。
地形从西北缓缓向南倾斜,地面高程为45~66m之间,地面坡度在1/500~1/1000。
总体上说,地平土沃,适于农耕。
从局部上看,县东西两面向中部古运河一带缓缓倾斜,其间由于历史上洪水泛滥,水流冲刷等作用,加之古运河,岗地,洼地的相间分布,一些人为坑塘,致使地形呈微波状起伏,地面坡度在1/500---1/1000之间。
栾城县境内可划分为三个地貌单元:(1)滹沱河冲洪积扇西南边缘;(2)槐沙河冲洪积扇北缘;(3)扇间洼地。
滹沱河冲洪积扇西南边缘:分布于本县北部、东部及东南部,在吴家屯—城关—南高一线以东,面积为265km2,约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二。
2022年石家庄市城乡规划条例

石家庄市城乡规划条例城乡规划凝聚了人类智慧,属于知识性创造成果,理应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下文是石家庄市城乡规划条例,欢送阅读!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根据《城乡规划法》、《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那么,先规划后建设,注重近期建设和长远开展、经济社会开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地方特色,提升城市品位,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公共卫生、公共平安、防灾减灾的需要。
市区开展应将人口疏解、功能提升和环境改善相结合,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控制建筑容量和高层建筑,科学利用地下空间;都市区开展应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市区与组团县(市)一体化开展,控制城镇空间形态,保证根底设施、公共设施共建、共享;都市区以外县(市)开展应促进城乡协调,重点开展县城(市区)和重点镇,引导产业、人口、土地适当集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城镇、乡村建设水平。
第四条市人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市人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都市区各县(市)设立的派出机构,以其名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其他县(市)人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并接受市人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指导、监督。
县(市)、区人民、管理委员会按照规定权限和职责做好城乡规划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负责本辖区内镇、乡、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工作,并应当确定相应机构或者专人进行管理。
乡、镇人民改设街道办事处的,前述职责由上一级人民负责。
市、县(市)、区人民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好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
栾城县城乡总体规划 人口与用地专题专题报告

目录1.相关规划概况 (2)2.现状分析 (2)3.人口规模预测 (13)4.用地规模预测 (24)5.发展建议 (30)1.相关规划概况涉及人口与用地预测的相关规划主要包括《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河北栾城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及《石家庄市栾城县城乡统筹规划(2010-2030)》。
《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规划栾城为石家庄都市区组团城市之一,2020年县城人口18万人,达到小城市规模,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1.5平方公里。
《河北栾城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预测2010年县域总人口38万人,县城11万人,县城建设用地14平方公里;2020年县域总人口47万人,县城18万人,县城建设用地21.5平方公里。
《石家庄市栾城县城乡统筹规划(2010-2030)》预测2020年县域总人口55万人,县城人口24万人,县城建设用地26平方公里;2030年县域人口83万人,县城人口40万人,县城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
根据栾城县公安局提供数据,2009年,栾城县县域总人口31.54万人,县城总人口为7.68万人,县城建设用地约10平方公里,均小于上版总体规划预测值。
2.现状分析2.1. 现状人口分析2.1.1 人口总量分析截止2009年,栾城县县域人口共计315436人,200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73‰。
其中栾城镇与窦妪镇占人口总量的比例最大,分别为24.3%和14%;栾城镇、楼底镇、冶河镇的人口密度较大,分别为1467、1142、1182人/平方公里。
图 1 乡镇人口比重图图 2 县域人口密度分布图2.1.2 人口历年增长分析通过对栾城2001至2009年间的人口总量分析,可以看出,栾城县人口总体呈增长态势。
其中2001至2004年间人口略有减少,2005至2009年间则明显增长,2006、2007、2008、2009年连续4年人口增长率超过了10‰。
栾城县城乡总体规划 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性质、职能与规模 (2)第三章发展目标与战略 (3)第四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4)第五章县域产业发展规划 (5)第六章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6)第七章县域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7)第八章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8)第九章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0)第十章县域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 (11)第十一章县域防灾及公共安全规划 (16)第十二章县城用地布局规划 (16)第十三章县城道路交通规划 (20)第十四章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23)第十五章县城景观风貌规划 (23)第十六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25)第十七章县城基础设施规划 (26)第十八章县城综合防灾规划 (29)第十九章县城环境保护规划 (31)第二十章色线控制规划 (32)第二十一章空间发展时序规划 (32)第二十二章规划实施措施 (34)第二十三章附则 (35)附表 (36)第一章总则第1 条编制目的为适应栾城县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城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相关法规、规范及上位规划,结合栾城县的实际情况,进行本次石家庄市栾城县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2 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1995]年333号文)(4)《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1994年建设部令第36号)(5)《河北省城市规划条例》(1991年)(6)《河北省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补充规定》(7)《河北省县(市)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2011年)(8)《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9)《栾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0)《栾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11)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第3 条指导思想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以产城一体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不断提高栾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促进栾城县又好又快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同等人均收入 一产在农民收入中比重降低 基本消费均等化 合理的三产结构 一产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城市化率提高 合理的城镇村体系 保障粮食安全 保护基本农田以及农业景观 城田相融
农民收入略高于市民 40%以下 如汽车和更宽敞的住房
城乡收入比2.3 52% 农村差距大
1.5:28.8:69.7
二元对比系数0.8,一村一 品,粮食补贴
1953年按建1所初级中学有 效的区域人口规模8000人作 为町村标准
2000年后町村合并为市
町村数由71314减少到15820
由9868个降为3975个 1970年后村数量少于市,2007年町 数量与市接近(782:827:195)
城乡统筹成熟地区经验:(韩国)
•1984年正式展开“农工地区”建设,促进 农民兼业。到1988年,韩国已建成了“农工 地区”122个,园内企业达1355家。
19:52:29 二元对比系数0.2以下
78.3%
24%
782:827:195
1:7:173
自给率40%(大米94%) ——
基本农田数量
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 等化
塑造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 谐相融的新型城乡形态
村设有图书馆、乡土资料 馆、初中、小学、设备完 善的诊疗所
“市民农园”大量开设
供热、燃气、排水缺 乏,分散供水;
复合城市化:时空复合、空间耦合 要素市场化:还权赋能 保障均等化:公共服务、基 础设施与管理体制
复合城市化是动力,要素市场化是关键,保障均等化是支撑,制 度创新与规划统筹是落实思路的主要抓手。
城乡统筹核心目标体系
城乡统筹 核心目标 体系
收入结构 产业结构 社会结构 生态结构 现代文明 空间形态
城乡一体化地区(以日本 栾城现状 为例)
基本公共服务不足
规划策略
收入结构
城
产业结构
乡
统 筹
社会结构
目
标
生态结构
体
系
现代文明
空间形态
战略性定位及有竞争力功能
形成全域产业、生态、 以及城镇体系网络
完善的公服及基础设施网络 营造特色空间、特色产业
竞争提升 全域统筹 配套共享 特色营造 制度创新
二、栾城现状特征与问题
1. 总体情况:整体发展在都市区中排名靠后
一、城乡统筹目标框架与规划策略
城市发展阶段与城乡统筹
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是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若应对得当则可 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应对失当则可能掉入贫富差距扩大、 社会动荡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阱。
1970韩国 成都2003 石家庄 新村运动 年城乡统筹 2007
5000 0
市鹿栾藁正高晋井灵平深无辛新行元赞赵 区泉城城定邑州陉寿山泽极集乐唐氏皇县
市县市县县市县县县县县市市县县县
市 都市区
远郊
2007年财政收入位列都市区最 末,不足藁城、鹿泉的一半。
农村人均收入较低。
7 000 6 000 5 000 4 000 3 000 2 000 1 000 0 000
• 规模化经营:日本农户经营规模约1公顷左 右。
• 特色化与专业化:“一村一品”运动。各町村 设有农协,负责技术、资金、销售等各种支持。
• 职业教育与社会保障
• 小学、初中,图书馆,诊疗所,保 健中心;
城乡统筹成熟地区经验:(日本)
明治大合并 昭和大合并 平成大合并
三次市町村大合并
做法
效果
1878年普及小学四年制义务 教育 町村规模与小学服务人口一 致(300-500户)
因面积较小,栾城GDP在都市区四县市中最低,但人均GDP仅次于鹿泉和 市区。
2500000
2000000ຫໍສະໝຸດ 15000001000000
500000
0 栾藁鹿正井行灵高深赞无平元赵辛晋新 城城泉定陉唐寿邑泽皇极山氏县集州乐 县市市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 市市市
都市区
远郊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农工地区”计划
• 首尔、釜山等6大主要城市人 口占全国一半以上
向大城市集聚
提高农民生产效率
农民 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 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增加农民收 入。在90个地区实施,建立桑蚕生产 区、蘑菇生产区、肉牛生产区。
• 政府补贴:大米价格双轨制1968年农 业增收项目
•1970年韩国新村运动:
政府设计了20多种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工 程,让各地农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 合当地需要的项目,政府免费向各村发放一定 数目的水泥和钢筋支持这些项目。
城市反哺农村阶段(曾业松)
人均GDP (1970年美元)
286 440 560 592
1120
2100
非农产业比 重(%)
非农产业就业 比重(%)
城镇化率 (%)
霍夫曼系数
73% 80%
88% 90% 92%
50%
61%
80%
30% 37% 41% 55%
70%
6
3.5
1.5 0.82 0.66
农业在GDP中份额降至
城乡统筹国内经验: 成都“三个集中”
• 宅基地换房、承包地换保障等
向城市集聚
提高农民生产效率
农民 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 规模化经营 • 乡村旅游发展 • 发展县域经济
• 成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明 确村镇基本配置,并进行标准化建设。
• 宅基地置换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城乡统筹的成都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乡统筹为总体战略,以三个 集中为根本方法,以四大基础工程为推进方式;以六个一体化为途径和目标。
15%,农业人口下降到
30%,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至50%
城乡统筹成熟地区经验:(日本)
• 1950-1975年平均每年增加15个城市,形 成合理市町村体系
合并村镇建立新城
向大城市集聚
中小企业 提高农民生产效率
农民 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 农民兼业:农业所得占总收入20%以下,多在 中小型企业务工
• 政府农业补贴:日本对农业的补贴占农业产值 一半以上。
石家庄栾城县城乡统筹规划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
城乡统筹规划—— 目标下的问题导向
一、城乡统筹目标框架与规划策略 二、栾城现状特征与问题 三、栾城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分析 四、城乡统筹目标定位 五、栾城城乡统筹网络构建
(一)生态一体化网络 (二)产业一体化网络 (三)城乡聚落体系重构 六、城乡统筹支撑体系构建 七、空间统筹布局 八、制度创新
4 954 石家庄市
5 788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