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联考质量分析结果汇报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联考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地理联考质量分析报告

五、失分情况
姓名
李娜 李正美

主要失分项
失分原因
52(客32;主20) 39(客16;主23)
56(客36;主20)
影响海岸地貌的主要因素; 农业发展方向。
审题不清;答题不全, 地理原理理解不到位。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海洋资源 选择题出现了判读类的失误,材料
的开发与保护;影响潮差的主要因
影响海岸地貌及潮差的主要因素;
弱;近期学习状态不佳。
全球变暖及其影响。
48(客36;主1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盛行风及 知识点记忆混乱,地理原理理解不
性质判读;影响海岸地貌及潮差的 到位,答题口语化,书写不规范。
主要因素;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全球变暖及其影响。
六、下一阶段具体培优措施:
1、对这些同学进行单独谈话,了解学困点,考的好的同学给予肯 定和表扬。 2、在每次的周考中进行面批,当面指出答题错误和用语是否规范 问题。 3、针对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单独找一些题训练。 4、上课时对他们多提问,并且做好引导。 5、布置适合他们的作业。 6、在课上多关注他们的学情,对他们的课堂要求更加严格。
高三地理联考 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分析
● 本次考试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掌握和运 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综合性强,难度系数较大。
● 试卷结构符合高考的要求,分为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 其中选择题由11道分值为44分;综合题由3道题组成,分 值为56分。
二、教情分析
● 从学生成绩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不好,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夯得不扎实。
三、学情分析
● 大多数同学对所学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好,个别较好的同 学,欠缺的是综合能力,因尚未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

高三联考质量报告

高三联考质量报告

三(1)班三月联考质量分析报告一班在本次联考中成绩不佳,令关心一班的领导和老师大失所望,本周二业已召开质量分析会,现将总结向各位老师汇报如下:一、班级情况简介1、学生大多基础不扎实,在总分上没有处于绝对优势的学生,从而直接导致无法在高分层上有所突破。

2、部分学生心理状态不很稳定,需及时予以疏通.。

3、很多学生在落实上仍有所欠缺,在作业方面求数量,不求质量的现象十分严重。

4、在复习中很多学生只是就题更正,对错题没有进行认真地分析,及时的去归纳、整理技巧。

5、重点关注的学生偏科现象十分严重,在六科中相对稳定的学生很少。

6、目前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一些学习习惯上的问题。

例如:规范解题;解题后只看答案正确与否,而不进行反思等。

有些学生解题的方式是讲过的就会,没讲过的就不会,难题有时会做,基础题反而不会。

因此,对题目要精做,要学会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重视知识的迁移与转化,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普遍培养,重点提高。

二、问题分析:1、语文:积累不够、表达不规范,审题有欠缺。

2、数学:运算能力、答题速度、基本技能等存在问题。

3、英语:基础不扎实,词汇量不够,书面训练有待加强。

4、理综:物理:审题能力不强,从提取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

化学:知识的体系不完整,分析的方法掌握不够,综合能力有待加强,注意审题训练。

生物:基本的知识掌握不好,识记的东西丢较多,书本知识的落实不够,如重点学生中刘锦涛、黄霄单科不超过35分,本应上线的魏琴仅18分、温竟翔29分,陈雪瑞30分的选择题几乎没得分。

二、重点学生分析鉴于目前班上的实际,为了较好地完成学校的目标分配,按照学生的综合实力把重点学生分成了二个梯队。

第一梯队:胡晓枫刘锦涛徐文博程玉珊吴迪阳黄霄李琪魏琴林飞骋陈雪瑞田棋温竟翔李凌云王庚第二梯队:赵会勇韩琪张梦君梁劲文曾琪琪吕婉秋吴珍荣韩潇黎黎徐霖刘超王定天1、田棋:学科上相对稳定。

语文:标点符号题和病句题存在问题,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有待提高。

100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数学总结

100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数学总结

100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数学总结考试概述100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于XX月XX日上午进行,全校共计XXX名学生参加,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

本次评分标准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进行,分值参考学生所在年级考试大纲。

本文主要针对本次数学考试进行分析总结。

考题分析本次数学考试分为A、B卷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150分。

试题难易程度适中,与平时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容基本相符,但难度相对较高。

A卷A卷共计50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应用能力。

选择题A卷中的选择题难度适中,但部分题目的考察点有些生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打下。

例如第14题考察了为方程组解根的情况讨论问题,第23题考察了向量的坐标加减法,第28题考察了构建三角函数方程。

填空题A卷中的填空题部分考察了学生对于常见数学概念的掌握,例如第3题、第6题考察了幂运算与对数运算的性质,第12题考察了圆锥曲线的方程。

解答题A卷中的解答题部分相对较简单,侧重于考察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

例如第4题考察了函数的奇偶性及其图像的简单性质,第9题考察了复合函数的求导。

B卷B卷共计100分,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

选择题B卷中的选择题相对于A卷难度有所提升,部分题目涉及到多种数学概念的综合应用,考验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填空题B卷中的填空题难度适中,但部分题目的考察点有些生僻,如第17题考察了椭圆曲线的方程,第21题考察了三角函数的求导。

解答题B卷中的解答题部分难度有所提升,相比于A卷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第12题考察了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第15题考察了概率与统计的应用,第19题考察了对数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

综合分析本次数学考试整体难度适中,选择题难度与填空题难度相当,解答题难度相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所提升。

考试覆盖了数学课堂所学知识点,考查面广,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高三联考质量分析总结

高三联考质量分析总结

.三〔 1 〕班 10 月联考质量分析王陈馨 8 袁瑜璠 6谭亦婷 37王鸿烨 10黄金晶 22郭莹月 13601/8606/6568/37600/10581/22590/13115/40120/9119/14118/20106/235110/132146/6150/1146/6129/76146/6142/15126/49135/12124/61131/24130/32133/1470/250/13953/10864/954/9062/1972/1376/364/10172/1363/11672/1372/9075/4562/28786/382/971/112一、持续下滑趋势1、近4 次班级考试站位高二下期末前7 :1 、3、4 、7九月起点前 9:5、6、7、8十月联考前 9:3、811 月联考前 9:6、82、顶尖层王陈馨: 1—6—3 -8袁瑜璠: 3—7— 12-6 王鸿烨: 5—5— 13-10 谭亦婷: 4— 10— 13-37黄金晶: 19--15—31-22 郭莹月: 20— 15—40--13学科符合:语 1-1,数 4-4,英 0,政治 3-2,历 5-1,地 2-1总分上线:语、政、地浮现断崖式下降,学科上线率偏低3、原因分析:①班级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工作有待进一步细化、实化②顶尖层跟踪指导纠偏效果不明显,某些学科不进反退;③轻蔑了流感的破坏性,顶尖层基本被感染,半数同学无法正常复习应考,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发挥;④二、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有:〔1〕紧迫感不强,时间规划有漏洞<2>做完综合磨合和数学磨合后与各科周练后 ,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关注不够 ,难以做到"题无二错〞 .〔3〕基础知识不够系统全面,基础思量能力、常识有缺陷,对错题过程分析、思路方法总结的少.三、措施1、迅速稳定军心,提振士气,淡化失利氛围,强化备考实效.名 分 名 次 数 次 756 19 3 1 37421 5 5432 13分数1251162 316 131 118 40分 名数 次8592 7 3 171 4 90分 名 数 次 14715 193 64 6分数652分数 140分数80项目目标分 二上末二下中二下末9 起点10 七校11 两校名次 前2 421 6 3 8名次5261 9 6 49王陈馨名 次##2 、 向二班学习,班级工作力争"严、细、实、活〞 .3、要求学生每一节课、每一份练习、每一次考试,都要有目标、有思量,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 和做法,树立学科霸气,敢和老师"叫板〞 . 3、提高符合率,寻觅增分点.4、科任教师精诚团结,树立"一盘棋〞意识.老师分析原则:找问题,定目标,鼓干劲,环绕核心层同学不动摇.一步一个脚印,细致谋划阶段目标,不好高务远,不急躁冒进.从试卷源头入手,剖析解题习惯,与时纠正不良应试习惯; 从答题卡入手,找准增分点,抓好每一 题、每一考.严格落实.语文:选择题丢分原因多样:①以材料理解为主——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②文学常识落实确实不到位——每天记,不仅记,而且要记准,时常回顾③训练不够,反思更是不足,不太愿意看错题,很少回头分析错误选项,有心理障碍客观题:①文言翻译平时未认真落实,历史常识缺乏——训练②古诗见少难理解——多看③作文平时疏于积累,周记本已很久没碰,写不出来像严和雷那样的有深厚文学素质的文字——借鉴揣摩, 阅读提升数学:①近期对错题整理不到位——养成固定习惯②平时周练反思不到位——态度端正③思维不严密,过程不严谨——注重解题思路验证英语:阅读:①文章题设细节把握不足②过于机械对照原文③平时没与时重视〔重心在完型〕④周练问题没认真对待, 请老师放心完形:语感——多读地道外国文章语法:深刻自我检讨,平时没认真严格落实,今后将严格要求自己字体:两个星期后请老师审查政治:大题:①对重点的表述废话多、重复多、不精准,花费太多时间,影响后面的题目②对经济生活的大题,见少不知如何下笔;与材料对应的知识体系尚未建立.选择题:①最近在哲学问题特别是的话的原理上犯错;②政治生活主体群体;③经济材料的理解问题;历史:选择题:①低级错误②知识点没落实透彻③ 课本知识松懈大题:①比较异同问题②对材料信息的提取、概括、归纳问题③选做题平时只训练一种,课后仅看一遍其他的,不敢选,也没有时间去看其他的题④史论结合题常犯审题问题,思维放不开,角度不全面.地理:①考试心态问题②知识点基础薄弱③对材料的信息把握不全〔断层、冬不结冰〕④平时对积累本落实不够,处于真空状态⑤地图空间定位## 项目目标分二上末二下中二下末9 起点10 七校11 两校分数650名次前321037126分数125名次198493309分数150名次1313134421分数145名次15151961312分数806234919139分数70名次1348221481033分数80名次156184445语文:①选择题错太多②文言翻译③作文失分多④字迹不工整数学:①写题速度不够快②思维不完整,解答过程不够严谨英语:①听力〔最近每次听都会出错〕②词汇积累少,常见词意思了解不全面③作文言语贫瘠④完形、改错失分多⑤语法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熟练政治:①选择题失分多②大题一塌胡涂③未弄清"发展路径〞是哲学知识④没有深入挖掘课本知识,基础不厚实⑤写题速度慢,做大题花费时间太多抽课外时间限时训练选择题时常回顾错题本,培养语感分析衡中作文的结构、言语时常在课间练字限时训练与标准答案对照寻觅不足之处加强训练回顾积累本平时写作文要得使用高级词汇刷题并积累系统回顾语法知识写题过程中要加强反思平时多背一些答案背书时要勤思量限时训练袁瑜璠名次分数1273611141314514分数75107497119108分数80名次1801264217117287分数75名次4135215142101分数145分数652 分数150项目目标分二上末二下中二下末9 起点10 七校11 两校名次9202491061 名次819461337名次12986186谭亦婷名次名次##历史:①选择题:自己做题时分析思路不正确,有时凭感觉写题②解答题:开放式大题向来做不好,选做题失分多③时间紧,来不与深入思量④字迹差措施:①多与老师交流,注意把老师分析思路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发现不足②熟记课本,把书本啃透彻③扩大阅读面④刷题练写感⑤分析总结开放式大题地理:①选择题失分多〔概念不清晰,真的不会写〕②大题专业术语缺乏③材料##息未充分利用④答题思路不完整〔如分析题要答利弊〕积累背诵答案刷题扩大知识面分数 76名次11 28 9 22 47 9名 分数次前3 9 5 5 5 13 10分数80名 次61 16 13 1 195 3分 名数 次763 5 6 174 13分数128分数 145分数 140项目目标分二上末 二下中二下末 9 起点10 七校11 两校名 次19 5 49 11 1 20名 次39 1 8 4 10 24名次42 74 26 49 71 76王鸿烨645##语文 问题:①选择题正确率不高;②诗词赏析、文言;③作文平淡 措施:①保持题量和手感;②认真分析选项;③积累作文 数学 措施:①问题考虑全面,保持题量,注重细节 英语 问题:①语感不够;②阅读措施:①每天语法题;②一周 2 套试卷;③积累作文历史问题:①选择题有时对,有时错;②大题瞎写的,想到什么是什么措施:①弄清思路;②练习大题,多分析答案政治问题:①选择题时错误敏感度不高;②大题有的不会,有的废话 措施:①每天练习选择题;②多背书,记清晰;③分析大题 地理问题:①选择题真不确定;②大题思路不完整 措施:①练习选择题;②完善大题模板语文:①选择题错误太多,容易想偏想复杂,错点已经划下来,但还是错选②文言没有子细分析, 以致主语判断错误③古诗句的修辞未分析正确措施:①不忽视语文日常练习,练题感②注重作文日常积累③抽空回顾积累数学:①对基础知识落实不够,概率、逻辑等方法有问题②对讲过的知识回顾不够,不能学以致用措施:①坚定信心,调整心态②加大练习量,与时总结反思③坚固基础,再梳理一遍课本,把基本方法掌握英语:①听力有些词不熟悉,听懂了没选对②阅读理解偏差,完形思量偏差③改错细节没把握好措施:①练习英语听力多听多读②总结易错知识点③多分析长句、复句历史:①选择题有知识点没掌握,绝对客观的知识点不坚固②主观题,时间不够,来不与思量下笔就答不对答不全③开放式题思维角度不够措施:①多做题,练手感②多积累,储备学术语言和思路③多总结,思维角度政治:①选择题错3 个,对政治生活板块认识不足②大题没答对点措施:①整理归纳,课本中的特定句子、绝对性语言②熟悉课本语言、知识点,注重理解地理:①选择题有的概念没弄清②大题中一些思路欠缺, 以致答多分少措施:①加强练习,限时训练,练速度、准确率②大题也动手做,积累思路,答题套路##项目目标分 二上末 二下中 二下末 9 起点10 七校11 两校分数655名 次 410 9 19 15 31 22分数1305 31 91 40 30 235分数150名 次514 26 18 90 6分数140名次61 26 109 137 51 32分数75107 10 92 73 111 90分名次数75111 10 8 82 21 116分数 85 名次28 34 3 3 14 9语文 问题:①选择题错太多,而且几乎是全方位无死角地错②迟迟进入不了状态,甚至先写作文,再写前面的措施:①选择题加大训练量,不可因某一次的成绩而大喜大悲②考前十五分钟用于调整状态,再也不急于复习哪一个知识点数学问题:思量得不全面,思维不严谨措施:平时严格要求,不把小错放任成大错名次名次 黄金晶分数125337874727212132 分数140名次3920130747714分数751903866121519分数645 名次前5271441154013分数80名次8122972195112分数75名次52740486813分数150项目目标分二上末二下中二下末9 起点10 七校11 两校名次10 35 40 19 62 15郭莹月名次名次##英语问题:①对文章内容情感的把握〔完形〕②对时态的揣摩③单词记忆措施:①多读多记多体味②在复习中好好记诵单词、短语、句型政治问题:①内容背了,但是理解不够②审题、读材料有问题,总是偏措施:①认真听讲,多加思量②平时故意识的在审题上多思量,更细致历史问题:①时间不够,材料没看完就开始答题②抓不住题目的重点措施:①要控制时间,不要因为地、政不好做就多花时间②在寻常看课本的时候就多想一下这段话的重点是什么地理问题:①地理语言不丰富②掌握知识有些死板,缺乏灵便与变通③思维不够灵便,有的要点都没有考虑到措施:①多读多记,平时故意识地积累②练习从不同角度看问题③多训练,开阔视野语文:问题:做选择题不细致,平时积累太少措施:强化训练,在本子上多积累、多回顾数学:问题:轻蔑了简单题措施:保持严谨塌实态度英语:问题:听力问题较大,单词形式错误措施:听力多听多读,基础知识平时注重落实政治:问题:大题不完善措施:多积累高考题答题思路、步骤历史:问题:论述题审题有问题措施:对于不常见的题型多总结地理:问题:自然地理现象的原因分析不全面措施:加强自然地理原理类分析训练,多背。

高三年级第二次全市联考化学成绩分析报告

高三年级第二次全市联考化学成绩分析报告

2020年全市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质量分析一、与全市同类成绩相比较:(一)一分三率对比:(二)小题平均分对比:(三)优秀学生对比:二、试卷分析:1.试卷总体印象从总体来看,试卷难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对学生双基的考查,同时设置部分题目提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区分度。

化学试题的整体结构没有变化,I卷选择题的考查仍然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 II卷非选择题题目基本采用的都是学生熟悉的知识模块及知识背景为载体进行考查,重视考察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加大了对图表、图像内容的考查和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在题型上注重了试题的新颖度和对考点的要求、选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处在复习现阶段的学生有很好的考查效果。

2.试卷结构(1)试卷考查内容分值比例合理,从试题分值分布状况来看,必修和选修模块的比例分配合理。

从考点的教材分布来看,遵循考纲中规定的考查范围,兼顾了必修、选修各模块的比例,其中必修I元素化合物知识、必修Ⅱ元素周期表和律、有机化合物知识及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所涉及的知识考点最多,但整体上呈现相对均匀性。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到《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内容。

(2)试卷侧重对各种能力的考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生产、生活、环境等问题。

如选择题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第8题考查有机;对实验装置、现象、结论及性质的掌握和应用,如第9题考查实验;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复述、再现和辨认的能力,如第10、11、12、13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元素化合物、电化学基础、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基础知识的应用。

II卷中着重考查从试题中提取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图表、图形的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储存能力,如27题中利用图形计算平衡常数,26题中利用图表分析趁热过滤的原因。

28题利用实验装置图考查实验相关知识。

(3)从试题难度及分布看,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大部分试题与课堂教学较为贴近,选择题的难度并不大,但知识点考察灵活,最后三个设置难度的选择题题目的考查采用高考考查特点:高起点、低落点。

高中语文联考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联考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联考质量分析报告【高中语文联考质量分析报告】尊敬的各位校领导、语文教师和家长们:大家好!我是某某中学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今天很荣幸向大家汇报我校参加的高中语文联考质量分析情况。

一、学科特点分析高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特点和考试内容较为丰富。

在我校语文课程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科素养培养。

在评价体系上,我们突出重点,注重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思维,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评价文本。

二、考试形式分析本次高中语文联考采用了闭卷形式,试卷设计包括选择题、阅读题和作文题。

其中,选择题为主要考察学生对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阅读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文本解读和批判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各类文本中获取信息,并提炼并运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中;作文题根据题材和要求不同,分为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重点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

整个试卷形式丰富,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三、分数分布分析根据初步统计,本次高中语文联考各个年级的平均分和分数分布情况大致如下:高一年级:平均分为XX,分数分布较为集中,高分段占比较多,距离优秀分数线较近;高二年级:平均分为XX,分数分布相对均匀,高分段和低分段的人数比较接近;高三年级:平均分为XX,分数分布较为分散,低分段和高分段的人数较多。

通过对高中语文联考的分数分布情况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各个年级中,高分段的学生相对较多,但低分段的学生也不容忽视。

这表明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提高整体水平的同时,也要关注学困生的个别辅导。

四、试卷质量分析从试卷质量的角度来看,本次高中语文联考试卷整体内容合理、难度适中。

选择题既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也考查了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阅读题注重文本的解读和思辨,题目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较好地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理性分析寻求突破——宁远县20XX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月20-21日,我市举行了20XX届全市高三第一次联考,我县一、二、三中和舜德学校的高三年级共2707人参考,其中文科考生776人,占28.67%,理科考生1931人,占71.33%。

为保证此次考试的可信度,各校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作了周密的准备和安排,在高三部分教师赴长沙出席“20XX年新课程全国卷高考备考复习研讨会”的情况下,各校考试秩序井然。

市教科院巡视组对我县各校的考纪考风给予了充分肯定。

、亮点分析、一中文科学生陈兰姣以559分的优异成绩列全市文科第9名,谢望望同学以556分的成绩列第13名,这是我县近些年来文科的最好名次。

、一中理科学生谢永林同学以628.5分排全市第15名,此外,一中还有欧徐利等4名理科尖子生因赴长沙参考全国物理竞赛而未参加此次联考。

、我县应届生模拟二本上线人数比上届第一次联考增加158人,其中一中增加139人、二中增加17人、三中增加7人。

、学生质量明显提升,全县一本总数为188人,比上届第一次联考增加77人,特别是一中一本总数由上届的83人,上升到本次的161人。

、位置分析次联考因部分县(区)的补习学校未参考,难以通过有限的数据对各县(区)所处的位置作出准确的评判。

将我县的四所高中与全市同类学校作对比,可看出各校所处的位置,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中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以538人的上线人数昂首进入省示范性学校的第一方阵,因被过大的学生基数所拖累,上线率仍未达到全市同类学校的平均水平。

提高招生门坎,严格控制招生人数是提高上线率的正道。

与祁阳一中相比,宁远一中文科的提质增效显得格外迫切。

二中在11所市示范性学校中处于中上水平,其17.23%的上线率居第三位。

三中无论是上线人数还是上线率,都处于市示范性学校的中下水平,特别是其文科上线人数有迅速“归零”的危险,文科教学急待加强。

3:舜德学校与普通高中上线人数比较在参考的6所普通高中中,舜德学校应届生以14.01%的上线率处在第一的位置。

高三物理联考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物理联考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物理联考质量分析报告高三物理联考质量分析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物理教师,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学校高三物理联考的质量分析情况。

首先,我将对本次物理联考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本次考试共有450名学生参加,其中350人是高三学生,其他100人是高二学生。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有试题三部分,即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整体而言,考试难度适中,与高考要求相符。

但需要指出的是,考试时间相对较长,对学生的耐心和速度有一定的考验。

接下来,我将对本次联考各个部分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部分共有40道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题目设计上,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旨在考察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选择题整体难度适中,但发现部分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够准确,导致选错选项的情况较多。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复习,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题意理解能力。

其次是填空题部分。

填空题部分共有20道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填空题在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也重点考察学生对物理公式的运用能力。

填空题整体难度适中,但发现部分学生在填空过程中,没有确定好变量的含义,导致答错的情况较多。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注重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最后是计算题部分。

计算题部分共有5道大题,每题20分,共计100分。

计算题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的同时,也重点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计算题整体难度适中,但发现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正确分析问题,导致答案错误的情况较多。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问题分析能力,并注重实际问题的应用。

除了以上分析之外,我们也注意到了其他一些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不够重视,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

其次是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对题意理解不够准确,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信心落实细节成就理想——高三年级联考质量分析报告同学们、老师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联考质量分析大会,再次奏响迎战高考的军歌,旨在动员全体高三师生和衷共济,拼搏进取,扬起自信的风帆,再铸辉煌。

各位老师、同学们,2009年高考已进入一百天倒计时状态,一轮复习也已全面展开。

可以说,这个阶段复习的成败将关系到每一位同学的进步、关系到我们的高考成绩。

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起来,立即行动起来,全身心投入到后期复习中去。

一、联考数据分析成绩的取得是同学们咬住目标、坚定信心、勤奋刻苦、顽强拼搏的结果;是老师们为了每位同学的发展而辛勤耕耘、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结果;是每个班级狠抓常规管理,强化学风建设的结果;是年级部开拓创新、排难奋进的结果。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直面存在的问题。

二、各科情况通报语文:经过前面一个阶段复习,同学们在客观题解答上有了明显提高。

现就第本次次联考出现的较突出的、有共性的问题作简要分析:1.文言文的翻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答题时“意译”为主,只译出了大概的意思。

比如“君孰与不足”中“不足”这是一个的分点,有的学生前面一句“百姓既足”中的“足”翻译出了是“富足”,在这一句中却没翻译直接译为“贫困”,甚至有同学直接写“不足”。

翻译题一定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要字字落实,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阅卷的时候是在字字落实上按点给分。

第二,翻译时,没有统观语言环境、没有结合整个文言文语段,而是把要求翻译的句子独立于文本之外进行翻译。

比如“诚使人君不归”中“诚使”都是表示假设的词语,这在课本中也出现过很多次,但有些同学把“诚”译为“确实”,还有一部分同学把“使”译为“使”“让”等。

造成此处失分的原因就是没有认真揣摩此句的说话对象。

文言文翻译一定要结合整个语言环境,认真揣摩推敲。

2.作文分析:这次考的是材料作文,同学们出现的最大问题是审题不准,所以偏题跑题的同学比较多。

就其错误类型来说,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能整体把握材料,断章取义。

有的同学只注意材料的前半部分,写成“超越自我”“追求梦想”“丢掉束缚”等,这样审题的同学占的比例不小。

还有的只注意下半部分,将主题确定为“不要向生活屈服”“积极丢掉束缚”等,这反映出同学们在身审题上还差些功夫,今后要注意。

其次,同学们选择的文体主要是记叙与议论。

记叙文的最大问题没有波澜,没有矛盾冲突,甚至没有情节,太平淡,形象不丰满,不鲜活。

议论文高二一年都在练习,写作方法基本都掌握了。

大部分同学的问题在于段落与段落之间,尤其是论据与论据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一个论据写完直接进行下一个。

从而使文章读起来衔接不自然,没有作者的思想流程,没有整体感,只像是在罗列。

再次,大搞“三段论”,不按议论文的要求来。

许多同学在论证时,总是举几个例子了事,不注意叙述与议论、详略的结合。

在论证方法上,还是显得单调,不能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呈现死板、机械、简单的特点。

最后,本次作文学错别字的同学较以前少些,这可能与我们在字词上的复习有关。

数学:一、解题格式不规范,表述上出现问题,象21题中第(2)问要注意对 a 分类讨论。

这就要求我们要自我加强规范化要求,要注意老师板演题目的解题格式和课本、教辅资料上例题的解题过程;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保证会做的题拿满分,不会做的题目能得分。

二、做题速度慢,不能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

运算能力差,一步出错,后面全错,这个问题体现在各个题目中。

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应加强训练强度,提高解题速度,才能在考试中有大量的时间做后面的解答题,把平时作业、限时训练和周日综合训练都当做高考来对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三、思维能力欠缺,遇到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性情烦躁,思维混乱。

象20、21、22题的第二问,很多同学见到难题后没有信心和耐心,直接选择放弃。

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树立信心,要克服心理障碍,要敢于尝试。

要加强思维的严密性训练,注意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解题方法的适用范围。

认真做好知识的归纳和整理,错题的改正与反思。

有了经验的积累,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英语:本次考试暴露出了学生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基础不够扎实,集中反映在单词拼写上。

单词拼写是本卷中得分率最低的题,平均分在五分左右(满分十分)。

学生要么把单词忘得干干净净,要么不能辨析词义,想当然的成分太严重。

这和平时学生不动手翻工具书有一定关系,缺乏思考,学习比较被动。

另外,学生的阅读失分也比较严重,不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练习的机会较少。

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加大单词拼写练习力度,利用零散时间背高考词汇,并掌握单词的适当形式。

由于阅读所占比重较大,多做阅读理解也是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从而增强语感和扩大词汇量。

物理:本次考试的范围是整个力学部分,同学们在力学部分复习的时间已经将近3个月了,对物理运动的基本分析思路和方法已经熟练掌握,并且经过这一阶段的训练,综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从本次考试的结果分析,同学们对知识掌握的不错,综合问题有一定的得分能力,计算和实验显得有点欠缺。

存在的问题:1.审题不认真。

选择10题,学生非常熟悉本题考查的是人船模型,所以思维定势直接选答案,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导致“位移”概念不仔细丢失5分,年级正答率仅为16%。

2.实验不重视。

本次实验有三个读数,考查了对基本仪器的使用情况,同学们做的不好,游标卡尺不估读,螺旋测微器必须估读,刻度尺看好最小单位再读,这些已经很陌生,对有效数字的要求,很多同学一直在犹豫中间保留几位小数,应该是推导出表达式后,一起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实验的两个计算失分严重,计算题的公式推导能力较差,简单的左右相乘化简竟然也错,对公式的联立求解,甚至不敢计算。

4.过于急于求成。

物理的难点当然不是计算数字,而是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然后认真用数学表示你的想法。

有很多同学考试中心态不对,只想必须做完,急于给出结果,导致过程分析的不彻底,规律的选择忽略了条件,自认为怎样简单怎样算,或者自己熟悉什么就写什么。

比如16题,小木块在向右作匀减速运动,下面的模板向右作匀加速运动,中间要出现共速的瞬间,速度如何求,很多同学就用了最熟悉的方法:动量守恒。

目的是尽快求出速度即可,应经忽略了刚才的分析,地面有滑动摩擦力。

17题中A物体和B物体的轨迹都是抛物线,很多人就认为规律相同,忽略了A物体运动受支持力,但不做功,应定位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

5.物理过程应该有适当的文字叙述。

有个别同学认为既然只有物理方程有分值,那就只写方程就可以了。

其实适当的语言叙述既能告诉看卷人你要干什么又能提醒自己该干什么了,会比只罗列方程更准确。

有的必须用方程说明,不能用一段文字解释,17题中低2问,比较A物体和B物体的动量。

很多同学仅用文字说明也不可取,保留适当的文字,但不能仅用文字,平时大家要多注意。

对策:物理是练在平时,你既可以适当增加题量,增加自己的知识面,进而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达到统一知识多样化,最后达到深层次理解和熟练应用。

也可以适当有题量多思考,思考题目呈现知识的语言、方式、结合点,你的入题关键点,如何将综合题目细小化,变成一个一个你熟悉的小知识的,又如何建立这些知识的联系,最后各个方程逐一审核,书写的方式、计算的顺序,联立的过程等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方式。

化学: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注意知识的细节;2、审题不认真,不仔细;3、书写不规范,方程式不配平,卷面书写乱,随意性强,字迹潦草;4、答题时间分配不合理,最后一道大题又没答题的同学注意:1、课后及时回顾基础知识,勤总结勤反思;2、多注重书写,平时复习看笔记知识应落实在笔尖上;3、平时作业、限时训练注意规范书写,注意卷面的整齐干净生物:一、复习过的基础知识遗忘严重、做过的习题缺乏必要的重复和巩固,个别题甚至是刚刚练习过的,得分率也不高。

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一类计算题。

二、非选择题部分主要表现:一是一些基本知识性的内容学生答不全、答不准。

例如,关系细胞工程的一些内容。

二是实验性的试题学生理解题意有偏差,回答问题的角度有问题。

例如,影响光合作用因素(54题)和酶的问题(56题)。

下一阶段复习建议:一、对复习过的内容和做过的习题应该每周抽一定的时间进行回顾。

生物学科的知识点比较细碎,系统性又差,如果不及时重复,时间长了就又忘了。

而前面的内容又是后面的基础,过多的遗忘也会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复习。

二、生物学科是实验科学,是理科的科目,不是单纯记忆的学科。

实验的思想,理论,一定要深刻领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从以上分析的原因来看,考试失分的原因有多种,同学们最容易出现的“过失性错误”有:(1)涂卡错误,没按要求用黑色签字笔答题失分,答题区域安排出错,有的答案超出答题框外。

(2)试卷没有看完,导致漏答问题,不会的题没有做标记。

(3)审题不细,盲目答题,题时看错个别关键词、看漏个别关键字导致错选,如在做“下列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一类题目时,一时心急选了某个正确选项。

(4)书写不规范,推理不严密;计算能力太差,解题步骤不全;书写乱、潦草、层次不清,识别困难。

(5)语言表达不规范。

(6)考试心态浮躁,对于太简单的题目掉以轻心结果“大意失荆州”。

(7)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不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归纳强化不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到位,表现在学案中有关基础知识的内容不认真填写并记忆。

(8)应考经验不足。

有的同学时间分配不合理或时间观念不强,前松后紧,做后面大分值题时时间不充分,甚至做不完。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发现班级之间、学生之间的学科均分和门总分已拉开了越来越大的距离。

有的同学高三意识还不强,意志还不够坚韧,学习还不够投入,良好的习惯还不能很好的坚持。

特别是在关键的一轮复习期间,一些同学心浮气躁、心神不宁。

自习不专心的、搞小动作的、上课不与老师紧密配合的、上课不记笔记犯困的、课间吵闹的、不完成作业的、上课铃一响仍不能及时收心安静学习的、就寝违纪的、个别迟到的等,大有人在。

所有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每一位同学的高度警觉,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的高度关注。

月考只是高三的普通测试,切忌盲目乐观,自古骄兵多败绩,从来轻敌少成功,败得越惨,越甚骄傲。

每次考后,我们都要静下心来,坐定身子,投入到紧张的复习迎考中。

通过月考,你有什么经验与教训?你认为自己复习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你所在的班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你能为班级体做些什么?每个高三学生进入了中学阶段要完成的最后一个任务——高考,它是学生的选择也是这段追求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