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
2016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

2016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中西医科医疗质量安全培训计划2019年度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三)医院感染管理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2.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3.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5.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6.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完整版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完整版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主办科室:XXX血透中心培训时间:2017年5月11日培训主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主讲人:XXX培训对象:全科医护人员培训人数:6人地点: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本次培训的目的是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等级医院复评准备,真正实现持续质量改进,保障医疗安全。
针对本科人员进行针对性重点培训与教育,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承担起科室相关的职责,认真完成各项医疗服务,避免各种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主要内容记录:一、质量观念教育:1、就医观念:牢记“医院救治了病人,但病人养活了医院”这个观念。
2、质量观念:树立大质量观,要做到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满意度高,并得到社会的质量认可。
3、质量成本观念:树立以高质量、低成本求得最大利润的观念,重视医院经济运营。
4、全面质量管理观念:现代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体员工的事,医院各项工作、医疗质量贯穿到每个工作环节,落实到每一个人。
二、医德医风教育:医德医风教育的原则是坚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服务态度与质量为重点,致力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教育:1、《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
2、医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各级人员职责、各项医疗规章制度,以及落实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办法。
3、医疗技术操作规范。
四、质量控制教育:1、质量意识培养:医院的质量是由个体质量构成的,个体质量的好坏决定着整体质量的效果。
2、控制方法教育:包括科室的质量控制点以及质量控制手段等。
3、质量考评与讲评:在了解掌握质量控制标准的基础上,定期进行质量讲评,通过目标管理实现引导式教育。
培训人员签名:XXX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与教育记录主办科室:医务科培训时间:2016年6月11日培训主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主讲专家:副主任医师XXX培训对象:院领导、职能部门、临床及医技科室负责人培训人数:64人地点:未提供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态度,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全年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西医科医疗质量安全培训计划2019年度一、需要改进的内容(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三)医院感染管理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2.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3.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5.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6.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引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标准,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二、培训目标1.了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医务人员对患者生命安全的责任;2.掌握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3.了解医疗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学会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和不良事件,提高医疗纠纷处理能力;5.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6.提高医务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医疗团队的管理。
三、培训内容1.医疗质量管理理论知识(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疗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3)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4)医疗质量评价和考核指标。
2.医疗风险管理理论知识(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疗风险的概念和分类;2)医疗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步骤;3)医疗风险防控措施和方法;4)医疗事故处理和纠纷调解。
3.医疗纠纷处理理论和技巧(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疗纠纷的分类和原因分析;2)医疗纠纷预防和化解的方法;3)医疗纠纷处理的程序和技巧;4)医疗纠纷调解和仲裁机制。
4.医务人员技术和服务意识提升(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2)医务人员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培养;3)医务人员对患者隐私和权益的保护。
5.医疗团队协作与管理(预计培训时间:2小时)1)医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作用;2)医疗团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医疗团队建设和激励机制。
四、培训方法和工具1.讲座式教学:通过专家的讲解,向参训人员传授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选择真实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分析,让参训人员学会从纠纷案例中总结经验,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3.角色扮演:根据培训内容设计不同情景和角色,让参训人员扮演医疗师、患者或亲属,体验不同角色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6)各级安全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并送检测结果。
(7)各临床医技部门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2.术语和定义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范围的疾病。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1)医务科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各临床医技部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对合同制、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
(3)各临床医技部门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3.职责
(1)院感科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含山县人民医院医院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主办科室医务科负责
人
培训时间地
点
培训主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教育
培训对象全体医务人员培训人数
本次培训目的:通过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训与教育,让医务人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疗质量意识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承担起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各自岗位的职责,从管理的概念上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实现科室的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等级医院的评审做准备,真正实现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培训人员签名:(详见签到表)。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培训记录

2017普外与烧伤外科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提高科室医师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维护医院及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确保医疗安全,促进医院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2016全年度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抽查相关人员知晓率达到100%。
三、培训内容:医疗卫生常用法律法规、医疗安全讲座。
以《执业医师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为主,每季度分别学习。
进行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医疗安全教育专题讲座。
分上下半年2次进行。
四、培训对象:全体员工五、培训时间:2016年1月至12月六、培训形式:以科室集体学习为主要形式,法律相关文件学习,医疗安全相关讲座PPT进行。
七、考试考核:全年培训结束后进行科室整体考核,以考试为主。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与培训记录
主办科室
医务科
负责人
培训时间
地 点
培训主题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教育
培训对象
全体医务人员
培人数
本次培训目的:通过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训与教育,让医务人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医疗质量意识和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承担起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各自岗位的职责,从管理的概念上来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实现科室的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迎接等级医院的评审做准备,真正实现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培训人员签名:(详见签到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科医疗质量安全培训计划
2019年度
一、需要改进的内容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医保患者自费<特殊>药品和器械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等);
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精神病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神、麻醉处方〉的合格率等);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项目是否完整;
(三)医院感染管理
1.各班职责落实情况;
2.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
3.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
4.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5.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6.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二、改进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
2.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
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
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
3.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进行质控,每周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进行质量检查一次,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半年总结一次,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4.每月组织进行“三基”培训,每季度组织技能操作考核。
5.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
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
6.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
每月进行业务学习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两次。
每月医疗质量控制培训内容
一月份:病历书写规范基本要求
二月份:三级查房制度
三月份:死亡病例讨论和疑难病例讨论
四月份:交接班制度
五月份:查对制度
六月份:会诊制度
七月份:知情谈话制度
八月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九月份:危急值报告制度
十月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十一月份;医院感染报告
十二月份:医院感染暴发的应急处理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2.制片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切片数量和质量。
3.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4.发报告时,查对单位。
(七)放射线科
1.检查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年龄、片号、部位、目的。
2.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八)理疗科及针灸室
1.各种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2.低频治疗时,并查对极性、电流量、次数。
3.高频治疗时,并检查体表、体内有无金属异常。
4.针刺治疗前,检查针的数量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九)供应室
1.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清洁度。
2.发器械包时,查对名称、消毒日期。
3.收器械包时,查对数量、质量、清洁处理情况。
(十)特殊检查室
(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基础代谢等)
1.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2.诊断时,查对姓名、编号、临床诊断、检查结果。
3.发报告时查对科别、病房。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