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知识点教学PPT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历史《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1

钱乘旦2019年11月1日在“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中西对话学术论坛上做了“文明的多样性与各国发展的不同道路”的报告。
任务1:结合教材第一课第二子目内容(P3-6页),指出地图上标示的是何种文明,并绘制表格,归纳不同文明的表现,寻找不同文明
之间的共性。 时间:2019年11月10号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一个考古爱好者
梦想启航——探秘多样性早期文明
我 梦回现实——文明之火在现代延续
梦想启航——探秘多样性早期文明
有 在现代化进程中成就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几乎都是古老文明的核心区: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埃及、伊朗……经过一百多年
的努力,这些国家找到了自我,恢复了信心,古老的文明获得了新生。
一 梦想启航——探秘多样性早期文明
洪水与方舟传说;60进位制 等级
国家形成;种姓制度;佛教
文字
城邦国家;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辉煌的文化
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文明的要素是什么?
走进五千年良渚文明……
时间:2019年11月10号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良渚古城遗址
发达的水路系统 城墙遗址
宫殿遗址 等级墓葬
符号文字
象征权力的玉琮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的共性。
梦任想务启 1:航结—代合—教世探材秘界第多一样:课性第追早二期寻子文目明西内容方(文P3-6明页)之,指源出》地图上标示的是将何种士文国明,葬并绘礼制上表格的,归讲纳话不同》文明的表现,寻找不同文明
之间的共性。
——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文明
探究3:信仰的多元化 ——古中国文明和古印度文明
儒
佛
的共性。
古代丝绸之路
和谐共生的中国古代
华 —任—务[1古:希结腊合]伯教里材克第利一《课在第阵二亡子将目士内国容葬(礼P3上-6页的)讲,话指》出地图上标示的是何种文明,并绘制表格,哲归学纳不思同想文明的表现,寻找不同文明
任务1:结合教材第一课第二子目内容(P3-6页),指出地图上标示的是何种文明,并绘制表格,归纳不同文明的表现,寻找不同文明
之间的共性。 时间:2019年11月10号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一个考古爱好者
梦想启航——探秘多样性早期文明
我 梦回现实——文明之火在现代延续
梦想启航——探秘多样性早期文明
有 在现代化进程中成就最大、最引人注目的,几乎都是古老文明的核心区: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埃及、伊朗……经过一百多年
的努力,这些国家找到了自我,恢复了信心,古老的文明获得了新生。
一 梦想启航——探秘多样性早期文明
洪水与方舟传说;60进位制 等级
国家形成;种姓制度;佛教
文字
城邦国家;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辉煌的文化
问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共性?文明的要素是什么?
走进五千年良渚文明……
时间:2019年11月10号 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良渚古城遗址
发达的水路系统 城墙遗址
宫殿遗址 等级墓葬
符号文字
象征权力的玉琮 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的共性。
梦任想务启 1:航结—代合—教世探材秘界第多一样:课性第追早二期寻子文目明西内容方(文P3-6明页)之,指源出》地图上标示的是将何种士文国明,葬并绘礼制上表格的,归讲纳话不同》文明的表现,寻找不同文明
之间的共性。
——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文明
探究3:信仰的多元化 ——古中国文明和古印度文明
儒
佛
的共性。
古代丝绸之路
和谐共生的中国古代
华 —任—务[1古:希结腊合]伯教里材克第利一《课在第阵二亡子将目士内国容葬(礼P3上-6页的)讲,话指》出地图上标示的是何种文明,并绘制表格,哲归学纳不思同想文明的表现,寻找不同文明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

大409西20°洋
非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河洲
不列颠洲高 卢
海古代两河流域文
古文明发源地
公元前4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3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1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文明区 洲界
古希腊文明 约BC800 年
海腓尼 明约BC4000年
比利
盘普
伯
洲
距今数千年的人类最早的各大文明的发展 情况,可以根据技术革新、地理环境和经济组 织加以分析。虽然这些因素对了解过去是极为 重要的,但对于了解古代人本身——他们是如 何看待生与死,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却用处甚微、每一较重要的古代文明,无 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克里特、印度河流 域的文明;还是黄河流域的文明,都有独特的 人生观和实践其人生观的生活方式。古人的这 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通过艺术、哲学、文学和 法律表现出来时,亦呈现了各自的实质和特色。其中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因为诞生在大河流域,也称为大河文 明。
大清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文明启程,感知务元
文明区域
文明重要成果
代表古国
大 河 文 明
可 文河河、明)域可、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 制、太阴历、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法老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要权力、丰富多彩的神话种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数学)、莎草纸
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城市出现、阶级产生、国家形成、文字出现。
、文明诞生的条件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较报法一级,针动方
A GLOBALHISTORY
国家诞生后,为了记事 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文字的出现也大大加快了人 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因为,人们思想的传播、交流、积 累都与文字记录相关。人类 文字记录方式的变化是社会 发展进步的产物。思考:那么文字是 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吗?
非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河洲
不列颠洲高 卢
海古代两河流域文
古文明发源地
公元前4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3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1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文明区 洲界
古希腊文明 约BC800 年
海腓尼 明约BC4000年
比利
盘普
伯
洲
距今数千年的人类最早的各大文明的发展 情况,可以根据技术革新、地理环境和经济组 织加以分析。虽然这些因素对了解过去是极为 重要的,但对于了解古代人本身——他们是如 何看待生与死,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却用处甚微、每一较重要的古代文明,无 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克里特、印度河流 域的文明;还是黄河流域的文明,都有独特的 人生观和实践其人生观的生活方式。古人的这 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通过艺术、哲学、文学和 法律表现出来时,亦呈现了各自的实质和特色。其中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因为诞生在大河流域,也称为大河文 明。
大清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文明启程,感知务元
文明区域
文明重要成果
代表古国
大 河 文 明
可 文河河、明)域可、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 制、太阴历、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法老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要权力、丰富多彩的神话种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数学)、莎草纸
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城市出现、阶级产生、国家形成、文字出现。
、文明诞生的条件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较报法一级,针动方
A GLOBALHISTORY
国家诞生后,为了记事 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文字的出现也大大加快了人 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因为,人们思想的传播、交流、积 累都与文字记录相关。人类 文字记录方式的变化是社会 发展进步的产物。思考:那么文字是 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吗?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上下埃及统一之后,埃及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即所谓的早王朝时代...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些 早期的国家社会组织与机构。国家最高领导者是 国王,国王之下最高的官员被称为财政大臣。中 央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被称为“王之屋”,意思 为“王室命令的秘密之主”,它通常由国王亲自 主持。地方政府则主要是以诺姆(州)的形式来 进行统治。但是很显然,早王朝时期的埃及并非 一个成熟的君主集权制国家,此时的国王也许还 没有绝对的君主专制权力。
第一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文明的产生
1、文明的内涵
...“文明是什么”的问题核心。我建议把它界定为一种互动关系:是人 对自然环境的关系,出于人类想使自然符合自己需求的冲动,而改造自 然环境。我所说的“文明”就是指在这种关系之中的社会。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文明:文化、野心,以及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
一、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古埃及文明
文明 进程
埃及文明兴起 (前3500年左右)
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前3100年)
政治 文明
最高统治者称法老,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 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 要的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通常具有5个头衔:荷鲁斯、涅布提、 金荷鲁斯、尼苏毕特、拉之子。拉之子头衔最早从第 5王朝开始使用,一直延伸到希腊、罗马统治埃及时 期。拉之子头衔说明了国王的权力来自太阳神拉,它 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关系。
一、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古埃及文明
自然 环境
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 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埃及 地势南高北低,因此自古以来,埃及在地理上就分为上埃及、下 埃及两部分。大抵以开罗南部为界,向南直到尼罗河第一瀑布为 上埃及,以北为下埃及。在上埃及除中间的尼罗河谷地外,东西 两侧峭壁对峙,峭壁之外是广袤的沙漠。下埃及则是地势低平的 尼罗河三角洲地带,土壤肥沃。因此,尼罗河和沙漠构成了埃及 的主要地貌特征。埃及地形可以分为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西部 沙漠、东部沙漠、西奈半岛4个自然区。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3、古印度文明 (1)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3千纪, 古印度文明诞生
◆公元前6世纪,恒河 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3、古印度文明
(2)政治:种姓制度
“当他们分割普 鲁沙时,其口为婆 罗门,由其双臂造 成罗惹尼耶(刹帝 利),其双腿变成吠 舍,从其双脚生出 首陀罗。”
——崔连仲等选译《古 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 史料选辑》
③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
④法典明显保护贵族利益,存在严重阶级歧视,是不平等的,
⑤古巴比伦王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知识拓展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 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 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 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 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 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4、古希腊文明 (3)文化:
①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 “史学之父”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 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问题探究一:完成表格,分析人类文明出现的共同特征;思考文明的标志是什么?
类型
①《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②佛教产生;
③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 “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8张PPT)

(1)国家的含义 国——國——或——域
“國,邦也,从口从或” “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说文解字》 国:原为执戈以保卫城邑 防御性城址:战争对抗 防洪性城址:治水社会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2)国家产生的条件
山西陶寺遗址的实景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6)礼乐制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7)井田制
02
04
01
03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 土地制度,起源于商, 兴盛于西周。
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 主要使用木、石、骨、 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 蚌等材质的工具,青 种类较多,技艺精湛 铜农具极少。
原始社会
母系氏 父系:贫富私
族
有阶级
世袭制
甲骨文(商朝的历史 是“信史”);阴历;
奴隶社会
过渡社会
内外服制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礼崩乐坏
三皇五帝 启;桀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打磨)
元谋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龙山 河姆渡 红山 大汶口 良渚
夏(二里头)
汤;纣(炮烙之刑)
武王;厉王;幽王 平王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國,邦也,从口从或” “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说文解字》 国:原为执戈以保卫城邑 防御性城址:战争对抗 防洪性城址:治水社会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2)国家产生的条件
山西陶寺遗址的实景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6)礼乐制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7)井田制
02
04
01
03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 土地制度,起源于商, 兴盛于西周。
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 主要使用木、石、骨、 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 蚌等材质的工具,青 种类较多,技艺精湛 铜农具极少。
原始社会
母系氏 父系:贫富私
族
有阶级
世袭制
甲骨文(商朝的历史 是“信史”);阴历;
奴隶社会
过渡社会
内外服制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礼崩乐坏
三皇五帝 启;桀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打磨)
元谋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龙山 河姆渡 红山 大汶口 良渚
夏(二里头)
汤;纣(炮烙之刑)
武王;厉王;幽王 平王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第1课 文明的产生和早期国家(课件ppt)

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根据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明产生于哪个社会呢?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过程: 1. 原始社会早期以采集及狩猎为主,
处于母系社会时期,实行原始的 公有制,没有阶级差别。
新知讲解
2.原始农业的出现。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种 植农作物,饲养家畜, 过定居生活,出现了聚 落。
太好啦!咱把 打的猎物也驯 养起来!我是 大力士,需要 我的时候来啦
!
亲爱的,我们 把采集的种子 种到地里,这 样就不到处出
采集啦。
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
新知讲解
3.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
农耕畜牧产生
手工业的出现
第一次分工
第二次分工
商业的出现 第三次分工
4、国家的产生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文字的出现。
社会分工 社会分化 国家
夏启开创剩世余产品 袭制 阶级
2、古埃及文明:
(1)天文学
文 明
(2)数学
成
就
(3)象形文字
(4)医学 (5)建筑
太阳历
用10进制记数法,能计算一 些图形的面积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制作木乃伊,知道解剖学的知识,懂得了 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 治病。
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象形文字 太阳历
胡夫金字塔 莎草纸
3、古印度文明
时 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 种 族: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 盛时期。
阿育王
雅利安人入侵
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
根据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明产生于哪个社会呢?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过程: 1. 原始社会早期以采集及狩猎为主,
处于母系社会时期,实行原始的 公有制,没有阶级差别。
新知讲解
2.原始农业的出现。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种 植农作物,饲养家畜, 过定居生活,出现了聚 落。
太好啦!咱把 打的猎物也驯 养起来!我是 大力士,需要 我的时候来啦
!
亲爱的,我们 把采集的种子 种到地里,这 样就不到处出
采集啦。
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
新知讲解
3.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
农耕畜牧产生
手工业的出现
第一次分工
第二次分工
商业的出现 第三次分工
4、国家的产生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文字的出现。
社会分工 社会分化 国家
夏启开创剩世余产品 袭制 阶级
2、古埃及文明:
(1)天文学
文 明
(2)数学
成
就
(3)象形文字
(4)医学 (5)建筑
太阳历
用10进制记数法,能计算一 些图形的面积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制作木乃伊,知道解剖学的知识,懂得了 血液循环与心脏跳动的关系,并开始分科 治病。
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象形文字 太阳历
胡夫金字塔 莎草纸
3、古印度文明
时 间:公元前1500年左右; 种 族:雅利安人; 孔雀王朝:古代印度文明的鼎 盛时期。
阿育王
雅利安人入侵
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45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史实及其影响,从 1.知道早期人类文
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明的产生。
2.结合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及文化成就,从史料实 2.了解各文明古国
证的角度认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发展的不同特点,
【特别提示】《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特点及地位 1.内容 (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王国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 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3)经济领域: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 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③ 文 化 科 技 : 西 亚 的 __楔__形__文__字____ 是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文 字 , 《__吉__尔__伽__美__什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 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__方__舟____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 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图解历史】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概况 (1)诞生区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 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___爱__琴__海___地区。 (2)发展状况: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 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3) 特 征 : 古 代 各 个 文 明 基 本 独 立 发 展 ,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___多__元___ 特 征。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史实及其影响,从 1.知道早期人类文
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明的产生。
2.结合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及文化成就,从史料实 2.了解各文明古国
证的角度认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发展的不同特点,
【特别提示】《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特点及地位 1.内容 (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王国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 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3)经济领域: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 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③ 文 化 科 技 : 西 亚 的 __楔__形__文__字____ 是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文 字 , 《__吉__尔__伽__美__什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 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__方__舟____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 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图解历史】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概况 (1)诞生区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 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___爱__琴__海___地区。 (2)发展状况: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 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3) 特 征 : 古 代 各 个 文 明 基 本 独 立 发 展 ,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___多__元___ 特 征。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31张)

文明本质含 义意为一种 先进的社会 和文化发展 状态以及到 达这一状态 的过程
探究一:为什么农耕畜牧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采 集 狩 猎
印尼苏拉威西岛壁画
对大自然的 索取
移居
农 耕 畜 牧
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壁画
生产、生活 方式的转变
对大自然的 改造
定居
文明是如何产生的?
生产
生产
技术
工具 生产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目标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 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 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一、旭日初升:文明的滥觞 二、灿若繁星:文明的多彩 三、星月交辉:文明的启迪
01
旭日初升 文明的滥觞
如何理解[文明]的含义?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一般意义
历史学领域 泛指原始社会之后的漫长历史阶段。“文明”与
如何认识和评价种姓制度?
失落世界:印度河文明之古印度
约前3千年 早期铭文
独角兽印章
婆罗门教
释迦摩尼像
史诗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健陀罗艺术雕像
约前4千年 胸针
印度河陶器及纹饰
失落世界:印度河文明之古印度
婆罗门教
释迦摩尼像
约前3千年 早期铭文
史诗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独角兽印章
健陀罗艺术雕像
摩亨佐·达罗遗址
哈拉帕遗址
失落世界:印度河文明之古印度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 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其双腿变 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崔连伸等选译《古印度吹陀时代和列国时代史料选辑》
“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 视”;废除“不可接触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文字的出现主要是促进了文明的发展与传承,而不是服务 于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故 A 项错误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发端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文字起源于
不同部落的记忆符号,是用于记录的工具。最初人们借助
B
刻画符号帮助记忆、保存记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 要在各部落之间建立一种大家公认的符号标准,于是为局
文字产生 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课前篇 自主预习
预习提醒生产力是文明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采集经济是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后来随着磨制石器 和弓箭的大量使用,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继而开始出现 社会分工,在此基础上,才会出现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和国家, 因此生产力是古代文明产生并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国家形 明 时间 成时间
政治统治
文化成就
公元 前
3500 年左 右
公元前 3100 年 左右,埃 及初步实 现统一
①法老:掌握着 政治、经济和军 事等最重要的权 力。 ②法老之下,设 有官员分别处理 政务和地方事务
①文字:象形文字。 ②科技:制定了世界上 第一部太阳历;建造了 金字塔,证明了埃及人 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莎 草纸是主要的书写材 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
①文学:古希腊的神 话、悲剧和喜剧等,是 世界文学的瑰宝。 ②史学:希罗多德在西 方被认为是“史学之 父”,修昔底德成为政 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 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课前篇 自主预习
知识拓展古代文明的多元化 古代世界的文明按照兴起的区域,可分为大河文明、海洋文明、 草原文明和绿洲文明四种类型,其中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 印度和古代中国均属于大河文明的代表,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则 属于海洋文明的代表。当时各地区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 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从而呈现出明显的多元特 征。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明 时间
国家形 政治统治
成时间
文化成就
公元前 2 千纪,克 里特文明 和迈锡尼 文明诞生
公元 前 8— 前6 世纪, 城邦 逐渐 发展 起来
①典型特征:小 国寡民,公民直 接参与国家管 理。 ②主要城邦:斯 巴达和雅典最 为著名。斯巴 达是寡头政治 的代表,雅典是 民主政治的典 型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历史解释 古代希腊文明与古代亚非文明的比较
比较项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亚非文明
文明 类型 不 地理 同 环境 点 经济 形态
海洋文明
层叠山峦,土地贫瘠,三 面环海,港湾众多 农业相对落后,工商业经 济发达
大河文明
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壤 肥沃,交通便利 农业发达,手工业、商业 是补充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比较项 古代希腊文明
古代亚非文明
政治 统治 同 点 思想 文化
小国寡民,奴隶制城邦 政治发达 注重人文理性,具有开 拓进取精神
趋向国家统一,奴隶主专 制政治发达 注重宗教等级,具有封闭 保守精神
相同点 都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属于奴隶 制文明;都注重古代科技的发展
——摘编自《星罗棋布的氏族部落》(北师大版) 读史技巧史料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主要反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 业的主要表现和特征,第二句话主要阐明了农业是文明之母的主 要依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你认为农耕畜牧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 提示:(1)基本特征:种植农作物,饲养动物。 (2)理由:人类生产可以摆脱对自然界的依赖,靠发明创造和改 进工具,生产出剩余产品,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进而出现了国家, 人类迈入文明时代。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2在古代的早期文明中,苏美尔人创制了楔形文字,埃及人创 造了象形文字,中国商朝已出现了较为完备的甲骨文字。这些文 字的共同作用在于( ) A.服务于统治阶级专制统治 B.利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 C.使文化创造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D.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融 题目立意文字的产生是文明发端的重要体现。本题旨在通过 对文字在文明进程中作用的认识,考查对文字与文明关系的深层 次认识能力。
受自然界动植物资源自然 再生能力的制约,劳动者 不可能提供经常性的剩余 产品
人类在发展畜牧业、农业方 面经验的丰富和生产技术的 进步,出现了剩余产品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1以下两幅图片为阿尔及利亚塔西利-恩-阿耶洞穴的壁画,它 反映了( )
A.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B.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出现 C.部分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D.原始人已经过上定居生活 题目立意本题以教材中的两幅图片入手,旨在考查对原始农耕 畜牧经济基本特征的理解以及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部民族和地区所公认的记事符号——文字应运而生了,故
B 项正确
C
在古代社会,文化创造始终不是独立的生产部门,故 C 项错 误
D 文字产生之时,各地的文明基本处于独立状态,故 D 项错误
答案:B
D
表明原始人过上定居生活的依据是房屋的出现,图片中没 有房屋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答案:A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早期世界文明的特点 史料实证 史料 周朝社会,人的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 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 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各自朝着 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在西方那种多元社会里,各种社会力量都 通过法制以获得平衡。而在古代中国,儒家开创的伦理道德传统, 使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为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古代文明的特征 (1)相同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 民。 (2)不同点: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 征。 2.古代文明的发展概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国家形 明 时间 成时间
公元 前
3500 年左 右
约公元 前 2900 年,两河 下游的 苏美尔 地区出 现了一 系列城 市国家
(2)根据史料,指出东西方“思想繁荣时代”的各自特征。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促使“这一思想繁荣时代”到来的不同因素。
提示:(1)古代中国:孔子、孟子等;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2)特征:东方注重伦理道德;西方注重法制与制衡。因素:东方 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走向 瓦解,分封制趋向崩溃。西方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工商业的繁荣。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过渡 史料实证 史料 人类的祖先中有一些聪明人逐渐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 某种土地上人工栽培,又发现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关在家里饲养,让 它们繁殖。这样,人类可以自己生产食物,不再完全依靠大自然的 恩赐,在农闲的时候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工具,逐 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
②种姓制度的理论和宗教基础: 婆罗门教的说教。 ③影响:这种制度的延续,对印度 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①思想:佛教是 重要的思想流 派。 ②文学:《摩诃 婆罗多》和《罗 摩衍那》是世界 上著名的史诗。 ③科技:在天 文、历法、数 学、医学等领域 都取得了重要成 就;创造了从 1 到 9 的数字,发 明了“0”,提出了 按位计值的方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文 出现 国家形 明 时间 成时间
政治统治
文化成就
公 元 前Leabharlann 3 千 纪公元 前6 世纪, 恒河 流域 形成 一系 列国 家
种姓制度: ①等级划分:婆罗门主掌宗教祭 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 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 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 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 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 务。四个种姓之外的是“贱民” 处于社会最底层。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历史解释
采集渔猎时代与农耕畜牧时代的主要区别
比较 采集渔猎时代
项
农耕畜牧时代
生存 以攫取自然界现成存在着 以通过人类劳动创造自然界
资料 的动植物资源为主
不曾现成存在的动植物为主
生活 区域
人类只能在动植物资源丰 富的地区生存,一旦发生 灾变,人类就必须离开,去 寻找另一处动植物资源丰 富的地区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读史技巧史料主要阐述了古代东西方“思想繁荣时代”(也称“轴 心时代”)产生的时间、对应的文明形态及各自主要特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 “思想繁荣时代”涌现出的著名代表人物。(各举两人即可)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从私有制到国家的出现
现象 原因
私有制 产生
①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有 了剩余产品; ②部落酋长和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 为己有
阶级出现
①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两大阶级; ②部落之间的战争中,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 奴隶
国家形成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人类可通过自己劳动创造条 件,促使动植物的生长繁育, 从而使自己的生存摆脱对自 然界动植物资源的依赖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比较 采集渔猎时代
项
农耕畜牧时代
受到自然界动植物资源再 生存能力的增强使人类在整
人口
繁殖 生能力的制约,人口增长 个陆地上广泛地分布开来,人
非常缓慢
口增长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