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文写作思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教材分析】统编教材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点是“思路要清晰”,教材主要是从“整体构思”“确定写作顺序”“列提纲”三方面进行指导。
“写作实践一”侧重的训练点是“整体构思”和“列提纲”,“写作实践二”侧重的训练点是“写作顺序”及“详略得当”,两个“写作实践”训练点各有不同,训练时可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我们学过的课文,大都有清晰的思路,要引导学生体会模仿,比如《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而《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当然,平时阅读课外读物,也要引导学生想着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1.评改作文,学习选材、组材的方法。
2.实践写作,体验设计提纲的作用。
【预习提示】1.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例,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2.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的作文思路清晰吗?【教学过程】一、导入珍珠很美丽,但散落一地,终是无用,只有当它们被串成一条项链,它们的美丽才会实现最大的价值。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写作,再丰富的内容如果缺少将它们连在一起的一根线,也会大打折扣,今天,我们就结合这次的作文情况学习如何找到那根线——思路。
二、明确目标:默读《思路要清晰》,圈划要点学生交流自学结果,最后汇总从以下方面让思路更清晰:明中心——选材料——定顺序——明详略——前引后结(前呼后应)三、选材料(一)寻迹教材同学们,教材87页为我们出示了一个典型范例,如果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1)他放学之后他总是先写作业。
(2)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3)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4)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5)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6)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7)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4单元《思路要清晰》市作文辅导一等奖课件

写作小专题 思路要清晰 【写作导航】 所谓思路清晰,就是指一篇文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起 因、经过、结果叙述完整。叙述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情节要完整。事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展开,必然存在 着前后相继的衔接性。因此,构思作文时要考虑情节的完整性和衔 接性。
终于远远地看见我家窗户的灯光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啊! 我到家了!我一个箭步冲进单元门,一鼓作气越过台阶,刚想拿钥 匙,家门轻轻地打开了,温暖的灯光照亮了走道。餐桌上早已经摆 满了丰盛的菜肴,空气中充满着食物的香味。我缓缓地放下书包, 瘫坐在椅子上,面前早已经摆放了一大杯香甜的热牛奶,我痛快地 大喝一口,之前的疲惫和惊悚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母亲絮絮叨叨, 亲切地询问着;父序要合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安排得当。记叙的顺 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运用顺 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一般以时间、空 间或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放在前面叙述, 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 限或过渡。否则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
【选取典型】描写餐桌美食、母亲的絮叨和父亲的动作等典型 场景,使内容真实而具典型性,突显主题。
这就是家,家原来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一个可以慰藉心灵的 地方。
【卒章显志】结尾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名师点评】 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事情发生的原因(值日不抓 紧时间造成回家晚了)、事情的经过(回家途中的环境描写和心理煎 熬)、事情的结果(回到家中,真切地体会到家的含义)。此外,小作 者将身体感受与心理反应融合,从动作和心理两方面对当时的心理 体验进行了不同寻常的细致描摹,表现了一个晚归少年从独自在黑 暗中奔走到忽然回到家的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 写作 思路要清晰

所作之画慢慢得到老师的夸奖,我在同学中开始出彩 了。但我的目标不在于老师的一句表扬,我细心地将画作 封入牛皮纸袋中,用清秀的小楷写上目的地,恍若干涸多 年的土地渴望甘霖般,虔诚地将信封投入信箱。许久之后, 收到的却是短信中一句冷冰冰的退稿通知。我抬头仰望, 咽下内心苦楚,仍然潜心创作,然后把心血之作精心地折 起来,一如既往地装入信封,寄向远方……
思 路 要 清
明确写什么,怎么写。 选材有所侧重,根据中心做出详略的安排。 明确中心, 围绕中心选择直接可信、新颖独到的材料 果断取舍材料
晰 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为主的记叙文。一件事,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为
事情发展的顺序 序,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具体描述
不止一件事,按几件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写
依据文体和题材, 空间顺序 确定写作顺序
④语言描写, 表现杨老师的 幽默,营造轻 松的采访氛围。
我们交流起各自喜欢的书籍和作家, 谈起读书,杨老师眉飞色舞,脸上焕发着 耀眼的神采。我不禁问道:“您平常工作 应该很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呢?” 杨老师沉思了几秒,说道:“当你真正爱 上阅读时,不管多忙多累你都会挤出时间 读书,我哪天不读书就会觉得缺了点儿什 么。”听了杨老师的这番话,我不禁心生 惭愧,自己在读书方面还是太懒了。
动,社团指导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姓杨。 师的原因。“反
在活动中,她侃侃而谈,分享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复自纠己结的”假“想打敌败” 这使我对她充满了好奇。社团活动结束之后,经 “鼓起勇气”说
过反复纠结,我终于打败自己的假想敌,鼓起勇 明这是一次勇敢
气,向她预约了一次访问。】①
的尝试。
第二天午后,我匆匆忙忙来到操场,杨老师 ②外貌描写,表 已经到了。【远远望去,她穿着一件粉色连衣裙, 现杨老师清新而 披着一件米色短款开衫,站在秋日清亮的阳光下, 安静的特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四单元 写作:思路要清晰

我来列一列
《对王老师的一次访问》提纲 采访对象:七年级(1)班语文王老师 采访主题:怎么学好语文 采访时间:周五下午放学后 采访方式:面对面访谈 采访问题:①您为什么选择做一个语文老师?
②学习语文有什么诀窍? ③我喜欢语文,可是我一考试就考不了高分,我该怎么办? ④很多同学在课外喜欢读一些书,您有什么推荐的课外书呢? ⑤如果想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我该怎么做呢?
——叶圣陶
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方八面地想。想时
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
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
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
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
请你学一学
对比式结构
我以为我很孤单,总是没有可以依赖的朋友,什么烦心事,开心事, 无聊事全都倒入爹妈的耳朵里了,搞得老妈神经兮兮的,都懂得察言观色 了。老爹一副我无所谓的样子,你说,我听,你不说,我清静。郁闷……
现在,我知道,我并不孤单,回头看看身后,站着很多面带微笑的朋 友。分享着快乐,忧伤,让我感觉到有了依赖,有了很多的肩膀,感觉到 了一份快乐。
结尾 呼应开头,总结全文
请你定一定
思路清晰方法二:定写作顺序
1.空间顺序 2.时间顺序 3.逻辑顺序
文体不同——顺序不同
是按照时间、空间顺序,还是按照事理的逻辑 顺序去写?这要根据文体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
另外,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三种。写作时也要注意把握和运用。
《植树的牧羊人》全文主体以啥为序?
我来列一列
题目:这天,我回家晚了 主题:我因助人为乐而晚回家。 主要情节:(1)到同学家写作业;(2)回家路上送迷路老人回家;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析

第四单元教材解析一、单元选文情况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
选编的课文中,《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全文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思路清晰,逻辑谨严。
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优秀品质。
《植树的牧羊人》是绘本书中的名作,法国作家让·乔诺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种树、以只手之力创造了一片森林的故事,这位牧羊人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记叙文。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童年的一段经历:“我”跟五个小孩子一起爬悬崖,陷入险境,并最终在爸爸只关注眼前的一小步的策略引导下,脱离险境,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积累了应对此类困境的人生经验。
《诫子书》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同时也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的家书。
这封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信,因其文短意长,言辞恳切,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文中名句大家耳熟能详,加之文章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读背之中就能体味人生经验。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既有对美好人生的礼赞,也有对人生的憧憬和感悟,还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回顾。
选择这些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
二、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四篇课文,包含四种体裁。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性文章,《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个绘本小说,《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记叙文,《诫子书》是一封书信正文的节录。
相关文体的知识,将在八九年级集中学习,本单元可不做要求。
本单元教学的核心是: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及对人生的思考。
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把握人物形象(白求恩、牧羊人)、知人论世(诸葛亮),理解作者从人物身上或者生活中获得的人生思考,从而汲取人生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获得熏陶和感染,也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自由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认识;不能采取贴标签的方式,将人生启示概括成抽象的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写作思路要清晰1.梳理文章思路,体验思路清晰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
2.通过编写提纲和写作实践,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展开任务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现在就让我们重温经典课文,开启思路的发现之旅吧!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设计意图】二、合作探究,理清思路1.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2.明确作者思路,体会思路清晰的效果。
任务一示例:的教学由浅入深,突出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和善于教育。
任务二示例:《植树的牧羊人》通过牧羊人种树前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赞扬牧羊人坚持种树的壮举,引发读者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行文顺序。
思路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那么如何构架这种逻辑关系呢?看看作家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示例,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体会行文顺序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引入学写提纲的环节。
三、学写提纲1.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该怎样列提纲。
技巧提炼:(1)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主题。
(2)“自由联想”相关内容。
(3)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4)按逻辑关系排列材料顺序。
2.整体构思训练。
围绕“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的主题,编写提纲。
预设: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排列顺序: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G.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归纳思路:按照学习的规律排列材料,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内到课外,突出热爱学习的主题。
3.思路清晰训练。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周记提纲,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判一下他的提纲是否做到思路清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精品课件 (1)

面对不同的对象,同学们的采访 表现和心态、经历、收获也不同,把这 些有趣的采访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就 会成为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下面谁还 想说说你的经历?
看看我们女生
1.爱臭美的妈妈的二三事(病中画眉,睡前贴面膜) 2.认真执着的爷爷的二三事(坚决写借条) 3.这天,我回家晚了(排练舞蹈,沉浸其中忘了时间,回家晚了) 4.这天,我回家晚了(放学后帮朋友照顾生病的妈妈回家晚了) 5.对陈阿姨的一次访问(采访关于如何练好瑜伽的秘诀 6.对张馆长的一次访问(关于“如何看待同学”的采访)
上学期宣告结束的那天,我开始了疯 狂之行,放下书包就和几位同学跑到了游 乐场。看着天空跃然而起的星斗,想起了 父母的叮咛,不免有些担心。但热闹的场 面,让我着了迷,很快又忘记了时间。回 到家已经很晚了,看着紧闭的门和黑黑的 窗户,我以为爸爸妈妈都睡了。进门刚想 打开灯,灯却亮了。我看到爸爸妈妈脸疲 惫地等着我,感觉很不好意思。
文题中要求“列出作文的提纲”,同学们需要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按照自己所构思 的写作顺序写下来。如果所写的内容有详略之分, 也可以在提纲上注明。这份提纲,可以用文字叙述, 也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展示。
作文题目二《这天,我回家晚了》是命题作文,限定的时间 是“这天”,要求写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可以涉及其他时 间,但“这天”一定是主要时间节点。
嘿嘿,你们都是虚惊一场,我可是遭遇 过一次危险。那天放学后,我骑车路过一片 工地,突然工地围墙倒塌,把我的自行车砸 坏了,我也被砸晕了。工地负责人看到出事 了,赶紧用车载着我去医院治疗,还让人修 好了我的自行车。直到半夜我醒来告知他们 我家的电话,才联系上我的父母。那次,爸 爸妈妈是真急坏了。
同学们回家晚了,有很多原因,但 同学们都是家里的宝贝,一旦回家 晩了,家人会非常担心的,所以以 后无论遇到什么事,记着要及时给 家人打电话,否则家人会急坏的。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一课时写作:思路要清晰》课件

写作导航
二、要肯定好写作的顺序。是依照时间、空间的顺序还是依照事理的逻辑顺序 去写,要根据文体和题材的特点来定。像《纪念白求恩》,作者对白求恩诸多 精神品行的评述,就依照重要程度的先后顺序来写,采取的是逻辑顺序;而 《植树的牧羊人》则依照时间顺序写了牧羊人以一已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 三、列提纲。文字总比头脑中的思路明晰,因此在头脑中形成作文的结构图后, 用提纲的情势固定下来,更有助于思路的条理化,也便于修改,使之臻于完善。
写作方法
方法点拨
杰出片断
标志词 提示法
叙事时用明确表示时间或地点 的标志词来交代清楚具体时间 或地点,让读者明确事情是什 么时候、什么地点产生的,这 样才能清楚地展现所叙之事。
这一天早上,天还没亮,谢达偷偷地走出房间,悄 悄爬向纳粹士兵的油库,可就在他准备点燃火柴时, 被纳粹哨兵发觉,一颗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 谢达当即倒下,然后被拖出门外吊起来示众。第二 天中午,赛夫买通了关节,把谢达抱回家。他要给 谢达穿上新衣服再埋葬,为此,他几度昏厥。
写作导航
名师点评
小作者叙述了自己一次走夜路时误把吹到电线杆上的连衣裙当作“幽灵” 的经历,文章情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小作者巧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修辞手法,逼真地写出“我”看到的“幽灵”的样子,并写出了“我”当 时的心理和身体反应,使文章的语言更生动,内容更充实。
写作导航
经典范文
学校生活二三事
作文题目
二、以《我回家最晚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很多于500字。 提示: 1.根据题目,以下内容可能要在作文中写到:为何这一天回家最晚?往常是怎 样的情形?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产生了什么?你的心里又有怎样 的感受? 2.题目合适写记事文章,依照时间先后来写是最常见的一种顺序;如果反其道 而行之,先写“回家最晚”的结果,再倒叙之前产生的事件,可能更吸引人。 3.根据立意的不同,写作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如果要强调导致“回家最晚" 的原因,则回家后的情形可略写乃至不写;如果要强调“回家最晚”的后果, 则原因可以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