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史话

合集下载

诺贝尔化学奖百年史话 第三章 有机化学

诺贝尔化学奖百年史话 第三章 有机化学

OH OH
(R)
OH HO OH
(R)
Palytoxin (1994)
OH
OH
(E)
O
Palytoxin

OH
HN O OH
Me
(R) (E)
(R) (R)
(S) (R)
OH OH
(R) (R)
(S)
O
OH
(R) (S) (R) (S)
(S)
Me
(R)
OH
H HO
C131H227N3O53 Mr=2692.26 64 asymmetric 6 Olefin centers 270=1.2x1021 isomers
3.2 高分子化学的创始人
• 高分子分子量是多少?
• 高分子为什么难于透过半透膜而有 点象胶体? • 为什么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不 易形成结晶? • 胶体论者观点:认为高分于之间主 要是缔合作用,即小分子的物理集 合。 • 施陶丁格观点:测定高分子溶液的 粘度可以换算出其分子量,建立了 定量关系式——施陶丁格方程。 • 晶胞大小与高分子本身大小无关, 一个高分子可以穿过许多晶胞
3.1 格氏试剂
• 格林尼亚出身于一个造船师的 家庭中。他早年曾在里昂攻读 数学,后来转为化学,并于 1910年在法国南锡大学任教授。 • 一战中他曾参与过化学武器的 研究,主要为光气的制造和芥 子气的检测。
3.1 格氏试剂
• 格林尼亚发现了一种增长碳链的有机合成方法: 格林尼 亚反应,反应中用到的烃基卤化镁则被后人称为“格氏 试剂”。 • 格氏试剂的合成:卤代烃(简式R-X,其中R代表烷基或芳 基;X 是卤素,通常为溴或碘)与金属镁在乙醚中反应, 制得格氏试剂R-Mg-X. • 对羰基的进攻:反应的第二步,向格氏试剂中加入醛, 酮或酯等羰基化合物。格氏试剂中的碳负离子对羰基碳 进行亲核加成,生成的化合物为一个醇。 • 格氏反应是用有机小分子合成大分子的重要方法。

走进百年诺贝尔文学奖讲座稿

走进百年诺贝尔文学奖讲座稿

《走进百年诺贝尔文学奖》讲座稿一、诺贝尔文学奖的来历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祖父是名军医,父亲伊曼努厄尔·诺贝尔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家,致力炸药、水雷及其它爆破性化学的研究。

并对外科器械设计和造船工程学也很感兴趣。

他把科学研究的精神传给自己的儿子阿尔弗列德。

在父亲的影响下,阿尔弗列德·诺贝尔从小热爱化学、物理学和机械工程学。

起初,诺贝尔对造船工程极感兴趣,17岁时,到美国学习造船工程学。

在此期间,诺贝尔经常到郊外游玩,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里用铁锤砸石头,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他们劈山斩岭,花费很大心血和劳动。

这在他的心中留下很深印象,他经常想: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能把大山劈开,那该多节省力气呀!回国后,他便同父兄合作,先后在瑞典和俄国从事硝化甘油和其它烈性炸药的实验和制造。

经过他们刻苦的试验和研究,1866年,诺贝尔终于制造成功了一种液体炸药。

这种炸药爆炸力极强,人们把它称为“诺贝尔炸油”,被全世界普遍使用。

但是,这种炸药有一个极大的弱点,就是容易引起爆炸,尤其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之中,受到震动和磨擦,往往会自动引爆。

美国旧金山的一辆火车,就是在运送这种炸药时受到震动,整列火车车毁人亡。

还有一次,一艘满载液体炸药的巨轮“欧罗巴号”,在大西洋航行的时候,因为风浪颠簸,引起炸药爆炸,整条船沉没在大西洋中。

这种事件的不断发生,一下子使得人们非常紧张。

一谈到这种“诺贝尔炸油”,便退避三舍,不敢接触。

这样,许多政府不准它进口,许多运输公司也拒绝运送这种可怕的东西。

诺贝尔并不气馁,他开始着手实验一种安全的炸药,从此以后,他少言寡语,整日躲在实验室,潜心于新炸药的研制。

炸药的研制要经过无数次试验,而第一次试验都是非常危险的,稍不注意,便会发生爆炸事件。

1864年9月3日,这一天,诺贝尔一大早便出外办事。

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一下子惊呆了,他的实验室变成了平地,到处是碎砖破瓦,空中还弥漫着浓浓的硝烟。

关于诺贝尔奖的有趣故事

关于诺贝尔奖的有趣故事

关于诺贝尔奖的有趣故事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奖项之一,但这个奖项的诞生和它背后的一些故事也是非常有趣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述几个与诺贝尔奖相关的有趣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诺贝尔奖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的家庭背景。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工业家,他发明了一种被称为"乳酸硝化法"的爆炸物制造工艺,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武器生产中。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父亲的公司中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精力来研制新型爆炸物。

然而,这也为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不安全感,因为他们担心工厂的爆炸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危险。

这种担忧最终促使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致力于和平事业,并且在他的遗嘱中设立了诺贝尔奖,以奖励那些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设立后,第一个被授予诺贝尔奖的领域是物理学。

然而,在诺贝尔委员会确定获奖者时,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当时有两位科学家,亨利·贝克和皮埃尔·居里夫妇,被认为是最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选。

然而,由于两人都是法国人,它们被认为是奖项分配过度集中于法国的标志。

因此,委员会决定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荷兰的赫兹,而不是贝克和居里夫妇。

然而,对于居里夫妇来说,这并不是一次失败,因为居里夫妇亦于几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两个不同学科诺贝尔奖的人。

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诺贝尔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断。

正如我们所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的初衷是为了奖励对人类和平做出贡献的人。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与德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让诺贝尔委员会决定将诺贝尔奖暂停。

这意味着从1939年到1943年期间,没有任何诺贝尔奖获得者。

直到1944年,随着战争形势的好转,诺贝尔奖才恢复颁发。

此外,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还有一些关于获奖者的有趣故事。

其中一个是关于玛丽·居里的故事。

10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10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

100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作为世界上最高荣誉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吸引了全球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和平事业倡导者。

以下是1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展示了他们的成就、领域和影响。

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物理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被公认为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相对论理论革新了物理学,并为量子理论奠定了基础。

2. 玛丽·居里 (化学和物理学)玛丽·居里是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她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并发现了镭和钋元素。

3. 威廉·莫尔斯 (物理学)威廉·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并将其应用于远程通信。

他被视为电报技术的先驱者之一。

4. 亚历山大·弗雷明 (生理学或医学)亚历山大·弗雷明是一位研究血液循环和心脏病的医生。

他的工作为心血管医学带来了重大突破,并对手术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雷蒙德·达摩尔 (化学)雷蒙德·达摩尔被誉为摄影术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研究对于摄影和电影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6. 马丁·路德·金 (和平)马丁·路德·金是一位美国人权运动的领袖和非暴力抵抗倡导者。

他在推动种族平等和和平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7. 马克思·居里 (物理学)马克思·居里和他的妻子玛丽·居里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他们对世界抗癌治疗的贡献,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医学应用。

8. 贝特兰·罗素 (文学)贝特兰·罗素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

他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见解为人类思考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要启示。

9. 赫尔曼·穆尔斯 (物理学)赫尔曼·穆尔斯与威廉·莫尔斯共同发明了莫尔斯电码。

他的发明使得远程通信成为可能,并在电信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的由来

希望能帮助到您
诺贝尔奖的由来
本文是关于诺贝尔奖的由来,感谢您的阅读!
诺贝尔奖是用瑞典大发明家艾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产建立的奖金。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867年发明硝化甘油烈性炸药。

他先后在瑞典、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从事爆炸技术和合成物质研究,一生共获得355项发明专利权,赢得了一笔很大的财产。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病卒于意大利。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将他遗产的一部分共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约20万美元)奖励给对物理、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在和平事业方面对人类有突出贡献的人。

1968年起,又增设了经济学奖。

获奖者不论国籍和性别。

每年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奖。

按惯例,物理、化学和经济学三种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生物学或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加罗林医学外科学研究院颁发;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颁发。

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五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

诺贝尔的候选对象,由世界各国的科学院、大学和前获奖者推荐。

诺贝尔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张奖状和一笔奖金。

你还知道其他的语文小常识吗?让大家和你一起分享吧!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关于诺贝尔奖的有趣故事

关于诺贝尔奖的有趣故事

关于诺贝尔奖的有趣故事一、引言诺贝尔奖是全球最享有盛誉的奖项之一,每年都会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获得该奖项。

这些获奖者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的发展。

然而,诺贝尔奖的历史中也有许多有趣的趣闻和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关于诺贝尔奖的有趣故事。

二、有趣的诺贝尔奖得主1.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1903年,居里夫人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她也是唯一一个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因其在放射性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得了1903年的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的女性科学家,成为了她们的榜样。

2. 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威廉·亨利·布拉格是191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的得主,那年他只有25岁。

他因其在X射线晶体学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而获奖。

这个领域的研究对于后来的材料科学、化学和生物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有趣的诺贝尔奖事件1. 意外的诺贝尔奖1943年,费曼因为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他当时并没有收到任何通知,而是在报纸上看到自己获奖的消息。

据说,他当时正在参加一个关于物理学的讲座,当主持人宣布费曼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时,费曼的第一反应是问:“哪个费曼?”这个趣闻展示了费曼的谦逊和幽默。

2. 诺贝尔奖的神秘遗嘱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任何一项诺贝尔奖项都应该授予“最值得获得它的人”。

然而,他没有明确说明如何判断“最值得获得它的人”。

因此,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会成员的主观判断和意见往往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有时候,获奖者的选择甚至成为争议的焦点,这使得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充满了神秘和趣味。

四、结论尽管有许多有趣的诺贝尔奖的故事和趣闻,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些奖项的本质是表彰那些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

这些获奖者们的努力和成就激发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新的追求。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话_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话_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史话_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本讲的主要启示是参考答案:尊重原创2.脑虹是一种美术作品参考答案:错误3.罗斯发现热带地区预防疟疾的最简单方法是挂蚊帐参考答案:正确4.新四大发明中被称为来自中国的神药的是青蒿素参考答案:正确5.中国哪个朝代开始用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参考答案:宋朝6.巴斯德为了证明细菌来自于环境中,发明了参考答案:鹅颈瓶7.因研究结核病和结核杆菌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是参考答案:科赫8.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参考答案:贝林9.因发现抗体多样性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学者是参考答案:日本人10.视频中讲课者认为孟德尔是幸运的参考答案:正确11.免疫球蛋白(抗体)主要可分为几类参考答案:5类12.天花的灭绝是科学的力量参考答案:正确13.单克隆抗体技术通常也称为杂交瘤技术参考答案:正确14.白细胞有“血型”参考答案:正确15.人类器官移植的主要技术难题是免疫排斥参考答案:正确16.从个体到器官,从器官到组织,从组织到细胞,从细胞到生物大分子是还原的认识论方法参考答案:正确17.孟德尔提出的概念是参考答案:遗传因子18.孟德尔的研究成果时隔多少年后被再度发现参考答案:35年19.只要感冒发烧都要使用抗生素参考答案:错误20.原电池之父是参考答案:伏特21.证明生物电存在的重要实验是参考答案:无金属收缩22.雷蒙德缠绕细铜丝是为了做精细的参考答案:电流计23.伯恩斯坦提出的是参考答案:膜学说24.摩尔根发现的遗传学规律是参考答案:连锁互换规律25.摩尔根出版的著作是参考答案:基因论26.以下哪位不是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获诺贝尔奖参考答案:班廷27.提出乳糖操纵子模型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参考答案:法国人28.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学者是参考答案:艾弗里29.李森科事件的代表人物是米丘林参考答案:错误30.有学者因基因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参考答案:正确31.意大利的细胞学家列维有几位学生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参考答案:3位32.最早开始系统地做线虫的遗传学研究的是参考答案:布勒呐33.下丘脑释放参考答案: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34.贝克西最初是研究参考答案:电话35.本讲认为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最重要的启示是参考答案:挑战权威36.稳态的提出者是参考答案:坎农37.玉米夫人是参考答案:麦克林托克38.最早拍摄出DNA晶体结构照片的学者是参考答案:富兰克林39.反映农药和杀虫剂破坏环境的著作是参考答案:寂静的春天40.最先发现的血型是参考答案:ABO41.贝尔纳提出了参考答案:内环境42.机械论的代表人物是参考答案:笛卡尔43.发现毛细血管的学者是参考答案:马尔皮基44.解剖学之父是参考答案:维萨里45.根据盖伦的三元(灵)气理论,医生治病的方法之一是参考答案:放血46.推崇体液学说的学者是参考答案:希波克拉底47.中国第一个被提名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是参考答案:伍连德48.目前的实验证明线虫不是导致癌症的原因参考答案:正确49.中国学者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参考答案:错误50.目前常用于电生理教学和研究的动物是参考答案:青蛙51.发明心电图机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是参考答案:埃因霍温52.电压钳技术测量的是细胞膜电导或膜电流参考答案:正确53.用枪乌贼做实验是因为它有巨大身体参考答案:错误54.离子通过细胞膜是因为细胞膜上有离子通道参考答案:正确55.有关生物电200多年的研究揭示了原电池的机制参考答案:错误56.世界科学的中心最早出现在参考答案:意大利57.首届(19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参考答案:德国人58.198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参考答案:日本人59.狗舔伤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唾液里有参考答案:表皮生长因子60.截止到2016年,有多少位女性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参考答案:12位61.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颁奖历史一般分为几个阶段参考答案:3个62.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什么学说参考答案:细胞学说63.诺贝尔奖中有关生命科学奖项的全称是参考答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64.诺贝尔奖中有关自然科学的奖项有参考答案:3项65.因研究炸药而丧生的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参考答案:弟弟66.冯苏特纳获得了哪一年的诺贝尔奖参考答案:190567.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都在12月份,是因为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参考答案:逝世68.最早发现绿色荧光蛋白重要科学价值的是参考答案:普拉舍69.发现红色荧光蛋白的学者是哪国人参考答案:俄罗斯人70.绿色荧光蛋白在什么条件下发出很亮的绿色荧光参考答案:紫外光下71.早期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是参考答案:奎宁72.中国古代有关疟疾用青蒿治疗药方的作者是参考答案:葛洪73.青蒿素主要用于治疗参考答案:疟疾74.历史上哪些国家曾被称为世界科学的中心参考答案:德国_英国_法国_美国75.塞麦尔韦斯关于医生看病要洗手的很快被医学界接受参考答案:错误76.诺贝尔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是参考答案:雷管。

叙述诺贝尔奖的由来

叙述诺贝尔奖的由来

叙述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

诺贝尔是炸药的发明者,他于1895年11月27日在法国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乐部上立下遗嘱,用其遗产中的3100万瑞典克朗成立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的由来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通常被认为是所有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在即将辞世之际,诺贝尔立下了遗嘱:“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好的贡献的人。

”根据他的这个遗嘱,从1901年开始,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第一次颁发。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

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奖史话》结课作业
一、请描述一项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并说明其意义。

二、现阶段诺贝尔奖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意义之我见。

一、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未来光景
当下的科技日新月异,但是能源缺仍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所以人们需要十分关注能源方面的科技进展。

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一个关于太阳能利用方面的新成就——新型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基本介绍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于2015年9月24日宣布,开发出了耐热性大幅提高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OPV)。

相关论文已刊登在学术杂志《Nature》的在线版
“ScientificReports”上。

OPV比硅类太阳能电池等耐用性差,这是其迟迟得不到实用化的原因之一。

虽然降低耐用性的紫外线、水及氧气等因素可通过封装材料等解决,但对于耐热性却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

此次开发的技术大幅提高了耐热性,有可能成为加快OPV实用化的重要一步。

此次试制的OPV元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为9.0%,在研究所的试制实例中是比较高的。

开发出这项技术的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创发特性科学研究中心创发分子功能研发组高级研究员尾坂格等人。

提高耐热性的关键是作为p型半导体材料采用了新开发的高分子材料“PTzNTz(thiophene and thiazolothiazole)”。

尾坂等人采用这种PTzNTz 和n型半导体材料——富勒烯诱导体,作为活性层材料,试制出了OPV元件。

为评估其耐热性,将OPV元件放在摄氏85度的氮气中保存了500个小时。

原来采用p型半导体材料的OPV元件在同样的耐热性评估中,能源效率会降至初期值的大约40%,而此次经过500小时后,能源效率为初期值的大约90%,耐热性大幅提高。

另外,此次将OPV元件的正极与活性层之间的空穴运输层(HTL)的材料由钼氧化物(MoOx)换成钨氧化物(WOx),进行了相同的试验,结果发现能源效率为8.3%,基本没有降低这种OPV元件的能量转换效率最高值为9.0%,此时的开路电压(VOC)为0.84V,短路电流(JSC)为16.0mA,填充因子(FF)为0.67。

个人看法
太阳能是整个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但是我们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极低。

一方面是由于太阳辐射出的能量虽然很大,但是能量密度缺很低,我们难以将其集中利用,另一方面就是当代的技术还不够先进到将太阳能达到一个合理的利用效率。

我们能够利用的太阳能一般是利用它辐射出的热能或者利用其来发电。

而根据我们的需求,我们也制造出了需要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产品——太阳能电池。

首先从经济上来讲,一旦我们发明的材料可以得到普及的利用,今后我们的电池运用将远远比当下的电池利用要高,太阳能电池相较于一般的锂电池有相当高的实用性,充电方便,而且不会像锂电池那样对环境造成如此大的污染。

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太阳能电池都有很明显的优势。

但是,以往的太阳能电池大多为硅电池板,这种电池虽然耐热性比较好,但是使用起来所占空间大,且不易便携。

所以,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就应运而生。

之前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耐热性极低,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这类电池的实用性,而如今通过发现新型高分子材料“PTzNTz”,这样就在之前的技术困难上前进了一大步。

虽然这项技术还有一些地方需要完善,但是能源利用是人类生存上亘古不变的话题,只要在这方面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斩获诺贝尔奖。

二、我们距离诺奖还有多远
首先,作为一个工科生,我不想跟人大谈诺贝尔奖对我们这门学科有多大的影响,这个奖对我的学习有多大的影响。

作为一个学习最基础、最实用的一些知识的人,诺贝尔奖给我的感觉就是很遥远。

为什么这么说,一方面是自身方面的原因,自己并没有那么强的能力去弄出一个很厉害的科研成果出来,另一方面,就是学校或者说高等学校的教育没有能给我这样一种信心。

而我主要想说的就是后者。

诺贝尔奖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都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耀,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这么悠久的历史。

真正由本土产生的诺贝尔奖屈指可数。

为什么我们那么难获得诺贝尔奖呢?一方面可能真的是因为国人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上不够达到国际顶尖水准,另一方面,是我们没有获得一个更加良好的用来做科研和学术的环境。

我们常说有些科学家像疯子,但我却羡慕这些疯子。

因为他们可以为了一件事年复一年地坚持,日复一日地工作,目标只是为了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

我们且不论这里面有多少的失败者,我们现在的环境让我们做一个“失败者”都很难。

当然这个是笑话,真正要孕育出一个让国人都认可的诺贝尔奖得主首先应该从最基础的教育抓起。

中国的大学很多,每个学校的科研项目也很多。

但正如很多人所说,高等教育与我们的基础教育有些许脱轨,很多学校的学风并没有那么纯粹。

因而我们很多大学生的学习劲头在大学一落千丈。

当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

我想,至少我们需要一个动力,一个让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才能让我们的学风从最根本正起来。

而诺贝尔奖就是一个非常棒的激励因素。

一是因为它是一种全世界人都渴望的荣誉,二是因为我国需要有这样的奖来证明国家的实力。

如果能将高等教育与这类的荣誉结合起来,学生的整体动力会比以往更高。

所以我认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值得我们高等教育者去好好思考,也值得我们去研究她在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

诺贝尔奖是对我们这些大学生的一种非常强有力的鞭策,许多科学家的黄金时段就在他的20-30岁之间。

而要能在这个时间段发挥出这些科研人员的力量的就取决于高等教育的效果。

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创新,需要让我们有一个自由但是能专注于科研的学习环境,改变刻板、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多增加学生之间讨论的机会,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让我们明白,诺贝尔奖在我们当下的学习阶段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就个人观点而言,中国不缺创新型人才,不缺那些良好的科研设备,缺得只是在科研的道路上如何引导后人去自发的进行研究,进而树立更高的目标,把中国的科研事业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诺贝尔奖离我们并不遥远,遥远的是我们不敢想,不敢做,不敢青筋全力一搏,不敢放开思维去讨论。

所以,这里更加凸显出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无论如何,我诚心的希望中国的高等教育能够本质性地改变,能让诺奖在接受过国内高等教育的学生感受到这不是一个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