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17梦想的力量》
五年级语文下册《梦想的力量》教案(2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梦想的力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快速阅读,培养在读中质疑解疑的能力,在质疑解疑中梳理文章大意。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梦想的力量”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精神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片段朗读,激趣导入1、师有感情朗读我们一起先看一段文字。
出示:车子开进村庄时,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边,他们热烈地鼓着掌,有节奏地高喊着:“瑞恩!瑞恩!”瑞恩羞涩地走下车去,不好意思地向大家打着招呼。
他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了一口井前。
井被鲜花包围起来,水泥基座上刻着:“瑞恩的井——由瑞恩·希里杰克为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2、质疑激趣⑴读到这样的文字,感受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什么疑问吗?⑵生质疑。
(根据回答板书)(二)快速读文,初步理解1、解疑⑴ 过渡:这些问题提得真好!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17课《梦想的力量》中揭晓。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争取把这些“?”都变成“。
”!(板书课题)⑵ 生快速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⑶ 生汇报。
2、理解瑞恩梦想的产生。
⑴ 过渡:是啊!没有干净的水喝,会是一番怎样的状况呢?⑵出示非洲缺水的图片。
⑶生谈感受,引出瑞恩的梦想。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结合文章,感受瑞恩的品质。
⑴ 默读课文,想一想,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课文中哪些词语感动了你,划出来,用一两个词写出你的感受。
⑵ 生默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⑶ 生汇报。
2、补充省略号,体会写法。
⑴ 瑞恩除了为地毯吸尘、擦窗户、捡松果、捡树枝,还做了哪些事?⑵生汇报。
3、进一步感受瑞恩的品质和梦想的力量。
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瑞恩的品质和梦想的力量?⑵生汇报(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1、过渡:梦想的力量使瑞恩越来越坚定自己的行动,这些坚定的行动带动了家人、老师、同学、周围的人以及社会上的人,甚至影响了世界!正如作者所说:“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2、出示“瑞恩的井”课外资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梦想的力量》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梦想的力量》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梦想的力量”这一主题,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梦想的渴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梦想的力量;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梦想主题相关图片4.黑板、粉笔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一个孩子追逐梦想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梦想?梦想有什么力量?2.课文阅读(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地方。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字词,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3.课文分析(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梦想?这些梦想分别代表了什么?(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4.感悟梦想的力量(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呢?(3)教师出示一些成功人士的例子,如马云、雷军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梦想是如何实现的。
5.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梦想的句子,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仿写。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6.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一些关于梦想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2)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并简要解释原因。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五、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课后实践:观察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梦想,并写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梦想的力量》,让学生理解梦想的重要性,感悟梦想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3.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体会瑞恩的梦想是怎么变成现实的,感受瑞恩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教师板书“梦想”。
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
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
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
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抽查读学生生字。
(课件出示生字)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
)3.尝试理解“课中的小男孩有怎样的梦想?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二自然段: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7 梦想的力量

17*梦想的力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
学习积累本课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运用略读课文的方法,自主阅读。
2.抓住关键问题,研读重点,体会瑞恩梦想的伟大和它所产生的力量。
3.拓展资源,深化梦想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并且体会它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
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做出努力。
同学们,现在谁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回答)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现在就请你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中的生字。
重点指导翘舌音“筹”,后鼻音“吭”。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亢—吭(吭声)—抗(对抗)—坑(火坑)莫—募(募捐)—慕(羡慕)—暮(暮色)—幕(幕布)(2)多音字。
数⎩⎪⎨⎪⎧ shù:数目 不计其数shǔ:数落 屈指可数 挣⎩⎪⎨⎪⎧ zhèng :挣脱 挣钱zhēng :挣扎吭⎩⎪⎨⎪⎧kēng :一声不吭háng :引吭高歌 辨析:“吭”表示“出声,说话”的意思时,读kēn ɡ;表示“喉咙”的意思时,读hán ɡ。
(3)重点词语释义。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甚至:强调突出的事例(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额外:超出规定数量或范围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17 梦想的力量》优质课教学设计_2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以文带文)【教学内容】《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
《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相比前三篇课文,这篇文章更接近孩子的年龄和生活,课文通过记叙六岁的加拿大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而坚持不懈地努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善良、执著、有同情心的小男孩形象,读完此文,不禁让人感动不已。
【设计理念】践行“语文主题学习”的“双主题整合教学”的理念,结合“语文主题阅读”《回眸感动》,采用“以文带文”的教学方法,围绕“梦想”与“力量”两个主题展开设计,通过文本拓展、补充阅读,引领学生亲近文本,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从文本语句的前后联系中品析人物形象,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教学目标】1.了解瑞恩和汉斯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
2.自主探究,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借书写“梦想格言”“歌曲欣赏”等,激活学生的梦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梦想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感受“爱的力量”的巨大。
【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下载歌曲《超越梦想》;2.学生预习课文和配套语文主题丛书相关篇目。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课件出示资料)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
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
村庄里,到处能够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那是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斥着寄生虫。
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
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屏幕播放缺水图片,师介绍:没有充足的水源,人们喝不上水,他们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也仅仅为了喝一丁点儿不洁净的水,很多儿童因为喝了不洁净的水而生病,甚至悲惨地死去!2、师:了解了这个信息后,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师导入新课:在加拿大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叫瑞恩,当他了解到这些后,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一颗梦想的种子.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瑞恩的梦想,去感受他梦想的力量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起读课题.生齐读课题《梦想的力量》,再读。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7梦想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概括主要内容。
3.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该学到什么。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1.板书:梦想:师:梦想是什么?是指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
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来说一说,交流交流。
生:(老师、科学家……)2.师: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将它化作动力,在你的生活中不断激励你前进,并且能创造出无法想象的美好的奇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梦想的力量》。
(补完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梦想”是什么)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解决不理解的生词2.自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最后打出了30口井,最终梦想成真的故事。
)4.想一想,为什么瑞恩会产生这么一个伟大的梦想呢?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如果能捐出70元钱,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
5.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⑴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⑵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精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17《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5篇)《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阅读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原文《梦想的力量》。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
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
(1)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2)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3)那我攒钱买钻井机吧……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
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
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
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11亿人口缺水,而南非洲就有2/3的农村和1/4的城镇近3.3亿人口缺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
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
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这一资料的补充,能震撼学生的心,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瑞恩的心。
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

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第17课《梦想的力量》,主要围绕梦想的含义、意义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理解梦想的概念,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分析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学会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
3. 学习如何树立正确的梦想,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分析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自觉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学会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积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名人的梦想故事,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讲解梦想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梦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a. 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 梦想能激发人的潜能,推动个人成长。
3. 梦想与现实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差距,引导他们学会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
4. 树立正确的梦想: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树立正确的梦想。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讨论为实现梦想需要付出的努力。
6.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为实现梦想付出努力。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梦想,制定一份实现梦想的计划。
六、板书设计1. 梦想的含义a. 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 激发潜能,推动个人成长2. 梦想与现实的关系a. 联系:梦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b. 差距: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需要付出努力去弥补3. 树立正确的梦想a. 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b. 积极进取,为实现梦想而努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写一篇关于你的梦想的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梦想是怎么实现的”“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三个问题的剖析理解,领会文章中心。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
2新设计
自读自悟、交流合作,抓住问题体会情感。
3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已经能基本把握。
但对抓住重点的语句领会文章中深刻的含义还有待提高。
对于课文的一些表达方式有所了解,但并不太熟悉,也不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上。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瑞恩怎样做,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我们从瑞恩身上应
该学到什么。
教学难点: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一、导: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1、交流各自的梦想
师:梦想是人们心中最深切、最美好的渴望。
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
每个
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并为实现梦想作出努力。
同学们,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
梦想吗?
2、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叫瑞恩。
他因为
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
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
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
——梦想的力量(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围绕课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课件出示课文导读内容)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准
确,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指名读、齐读。
4、教师出示文中重点词,让学生进行说话。
(课件出示)请选择以下五个以上的词语,把他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
件什么事情。
(非洲水井额外水泵攒钱捐款钻井机流泪瑞恩的井)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水
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努力攒钱,带动其他人捐款,终于使梦想成
真,“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了。
(课件出示,指名读)
5、师:是的,瑞恩有这样一个梦想——
课件出示: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齐读)
师:瑞恩的梦想也在不断变化,从挖一口井到——
课件出示: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齐读)
活动3【讲授】析: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三、析: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一)追寻“梦想之因”
“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2、指名回答:“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课件出示)
师:对于重点语句,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学习?你是怎样体会这段话的?
3、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看看那儿的孩子,那里的生活。
(课件出示非洲生活的
图片)了解了非洲孩子们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
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
有干净的水喝。
(课件出示)
(二)走进梦想之路
师: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请大家默读课文,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划一划,
读一读,并在小组中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梳理。
1、为筹齐70元钱,瑞恩所做的努力。
(1)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指名读。
(课件出示:“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
励……”)
(2)逐句朗读,想象自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身影。
(3)在这段话中,瑞恩做了哪些事情?请大家默读并圈出重点词语。
除这些外,瑞恩还
会做哪些劳动?(想象省略号的内容)
(4)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6岁的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对非洲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为了心中的梦想)
(5)为了筹齐这70元钱,瑞恩努力了多长时间?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6)教师小结:整整4个月,为了这70元,他不怕辛劳;为了这70元,他不畏严寒;为了这70元,他不断地努力……他的心中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齐读(课
件出示:“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
2、当听到需要2000元时,瑞恩的表现。
(1)(课件出示:瑞恩还小……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练读,思考: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面对困难,毫不退缩)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兴奋)想象,他为了筹齐2000元,可能会做些什么?
(2)“尽管如此,瑞恩并没有放弃。
”他不放弃的是什么?(干活挣钱、对梦想的追求、努力……)
(3)他的这些努力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再齐读(课件出示:“我想
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
3、当听到需要一台钻井机的时候,瑞恩的表现。
(1)出示瑞恩的话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瑞恩决心很大、瑞恩的坚定、瑞恩的执著、瑞恩的善良、瑞恩的永不言弃……)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2)师:瑞恩付出了很多,他义无反顾地付出,只为他的心中那一个坚定的梦想!——再齐读:“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
(三)体会他人的帮助
1、过渡语:一个梦想可以感动身边的人,一个梦想可以感动一座城市、个国家、一个世界。
大家都被瑞恩的梦想所感动,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献出了温暖之心。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可以同桌交流。
(1)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著感动了,她决定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
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地的报纸上。
(2)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打一口井的钱。
(3)瑞恩的老师没想到……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2、你觉得是什么使瑞恩的梦想成真?
(1)小组交流讨论。
(因为瑞恩的坚定、执著、善良感染并带动着大家的心,这就是同心协力的力量!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
教师小结:(课件出示:正是因为瑞恩对梦想的坚持,唤醒了众人的爱心,才让这个梦
想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力量。
一个孩子的梦,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
并且给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
3、师:瑞恩终于梦想成真,齐读(课件出示:2001年三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
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
)这些从井里流出的生命之水使非洲的人民疾病得到控制,健康得到保障,生活也从此得到改善。
4、师:梦想还在延续,指名读(课件出示:(1)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有750000加元,瑞恩已经帮助非洲挖了70口水井;(2) 2008年,“瑞恩的井” 已在12 个国家挖了266口井; 435343 个生命获益;(3)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还在继续为“瑞恩的井”基金会捐款。
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
5、师:(课件出示)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井旁,看着清澈见底的井水,你会说些什么呢?
如果我是瑞恩,我会说——
如果我是瑞恩的父母,我会对瑞恩说——
如果我是非洲安格鲁的孩子,我会对瑞恩说——
如果我们是非洲人民,我们会真诚地对加拿大人民说——
(四)总结课文,升华认识
师总结:梦想,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
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感激不尽,而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更是增进了加拿大和
非洲人民的友谊。
与其说是瑞恩筹钱挖井,还不如说是瑞恩在凝聚加拿大和非洲人民的心。
这正是梦想的力量!一个人拥有了梦想,他就拥有了翅膀,他就可以展翅飞翔!同学们,为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努力吧!
活动4【练习】练:布置作业、巩固应用
四、练:布置作业、巩固应用
1、比一比,再组词。
募( ) 泵( ) 吭( ) 簇( ) 筹( )
慕( ) 研( ) 坑( ) 族( ) 寿( )
2、按要求写句子。
(1)瑞恩冲进家门。
(扩句)
(2)加拿大援助救济会驻乌干达办事处的工程师专程来到加拿大。
(缩句)
(3)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改成陈述句)
3、小练笔:梦想是我们的希望,是前进的动力。
你有怎样的梦想呢?拿起你的笔写一
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