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概况

合集下载

白洞煤业公司矿井基本情况

白洞煤业公司矿井基本情况

3、根据现掌握的煤层情 况和地质构造,可采用大采高 开采的工作面有7个作面,我矿井C3#层大采高综 采工作面长度为181.5米,需107个 支架,采高4.0~4.5米。
在井田中部各煤层内沿东西 倾斜方向平行布置三条煤层大巷, 并且上下层巷道重叠布置。现正 在开采的C3#层布置了一个301盘 区,该盘区由于受断层和地面构 造的影响在301盘区内又布置了三 条盘区辅助巷道。
1、井筒开拓延深方式
(1)皮带暗斜井: 从1200水 平翻车机卸载硐室按倾角β=25°, # 向下掘到石炭系930水平的C5 煤 层以下893.2米标高,斜井全长L= 726.4m,安装一部 DTC100/45/3×280大倾角皮带, 运输能力为450t/h,带速2m/s。 该皮带于2002年4月份投入使用。
二、 矿井开拓部署
白洞矿井为双立井开拓,通 风方式为中央并列抽出式,侏罗 纪开采基本结束.现正在回收边 角残煤和煤柱,生产队组主要集 中在石炭系.
(一) 石炭系井田面积、储量及生产水平
石炭系井田位于同忻联合矿井白 洞分区的南部,井田南北走向长20 00~3000m,东西倾斜长31 00~3900m,井田面积为 9.85km2,其范围内共赋存有2#、3#、 5#、6#、7#、8#、9#共七层煤,表内 储量为22471.3万吨,可采储量为 8574.2万吨。
矿井开拓延深第一生产水平确定 为930水平,首先开拓开采上组的3#和 5# 煤层(2#煤层不可采),其下组 6#、 7#、8#、9#煤层待后期开拓开采。上 分组首采煤层3#层有可采储量1104.3万 吨、5#煤层有可采储量4050.6万吨,即 上分组煤层有可采储量为5151.9万吨, 占全井田可采总储量的60%以上。
(2)材料暗斜井:与皮带暗 斜井同向布置,从1165水平轨道 大巷按倾角β=22°向下掘到石炭 系C5#煤层以下的930米标高,井 筒全长L=698.3m,通过甩车场 与C3#、C5#层轨道巷构成运输、 行人系统。斜井安装一台 JKY2.5/2.3/90IVB型液压绞车,并 配有SR—60型斜井人车。

矿井概况

矿井概况

矿井概况一、概述1.交通位置位置:公乌素煤矿三号井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桌子山煤田东南部,公乌素精查区6-19勘探线间原精查范围内,行政区划属乌海市海南区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4′28″—106°58′01″北纬:39°21′14″—-39°15′18″矿区范围由37个拐点圈定的范围;矿区面积15.3106km2,开采深度1300米-1000米标高。

交通:矿区距乌海市约45km,西距拉僧庙车站11km,并且109国道从矿区通过,乌海市车站是京—兰线重要的交通枢纽,本矿铁路线是从乌海市车站直接进入矿区,交通便利。

储量:矿井剩余地质资源量18516万吨,剩余可采储量12961万吨。

2、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1)地质构造本矿区位于拉什仲背斜向南倾没部分,公乌素背斜东翼,本井田为单斜东倾,地层产状25°倾角12-25°倾向为115°构成了矿区的基本构造单斜形态,且断层较发育。

(2)煤层特征公乌素三号井煤矿各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表1(3)煤岩类及煤质特征煤岩类型多为暗淡型及暗亮型,煤呈黑色、条痕为褐黑色,比重较小,中等硬度,玻璃光泽,线理状及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参差状及阶梯状断口;煤岩组分以暗煤及亮煤为主,煤岩类型以半亮型为主,局部为半暗型;显微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属中镜质组煤;煤中杂质以粘土类矿物为主,含黄铁矿;镜煤平均最大反射率在0.990~1.050之间,区内煤的变质程度为中阶烟煤。

各煤层煤质特征表表2(4)水文地质本井田地面处于干燥的半沙漠的丘陵地带,公乌素沙沟从井田中部流过,无常年表流。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岩层含水微弱,含水层单一补给来源有限,故地下水对矿区开发影响不大。

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210m3/h,最大涌水量为315m3/h。

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原勘探属孔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为第一类。

根据在开采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情况、采掘揭露的含水带,为复杂属第二类裂隙充水矿床,在实际生产中出现断层水、孔隙水、地表渗透和季节性洪水,危害着井下的正常生产。

矿矿井生产概况矿井开拓知识

矿矿井生产概况矿井开拓知识
在矿区内,划归给一个矿井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二、 矿井巷道 为了进行矿井开采,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
室的总称。 (一)按空间位置和形状可分为:
1. 垂直巷道-立井、暗立井、溜井 2.倾斜巷道-斜井、暗斜井、上山、下山 3.水平巷道-平硐、石门、煤门、平巷
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
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
1-垂直划分;2-水平划分;3-以断层为界
作业:
1. 解释煤田和井田的概念。 2. 说明下列井巷名称: (1)立井、暗立井 (2)斜井、暗斜井 (3)平硐、岩石平巷、岩门 (4)采区上山、采区下山 3. 煤田划分为井田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4. 试述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
第三节 井田内再划分
一、井田划分阶段 1.阶段划分及特征 (1)阶段概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 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长条 部分,每个长条部分具有独立的生产系统,称之为 一个阶段。
第三节 井田内再划分
2、水平和开采水平的概念 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
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开采水平”简称“水平”。 阶段与水平联系和区别: 阶段——井田一部分,强调开采范围和储量 水平——强调巷道布置 二者联系是用水平上的巷道开采阶段内的煤炭资源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井田范围,一个井田可用一个
以一定标高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 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这种方法称作水平划分。 (三)按煤组划分
按煤层(组)间距的大小来划分矿界,把煤层间距 较小的相信煤层划归一个矿井开采,把层间距较大 的煤层煤层(组)划归另一个矿井开采。

红阳三矿矿井概况

红阳三矿矿井概况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地理概况1、井田位置、交通及范围(1)井田位置及交通红阳三矿井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南部,行政区划隶属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及辽阳灯塔市柳条乡管辖,位于灯塔市西北12km。

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23°09′42.9″~123°15′23.7″,北纬41°27′16.4″~41°32′18.8″。

红阳三矿已有专用铁路与国铁张台子火车站相接,距张台子火车站15Km,北距沈阳站40Km,南距灯塔站12Km,辽阳站23Km,鞍山站45Km。

哈大公路通过矿区东侧,距井田中心5Km。

矿区内各村镇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矿区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2)井田范围①红阳三矿原境界井田北部以煤层露头线为界,东以F48、F58、F59号断层为界,南部以F19号断层为界,西部以各煤层-1000m底板等高线为界。

2007年2月14日,国土资源部颁发了红阳三矿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1000000720026。

矿区面积28.2607km2。

有效期限:自2007年2月14日至2031年1月31。

采矿权人为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原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见表1-1-1。

②深部扩大区范围沈煤集团为加大红阳三矿开采深度,延长服务年限,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于2005年提出红阳三矿深部扩大勘探区探矿权申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将该区的探矿权授予沈煤集团,勘查许可证号2100000610344,勘探面积28.95Km2,于2006年6月提交报告,2006年11月20日备案,备案机关为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评审备案证明的文号为辽国土资储备字[2006]350号。

其境界由11个拐点圈定,其勘探高程为-1000~-1320m,详见表1-1-2。

图1-1-1矿区交通位置表1-1-1 原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单位:m表1-1-2 深部井田境界拐点坐标单位:m③合并后井田境界合并后井田境界把原浅部井田(28.2607km2)和深部扩大勘探区(面积28.95km2)合并为一个井田。

矿井概况

矿井概况

一、矿井概况:山西良顺煤业有限公司原名和顺县北李阳煤矿,是和顺县原北李阳煤矿和南李阳煤矿资源整合而成的矿井。

2007年9月5日经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企业名称变更为山西良顺煤业有限公司。

由宁波良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2009年依据山西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企业进行重组,矿井生产能力提升为900kt/a,企业名称变更为山西正邦良顺煤业有限公司。

正邦良顺煤业位于和顺县李阳镇北李阳村和南李阳村中间,行政区划隶属李阳镇管辖。

井田西界有阳泉----河北涉县207国道,距泊里煤运站约3km,交通便利。

采矿许可证批准井田面积4.2797平方公里,开采8#、15#煤层,矿井地质储量3618万吨,设计可采储量1637.7万吨,兼并重组后矿井能力提升为900kt/a,技改初步设计已经完成,经晋煤办基发【2011】362号文批复了开工报告,批准建设工期16个月。

井田为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6°~14°,井田中部有4条发育正断层,井田构造简单。

矿井采用混合开拓方式,井筒包括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

主斜井:净宽4.5m、净断面15.15m²,斜长968m,坡度23°,采用砌碹和锚喷支护,担负矿井进风、出煤、人员上下之用。

井筒装备胶带输送机和猴车。

副斜井:净宽3.6m、净断面10.85m²,斜长820m,坡度23°,采用砌碹和锚喷支护,担负矿井进风、辅助提升、人员上下之用,井筒铺设30kg/m的单轨、行人台阶和扶手,采用单钩串车提升。

回风立井:净径4m、净断面12.56m²,垂深293m,采用砼浇注支护,担负矿井回风,并兼安全出口之用,井筒内装备行人梯子。

采煤方法采用综采放顶煤。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

矿井供电方式采用双回路,供电电源一回路来自李牛线李阳35KV 变电站,供电距离为1.5Km,导线LG-185mm2已架设完成;另一回路来自于和顺110KV变电站东乡线供给,线路长14Km,导线LG-120mm2已部分架设。

高庄煤矿矿井概况

高庄煤矿矿井概况

高庄煤矿矿井概况高庄煤矿概况一、矿井井田概况,一,地理位臵高庄矿井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境内~东临京沪铁路、京福高速公路和104国道~分别有铁路专用线和公路与之贯通,京杭大运河从井田内穿过~水路、公路、铁路交通运输便利~地理位臵优越。

,二,井田地质特征1、地质构造、类型高庄井田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倾角一般7,18?~局部小于5?~最大达22?。

断裂构造比较发育~井田内有岩浆岩侵入。

地质条件类型为中等。

2、煤层高庄井田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系太原群~共含煤十九层~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四层:即3、3、12、16煤。

可采煤层上下下总厚度平均10.33m。

主要含煤地层一般厚度为260m~可采含煤系数为4%。

山西组可采煤层3、3煤层层位稳定~可采性较好~是本区的主上下要开采煤层~平均总厚度为8.41m~山西组地层厚度为91m~可采含煤系数为9.2%。

3煤层沉积稳定~全井田可采~厚度变化幅度为2.23,8.53m~72%上3的钻孔见煤厚度5m左右~煤层容重1.35t/m~结构简单~仅在极少数钻孔见有夹石一层~厚度一般小于0.2m~其岩性以粘土岩为主。

3煤层属稳定至较稳定煤层~除局部受河床同期冲刷~形成小范下围的无煤区外~其大面积内稳定可采~厚度变化幅度为0.15,6.25m~3一般在4.0m左右~煤层结构较简单~容重1.33t/m。

太原群可采煤层为12、16层煤~平均总厚度为1.92m~太原群地下层一般厚169m~可采含煤系数为1.1%。

由于其为簿煤层~且12为大下部分可采~煤厚为0,1.97m~平均0.74m~故12、16层煤可采性较下差。

3、煤质井田内煤质稳定~属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

山西组各煤层均为低灰、低硫、低磷煤层~3为气煤~3为1/3焦煤,太原群煤层12为上下下肥煤~气煤~中~富硫~中灰~16层煤属肥煤。

,三,开采技术条件1、主采煤层顶、底板3煤层顶板以粉砂岩、砂质泥岩为主~厚度0.87,14.43m~平均上5.64m~致密、性脆、裂隙较发育。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区概况一、地理位置、交通新源井田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部昭阳湖区。

行政区划归滕州市和微山县共同管辖。

地理位置:新源井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4′31″,北纬35°01′35″。

井田东西长约8-9km,南北宽约7-9.5km,面积约54km2,其中湖区面积约占井田面积的87%。

交通情况:本区东有京沪铁路,区内辛安港距滕州火车站25km;井田东侧有济(宁)微(山)公路和两条县级公路;井田内有京杭大运河,北达济宁,南通苏、沪、杭,湖滨筑有留庄港、辛安港两个航运码头,经昭阳湖与大运河相连,交通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1-1-1。

二、地形地貌本区北面为丘陵和凫山中低山区,区内大部分为湖区,地面标高+30.14~36.35m,湖底标高约32m。

地势为东高西低。

井田东侧中部有一条北沙河,河水自东北流向西南至昭阳湖,属季节性河流。

井田大部分面积位于湖水区,湖面辽阔,常年积水,最高洪水位+36.48m,沿湖筑有堤坝,湖堤顶标高+37.19~39.89m,堤坝宽2~5m。

近十年水位偏低,丰水期水位标高+34.04~35.25m。

三、气象及地震1、气象本区为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海洋与大陆间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约为13.5℃。

降雨多集中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768.3mm。

本区四季风向变化较大,春、夏、秋三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北风、西北风较多。

4月份和夏季大风较多,历年最大风速29m/s(1969年7月22日)。

2、自然地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本井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山东省第一组)。

四、周围其它煤矿开发情况新源井附近已建矿井有武所屯、休城、徐庄、赵坡、留庄、级索、王晁、北徐楼、滨湖和锦丘等10对地方、国有煤矿(详见图1—2 周边矿井分布示意图)。

东邻枣庄市台儿庄区王晁煤矿、北邻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滨湖煤矿,西和南为新安煤矿南井。

第一章矿井概况资料

第一章矿井概况资料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初步设计简介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自然地理条件孟村矿井及选煤厂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彬长矿区中北部,地处咸阳市彬县与长武县交界地带,行政区划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管辖。

井田东西长10.5km, 南北宽6.5km,总体规划井田面积61.2km2。

可采面积约58.77km2。

井田公路交通便利,312国道由东南向西北从中部穿过。

以冉店为中心,东南距西安178km距咸阳153km,距彬县28km,西北距长武县12km。

井田内有县级公路与县乡相通,福银高速(G70从井田东侧通过,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平(凉)铁路,通过井田东侧,便利的交通为煤炭外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彬长矿区属陕北黄土高原与陇东黄土高原结合部的塬梁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泾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中部,将全区分割成东北、西南两塬加川道的地貌格局。

孟村井田处于长武北塬,基本地貌有河谷平川、黄土塬梁和沟壑三种。

总的地势特征为北咼南低,西咼东低。

塬面最咼海拔咼程+1183.1m (西坳),河谷最低海拔咼程+846.4m (亭北),相对高差150〜230m。

本区地处中纬带高原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长而冷,夏短而凉。

3〜5月份为西北季风期,最大风速12.7m/s。

据长武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9.1 C,年均最高气温14.9 C,年均最低气温4.1 C,本区极端最高气温36.9 C (1966 年6月19 日),极端最低气温-24.9 C(1975年12月13日)。

冰冻期一般为10月至来年3月。

年均冻土层厚度35cm冻土层最大厚度68cm全区年平均降雨量587.8mm 雨热同季,年蒸发量为1552.4mm矿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壳运动缓慢而稳定,属弱震区。

据历史记载,区内无破坏性地震记录。

据2001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本区抗震设防裂度为切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为0.05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概况
百贯沟煤矿位于甘肃省崇信县赤城乡水磨村,目前已有矿区简易公路向南至梁家胡同与崇(信)——大(湾岭)公路相接。

由此东至崇信县城27km,向西23km至大湾岭与宝平公路相接,由大湾岭向北距安口南站11km,平凉市70km;向南至陇海线宝鸡车站124km,由宝鸡站东达西安173km;西抵兰州445km,交通尚称方便。

井田面积为7.5707km2。

目前开采煤层为煤3,年生产能力为18万吨/年,改扩建完成后生产规模为60万吨/年。

矿井生产地质条件
百贯沟煤矿井田,位于赤城煤田北部矿区东北边缘区,属华亭煤系向安新煤田向东延续的一部分。

赤城煤田的基本地质构造为一呈北北西至南南东的较宽缓的向斜,和两翼不对称的梁龙背斜构成。

煤田总的构造形态是受F1和F9控制的,并伴有次一级构造。

本井田煤层为不稳定--较稳定型,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但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煤层倾角小于30º。

百贯沟煤矿含煤地层为侏罗纪中统延安组,含煤3层,主要可采煤层两层(即煤3和煤5),两可采煤层均位于延安组。

煤3层位于延安组第一段上部,煤层不稳定,平均厚5.99m,与煤2层间距约44m,结构较复杂。

煤5层位于延安组第一段下部,是本井田主要可采层,煤层较稳定,煤厚一般为11m左右,含矸3-5层,结构较复杂,与煤3层间距约28m。

本井田地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1.66~2.41℃/100m),本井田属地温正常区。

煤层经试验测得燃点在298℃-308℃之间,平均为305℃,着火点低、易于自燃,故本矿煤属Ⅰ类容易自燃煤层。

地质、防治水
305工作面地质、防治水
地质、防治水安全生产预控制度
1、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提高地质防治水人员超前防范意识,做
到主动预防,超前控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制定地质防
治水预控管理制度。

2、坚定不移贯彻执行集团公司提出的“安全惟一”工作原则,紧密结合矿井各阶段的生产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
地质防治水超前预控工作。

3、各矿井必须由矿分管领导组织地质、设计、生产等部门
进行专门研究,地质科负责编制地质防治水超前预控的材料。


级领导要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的保证,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
负责技术指导,保证地质防治水超前预控工作正常进行。

4、地质防治水超前预控工作要结合矿井整体设计,在巷道掘进、工作面回采前提出相应的文字材料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5、对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先
进的技术手段及设备进行探查、分析,为超前预想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必要时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进行专题研究,提高超前预想的准确性,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

6、本超前预控内容包括采掘工作面地质条件、充水水源、
导水通道、周边关系等4 大项、26 小项。

各生产矿井根据地质防治水超前预控的内容对采掘工作面逐项分析,提出预想内容,并制定防范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