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

合集下载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总结

通用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考点总结单选题1、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速度为5m/s。

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弹簧缩短的长度ΔL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

已知轻弹簧每受到0.5N的压力就缩短1cm,并且轻弹簧在从受到撞击到被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g=10N/kg)。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小球的质量为0.25kgB.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不断减小C.小球在最低点速度等于零,处于平衡状态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变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正将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重500N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在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此时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5倍,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米袋在滑动过程中重力一直做功B.米袋在滑动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C.米袋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是因为米袋不受力的作用D.米袋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250N3、如图,质量为2m的物块P下方连接有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上端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连接一质量为2m 的物块Q,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在物块P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P、Q间细线拉力大小为F。

(细线重力及各处的摩擦均不计,钩码落地后不弹起)()A.钩码落地前F=3mg,Q的机械能增大B.钩码落地前F<3mg,Q的机械能增大C.钩码落地后F=2mg,P的机械能不变D.钩码落地后F>2mg,P的机械能减小4、结束一天愉快的学习,小聪开心地放学回家,下列四个情景中,小聪对书包做了功的是()A.将课桌上的书包提起背在肩上B.背着书包沿水平路面匀速行走C.背着书包站立在公交站台候车D.回到家后,扔向书桌的书包离开手继续向前运动5、如图所示,物理项目化学习小组在空旷的室外测试某型号无人机负重飞行能力。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12.3.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II )
1、热机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常见的热机可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
3.汽油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产生的高温高压 燃气,使燃气推动活塞而做功的。 (1)构造
(2)汽油机在工作时,活塞在汽缸里做往复运动, 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外一端的过程叫做一 个冲程 (3)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吸气冲程、压缩冲 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四个冲程形成一个工 作循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 B.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热量 C.温度越高的物体,热量越多 D.热水和冷水混合时,能量从热水传给冷水
4、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时,会发现 薄壁金属管内乙醚会沸腾,产生的 乙醚蒸气会把塞子冲开,这种现象 的解释是:来回拉绳子时,克服绳 子和管壁的__摩__擦__做了功,使绳和 金属管的内能增加,__温_度___升高。 金属管又和乙醚进行了_热__传_递__使乙 醚的内能增加,__温__度__升高,直到 乙醚沸腾,产生大量的乙醚蒸气, 蒸气膨胀把管塞冲开。
5、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已知
某型号柴油机得效率是30%,在柴油机内完全 燃烧2kg柴油能放热 6.6×1_0_7 __J,这些热通 过柴油机得转化能对外做有用功 1.98×1_0_7J,
(柴油的热值是3.3×107J/kg)
习题:
1、下列现象中,是用做功的方法来减小物 体内能的是( D ) A 、钻木取火 B 、用铁锤不断地敲打铁钉 C、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 D、 水蒸气冲开水瓶塞子
2、用铁锤敲打铁钉,铁钉温度会升高 这是因为( D ) A.铁锤把温度传给了铁钉 B.铁锤把热量传给了铁钉 C.铁锤把内能传给了铁钉 D.铁锤对铁钉做了功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

机械能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一、动能1. 动能的定义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通常用K表示,动能的大小可用以下公式表示:K = 1/2 mv²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2. 动能的性质(1)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从动能的公式可以看出,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当速度增加时,动能的大小也会增加;当速度减小时,动能的大小也会减小。

(2)动能与质量的倍数成正比动能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当物体的质量增加时,动能的大小也会增加。

(3)动能与高度无关动能与物体的高度无关,即动能只与速度和质量有关。

3. 动能的转化在机械运动中,动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转化:(1)机械能的转化:例如自由下落物体的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也可以转化为动能。

(2)摩擦力的作用:在物体运动中,摩擦力的作用会使动能转化为热能、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3)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也会发生转化,一部分动能被传递给其他物体。

二、势能1. 势能的定义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通常用Ep表示。

在重力场中,物体的势能与其高度有关,一般可用以下公式表示:Ep = 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2. 势能的类型(1)重力势能:当物体在重力场中具有高度时,它会具有重力势能。

(2)弹簧势能:当物体被弹簧拉伸或压缩时,它会具有弹簧势能。

3. 势能的性质(1)势能与高度成正比从势能的公式可知,势能与高度成正比,即当高度增加时,势能的大小也会增加,反之亦然。

(2)势能与质量无关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即在相同高度下,质量不同的物体具有相同大小的势能。

4. 势能的转化在机械运动中,势能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转化:(1)机械能的转化:例如上升物体的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动能也可以转化为势能。

(2)弹簧的作用:在弹簧系统中,物体具有弹簧势能,当弹簧释放时,弹簧势能会转化为动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九年级物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本讲主要内容】动能、势能和机械能这讲我们来继续学习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重点讲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概念的辨析,机械能的转化,以及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解题方法指导和中考典型试题的分析。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在新课标中,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属于理解水平。

具体是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概念,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下面我们来复习有关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知识。

首先复习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1. 动能、势能和机械能概念:A、动能是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

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B、重力势能是由于地球对物体有吸引力和物体被举高而产生的。

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决定的。

质量相同时,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被举的高度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势能越大。

通常,物体被举的高度是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物体离地面的高度就是物体被举高的高度。

或者选取最低位置为零势能参考面。

如把一个物体沿斜面推向顶端,物体被举的高度就是斜面的高度。

C、弹性势能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结果。

对同一物体,它的弹性势能由其弹性形变的程度决定;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对不同的物体,弹性形变大小相同,弹性势能一般也不同。

物体的弹性势能只有在物体的弹性形变发生变化时才表现出来。

D、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把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加,就是物体的机械能。

动能、势能的单位是焦耳,机械能的单位是焦耳。

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动能可以转化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

变大的能由变小的能转化而来。

二、功和能的区别:功和能是有区别的。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他具有能,不是说一个物体做了功,我们说他具有能。

一个物体具有能,表明这个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但并不表明这个物体正在做功或者做了功。

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必考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必考知识点归纳

(每日一练)初中物理做功与机械能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10s时的速度等于4s时的速度B.0~6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C.0~6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D.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答案:B解析:A.从图象知道,0~6s和6s~12s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0~6s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3m,6~12s 的过程中通过路程为1m,因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多,速度越大,所以,0~6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6~12s 的过程中的速度,即4s时的速度大于10s时的速度,故A错误;BC.由图象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同一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所以0~6s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从图中知道,0~6s中通过的距离为3m;6~12s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m;而拉力相同,由W=Fs知道,0至6s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6s至12s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故B正确,C错误;D.由于0~6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6~12s的过程中的速度,且拉力相同,由P=Fv知道,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到达A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B.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与弹簧机械能守恒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从A到B,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答案:B解析:小球从下落到A点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做加速运动,当与弹簧接触后,在A到B的过程中,弹力逐渐增大到与重力相等,则该过程中合力依然向下,小球加速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B到C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减速,直到C点速度减为零,合力不为零,重力和弹力不是平衡力,综合可知小球在B点速度最大,则动能最大,高度一直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整体机械能守恒。

初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1.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是物体在运动中具有的能量形式,包括动能和势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再除以2,即KE = 1/2mv^2,其中KE表示动能,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3. 势能的计算公式:势能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即PE = mgh,其中PE表示势能,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高度。

4.动能的转化和守恒:在物体运动中,动能可以转化为势能,势能可以转化为动能,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例如,一个下落的物体失去动能,并转化为势能,当它再次上升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5.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动能正比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当速度增加时,动能增加得更显著;当质量增加时,动能也增加。

6.势能与高度的关系:势能正比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当高度增加时,势能增加;当质量增加时,势能也增加。

7.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a,其中F表示力,m表示质量,a表示加速度。

8.功的定义:功等于力乘以位移,即W=Fd,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d表示位移。

9.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乘以1米。

10.功率的定义: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即P=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时间。

11.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瓦特等于1焦耳/秒。

12. 机械效率的定义: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除以输入功的比值,即η = Wout/Win,其中η表示机械效率,Wout表示输出功,Win表示输入功。

13.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简单机械是由一个或多个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机械,如斜面、杠杆、轮轴等。

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力的乘积和距离的关系,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大小或应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初中物理复习 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

初中物理复习 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相互转化

机械能—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模块一动能和势能【一、知识点】1.能量(1)定义: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物体对外做功本领越强,能量就越大)注意:物体具有能,并不是说它一定做了功,而是指能够、可以做功或者正在对外做功。

如:运动的子弹、流动的水、流动的空气(风);高山上的石头、头顶的吊扇;被压缩的弹簧、被拉开的弓箭都具有能量。

(2)单位:能量的单位是焦耳(J)。

2.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动能。

流动的水具有能量(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3)比较大小的方法:相同质量时比较速度,相同速度时比较质量。

3.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山上的石头具有重力势能(2)决定因素: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4.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拉开的弓弦具有弹性势能(2)决定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和弹性大小。

物体弯曲的程度越大,弹性越大,物体所具有的的弹性势能越大。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影响大小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被举高的高度 形变量、物体的弹性计算式 21=2E mv 动=E mgh 重21=2E kx 弹【二、例题精讲】【例1】★关于动能和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没有做功,它一定不具有能 B . 位置高的物体,它的势能一定大 C . 质量大、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D . 弹簧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考点: 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 A 、物体只要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并不一定正在做功,故A 错误;【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例2】★“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是为了()A.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B.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惯性C.增大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D.减小了跳远运动员的动能【测试题】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C.速度大的物体甲具有的动能一定大于速度小的物体乙具有的动能D.运动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拓展题】关于动能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B.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C.运动物体只具有动能D.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3】★★老鹰和麻雀都在空中飞行,如果他们具有的动能相等,那么()A.老鹰比麻雀飞得快B.麻雀比老鹰飞得快C.老鹰比麻雀飞得高D.麻雀比老鹰飞得高【测试题】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那么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汽车、摩托车、列车B.列车、汽车、摩托车C.摩托车、汽车、列车D.汽车、列车、摩托车解析:汽车、摩托车和列车的质量,列车的质量最大、汽车的质量次之、摩托车的质量最小;因为三者的速度相同,所以三者的动能从大到小的顺序:列车、汽车、摩托车.答案:B【拓展题】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动能的影响因素.解析: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小鸟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所以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答案:D【测试题】小丽从学校回家过程中如图示是她的s﹣t图象,则小丽动能最大的时间段是()A.在0﹣t1时间内B.在t1﹣t2时间内C.在t2﹣t3时间内D.无法确定考点:动能大小的比较.解析:当运动物体确定了,就是物体的质量是确定的.影响因素就只有速度了.在题中S-t图像曲线中,0- t1曲线最陡,动能最大答案:A【测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比乙物体所处的位置高,则甲的势能比乙的势能大B.甲物体比乙物体的速度大,则甲的动能比乙的动能大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正在做功考点:能;动能大小的比较;势能大小的比较.解析:A、重力势能除了与高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势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B、动能除了与速度有关之外,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甲和乙的物体质量不确定,所以动能的大小也是不确定的.C、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D、一个物体具有能,说明它有做功的能力,但它不一定做功.答案:C【例4】★★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相同.(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因此要选择甲、乙两图;(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答案:(1)甲、乙;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2)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3)纸盒被推动距离的大小.【测试题】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B.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C.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D.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解析:A、球的动能是从木块被推出的距离看出的,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B、球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故该选项说法正确;C、斜面的光滑程度影响小球滚下的速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影响碰撞的程度,所以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让球滚到水平面上时获得的速度与球在斜面上的高度有关,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故该选项说法正确.答案:C【拓展题】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猜想三: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猜想四: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1)为验证猜想一,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时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析比较,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不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4)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和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灭了,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正确/不正确)的,理由是.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解析:(1)此题要改变弹簧的弹性形变大小,因此要将同一个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运用转换法,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2)为验证猜想二,需选用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实验时将两根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若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达不到探究目的.(4)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水平面有摩擦力,木块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机械能消失了.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答案:(1)不同;被推动距离的远近;(2)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相同;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不相等;(3)不能;(4)不正确;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模块二机械能及其转化【一、知识点】1.机械能及其转化(1)概念: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初中物理期中十大必考知识点之机械能练习

初中物理期中十大必考知识点之机械能练习

初三物理期中十大必考考点之机械能【1.考点和知识点回顾】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变化问题2.能量转换问题3.机械能影响因素(动能居多)探究实验【2.典型例题】1.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变化问题【例1】如图甲所示,高为h的光滑斜面上,一物块从顶端A点由静止自由滑到底端B点,在此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选填“守恒”或“不守恒”);图乙所示的图象表示该物块的(选填“动能”或“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规律。

【例2】玩弹弓的时候,经验表明,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与有关;若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质量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较小,原因是质量大的“子弹”射出时的小。

2.能量转换问题【例3】如图所示,材质均匀的弧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将小球置于轨道的顶端A点,小球具有的机械能为100J.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滚动,到右侧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B点时,具有的机械能为90J,随即小球向左侧滚动,当滚动到左侧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时,它具有的机械能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A.90J B.84J C.80J D.76J【例4】如图是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

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只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因此机械能守恒。

卫星在远地点时能最大,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减小、能增大,速度也就增大。

【例5】如图所示是一个左右对称的凹形槽,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若小球由A点到B 点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用W表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能够从A点运动到D点B.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势能的减少量与动能的增加量之差等于W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例6】小卓同学是个“扔纸团”高手,如图(甲),同桌小越则是个“斗橡皮”高手,如图(乙).由小卓出手的纸团划出了一道美妙的弧线准确的落入了纸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总结
一、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不是“正在做
功”或“已经做功
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没有做功。

也不一定要做功。

2、知识结构:
2、 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
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
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
动能也越大。

练习:☆右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分
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是 速度你判断的依机
械 能 势能
重力 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 弹性 势能 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据: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三、水能和风能
1、 知识结构:
2、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练习:☆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的目的是什么?大坝为什么要设计成上窄下宽?
答:水电站修筑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势能,水下落动能
转化 转化 势能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机械能的天然资源 风能 水能 拦河筑坝 海水潮汐 直接做功 发电
时能转化为更多的动能,通过发电机就能转化为更多的电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