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冬季施工方案设计
公路工程冬季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地区的一条新建公路,全长XX公里,设计时速XX公里/小时,路基宽度XX米,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由于工程地处我国北方,冬季施工期间,气温较低,施工环境恶劣,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特制定本冬季施工方案。
二、施工准备1.组织准备(1)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2)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加强冬季施工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冬季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2.材料准备(1)选用适合冬季施工的优质沥青、矿料、砂石等原材料。
(2)储备足够的冬季施工材料,如防冻剂、保温材料、加热设备等。
(3)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防止因材料问题影响工程质量。
3.设备准备(1)选用适合冬季施工的机械设备,如沥青加热罐、摊铺机、压路机等。
(2)确保设备完好,性能稳定,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3)储备必要的备用设备,以应对设备故障。
4.施工场地准备(1)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场地平整、排水畅通。
(2)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如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等。
(3)做好施工道路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运输畅通。
三、施工技术措施1.路基施工(1)土方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分层填筑的方式,确保路基稳定性。
(2)填筑材料:选用适合冬季施工的填筑材料,如石灰、水泥等,提高路基抗冻性能。
(3)压实度:严格控制压实度,确保路基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基层施工(1)基层材料:选用适合冬季施工的基层材料,如水泥稳定砂砾等。
(2)拌合:采用集中拌合,确保基层材料拌合均匀。
(3)摊铺:采用加热摊铺,确保基层材料温度满足施工要求。
(4)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基层密实。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1)沥青加热:采用沥青加热罐进行加热,确保沥青温度满足施工要求。
(2)摊铺:采用加热摊铺机进行摊铺,确保沥青混凝土温度满足施工要求。
(3)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沥青混凝土密实。
冬天沥青路施工方案设计

冬天沥青路施工方案设计一、施工前期准备在冬季进行沥青路施工前,首先要确保施工现场清理干净,无杂物、积水等。
同时,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充分的排水处理,以防施工过程中因冰冻导致的路面损坏。
此外,需对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低温条件下能正常运作。
二、沥青材料选择在冬季施工中,应选择低温性能较好的沥青材料,如改性沥青或特殊配方的沥青。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冻性和耐低温性能,能够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三、施工温度控制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施工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气温和沥青的温度变化,确保沥青在铺设时保持适当的温度。
同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如使用保温毯、热风枪等,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四、施工工艺流程冬季沥青路施工工艺流程与普通季节相似,包括基层处理、底油铺设、沥青铺设、压实等步骤。
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施工速度和压实度的控制,以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五、施工现场管理冬季施工现场管理要求更加严格。
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六、施工质量检测在冬季沥青路施工过程中,要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
包括沥青铺设的均匀性、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
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七、安全与环保措施冬季施工要特别注意安全和环保问题。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要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如控制扬尘、减少噪音等,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八、后期维护保养冬季沥青路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后期维护保养工作。
包括定期清扫路面、修补损坏部分、涂刷防护剂等。
通过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可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使用性能。
总之,冬季沥青路施工方案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低温条件下的施工特点和要求。
沥青路面冬季施工方案

沥青路面冬季施工方案在冬季,由于低温和湿度的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变得更加困难。
为保证施工质量和道路使用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沥青路面冬季施工方案。
一、材料准备1. 沥青:选择低温抗剪强度和低温延性良好的沥青混合料,确保路面在低温下不易开裂或产生变形。
2. 骨料:选用合适的骨料种类和粒径,保证施工后的路面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排水性能。
3. 添加剂: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黏附性,防止冻融循环引起的破坏。
二、施工准备1. 清理路面:清除路面上的积雪、冰块和杂物,确保施工过程中路面干净平整。
2. 预处理路面:使用喷洒式或滚压式沥青预处理剂,在路面上形成一层薄膜,提高沥青与路面骨料的粘结度和抗水性。
3. 确定施工温度:根据当地气温变化和沥青使用要求,确定施工温度范围,避免在过低温度下进行施工,影响沥青的性能。
三、施工步骤1. 摊铺底层:使用沥青搅拌设备,均匀摊铺一层底层沥青混合料,确保厚度均匀、密实度高。
2. 碾压底层:使用碾压机对底层沥青进行碾压,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度和抗剪强度,保证底层的稳定性和平整度。
3. 摊铺面层:在底层上均匀摊铺一层面层沥青混合料,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所需厚度。
4. 碾压面层:使用碾压机对面层沥青进行碾压,使其与底层沥青混合料充分结合,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紧实度。
5. 养护保养:施工完成后,对沥青路面进行充分养护,包括喷水降温、覆盖保护等,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充分固化和胶结。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避免过高温度引起流动性变差,或过低温度导致不易施工。
2. 湿度控制: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施工,要加强对沥青混合料的保护,防止吸湿影响性能。
3. 安全防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通过以上沥青路面冬季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冬季施工的风险,并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同时,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措施,可提高路面的抗滑性和耐久性,保障行车安全和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冬季施工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施工条件相对恶劣,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
为确保冬季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特制定本冬季施工方案。
二、施工条件1. 施工环境:冬季气温低于5℃,风力小于5级,相对湿度小于85%。
2. 施工材料:沥青、集料、矿粉、添加剂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 施工设备:沥青混凝土搅拌站、摊铺机、压路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
三、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熟悉冬季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2. 材料准备:提前储备沥青、集料、矿粉、添加剂等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 设备准备: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人员准备:对施工人员进行冬季施工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
四、施工工艺1. 拌合(1)沥青混凝土拌合前,应对原材料进行复检,确保材料质量。
(2)根据气温调整沥青加热温度,确保沥青流动性。
(3)按配合比准确称量集料、矿粉、添加剂等,确保拌合均匀。
(4)拌合时间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避免沥青老化。
2. 运输(1)采用保温运输车辆,确保沥青混凝土温度。
(2)运输过程中,避免车辆急刹车、急转弯,减少温度损失。
(3)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减少沥青混凝土温度下降。
3. 摊铺(1)摊铺前,检查路面基层平整度,确保摊铺质量。
(2)根据气温调整摊铺速度,避免摊铺过快导致温度下降。
(3)摊铺过程中,保持摊铺机匀速前进,确保沥青混凝土厚度均匀。
4. 压实(1)压实前,检查摊铺层温度,确保压实效果。
(2)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遍数应符合要求。
(3)压实过程中,注意压路机行走路线,避免重复压实。
5. 接缝处理(1)施工缝应采用垂直切割,确保接缝平直。
(2)施工缝处理时,先对已压实层进行预热,提高沥青混凝土温度。
(3)接缝处采用热沥青混凝土进行填充,确保接缝严密。
五、施工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严格控制沥青、集料、矿粉、添加剂等原材料质量,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冬季施工方案

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冬季施工方案一、引言冬季施工是道路建设中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给道路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在冬季施工中的关键问题和应对方案,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并保证施工质量。
二、道路水稳层冬季施工方案在冬季,道路水稳层的施工面临低温、潮湿等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情况至关重要。
为保证水稳层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方案:•优化材料配比:在冬季施工时,可以适当增加沥青含量和添加热稳定剂,以提高水稳层的抗寒性能。
•控制施工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对水稳层材料进行预热处理,控制施工环境温度,防止材料过快冷却。
•合理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遇到极端天气条件进行施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沥青路面冬季施工方案沥青路面在冬季施工时存在易凝固、脆性增大等问题,如何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成为关键。
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提前预热材料:在冬季施工前,对沥青进行预热处理,确保材料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加强质量管理:加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提高施工工艺要求,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规范标准。
•合理施工时间:选择施工气温较高、阳光充足的时间段进行作业,减少冷凝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四、步道冬季施工方案步道作为人行道的一部分,其施工也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行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防滑处理:在冬季施工步道时,需添加防滑剂或采用防滑型路面材料,以增加步行者的行走稳定性。
•施工照明:在天昏地暗的冬季,增加施工现场的照明设备,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清晰看到工作区域,避免事故发生。
•定期除雪:施工完毕后,要做好步道除雪工作,以确保步道在冰雪天气下通行安全。
五、结论冬季施工是道路建设的重要阶段,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使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通过本文提出的冬季施工方案,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低温、潮湿等冬季气候条件,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道路建设顺利进行。
沥青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沥青工程冬季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 项目概况本次施工为XX路面沥青铺设工程,路面长度为XX公里,宽度为XX米,总面积为XX平方米。
施工范围包括道路平整、边坡整治、排水设施修复和沥青铺设等。
2. 施工条件冬季施工环境恶劣,气温低,极端天气频繁,对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路面温度的变化对沥青的塑性有一定影响,需要加强施工管理。
3. 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期。
(2)加强现场管理,对施工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3)统一配备防寒保暖设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准备好相应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做好日常维护。
二、施工方案1. 沥青温度控制冬季气温低,对沥青的温度要求更高。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采用预先加热的方式,确保沥青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同时,根据施工进度,及时调整加热时间和温度,确保沥青的质量。
2. 施工路面处理(1)道路平整:在施工前,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查,修复破损和裂缝,确保路面平整。
(2)边坡整治:加强对路边坡的处理,清理杂草和垃圾,防止对施工的影响。
(3)排水设施修复:检修路面排水设施,确保雨雪天气时排水畅通。
3. 沥青铺设(1)施工时间合理安排:在气温较高的时段进行沥青铺设,避免夜间和清晨施工。
(2)立即压实:在沥青铺设后,立即进行压实,确保路面质量。
(3)质量检测:每一段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4. 现场管理(1)施工人员安全:为施工人员配备防寒服和防滑鞋,并加强安全教育。
(2)施工队伍管理: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
(3)机械设备维护: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三、安全措施1. 人员安全(1)加强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配备防护用品:为施工人员配备防寒服、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3)严格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方案

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方案在冬季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低温会对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在冬季条件下顺利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原材料准备在冬季施工中,沥青和骨料的温度需要特别关注,确保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沥青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140-160摄氏度,骨料的温度应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上。
在冬季施工中,可以采取保温措施来保持原材料的适宜温度,比如在骨料仓和沥青储罐周围搭建棚子等。
路面准备在冬季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扫、修补、打磨等,确保路面平整、干燥,没有积水或结冰现象。
如果路面存在结冰现象,需要提前除冰处理,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方案1.温控施工:在冬季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影响施工效果。
可以采取预热原材料、采用加温设备等措施来保持适宜的施工温度。
2.及时压实:沥青混凝土在较低温度下容易凝固,影响均匀压实,因此需要在敷铺完成后尽快进行压实工作,确保路面质量。
3.加强施工管理:冬季施工条件恶劣,需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提前准备施工所需设备和物资,做好施工日志记录等工作。
4.保温养护:施工完成后,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进行保温养护,确保其早期强度和稳定性。
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棚、喷淋保温等方式来加强养护效果。
总结冬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因低温造成的影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和养护工作,是保证冬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
希望以上方案能为冬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冬季施工方案(DOC)

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冬季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新黄徐路位于2016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核心区内,是月季文化园东侧的一条城市主干路,向北连接后查路,间接连接月季文化园,向南直通月季主题园和月季博物馆,是月季洲际大会主题园和博物馆通向外界南北向的一条主要道路,也是大兴魏善庄镇北区西侧的一条道路。
新黄徐路北起后查路,向南经过龙江路、龙海路等道路后,终点交与魏永路。
新黄徐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0米,道路全长约1.178公里。
道路横断面采用两幅路形式:中央分隔带宽6.0米,两侧路面各宽8.0米,机动车道一上一下,机非混行;两侧人行步道各宽4.0米,两侧绿化带各宽5.0米。
道路路拱形式:本次设计机动车道路拱采用直线形式,路拱坡度为1.5%,坡向人行步道;人行步道横坡为2.0%,坡向机动车道。
路面结构设计: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标准轴载为100KN,土基回弹模量E0按30MPa考虑,土基交工验收按非不利季节干燥类型考虑。
(1)行车道路面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4cm乳化沥青粘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7cm下封层1cm乳化沥青透层水泥稳定碎石5%(两层)32cm水泥稳定碎石4% 16cm总厚度60cm(2)人行步道路面结构防滑渗水步道砖6cm1:5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2cmC15无砂水泥混凝土15cm粗砂垫层5cm总厚度28cm二、施工依据1、《新黄徐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2、《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2003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三、准备工作1、密切注意天气预报,现场安排专人进行大气测温,并做好记录,质检员进行监督检查。
2、工地办公室取暖采用电暖气,不用电炉子及碘钨灯等明火取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水稳层、沥青路面及步道冬季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新黄徐路位于2016年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核心区内,是月季文化园东侧的一条城市主干路,向北连接后查路,间接连接月季文化园,向南直通月季主题园和月季博物馆,是月季洲际大会主题园和博物馆通向外界南北向的一条主要道路,也是大兴魏善庄镇北区西侧的一条道路。
新黄徐路北起后查路,向南经过龙江路、龙海路等道路后,终点交与魏永路。
新黄徐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为40米,道路全长约1.178公里。
道路横断面采用两幅路形式:中央分隔带宽 6.0米,两侧路面各宽8.0米,机动车道一上一下,机非混行;两侧人行步道各宽 4.0米, 两侧绿化带各宽5.0米。
道路路拱形式:本次设计机动车道路拱采用直线形式,路拱坡度为1.5%,坡向人行步道;人行步道横坡为 2.0%,坡向机动车道。
路面结构设计: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标准轴载为100KN 土基回弹模量E0按30MPa考虑,土基交工验收按非不利季节干燥类型考虑。
(1)行车道路面结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4cm乳化沥青粘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 7cm下圭寸层1cm乳化沥青透层水泥稳定碎石5% (两层)32cm水泥稳定碎石4% 16cm总厚度60cm(2)人行步道路面结构防滑渗水步道砖6cm1:5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2cmC15无砂水泥混凝土15cm粗砂垫层5cm总厚度28cm二、施工依据1、《新黄徐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2、《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 104-201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011版)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J119-20036、《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三、准备工作1、密切注意天气预报,现场安排专人进行大气测温,并做好记录,质检员进行监督检查。
2、工地办公室取暖采用电暖气,不用电炉子及碘钨灯等明火取暖。
室外自来水管线提前做好保温并随时对管线保温情况进行检查,保温破损处及时修补,防止管线冻坏。
3、各种施工机械在进入冬季施工前,备好施工所用的防冻液和冬期用油。
4、准备冬季施工物资见下表。
四、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冬期施工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由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技术员、质量检查员、施工工长、材料人员、作业班组长参加的质量保证小组,负责项目施工质量的日常管理工作,树立管生产必先保质量的指导思想,在工程质量与生产进度发生矛盾时,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协调解决好生产进度的安排工作。
各工种、各工序间必须进行交接检。
在交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完成部位情况互检、互验,并在记录表中给予明确标注。
各工序作业班组有责任对上一工序的施工成果进行保护。
2、定期召开工程质量分析会。
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各专业工长、质检员、技术员、材料员等均应参加。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要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人必须到会。
3、在工程施工开始前,技术部门必须依据《冬季施工方案》向工长及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说明施工技术操作要点、技术要求、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方案实施检查,指导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施工操作。
五、冬季施工技术措施1、水泥稳定碎石冬季施工措施冬季施工主要是温度上的区别。
众所周知,水泥稳定碎石成型过程中要发生各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由于温度会影响反应速度,因此冬季施工会进度较慢;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是温度低会使水凝结成冰,而冰的体积比水大,结冰就会导致体积膨胀,膨胀大约9%左右。
如果混合料体积膨胀,就会使结构内部产生破坏作用,降低混合料的一系列物理学性能。
所以说,冬季施工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证混合料在强度形成过程中的养生温度高于其强度增长的临界温度;二是保证混合料后期强度和耐久度满足设计要求。
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冬季施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一是覆盖保温;二是添加早强剂,并及时碾压;三是混合料配合比中增加水泥用量。
(1)覆盖保温水泥稳定碎石铺压后在其表面及时覆盖塑料布,在塑料布上覆盖草苫,以达到保温效果。
(2)添加早强剂对于水泥稳定碎石,与水泥混凝土添加早强剂的道理一样。
当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时,水泥水化放出热量,使混合料温度升高,当运抵现场进行摊铺碾压过程中,因为大气温度低,混合料的温度下降很快,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一定时间内如何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形成一定强度,除了覆盖保温养生外,我们应该使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尽快形成,充分利用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
所以在混合料中加入早强剂,施工组紧密作业,尽快完成摊铺、碾压,使混合料尽早形成强度。
(3)增加水泥用量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及养护过程中,温度高高低低交替作用,晚上温度低,白天温度高,这就势必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中受到损失。
所以采取比平时水泥用量大 1.0〜1.5%的方法来弥补这些强度损失。
另一方面在水泥反应过程中要放出一些热量,水泥含量越高,放出的热量也越多,降低水泥标号,增加水泥用量,增加水泥水化的热量,以利于水泥稳定碎石冬季施工的温度提高。
因为在冬季施工中,天气气温低,混合料失水慢,强度形成慢,所以增加水泥用量不会造成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形成过程中的收缩开裂。
水稳冬施质量控制要点:(1)水稳碎石,暖石运输①运输车辆满足拌合出料与摊铺需要,并有富余;②水稳混合料运输车辆在出场前车厢用棉被覆盖进行保温;③成品混合料在2个小时内运送到铺筑现场。
(2)摊铺基层混合料采用挂线摊铺,前后保证速度、摊铺厚度、松铺系数、路拱坡度、摊铺平整度等。
(3)养生连续施工,用上基层对其进行保温。
做好冬季施工的计划安排,抓紧各道施工工序的衔接,水稳碎石底基层碾压完成后,马上组织进行上基层的施工,中间间隔不超过12h,使上基层对水稳碎石底基层起到覆盖保温的作用。
如果不能连续施工,采用蓄热法养生:最底层用塑料薄膜覆盖,减少空气对流;然后覆盖2层土工布及草苫子,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释放出的热量使混凝土集料温度上升,土工布和草苫子覆盖路面使水化热量蓄保起来,以减少路面热量的失散,使之在适宜的温度下硬化。
2、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施工措施(1)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把握好施工时间,大风、雨、雪天气不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
保证沥青混凝土施工时在白天气温较高时进行,摊铺时间在上午9点至下午4点进行,做到快卸料、快摊铺、快碾压。
(2)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和站联系,适当提高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专人指挥,统一调度,做到定量、定时、定车组织供应,及时供料。
(3)运输车选用吨位不小于18T的大型货车,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车辆设严密的覆盖保温设备,运料车的运力保证充足。
现场各种机械设备齐全且有备用设备。
(4)施工前对基层进行检查,确保下承层表面干燥、无结冻。
(5)安排专人检测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并及时反馈。
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不低于145C。
摊铺温度不低于150C。
开始碾压温度不低于145C,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80C。
(6)采用高密实度的摊铺机作业,摊铺前对熨平板充分预热,保证连续摊铺,避免停顿,整幅摊铺一次成型,避免产生横纵向接缝。
(7)快摊铺快碾压及时成型。
对路边缘等局部地区应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板压实。
对检查井边缘区域采用振动夯板、热烙铁补充压实。
3、步道冬季施工措施(1)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步道边线、钉桩T基础粗砂垫层施工T无砂混凝土施工T砌筑树池T 找平层施工T砌筑水泥透水砖。
(2) 基础砂垫层铺设粗砂垫层5cm厚,采用人工摊铺。
摊铺前应对步道路床进行处理,并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去除各种杂物。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铺设砂垫层。
摊铺应均匀并保证摊铺厚度及表面高程。
采用平板夯进行压实。
压实至表面平整坚实,且顶面达到设计高程后,经验收进入无砂混凝土施工。
(3) 无砂混凝土基层施工粗砂垫层压实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在其上进行无砂混凝土施工。
粗砂垫层上铺设的无砂大孔混凝土基层,厚度为15c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b要求无砂混凝土配料必须准确,搅拌必须均匀。
由于水灰比较小,需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过程中加入骨料和水泥预拌20秒钟,再加水搅拌1〜2分钟,使水泥浆均匀的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形成一层水泥浆膜,保证空隙率均匀。
木方支设完毕并固定牢固后方可进行无砂混凝土铺设。
铺设无砂混凝土时,应严格掌握基层厚度和高程,其坡度应与面层一致。
无砂混凝土基层应采用压实的方法成型,其压力大小以不导致骨料破坏为准,为避免压碎骨料,作业中采用©400钢管(3米)加载滚压。
作业时不得用振捣器振捣。
施工时应在混合料处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压实,直到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和空隙率。
施工时应尽可能缩短从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时间不应超过3〜4小时,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
基层成型后必须保湿养生,避免其表面干燥,也不应忽干忽湿。
无砂混凝土施工,争取在初冬阶段完成,若温度偏低,将人行道先松土,用塑料薄膜和草帘普遍覆盖,防止无砂混凝土浇筑在冻土上。
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进场检查工作,是否符合我单位所提出的施工要求,用热拌混凝土掺加早强、防冻、减水等外加剂及坍落度、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无砂混凝土进场前,提前做各项浇筑前的准备工作,集中施工力量,以最快的速度摊铺压平后,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且在步道砖铺前不准揭掉塑料薄膜和草帘无砂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圭寸闭现场交通,除施工车辆外,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
无砂混凝土基层的压实度应达到95%,空隙率应达到18〜20%。
保湿养生6天、浸水1天后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在 4.5MPa以上。
(4) 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基层以上设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用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与中砂按1: 5 (体积比)拌和而成,水灰比控制在0.3〜0.35 , 实际用水量可按拌和后的水泥砂浆“能握成团、落下后能散开”为准。
(5) 步道砖铺设透水步道砖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采用干硬性砂浆,砂浆随伴随铺,随时调整缝隙,且铺一段、检查一段,合格立刻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
在铺砖时,覆盖无砂混凝土的塑料薄膜和草帘随揭随铺。
人行道铺装采用水泥砼人行道砖,并铺设0.5m宽的无障碍人行道砖,水泥砼砖为挤压型,规格尺寸为10X20x6cm,其抗压强度等级为Cc40(防滑渗水步道砖抗压强度不小于Cc40),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 , 防滑等级为R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 65。
其颜色及尺寸由甲方确 ^定。
施工前测量放出边线、高程和树池位置,人工按边线、高程挖出基槽,挂线砌筑外侧缘石和树池框。
砌筑透水砖时,必须挂横、纵平线砌筑,以树池和外侧立缘石为标准。
透水砖铺装完成后采用扫缝施工,采用干中砂勾缝施工。
砌筑完成后,步道要清扫干净,强度未形成前,严禁上人踩踏,保证7天之内不受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