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

合集下载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一、设计指标要(一)设计一电路控制四组八个发光二极管(二)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亮灭变化二、设计构成及元件(一)四组八个发光二极管及八个限流电阻(二)四片74LS374八D三态输出寄存器,每片控制一组二极管发光(三)两片74LS161四位二进制可预置同步递增计数器构成八位二进制计数器,控制二极管发光变化规律(四)一片NE555定时器和若干电阻、电容构成矩形波发生器提供计数器和寄存器脉冲(五)2764E P R O M三、设计方案(一)根据以上的电路要求和元件的选择,要控制四组八个发光二极管进行亮度的变化,所以先要清楚二极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律的亮度变化有两种接法:共阴极和共阳极。

(二)给定中元件NE555定时器和若干电阻,电容构成矩形波发光器,我们知道NE555工组成结构:若干电阻,电容,两个比较器,一个锁存器。

主要通过改变一个电阻的大小来改变输出脉冲的频率。

(三)两片74LS161四位二进制计数器构成八位计数器,通过计数器作用可以不断的产生有规律的二进制数组。

用到一片2764存储器,丛存储器的作用可知道,这里用存储器用来存放一些让霓虹灯有规律发光的程序。

4片74LS374八d寄存触发器,分别用来寄存计数器产生的二进制组。

然后由这些寄存的二进制组去接四组八个发光二极管,这样的话就会产生一系列规律霓虹灯。

四、单元元件及电路分析:1:555定时器分析:VCC端接+5V的电压,在555定时器中有两个比较器C1和C2,其中还有输入信号,与+5的电压提拱的电压在比较器中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的电压和C1和C2的参考电压不同,因而锁存器的置0或是置1的信号发生在两输入信号的不同电平。

这样就行成施密特触发器,然后再将输出电压经RC积分回路接回输入端就行了,最后根据C1的充、放电时间的微、积分环节的出输出3端的不同的T出现在不同的波形,使的NE555定时器产生以T 为周期的脉冲。

T=(R1+2R2)CIn22:两片74LS161四位二进制制接成的一片八位二进制计数器:首先一片74LS161的四位二进制计数器我工作原理是在它的所控制端都为高电平均1的时候才会进行计数工作,而且它从一开始计数到计数完后会自动清零,同时进位端CO会产生高电平所以要把两片74LS161接成一片八位二进制计数器,首先第一片的74LS161所有控制端都接高电平1,进位端CO接在第二片的74LS161的控制T和P 上,也就是说当第一片计数完后,第一片自动清零,CO进位产生1,也就相当于第二片的74LS161的所有控制端开始接1,第二片开始计数。

plc课程霓虹灯控制课程设计

plc课程霓虹灯控制课程设计

plc课程霓虹灯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霓虹灯控制的基础知识;2. 学生能描述霓虹灯控制过程中涉及的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工作原理;3. 学生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能编写简单的霓虹灯控制程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PLC技术设计简单的霓虹灯控制电路;2. 学生能通过编程实现霓虹灯的不同亮灭模式;3.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霓虹灯控制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动化技术及PLC控制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认识到PLC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喜欢动手实践,善于团队合作。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基本原理及结构;- 传感器、执行器工作原理及选型;- PLC编程语言及编程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概述、第二章 传感器与执行器、第三章 PLC编程语言。

2. 实践操作:-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编写霓虹灯控制程序;- 霓虹灯控制电路的调试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第五章 PLC控制系统编程与调试。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PLC基本原理及结构学习,认识传感器、执行器;- 第二周:学习PLC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编程练习;- 第三周: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编写控制程序;- 第四周:调试霓虹灯控制电路,优化程序。

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计简单霓虹灯,要求控制4盏灯

设计简单霓虹灯,要求控制4盏灯

设计简单霓虹灯,要求控制4盏灯摘要:一、引言1.介绍霓虹灯设计2.设计目标:控制4盏灯二、设计原理1.电路设计a.电源b.电阻c.灯管d.开关2.编程控制a.硬件连接b.编写程序c.程序功能:控制4盏灯的开关三、制作步骤1.准备材料2.组装电路3.编写程序4.测试运行四、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2.故障排查3.节能环保正文:一、引言霓虹灯是一种常用于装饰和广告的气体放电灯,以其独特的色彩和造型吸引了众多设计师和艺术家。

随着科技的进步,霓虹灯的设计和控制也变得越来越简单。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霓虹灯系统,实现对4盏灯的控制。

二、设计原理要实现对4盏灯的控制,首先需要了解霓虹灯的工作原理。

一个基本的霓虹灯电路包括电源、电阻、灯管和开关。

通过编程控制,可以实现对各个元件的通断控制,从而达到控制灯的开启和关闭。

1.电路设计a.电源:为霓虹灯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b.电阻:限制电流,保护灯管。

c.灯管:发光元件,产生独特的霓虹效果。

d.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实现灯的开关。

2.编程控制a.硬件连接:将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连接到微控制器,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b.编写程序:使用编程语言(如C语言、Arduino)编写程序,实现对4盏灯的控制。

c.程序功能:控制4盏灯的开关,实现灯的顺序开启、同时开启、顺序关闭和同时关闭等功能。

三、制作步骤1.准备材料:根据电路设计,准备电源、电阻、灯管和开关等材料。

2.组装电路:将电源、电阻、灯管和开关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霓虹灯电路。

3.编写程序: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4盏灯的控制。

4.测试运行:将编写好的程序烧录到微控制器,接通电源,测试霓虹灯是否按照预期进行控制。

四、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制作和测试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和短路。

2.故障排查:如遇故障,及时排查原因,修复电路。

3.节能环保:在设计霓虹灯时,应考虑节能和环保,合理选择材料和控制方式,减少能源消耗。

霓虹灯plc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霓虹灯plc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霓虹灯plc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霓虹灯PLC控制系统设计引言:霓虹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装饰灯具,其独特的亮光效果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

为了实现对霓虹灯的控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被广泛应用于霓虹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中。

本文将介绍霓虹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设计原理霓虹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PLC的逻辑控制能力和霓虹灯的特性。

PLC作为一种专用的工控计算机,具有可编程性和高可靠性,能够根据预设的逻辑程序对输入和输出进行控制。

而霓虹灯作为一种发光装置,需要通过电流的控制来实现不同颜色和亮度的变化。

因此,通过将PLC与霓虹灯连接并编写逻辑程序,可以实现对霓虹灯的精确控制。

二、设计步骤1.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对霓虹灯的控制需求,包括颜色、亮度、闪烁频率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2. 选择PLC:根据需求确定合适的PLC型号和规格。

PLC的选择应考虑其输入输出点数、通信接口、编程环境等因素,以确保能够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

3. 连接电路:将PLC与霓虹灯连接,包括连接输入和输出模块、电源模块和控制信号线等。

在连接电路时,应遵循相关的电气安装规范,并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 编写逻辑程序:根据需求编写逻辑程序,实现对霓虹灯的控制。

逻辑程序可以使用Ladder图、指令列表或结构化文本等编程语言进行编写。

编写逻辑程序时,应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调试。

5. 参数设置:对PLC进行参数设置,包括输入输出模块的配置、通信设置、定时器和计数器等功能的设置。

参数设置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以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6. 系统测试:对设计的霓虹灯PLC控制系统进行全面测试。

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三、注意事项1. 电气安装:在进行电气安装时,应按照相关的安装规范进行,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PLC实训:霓虹灯控制电路

PLC实训:霓虹灯控制电路

一、实训题目:霓虹灯控制电路实训目的及要求:1、掌握欧姆龙PLC的指令,具有独立分析和设计程序的能力2、掌握PLC梯形图的基本设计方法3、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4、培养程序设计及调试的能力5、熟悉霓虹灯控制电路系统的原理及要求实训设备:1、OMRONPLC及模拟试验装置2、安装有CX-P编程软件的PC机3、PC机与PLC通讯的RS232电缆线实训内容:1、分析工艺过程,明确控制要求控制要求:设计一个霓虹灯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该电路可以控制霓虹灯L1,L2,L3按照如下方式亮灭:(1)L1亮1s(2)L2亮1s(3)L3亮1s(4)三个灯都灭1s(5)三个灯都亮1s(6)三个灯都灭1s(7)三个灯都亮1s(8)三个灯都灭1s(9)1~8循环直到按下关断按钮。

图1霓虹灯控制示意图2、统计I/O点数并选择PLC型号输入:开始按钮00000,复位按钮00001。

输出:彩灯1,彩灯2,彩灯3。

输入一共有2个,考虑到留有15%~20%的余量即2×(1+15%)=2.3取整数3,所以共需3个输入点。

输出共有3个,3×(1+15%)=3.45取整数4,所以共需4个输出点。

可以选OMRON公司的CPM1A/CPM2A型PLC就能满足此例的要求。

4、PLC控制程序设计及分析实现功能:按下开始按钮00000,中间继电器20000自锁,并且启动定时器TIM000,定时1秒,按下复位按钮00001或中间继电器20001带电后,程序复位,或者定时器TIM007定时完毕,程序复位实现功能:中间继电器20000带电后,并且定时器TIM000定时完毕,中间继电器20001自锁,并且启动定时器TIM001,定时1秒,按下复位开关00001或中间继电器20002带电后,程序复位。

实现功能:中间继电器20001带电后,定时器TIM001定时完毕,中间继电器20002自锁,并且启动定时器TIM002,定时1秒,按下复位开关00001或中间继电器20003带电后,程序复位。

基于multisim14.0霓虹灯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multisim14.0霓虹灯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multisim14.0霓虹灯控制器的设计
基于Multisim 14.0的霓虹灯控制器设计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需求分析:确定需要控制的霓虹灯数量、控制方式、电源电压等要求。

2. 电路设计:根据需求设计霓虹灯控制电路,包括电源电压输入、控制信号产生电路、输出驱动电路等。

3. 元件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三极管等元件,并添加到电路中。

4. 电路连接:使用Multisim 14.0软件将元件按照电路图连接起来。

5. 仿真和调试:使用Multisim 14.0的仿真功能对电路进行仿真,调整参数以达到设计要求。

6. PCB设计:根据电路连接图设计PCB布局,将元件焊接到PCB上。

7. 制作和测试:根据PCB设计制作实际的电路板,测试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8. 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评估电路的性能,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元件参数,并进行仿真和测试,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遵守相关的电路设计原理和规范,确保设计的霓虹灯控制器符合安全和可靠的要求。

霓虹灯课程设计---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

霓虹灯课程设计---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words (1)引言 (1)1.控制系统介绍和控制过程要求 (1)1.1控制系统介绍 (1)1.2控制系统要求 (1)2.I/O分配表和PLC端子接线图 (2)2.1 I/O分配表 (2)2.2 PLC端子接线图 (2)3.控制流程图与梯形图 (2)3.1 控制流程图 (2)3.2梯形图 (2)结束语 (4)附录 (5)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摘要:本文基于s7-200进行了霓虹灯控制电路的设计,简要介绍了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及程序图和梯形图,并对梯形图做出了相应的说明。

关键词:霓虹灯;s7-200;PLC;梯形图引言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作为自动控制装置的核心,它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PLC实验装置采用的是模块化结构,主要模块有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器模块,九种实验模块,按钮、开关输入模块和继电器输出模块,以及四层电梯模型。

该装置可以完成各种指令系统训练以及多种控制对象的程序设计训练。

1. 控制系统介绍和控制过程要求1.1控制系统介绍本控制系统只要是用于控制霓虹灯的按顺序的闪烁。

它能让你在不用人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灯的自动闪烁。

如图1,三个字能按顺序地进行亮灭。

图1 霓虹灯1.2控制系统要求用PLC对霓虹灯实现控制,其具体要求如下:(1)L1灯亮1秒,L1灯灭,L2灯亮1秒,L2灯灭,L3灯亮2秒,L3灯灭,L2灯亮1秒,L2灯灭,L1灯亮1秒,L1、L2、L3灯灭1秒,L1、L2、L3灯亮1秒,如此循环往复。

全彩霓虹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全彩霓虹灯控制电路的设计

全彩霓虹灯控制电路的设计摘要:霓虹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控制电路种类也很多,现介绍一种全彩霓虹灯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并从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对存储器编程几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采用此方法所设计出的全彩霓虹灯控制电路经济实用、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维修方便、变换样式多。

关键词: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1霓虹灯现阶段的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建设的日臻完善,霓虹灯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霓虹灯作为一种五彩缤纷的城市照明光源,由于外形变化多端、加工灵活、色彩丰富等特点,在广告、商业、交通、建筑、室内外装饰、舞台布景、家用电器、城市美化等领域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

在人们眼中,霓虹灯似乎成了社会繁荣的象征,现代文明的标志,美化城市的必要装点及广告宣传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精神、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城市光亮美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霓虹灯作为商品宣传的传统手段已成为城乡亮光工程的主要风景线之一。

全彩霓虹灯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各高校的实验实训中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项目,这里所设计的全彩霓虹灯控制既可作为学生的动手实践项目,又能在实际中应用。

2硬件设计方案2.1硬件电路设计思想霓虹灯控制电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主要由五个模块电路组成的,即:电源及脉冲模块、计数模块、存储模块、缓冲模块和显示模块,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2.2整个霓虹灯的工作原理:工作时,由于脉冲电路不断地输出脉冲。

计数器每收到一个脉冲就计数一次,此数作为存储器的一个存储地址,并读出该存储地址所对应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信息,从存储器中读出的数据流入数据缓冲器的输入,缓冲后从数据缓冲器中流出,到限流电阻,再到发光二极管进行显示。

动态效果的变换式样由预置在各存储单元里的数据组合提供。

整个过程是霓虹灯电路按照一定的速度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各存储单元里的数据,这些数据决定某一瞬间各盏霓虹灯的亮暗组合,这些组合随时间不断的变化,就形成丰富多彩的动态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告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壮大,尤其实在当今的经济时代,很多的商品都是依靠广告来引导消费者的。

因此,广告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媒介,已经成为了社会宣传的主导方式。

由于起多样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开发空间。

霓虹彩灯作为广告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渐渐成为广告的灵魂,也成为了城市夜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刚刚学完了数电知识,正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全面掌握了课设的基本流程,此外,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此次设计我们用到了555构成的秒脉冲发生器,74LS194, 74LS161, 74LS139以及逻辑门电路来实现方案,充分利用了模电和数电的知识来不断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也是这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设计意义及要求1.1 设计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霓虹彩灯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灯的种类繁多,变化多样,所以霓虹彩灯的设计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学校安排此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们联系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分析,而且提高了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熟悉了各种元件的功能及用法,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最值得说的是,我们讲所学知识转化为实物,得到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1.2 设计要求现有9只彩灯,红—绿—蓝—红—绿—蓝—红—绿—蓝一排成一条直线,试设计一控制电路,要求彩灯能实现如下追逐图案:1)红绿2种灯从前往后驱动点亮闪烁,每0.6 秒往前进一步;2)蓝灯从后往前驱动点亮闪烁,每0.6 秒进一步;3)霓虹灯控制工作状态按照上述2 至3 步自动重复循环。

2.方案设计2.1设计思路霓虹灯3种颜色的灯都需要产生0.6秒的变化跳动,所以必须给电器元件1.67Hz的脉冲信号。

考虑到这点,首先很简单想到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因为多谐振荡器可以根据调节电阻与电容值产生不同的输出脉冲信号,使用方便,易于设计。

再观察设计要求可发现红绿灯从前至后0.6秒有规律跳动,蓝灯从后至前0.6秒跳动,三种灯变化频率相同,闪亮的时刻也相同。

所以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循环输出信号,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相连,这样既满足题意,设计又简单。

2.2方案设计2.1.1设计方案一(个人方案)上图左边是用555设计的脉冲振荡器,产生1.67HZ的脉冲信号输入CT74LS194中, 然后通过74LS194输出四进制循环信号。

其中输出端Q0接1、2、9号灯,Q1接4、5、6号灯,Q2接3、7、8号灯,再加上一个三输入的或非门74LS27,或非门输入端与74LS194 的三个输出端Q0 Q1 Q2相连,输入端与S1相连,这样就能产生循环发光的霓虹灯。

2.1.2设计方案二(小组方案)电路图如下本电路是由555定时器组成0.6s的脉冲信号,用一片74LS161制作成4进制计数器。

用一片74LS139四进制译码器分别控制9盏灯。

其中第1、2、9号灯接74LS139的Q0输出端,第4、5、6号灯接74LS139的Q1输出端,第3、7、8号灯接74LS139的Q0输出端。

当74LS161计数产生00,01,10, 11信号并送到74LS139, 74LS139控制灯按顺序闪烁。

2.2.3方案比较方案一直接利用了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右移循环功能,方案二利用了计数器74LS161和译码器74LS139译码器实现了循环右移的功能。

两个方案各有伯仲。

3.部分电路设计3.1 555构成的脉冲发生器介绍脉冲产生部分电路:Q 6J1R1025禺555定时器的引脚图:C1In!ibTRDCTH2955R11 皿C2 图3.1脉冲产生电路VCC R D8 47VI163 VI2 _251 Vo Vic图3.2 555定时器引脚图i n i功能表:表3.1 555定时器功能表如图3.1所示,该部分电路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一个多谐振荡器,它能够产生连续的脉冲信号并且频率是可以调节的。

接通电源后,电容C没充电,当VC上升到时,使V0为V低电平,同时放电三极管T导通,此时电容C通过R2和T放电,VC下降。

当VC下降到3到时,V0翻转为高电平。

电容器C放电所需的时间为:tPL=R2Cln 2 〜0.7R2C VCC2V CC 当放电结束后,T截止,VCC将通过R1、R2向电容器C充电, VC由3上升到3所需的时间为:tpH= (R1+R2 Cln 2 ~ 0.7 ( R1+R22V CC当VC上升到3时, 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

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在电路的输出端就得到一个周期性的矩形波。

电路的工作波形如下图所示,尹震荡频率为f_t pL tpL t pH 〜(R1 2 R2)C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就可以算出特定的频率。

题目要求的是赫兹,这样我们可以得到R1=26.5KQ, R2=30KD,C=10 f o3.2 CT74LS194引脚图及功能介绍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成为移位寄存器。

一位功能是指寄存器中所存代码能够在一位脉冲的作用下一次进行左移或者右移。

只需要改变左、右移位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左移位或者右移位要求的移位寄存器称为双向寄存器。

CT74LS194是一种功能比较齐全的双向移位寄存器。

它具有清除、保持、并行输入、右移位串行输入和左移位串行输入数据等五种功能。

其引脚图与功能表如下图:引脚图:功能表: Qflddddd < J 1 IIfi3 YIS)4jQ'i,n30=12;a]CPID*3']g图3-311 13-4本次设计所用的为循环右移功能。

当S 1=0 S 0=1 SR 与C 2相连,置入一个初始数据1000,在连续加4次脉冲,194芯 片就可以实现循环右移。

根据方案一电路图知,CT74LS194芯片得到了 1.67Hz 脉冲,通过CT74LS19犷生了循 环四进制输出信号,使得二极管可以循环发光。

3.3 74LS27功能介绍74LS27为三组3输入端或非门 (正逻辑)功能表如下Y — A KInpulftOutputAB CY LL L HX X HIL XHX L HXXL4调试与检测引出端符号1A-3A 输入端 1B-3B 输入端 1C-3C 输入端 1Y-3Y 输出端逻辑图如下C1VI11ini10■1 ■ ? » C? VI 0MD双列fl 插封装4.1调试中故障及解决办法调试中遇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次发现多谐振荡器设计正确,连线也正确,但是在Proteus上面无法产生脉冲信号。

检验了好几遍不知道什么问题,后来经过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讨论,猜想是由于接地, 电源这两种画图没有统一标注,画的比较随便。

经过同意与调试之后,终于成功的将多谐振荡器调整好了。

第二次在振荡器调整好之后,CT74LS194接受的输入脉冲信号正确,右循环连接线路也好正确。

可彩灯就是不亮。

排查好久终于发现是接地符号没有用导线与二极管相连,没有产生电气节点。

调整了一下接地符号的位置,电路就开始循环了。

4.2调试与运行结果1UC点击运行,第一组红绿灯亮,第三组蓝灯亮;然后第二组红绿蓝灯亮;接着第一组蓝灯亮,第三组红绿灯亮;然后全灭,再至第一组红绿灯亮,第三组蓝灯亮,三组彩灯发生循环变化,设计成功。

结束语本次课程设计,我从中收益良多:首先,这次的广告彩灯控制电路的设计,综合运用了数电所学的各种元器件,并且巩固了数电理论知识,以及提高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这次的课程设计,加强了我的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了解了以前一知半解的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用法,如74LS194、74LS161等芯片的功能及用法。

第三,为了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专门学习了Proteus软件,对其基本操作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

而且,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四,在做小组方案时,出现了很多的意见与分歧,但在经过激烈讨论之后我们达成了共识。

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了如何去分配工作,如何去解决设计过程的问题。

第五,通过这次课设,我基本掌握了课程设计的流程,过程中要学会如何去学习你没有遇到过的东西,如何去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是关键,并且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这就是我们可是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第六,做实物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认真调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遇见问题要冷静对待,从调试中获得一份快乐和一份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

第七,痛苦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只要坚持,付出就会有收获,这样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我而言,知识上的收获很重要,精神上的满足也令我十分开心。

挫折是一份财富, 经历是一份拥有,通过这次的课设,我真真正正的学习懂了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1 ]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2006.1[2 ] 王兰君. 新编电工使用电路500 例,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 ] 何绪芃,曾发柞. 脉冲与数字电路.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4 ] 祁存荣,陈伟.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部分)武汉理工大学教材中心[5 ] 邓勇.数字电路设计完全手册.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6 ] 梁宗善. 新型集成电路的应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