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排放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空调冷却塔循环水计算公式

空调冷却塔循环水计算公式

空调冷却塔循环水计算公式空调冷却塔是一种用于降低循环水温度的设备,它通过将循环水暴露在大气中,利用蒸发散热的原理来降低水温。

在设计和运行空调冷却塔时,需要对循环水的流量、温度和湿度等参数进行计算,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能。

本文将介绍空调冷却塔循环水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空调冷却塔循环水的基本参数。

循环水的流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的水量来表示,常用的单位有m³/h、L/s等。

循环水的温度是指水的实际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循环水的湿度是指水蒸气的含量,通常用相对湿度(%RH)来表示。

在空调冷却塔中,循环水的温度和湿度会随着蒸发散热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计算和控制。

空调冷却塔循环水的计算公式涉及到很多参数,其中最重要的是湿球温度和焓值。

湿球温度是指在一定大气压下,水蒸气饱和时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焓值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能量,通常用千焦耳/千克(kJ/kg)来表示。

在空调冷却塔中,循环水的湿球温度和焓值会随着蒸发散热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计算和控制。

空调冷却塔循环水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循环水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蒸发散热的量。

其中,循环水的温度和湿度可以通过湿球温度和焓值来计算,而蒸发散热的量可以通过湿球温度和焓值的差值来计算。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1. 循环水的湿球温度计算公式:Twb = Ta ar (rh 0.01)^(1/8)。

其中,Twb表示湿球温度(℃),Ta表示大气温度(℃),ar表示大气压力比(kPa/kPa),rh表示相对湿度(%RH)。

2. 循环水的焓值计算公式:h = 1.006 Ta + (2501 + 1.86 Ta) (1 rh 0.01)。

其中,h表示焓值(kJ/kg),Ta表示大气温度(℃),rh表示相对湿度(%RH)。

3. 蒸发散热的计算公式:Q = m (h1 h2)。

其中,Q表示蒸发散热(kW),m表示循环水的流量(kg/s),h1表示循环水的进口焓值(kJ/kg),h2表示循环水的出口焓值(kJ/kg)。

(完整版)循环水排放计算公式

(完整版)循环水排放计算公式

(完整版)循环⽔排放计算公式
循环⽔排放计算公式
循环⽔排放计算公式
注:循环⽔排污总量=蒸发量+风吹损失量+循环⽔排污量。

1、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于3.0。

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浓缩倍数;
Qm——补充⽔量(/h);
Qb——排污⽔量(/h);
Qw——风吹损失⽔量(/h)
2、循环冷却⽔在系统内的设计停留时间不应超过药剂的允许停留时间。

设计停留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d——设计停留时间(h);
V——系统容积()。

3、循环冷却⽔的系统容积宜⼩于⼩时循环⽔量的1/3。

当按下式计算的系统容积超过前述规定时,应调整⽔池容积。

式中Vf——设备中的⽔容积();
Vp——管道容积();
Vt——⽔池容积()。

4、循环冷却⽔系统阻垢、缓蚀剂的⾸次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f——系统⾸次加药量(kg);g——单位循环冷却⽔的加药量(mg/L)。

5、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运⾏时,阻垢、缓蚀剂的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r——系统运⾏时的加药量(kg/h)Qe——蒸发⽔量(/h)。

3.4.9 密闭式循环冷却⽔系统运⾏时,缓蚀剂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JH801投加量:
投加量(kg/d)=
)(1024)/()/(33kg h
L mg h m -浓缩倍数
加药浓度补充⽔量 JH801补加量:
补加量(kg)=保有⽔量×(3.6-有机膦分析值)÷60
杀菌剂的投加:
投加量(kg)=保有⽔量(m 3)×加药浓度(mg/L)×10-3。

循环水的计算公式——碳酸钙pH值计算方法

循环水的计算公式——碳酸钙pH值计算方法

关于循环水的一些计算公式及指标
注:1. M为循环水总碱度,mg/L(以CaCO3计);
2. pH为循环水的pH。

当pH等于自然pH值时计算所得M为自然pH值的总碱度;
3. 自然pH值由“循环水自然pH值计算公式”计算,加氯时应减去加氯降低值;
4. 加酸调节pH值时,pH等于运行条件下pH值,计算所得M为运行条件下的总碱度。

注:1. TH为补充水总硬度,M为补充水总碱度,单位均为mg/L(以CaCO3计);
2. 中硬中碱A类水,TH=150~300,M补=150~200;中硬中碱B类水,TH=150~300,M补=200~200;
No.4 按硬度、碱度分类不同补充水质应选用的循环冷却水
碳酸钙饱和pH值计算方法及系数表推荐的碳酸钙饱和pH值(pHs)计算方法:
pHs=9.7+A+B-C-D
其中,A—总溶解固体系数;B—温度系数;
C—钙硬系数;D—碱度系数;
表1 由TDS(总溶解固体量,mg/L)查的A值
表2 由水温查的B值
表3 由钙硬查的C值,由总碱度查的D值
注:钙硬或总碱度200mg/L以下用上表,以上用下表。

有关循环水损失量的计算公式

有关循环水损失量的计算公式

.
1、有关循环水损失量的计算公式
蒸发量(WE)kg/h(一般为循环量的0.8% ~ 1%)
冷却塔在运行中循环水不断的蒸发,蒸发量由以下公式计算:
WE=(TW1-TW2)/2520*L*Cp
TW1:入口水温℃TW2: 出口水温℃
Cp:低压比热 4.2KJ/kg℃2520: 水的蒸发潜热KJ/kg/
2、漂水量(WD)kg/h
根据冷却塔的构造、通风速度,一般的漂水量如下:
开放式,循环水量的0.05%
密闭式,循环水量的0.1%
3、排污水量(WB)kg/h
排污水量根据水质、浓缩的倍数不同而不同,一般开放式、密闭式一样为循环水量的0.3%
补充水量=WE+WD+WB(一般为循环量的3% ~ 5%)
开放式场合:循环水补充水量为:1.43%
密闭式场合:循环水补充水量为:1.28%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循环水用量计算

循环水用量计算

循环水冰水量计算
本内容计算依据为能量守恒公式:Q=V*C*(t1-t2); V=Q/C(T1-T2);其中C=4.18
由于夏天室内外温度相比秋冬来讲要高出很多,因此我们选择以夏季作为整个使用过程中的极端值,所以只要满足了夏季极端值必然满足冬秋春三季
夏季循环水用量计算:夏季循环水水温为20度,出水口温26度;冰机进水口温度10度,回水口温度20度;发酵罐开始降温时温度为121度,工艺控制温度为25度:
1、假定全部使用循环水降温至25度则有:
发酵罐热量:Q发=V发*C*(t1-t2)=57T*0.75*4.18(121-25)=17154.72,
则Q发=V循*C*(t1-t2)则V循=Q发/C(T1-T2)=17154.72/4.18*(26-20)=684T
2、假定全部使用循环水降温至50度;使用冰机从50度降至25度,则有:
发酵罐从121度降至50的热量:Q发1=V发*C*(t1-t2)=57T*0.75*4.18(121-50)=12687.345,则V循=Q发
/C(T1-T2)=12687.345/4.18*(26-20)=505T;
1
发酵罐从50度降至25的热量:Q发2=V发*C*(t1-t2)=57T*0.75*4.18(50-25)=4467.375,则V循=Q发
/C(T1-T2)=12687.345/4.18*(20-10)=106T;
2
附:我车间为8小时工作制,发酵罐消毒大概需要3~4小时,配料大概1小时,打料1小时,大概下午4点钟左右移种,所以留给降温的时间只有2~3小时
故根据以上资料,经商讨得出:循环水每小时用量为400~450T(包含空气后冷的用水量),冰水每小时用量为120T。

循环用水量计算公式

循环用水量计算公式

循环用水量计算公式循环用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后再次回到系统中被重复利用的水量。

计算循环用水量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非常重要。

先来说说循环用水量的计算公式吧,通常可以用下面这个式子来表示:循环用水量= 循环水使用量+ 循环水补充水量- 循环水损失水量。

这里面,循环水使用量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实际被重复利用的那部分水量;循环水补充水量呢,是为了保持系统水量平衡而新加入的水量;循环水损失水量则包括蒸发、渗漏、排污等损失掉的水量。

给大家举个例子啊,比如说有一家工厂,它有一套循环水冷却系统。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和统计,发现这个系统在一个月内,循环水使用量达到了 5000 立方米,循环水补充水量是 1000 立方米,而因为蒸发和渗漏等原因造成的循环水损失水量有 500 立方米。

那按照咱们的公式来算,这个月的循环用水量就是 5000 + 1000 - 500 = 5500 立方米。

可别小看这个计算,它能帮企业清楚地了解自己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要是循环用水量太低,可能说明系统存在问题,比如管道渗漏严重,或者循环利用的效率不高,这时候就得赶紧找找原因,进行改进,不然可就浪费水资源啦。

再比如说,一个大型的化工厂,他们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大量的冷却水。

通过对循环水系统的精心设计和管理,准确计算循环用水量,不断优化流程,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贡献呢。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计算循环用水量时还得考虑很多因素。

比如说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生产工艺,循环水系统的特点都不太一样。

有的系统可能蒸发损失大,有的可能渗漏比较严重。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仔细收集数据,准确计算,才能得出可靠的结果。

而且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于循环用水量的计算和管理也越来越严格。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总之,循环用水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要真正用好它,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才能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锅炉循环水量计算公式

锅炉循环水量计算公式

锅炉循环水量计算公式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其作用是将水加热成蒸汽,用于驱动机械设备或供暖。

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循环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起到冷却、保护锅炉的作用。

因此,计算锅炉循环水量是非常重要的。

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3600×G×ΔT/ρCp其中,Q表示循环水量,单位为m³/h;G表示锅炉蒸发量,单位为kg/h;ΔT表示水的进出口温度差,单位为℃;ρ表示水的密度,单位为kg/m³;Cp表示水的比热容,单位为J/(kg·℃)。

在计算锅炉循环水量时,需要先确定锅炉的蒸发量。

锅炉蒸发量是指锅炉在一定时间内蒸发的水量,通常以kg/h为单位。

锅炉蒸发量的计算公式如下:G=Q×(H1-H2)/3600×λ其中,H1表示锅炉进水温度,单位为℃;H2表示锅炉出水温度,单位为℃;λ表示水的蒸发潜热,单位为kJ/kg。

在计算锅炉循环水量时,还需要确定水的密度和比热容。

水的密度和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根据水的温度来确定其密度和比热容。

一般来说,水的密度和比热容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锅炉的型号、规格、运行状态等。

因此,在计算锅炉循环水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对于锅炉的正常运行和维护非常重要。

如果循环水量不足,会导致锅炉过热、烟气温度升高、烟气中的水分含量增加等问题,从而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

如果循环水量过多,会导致锅炉的热效率降低、能耗增加等问题,从而影响锅炉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锅炉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循环水量,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锅炉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性。

锅炉循环水量的计算是锅炉运行和维护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调整,可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同时也可以提高锅炉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冷却塔循环水量换算公式
1.塔水流量:冷却塔的塔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出冷却塔的循环水的体积。

常用的单位有立方米/小时(m^3/h)或加仑/分钟(GPM)等。

2.循环周期:冷却塔的循环周期是指单位时间内循环水的循环次数。

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3.补水量:冷却塔的补水量是指循环周期结束后需要补充的水量,用于补充因蒸发、泄漏和排污而减少的水量。

补水量通常是根据塔水流量和循环周期来计算的,公式如下:
补水量=塔水流量×循环周期-循环水量。

4.排污量:冷却塔的排污量是指循环周期结束后需要排出的水量,用于排除因沉积物、杂质和溶解物而污染的水。

排污量通常也是根据塔水流量和循环周期来计算的,公式如下:
排污量=塔水流量×循环周期-循环水量。

5.回收率:冷却塔的回收率是指冷却塔实际回收的水量占进水量的比例,表示冷却塔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回收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回收率=(冷却塔的循环水量)/(冷却塔的进水量)×100%。

6. 塔水浓度:冷却塔的塔水浓度是指循环水中所含的溶解固体和杂质的浓度。

塔水浓度通常以毫克/升(mg/L)或微西门子/厘米(µS/cm)来表示。

以上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可由以下公式来计算循环水量:
循环水量=(塔水流量×循环周期)-补水量-排污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循环水量和塔水流量来计算塔水浓度:
塔水浓度=循环水量/塔水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冷却塔循环水量的换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因为不同的冷却塔在设计和运行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排放计算公式
循环水排放计算公式
注:循环水排污总量=蒸发量+风吹损失量+循环水排污量。

1、敞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的设计浓缩倍数不宜小于3.0。

浓缩倍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N——浓缩倍数;
Qm——补充水量(/h);
Qb——排污水量(/h);
Qw——风吹损失水量(/h)
2、循环冷却水在系统内的设计停留时间不应超过药剂的允许停留时间。

设计停留时间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Td——设计停留时间(h);
V——系统容积()。

3、循环冷却水的系统容积宜小于小时循环水量的1/3。

当按下式计算的系统容积超过前述规定时,应调整水池容积。

式中Vf——设备中的水容积();
Vp——管道容积();
Vt——水池容积()。

4、循环冷却水系统阻垢、缓蚀剂的首次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f——系统首次加药量(kg);g——单位循环冷却水的加药量(mg/L)。

5、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时,阻垢、缓蚀剂的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Gr——系统运行时的加药量(kg/h)Qe——蒸发水量(/h)。

3.4.9 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时,缓蚀剂加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JH801投加量:
投加量(kg/d)=
)(1024)/()/(33kg h
L mg h m -⨯⨯⨯浓缩倍数
加药浓度补充水量 JH801补加量:
补加量(kg)=保有水量×(3.6-有机膦分析值)÷60
杀菌剂的投加:
投加量(kg)=保有水量(m 3)×加药浓度(mg/L)×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