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共7篇)

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共7篇)

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共7篇)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共7篇)第1篇民营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精品文档民营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材料今年5月,在XX县扶贫办在该县掀起向青海玉树捐款的爱心活动中,XX县民营企业家XX主动来到现场将1万元作为爱心包裹捐给灾区人民。

提到XX,XX县居民和许多乡村群众并不陌生。

不了解他的人,只知道他是XX县南安板鸭厂厂长。

了解他XX的人,更清楚他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创业者。

今年36岁的XX是XX县政协委员。

自20 xx年6月他任XX县南安板鸭厂厂长以来,他经过数年拼搏将经营的板鸭厂发展成为带动当地数千户农民共同致富的产业龙头。

其实,早在10多年前,XX就已经将“创业”和“扶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如果能够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这将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这一个朴素纯真的心愿,风雨几年,他从未放弃过。

如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扶贫济困故事,印证了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火热的扶贫济困情怀。

经营板鸭扶贫救困XX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初中毕业后,XX开始学_南安板鸭的制作技术。

头脑活络的他迅速开始南安板鸭的规模生产和销售。

20 xx年6月,XX任XX县南安板鸭厂厂长。

在他的领导下,XX县南安板鸭厂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产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成了县内10余家板鸭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板鸭产业已成为该县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同时,XX在管理企业时依托众多的养鸭专业户和板鸭加工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XX县扶贫办发起私营企业家参与扶贫济困“功德”工程。

XX 第一个响应号召积极参与。

在一次下乡了解毛鸭养殖情况中,XX 认识了青龙镇双联村困难户王忠厚。

看到这位55岁的老人借钱买鸭苗,XX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利用经营的板鸭厂带领贫困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XX主动要求县扶贫办将他定为青龙镇双伏村10户贫困户的帮扶企业家。

民营企业家事迹材料

民营企业家事迹材料

民营企业家事迹材料第一篇:民营企业家事迹材料xx区人大代表xx,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勇于开拓敢,不断进取,使所创办的xx山花生油有限公司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成为新时期乡镇民营企业发展的一面镜子。

抓机遇强管理打造品牌作为xx区最大的花生种植乡镇——xx镇,年种植花生达3万亩,具有发展花生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思想意识超前的xx,抓住市场机遇,于2014年,将该镇的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型植物油厂进行了重建,创建了xx山花生油有限公司。

重建后,对企业大胆进行了改革,制定了活企增效、跨越发展的目标。

特别是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中通过推陈出新,实行目标管理,兑现奖惩,使公司经济效益直线上升,不断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同时,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公司严格执行制度管理,即年初制定生产经营、安全责任等各项指标,并与下属直营公司、各科室签订《目标责任书》,下属单位又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在公司内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好局面;年终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使工资、奖金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内部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改变了过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坏局面。

先进的管理体制使企业焕发了无穷的活力,重建当年,公司就实现了扭亏为盈。

为惠及广大农民,xx坚持以高于市场保护价的收购价格,率先收购当地花生种植户所产的花生,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同时充足了产品的优质货源。

与此同时,公司于2014年底进行了二期工程扩建,完成投资8000余万元。

企业建成花生压榨、浸出、灌装生产线各一条,年产值突破3亿元。

现在企业已成为拥有员工200余人,固定资产7000万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的企业。

目前,企业已通过iso9000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淄博市双百佳文明诚信民营企业”;产品获“山东民营经济知名品牌”、“2014年度山东省消费者十大食用放心油”、“中国花生油质量公认十佳优质放心品牌”等荣誉称号,销售网络覆盖全省,并辐射河北、北京等省市,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

2021年企业和企业家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2021

2021年企业和企业家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2021

2021年企业和企业家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2021企业和企业家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120__ 年,__ 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回乡带领村民共同创业,组织群众自筹资金 20__万元,成立了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整合__ 村土地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开发生态农业综合观光园。

在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合作社已建成蓝莓园 300 余亩、杏梅园 100 余亩,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累计解决当地贫困户及周边村民用工 1.5 万余人次;累计发放劳务费100 余万元。

面对取得的成绩,__ 不骄不躁,她深知脱贫路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她把这些荣誉当作前进的动力、当作崭新的起点,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进。

在她身上,折射出来的是一个平凡女人热爱家乡、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光芒......反哺家乡,义无反顾支援脱贫工作 __ 村是国家二类贫困村,共有村民组 5 个 306 户 1671 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0 户 268 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年青人外出务工、老年人在家种地支撑,20__ 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到 20__0 元,远远低于脱贫线水平。

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村里良好的资源没能得到有效开发,贫穷落后的面貌一直未得到改善。

面对家乡父老脱贫致富的小康梦想,__ 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作为单亲母亲,正值儿子读高二的关键时期,她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教育陪伴儿子。

可她更清楚的知道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她终于下定决心:白天时间做好自已的本质工作,晚上时间全力支援村里做好脱贫产业工作,尽力做到“两不误”。

说干就干,她和村干部一道,利用晚上时间入户动员村民用土地入股,签定土地流转协议。

有时候一份看似简单的协议,签定下来却要费好几个晚上的功夫,特别是遇到一些思想固执的农户,来来回回要做很多次工作。

好多次夜澜人静时,当别人都已进入梦乡时,她却还在村里做脱贫产业规划方案、可研报告;好多次她回到家儿子已进入了梦乡,第二天儿子还未起床她就离开了家,母子俩有时候甚至几天没在一起吃顿饭。

企业家扶贫济困的先进事迹

企业家扶贫济困的先进事迹

企业家扶贫济困的先进事迹
近些年来,“企业家扶贫济困”的先进事迹屡见不鲜。

他们用自
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同时也不忘回馈社会,帮助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下面将介绍几位企业家的扶贫先进事迹。

第一位是被称为“东北村庄的救世主”的宁夏籍企业家宗庆后。

他1992年创办了“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将这个小作坊式
的牛奶加工厂发展成了国际知名的乳制品企业。

同时,宗庆后也积极
投身公益事业,长期致力于扶贫帮困,先后出资修建小学校舍、西藏
陪护中心、灾难援助等。

第二位是石家庄籍企业家冯光贤。

他是河北建业集团有限公司的
董事长,也是中国最大的水泥公司之一。

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积极为
贫困地区捐款捐赠,先后投入数亿元资金和物资帮助山区老百姓解决
生计问题。

第三位是福建籍企业家陈光标。

他是福建德化县黄田村人,出生
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经过多年的奋斗,他创办了圆通速递公司,
成为一位亿万富豪。

多年来,他一直以来所捐款的主要方向是扶贫济困,他自己也领导着团队到偏远山区及西部贫困地区考察,给农民带
去资金、种植技术、物资等支持,让他们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三位企业家的先进事迹表明,企业家不仅要追求自己的财富和
事业,更应该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希望能
有更多的企业家投身到扶贫济困的行列中来,一起为美好的未来努力。

公司董事长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公司董事长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公司董事长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公司董事长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攻坚脱贫民营企业在践行“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民营企业致富思源,回报社会,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的洪流之中,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大显身手的时候。

前不久四川金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勋有幸获得“遂宁十大扶贫好人”的称号,民建四川省委“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称号,这是对我们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扶贫工作的肯定,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同时也是对我们的鞭策,扶贫攻坚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作为民营企业,更加要积极主动认真切实的投身于“万企帮万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之中来。

去年6月市工商联专题召开了“万企帮万村”的工作会议之后,我们企业便迅速行动起来,坚持“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与我们联系的贫困村仁里镇罗家桥村进行对接,董事长蒋勋深入实地的走访贫困村、贫困户(吃透情况,摸清情况,找准切入点,帮扶不添乱)与第一书记郭书记一起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策划了“第一届农副产品采购节”活动。

在微博、微信、网站上发出倡议书,倡议大家走进乡村,走进贫困村,用公益、用爱心去关爱贫困户,采摘桃子、李子和购买土特产品。

组织员工、市民、爱心人士、公益组织200余人,多次前往该村,帮助贫困户采摘和购买桃子、李子、土鸡、土鸭等,帮助农户销售水果15000余斤,价值6.5余万元,购买土鸡、土鸭、蛋等累计5万余元,有效的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没有劳动力采摘难、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短平快”脱贫,我们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无劳动能力、有无养殖条件、有无养殖能力,实施“禽畜代养帮销”的工作模式,为本村贫困户先后送去家禽1600只,家畜猪仔20头,待成熟后全部回购销售,并逐渐加大投入规模,真正使他们脱贫致富。

并一方面,扶贫先扶智,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收入的贫困户,蒋总对该村3名中小学生以及刚考入西北民族大学的贫困生钟红梅进行助学扶持,每年支持学费6500元,三年学费共计1.9万元。

民营扶贫事迹报告

民营扶贫事迹报告

民营扶贫事迹报告水有源,树有根,民营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利益于各级政府的培育扶持。

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回馈回报社会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民族用品有限公司正是我省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

民族用品有限公司始建于年,10年来,在省、地、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科技设备为依托,以开发特色产品为主线,从一个起初只有20万元资产20多名员工的家庭作坊式加工厂发展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穆斯林用品及民族服饰开发加工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年月和年月分别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截止目前,企业总资产达亿元,从业人员3600多人,年产值10500万元,年发放职工工资2200余万元。

产品主要出口沙特、阿联酋、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等国,深受国外客商和用户的青睐,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走出了一条符合省情地情、突出民族特色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具有“小产品、大市场、高就业”的行业特征。

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从而增加了收入,摆脱了贫困,转变了观念,解放了思想,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贾庆林、李长春、曾庆红等先后到企业视察,对公司借助民族特色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抢占国际市场、倾力带动民族妇女就业、扶贫成效明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转变民族妇女就业观念,带动贫困家庭增收脱贫撒拉族自治县是一个以撒拉族为主的,撒、回、藏、汉族聚集的国定贫困县,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宗教色彩较浓,思想观念保守,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滞后,特别是贫困村少数民族妇女受教育程度低,基本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平时很难走出家门,更谈不上打工就业。

民族用品有限公司属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企业,需要大量的农村妇女劳动力,这就为民族地区妇女走出家门、实现就业、增收脱贫搭建了平台。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用工条件和环境的不断改善,公司在带动少数民族妇女实现就业、增加收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提高民族妇女地位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新-民营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

最新-民营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材料 精品

民营企业家扶贫先进事迹材料今年5月,在县扶贫办在该县掀起向青海玉树捐款的爱心活动中,县民营企业家主动来到现场将1万元作为爱心包裹捐给灾区人民。

提到,县居民和许多乡村群众并不陌生。

不了解他的人,只知道他是县南安板鸭厂厂长。

了解他的人,更清楚他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创业者。

今年36岁的是县政协委员。

自2019年6月他任县南安板鸭厂厂长以来,他经过数年拼搏将经营的板鸭厂发展成为带动当地数千户农民共同致富的产业龙头。

其实,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将创业和扶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如果能够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这将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这一个朴素纯真的心愿,风雨几十年,他从未放弃过。

如今,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扶贫济困故事,印证了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火热的扶贫济困情怀。

经营板鸭扶贫救困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初中毕业后,开始学习南安板鸭的制作技术。

头脑活络的他迅速开始南安板鸭的规模生产和销售。

2019年6月,任县南安板鸭厂厂长。

在他的领导下,县南安板鸭厂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产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特点,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成了县内10余家板鸭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板鸭产业已成为该县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同时,在管理企业时依托众多的养鸭专业户和板鸭加工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县扶贫办发起私营企业家参与扶贫济困功德工程。

第一个响应号召积极参与。

在一次下乡了解毛鸭养殖情况中,认识了青龙镇双联村困难户王忠厚。

看到这位55岁的老人借钱买鸭苗,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利用经营的板鸭厂带领贫困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主动要求县扶贫办将他定为青龙镇双伏村10户贫困户的帮扶企业家。

今年,他又主动为这10户贫困户捐赠了30000元发展资金,为他们提供种苗、饲料等。

在与白鸭养殖户打交道时,细心的发现,很多农户因为缺乏资金养殖规模难以扩大,还有一些贫困户想从事白鸭养殖,却没有无力购买鸭苗和饲料。

公司“万企帮万村扶贫事迹材料

公司“万企帮万村扶贫事迹材料

公司“万企帮万村扶贫事迹材料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便积极投身扶贫济困的伟大社会工程,积极响应“万企帮万村”的号召,公司成立4年多来以发展产业为己任,用真情彰显了公司的扶贫情结,用行动讲述了一串的扶贫的故事......一、公司概况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10月,注册资金7500万人民币,现有员工300人。

公司位于川陕革命老区,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

公司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的南江大叶茶资源为依托,着眼于国内国际的潜力巨大的茶叶市场,力求把南江大叶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让昔日的“皇家贡茶”成为今天的中国名茶、世界好茶。

几年来公司已完成投资4.75亿元,先后在四川南江建起了南江大叶茶产业基地12000余亩。

南江大叶茶选育基地500亩,投资1.5亿,在南江4a级元顶子茶园景区建茶叶加工、销售、体验、展示、研发、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占地51亩现代茶叶产业园,园区内的三条现代茶叶生产线已于2022年正式投入生产,研发中心、茶叶博物馆、茶产品展示中心、销售中心、体验园均先后于2022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

为拓展南江大叶茶销售市场公司先后在国内的上海、深圳、北京、成都、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和四川省内的绵阳、德阳、遂宁、巴中等中小城市开设南江大叶茶体验专卖店150多家,多次组团参加国家在上海、杭州、成都等地举行的国际茶博会,公司生产的绿茶、红茶等多个产品先后在几个茶博会上获得“金奖”,成功举办了两期“茶文化旅游节”。

2022至2022年四川金枝玉叶茶叶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县级、市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市级优秀民营企业。

2022年公司董事长被表彰为“第三届四川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先进建设者”。

二、扶贫业绩公司在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把历史久远、品质优良的南江大叶茶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细,让有悠久历史仍“待自闺中”的南江大叶茶产业真正成为引领南江和巴中人民致富奔康的支柱和骨干产业,为巴山人民脱贫致富添上一支强有力的翅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5月,在xx县扶贫办在该县掀起向青海玉树捐款的爱心活动中,xx县民营企业家xx主动来到现场将1万元作为爱心包裹捐给灾区人民。

提到xx,xx县居民和许多乡村群众并不陌生。

不了解他的人,只知道他是xx县南安板鸭厂厂长。

了解他xx的人,更清楚他是一名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奉献的创业者。

今年36岁的xx是xx县政协委员。

自2002年6月他任xx县南安板鸭厂厂长以来,他经过数年拼搏
将经营的板鸭厂发展成为带动当地数千户农民共同致富的产业龙头。

其实,早在10多年前,xx就已经将“创业”和“扶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他自己的话
说:“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如果能够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这将
是我最大的心愿。

”为了这一个朴素纯真的心愿,风雨几十年,他从未放弃过。

如今,一个
个感人至深的扶贫济困故事,印证了深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火热的扶贫济困情怀。

经营板鸭扶贫救困
xx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初中毕业后,xx开始学习南安板鸭的制作技术。

头脑
活络的他迅速开始南安板鸭的规模生产和销售。

2002年6月,xx任xx县南安板鸭厂厂长。

在他的领导下,xx县南安板鸭厂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产业带动性强、辐射面
广的特点,积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成了县内10余家板鸭加工企业迅速崛起,板鸭产业
已成为该县促农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同时,xx在管理企业时依托众多的养鸭专业户和板
鸭加工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xx县扶贫办发起私营企业家参与扶贫济困“功德”工程。

xx第一个响应号召积
极参与。

在一次下乡了解毛鸭养殖情况中,xx认识了青龙镇双联村困难户王忠厚。

看到这
位55岁的老人借钱买鸭苗,xx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利用经营的板鸭厂带
领贫困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xx主动要求县扶贫办将他定为青龙镇双伏村10户贫困户的帮扶企业家。

今年,他又主动为这10户贫困户捐赠了30000元发展资金,为他们提供种苗、饲料等。

在与白鸭养殖户打交道时,细心的xx发现,很多农户因为缺乏资金养殖规模难以扩大,
还有一些贫困户想从事白鸭养殖,却没有无力购买鸭苗和饲料。

企业应该有责任感带领群众
脱贫。

xx开始思考如何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酝酿并迅速付
诸实践。

他决定,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经营方式及“基地带动小户、总厂带同
类企业”等措施带动乡村致富。

他采取“五包”方式帮富养鸭户。

实行“五包”,即包供鸭苗、
包饲养成本、包技术指导、包回收成鸭、包保护价收购。

同时对贫困养鸭户实行重点帮扶,
与之签订毛鸭养肥、防疫承包合同。

对于技术不过关的养殖户,xx还专门请来专家为农户
授课,发放致富信息。

在这些方法的推动下,xx引导并直接带动全县2600余户农民成为养
鸭专业户,与农户签订放养合同,带动全县养鸭户迅速走上脱贫致富路,仅去年一年,该厂共放养鸭苗200余万只,使养殖户户均收入达到 1.5万元。

此外,xx还对有合同关系的养殖户,给予资金支持。

近两年来,xx共发放无利息借款200余万元,帮助养殖户发展立体种养模式,壮大养殖规模。

在xx的扶持下,xx县多个基地造就200余户“双栖农户”。

xx管理的板鸭厂在全县4个大乡镇设有鸭苗专业养殖基地,
接收当地200余户农民在农闲时入厂务工,农忙时耕种土地。

2008年,xx扶持的“双栖农民”实现人均年收入9000元。

饲养毛鸭需要大量的稻谷,xx与当地农户建立长期固定的稻谷供
需关系,毛鸭育肥所需的稻谷全部由当地农民供应,以高于粮食保护价进行收购,保障了粮农们的利益。

2006年10月,该厂联合周边10余家同行企业牵头组建了毛鸭养殖专业合作
社,通过合作社,xx每年帮助全县困难户消化300万羽毛鸭。

情系社会慈善事业
“谁说只有自家的孩子才疼爱?谁说只有政府和学校才为贫困群众的衣食而操心?”作为xx县民营企业发展的排头兵,xx对此深信不疑:“只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始终拥有一颗
真诚的爱心与一份博大的胸怀,给寒窗学子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并非难事。

”事实上,因为对社会慈善事业的情有独钟,才有了他一次次对贫困人们的爱心帮扶,并使受其帮助的困难户一次次浸润在无比的温暖和亲情中……
2002年,xx在xx电视台获悉,该县内良乡魏小寒,品学兼优,不幸患有白血病,但因
为家里经济拮据,不得不停止治疗。

那天,他亲自驾车颠簸几十公里山路,来到魏小寒家中,了解到魏小寒的病情,xx鼓励她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并当场捐赠了500元钱。

2004年11月,xx收到一封求助信。

写信的人与他素不相识。

阅读信件后,xx了解到求助者是一名身患尿毒症的XX县政协工作人员。

xx毫不犹豫地向信封提供的账号汇去了200元钱。

他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后,提醒他要多长得心眼,小心骗子。

xx却淡淡地笑了笑说:“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